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1431U - 一种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用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用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1431U
CN219221431U CN202223035258.4U CN202223035258U CN219221431U CN 219221431 U CN219221431 U CN 219221431U CN 202223035258 U CN202223035258 U CN 202223035258U CN 219221431 U CN219221431 U CN 219221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ewage
negative pressure
rod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3525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查宝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unlv Technology Consulting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unlv Technology Consulting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unlv Technology Consulting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unlv Technology Consulting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3525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1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1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1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8Off-grid powered water treatment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用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包括污水井体和污水井盖,其中进水口与外界的排污户污水管道连通,出水口与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的负压管道相连通,所述污水井体内设置有用于自动控制出水口流通或截断的自动阀门装置,所述自动阀门装置包括阀门以及与阀门一端连接的浮球,所述浮球用于自动控制阀门的打开和关闭,当所述污水井体内的液位上升时,浮球上升将阀门打开,当所述污水井体内的液位下降时,浮球下降将阀门关闭。通过自动阀门装置和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的配合,能够根据污水井内的液位动态变化实现阀门的自动开关。上述结构设置简单巧妙,改造成本低,维护管养的费用少,并能大幅提高污水收集浓度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用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用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城市建筑的给排水集成系统主要包括进水管、污水管和雨水管,其中污水通过污水管道汇流至各污水井中,再由各污水井输送至市政污水管网或污水处理单元进行集中处理;雨水管经雨水管道对雨水进行排放。在遇到暴雨天或台风天时,由于雨水排放量的急剧增加,由于雨水排水管的排水量受限导致路面积水严重,甚至对建筑地下室等低洼地区造成水淹的威胁。而由于现有的污水井结构设计不尽合理,此时雨水也容易灌到污水井中,甚至导致污水井内的污水倒灌,进而导致污水井内的污水收集浓度低,无法实现真正的雨污分流。
如申请号为202020695999.7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智慧化雨水处理系统,其中分流井内安装有出水电磁阀一和出水电磁阀二,分流井内设置有联动浮球,分流井外设置有分流控制系统,所述分流控制系统通过电性分别连接联动浮球、出水电磁阀一和出水电磁阀二,进而达到出水分流的作用。但对于上述分流井内部结构,由于电磁阀的使用需要配备电缆对其供电,一旦电缆或电磁阀出现故障,维护起来的成本高、难度大且安全保障不足。基于此,本申请对现有的污水收集井内部结构进行改进,取消电磁阀的使用,在无需电缆供电的情况下实现污水井的污水自动化收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用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其结构简单、改造成本低及维护管养的费用少,并且不容易有臭气外泻、污水倒灌等现象,能大幅提高污水收集浓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用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包括污水井体和污水井盖,所述污水井盖设置于污水井体的顶部,所述污水井体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外界的排污户污水管道连通,所述出水口与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的负压管道相连通,所述污水井体内设置有用于自动控制出水口流通或截断的自动阀门装置,所述自动阀门装置包括阀门以及与阀门一端连接的浮球,所述浮球用于自动控制阀门的打开和关闭,当所述污水井体内的液位上升时,浮球上升将阀门打开,当所述污水井体内的液位下降时,浮球下降将阀门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弯管,所述连接弯管的前端与阀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包括阀体、阀球和阀杆,所述阀球设置于阀体内,所述阀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口阀座和出口阀座,所述阀杆的一端与阀球固定连接,所述阀杆的另一端突伸出阀体并与阀体形成密封,所述阀球内设有连通进口阀座和出口阀座的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还包括加力杆,所述加力杆的一端与阀杆连接,所述加力杆的另一端与浮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阀杆为螺杆,所述加力杆与阀杆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与阀杆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阀杆与加力杆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阀球的直径为50mm。
进一步的,所述浮球的直径与加力杆的长度比值为1:1~3。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井体内设置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设置于进水口和自动阀门装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板开设有若干板孔,若干板孔呈阵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用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通过自动阀门装置与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的巧妙设计,使污水井内的污水实现自动收集。其中,当所述污水井体内的液位上升时,浮球通过自身浮力将阀门打开使出水口流通,利用负压管道的负压将污水抽至污水负压收集管路进行收集;当所述污水井体内的液位下降时,浮球通过自身重力将阀门关闭使出水口截断,此时阀门处于关闭状态。通过上述浮球、阀门以及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的联动配合,使污水井的出水口流通和截断自由切换,无需人工干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简单巧妙,改造成本低及维护管养的费用少,并且不容易有臭气外泻、污水倒灌等现象,能大幅提高污水收集浓度;本实用新型用于城市雨污分流的给排水改造和污水收集系统提质增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阀门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污水井体;2、污水井盖;3、外界的排污户污水管道;4、负压管道;5、阀门;50、阀体;51、阀球;52、阀杆;53、进口阀座;54、出口阀座;55、加力杆;56、密封圈;57、调节螺母;6、浮球;7、连接弯管;8、格栅板;80、板孔;9、集水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用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包括污水井体1和污水井盖2,所述污水井盖2设置于污水井体1的顶部,所述污水井体1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外界的排污户污水管道3连通,所述出水口与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的负压管道4相连通,所述污水井体1内设置有用于自动控制出水口流通或截断的自动阀门装置,所述自动阀门装置包括阀门5以及与阀门5一端连接的浮球6,所述浮球6用于自动控制阀门5的打开和关闭,当所述污水井体1内的液位上升时,浮球6上升将阀门5打开,当所述污水井体1内的液位下降时,浮球6下降将阀门5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负压污水收集系统包括动力源站、以及与动力源站连通的负压管道4,所述动力源站为各负压管道4提供负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井排水结构中,采用浮球6与阀门5的巧妙设计实现阀球51对阀门5打开或关闭的联动控制,即当所述污水井体1内的液位上升时,浮球6通过自身浮力将阀门5打开使出水口流通,当所述污水井体1内的液位下降时,浮球6通过重力作用将阀门5关闭使出水口截断。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阀门装置和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的配合,能够根据污水井内的液位动态变化实现阀门5的自动开关,进而使污水井流出的污水由于负压作用被高速吸入负压管道4中,输送至动力源站的污水收集罐将污水收集到一起,再通过输送泵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完成污水的高效收集。在此过程中,相比于传统的重力流污水收集系统,本实施例所述污水井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不容易有臭气外泻、污水倒灌等现象,能大幅提高污水收集浓度,并且该污水井排水结构简单、改造成本低及维护管养的费用少。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弯管7,所述连接弯管7的前端与阀门5连接。具体地,所述连接弯管7是由两个45°弯头依次连接得到的,所述连接弯管7的前端朝向污水井的高度方向并与阀门5连接,所述连接弯管7的后端与连接于出水口的负压管道4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5包括阀体50、阀球51和阀杆52,所述阀球51设置于阀体50内,所述阀体5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口阀座53和出口阀座54,所述阀杆52的一端与阀球51固定连接,所述阀杆52的另一端突伸出阀体50并与阀体50形成密封,所述阀球51内设有连通进口阀座53和出口阀座54的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5还包括加力杆55,所述加力杆55的一端与阀杆52连接,所述加力杆55的另一端与浮球6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阀杆52为螺杆,所述加力杆55与阀杆52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50与阀杆5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6,所述阀杆52与加力杆55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母57。通过密封圈56的设置提高所述阀门5的密封性,通过调节螺母57能够灵活调节加力杆55的活动松紧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浮球6与加力杆55的一端连接,所述加力杆55的另一端与阀杆52连接,当污水井内的液位上升时,由于浮球6的浮力作用带动加力杆55向逆时针方向运动,阀杆52和阀球51也随之作逆时针方向运动,此时,阀球51上的通道与进口阀座53及出口阀座54在同一条直线上,即阀门5打开,污水经阀门5、连接弯管7流至负压管道4被抽走;当污水井内的液位下降至一定高度时,由于浮球6和加力杆55的重力作用向顺时针方向运动,阀杆52和阀球51也随之作逆时针方向运动,此时,阀球51上的通道与进口阀座53及出口阀座54呈垂直状态,即阀门5关闭,出水口被截断。通过上述自动阀门装置的结构设置,根据污水井内的液位动态变化能够实现阀门5的自动开关,进而完成污水自动化收集,并且此过程中由于污水井的密封良好,不会有雨水渗入,污水收集浓度高,同时也避免了重力流污水收集系统的管道淤堵及其引发的臭气、沼气外泻等问题。具体地,所述浮球为表面光滑、不易产生静电吸附的浮球,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中空的不锈钢浮球。
进一步的,所述阀球51的直径为50mm。具体地,所述阀球51的直径指的是外径,其内径为40mm。所述阀球51的直径可根据实际应用现场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浮球6的直径与加力杆55的长度比值为1:1~3。通过上述设置以及调节螺母57之间的配合,通过加力杆55和浮球6的重力作用实现与阀门5的关闭动作之间的平衡。在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浮球6的直径与加力杆55的长度比值为1:2。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井体1内设置有格栅板8,所述格栅板8设置于进水口和自动阀门装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板8开设有若干板孔80,若干板孔80呈阵列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格栅板8的作用在于拦截大块固体悬浮物和沉淀物,避免这些固体悬浮物和沉淀物进入出水口和负压管道4。具体地,所述格栅板8是由具有耐腐蚀功能的材料制成的,如现有技术中的不锈钢格栅板8、球墨铸铁格栅板8、铝塑格栅板8、玻璃钢格栅板8或耐腐蚀高分子树脂格栅板8等,此处仅作为应用。所述格栅板8设置有若干板孔80,本实施例所述板孔80优选但不限于圆孔,若干圆孔呈矩形阵列分布于格栅板8上。
进一步的,对于现有市政工程污水井盖2上大多设有通孔,但该通孔的设置使雨水容易渗入到污水井内,并且使污水井内的臭气外泻或污水倒灌等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的市政工程污水井盖2进行改进,具体为:所述污水井盖2与污水井体1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污水井盖2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污水井盖2的内侧壁对应通孔位置设置有集水杯9,所述集水杯9呈中空圆柱状,所述集水杯9为塑料材质制成的,所述集水杯9通过螺钉与污水井盖2连接。经改进后的污水井盖2能够沿用现有污水井盖2,在不造成成本负担的情况下,集水杯9能收集流经污水井盖2的雨水,能够避免雨水渗入污水井内,同时防止污水井内的臭气外泻。
相比于传统的重力流污水收集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与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的配合用于城市污水收集更为高效,非常适用于雨污分流改造、提升河涌水质的应用。通过上述浮球、阀门以及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的联动配合,使污水井的出水口流通和截断自由切换,无需人工干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简单巧妙,改造成本低及维护管养的费用少,并且不会有臭气外泻、污水倒灌等现象,能大幅提高污水收集浓度且雨天也不受影响;用于城市雨污分流的排水改造、河涌水质提升和污水收集系统提质增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用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井体和污水井盖,所述污水井盖设置于污水井体的顶部,所述污水井体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外界的排污户污水管道连通,所述出水口与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的负压管道相连通,所述污水井体内设置有用于自动控制出水口流通或截断的自动阀门装置,所述自动阀门装置包括阀门以及与阀门一端连接的浮球,所述浮球用于自动控制阀门的打开和关闭,当所述污水井体内的液位上升时,浮球上升将阀门打开,当所述污水井体内的液位下降时,浮球下井将阀门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用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弯管,所述连接弯管的前端与阀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用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包括阀体、阀球和阀杆,所述阀球设置于阀体内,所述阀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口阀座和出口阀座,所述阀杆的一端与阀球固定连接,所述阀杆的另一端突伸出阀体并与阀体形成密封,所述阀球内设有连通进口阀座和出口阀座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用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还包括加力杆,所述加力杆的一端与阀杆连接,所述加力杆的另一端与浮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用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为螺杆,所述加力杆与阀杆为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用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与阀杆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阀杆与加力杆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用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球的直径为50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用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的直径与加力杆的长度比值为1: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用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井体内设置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设置于进水口和自动阀门装置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用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开设有若干板孔,若干板孔呈阵列分布。
CN202223035258.4U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用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 Active CN219221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5258.4U CN219221431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用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5258.4U CN219221431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用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1431U true CN219221431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9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35258.4U Active CN219221431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用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14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4105A (zh) * 2023-09-28 2023-11-03 吉林省地质技术装备研究所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多级矿石粉碎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4105A (zh) * 2023-09-28 2023-11-03 吉林省地质技术装备研究所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多级矿石粉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44697A (zh) 基于合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分流、调蓄及处理系统
CN101967841A (zh) 一种在市政管网系统中实现初期雨水截流的方法及装置
CN205917828U (zh) 一种雨污分流切换装置
CN219221431U (zh) 一种负压污水收集系统用新型污水井排水结构
CN111996991B (zh) 一种节水生态型护坡结构及其节水方法
CN205637036U (zh) 一种城市街道雨水收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系统
CN209686556U (zh) 一种截流量可控的底流式截流井
CN210104906U (zh) 一种雨污分流装置
CN105569163A (zh) 基于混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处理系统
CN209556088U (zh) 一种基于浮筒的截流初期雨水的雨水口
CN105649186A (zh) 一种高分子材料的弃流式雨水口
CN111535434B (zh) 一种城市排水系统
CN205636892U (zh) 基于混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分流、调蓄及处理系统
CN213926618U (zh) 一种用于沿海地区的防倒灌污水截流井结构
CN209686557U (zh) 一种具有拦渣功能的截流井
CN212104425U (zh) 适用合流制截流式污水管网的调蓄系统
CN210482518U (zh) 一种预制式截流闸
CN100384749C (zh) 自调节干湿交替并行运行水槽装置
CN211200644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分流装置
CN207863122U (zh) 一种智能截流井
CN210857472U (zh) 一种地埋式分散调蓄池系统
CN109881767B (zh) 智能雨污分流装置
CN205776648U (zh) 基于合流制管网的雨水分区弃流系统
CN217419899U (zh) 基于plc控制的智能分流系统
CN217679546U (zh) 一种市政截污工程的截污井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