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1893U -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1893U
CN219241893U CN202320360738.3U CN202320360738U CN219241893U CN 219241893 U CN219241893 U CN 219241893U CN 202320360738 U CN202320360738 U CN 202320360738U CN 219241893 U CN219241893 U CN 2192418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tube
pipe main
main body
tube structure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607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种芳芳
刘佳程
邓方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 Yuan Hua Y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 Yuan Hua Y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 Yuan Hua Y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 Yuan Hua Y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607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18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1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18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包括:管主体。本申请使用棱柱形管替代圆管,因为在有限的空间内,管主体的径向最大长度固定,如果选用圆管,那么管的外轮廓与有限空间的内边缘相切,管壁的壁厚为管主体的外径与内径之差。如果选用棱柱形管,那么本申请的若干侧面与有限空间的内轮廓相抵接,这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内本申请的管壁相较于圆管的管壁有所增厚。自然增强了本申请的抗拉抗压抗弯能力。通孔的作用是方便液压组件内的液压液进入到容置腔内,本申请的工作环境为高温高压。当受到外部高压时需要通过容置腔内的液压液配合压力平衡组件一起对容置腔内进行增压。使得本申请的内外压力相同,避免本申请被过大的外部压力损坏。

Description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井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
背景技术
电阻率测井是最早使用的测井方法之一,通过不同的电极结构可以实现不同探测深度和不同纵向分辨率的测量,在地层评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阻率测井仪也成了本领域内常用的测井仪器之一。然而,作为测井仪,仪器的安全性尤为重要,遇到类似于井道空腔或坍塌的情况会导致仪器或电极板遇阻,在这种情况下持续的推拉仪器就会由于外管结构的损坏导致仪器测量的数据不准确,甚至导致仪器损坏。外管结构受限于井道的大小以及仪器自身的结构限制,导致外管结构所处的空间有限。目前本领域外管结构为圆管结构。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强外管结构的强度便成为了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包括:管主体。管主体为棱柱结构,且棱数不少于6,管主体的轴线至外周轮廓的最短距离处能够与连接组件的内壁相抵接。管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适用于与液压组件相连接,第二安装部适用于与压力平衡组件相连接。管主体在第二安装部一端敞口,内部具有容置腔,容置腔适用于安装复位组件。第一安装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注油孔,注油孔为沿第一安装部周向设置的通孔,注油孔与容置腔相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销。销为圆柱形结构。管主体还具有销孔,销孔垂直于管主体的侧面,且位于通孔的下方,销固定设置在销孔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容置腔的中部具有变径段,变径段将容置腔分为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且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均为圆柱形腔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容置腔的直径小于第二容置腔的直径,且第一容置腔在变径段具有倒角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安装部为双层圆柱形结构,上层直径小于下层直径,且第一安装部的外径小于管主体的外径,且第一安装部的上层两边具有切削平面,第一安装部的端部做倒角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安装部的下层在注油孔的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环形槽以及第二环形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安装部为圆筒形结构。第二安装部的直径小于管主体的管径,且第二安装部的内径大于管主体的内径。第二安装部与管主体的连接处的外部具有凸起的环形挡边,且第二安装部的内径与管主体的内径连接处具有倒角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管主体为正八棱柱。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管主体的侧棱做倒角处理。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包括: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电极板组件、连接组件、压力平衡组件、密封圈、复位组件以及液压组件;所述电极板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可开合的连接在所述液压组件的一侧;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电极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液压组件相连,中部具备套筒结构,所述套筒结构套设在所述管主体上;所述管主体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穿设在所述液压组件的端部,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位置处,所述复位组件设置在所述管主体的内部;所述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通过所述第二安装部穿设在所述压力平衡组件的一端。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使用棱柱形管替代圆管,因为在有限的空间内,管主体的径向最大长度固定,如果选用圆管,那么管的外轮廓与有限空间的内边缘相切,管壁的壁厚为管主体的外径与内径之差。如果选用棱柱形管,那么本申请的若干侧面与有限空间的内轮廓相抵接,这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内本申请的管壁相较于圆管的管壁有所增厚。自然增强了本申请的抗拉抗压抗弯能力。通孔的作用是方便液压组件内的液压液进入到容置腔内,本申请的工作环境为高温高压。当受到外部高压时需要通过容置腔内的液压液配合压力平衡组件一起对容置腔内进行增压。使得本申请的内外压力相同,避免本申请被过大的外部压力损坏。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的主视图;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的横向剖视图;
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电极板展开示意图;
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电极板闭合示意图;
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的主视图;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的纵向剖视图;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的横向剖视图;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电极板展开示意图;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电极板闭合示意图;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横向剖视图。
如图1-2所示,该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包括:管主体110。管主体110为棱柱结构,且棱数不少于6,管主体110的轴线至外周轮廓的最短距离处能够与连接组件300的内壁相抵接。管主体1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部112与第二安装部113,第一安装部112适用于与液压组件600相连接,第二安装部113适用于与压力平衡组件400相连接。管主体110在第二安装部113一端敞口,内部具有容置腔,容置腔适用于安装复位组件500。第一安装部11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注油孔111,注油孔111为沿第一安装部112周向设置的通孔,注油孔111与容置腔相连通。
在此实施例中,使用棱柱形管替代圆管,因为在有限的空间内,管主体110的径向最大长度固定,如果选用圆管,那么管的外轮廓与有限空间的内边缘相切,管壁的壁厚为管主体110的外径与内径之差。如果选用棱柱形管,那么本申请的若干侧面与有限空间的内轮廓相抵接,这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内本申请的管壁相较于圆管的管壁有所增厚。自然增强了本申请的抗拉抗压抗弯能力。通孔的作用是方便液压组件600内的液压液进入到容置腔内,本申请的工作环境为高温高压。当受到外部高压时需要通过容置腔内的液压液配合压力平衡组件400一起对容置腔内进行增压。使得本申请的内外压力相同,避免本申请被过大的外部压力损坏。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销120。销120为圆柱形结构。管主体110还具有销孔,销孔垂直于管主体110的侧面,且位于通孔的下方,销120固定设置在销孔内。在此设计中,销120是为了确定方向,由于本申请需要安装在测井仪内,还需要与其他多种电器元件、液压元件相连接,所以需要确定方向。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容置腔的中部具有变径段,变径段将容置腔分为第一容置腔114与第二容置腔115,且第一容置腔114与第二容置腔115均为圆柱形腔体。在此设计中,容置腔的外形与穿设在内的元件相似。具体的在工作时需要向内部注入液压液。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容置腔114的直径小于第二容置腔115的直径,且第一容置腔114在变径段具有倒角环。在此设计中,倒角环方便安装内部元件。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12为双层圆柱形结构,上层直径小于下层直径,且第一安装部112的外径小于管主体110的外径,且第一安装部112的上层两边具有切削平面,第一安装部112的端部做倒角处理。在此设计中,第一安装部112的外形适配于液压组件600的连接处。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12的下层在注油孔111的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环形槽116以及第二环形槽117。在此设计中,两个槽是为了与液压组件600安装后,防止液压液在注入过程中发生泄漏而保留的密封圈位。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113为圆筒形结构。第二安装部113的直径小于管主体110的管径,且第二安装部113的内径大于管主体110的内径。第二安装部113与管主体110的连接处的外部具有凸起的环形挡边,且第二安装部113的内径与管主体110的内径连接处具有倒角环。在此设计中,第二安装部113适配于与压力平衡组件400相连。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管主体110为正八棱柱。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管主体110的侧棱做倒角处理。
如图5-7所示,该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包括: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100、电极板组件200、连接组件300、压力平衡组件400、密封圈、复位组件500以及液压组件600。所述电极板组件200通过所述连接组件300可开合的连接在所述液压组件600的一侧。所述连接组件300的一端与所述电极板组件200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液压组件600相连,中部具备套筒结构,所述套筒结构套设在所述管主体110上。所述管主体110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112穿设在所述液压组件600的端部,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112位置处,所述复位组件500设置在所述管主体110的内部。所述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100通过所述第二安装部113穿设在所述压力平衡组件400的一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以图1-7作为示例介绍了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如上,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申请应不限于此。事实上,用户完全可根据个人喜好和/或实际应用场景灵活设定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只要满足需求即可。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适用于安装在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内,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主体;
所述管主体为棱柱结构,且棱数不少于6,所述管主体的轴线至外周轮廓的最短距离处能够与连接组件的内壁相抵接;
所述管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适用于与液压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适用于与压力平衡组件相连接;
所述管主体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一端敞口,内部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适用于安装复位组件;
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为沿所述第一安装部周向设置的通孔,所述注油孔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销;
所述销为圆柱形结构;
所述管主体还具有销孔,所述销孔垂直于所述管主体的侧面,且位于所述通孔的下方,所述销固定设置在所述销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中部具有变径段,所述变径段将所述容置腔分为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且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均为圆柱形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直径,且所述第一容置腔在所述变径段具有倒角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为双层圆柱形结构,上层直径小于下层直径,且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管主体的外径,且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上层两边具有切削平面,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端部做倒角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下层在所述注油孔的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环形槽以及第二环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为圆筒形结构;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管主体的管径,且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管主体的内径;
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管主体的连接处的外部具有凸起的环形挡边,且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内径与所述管主体的内径连接处具有倒角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主体为正八棱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主体的侧棱做倒角处理。
10.一种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电极板组件、连接组件、压力平衡组件、密封圈、复位组件以及液压组件;
所述电极板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可开合的连接在所述液压组件的一侧;
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电极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液压组件相连,中部具备套筒结构,所述套筒结构套设在所述管主体上;
所述管主体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穿设在所述液压组件的端部;
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位置处,所述复位组件设置在所述管主体的内部;
所述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通过所述第二安装部穿设在所述压力平衡组件的一端。
CN202320360738.3U 2023-02-21 2023-02-21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 Active CN2192418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0738.3U CN219241893U (zh) 2023-02-21 2023-02-21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0738.3U CN219241893U (zh) 2023-02-21 2023-02-21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1893U true CN219241893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45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60738.3U Active CN219241893U (zh) 2023-02-21 2023-02-21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18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30551B2 (en) Pass-throughs for use with sensor assemblies, sensor assemblies including at least one pass-through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6574877B (zh) 隔膜密封和具有隔膜密封的压力传感器
CN219241893U (zh)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外管结构
US9778130B2 (en) Differential pressure transducer with inspectable welds
US5540101A (en) Borehole directional dilatometer
US10345181B2 (en) Hydraulic pressure sensor attachment structure
US20220170812A1 (en) Pressure seal with built in testing system
BR102012033161A2 (pt) Tensionador para aplicação de tensão a um membro submarino, indicador de nível de fluido e método de determinação de um nível de líquido no interior de um acumulador de um conjunto de pistão
JP2010501400A (ja) 一体化された圧力トランスデューサを有する油圧式/空気式充填バルブ
BR112013022059B1 (pt) par de acopladores anulares para componentes de ferramenta de perfuração
US20120279309A1 (en) Clog resistant wing union pressure sensor
JP2021533290A (ja) 油井やガス井のストリング間でデータを取得および通信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06644264B (zh) 一种海洋压力传感器定标校准连接装置
US3288245A (en) Rigid acoustically isolated well logging tool
US11506046B2 (en) Instrumented coupling electronics
CN213331022U (zh) 防喷装置及钻具
CN110595702B (zh) 双油管的泵压工装和液压试验方法
US20050030036A1 (en) Side entry leak protection for sondes
CN207600692U (zh) 一种正压密封性测试装置
CN213175610U (zh) 一种电缆测井仪器的周向定位连接结构
US11215017B2 (en) Perforating shock protection for sensors
WO2020034361A1 (zh) 一种钻机外筒解锁机构
CN212867542U (zh) 一种电阻率测井仪
CN109500763B (zh) 岩心样品夹持器
CN212676525U (zh) 对接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