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35884U - 一种橡胶加工冷却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橡胶加工冷却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35884U
CN219235884U CN202222965239.5U CN202222965239U CN219235884U CN 219235884 U CN219235884 U CN 219235884U CN 202222965239 U CN202222965239 U CN 202222965239U CN 219235884 U CN219235884 U CN 219235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tank
tank body
fixedly connected
rubber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652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Teliyo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Teliyo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Teliyo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Teliyo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652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35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35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35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橡胶加工冷却槽,包括冷却槽本体,所述冷却槽本体左右两侧内壁上均转动连接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冷却槽本体内的矩形套筒,两个所述矩形套筒内底部均设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与相对应的矩形套筒前后侧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转轴上均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两个所述移动杆与对应的矩形套筒的前后侧内壁均通过第二压缩弹簧弹性连接。该冷却槽在需要夹持橡胶时,通过抽动与推动推杆即可实现橡胶的夹持与松放,同时在对水流降温时,通过启动电机带动凸轮转动即可实现将冷却后的水流抽至冷却槽内,从而实现对水流的降温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橡胶加工冷却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橡胶加工冷却槽。
背景技术
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橡胶的利用率大大增加,橡胶属于大分子材料,加工的程序也是比较复杂的,当橡胶加工完成后,外表温度过高,需要将加热的橡胶进行冷却,然而现有的冷却槽仍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冷却槽通常是将橡胶直接放入水中,由于橡胶的密度比水小,导致橡胶无法全部浸入水中,无法对橡胶快速的进行冷却,冷却效果不是很好,同时现有的冷却槽在经过长时间对橡胶进行冷却处理后冷却槽本体内的水流温度会上升,导致后续的橡胶冷却所用的时间较长,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如何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所需要考虑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橡胶加工冷却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橡胶加工冷却槽,包括冷却槽本体,所述冷却槽本体左右两侧内壁上均转动连接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冷却槽本体内的矩形套筒,两个所述矩形套筒内底部均设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与相对应的矩形套筒前后侧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上端均转动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上均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两个所述移动杆上端均转动连接有圆柱块,两个所述移动杆与对应的矩形套筒的前后侧内壁均通过第二压缩弹簧弹性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靠近冷却槽本体的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杆,两个所述夹持杆的相邻面均固定连接有夹持块,所述矩形套筒内设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转轴的一侧延伸至外界。
优选地,所述冷却槽本体左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延伸至冷却槽本体内并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设有多个搅拌杆。
优选地,所述冷却槽本体右侧安装有矩形箱,所述转杆右侧贯穿冷却槽本体右侧并延伸至外界且贯穿矩形箱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矩形箱上端设有排风口。
优选地,所述矩形箱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端通过两个第一压缩弹簧与矩形箱内顶部弹性连接,所述移动板下端与凸轮相抵。
优选地,所述矩形箱右侧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矩形箱下端与冷却槽本体的底部空间通过进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冷却槽本体下端固定连接有冷却箱,所述进水管贯穿冷却箱。
优选地,所述转杆上设有第二传动轮,位于左侧的所述矩形套筒上设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矩形套筒的设置,使得在推动推杆后,夹持杆会张开,从而可以将橡胶放入夹持杆之间,再通过抽出推杆,夹持杆会夹紧,从而可以将橡胶夹紧,从而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对橡胶进行夹持;
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电机、矩形箱与单向阀的设置,使得在启动电机后带动凸轮转动,从而将冷却后的水流抽取至冷却槽内,从而对水流进行降温处理,有效的减少了后续橡胶冷却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橡胶加工冷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夹持组件的俯剖视图。
图中:1冷却槽本体、2电机、3转杆、4搅拌杆、5矩形套筒、6推杆、7移动杆、8转轴、9连接杆、10夹持杆、11圆柱块、12固定杆、13第一传动轮、14传动带、15第二传动轮、16矩形箱、17第一压缩弹簧、18移动板、19凸轮、20出水管、21进水管、22第一单向阀、23第二单向阀、24第二压缩弹簧、25冷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橡胶加工冷却槽,包括冷却槽本体1,在实际应用中冷却槽本体1下端通过支撑架置于地面,冷却槽本体1左右两侧内壁上均转动连接夹持组件,注水没过两个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冷却槽本体1内的矩形套筒5,两个矩形套筒5内底部均设有固定杆12,两个固定杆12与相对应的矩形套筒5前后侧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杆12上端均转动连接有转轴8,两个转轴8上均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9,两个连接杆9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7,两个移动杆7上端均转动连接有圆柱块11,两个移动杆7与对应的矩形套筒5的前后侧内壁均通过第二压缩弹簧24弹性连接,第二压缩弹簧24弹性系数较大,两个连接杆9靠近冷却槽本体1的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杆10,两个夹持杆10的相邻面均固定连接有夹持块,矩形套筒5内设有推杆6,推杆6远离转轴8的一侧延伸至外界,推杆6前端为三角锥体。
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槽本体1左侧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末端延伸至冷却槽本体1内并固定连接有转杆3,转杆3上设有多个搅拌杆4。
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槽本体1右侧安装有矩形箱16,转杆3右侧贯穿冷却槽本体1右侧并延伸至外界且贯穿矩形箱16固定连接有凸轮19,矩形箱16上端设有排风口。
本实用新型中,矩形箱16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8,移动板18的上端通过两个第一压缩弹簧17与矩形箱16内顶部弹性连接,移动板18下端与凸轮19相抵。
本实用新型中,矩形箱16右侧连通有出水管20,出水管20上设有第一单向阀22,矩形箱16下端与冷却槽本体1的底部空间通过进水管21连通,进水管21上设有第二单向阀23,冷却槽本体1下端固定连接有冷却箱25,进水管21贯穿冷却箱25。
本实用新型中,转杆3上设有第二传动轮15,位于左侧的矩形套筒5上设有第一传动轮13,第一传动轮13与第二传动轮15通过传动带14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在需要夹持橡胶时,通过向矩形套筒5内推动推杆6,由于推杆6前端为三角锥体,从而推动两个圆柱块11发生背向运动,从而使两个移动杆7发生背向运动,从而使两个夹持杆10发生背向运动,此时将橡胶放入两个夹持杆10之间,再通过向矩形套筒5外抽动推杆6,由于第二压缩弹簧24的弹力作用使得两个移动杆7发生相向运动,从而使两个夹持杆10发生相向运动,由于第二压缩弹簧24的弹性系数较大和夹持块表面粗糙程度较高,即可将橡胶夹紧在冷却槽本体1内,然后向冷却槽1内注入水后,使得水没过两个夹持组件和橡胶;
在需要对冷却槽本体1内的水流进行降温时,通过启动电机2带动转杆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杆4和凸轮19进行转动,从而使移动板18做上下往复运动,由于第一单向阀22和第二单向阀23的存在,出水管20只能将水流抽取至矩形箱16内,进水管21只能将水流抽取至冷却槽本体1内,从而将水流抽取至冷却箱25内进行冷却后排放至冷却槽本体1内部,从而对冷却槽本体1内部的水流进行降温,同时由于转杆3与矩形套筒5传动连接,从而带动矩形套筒5进行转动,继而带动橡胶在冷却槽本体1内转动,从而对橡胶起到快速降温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橡胶加工冷却槽,包括冷却槽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本体(1)左右两侧内壁上均转动连接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冷却槽本体(1)内的矩形套筒(5),两个所述矩形套筒(5)内底部均设有固定杆(12),两个所述固定杆(12)与相对应的矩形套筒(5)前后侧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12)上端均转动连接有转轴(8),两个所述转轴(8)上均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9),两个所述连接杆(9)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7),两个所述移动杆(7)上端均转动连接有圆柱块(11),两个所述移动杆(7)与对应的矩形套筒(5)的前后侧内壁均通过第二压缩弹簧(24)弹性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9)靠近冷却槽本体(1)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杆(10),两个所述夹持杆(10)的相邻面均固定连接有夹持块,所述矩形套筒(5)内设有推杆(6),所述推杆(6)远离转轴(8)的一侧延伸至外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加工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本体(1)左侧安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末端延伸至冷却槽本体(1)内并固定连接有转杆(3),所述转杆(3)上设有多个搅拌杆(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橡胶加工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本体(1)右侧安装有矩形箱(16),所述转杆(3)右侧贯穿冷却槽本体(1)右侧并延伸至外界且贯穿矩形箱(16)固定连接有凸轮(19),所述矩形箱(16)上端设有排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橡胶加工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箱(16)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8),所述移动板(18)的上端通过两个第一压缩弹簧(17)与矩形箱(16)内顶部弹性连接,所述移动板(18)下端与凸轮(19)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橡胶加工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箱(16)右侧连通有出水管(20),所述出水管(20)上设有第一单向阀(22),所述矩形箱(16)下端与冷却槽本体(1)的底部空间通过进水管(21)连通,所述进水管(21)上设有第二单向阀(23),所述冷却槽本体(1)下端固定连接有冷却箱(25),所述进水管(21)贯穿冷却箱(2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橡胶加工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3)上设有第二传动轮(15),位于左侧的所述矩形套筒(5)上设有第一传动轮(13),所述第一传动轮(13)与第二传动轮(15)通过传动带(14)传动连接。
CN202222965239.5U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橡胶加工冷却槽 Active CN219235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65239.5U CN219235884U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橡胶加工冷却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65239.5U CN219235884U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橡胶加工冷却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35884U true CN219235884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46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65239.5U Active CN219235884U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橡胶加工冷却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358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44924U (zh) 一种检验科用试管清洗装置
CN219235884U (zh) 一种橡胶加工冷却槽
CN110024732A (zh) 一种创新型水族箱水体循环装置
CN211954916U (zh) 一种食品检测的离心提取装置
CN108050790A (zh) 一种生物标本旋转式烘干设备
CN206762318U (zh) 一种核桃青皮提取单宁的浸提罐
CN101890742B (zh) 木皮染色槽装置
CN110345051B (zh) 气动双向隔膜泵
CN109042818B (zh) 一种采用热胀冷缩原理并联合机械传动的马步鱼加工装置
CN217474230U (zh) 高压清洗车的高压清洗泵装置
CN107605719B (zh) 一种机械式联动控制推拉装置
CN220021559U (zh) 电池注液装置
CN216366628U (zh) 一种快速强制循环的蒸发器
CN211589768U (zh) 一种太阳能真空管用喷砂装置
CN219356158U (zh) 一种天然蛋白添加装置
CN220168044U (zh) 一种动力船舶的余热利用装置
CN117361698A (zh) 一种海水淡化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20099003U (zh) 一种冻存细胞复苏装置
CN220378416U (zh) 一种往复双输出陶瓷泵
CN217274831U (zh) 一种空压机废热利用装置
CN214536919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冷凝装置
CN213557044U (zh) 新型搪玻璃固定喷嘴装置
CN220280449U (zh) 一种用于长胶管的生产装置
CN211623634U (zh) 一种水泵
CN220874867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ae活性酯加工用水泵控制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