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0633U - 一种施工缝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施工缝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0633U
CN219240633U CN202223485280.9U CN202223485280U CN219240633U CN 219240633 U CN219240633 U CN 219240633U CN 202223485280 U CN202223485280 U CN 202223485280U CN 219240633 U CN219240633 U CN 219240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ncrete layer
water
concrete
join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8528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方灵
何俊鹏
肖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Jiant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Jiant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Jiant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Jiant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8528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0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0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0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缝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和止水部;第二混凝土层覆盖于第一混凝土层的顶面的上方;止水部设置于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之间,依次设置有遇水膨胀层、支撑层和粘接层;粘接层与第一混凝土层固定连接。粘接层可以使止水部与混凝土间的连接更为牢固;支撑层可以在遇到压力时发生形变,从而封堵住渗水通道,并增强止水部的韧性;在出现渗水现象时,遇水膨胀层接触到渗入的水后,会开始膨胀,膨胀的部分会填满混凝土中的缝隙,从而阻挡水的渗入;该结构设计可以完全堵住渗水通道,提高了止水效果,且不易发生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施工缝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工程中施工缝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施工缝结构。
背景技术
在地下工程中,因设计或施工要求需要分段浇筑混凝土,先浇筑的混凝土浇筑初凝后,因超过了初凝时间,后浇筑的混凝土与先浇筑的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并不密实,容易形成渗水通道,该渗水通道被称为施工缝,施工缝一直以来都是地下工程中渗漏的重点部位。
对于施工缝的渗水问题,现有的处理方法一般都是通过使用中埋式止水带或中埋式遇水膨胀止水条来防止渗水,但是存在问题如下:(1)将中埋式止水带埋置后,增加了混凝土的浇筑难度,使其附近的混凝土更不易浇筑密实,从而影响防水效果;(2)单纯使用遇水膨胀止水条,该止水条会在早期吸水,导致止水条附近的混凝土的密实度不足,同时,因止水条在早期时就开始出现膨胀现象,导致后期止水条遇水后的膨胀量严重不足从而出现缝隙,并且,在干湿循环的环境作用下,止水条的膨胀止水作用很快失效,进而影响了整体的防水效果;(3)由于施工缝位于地下,在底面土壤的压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出现变形开裂的情况,影响防水效果。
因此,如何在降低混凝土的浇筑难度的同时,解决施工缝的渗水问题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施工缝处出现的渗水的问题,同时降低混凝土的浇筑难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缝结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的一种施工缝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和止水部;第二混凝土层覆盖于第一混凝土层的顶面的上方;止水部设置于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之间,依次设置有遇水膨胀层、支撑层和粘接层;粘接层与第一混凝土层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混凝土层为现浇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为现浇混凝土层。
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混凝土层为先筑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为后筑混凝土层。
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混凝土层的顶部设有第一让位缺口,以在第一混凝土层的顶部形成朝上的第一凸起部;第二混凝土层的底部设有第二让位缺口,以在第二混凝土层的底部形成朝下的第二凸起部;第一让位缺口和第二凸起部相适配;第二让位缺口和第一凸起部相适配。
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遇水膨胀层设置于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的相邻侧之间,且与第二凸起部相贴合;粘接层设置于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的相邻侧之间,且与第一凸起部相贴合。
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止水部整体为长条状,两端分别沿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的体长方向延伸,顶部抵接于第二让位缺口的顶部,底部抵接于第一让位缺口的底部。
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止水部铺设于第一凸起部的顶面的上方。
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止水部铺设于第二凸起部的底面的下方。
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粘接层为防水卷材。
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支撑层为三元乙丙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止水部中设置有粘接层,止水部可通过粘接层与第一混凝土层连接的更为牢固,不易脱落;止水部中设置有支撑层,可以在遇到压力时发生形变,增加止水部整体的韧性,使止水部不易损坏,并且也会封堵住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间的渗水通道,加强防渗水性能;止水部中设置有遇水膨胀层,在混凝土中出现渗水现象时,该遇水膨胀层接触到渗入的水后,会开始膨胀,膨胀的部分会填满混凝土中的缝隙,从而阻挡水的渗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缝结构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缝结构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缝结构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缝结构的止水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0、第一混凝土层;110、第一凸起部;120、第一让位缺口;200、第二混凝土层;210、第二凸起部;220、第二让位缺口;300、止水部;310遇水膨胀层;320支撑层;330、粘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线”、“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衔接”、“铰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一种施工缝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层100、第二混凝土层200和止水部300。第二混凝土层200覆盖于第一混凝土层100的顶面的上方。止水部300设置于第一混凝土层100和第二混凝土层200之间。止水部300依次设置有遇水膨胀层310、支撑层320和粘接层330。粘接层330与第一混凝土层100固定连接。
具体的,止水部300为三层结构设置,第一层为粘接层330,该粘接层330与第一混凝土层100固定连接,第二层为支撑层320,第三层为遇水膨胀层310,粘接层330和遇水膨胀层310通过支撑层320连接固定。因为第二混凝土层200覆盖于第一混凝土层100的顶面的上方,且止水部300设置于第一混凝土层100和第二混凝土层200之间,所以遇水膨胀层310与第二混凝土层200相接触,渗入混凝土中的水分可以直接被遇水膨胀层310吸收,遇水膨胀层310更加容易发生膨胀,从而使遇水膨胀层310膨胀的部分可以填满第一混凝土层100和第二混凝土层200之间的缝隙,防止水分的进一步渗入。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混凝土层100为现浇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200为现浇混凝土层。
具体的,第一混凝土层100为现浇混凝土层,即在施工过程中现场完成浇筑的混凝土层,在第一混凝土层100经过初凝后,再另行浇筑第二混凝土层200。
其中,第一混凝土层100也可以为预制混凝土层,即在到达施工现场前就将第一混凝土层100浇筑成型,然后再将已经成型的第一混凝土层100放置于规定的位置后,就可以进行第二混凝土层200的浇筑,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混凝土层100为先筑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200为后筑混凝土层。
具体的,第一混凝土层100不仅为施工过程中现场完成浇筑的混凝土层,并且也是优先完成浇筑的混凝土层,即先进行第一混凝土层100的浇筑工作,第一混凝土层100经过初凝时间后,在第一混凝土层100的顶面固定止水部300,再进行第二混凝土层200的浇筑工作,由此将止水部300固定于第一混凝土层100和第二混凝土层200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混凝土层100的顶部设有第一让位缺口120以在第一混凝土层的顶部形成朝上的第一凸起部110。第二混凝土层200的底部设有第二让位缺口220以在第二混凝土层的底部形成朝下的第二凸起部210。第一让位缺口120和第二凸起部210相适配。第二让位缺口220和第一凸起部110相适配。
具体的,先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预先放置一个垫块,再进行第一混凝土层100的浇筑,浇筑成型后,取出垫块,成型的第一混凝土层100整体呈“L”形,在成型的第一混凝土层100的顶部存在一个凸起,该凸起处为第一凸起部110,在原先放置垫块的位置存在一个凹陷,该凹陷处为第一让位缺口120。再进行第二混凝土层200的浇筑,浇筑成型后的第二混凝土层200与第一混凝土层100的形状上下对应,成型的第二混凝土层200整体也呈“L”形,第二混凝土层200的底部被第一让位缺口120完全包裹住的部分为第二凸起部210,第二混凝土层200的底部完全包裹住第一凸起部110的部分为第二让位缺口220。
需要说明的是,位于地下的混凝土因会受到周边土壤的挤压,容易出现变形开裂的情况,但第一混凝土层100和第二混凝土层200均设计为“L”形,可以有效的抵挡土壤给予的侧向压力,保证结构的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遇水膨胀层310设置于第一凸起部110与第二凸起部210的相邻侧之间,且与第二凸起部210相贴合。粘接层330设置于第一凸起部110与第二凸起部210的相邻侧之间,且与第一凸起部相贴合。
具体的,粘接层330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一凸起部110的侧壁,遇水膨胀层310的一侧抵接于第二凸起部210的侧壁,粘接层330的另一侧通过支撑层320连接遇水膨胀层310的另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遇水膨胀层310的一侧抵接于第二凸起部210的侧壁,两者之间的抵接关系并不代表着完全贴合,两者之间依然存在着一定的缝隙,该缝隙的存在方便于遇水膨胀层310发生膨胀,使遇水膨胀层310更加容易充满第一混凝土层100和第二混凝土层200之间的缝隙。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止水部300整体为长条状,两端分别沿第一凸起部或第二凸起部的体长方向延伸,顶部抵接于第二让位缺口的顶部,底部抵接于第一让位缺口的底部
具体的,止水部300整体为长条形结构,止水部300沿着第一凸起部110或第二凸起部210的体长方向由第一让位缺口120的底部至第二让位缺口220的顶部设置于第一凸起部110和第二凸起部210的相邻的侧壁之间,其中,粘接层330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一凸起部110的侧壁,遇水膨胀层310的一侧抵接于第二凸起部210的侧壁,同时,长条形的止水部300的长度与第一凸起部110或第二凸起部210的长度相同,所以,止水部300的顶部可以抵接于第二让位缺口220的顶部,止水部300的底部可以抵接于第一让位缺口120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止水部300铺设于第一凸起部100的顶面的上方。
具体的,参照图2,在第一凸起部110的顶面的上方设置止水部300,则止水部300设置于第一凸起部110和第二让位缺口220的相邻面之间,粘接层330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凸起部110的顶面,遇水膨胀层310的一侧抵接于第二让位缺口220的顶面,粘接层330的另一侧通过支撑层320连接遇水膨胀层310的另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止水部300铺设于第二凸起部210的底面的下方。
具体的,参照图3,在第二凸起部210的底面的下方设置止水部300,则止水部300设置于第一让位缺口120和第二凸起部210的相邻面之间,粘接层330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让位缺口120的底部,遇水膨胀层310的一侧抵接于第二凸起部210的底部,粘接层330的另一侧通过支撑层320连接遇水膨胀层310的另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遇水膨胀层310为遇水膨胀止水条。
具体的,遇水膨胀层310为遇水膨胀止水条,遇水膨胀止水条是由高分子、无机吸水膨胀材料与橡胶及助剂合成的具有自粘性能的一种新型建筑防水材料,该遇水膨胀止水条在吸水膨胀后会与第一混凝土层100和第二混凝土层200紧紧挤压在一起,其膨胀的部分会堵塞住第一混凝土层100和第二混凝土层200之间的缝隙,从而达到止水的目的。并且,安装遇水膨胀止水条的施工过程相对简单,价格也相对便宜。
其中,也可以使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代替遇水膨胀止水条,该止水带是阻止水分渗透而制作成的带状物,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抗撕裂性能,且适应变形能力强。并且,第一混凝土层100和第二混凝土层200之间因受到土壤的挤压,可能会出现开裂,从而使止水部300破损,使用该止水带可以减少止水部300因受到挤压而损坏的几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粘接层330为防水卷材。
具体的,防水卷材的表面与浇筑的第一混凝土层100接触,第一混凝土层100中的水泥浆体与防水卷材上的合成胶相互勾锁连接,待第一混凝土层100固化后,将会形成完整连续的粘结,使止水部300可以固定牢固。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支撑层320为三元乙丙橡胶垫。
具体的,在第一混凝土层100和第二混凝土层200受到周边土壤给予的侧向压力从而出现开裂时,三元乙丙橡胶垫在侧向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增加了止水部300的韧性,不仅保证了止水部300的整体不会因受到侧向压力而轻易损坏,同时,三元乙丙橡胶垫发生形变的部分也会对第一混凝土层100和第二混凝土层200之间因开裂而出现的缝隙进行封堵,提高了防渗水的能力。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一个具体实施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施工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和止水部;
所述第二混凝土层覆盖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顶面的上方;
所述止水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层之间,依次设置有遇水膨胀层、支撑层和粘接层;
所述粘接层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缝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为现浇混凝土层;所述第二混凝土层为现浇混凝土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缝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为先筑混凝土层;所述第二混凝土层为后筑混凝土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施工缝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顶部设有第一让位缺口,以在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顶部形成朝上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混凝土层的底部设有第二让位缺口,以在所述第二混凝土层的底部形成朝下的第二凸起部;
所述第一让位缺口和所述第二凸起部相适配;
所述第二让位缺口和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缝结构,其中,所述遇水膨胀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相邻侧之间,且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相贴合;
所述粘接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相邻侧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缝结构,其中,所述止水部整体为长条状,两端分别沿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的体长方向延伸,顶部抵接于所述第二让位缺口的顶部,底部抵接于所述第一让位缺口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缝结构,其中,所述止水部铺设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面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缝结构,其中,所述止水部铺设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底面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施工缝结构,其中,所述粘接层为防水卷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施工缝结构,其中,所述支撑层为三元乙丙橡胶。
CN202223485280.9U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施工缝结构 Active CN219240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5280.9U CN219240633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施工缝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5280.9U CN219240633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施工缝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0633U true CN219240633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11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85280.9U Active CN219240633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施工缝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06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40633U (zh) 一种施工缝结构
CN213805913U (zh) 止水带施工缝的施工结构
CN111622184A (zh) 面膜堆石坝面膜-趾板柔性防渗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797919U (zh) 墙体变形缝的防水构造
JP2006144534A (ja) 地下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の継手構造とその施工方法
CN210049292U (zh) 一种建筑用超前止水浇带结构
CN215977589U (zh) 一种伸缩缝防渗漏装置与一种排水沟
CN112281860B (zh) 内衬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4328997U (zh) 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结构
CN113622327B (zh) 涵洞沉降缝渗水修复结构及对沉降缝进行修复的方法
CN214143829U (zh) 一种具有粘贴时效性的可排水外贴止水带
CN211735533U (zh) 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
CN111395661B (zh) 具有悬挑结构的遇水屋面拼接缝的固封施工方法及构造
CN211816030U (zh) 用于水工建筑物伸缩缝表层的止水结构
EP0937834A1 (en) Expansion joint in concrete constructions
CN215759689U (zh) 一种变形缝防水结构
CN111074848A (zh) 用于水工建筑物伸缩缝表层的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20747025U (zh) 一种地下建筑防水卷材甩槎的保护结构
CN217974508U (zh) 一种建筑地下室外墙伸缩缝防水结构
CN216865520U (zh) 一种地面挡水条防渗漏结构
CN214940931U (zh) 一种装配式污水池外墙体防水结构
CN218117051U (zh) 一种装配式防水地面结构
CN218060790U (zh) 一种地下室顶板施工缝防水结构
CN219261131U (zh) 地下室挡墙防水结构
CN217054063U (zh) 一种节能环保防水屋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