CN219246049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6049U
CN219246049U CN202221664913.XU CN202221664913U CN219246049U CN 219246049 U CN219246049 U CN 219246049U CN 202221664913 U CN202221664913 U CN 202221664913U CN 219246049 U CN219246049 U CN 219246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e stylus
touch
sensing
display screen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6491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容衡斌
李彤
苑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6491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6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6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6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其中,电子设备,包括:本体;主动式触控笔,所述主动式触控笔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本体可分离式连接,感测装置,所述感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主动式触控笔与所述本体相对固定,所述感测装置的感应区域与所述主动式触控笔的目标位置对应,所述感测装置感应所述主动式触控笔的连接与分离。从而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感测装置的设置,能够准确感应主动式触控笔的目标位置是否与感应区域对应。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当前电子设备并不能准确感测到触控笔的位置。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感应到触控笔位置的设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本体;
主动式触控笔,所述主动式触控笔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本体可分离式连接;
感测装置,所述感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主动式触控笔与所述本体相对固定,所述感测装置的感应区域与所述主动式触控笔的目标位置对应,所述感测装置感应所述主动式触控笔的连接与分离。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结构为所述本体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具有容置所述主动式触控笔的容置空间;其中,所述保护壳与所述本体相对固定,所述容置空间的目标空间与所述感应区域对准;所述主动式触控笔容置于所述保护壳的所述容置空间,所述主动式触控笔的目标位置位于所述目标空间。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充电线圈,所述充电线圈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主动式触控笔与所述本体相对固定,所述充电线圈对所述主动式触控笔无线充电。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动式触控笔容置于所述保护壳的所述容置空间,所述主动式触控笔与所述充电线圈对准。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位于所述本体内,与所述充电线圈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充电线圈获得所述主动式触控笔的交互信息确定所述主动式触控笔属于所述电子设备。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触控感应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本体,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主动式触控笔属于所述电子设备,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感测装置的感应信号控制所述触控感应显示屏的改变触控感应的工作方式。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通过与所述触控感应显示屏的连接端口改变所述触控感应显示屏的触控感应的工作方式。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在所述主动式触控笔与所述容置空间分离改变所述触控感应显示屏的触控感应的工作方式为触控笔工作模式;
所述处理器在所述主动式触控笔与所述容置空间容置改变所述触控感应显示屏的触控感应的工作方式为触摸工作模式。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感测装置为霍尔传感器,所述主动式触控笔的目标位置具有磁体。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壳为至少覆盖所述本体的背面的保护套。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其中,电子设备包括本体、主动式触控笔和感测装置,本体上通过连接结构与主动式触控笔可分离式连接,主动式触控笔在第一状态下固定设置在本体的第一位置,主动式触控笔在第二状态下远离本体的第一位置设置,即在第一状态下,主动式触控笔固定设置在本体的第一位置上,不会使用主动式触控笔进行触控操作,在第二状态下,主动式触控笔不固定设置在本体的第一位置上,此时主动式触控笔可能会进行触控操作,感测装置设置在本体内,当主动式触控笔处于第一位置时,即主动式触控笔与本体相对固定时,此时感测装置的感应区域与主动式触控笔的目标位置对应,当主动式触控笔与本体分离时,感测装置能够感应到主动式触控笔与本体分离,当主动式触控笔回到第一位置时,主动式触控笔的目标位置与感测装置的感应区域相对应,此时感测装置能够感应到主动式触控笔与本体的连接。从而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感测装置的设置,能够准确感应主动式触控笔的目标位置是否与感应区域对应,以能够准确感应到主动式触控笔的位置。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触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触控感应显示屏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电子设备1,本体11,主动式触控笔12,保护壳14,容置空间141,触控感应显示屏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组件,包括:
本体11;
主动式触控笔12,所述主动式触控笔12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本体11可分离式连接,感测装置,所述感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11内,所述主动式触控笔12与所述本体11相对固定,所述感测装置的感应区域与所述主动式触控笔12的目标位置对应,所述感测装置感应所述主动式触控笔12的连接与分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其中,电子设备1包括本体11、主动式触控笔12和感测装置,本体11上通过连接结构与主动式触控笔12可分离式连接,主动式触控笔12在第一状态下固定设置在本体11的第一位置,主动式触控笔12在第二状态下远离本体11的第一位置设置,即在第一状态下,主动式触控笔12固定设置在本体11的第一位置上,不会使用主动式触控笔12进行触控操作,在第二状态下,主动式触控笔12不固定设置在本体11的第一位置上,此时主动式触控笔12可能会进行触控操作,感测装置设置在本体11内,当主动式触控笔12处于第一位置时,即主动式触控笔12与本体11相对固定时,此时感测装置的感应区域与主动式触控笔12的目标位置对应,当主动式触控笔12与本体11分离时,感测装置能够感应到主动式触控笔12与本体11分离,当主动式触控笔12回到第一位置时,主动式触控笔12的目标位置与感测装置的感应区域相对应,此时感测装置能够感应到主动式触控笔12与本体11的连接。从而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1,通过感测装置的设置,能够准确感应主动式触控笔12的目标位置是否与感应区域对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为所述本体11的保护壳14,所述保护壳14具有容置所述主动式触控笔12的容置空间141;其中,所述保护壳14与所述本体11相对固定,所述容置空间141的目标空间与所述感应区域对准;所述主动式触控笔12容置于所述保护壳14的所述容置空间141,所述主动式触控笔12的目标位置位于所述目标空间。
在该实施例中,本体11外部设置有保护壳14,保护壳14与本体11相对固定,本体11与主动式触控笔12之间的连接结构为本体11的保护壳14,保护壳14具有容置主动式触控笔12的容置空间141,容置空间141的目标空间与感测装置的感应区域对准,从而在通过容置空间141来固定主动式触控笔12与本体11时,设置在容置空间141内的主动式触控笔12的目标位置与感测装置的感应区域正好对应,从而使得感测装置能够用于感测主动式触控笔12的连接于分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1还包括:
充电线圈,所述充电线圈设置在所述本体11内,所述主动式触控笔12与所述本体11相对固定,所述充电线圈对所述主动式触控笔12无线充电
在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还包括充电线圈,充电线圈设置在本体11内,当主动式触控笔12设置在本体11的保护壳14内,此时主动式触控笔12设置在充电线圈的无线充电区域内,从而充电线圈能够为主动式触控笔12进行无线充电,保证了主动式触控笔12的供电,进而保证了主动式触控笔12的触控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式触控笔12容置于所述保护壳14的所述容置空间141,所述主动式触控笔12与所述充电线圈对准。
在该实施例中,当主动式触控笔12容置于保护壳14的容置空间141时,主动式触控笔12正好与充电线圈对准,从而充电线圈能够更好地为主动式触控笔12进行无线充电,保证了对主动式触控笔12的供电,进而保证了主动式触控笔12的触控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1还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位于所述本体11内,与所述充电线圈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充电线圈获得所述主动式触控笔12的交互信息确定所述主动式触控笔12属于所述电子设备1。
在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还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和充电线圈均设置在本体11内,且处理器与充电线圈连接,当充电线圈能够为主动式触控笔12进行无线充电时,主动式触控笔12与充电线圈进行了信息的交互,充电线圈能够确认主动式触控笔12属于电子设备1,充电线圈与处理器连接,从而当充电线圈能够为主动式触控笔12进行无线充电时,与充电线圈连接的处理器能够确认主动式触控比属于电子设备1,从而为后续通过主动式触控笔12在与本体11连接或分开来确认触控感应显示屏15的报点率提供根据。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1还包括:
触控感应显示屏15,设置于所述本体11,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主动式触控笔12属于所述电子设备1,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感测装置的感应信号控制所述触控感应显示屏15的改变触控感应的工作方式。
在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包括触控感应显示屏15,触控感应片设置于本体11,且触控感应显示屏15与本体11进行连接,当主动式触控笔12能够与充电线圈进行交互实现充电时,处理器根据无线线圈与主动式触控笔12的交互确认主动式触控笔12属于电子设备1,此时处理器根据感测装置感应到的感应信号控制显示屏改变触控感应的工作方式。感测装置感应到主动式触控笔12与本体11处于连接状态时,处理器根据感测装置的感测控制触控感应显示屏15的报点率,即主动式触控笔12设置在目标位置时,此时主动式触控笔12不进行触控操作时,触控感应显示屏15为第一报点率,在第一报点率情况下,手指能够在触控感应显示屏15上进行流畅的触控操作;感测装置感应到主动式触控笔12与本体11处于分离状态时,处理器根据感测装置的感测控制触控感应显示屏15的报点率,即主动式触控笔12远离目标位置时,此时主动式触控笔12能够进行触控操作时,控制触控感应显示屏15为第二报点率,第二报点率包括主动式触控笔12报点率和第三报点率,其中,主动式触控笔12报点率为主动式触控笔12能够对触控感应显示屏15进行触控的报点率,手指在触控感应显示屏15为任何报点率的情况下均能够进行触控,第三报点率为第一报点率与主动式触控笔12报点率的差,从而主动式触控笔12也能够对触控感应显示屏15进行触控,手指也能够对触控感应显示屏15进行触控,当然,手指的触控相对于第一状态流畅度稍差。从而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1,实现了自适应切换报点率,在不影响用户高报点率使用的情况下,能够同时满足支持主动式触控笔12和手指的触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通过与所述触控感应显示屏15的连接端口改变所述触控感应显示屏15的触控感应的工作方式。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器与触控感应显示屏15通过触控感应显示屏15上的连接端口进行连接,在处理器接收到不同的感应信号时,处理器根据感应信号通过连接端口向触控感应显示屏15发送控制信号,触控感应显示屏15根据不同的控制信号进行不同的触控感应工作方式,感测装置感应到主动式触控笔12与本体11处于连接状态时,处理器根据感测装置的感测控制触控感应显示屏15的报点率,即主动式触控笔12设置在目标位置时,此时主动式触控笔12不进行触控操作时,触控感应显示屏15为第一报点率,在第一报点率情况下,手指能够在触控感应显示屏15上进行流畅的触控操作;感测装置感应到主动式触控笔12与本体11处于分离状态时,处理器根据感测装置的感测控制触控感应显示屏15的报点率,即主动式触控笔12远离目标位置时,此时主动式触控笔12能够进行触控操作时,控制触控感应显示屏15为第二报点率,第二报点率包括主动式触控笔12报点率和第三报点率,其中,主动式触控笔12报点率为主动式触控笔12能够对触控感应显示屏15进行触控的报点率,手指在触控感应显示屏15为任何报点率的情况下均能够进行触控,第三报点率为第一报点率与主动式触控笔12报点率的差,从而主动式触控笔12也能够对触控感应显示屏15进行触控,手指也能够对触控感应显示屏15进行触控,当然,手指的触控相对于第一状态流畅度稍差。从而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1,实现了自适应切换报点率,在不影响用户高报点率使用的情况下,能够同时满足支持主动式触控笔12和手指的触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在所述主动式触控笔12与所述容置空间141分离改变所述触控感应显示屏15的触控感应的工作方式为触控笔工作模式;
所述处理器在所述主动式触控笔12与所述容置空间141容置改变所述触控感应显示屏15的触控感应的工作方式为触摸工作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当主动式触控笔12与所述容置空间141分离时,感测装置的感应区域与主动式触控笔12的目标位置不对应,此时,感测装置向处理器发送第一感应信号,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感应信号向触控感应显示屏15发送触控笔工作信号,使得触控感应显示屏15处于触控笔工作模式,此时触控感应显示屏15为第二报点率,从而主动式触控笔12也能够对触控感应显示屏15进行触控,手指也能够对触控感应显示屏15进行触控,当然,手指的触控相对于第一状态流畅度稍差;而当主动式触控笔12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141内时,感测装置的感应区域与主动式触控笔12的目标位置对应,此时,感测装置向处理器发送第二感应信号,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感应信号向触控感应显示屏15发送触摸工作信号,使得触控感应显示屏15处于触摸工作模式,此时触控感应显示屏15为第一报点率,在第一报点率情况下,手指能够在触控感应显示屏15上进行流畅的触控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感测装置为霍尔传感器,所述主动式触控笔12的目标位置具有磁体。
在该实施例中,感测装置为霍尔传感器,主动式触控笔12的目标位置具有磁体,当主动式触控笔12设置在目标位置时,霍尔传感器能够与磁铁无线连接,而当主动式触控笔12不设置在目标位置时,霍尔传感器与磁铁的连接断开,从而通过霍尔传感器与磁铁是否连接来判断主动式触控笔12是否设置在本体11上,进而确认触控感应显示屏15的工作模式,以使得触控感应显示屏15的工作模式适应需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14为至少覆盖所述本体11的背面的保护套。
在该实施例中,保护壳14为至少覆盖本体11的背面的保护套,从而在保护本体11的同时,还能够固定主动式触控笔12,保护壳14上可以形成有一作为容置空间141的凹槽,用于放置主动式触控笔12,以实现主动式触控笔12与保护壳14的可分离式连接,且不需要额外占用空间,保护壳14上也可以形成有具有容置空间141的凸起,用于放置主动式触控笔12,以实现主动式触控笔12与保护壳14的可分离式连接,且固定效果更好;或者主动式触控笔12内设置有能够被磁性装置吸附的金属材料,保护壳14在目标空间位置设置有能够对主动式触控笔12进行磁性吸附的磁性吸附件,以实现主动式触控笔12与保护壳14的可分离式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触控感应显示屏的触摸工作模式具有第一报点率,第一报点率为360Hz,触控感应显示屏的触控笔工作模式具有第二报点率,第二报点率为240Hz+120Hz,其中,360Hz为手指能够流程触控触控感应显示屏的报点率,240Hz为触控笔能够触控触控感应显示屏的报点率,而120Hz报点率的情况下手指能够流程触控触控感应显示屏,但流畅性没有360Hz的报点率好。
优选地,电子设备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其中,电子设备包括本体、主动式触控笔和感测装置,本体上通过连接结构与主动式触控笔可分离式连接,主动式触控笔在第一状态下固定设置在本体的第一位置,主动式触控笔在第二状态下远离本体的第一位置设置,即在第一状态下,主动式触控笔固定设置在本体的第一位置上,不会使用主动式触控笔进行触控操作,在第二状态下,主动式触控笔不固定设置在本体的第一位置上,此时主动式触控笔可能会进行触控操作,感测装置设置在本体内,当主动式触控笔处于第一位置时,即主动式触控笔与本体相对固定时,此时感测装置的感应区域与主动式触控笔的目标位置对应,当主动式触控笔与本体分离时,感测装置能够感应到主动式触控笔与本体分离,当主动式触控笔回到第一位置时,主动式触控笔的目标位置与感测装置的感应区域相对应,此时感测装置能够感应到主动式触控笔与本体的连接。从而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感测装置的设置,能够准确感应主动式触控笔的目标位置是否与感应区域对应。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主动式触控笔,所述主动式触控笔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本体可分离式连接;
感测装置,所述感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主动式触控笔与所述本体相对固定,所述感测装置的感应区域与所述主动式触控笔的目标位置对应,所述感测装置感应所述主动式触控笔的连接与分离;
所述连接结构为所述本体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具有容置所述主动式触控笔的容置空间;其中,所述保护壳与所述本体相对固定,所述容置空间的目标空间与所述感应区域对准;所述主动式触控笔容置于所述保护壳的所述容置空间,所述主动式触控笔的目标位置位于所述目标空间;
所述感测装置为霍尔传感器,所述主动式触控笔的目标位置具有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充电线圈,所述充电线圈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主动式触控笔与所述本体相对固定,所述充电线圈对所述主动式触控笔无线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式触控笔容置于所述保护壳的所述容置空间,所述主动式触控笔与所述充电线圈对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位于所述本体内,与所述充电线圈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充电线圈获得所述主动式触控笔的交互信息确定所述主动式触控笔属于所述电子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触控感应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本体,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主动式触控笔属于所述电子设备,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感测装置的感应信号控制所述触控感应显示屏的改变触控感应的工作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通过与所述触控感应显示屏的连接端口改变所述触控感应显示屏的触控感应的工作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所述主动式触控笔与所述容置空间分离改变所述触控感应显示屏的触控感应的工作方式为触控笔工作模式;
所述处理器在所述主动式触控笔与所述容置空间容置改变所述触控感应显示屏的触控感应的工作方式为触摸工作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为至少覆盖所述本体的背面的保护套。
CN202221664913.XU 2022-06-30 2022-06-30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9246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4913.XU CN219246049U (zh) 2022-06-30 2022-06-30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4913.XU CN219246049U (zh) 2022-06-30 2022-06-30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6049U true CN219246049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04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64913.XU Active CN219246049U (zh) 2022-06-30 2022-06-30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60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20154B (zh) 刷新率的控制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EP3364233B1 (en) Camera module having lens barrel
EP301735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digitizer mode
US20190220094A1 (en) Orientation adjustable multi-channel haptic device
WO2015023092A1 (ko)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충전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101917688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 방법
EP2469383B1 (en) Input apparatus with display integrating a sensor that defines a pointing detection area
EP4116804A1 (en) Stylus p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y
CN114465366B (zh) 一种无线充电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238344A (zh) 一种智能系统和智能手表
CN103631369A (zh) 电子设备以及控制方法
CN219246049U (zh) 电子设备
JP2019164741A (ja) ウェアラブルデバイス、腕時計及び近距離通信の切り替え方法
US2022033461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harger docking
JP4171455B2 (ja) 携帯情報システム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
CN204229303U (zh) 电子设备保护套及电子设备
JPWO2020158088A1 (ja) 描画システム
CN208596282U (zh) 拨动切换功能的智能手表
US11855463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to a mobile device
CN219679936U (zh) 智能指环及电子设备
JP2014064432A (ja) ワイヤレス入出力端末
WO2016126124A1 (ko) 스타일러스 펜 장치
US2024019272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harger docking
KR20100111139A (ko) 입력 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전자 장치
WO2016171037A1 (ja) 通信装置、受電装置、およびアンテナ切替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