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9122U - 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十字形中埋止水带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十字形中埋止水带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19122U
CN219219122U CN202222768628.9U CN202222768628U CN219219122U CN 219219122 U CN219219122 U CN 219219122U CN 202222768628 U CN202222768628 U CN 202222768628U CN 219219122 U CN219219122 U CN 219219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x body
self
water stop
cross
burie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686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大龙
李海军
姜游
王磊
张涵
何省
舒东利
陶伟明
王佳
杨波
宋洋
周林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Tietu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Tiet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Tiet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Tiet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686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191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19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191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十字形中埋止水带结构,包括主带体,主带体呈“十”字型,且主带体中部开设有若干空腔,且每个空腔之间设置有分离缝。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主带体呈“十”字型,并且设置有空腔,每个空腔之间设置有分离缝,从而提高了中埋止水带拉伸、压缩变形的能力,且主带体发生相向变形或分离变形时,均具有自闭水功能,避免渗水。

Description

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十字形中埋止水带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与地下工程防水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十字形中埋止水带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隧道与地下工程一般采用结构主体防水为主,以施工缝和变形缝等细部构造防水为重点的原则。但由于施工与工艺水平、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防水材料和混凝土性能差异性等,造成细部防水出现缺陷,施工缝和变形缝等细部渗漏水成为当前隧道与地下工程突出的工程问题。隧道与地下工程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水侵入结构主体,造成钢筋锈蚀,混凝土劣化,危害结构耐久性,同时影响隧道与地下工程正常运营,也会造成运营费用的增加。
目前中埋式止水带定位工艺由于施工人员水平差异,中埋式止水带施工时易出现位置偏移、扭曲、折叠等问题,带来中埋式止水带周边出现结构厚度不足和混凝土填充不密实等问题,往往成为渗水通道。经过发明人长期研究,发明了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十字形中埋止水带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十字形中埋止水带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十字形中埋止水带结构,包括主带体,主带体呈“十”字型,且主带体中部开设有若干空腔,且每个空腔之间设置有分离缝。
优选的,主带体包括上凸体、下凸体、左凸体和右凸体,上凸体、下凸体、左凸体和右凸体共同呈“十”字型,左凸体与先浇结构固定连接,右凸体与后浇机构固定连接。
优选的,上凸体的上部长度大于上凸体的下部长度。
优选的,下凸体的上部长度小于下凸体的下部长度。
优选的,左凸体的外端设置有结构胶层。
优选的,先浇结构内开设有预留槽,预留槽内设置有结构胶层。
优选的,左凸体呈梯形、圆形或椭圆形。
优选的,右凸体呈梯形、圆形或椭圆形。
优选的,右凸体的外端设置有自粘层。
优选的,自粘层的外侧面设置有隔离保护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主带体呈“十”字型,并且设置有空腔,每个空腔之间设置有分离缝,从而提高了中埋止水带拉伸、压缩变形的能力,且主带体发生相向变形或分离变形时,均具有自闭水功能,避免渗水。
附图说明
图1为中埋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中埋止水带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带体,2-上凸体,3-下凸体,4-左凸体,5-右凸体,6-空腔,7-分离缝,8-结构胶层,9-自粘层,10-隔离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里的“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施例中,先浇结构所在方向为左,如图1所示,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十字形中埋止水带结构,包括主带体1,主带体1呈“十”字型,且主带体1中部开设有若干空腔6,且每个空腔6之间设置有分离缝7。主带体1呈“十”字型,并且设置有空腔6,每个空腔6之间设置有分离缝7,从而提高了中埋止水带拉伸、压缩变形的能力,且主带体1发生相向变形或分离变形时,均具有自闭水功能,具体地说,由于主带体1中部有空腔6和分离缝7,当两侧结构相向变形时,会挤压主带体1,从而使上凸体2、下凸体3、左凸体4和右凸体5均紧密贴在结构上,并产生强大压力,从而达到止水效果;当两侧结构分离变形时,从分离缝7拉开,使上凸体2和下凸体3紧密贴在结构上,不仅可以承受较大的分离变形能力,同时也能达到自闭水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空腔6和分离缝7均沿主带体1的长度方向进行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主带体1包括上凸体2、下凸体3、左凸体4和右凸体5,上凸体2、下凸体3、左凸体4和右凸体5共同呈“十”字型,进一步的,上凸体2的上部长度大于上凸体2的下部长度。再进一步的,下凸体3的上部长度小于下凸体3的下部长度。左凸体4与先浇结构固定连接,优选的,左凸体4的外端设置有结构胶层8,右凸体5与后浇机构固定连接。具体地说,主带体1的厚度方向的两端设有上凸体2和下凸体3,且上凸体2和下凸体3沿主带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主带体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左凸体4和右凸体5,且左凸体4和右凸体5也沿主带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安装时,由于先浇结构内设置有预留槽(图中未画出),因而左凸体4通过结构胶层8后固定安装在预留槽内,从而保证了定位准确,而且通过将左凸体4安装在预留槽内,其安装工艺简单。
在本实施例中,先浇结构内开设有预留槽,预留槽内设置有结构胶层8。也就是说,结构胶层8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是设置在预留槽内还是左凸体4的外端,当设置在预留槽内时,需要先将预留槽打磨清理,再将结构胶将预留槽的三面覆盖,然后将左凸体4压入预留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左凸体4呈梯形、圆形或椭圆形。进一步的,右凸体5呈梯形、圆形或椭圆形。具体地说,左凸体4和右凸体5的结构一样,也就是说,当左凸体4设置成梯形时,右凸体5也为梯形,圆形、椭圆形也一样,这里就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右凸体5的外端设置有自粘层9。再进一步的,自粘层9的外侧面设置有隔离保护膜10,隔离保护膜10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自粘层9不被损坏。具体地说,将左凸体4固定安装在先浇结构的预留槽内后,将隔离保护膜10揭开,然后再浇筑后浇结构,浇筑后浇结构后,自粘层9会与后浇结构结合成一整体,从而将右凸体5固定安装在后浇结构上。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十字形中埋止水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带体(1),所述主带体(1)呈“十”字型,且所述主带体(1)中部开设有若干空腔(6),且每个所述空腔(6)之间设置有分离缝(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十字形中埋止水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带体(1)包括上凸体(2)、下凸体(3)、左凸体(4)和右凸体(5),所述上凸体(2)、所述下凸体(3)、所述左凸体(4)和所述右凸体(5)共同呈“十”字型,所述左凸体(4)与先浇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右凸体(5)与后浇机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十字形中埋止水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体(2)的上部长度大于所述上凸体(2)的下部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十字形中埋止水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体(3)的上部长度小于所述下凸体(3)的下部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十字形中埋止水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凸体(4)的外端设置有结构胶层(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十字形中埋止水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先浇结构内开设有预留槽,所述预留槽内设置有结构胶层(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十字形中埋止水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凸体(4)呈梯形、圆形或椭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十字形中埋止水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凸体(5)呈梯形、圆形或椭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十字形中埋止水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凸体(5)的外端设置有自粘层(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十字形中埋止水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层(9)的外侧面设置有隔离保护膜(10)。
CN202222768628.9U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十字形中埋止水带结构 Active CN2192191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68628.9U CN219219122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十字形中埋止水带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68628.9U CN219219122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十字形中埋止水带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19122U true CN219219122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9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68628.9U Active CN219219122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十字形中埋止水带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191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41665A (en) Injection sealable waterstop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same
WO2001006071A1 (en) A sealing element for expansion joints
CN219219122U (zh) 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十字形中埋止水带结构
CN110762287A (zh) 一种适用于高水压条件曲线顶管接口止水结构
JP2008045333A (ja) 止水材及び弾性継手の止水構造
CN209891254U (zh) 一种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结构
CN102071666A (zh) U形渡槽变形缝复合止水带
KR102092644B1 (ko) 터널형 몰딩장치를 이용한 암거 구조물 시공 방법
JP4174359B2 (ja) 部材間の止水連結構造
CN219605297U (zh) 一种后安装的半自粘非对称中埋式止水带结构
CN217352453U (zh) 用于隔断自由段与锚固段的隔断结构
CN216008514U (zh) 一种隧道管片螺栓防水构件
CN212338438U (zh) 一种用于检查井的套筒式内外双重闭水柔性连接装置
CN212927887U (zh) 隧道侧墙变形缝防水结构
CN214168804U (zh) 涵洞及其涵身结构
JPH1018396A (ja) 暗渠の継手
CN113774956A (zh) 一种装配式隧道侧墙组件、装配式隧道和施工方法
CN219061689U (zh) 伸缩缝的防水结构
CN114592510B (zh) 自由段与锚固段弹性隔断的施工方法
CN219432708U (zh) 防渗装置
CN213233551U (zh) 一种抗渗防水的地下连续墙接头结构及其连续墙
CN214940931U (zh) 一种装配式污水池外墙体防水结构
CN211007101U (zh) 一种预制外墙竖向防水节点
CN212337309U (zh) 一种带弹性充填体的内置组合式防水接头
JP4308363B2 (ja) 可撓継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