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0103U - 一种卡扣式铰链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扣式铰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0103U
CN219220103U CN202222988651.9U CN202222988651U CN219220103U CN 219220103 U CN219220103 U CN 219220103U CN 202222988651 U CN202222988651 U CN 202222988651U CN 219220103 U CN219220103 U CN 219220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arm
hinge
seat
buckl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886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义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ongshun Hardware Precision Product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Hongshun Hardware Precision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Hongshun Hardware Precision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Hongshun Hardware Precision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886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0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0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0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inges (AREA)

Abstract

一种卡扣式铰链,包括安装于柜门的铰链杯、与铰链杯铰接的铰链臂本体、与铰链臂本体连接的铰链臂座、安装于柜体侧板的底座,底座设有与铰链臂座连接的连接座,连接座设有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铰链臂座的前端设有与第一连接端连接的前扣,铰链臂座的后端设有安装腔、及设置在安装腔内且可相对铰链臂座前后移动的弹性后扣;弹性后扣包括弹性部、及卡扣本体,弹性部的一端与铰链臂座相抵且另一端与卡扣本体抵接,卡扣本体的一端伸入到安装腔且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快速提高底座与铰链臂座的装配速度,在铰链臂座与底座连接的过程中不需要用力压紧铰链臂座,避免前扣与第一连接端连接时的磨损变形,提高铰链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卡扣式铰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卡扣式铰链。
背景技术
铰链主要由铰链杯、铰链臂和底座构成,铰链杯与柜门固定,底座与柜体侧板连接,铰杯和铰链臂之间通过弹簧铰接,在铰链臂上设有液压阻尼进行缓冲,以此来实现柜门的自关。铰链臂和底座一般采用前后扣的连接方式,当底座固定在柜体侧板上,要实现铰链臂与底座安装时,铰链臂的前端会卡合在底座上,当铰链臂与底座处于相对平行时,再利用铰链臂的后端与底座连接,如中国专利文献号为CN109339609A公开的前后扣快装铰链,然而当铰链臂与底座连接时,由于具有扭簧的后扣需要和底座连接,铰链臂需要向底座的扣齿方向用力压紧才能使铰链臂与底座处于相对平行,这样使得扭簧更加贴近柜体侧板并通过转动后扣与底座连接,这个压紧过程中容易使得铰链臂与底座之间的磨损大,底座上的扣齿容易在压紧时变形,影响铰链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扭簧更加贴近柜体,具有扭簧的后扣转动的角度会受到影响导致不能卡紧底座,在拆卸时需要伸入到底座与柜体侧板之间的空隙中扭动后扣使其脱离底座,这样使得铰链的安装和拆卸存在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的铰链臂座与底座连接时磨损大,底座上的扣齿容易在压紧时变形,铰链的安装和拆卸存在局限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卡扣式铰链,包括安装于柜门的铰链杯、与所述铰链杯铰接的铰链臂本体、与所述铰链臂本体连接的铰链臂座、安装于柜体侧板的底座,所述底座设有与所述铰链臂座连接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有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所述铰链臂座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的前扣,所述铰链臂座的后端设有安装腔、及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且可相对所述铰链臂座前后移动的弹性后扣;
所述弹性后扣包括弹性部、及卡扣本体,所述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铰链臂座相抵且另一端与所述卡扣本体抵接,所述卡扣本体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安装腔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
为了提高弹性后扣的连接效果,所述卡扣本体设有容置所述弹性部的卡扣容置腔、台阶部、及卡合部,所述铰链臂座设有朝向所述卡扣容置腔方向延伸的限位部、及供所述台阶部前后移动的滑动槽,所述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的一侧相抵且另一端与所述卡扣本体抵接,所述卡合部与所述限位部的另一侧相抵。
为了提高前扣与后扣的连接稳定性,所述前扣朝所述连接座方向延伸并设有用于卡合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前扣卡扣槽,所述第二连接端朝所述铰链臂座方向延伸,所述卡扣本体设有用于卡合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卡扣本体连接槽。
为了提高铰链臂座与连接座的连接稳定性,所述铰链臂座设有向所述连接座方向延伸的铰链臂延伸部,所述连接座设有与所述铰链臂延伸部配合的连接槽。
为了提高底座与连接座的连接稳定性,所述连接座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及连接座台阶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卡合在所述底座的一端上,所述底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台阶部相抵。
为了提高底座与连接座的连接稳定性,所述连接座设有向柜体侧板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所述底座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的底座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上。
为了提高铰链的调节效果,所述铰链臂座设有长槽孔和活动连接在所述长槽孔内的铆销,所述铰链臂本体通过铆销与所述长槽孔连接以使所述铰链臂本体套设在所述铰链臂座的外侧,所述铰链臂本体与铰链臂座之间设有第二偏心调节件,所述铰链臂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偏心调节件相适应的调节凹槽,通过转动所述第二偏心调节件以使所述铰链臂本体相对所述铰链臂座前后移动。
为了提高铰链的调节效果,所述第二偏心调节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调节凹槽上的第二转动部,及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部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铰链臂座连接的第二偏心部,所述调节凹槽分别设有相对设置且与所述第二转动部周侧相抵的第一调节端及第二调节端,所述第一调节端及第二调节端朝所述第二转动部方向延伸。
为了提高铰链的调节效果,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第一偏心调节件,通过转动所述第一偏心调节件以使所述连接座相对所述底座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偏心调节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座外侧的第一转动部、及与所述第一转动部连接的第一偏心部,所述底座设有调节孔,所述连接座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偏心部通过所述连接孔容置在所述调节孔内。
为了提高铰链的调节效果,所述铰链臂本体与所述铰链臂座之间设有螺纹调节件,所述铰链臂座设有与所述螺纹调节件配合的调节槽,通过转动所述螺纹调节件以使所述铰链臂座相对所述铰链臂本体左右移动;所述螺纹调节件包括第三螺纹部、及设置在所述第三螺纹部端部的螺纹卡合部,所述铰链臂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螺纹部配合的螺纹配合部,所述螺纹卡合部卡合在所述调节槽上,所述调节槽为U型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能快速提高底座与铰链臂座的装配速度,能够保持铰链的连接稳定性,弹性后扣不需要转动方向就能够紧密连接第二连接端,只需要直线推动卡扣本体即可与第二连接端实现连接或者脱离,在铰链臂座与底座连接的过程中不需要用力压紧铰链臂座,避免前扣与第一连接端连接时的磨损变形,提高铰链的使用寿命。当底座固定在柜体侧板上,底座上设有与铰链臂座连接的连接座,当铰链臂座与底座安装时,铰链臂座的前扣与连接座的第一连接端抵接,在推动弹性后扣的同时推动铰链臂座向底座方向移动,此时卡扣本体朝安装腔方向压缩弹性部,当铰链臂座进一步向底座方向贴近时,松开弹性后扣,弹性部推动卡扣本体朝安装腔外侧方向移动,弹性后扣复位并与连接座上的第二连接端连接,使得铰链臂与底座快速安装,当铰链臂座与底座拆卸时,先推动弹性后扣使得弹性后扣与第二连接端脱离,拉动铰链臂座以使得铰链臂座远离底座,再拉动铰链臂座使得前扣脱离第一连接端,当底座安装在柜体侧板任意位置时,都能保证铰链臂座与底座快速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扣式铰链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扣式铰链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扣式铰链的卡扣本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扣式铰链的连接座与底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扣式铰链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扣式铰链的俯视图。
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扣式铰链的第二偏心调节件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扣式铰链的螺纹调节件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扣式铰链的第一偏心调节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卡扣式铰链,包括安装于柜门的铰链杯1、与所述铰链杯1铰接的铰链臂本体2、与所述铰链臂本体2连接的铰链臂座3、安装于柜体侧板的底座4,所述底座4设有与所述铰链臂座3连接的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设有第一连接端51、及第二连接端52,所述铰链臂座3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端51连接的前扣6,所述铰链臂座3的后端设有安装腔37、及设置在所述安装腔37内且可相对所述铰链臂座3前后移动的弹性后扣7;
所述弹性后扣7包括弹性部71、及卡扣本体72,所述弹性部71的一端与所述铰链臂座3相抵且另一端与所述卡扣本体72抵接,所述卡扣本体72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安装腔37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52连接。
当底座固定在柜体侧板上,底座上设有与铰链臂座连接的连接座,当铰链臂座与底座安装时,铰链臂座的前扣与连接座的第一连接端抵接,在推动弹性后扣的同时推动铰链臂座向底座方向移动,此时卡扣本体朝安装腔方向压缩弹性部,当铰链臂座进一步向底座方向贴近时,松开弹性后扣,弹性部推动卡扣本体朝安装腔外侧方向移动,弹性后扣复位并与连接座上的第二连接端连接,使得铰链臂与底座快速安装,当铰链臂座与底座拆卸时,先推动弹性后扣使得弹性后扣与第二连接端脱离,拉动铰链臂座以使得铰链臂座远离底座,再拉动铰链臂座使得前扣脱离第一连接端,当底座安装在柜体侧板任意位置时,都能保证铰链臂座与底座快速安装和拆卸,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能快速提高底座与铰链臂座的装配速度,能够保持铰链的连接稳定性,弹性后扣不需要转动方向就能够紧密连接第二连接端,只需要直线推动卡扣本体即可与第二连接端实现连接或者脱离,在铰链臂座与底座连接的过程中不需要用力压紧铰链臂座,避免前扣与第一连接端连接时的磨损变形,提高铰链的使用寿命。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卡扣式铰链,所述卡扣本体72设有容置所述弹性部71的卡扣容置腔721、台阶部724、及卡合部723,所述铰链臂座3设有朝向所述卡扣容置腔721方向延伸的限位部31、及供所述台阶部724前后移动的滑动槽32,所述弹性部71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31的一侧相抵且另一端与所述卡扣本体72抵接,所述卡合部723与所述限位部31的另一侧相抵。采用这样的设计,当铰链臂座与连接座连接时,推动卡扣本体使其由铰链臂座后端往铰链臂座前端移动时,卡扣本体压缩弹性部,推动铰链臂座使得铰链臂座贴近连接座,当松开卡扣本体时,弹性部的弹力大于卡扣本体的推力,弹性部推动卡扣本体与第二连接端接触,使得铰链臂座与连接座紧密连接。
进一步地,当卡扣本体向铰链臂座前端方向移动时,由于弹性部一端与限位部相抵且另一端与卡扣本体抵接,弹性部不会松动移位,弹性部能够保持弹性势能,并更好地作用在卡扣本体上,使得卡扣本体与第二连接端紧密连接。
进一步地,卡合部与限位部的另一侧相抵,以使得卡扣本体复位后不再移动,使得弹性部能够保持弹性势能,台阶部可沿着滑动槽往复移动,滑动槽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具有承托卡扣本体,防止卡扣本体松脱移位的作用。
进一步地,卡扣容置腔设有限位槽722,弹性部的一端设置在限位槽722中,能够提高弹性部的稳定性,避免弹性部移位。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卡扣式铰链,所述前扣6朝所述连接座5方向延伸并设有用于卡合所述第一连接端51的前扣卡扣槽61,所述第二连接端朝所述铰链臂座3方向延伸,所述卡扣本体72设有用于卡合所述第二连接端52的卡扣本体连接槽725。当前扣向第一连接端方向移动,前扣卡扣槽能够更好地对位第一连接端,当第一连接端与前扣卡扣槽接触时,前扣卡扣槽能够继续向第一连接端移动,前扣卡扣槽有一定的空间可以减少前扣与连接座之间的磨损,避免需要压紧铰链臂座才能使铰链臂座后端与连接座连接。
进一步地,由于第二连接端朝铰链臂座方向延伸,第二连接端更加靠近卡扣本体,通过与第二连接端适配的卡扣本体连接槽,避免卡扣本体连接槽的宽度过大造成第二连接端的松动,使得卡扣本体与第二连接端能够紧密连接。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卡扣式铰链,所述铰链臂座3设有向所述连接座5方向延伸的铰链臂延伸部33,所述连接座5设有与所述铰链臂延伸部33配合的连接槽53。当前扣与第一连接端相抵并向底座后端方向移动时,铰链臂延伸部卡合在连接槽内,在装配时能形成限位作用,再利用弹性后扣与底座连接。铰链臂延伸部先卡合在连接槽内,能保持相对稳定,这样的装配方式更加省力便捷,不需要一直用力推拉使前扣往铰链臂座后端方向移动防止前扣松脱,也避免需要持续拉动的同时再用弹性后扣与底座连接的不便。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卡扣式铰链,所述连接座5设有第一限位部54、第二限位部55、及连接座台阶部56,所述第一限位部54和所述第二限位部55卡合在所述底座4的一端上,所述底座4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台阶部56相抵。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能够卡合在底座的一端,底座的另一端连接座台阶部相抵,当铰链固定在柜门上时,能够限制连接座相对底座左右移动。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卡扣式铰链,所述连接座5设有向柜体侧板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58、及第二延伸部59,所述底座4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58与所述第二延伸部59之间的底座连接部42,所述第一连接端51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58上。采用这样的设计,在底座与连接座安装时,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与底座连接后,推动底座连接部向底座方向移动,再将底座与连接座台阶部连接,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起到限位作用,当底座的一端未完全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连接时,此时底座连接部会与第一延伸部接触,不能推动底座连接部向底座方向移动。
如图2、图6、图7和图8所示的一种卡扣式铰链,所述铰链臂座3设有长槽孔34和活动连接在所述长槽孔34内的铆销21,所述铰链臂本体2通过铆销21与所述长槽孔34连接以使所述铰链臂本体2套设在所述铰链臂座3的外侧,所述铰链臂本体2与铰链臂座3之间设有第二偏心调节件8,所述铰链臂本体2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偏心调节件8相适应的调节凹槽35,通过转动所述第二偏心调节件8以使所述铰链臂本体2相对所述铰链臂座3前后移动。通过第二偏心调节件在调节凹槽内转动过程中移动一定的距离,铰链臂本体上的铆销可沿长槽孔移动,使得铰链臂本体可相对铰链臂座进行前后移动。
进一步地,底座固定在柜体侧板上,铰链杯安装在柜门,当柜门与柜门侧板之间的距离太近或者太远时,通过转动第二偏心调节件以使铰链臂本体相对铰链臂座前后移动,带动柜门相对柜体侧板前后移动,从而调节柜门与柜体侧板之间的距离,使柜门关闭时能与柜体侧板相贴紧。
如图2、图6、图7和图8所示的一种卡扣式铰链,所述第二偏心调节件8包括设置在所述调节凹槽35上的第二转动部81,及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部81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铰链臂座3连接的第二偏心部82,所述调节凹槽35分别设有相对设置且与所述第二转动部81周侧相抵的第一调节端351及第二调节端352,所述第一调节端351及第二调节端352朝所述第二转动部81方向延伸。进一步地,铰链臂本体2设有可供第二偏心部82通过的铰链臂本体连接孔23,铰链臂座3设有可供第二偏心部82通过的铰链臂座连接孔38,第二偏心部82卡合在铰链臂座连接孔38的下侧。采用这样的设计,使得第二偏心调节件固定连接在铰链臂座上,通过第二转动部转动时与调节凹槽相抵,使得铰链臂本体相对铰链臂座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端位于靠近铰链臂本体前端的位置,第二调节端位于靠近铰链臂本体后端的位置,第二偏心调节件设置在铰链臂本体的外侧,铰链臂本体套设在铰链臂座的外侧,当转动第二转动部使其向铰链臂本体前端方向移动时,通过第二转动部的一端与调节凹槽的第一调节端相抵,第二转动部能够带动铰链臂本体相对铰链臂座向铰链臂本体前端方向移动,当转动第二转动部使其向铰链臂本体后端方向移动时,通过第二转动部的一端与调节凹槽的第二调节端相抵,第二转动部能够限带动铰链臂本体相对铰链臂座向铰链臂本体后端方向移动,由于铰链臂座与底座相对固定,当铰链固定在柜门上时,旋动第二转动部时,带动第二转动部旋转并使其与调节凹槽不同的位置部进行相抵,通过第二偏心调节件在调节凹槽内转动过程中移动一定的距离,铰链臂本体上的铆销可沿长槽孔移动,使得铰链臂本体可相对铰链臂座进行前后移动。
第一调节端及第二调节端朝第二转动部方向延伸,使得第二转动部更好地与第一调节端及第二调节端抵接,当转动第二转动部时,能够立即推动铰链臂本体可相对铰链臂座进行前后移动,不需要在第二转动部转动一定角度后才能带动铰链臂本体移动。
如图2、图7和图10所示的一种卡扣式铰链,所述连接座5与所述底座4之间设有第一偏心调节件9,通过转动所述第一偏心调节件9以使所述连接座5相对所述底座4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偏心调节件9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座5外侧的第一转动部91、及与所述第一转动部91连接的第一偏心部92,所述底座4设有调节孔41,所述连接座5设有连接孔57,所述第一偏心部92通过所述连接孔57容置在所述调节孔41内。采用这样的设计,第一偏心部通过连接孔容置在调节孔内并卡合在底座上,进一步地,底座固定在柜体侧板上,铰链杯安装在柜门,当柜门上下端不齐整时,旋转第一转动部时能够带动第一偏心部转动,使得连接座相对底座上下移动,可实现柜门相对柜体侧板竖直方向上的调节。
如图2、图7和图9所示的一种卡扣式铰链,所述铰链臂本体2与所述铰链臂座3之间设有螺纹调节件10,所述铰链臂座3设有与所述螺纹调节件10配合的调节槽36,通过转动所述螺纹调节件10以使所述铰链臂座3相对所述铰链臂本体2左右移动;所述螺纹调节件10包括第三螺纹部101、及设置在所述第三螺纹部101端部的螺纹卡合部102,所述铰链臂本体2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螺纹部101配合的螺纹配合部22,所述螺纹卡合部102卡合在所述调节槽36上,所述调节槽36为U型设计。采用这样的设计,由于螺纹卡合部卡合在调节槽的下侧,旋动第三螺纹部向上移动时,通过螺纹配合,螺纹卡合部向上提拉调节槽,带动铰链臂座向上移动,进一步地,底座固定在柜体侧板上,铰链杯安装在柜门,当两个柜门之间缝隙太小或者太大时,通过转动螺纹调节件以使铰链臂座相对铰链臂本体左右移动,通过柜门的左右调节来改变两个柜门之间的缝隙大小,进一步地,当利用旋动第二偏心调节件使得铰链臂本体可相对铰链臂座进行前后移动时,通过卡合部设置在U型设计的调节槽中,使得铰链臂本体相对铰链臂座进行前后移动时,不影响卡合部与调节槽的连接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如下:
当底座4固定在柜体侧板上,底座4上设有与铰链臂座3连接的连接座5,当铰链臂座5与底座4快速安装时,铰链臂座5靠近底座4,前扣6向第一连接端51方向移动,前扣卡扣槽61能够更好地对位第一连接端51,此时前扣卡扣槽61向第一连接端51移动,有一定的空间可以减少前扣6与连接座5之间的磨损,避免需要压紧铰链臂座3才能使铰链臂座3后端与连接座5连接。
当前扣6与第一连接端51相抵并向底座4后端方向移动时,铰链臂延伸部33卡合在连接槽53内,在装配时能形成限位作用,这样的装配方式更加省力便捷,不需要一直用力推拉使前扣6往底座4后端方向移动防止铰链臂座3移位并且不需要在持续拉动的同时再用弹性后扣7与底座4连接。
当铰链臂座3进一步向底座4方向贴近时,推动卡扣本体72使其由铰链臂座3后端往铰链臂座3前端移动时,台阶部724可沿着滑动槽32移动,滑动槽32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具有承托卡扣本体72,防止卡扣本体72松脱移位的作用,卡扣本体72压缩弹性部71,卡扣本体72上的卡合部723向远离限位部31方向移动,弹性部71一端与限位部31相抵且另一端与卡扣本体72抵接,弹性部71不会松动移位并且能够保持弹性势能。
松开弹性后扣7,弹性部71的弹力大于卡扣本体72的推力,弹性部71推动卡扣本体72向铰链臂座3后端移动,卡扣本体72上的卡合部723与限位部31相抵限制卡扣本体72继续移动,弹性部71能够保持弹性势能,并更好地作用在卡扣本体72上,使得卡扣本体72与第二连接端52紧密连接。使得铰链臂座3与底座4快速安装。
当铰链臂座3与底座4拆卸时,先推动弹性后扣7以使得弹性后扣7与第二连接端52脱离,拉动铰链臂座3以使得铰链臂座3远离底座4,此时铰链臂延伸部33脱离连接槽53,再拉动铰链臂座3使得前扣6脱离第一连接端51,使得铰链臂座3与底座4快速拆卸。
底座4固定在柜体侧板上,铰链杯1安装在柜门,当柜门与柜门侧板之间的距离太近或者太远时,通过转动第二偏心调节件8以使铰链臂本体2相对铰链臂座3前后移动,带动柜门相对柜体侧板前后移动,从而调节柜门与柜体侧板之间的距离,使柜门关闭时能与柜体侧板相贴紧;当柜门上下端不齐整时,可以通过旋动第一偏心调节件9,使得连接座5相对底座4上下移动,可实现柜门相对柜体侧板竖直方向上的调节;当两个柜门之间缝隙太小或者太大时,通过转动螺纹调节件10以使铰链臂座3相对铰链臂本体2左右移动,通过柜门的左右调节来改变两个柜门之间的缝隙大小;通过三维调节,从而使得整个铰链能够进行左右、前后和上下的调节,因此可有效降低安装铰链的技术要求,并且能精准调节柜门的安装位置,使得柜门的安装效果大为提高。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卡扣式铰链,包括安装于柜门的铰链杯(1)、与所述铰链杯(1)铰接的铰链臂本体(2)、与所述铰链臂本体(2)连接的铰链臂座(3)、安装于柜体侧板的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设有与所述铰链臂座(3)连接的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设有第一连接端(51)、及第二连接端(52),所述铰链臂座(3)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端(51)连接的前扣(6),所述铰链臂座(3)的后端设有安装腔(37)、及设置在所述安装腔(37)内且可相对所述铰链臂座(3)前后移动的弹性后扣(7);
所述弹性后扣(7)包括弹性部(71)、及卡扣本体(72),所述弹性部(71)的一端与所述铰链臂座(3)相抵且另一端与所述卡扣本体(72)抵接,所述卡扣本体(72)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安装腔(37)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5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本体(72)设有容置所述弹性部(71)的卡扣容置腔(721)、台阶部(724)、及卡合部(723),所述铰链臂座(3)设有朝向所述卡扣容置腔(721)方向延伸的限位部(31)、及供所述台阶部(724)前后移动的滑动槽(32),所述弹性部(71)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31)的一侧相抵且另一端与所述卡扣本体(72)抵接,所述卡合部(723)与所述限位部(31)的另一侧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扣(6)朝所述连接座(5)方向延伸并设有用于卡合所述第一连接端(51)的前扣卡扣槽(61),所述第二连接端朝所述铰链臂座(3)方向延伸,所述卡扣本体(72)设有用于卡合所述第二连接端(52)的卡扣本体连接槽(7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臂座(3)设有向所述连接座(5)方向延伸的铰链臂延伸部(33),所述连接座(5)设有与所述铰链臂延伸部(33)配合的连接槽(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5)设有第一限位部(54)、第二限位部(55)、及连接座台阶部(56),所述第一限位部(54)和所述第二限位部(55)卡合在所述底座(4)的一端上,所述底座(4)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台阶部(56)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5)设有向柜体侧板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58)、及第二延伸部(59),所述底座(4)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58)与所述第二延伸部(59)之间的底座连接部(42),所述第一连接端(51)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58)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臂座(3)设有长槽孔(34)和活动连接在所述长槽孔(34)内的铆销(21),所述铰链臂本体(2)通过铆销(21)与所述长槽孔(34)连接以使所述铰链臂本体(2)套设在所述铰链臂座(3)的外侧,所述铰链臂本体(2)与铰链臂座(3)之间设有第二偏心调节件(8),所述铰链臂本体(2)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偏心调节件(8)相适应的调节凹槽(35),通过转动所述第二偏心调节件(8)以使所述铰链臂本体(2)相对所述铰链臂座(3)前后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卡扣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心调节件(8)包括设置在所述调节凹槽(35)上的第二转动部(81),及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部(81)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铰链臂座(3)连接的第二偏心部(82),所述调节凹槽(35)分别设有相对设置且与所述第二转动部(81)周侧相抵的第一调节端(351)及第二调节端(352),所述第一调节端(351)及第二调节端(352)朝所述第二转动部(81)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5)与所述底座(4)之间设有第一偏心调节件(9),通过转动所述第一偏心调节件(9)以使所述连接座(5)相对所述底座(4)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偏心调节件(9)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座(5)外侧的第一转动部(91)、及与所述第一转动部(91)连接的第一偏心部(92),所述底座(4)设有调节孔(41),所述连接座(5)设有连接孔(57),所述第一偏心部(92)通过所述连接孔(57)容置在所述调节孔(4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臂本体(2)与所述铰链臂座(3)之间设有螺纹调节件(10),所述铰链臂座(3)设有与所述螺纹调节件(10)配合的调节槽(36),通过转动所述螺纹调节件(10)以使所述铰链臂座(3)相对所述铰链臂本体(2)左右移动;所述螺纹调节件(10)包括第三螺纹部(101)、及设置在所述第三螺纹部(101)端部的螺纹卡合部(102),所述铰链臂本体(2)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螺纹部(101)配合的螺纹配合部(22),所述螺纹卡合部(102)卡合在所述调节槽(36)上,所述调节槽(36)为U型设计。
CN202222988651.9U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卡扣式铰链 Active CN219220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8651.9U CN219220103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卡扣式铰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8651.9U CN219220103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卡扣式铰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0103U true CN219220103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46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88651.9U Active CN219220103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卡扣式铰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01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22096A (zh) * 2024-02-07 2024-03-19 广东图特精密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连接锁紧机构以及快装铰链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22096A (zh) * 2024-02-07 2024-03-19 广东图特精密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连接锁紧机构以及快装铰链
CN117722096B (zh) * 2024-02-07 2024-04-19 广东图特精密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连接锁紧机构以及快装铰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20103U (zh) 一种卡扣式铰链
JP3891956B2 (ja) フレーム付きの家具用の小型ヒンジ
JP3340096B2 (ja) ヒンジ
CN114575695A (zh) 阻尼铰链
CN110094116B (zh) 一种家用电器的门锁结构
CN217106621U (zh) 一种双向可调节角度缓冲的气撑机构
CN115142752B (zh) 一种多功能铰链
CN115474782A (zh) 一种抽屉导轨按压反弹开启装置
CN213627143U (zh) 一种阻尼铰链
CN211186459U (zh) 一种简易式家具部件连接装置
CN209799692U (zh) 一种具有启闭助力的上翻门铰链
CN213573517U (zh) 一种天地铰链
CN108179943B (zh) 一种下潜隐藏式铰链快拆结构
CN215061072U (zh) 一种吸油烟机安装架
CN220192538U (zh) 一种抽屉与滑轨的连接机构
CN214576397U (zh) 一种自闭型三维度可调节隐藏式静音合页
CN217906918U (zh) 调节装置及抽屉柜
CN220667293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转角铰链
CN220081135U (zh) 一种带顶紧功能的天地铰链
CN215292001U (zh) 一种防尘铰链
CN219795007U (zh) 一种嵌入式侧板锌合金框铰链
CN212185855U (zh) 角度适应机构
JP3190286B2 (ja) ヒンジ
CN219365738U (zh) 一种门铰链装置
CN219331098U (zh) 一种连接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8 Songde Road, Fusha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4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Hongshun Hardware Precision Product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2-1, Xinliu West Road, Huangpu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400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HONGSHUN HARDWARE PRECISION PRODUC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