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0502U - 用于荒漠光伏电站的秸秆方格滴灌种草的绿化治沙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荒漠光伏电站的秸秆方格滴灌种草的绿化治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0502U
CN219240502U CN202223217937.3U CN202223217937U CN219240502U CN 219240502 U CN219240502 U CN 219240502U CN 202223217937 U CN202223217937 U CN 202223217937U CN 219240502 U CN219240502 U CN 219240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w
drip irrigation
control system
pile group
photovoltaic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179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裴亮
孙莉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CAS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CAS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CAS,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2232179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0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0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05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2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e.g. solar water pumping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风固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用于荒漠光伏电站的秸秆方格滴灌种草的绿化治沙系统,包括沙土地面,沙土地面表面分别设置有横向直垄和纵向垄块,横向直垄表面扦插有第一秸秆桩组,纵向垄块表面扦插有第二秸秆桩组,沙土地面表面开设有垄沟,垄沟内部铺设有滴灌管,沙土地面表面固定安装有光伏架,光伏架顶部通过螺栓紧固的方式与光伏板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秸秆桩组和第二秸秆桩组的组合,形成一个优良的风沙阻挡屏障,并且可以对大量的废秸秆进行废物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并且第一秸秆桩组和第二秸秆桩组交错放置,可进行相互支撑,提升整体的抗风性能。

Description

用于荒漠光伏电站的秸秆方格滴灌种草的绿化治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风固沙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荒漠光伏电站的秸秆方格滴灌种草的绿化治沙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沙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尤其是西北地区更是沙漠化严重,以光伏治沙作为突破口,可以将发电、防风、固草、节水等功能集于一体。经检索公开号为(CN209185148U),公开了用于荒漠光伏电站的秸秆方格滴灌种草的绿化治沙系统,包括光伏板、支架、种植箱和植物;所述支架设置于沙化边坡,所述光伏板安装于所述支架,且所述光伏板与沙化边坡的具有相同的倾斜方向;所述种植箱设置于沙化边坡,位于所述光伏板的下侧边的下方;多颗所述植物栽种于所述种植箱。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上述装置通过在沙化区域种植植物实现沙土固化,但是使用过多的结构去对植物进行防护,使得沙土整治的成本偏高,需要合理利用目前的废弃材料去阻挡风沙对沙土植物造成侵害,因此,我们提出用于荒漠光伏电站的秸秆方格滴灌种草的绿化治沙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荒漠光伏电站的秸秆方格滴灌种草的绿化治沙系统,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荒漠光伏电站的秸秆方格滴灌种草的绿化治沙系统,包括沙土地面,沙土地面表面分别设置有横向直垄和纵向垄块,横向直垄表面扦插有第一秸秆桩组,纵向垄块表面扦插有第二秸秆桩组,沙土地面表面开设有垄沟,垄沟内部铺设有滴灌管,沙土地面表面固定安装有光伏架,光伏架顶部通过螺栓紧固的方式与光伏板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纵向垄块位于两个相邻的横向直垄之间,垄沟的纵向垄块数量为若干个。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横向直垄表面设置有矮草植物,矮草植物的数量为两排,两排矮草植物位于第一秸秆桩组的两侧。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秸秆桩组和第二秸秆桩组外壁表面均镶嵌安装有两个同尺寸的定位环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秸秆桩组和第二秸秆桩组的组合,形成一个优良的风沙阻挡屏障,并且可以对大量的废秸秆进行废物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并且第一秸秆桩组和第二秸秆桩组交错放置,可进行相互支撑,提升整体的抗风性能。
2.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在横向直垄设置矮草植物,并且采用滴灌管的方式进行灌溉,实现节水的效果,并且矮草植物可对沙土地面起到固化的作用,并且第一秸秆桩组和第二秸秆桩组可对矮草植物进行遮蔽,从而提升矮草植物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荒漠光伏电站的秸秆方格滴灌种草的绿化治沙系统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荒漠光伏电站的秸秆方格滴灌种草的绿化治沙系统的第一秸秆桩组和第二秸秆桩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荒漠光伏电站的秸秆方格滴灌种草的绿化治沙系统的滴灌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沙土地面;2、第一秸秆桩组;3、横向直垄;4、光伏板;5、第二秸秆桩组;6、纵向垄块;7、滴灌管;8、定位环套;9、垄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用于荒漠光伏电站的秸秆方格滴灌种草的绿化治沙系统,包括沙土地面1,沙土地面1表面分别设置有横向直垄3和纵向垄块6,横向直垄3表面扦插有第一秸秆桩组2,纵向垄块6表面扦插有第二秸秆桩组5,沙土地面1表面开设有垄沟9,垄沟9内部铺设有滴灌管7,沙土地面1表面固定安装有光伏架,光伏架顶部通过螺栓紧固的方式与光伏板4可拆卸连接,横向直垄3表面设置有矮草植物,矮草植物的数量为两排,两排矮草植物位于第一秸秆桩组2的两侧,第一秸秆桩组2和第二秸秆桩组5外壁表面均镶嵌安装有两个同尺寸的定位环套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横向直垄3高为10cm,垄顶宽10cm,垄沟9的宽度为100cm,垄沟9内部铺设滴灌管7,滴头距离为30cm,第一秸秆桩组2和第二秸秆桩组5均由五根废秸秆组成,并且通过定位环套8进行固定,横向直垄3的高垄处插入第一秸秆桩组2,低垄处种植当地适合生长的根深的草类植物,滴灌管7内部的水可使用周围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矿井水等污水再生水,减少饮用水的使用,采用滴灌管7的方式对草类植物进行灌溉,矮草植物可对沙土地面1起到固化的作用,并且第一秸秆桩组2和第二秸秆桩组5可对矮草植物进行遮蔽,提升矮草植物的存活率,第一秸秆桩组2和第二秸秆桩组5的组合,形成一个优良的风沙阻挡屏障,形成挡风墙,削弱风力,这样使得大量的废秸秆能够被利用,第一秸秆桩组2和第二秸秆桩组5交错放置,可进行相互支撑,可以提升整体的抗风性。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两个相邻的横向直垄3之间设置多个纵向垄块6,每个纵向垄块6均设置有第二秸秆桩组5,使得第一秸秆桩组2和第二秸秆桩组5呈交错放置的姿态,从而进行相互支撑,提升整体的抗风性。
在有的技术方案中参阅图2,纵向垄块6位于两个相邻的横向直垄3之间,垄沟9的纵向垄块6数量为若干个。
工作原理:第一秸秆桩组2和第二秸秆桩组5均由五根废秸秆组成,并且通过定位环套8进行固定,横向直垄3的高垄处插入第一秸秆桩组2,低垄处种植当地适合生长的根深的草类植物,滴灌管7内部的水可使用周围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矿井水等污水再生水,采用滴灌管7的方式对草类植物进行灌溉,矮草植物可对沙土地面1起到固化的作用,并且第一秸秆桩组2和第二秸秆桩组5可对矮草植物进行遮蔽,第一秸秆桩组2和第二秸秆桩组5的组合,形成一个优良的风沙阻挡屏障。

Claims (4)

1.用于荒漠光伏电站的秸秆方格滴灌种草的绿化治沙系统,包括沙土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土地面(1)表面分别设置有横向直垄(3)和纵向垄块(6),所述横向直垄(3)表面扦插有第一秸秆桩组(2),所述纵向垄块(6)表面扦插有第二秸秆桩组(5),所述沙土地面(1)表面开设有垄沟(9),所述垄沟(9)内部铺设有滴灌管(7),所述沙土地面(1)表面固定安装有光伏架,所述光伏架顶部通过螺栓紧固的方式与光伏板(4)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荒漠光伏电站的秸秆方格滴灌种草的绿化治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垄块(6)位于两个相邻的横向直垄(3)之间,所述垄沟(9)的纵向垄块(6)数量为若干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荒漠光伏电站的秸秆方格滴灌种草的绿化治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直垄(3)表面设置有矮草植物,所述矮草植物的数量为两排,两排所述矮草植物位于第一秸秆桩组(2)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荒漠光伏电站的秸秆方格滴灌种草的绿化治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秸秆桩组(2)和第二秸秆桩组(5)外壁表面均镶嵌安装有两个同尺寸的定位环套(8)。
CN202223217937.3U 2022-11-29 2022-11-29 用于荒漠光伏电站的秸秆方格滴灌种草的绿化治沙系统 Active CN219240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7937.3U CN219240502U (zh) 2022-11-29 2022-11-29 用于荒漠光伏电站的秸秆方格滴灌种草的绿化治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7937.3U CN219240502U (zh) 2022-11-29 2022-11-29 用于荒漠光伏电站的秸秆方格滴灌种草的绿化治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0502U true CN219240502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09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17937.3U Active CN219240502U (zh) 2022-11-29 2022-11-29 用于荒漠光伏电站的秸秆方格滴灌种草的绿化治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05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28349U (zh) 一种陡岩质边坡生态绿化系统
CN105519274A (zh) 一种大规模沿海新围垦滩涂农地生态化开发的集成方法
CN102067753A (zh) 一种将盐碱地变为良田的长效治理方法
CN108487263A (zh) 一种采用固土笼对岩质陡边坡进行生态修复的方法
CN109457712A (zh) 一种适用于干旱地区的生态护坡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5305500U (zh) 防止表土冲蚀的植被毯
CN114651703B (zh) 果园降水集蓄促渗保墒增碳方法、系统及其果园智能补灌系统
CN106612694A (zh) 一种改善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的方法
CN1548662A (zh) 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
CN204385707U (zh) 一种坡地雨水收集就地自流灌溉系统
CN113774934A (zh) 一种煤矸石渣坡生态恢复方法
CN212175684U (zh) 一种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
CN219240502U (zh) 用于荒漠光伏电站的秸秆方格滴灌种草的绿化治沙系统
CN107836245A (zh) 灌溉方便的植物种植箱
CN105103696B (zh) 一种高海拔戈壁风沙滩区班公柳扦插治沙方法
CN208191704U (zh) 一种简易光伏集雨栽培系统
CN104067898B (zh) 干旱风沙荒漠区蓄水保墒节水造林方法
CN201187058Y (zh) 道路边坡生态防护构造
CN104790518A (zh) 一种盐碱地地表水利用方法
CN209897736U (zh) 一种用于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培育装置
CN214708952U (zh) 一种防干旱园林绿化种植结构
CN211547761U (zh) 一种用于边坡绿化的微润循环系统
CN21082732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KR101336170B1 (ko) 사막화 방지 조림용 식재구 조성방법
CN209339164U (zh) 一种适用于干旱地区的生态护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