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0729U - 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0729U
CN219240729U CN202320789844.3U CN202320789844U CN219240729U CN 219240729 U CN219240729 U CN 219240729U CN 202320789844 U CN202320789844 U CN 202320789844U CN 219240729 U CN219240729 U CN 219240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in
water falling
upper cover
cove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8984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洪刚
申明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di Shangya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di Shangya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di Shangya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di Shangya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8984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07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0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07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台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包括盆底,所述盆底外围处固定包覆有盆围,所述盆底和盆围之间为一体成型,所述盆底的中部处开设有落水口,所述落水口的内部卡设有落水盖,所述盆底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落水管,所述落水盖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的大小与落水口的大小相配合,所述上盖与盆底的材质相同,所述上盖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落水盖达到了隐藏金属落水器的效果,同时落水盖的上盖采用与盆底同时材料的设计,盖设后与盆底的一体性强,颜色统一,美观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台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
背景技术
台盆是一种洁具,家庭卫生间大都设有台盆,现有台盆的上端开口处设有水平平台,用以放置洗漱用品,台盆又分为台上盆和台下盆两种,这不是台盆本身的区别,而是安装上的差异,台盆突出台面的叫做台上盆,台盆完全凹陷于台面以下的叫做台下盆。
市场上的台盆落水口都是明装形式,下方的金属落水器外露,金属落水器与台盆本体颜色不统一,不够美观,还有部分台盆落水器更换成同色材质,但是凸出盆底部分,影响了盆体的美观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本新型台盆落水结构通过设置的落水盖达到了隐藏金属落水器的效果,同时落水盖的上盖采用与盆底同时材料的设计,盖设后与盆底的一体性强,颜色统一,美观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包括盆底,所述盆底外围处固定包覆有盆围,所述盆底和盆围之间为一体成型,所述盆底的中部处开设有落水口,所述落水口的内部卡设有落水盖,所述盆底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落水管;
所述落水盖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的大小与落水口的大小相配合,所述上盖与盆底的材质相同,所述上盖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落水盖达到了隐藏金属落水器的效果,上盖采用与盆底同时材料的设计,盖设后与盆底的一体性强,颜色统一,美观度高。
进一步地,所述落水口的上端面外围处开设有四个凹槽,所述凹槽的位置与支腿的位置对应,所述支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斜角,多个所述斜角的方向相同,所述斜角与凹槽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凹槽,将上盖盖设在落水口上后,可以通过凹槽与支腿配合从而对上盖进行限位,提高上盖的稳定性,使其在安装后不易晃动,而在支腿的下端设置的方向相同的斜角则便于将上盖从凹槽内取出,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所述落水管与落水口连通,所述盆围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溢流道,所述盆围的一侧开设有溢流口,所述落水管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二溢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溢流口与第一溢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溢流道和第二溢流道之间相互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若台盆内的水位超过溢流口,水流可以通过溢流口进入第一溢流道和第二溢流道,最后通过落水管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和上盖的材质相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底板和上盖之间形成复合结构,能够增强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盆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包边,所述包边的外端设置为圆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为圆角的包边可以过渡流畅,在使用时不易出现剐蹭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方向凸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方向凸纹指向斜角方向,便于引导使用者取出上盖,同时方向凸纹与能够提高上盖表面粗糙度,增强与手部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取出上盖。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该台盆落水结构在使用时,在落水管上方设置有落水盖,使得落水器可以安装在落水盖和落水管之间的下凹处,通过将台盆落水口下沉的方式,增加底部落水器的安装空间,并通过设置的落水盖达到了隐藏金属落水器的效果,同时落水盖的上盖采用与盆底同时材料的设计,盖设后与盆底的一体性强,美观度高。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通过设置的凹槽、支腿、斜角,设置的落水盖可以通过支腿和凹槽稳定定位,在盖设后稳定性强,不易晃动和脱落,同时,支腿下端设置有方向相同的斜角,使用时可以通过推动上盖方便的将落水盖取出,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的落水盖的上视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的落水盖的底视立体图。
图例说明:
1、盆底;2、盆围;3、包边;4、落水盖;401、上盖;402、底板;403、支腿;404、方向凸纹;405、斜角;5、溢流口;6、落水管;7、落水口;8、第一溢流道;9、第二溢流道;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包括盆底1,盆底1外围处固定包覆有盆围2,盆底1和盆围2之间为一体成型,盆底1的中部处开设有落水口7,落水器安装在落水盖4和落水管6之间的下凹处,若为台控式落水器可以通过台面和龙头上的控制器达到蓄水和排水的效果,若为常规弹跳落水器,可以通过移动落水盖4,按触落水器来实现蓄水和排水功能,落水口7的内部卡设有落水盖4,盆底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落水管6。
落水盖4包括上盖401,上盖401的大小与落水口7的大小相配合,上盖401与盆底1的材质相同,上盖40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底板402,底板402的下端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腿403。
落水口7的上端面外围处开设有四个凹槽10,凹槽10的位置与支腿403的位置对应,支腿403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斜角405,多个斜角405的方向相同,斜角405与凹槽10配合,通过设置凹槽10,将上盖401盖设在落水口7上后,可以通过凹槽10与支腿403配合从而对上盖401进行限位,提高上盖401的稳定性,使其在安装后不易晃动,而在支腿403的下端设置的方向相同的斜角405则便于将上盖401从凹槽10内取出,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落水管6与落水口7连通,盆围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溢流道8,盆围2的一侧开设有溢流口5,落水管6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二溢流道9,溢流口5与第一溢流道8连通,第一溢流道8和第二溢流道9之间相互连通,在使用时若台盆内的水位超过溢流口5,水流可以通过溢流口5进入第一溢流道8和第二溢流道9,最后通过落水管6排出。
所述底板402和上盖401的材质相同,底板402和上盖401之间形成复合结构,能够增强结构强度。
盆围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包边3,包边3的外端设置为圆角,设置为圆角的包边3可以过渡流畅,在使用时不易出现剐蹭问题。
上盖401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方向凸纹404,设置的方向凸纹404指向斜角405方向,便于引导使用者取出上盖401,同时方向凸纹404与能够提高上盖401表面粗糙度,增强与手部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取出上盖401。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落水器安装在落水盖4和落水管6之间的下凹处,通过将台盆落水口7下沉的方式,增加底部落水器的安装空间,并通过设置的落水盖4达到了隐藏金属落水器的效果,同时落水盖4的上盖401采用与盆底1同时材料的设计,盖设后与盆底1的一体性强,美观度高,需要打开落水盖4时,向方向凸纹404指向方向移动落水盖4,落水盖4的支腿403下端设置有斜角405,在推动时可以沿着斜角405方向升起,从而方便拿取,放置落水盖4时,通过落水口7内部的凹槽10,对落水盖4实现精准定位,配合后稳定性强,不易移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包括盆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盆底(1)外围处固定包覆有盆围(2),所述盆底(1)和盆围(2)之间为一体成型,所述盆底(1)的中部处开设有落水口(7),所述落水口(7)的内部卡设有落水盖(4),所述盆底(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落水管(6);
所述落水盖(4)包括上盖(401),所述上盖(401)的大小与落水口(7)的大小相配合,所述上盖(401)与盆底(1)的材质相同,所述上盖(40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底板(402),所述底板(402)的下端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腿(4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口(7)的上端面外围处开设有四个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位置与支腿(403)的位置对应,所述支腿(403)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斜角(405),多个所述斜角(405)的方向相同,所述斜角(405)与凹槽(10)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管(6)与落水口(7)连通,所述盆围(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溢流道(8),所述盆围(2)的一侧开设有溢流口(5),所述落水管(6)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二溢流道(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5)与第一溢流道(8)连通,所述第一溢流道(8)和第二溢流道(9)之间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02)和上盖(401)的材质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盆围(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包边(3),所述包边(3)的外端设置为圆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01)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方向凸纹(404)。
CN202320789844.3U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 Active CN219240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9844.3U CN219240729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9844.3U CN219240729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0729U true CN219240729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48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89844.3U Active CN219240729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07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40729U (zh) 一种新型台盆落水结构
CN207988037U (zh) 一种耐候性高光泽人造石洗浴台
CN201701121U (zh) 一种淋浴房底盆
CN206062999U (zh) 一种盥洗池
CN210507637U (zh) 双腔洗漱盆
JP4079629B2 (ja) 洗面化粧台の洗面器
CN207729024U (zh) 一种倾斜按压式延时龙头
CN201762781U (zh) 通过滑杆结构调节最高水位的水池
CN215053581U (zh) 一种带台面防溅水结构的洗手台
CN215330232U (zh) 一种整体卫浴洗手台
CN215802034U (zh) 一种便提式美观过滤篮
CN213129317U (zh) 一种用于移动马桶的可拆分内桶
CN213741397U (zh) 一种分龄洗手台
JP2882016B2 (ja) 流し装置
CN220353027U (zh) 一种方便开启地漏盖的地漏
CN219962704U (zh) 一种泡脚桶
CN218116650U (zh) 一种带磁性隔板的洗手台盆
CN220414406U (zh) 一种老年款洗面台
CN211961867U (zh) 一种组合式洗漱脸盘
CN215227323U (zh) 一种多功能的一体式水槽
CN212186293U (zh) 便于排水的浴桶
CN215829551U (zh) 一种防止溢水的台盆结构
CN213993363U (zh) 一种木质可调节高度的洗手柜
CN211571861U (zh) 一种方形一体化洗漱盆
CN213233669U (zh) 一种嵌入式盥洗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