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0381U - 调流控水筛管及调流控水完井管柱 - Google Patents

调流控水筛管及调流控水完井管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0381U
CN219220381U CN202320137824.8U CN202320137824U CN219220381U CN 219220381 U CN219220381 U CN 219220381U CN 202320137824 U CN202320137824 U CN 202320137824U CN 219220381 U CN219220381 U CN 219220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flow
base pipe
sleev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3782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晓飞
王海
呙义
刘佳
陈圣乾
卞涛
汪洋
敖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Shenzhen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Shenzhen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Shenzhen Branch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Shenzhen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32013782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0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0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0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井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调流控水筛管及调流控水完井管柱,该调流控水筛管包括基管、示踪带套筒、量子示踪带、流量控制阀以及防砂筛网结构。该示踪带套筒套设于该基管外,两者之间形成第一流动腔体;该量子示踪带设置于该基管外,容置于该第一流动腔体中;该流量控制阀安装于该基管外,容置于该第一流动腔体中;该防砂筛网结构套设于该基管外,衔接于该示踪带套筒,该防砂筛网结构和该基管之间形成第二流动腔体,该第二流动腔体连通于该第一流动腔体。该调流控水筛管集生产剖面监测功能、流量控制功能和防砂功能于一体,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Description

调流控水筛管及调流控水完井管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井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流控水筛管及调流控水完井管柱。
背景技术
在油气井生产过程中,在优化勘探开发方案以及科学调整生产制度的过程中,生产数据的分析环节至关重要,要求以更经济的方式获得更高可靠性的生产数据。为了明确生产过程中各种流体的产出变化规律,需要尽可能提高油和气的采收率,因此需要有效的降低油气井生产过程的含水率。
由于油藏地质具有不均匀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不均匀的生产剖面会引起井筒内不同层位的油、气和水的产量不均匀。一旦发生水/气锥进现象,流体流动就会发生变化,油井产量将明显降低,即发生产液剖面不平衡现象时,油和气的采收率将大大降低。为了消除上述产液剖面不平衡的现象,调流控水技术被引入到油气田完井中。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分段射孔与变密度射孔完井技术、中心管完井技术以及堵水调剖方式等。然而上述方法对流入剖面的流体的流量调控能力有限,且有效生产时间短。
因此需要一种调流控水筛管及调流控水完井管柱,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流控水筛管,该调流控水筛管集生产剖面监测功能、流量控制功能和防砂功能于一体,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调流控水筛管,包括:
基管;
示踪带套筒,所述示踪带套筒套设于所述基管外,两者之间形成第一流动腔体;
量子示踪带,所述量子示踪带设置于所述基管外,容置于所述第一流动腔体中;
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安装于所述基管外,容置于所述第一流动腔体中;
防砂筛网结构,所述防砂筛网结构套设于所述基管外,衔接于所述示踪带套筒,所述防砂筛网结构和所述基管之间形成第二流动腔体,所述第二流动腔体连通于所述第一流动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流控水筛管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固定轧带,所述量子示踪带通过所述固定轧带绑扎于所述基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流控水筛管的优选方案,所述示踪带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和套筒支撑密封环,所述套筒支撑密封环套设连接于所述基管外,所述套筒本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套筒支撑密封环,所述套筒本体远离所述套筒支撑密封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防砂筛网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流控水筛管的优选方案,所述示踪带套筒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夹设于所述基管和所述套筒支撑密封环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夹设于所述套筒支撑密封环和所述套筒本体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流控水筛管的优选方案,所述防砂筛网结构包括防砂筛网本体、筛网内流道支撑环和筛网支撑密封环,所述筛网内流道支撑环和所述筛网支撑密封环分别衔接于所述防砂筛网本体的两端,所述筛网内流道支撑环连接于所述示踪带套筒,所述筛网支撑密封环连接于所述基管周侧部,所述防砂筛网本体与所述基管的外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流动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流控水筛管的优选方案,所述防砂筛网结构还包括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夹设于所述筛网内流道支撑环和所述示踪带套筒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流控水筛管的优选方案,所述防砂筛网本体包括筛网内护罩、主过滤网以及筛网外护罩,所述筛网内护罩、所述主过滤网以及所述筛网外护罩沿远离所述基管的方向依次套设于所述基管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流控水筛管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一阻流环和第二阻流环,所述第一阻流环和所述第二阻流环均设置于所述基管外,位于所述第一流动腔体中,分别位于所述量子示踪带的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流控水筛管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一接箍和第二接箍,所述第一接箍和所述第二接箍分别连接于所述基管的两端,一个所述调流控水筛管的所述第一接箍能够连接于另一个所述调流控水筛管的所述第二接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流控水完井管柱,所述调流控水完井管柱包括如上述方案任一所述的调流控水筛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流控水筛管包括基管、示踪带套筒、量子示踪带、流量控制阀以及防砂筛网结构。该示踪带套筒套设于该基管外,两者之间形成第一流动腔体;该量子示踪带设置于该基管外,容置于该第一流动腔体中。也就是说,通过该量子示踪带实现示踪标记物在井下流动中的参与,实现井下流体的动态监测。该流量控制阀安装于该基管外,容置于该第一流动腔体中。也就是说,通过该流量控制阀,能够对第一流动腔体中的流体的流量进行合理控制。该防砂筛网结构套设于该基管外,衔接于该示踪带套筒,该防砂筛网结构和该基管之间形成第二流动腔体,该第二流动腔体连通于该第一流动腔体。也就是说,该第一流动腔体和该第二流动腔体为井下流体提供连续流动的空间,且防砂筛网结构能够提升调流控水筛管的防砂功能。该调流控水筛管集生产剖面监测功能、流量控制功能和防砂功能于一体,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流控水筛管的半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流控水筛管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结构标记为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结构标记为B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结构标记为C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2中D-D向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砂筛网本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基管;
2、示踪带套筒;21、套筒本体;22、套筒支撑密封环;23、第一密封圈;24、第二密封圈;25、固定顶丝;26、第一支撑结构;
3、量子示踪带;
4、流量控制阀;
5、防砂筛网结构;51、防砂筛网本体;511、筛网内护罩;512、主过滤网;513、筛网外护罩;514、筛网内导流网;515、筛网外导流网;52、筛网内流道支撑环;53、筛网支撑密封环;54、第三密封圈;55、第二支撑结构;
6、固定轧带;
7、第一阻流环;
8、第二阻流环;
91、第一接箍;92、第二接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左”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流控水筛管及调流控水完井管柱。该调流控水完井管柱包括本实施例提供的调流控水筛管,该调流控水筛管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多个该调流控水筛管串联连接。
具体地,该调流控水完井管柱还包括遇液膨胀封隔器和顶部防砂充填封隔器。该调流控水筛管与遇液膨胀封隔器和顶部防砂充填封隔器串联在一起。将调流控水完井管柱下入井中后,座封顶部防砂充填封隔器和遇液膨胀封隔器,并完成调流控水完井管柱其余部件的安装,进行油气井正常生产。根据油藏地质设计和生产部门技术要求,确定取样频率,在油气井正常生产时,每次从取样口取流体样品1.0升,每天取4-8个流体样品,收集好流体样品后,按照化学品包装运输要求送往实验室分析,可以及时得到生产监测数据。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流控水筛管的半剖视图;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流控水筛管的剖视图。参照图1和图2,该调流控水筛管包括基管1、示踪带套筒2、量子示踪带3、流量控制阀4以及防砂筛网结构5。
具体地,该示踪带套筒2套设于该基管1外,两者之间形成第一流动腔体。该量子示踪带3设置于该基管1外,容置于该第一流动腔体中。该流量控制阀4安装于该基管1外,容置于该第一流动腔体中。该防砂筛网结构5套设于该基管1外,衔接于该示踪带套筒2,该防砂筛网结构5和该基管1之间形成第二流动腔体,该第二流动腔体连通于该第一流动腔体。也就是说,该第一流动腔体和该第二流动腔体为井下流体提供连续流动的空间;通过该流量控制阀4,能够对第一流动腔体中的流体的流量进行合理控制;通过该量子示踪带3,实现示踪标记物在井下流动中的参与,实现井下流体的动态监测;防砂筛网结构5能够提升调流控水筛管的防砂功能。
再为具体地,该流量控制阀4上设置有NU金属螺纹,基管1的周侧部钻孔且留有与流量控制阀4相匹配的螺纹,则该流量控制阀4即可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于基管1。
更为具体地,该流量控制阀4可以为喷嘴型ICD阀或者控水效果更好的AICD阀,以保证流量控制的精度和效果。
图3示出图2中结构标记为A的局部放大图,图4示出图2中结构标记为B的局部放大图,图5示出图2中结构标记为C的局部放大图。参照图2-图5,该调流控水筛管还包括固定轧带6,该量子示踪带3通过该固定轧带6绑扎于该基管1。该固定轧带6可选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具有防腐蚀能力,且使用寿命长,绑扎可靠性高。
具体地,继续参照图3,该示踪带套筒2包括套筒本体21和套筒支撑密封环22。该套筒支撑密封环22套设连接于该基管1外,并利用固定顶丝25固定在基管1的周侧部。该套筒本体21的一端套设于该套筒支撑密封环22外部,该套筒本体21远离该套筒支撑密封环22的一端连接于该防砂筛网结构5。
再为具体地,该示踪带套筒2还包括第一密封圈23和第二密封圈24。该第一密封圈23夹设于该基管1和该套筒支撑密封环22之间,该第二密封圈24夹设于该套筒支撑密封环22和该套筒本体21之间。利用第一密封圈23和第二密封圈24,分别保证基管1和该套筒支撑密封环22之间的密封性能以及套筒支撑密封环22和该套筒本体21之间的密封性能。
更为具体地,该示踪带套筒2还包括第一支撑结构26。该第一支撑结构26为环状,套设并固定连接于示踪带套筒2的周侧部,套筒支撑密封环22套设固连于第一支撑结构26外并用多个固定顶丝25进行固定。
继续参照图4,该防砂筛网结构5包括防砂筛网本体51、筛网内流道支撑环52和筛网支撑密封环53。该筛网内流道支撑环52和该筛网支撑密封环53分别衔接于该防砂筛网本体51的两端,该筛网内流道支撑环52还连接于该套筒本体21远离套筒支撑密封环22的一端。该筛网支撑密封环53连接于该基管1周侧部,该防砂筛网本体51与该基管1的外周侧部之间形成该第二流动腔体。井下流体能够经由防砂筛网结构5过滤后流入第二流动腔体,并进入第一流动腔体。
图6示出图2中D-D向的剖视图。参照图4和图6,该防砂筛网结构5还包括第二支撑结构55。该第二支撑结构55为多个,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支撑结构55为四个。四个第二支撑结构55沿周向均布于套筒本体21内侧,筛网内流道支撑环52连接于四个第二支撑结构55的底部。该筛网内流道支撑环52设置台肩结构,该筛网内流道支撑环52的一部分插设连接于该套筒本体21中,该套筒本体21的底部坐落于该台肩结构。
具体地,该防砂筛网结构5还包括第三密封圈54,该第三密封圈54夹设于该筛网内流道支撑环52和该示踪带套筒2之间,用于提升两者之间的密封性能。
再为具体地,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砂筛网本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参照图7,该防砂筛网本体51包括筛网内护罩511、主过滤网512、筛网外护罩513、筛网内导流网514以及筛网外导流网515。该筛网内护罩511、筛网内导流网514、该主过滤网512、筛网外导流网515以及该筛网外护罩513沿远离该基管1的方向依次套设于该基管1外。上述设置能够增强挡砂能力和使用寿命,抗冲蚀能力显著增强,挡砂精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定制。
作为优选地,该调流控水筛管还包括第一阻流环7和第二阻流环8。该第一阻流环7和该第二阻流环8均设置于该基管1的外周侧部,位于该第一流动腔体中,分别位于该量子示踪带3的两端。由于井下流体在第二流动腔体中的流速较大,流向不稳定,会对量子示踪带3造成冲蚀作用,影响量子示踪带3的使用寿命。因此,设置第一阻流环7和第二阻流环8,能够改变量子示踪带3两端及其表面流体的流向,保证流体以合适的流速和流向对量子示踪带3冲刷进而携带出示踪标记物。
可选地,该调流控水筛管还包括第一接箍91和第二接箍92,该第一接箍91和该第二接箍92分别连接于该基管1的两端。一个该调流控水筛管的该第一接箍91能够连接于另一个该调流控水筛管的该第二接箍92。通过该第一接箍91和第二接箍92能够实现多个调流控水筛管的串联,组成油气井井下生产管柱,实现油气井实时监测。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调流控水筛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管(1);
示踪带套筒(2),所述示踪带套筒(2)套设于所述基管(1)外,两者之间形成第一流动腔体;
量子示踪带(3),所述量子示踪带(3)设置于所述基管(1)外,容置于所述第一流动腔体中;
流量控制阀(4),所述流量控制阀(4)安装于所述基管(1)外,容置于所述第一流动腔体中;
防砂筛网结构(5),所述防砂筛网结构(5)套设于所述基管(1)外,衔接于所述示踪带套筒(2),所述防砂筛网结构(5)和所述基管(1)之间形成第二流动腔体,所述第二流动腔体连通于所述第一流动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流控水筛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轧带(6),所述量子示踪带(3)通过所述固定轧带(6)绑扎于所述基管(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流控水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示踪带套筒(2)包括套筒本体(21)和套筒支撑密封环(22),所述套筒支撑密封环(22)套设连接于所述基管(1)外,所述套筒本体(2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套筒支撑密封环(22),所述套筒本体(21)远离所述套筒支撑密封环(2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防砂筛网结构(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流控水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示踪带套筒(2)还包括第一密封圈(23)和第二密封圈(24),所述第一密封圈(23)夹设于所述基管(1)和所述套筒支撑密封环(22)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24)夹设于所述套筒支撑密封环(22)和所述套筒本体(2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流控水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砂筛网结构(5)包括防砂筛网本体(51)、筛网内流道支撑环(52)和筛网支撑密封环(53),所述筛网内流道支撑环(52)和所述筛网支撑密封环(53)分别衔接于所述防砂筛网本体(51)的两端,所述筛网内流道支撑环(52)连接于所述示踪带套筒(2),所述筛网支撑密封环(53)连接于所述基管(1)的周侧部,所述防砂筛网本体(51)与所述基管(1)的外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流动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流控水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砂筛网结构(5)还包括第三密封圈(54),所述第三密封圈(54)夹设于所述筛网内流道支撑环(52)和所述示踪带套筒(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流控水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砂筛网本体(51)包括筛网内护罩(511)、主过滤网(512)以及筛网外护罩(513),所述筛网内护罩(511)、所述主过滤网(512)以及所述筛网外护罩(513)沿远离所述基管(1)的方向依次套设于所述基管(1)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流控水筛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阻流环(7)和第二阻流环(8),所述第一阻流环(7)和所述第二阻流环(8)均设置于所述基管(1)外,位于所述第一流动腔体中,且分别位于所述量子示踪带(3)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流控水筛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接箍(91)和第二接箍(92),所述第一接箍(91)和所述第二接箍(92)分别连接于所述基管(1)的两端,一个所述调流控水筛管的所述第一接箍(91)能够连接于另一个所述调流控水筛管的所述第二接箍(92)。
10.调流控水完井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调流控水筛管。
CN202320137824.8U 2023-02-07 2023-02-07 调流控水筛管及调流控水完井管柱 Active CN219220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7824.8U CN219220381U (zh) 2023-02-07 2023-02-07 调流控水筛管及调流控水完井管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7824.8U CN219220381U (zh) 2023-02-07 2023-02-07 调流控水筛管及调流控水完井管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0381U true CN219220381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8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37824.8U Active CN219220381U (zh) 2023-02-07 2023-02-07 调流控水筛管及调流控水完井管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03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23289B (zh) 一种u型管地下流体多层取样装置
CN1249327C (zh) 带集成传感器的砂筛
JP6838172B2 (ja) 複数炭層における独立ガス含有システムの圧力制御単一ポンプ採掘装置および採掘方法
EA025396B1 (ru) Трубный узел, способ создания системы изоляции зон в скважинах и способ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скважин
EA013587B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профиля потока для добывающих и нагнетательных скважин
EA005384B1 (ru) Способ разделения текучей среды в скважине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NO312602B1 (no) Brönnfilter og brönnverktöy
CN106639990A (zh) 智能防砂控水筛管
CN201531400U (zh) 煤层气井潜液泵智能排采设备
US3224267A (en) Well completion apparatus
CN219220381U (zh) 调流控水筛管及调流控水完井管柱
RU2594235C2 (ru) Способ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раздельной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многопластовой залеж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еализации способа
RU2136856C1 (ru) Система завершения скважины для применения при разделении потоков текучих сред, добываемых из боковых скважин, внутренние концы которых сообщены с главной скважиной (варианты) и способ разделения потоков текучих сред, добываемых из указанных скважин
US11385152B2 (en) Using fluidic devices to estimate cut of wellbore fluids
Maly et al. New gravel pack tool for improving pack placement
CN210622774U (zh) 一种油田开采用耐冲蚀充填旁通筛管
CN100453770C (zh) 具有流量调控装置的筛管
CN108442916A (zh) 水平井裸眼筛管破损检测管柱
CN205297499U (zh) 油嘴和采油树
CN206592109U (zh) 智能防砂控水筛管
CN203097864U (zh) 复杂结构井井筒油气水三相流体变质量流动的模拟装置
CN112796679B (zh) 一种石油地质勘探钻杆装置
CN216342079U (zh) 复杂工况防砂控水模拟试验系统
CN212671767U (zh) 油气井找水装置
CN110593825A (zh) 一种油田开采用耐冲蚀充填旁通筛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