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8451U - 一种洗涤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洗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18451U
CN219218451U CN202223241820.9U CN202223241820U CN219218451U CN 219218451 U CN219218451 U CN 219218451U CN 202223241820 U CN202223241820 U CN 202223241820U CN 219218451 U CN219218451 U CN 219218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valve body
plug
valv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418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升
吕艳芬
陈永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418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18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18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184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洗涤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洗涤设备,包括盛水筒,还包括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包括:过水腔室,与所述盛水筒连通;被驱动部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过水腔室内部;驱动部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过水腔室外部,与所述被驱动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被驱动部件运动;所述驱动部件靠近被驱动部件的一侧低于远离被驱动部件的一侧设置。本实用新型中,洗涤设备的功能模块可以通过驱动部件驱动以实现特定功能,将驱动部件按照一侧高于另一侧的布置方式进行安装,可以防止过水腔室出现漏水现象时,漏出的水倒灌入驱动部件中造成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洗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洗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洗涤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洗衣机等洗涤设备已不仅仅是提供简单的清洗衣物功能,还可以提供各种附加功能以改善衣物的洗涤效果。例如,在洗涤过程中提供循环过滤洗涤水的功能,避免线屑附着在洗完的衣物上。又或者,在洗涤设备内部的水路结构上设置控制阀,对不同水路的通断或切换实现控制,进而实现不同的功能。
然而,大多数附加功能的实现都需要为相关的功能模块提供驱动力,例如设置驱动电机进行驱动。驱动电机的使用往往需要严格防水,进而需要其周围结构,尤其是驱动电机所在的功能模块具有可靠的密封性能,避免其中的水漏出至驱动电机处。但对于大多数密封结构而言,长时间使用后难免出现密封性能下降的问题,进而发生漏水现象。若漏出的水倒灌至驱动电机中,就有很大的可能导致驱动电机故障,进而影响洗涤设备的正常运行。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其中功能模块漏水倒灌入驱动部件,造成损坏的洗涤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洗涤设备,包括盛水筒,还包括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包括:
过水腔室,与所述盛水筒连通;
被驱动部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过水腔室内部;
驱动部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过水腔室外部,与所述被驱动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被驱动部件运动;
所述驱动部件靠近被驱动部件的一侧低于远离被驱动部件的一侧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模块包括用于过滤洗涤水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过滤腔体,内部具有与所述盛水筒连通的过水腔室;
作为所述被驱动部件的过滤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过滤腔体内部;
作为所述驱动部件的第一电机,与所述过滤机构连接,用于驱动过滤机构在过滤腔体内转动;
所述第一电机的轴线相对水平方向具有一定夹角,第一电机用于连接过滤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低于第一电机远离过滤机构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腔体具有沿其转动轴线延伸设置的转动支撑部,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转动支撑部连接;
所述过滤腔体上开设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外周沿转动支撑部的轴线向过滤腔体外延伸形成套筒部;所述转动支撑部上套装动密封件,所述动密封件的外壁与套筒部的内壁密封连接,动密封件的内壁与转动支撑部的外壁可相对转动地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部的延伸末端敞口处设置覆盖所述敞口的连接件,所述第一电机的主体部分设置在所述连接件外侧;
所述连接件上开设通孔,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由所述通孔穿过,与所述连接件内侧的转动支撑部相连;所述通孔的内壁与第一电机表面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模块包括用于控制洗涤设备内部水路导通状态的水路控制装置,所述水路控制装置包括:
阀体,内部具有与所述盛水筒连通的过水腔室,所述阀体上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
作为被驱动部件的阀塞,可往复运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内部,控制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通断;
驱动部件,与所述阀塞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阀塞在阀体内部往复运动;
所述驱动部件靠近阀塞的一侧低于其远离阀塞的一侧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具有一定延伸长度,所述阀塞沿阀体的延伸方向在阀体内部往复运动;
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与阀塞连接的连杆;所述阀体远离驱动部件的一端设置出水口,另一端具有供所述连杆穿过的开口;所述阀体相对水平方向倾斜延伸,具有出水口的一端低于另一端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设置在阀体的侧壁上,所述阀塞包括:
控制塞体,靠近阀体一端的出水口设置,可由所述出水口与进水口之间运动至所述进水口与阀体的另一端之间;
密封塞体,沿阀塞的往复运动方向与控制塞体间隔设置,随阀塞往复运动始终位于所述进水口与阀体的另一端之间;
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控制塞体和密封塞体;
所述控制塞体和阀体的侧壁之间,以及密封塞体和阀体的侧壁之间分别设置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穿过阀体另一端的开口与所述控制塞体连接,所述开口内侧与所述连杆的侧壁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水路控制装置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
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第二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电机产生第一方向的转动,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一阀体内部的第一阀塞往复运动;所述第二电机产生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转动,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二阀体内部的第二阀塞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体上设置两个出水口,所述第一阀塞运动,控制第一阀体上的两个出水口择一与第一阀体上的进水口导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洗涤设备的功能模块可以通过驱动部件驱动以实现特定功能,将驱动部件按照靠近被驱动部件一侧高于另一侧的布置方式进行安装,可以防止功能模块的过水腔室出现漏水现象时,漏出的水倒灌入驱动部件中造成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用于驱动过滤装置中过滤机构的第一电机的轴线倾斜设置,其动力输出端的高度更高,即使过滤腔室内的水漏出,漏出的水在重力作用下也不会向第一电机流动,有效避免了过滤腔体漏水损坏第一电机的情况。第一电机与过滤机构的连接处周围,分别设置有动密封件和第一密封圈,对过滤腔体实现了双重密封作用,更大程度上避免了过滤腔体发生漏水情况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中,水路控制装置中的驱动部件设置为相对水平方向倾斜,避免了阀体漏水时损坏驱动部件的现象。阀体本身也设置为倾斜延伸结构,阀体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向远离驱动部件的一端汇集,即使密封结构失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漏水量,进而降低漏水损坏驱动部件的概率。阀塞的控制塞体和密封塞体上分别设置密封件,阀体靠近驱动部件的一端开口处设置第二密封圈,通过三重密封最大程度上避免了阀体的漏水现象。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洗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过滤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过滤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A截面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洗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水路控制装置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中沿B-B截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水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水路控制装置的剖视图(循环过滤状态);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水路控制装置的剖视图(排污状态);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水路控制装置的剖视图(排水状态)。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水路控制装置驱动部件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图12中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传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传动轮与单向传动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水路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水路控制装置的爆炸图。
图中:10、箱体;20、连接架;100、盛水筒;110、窗垫;210、上排管路;220、循环管路;230、回水管路;231、回水控制阀;240、排污管路;241、排污控制阀;250、外排管路;260、盛水筒排水管;270、切换装置;400、水泵;500、回收装置;510、壳体;520、过滤组件;600、过滤装置;610、过滤腔体;6101、入水口;6102、过滤水出口;6103、排污口;612、套筒部;614、连接件;620、过滤机构;621、出水接头;622、转动支撑部;644、动密封件;645、第一密封圈;660、第一电机;661、动力输出端;
800、水路控制装置;801、第一安装板;8011、安装板连接部;802、第二安装板;8021、导向部;803、第三安装板;8031、安装板固定部;804、阀体连接部;840、第一阀体;8401、洗涤水进口;8402、循环出口;8403、排水出口;841、第一阀塞;8411、第一控制塞体;8412、第一连接部;8413、第一密封塞体;842、第一连杆;8421、第一滑道;843、第一输出轮;8431、第一凸起部;845、第一阀盖;850、第二阀体;8501、污水进口;8502、污水出口;851、第二阀塞;8511、第二控制塞体;8512、第二连接部;8513、第二密封塞体;852、第二连杆;8521、第二滑道;853、第二输出轮;8531、第二凸起部;8532、内部花键;855、第二阀盖;861、主动轮;8611、内部花键;862、第二电机;8621、输出端;863、密封件;864、第二密封圈;870、传动轮;8701、止挡部;8702、止挡面;8703、释放面;8704、内周壁;871、第一传动轮;872、第二传动轮;880、单向传动件;8801、传动本体;8802、推动体;8803、推动面;8804、滑动面;881、第一单向传动件;8811、外部花键;8812、内部花键;882、第二单向传动件。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洗涤设备包括盛水筒100和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包括:
过水腔室,与盛水筒100连通;
被驱动部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过水腔室内部;
驱动部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过水腔室外部,与所述被驱动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被驱动部件运动。
其中,所述驱动部件靠近被驱动部件的一侧低于远离被驱动部件的一侧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功能模块具有与盛水筒100连通的过水腔室,可接收由盛水筒100导入的水。驱动部件用于驱动功能模块中的被驱动部件运动,进而可以实现特定功能。将驱动部件按照靠近被驱动部件一侧高于另一侧的布置方式进行安装,即使功能模块的过水腔室出现漏水现象,漏出的水也不会向驱动部件远离被驱动部件的一侧流动。如此,可以防止过水腔室出现漏水现象时,漏出的水倒灌入驱动部件中造成损坏的问题。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洗涤设备,所述洗涤设备包括盛水筒100和功能模块。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洗涤设备可以是洗衣机、洗干一体机、护理机等具有衣物清洗功能的洗涤设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模块为用于过滤洗涤水的过滤装置600。所述洗涤设备还包括进水端与出水端分别与盛水筒100连通的循环过滤管路,过滤装置600设置在所述循环过滤管路上。所述循环过滤管路上还设置水泵400,用于为循环过滤过程提供驱动力。在洗涤设备洗涤衣物的过程中,开启水泵400,可驱动盛水筒100中的水沿循环过滤管路流动进入过滤装置600,并在过滤之后回到盛水筒100中。
本实施例的过滤装置600具体包括过滤腔体610,其内部具有与盛水筒100连通的过滤腔室。过滤腔体610内部设置过滤机构620,过滤机构620可转动地设置在过滤腔体610内,作为被驱动部件。过滤装置600还包括作为驱动部件的第一电机660,第一电机660与过滤机构620连接,可驱动过滤机构620在过滤腔体610内转动。
具体地,过滤腔体610上具有用于进水的入水口6101,以及用于排出过滤后的水的过滤水出口6102。过滤机构620将过滤腔体610内部的过水腔室分隔为外容腔与内容腔,其中入水口6101与所述外容腔连通,过滤水出口6102与内容腔连通。待过滤的水由入水口6101进入外容腔中,穿过过滤机构620进入内容腔实现过滤,水中携带的过滤杂质附着在过滤机构620的外壁上,滤除过滤杂质的水可经出水接头621由过滤水出口6102流出。
详细地,过滤机构620包括过滤网支架,以及覆盖在所述过滤网支架上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支架的一端伸入过滤水出口6102形成出水接头621。
通过设置第一电机660驱动过滤机构620转动,使得本实施例的过滤装置600具有自清理功能。具体地,当需要清理过滤装置600内部的过滤杂质时,通过第一电机660驱动过滤机构620转动,可搅动过滤腔体610内的水流,使过滤机构620外壁附着的过滤杂质在离心力及激荡水流的双重作用下剥离,融入过滤腔体610内水中。如此,可避免过滤杂质大面积覆盖在过滤机构620外壁上,导致过滤装置600堵塞无法实现过滤功能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660的轴线相对水平方向具有一定夹角θ1,使得第一电机660用于连接过滤机构620的动力输出端661低于第一电机660远离过滤机构620的一端(即图2中的左端)。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夹角θ1满足:0°<θ1<90°。也即,第一电机660的轴线相对水平方向倾斜设置。
由于第一电机660的主体部分设置在过滤腔体610外部,而过滤机构620位于过滤腔体610内部,过滤腔体610上需要设置对应的开口结构,使得第一电机660的动力输出端661能够与过滤机构620连接。而为了防止过滤腔体610内的水漏出,在所述开口结构处就需要设置相应的密封结构。但是长期使用之后,所述的密封结构存在失效的可能性,进而所述开口结构处就有可能出现漏水现象。
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中,将第一电机660相对水平方向倾斜安装,且远离过滤机构620的左端高于动力输出端661。即使过滤腔体610内的洗涤水漏出,漏出的水也不会向第一电机660的左端流动,进而防止了水流倒灌入第一电机660的主体部分,造成第一电机660损坏的问题。
进一步地,第一电机660与过滤机构620同轴设置,从而可驱动过滤机构620与第一电机660同轴转动。也即,过滤机构620的轴线相对水平方向倾斜,且出水接头621所在一端低于过滤机构620与第一电机660相连的一端。由于过滤装置600内过滤后的水由出水接头621排出,倾斜设置的过滤机构620更有利于向外排水。
优选地,过滤腔体610的中心轴线也相对水平方向倾斜,进而过滤腔体610上为了第一电机660与过滤机构620连接而设置的开口结构也位于过滤腔体610上相对偏高的位置。这样的话,即使所述开口结构处的密封结构失效,在过滤腔体610内部的盛水量较少时,也不会出现漏水现象。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过滤腔体610具有沿其转动轴线延伸设置的转动支撑部622,第一电机660的动力输出端661与转动支撑部622连接。过滤腔体610上开设安装口,转动支撑部622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安装口中,且与所述安装口密封配合。
具体地,所述安装口的外周沿转动支撑部622的轴线向过滤腔体610外延伸形成套筒部612。转动支撑部622上套装动密封件644,动密封件644的外壁与套筒部612的内壁密封连接,动密封件644的内壁与转动支撑部622的外壁可相对转动地密封连接。
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方案中,动密封件644为骨架水封,包括密封唇、密封体和骨架。所述密封唇套设于转动支撑部622上,与转动支撑部622的外壁动密封接触。所述密封体环绕设置在密封唇的外周,与套筒部612的内部密封接触。所述骨架嵌入设置在所述密封体内部,加强密封性能。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动密封件644的设置,既可以实现对安装口处的密封,防止过滤腔体610由安装口处漏水,又不会影响过滤机构620的顺畅转动。
进一步地,套筒部612的延伸末端敞口处设置覆盖所述敞口的连接件614,第一电机660的主体部分设置在连接件614外侧。连接件614上开设通孔,第一电机660的动力输出端661由所述通孔穿过,与位于连接件614内侧的转动支撑部622相连。所述通孔的内壁与第一电机660表面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645。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电机660的动力输出端661穿过所述通孔,安装到位后,位于所述通孔内侧的第一电机660局部固定不动。通过第一密封圈645的设置,可以对所述通孔与第一电机660之间的缝隙实现密封。这样的话,即使动密封件644的密封失效出现漏水现象,第一密封圈645仍可以阻挡漏出的水由所述通孔向第一电机660的主体部分流动。通过动密封件644与第一密封圈645实现了双重密封效果,更加可靠。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在垂直于第一电机660轴线的方向上,连接件614沿垂直于第一电机660轴线方向的截面积大于第一电机660位于连接件614外侧部分沿同一方向的截面积。
通过上述结构,当动密封件644出现密封失效问题时,漏出的水由套筒部612左端与连接件614之间的缝隙渗出,向左侧流动至连接件614左端时,与第一电机660表面仍存在一定的距离,而不会直接滴落至第一电机660上,进一步防止了过滤腔体610漏水倒灌至第一电机660内部的情况。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洗涤设备的具体结构如下。
盛水筒100底部连接盛水筒排水管260,盛水筒排水管260与水泵400的入口端连接,水泵400的出口端连接绕至盛水筒100后方向上延伸设置的上排管路210,上排管路210的上端连通循环管路220,循环管路220再与过滤装置600的入水口6101连接。过滤装置600的过滤水出口6102通过回水管路230与盛水筒100连通。回水管路230的出水端具体连接在盛水筒100筒口处的窗垫110上,通过窗垫110向盛水筒100中回水。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上排管路210和循环管路220之间设置切换装置270,切换装置270的进水口连接上排管路210的上端。切换装置270具有第一出水口与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连接循环管路220,第二出水口连接向洗涤设备外部排水的外排管路250。切换装置270可控制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择一与所述进水口导通,进而控制循环管路220和外排管路250择一与上排管路210导通。
当洗涤设备进行洗涤水的循环过滤时,切换装置270的第一出水口与进水口导通,使得上排管路210与循环管路220连通,导通洗涤设备的循环过滤管路。当洗涤设备完成洗涤向外排水时,切换装置270的第二出水口与进水口导通,将上排管路210与外排管路250导通,开启水泵400,盛水筒100中的水即可沿上排管路210和外排管路250排出洗涤设备。
通过切换装置270的设置,洗涤设备通过同一台水泵400既可以实现洗涤过程中的循环过滤,还可以实现洗涤设备向外排水。同时,循环过滤与排水共用部分管路结构,简化了洗涤设备内部的水路。通过控制切换装置270的导通方向,即可实现循环过滤与排水的功能切换,控制逻辑简单。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过滤装置600还可以自主排出其中积累的过滤杂质,使得用户无需手动取出过滤装置600进行清理。
具体地,过滤腔体610上还设置排污口6103,用于排出携带过滤杂质的污水。第一电机660驱动过滤机构620在过滤腔体610内转动时,可以使附着在过滤机构620外壁上的过滤杂质剥离,进而过滤杂质混入水中,随水流由排污口6103排出。排污口6103具体设置在过滤腔体610的底部,从而确保污水可以充分排出。
过滤装置600的排污口6103连接排污管路240,用于输送排出的携带过滤杂质的污水。排污管路240上优选设置排污控制阀241,用于控制排污管路240的通断。当过滤装置600对接收的水进行过滤时,排污控制阀241处于关闭状态,切断排污管路240。确保进入过滤装置600的水能够在过滤后由过滤水出口6102流出。在需要排出过滤装置600中的污水时,开启排污控制阀241以导通排污管路240,过滤装置600中的污水即可由排污口6103排出。
进一步优选地,在回水管路230上还设置回水控制阀231,用于控制回水管路230的通断。过滤装置600进行过滤时,回水控制阀231为开启状态,而当控制过滤装置600排出污水时,将回水控制阀231关闭,令过滤装置600不能由过滤水出口6102出水,从而确保过滤装置600内的污水由排污口6103充分排出。
本实施例中,洗涤设备中设置有能够自主清理过滤杂质的过滤装置600,过滤装置600的自清理功能通过第一电机660带动过滤机构620旋转实现。在第一电机660与过滤机构620的连接处,通过动密封件644和第一密封圈645的双重密封作用,有效保证了过滤腔体610的密封性能,减少了过滤腔体610漏水的概率。第一电机660的轴线相对水平方向倾斜设置,使得第一电机660的动力输出端661低于其远离过滤机构620的一端,即使过滤腔体610上的密封失效发生漏水现象,也可以有效防止水流倒灌入第一电机660中,造成第一电机660损坏的问题。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一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洗涤设备还包括回收装置500,用于接收过滤装置600排出的污水。
具体地,回收装置500与排污管路240的末端相连,由过滤装置600排污口6103排出的污水沿排污管路240流动,最终进入回收装置500中。
过滤装置600在洗涤设备洗涤衣物时对洗涤水进行过滤,进而收集洗涤水中的线屑等过滤杂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化纤面料的普及,洗衣过程中脱落的衣物纤维由于具有较小的尺寸,属于微塑料的范畴。而微塑料若进入生态循环,会通过自然生物链最终在人体内累计,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过滤装置600所排出的污水中,由于携带大量过滤杂质,可能具有较高含量的微塑料,如果直接排出很有可能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回收装置500接收过滤装置600排出的污水,使得所述污水不会直接汇入洗涤设备的排水水流中直接排出。如此,避免了过滤杂质中含有的微塑料直接随洗涤设备排水进入生态循环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回收装置500包括内部具有回收腔室的壳体510,以及设置在壳体510内部的过滤组件520。过滤组件520将所述回收腔室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排污管路240与所述第一腔室直接连通,携带过滤杂质的污水进入第一腔室,经过滤组件520过滤后进入所述第二腔室,过滤杂质收集于第一腔室内。
具体地,过滤组件520水平设置在所述回收腔室内的一定高度处,进而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在壳体510内部上下分布。携带过滤杂质的污水进入第一腔室后,水流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过滤组件520进入下方的第二腔室,过滤杂质被过滤组件520拦截,进而残留着在过滤组件520的上表面。
详细地,本实施例的过滤组件520可以为水平设置在回收腔室内一定高度处的框架及铺设在所述框架上的滤网。壳体510可推拉地安装在洗涤设备的箱体10上,上侧具有敞口,用户可将壳体510从箱体10上拉出,从而对过滤组件520上表面附着的过滤杂质进行清理。
在上述方案中,回收装置500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520,可以对接收的污水进行过滤,进而将过滤杂质从水中分离出来,避免过滤杂质混在水中,用户难以对其进行处理的问题。过滤组件520优选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510内部,用户将壳体510拉出后,可以直接取出过滤组件520进行清理,操作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壳体510上可以设置一出水口(图中未示出),所述出水口直接连通所述第二腔室,用于排出过滤后的水。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出水口可以与洗涤设备的盛水筒100连通,将过滤之后不含过滤杂质的水通入盛水筒100中重新利用。具体地,所述出水口可以通过管路与回水管路230连通,或者直接连通至盛水筒100上。
作为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出水口还可以通向洗涤设备外部,将过滤后不含过滤杂质的水排出洗涤设备。由于过滤杂质已经被收集在过滤组件520上侧,此时直接排水不会造成水流中微塑料含量过高的问题。具体地,所述出水口可以通过管路与洗涤设备的外排管路250导通,将过滤后的污水排出洗涤设备。
通过在壳体510上设置可自主排水的出水口,避免了过滤装置600排出的污水在壳体510内的留存,进而可以减小壳体510的内部容积,而不会出现洗涤设备运行过程中回收装置500溢水的问题。同时,用户拉出壳体510进行清理时,只需要卸下过滤组件520进行清理,而无需将壳体510从箱体10上取下,手动倾倒出其中积存的污水,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过滤装置600可以过滤出尺寸大于50μm的过滤杂质,所述的过滤杂质中可以包括微塑料。尤其是,过滤杂质中可以包括长度大于50μm,直径在10~1000μm的塑料纤维。优选地,所述的塑料纤维具有400~600μm的长度,在分布中最常见的长度在500μm±50μm。这些塑料纤维的直径优选为10~50μm,最常见的具有17μm±2μm的直径。
过滤装置600对所过滤出的过滤杂质进行清理,可将携带上述过滤杂质的污水排入回收装置500,通过回收装置500内部的过滤组件520过滤污水,实现过滤杂质的最终收集目的。为保证污水中所携带的以上尺寸的微塑料或塑料纤维可以被过滤组件520拦截从而由污水中滤除,过滤组件520对污水进行过滤时,能够过滤收集的过滤杂质尺寸至少要不小于过滤装置600所能过滤出的过滤杂质的尺寸。例如,过滤装置600可以过滤出尺寸大于50μm的过滤杂质,那么过滤组件520对接收的污水进行过滤时,至少要保证尺寸大于50μm的过滤杂质不能通过,优选尺寸稍小于50μm的过滤杂质也不能通过,可确保污水中的微塑料尽可能多地收集在回收装置500中。
为实现对上述尺寸微塑料的过滤去除,过滤装置600中过滤机构620的过滤网选择20目至500目。而为了保证回收装置500内部的过滤组件520可以将污水中携带的微塑料尽可能收集在上侧,避免出现过滤装置600过滤出的微塑料在回收装置500中可以穿过过滤组件520中滤网的情况,过滤组件520的滤网上孔径的尺寸至少不大于过滤装置600中过滤网的孔径,也即过滤组件520中的滤网的目数不小于过滤装置600中过滤网的目数20目至500目。
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先对不同种类衣物及不同洗涤程序进行大量的测试试验,发现将过滤组件520中的滤网的目数以及过滤装置600中过滤网的目数设置在以上的范围内,可以从洗涤水中过滤出以上尺寸的塑料纤维,并最终可在过滤组件520上侧收集到占水中总含量80%以上的微塑料颗粒,令最终洗涤设备的排水水流中微塑料含量大幅度下降。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洗涤设备中设置回收装置500,可接收过滤装置600排出的污水,防止污水携带过滤杂质直接排出洗涤设备,进而避免了过滤杂质中的微塑料随洗涤设备的排水进入生态循环的问题。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和二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电机660的轴线沿设置方向设置,过滤机构620设置在第一电机660的下方与第一电机660连接。也即,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660的轴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
进一步地,过滤腔体610和过滤机构620与第一电机660同轴设置,入水口6101设置在过滤腔体610的侧壁上,过滤水出口6102设置在过滤腔体610的下端壁上。过滤腔体610的上端壁处具有开口结构,供第一电机660和过滤机构620通过所述开口结构实现连接。与上述实施例一类似地,所述开口结构处还设置密封结构,避免所述开口结构处漏水。
在上述方案中,过滤腔体610上靠近第一电机660的开口结构设置在过滤腔体610的上端壁,进而即使密封结构失效,在过滤腔体610内没有充满洗涤水时,也基本不会出现漏水现象。第一电机660的下端与过滤机构620相连,即使发生漏水现象,漏出的水也不会进一步向上流入第一电机660内部,有效防止了水流倒灌入第一电机660中造成损坏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电机660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布置安装在洗涤设备内部,使得第一电机660下端与过滤机构620连接,与上述实施例一类似,也可以实现在出现漏水现象时,防止水流倒灌损坏第一电机660的问题。
实施例四
如图1和图6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功能模块为用于控制洗涤设备内部水路导通状态的水路控制装置80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也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一至三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也即,洗涤设备至少包括两个不同的功能模块,其中一个功能模块为过滤装置600,另一个功能模块为水路控制装置800。
具体地,水路控制装置800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部具有与盛水筒100连通的过水腔室,阀体上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阀体内部设置可往复运动的阀塞,作为被驱动部件,所述阀塞往复运动可控制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通断。水路控制装置800的驱动部件与所述阀塞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阀塞在阀体内部往复运动。
本实施例中,水路控制装置800在洗涤设备中的安装满足:所述驱动部件靠近所述阀塞的一侧低于其远离阀塞的一侧设置。也即,所述驱动部件设置为相对水平方向倾斜。
具体地,水路控制装置800安装在一连接架20上,通过连接架20与洗涤设备的箱体10连接,将水路控制装置800固定在箱体10内部。根据连接架20在箱体10内部的安装方向,将水路控制装置800以特定的方向固定在连接架20上,再将连接架20安装至箱体10上,可实现驱动部件相对水平方向倾斜地安装在箱体10内部。
所述驱动部件至少包括用于提供驱动力的第二电机862,第二电机862整体设置在阀体外部。洗涤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水流进入或经过水路控制装置800的阀体内部。将所述驱动部件倾斜设置,一旦所述阀体出现漏水现象,由于水流在重力作用下向更低处流动,也不会倒灌进入第二电机862中造成损坏。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水路控制装置800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阀体840和第二阀体850,第一阀体840内部设置可往复运动的第一阀塞841,第二阀体850内部设置可往复运动的第二阀塞851。所述驱动部件还包括传动机构,第二电机862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可分别与第一阀塞841和第二阀塞851相连,进而通过第二电机862可以分别驱动第一阀塞841和第二阀塞851的运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将切换装置270与排污控制阀241集成设置为水路控制装置800。其中,第一阀体840接入上排管路210、循环管路220和外排管路250三者的相交处,通过第一阀塞841的往复运动控制循环管路220和外排管路250择一与上排管路210导通。第二阀体850接入排污管路240中,通过第二阀塞851的往复运动控制排污管路240的通断。
进一步地,第二阀体850具有一定延伸长度,第二阀塞851在第二阀体850内沿第二阀体850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所述驱动部件的传动机构至少包括第二连杆852,第二阀体850远离驱动部件的一端(即图6中的左端)设置用于出水的污水出口8502,另一端具有供第二连杆852穿过的开口。第二阀体850相对水平方向倾斜延伸,污水出口8502所在的一端低于另一端设置。
第二阀体850的侧壁上设置用于进水的污水进口8501,第二阀塞851在第二阀体850往复运动,可以导通或切断污水进口8501与污水出口8502之间的连通,进而控制排污管路240的通断状态。
类似地,第一阀体840也具有一定延伸长度,第一阀塞841在第一阀体840内沿第一阀体840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杆842,第一阀体840远离驱动部件的一端设置用于出水的排水出口8403,另一端具有供第一连杆842穿过的开口。第一阀体840相对水平方向倾斜延伸,排水出口8403所在的一端低于另一端设置。
第一阀体840的侧壁上设置用于进水的洗涤水进口8401,具体地,上排管路210的出口端连接洗涤水进口8401,外排管路250的进口端连接排水出口8403。第一阀塞841在第一阀体840内往复运动,可以导通或切断洗涤水进口8401与排水出口8403之间的连通,进而控制外排管路250是否与上排管路210导通。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阀体840和第二阀体850均倾斜延伸设置,两者的轴线与水平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θ2,且所述的夹角θ2满足:0°<θ2<90°。
由于第二电机862设置在第一阀体840和第二阀体850的外部,第一连杆842和第二连杆852分别穿出对应的阀体与第二电机862相连,进而在两个阀体上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供连杆穿过的开口。为了防止水流进入或经过阀体时由所述开口漏出,在所述的开口处设置有相应的密封结构。
本实施例中,第一阀体840和第二阀体850均倾斜延伸设置,使得用于出水的排水出口8403和污水出口8502位于对应阀体的较低处,而供连杆穿出的开口位于阀体上的较高位置。这样的话,即使开口处的密封结构出现密封失效的问题,在阀体内部接近被水充满之间,所述开口处出现漏水现象的概率也很小。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第二阀塞851包括沿其往复运动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控制塞体8511和第二密封塞体8513,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二控制塞体8511和第二密封塞体8513的第二连接部8512。第二控制塞体8511和第二密封塞体8513的外周与第二阀体850的侧壁内侧之间形成密封,而第二连接部8512的侧壁与第二阀体850的侧壁内侧间隔设置,使得第二阀塞851在第二阀体850内部可形成三个互不连通的空间,即第二控制塞体8511左侧的空间,第二控制塞体8511和第二密封塞体8513之间的空间,以及第二密封塞体8513右侧的空间。
其中,第二控制塞体8511可由污水出口8502与污水进口8501之间,运动至污水进口8501与第二阀体850的右端之间。当第二控制塞体8511位于污水出口8502与污水进口8501之间时,污水出口8502和污水进口8501分别位于第二控制塞体8511左右两侧,两者不连通。当第二控制塞体8511位于污水进口8501与第二阀体850的右端之间时,污水出口8502和污水进口8501同时位于第二控制塞体8511的左侧,污水出口8502和污水进口8501导通,可沿排污管路240输送过滤装置600排出的污水。
第二阀塞851往复运动过程中,第二密封塞体8513始终位于污水进口8501和第二阀体850右端之间的空间中,可切断污水进口8501与第二阀体850右端开口处的连通,进一步防止了第二阀体850的右端开口处出现漏水现象。
本实施例的具体方案中,第二控制塞体8511与第二阀体850的侧壁之间,以及第二密封塞体8513上与第二阀体850的侧壁之间分别设置密封件863。详细地,密封件863套装在第二控制塞体8511和第二密封塞体8513的外周。
进一步地,第二连杆852穿过第二阀体850右端的开口,与第二密封塞体8513连接,从而带动第二阀塞851运动。在所述开口内侧与第二连杆852的侧壁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圈864。
详细地,第二阀体850的侧壁右端敞口设置,并安装有扣合在所述敞口上的第二阀盖855,第二阀盖855上设置开口并安装有第二密封圈864,使得第二连杆852可以密封穿过第二阀盖855。
在上述方案中,第二控制塞体8511和第二密封塞体8513上分别套装密封件863,同时在第二阀体850的右端开口处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圈864,由左至右形成三重密封,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第二阀体850的漏水现象。
本实施例中,第一阀体840的工作原理与上述第二阀体850类似。具体地,第一阀塞841包括沿其往复运动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控制塞体8411和第一密封塞体8413,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控制塞体8411和第一密封塞体8413的第一连接部8412。第一控制塞体8411和第一密封塞体8413的外周与第一阀体840的侧壁内侧之间形成密封,而第一连接部8412的侧壁与第一阀体840的侧壁内侧间隔设置,使得第一阀塞841在第一阀体840内部可形成三个互不连通的空间,即第一控制塞体8411左侧的空间,第一控制塞体8411和第一密封塞体8413之间的空间,以及第一密封塞体8413右侧的空间。
其中,第一控制塞体8411可由排水出口8403与洗涤水进口8401之间,运动至洗涤水进口8401与第一阀体840的右端之间。参见图9,当第一控制塞体8411位于排水出口8403与洗涤水进口8401之间时,排水出口8403和洗涤水进口8401分别位于第一控制塞体8411左右两侧,两者不连通。参见图10,当第一控制塞体8411位于洗涤水进口8401与第一阀体840的右端之间时,排水出口8403与洗涤水进口8401同时位于第一控制塞体8411的左侧,排水出口8403与洗涤水进口8401导通,进而可导通上排管路210和外排管路250向外排水。
第一阀塞841往复运动过程中,第一密封塞体8413始终位于洗涤水进口8401和第一阀体840右端之间的空间中,可切断洗涤水进口8401与第一阀体840右端开口处的连通,进一步防止了第一阀体840的右端开口处出现漏水现象。
进一步地,第一控制塞体8411与第一阀体840的侧壁之间,以及第一密封塞体8413上与第一阀体840的侧壁之间分别设置密封件863。详细地,密封件863套装在第一控制塞体8411和第一密封塞体8413的外周。
优选地,第一连杆842穿过第一阀体840右端的开口,与第一密封塞体8413连接,从而带动第一阀塞841运动。在所述开口内侧与第一连杆842的侧壁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圈864。
详细地,第一阀体840的侧壁右端敞口设置,并安装有扣合在所述敞口上的第一阀盖845,第一阀盖845上设置开口并安装有第二密封圈864,使得第一连杆842可以密封穿过第一阀盖845。
通过上述结构,在第一阀体840内部,同样形成了三重密封结构,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第一阀体840出现漏水现象。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第一阀体840及第一阀塞841用于控制外排管路250和循环管路220择一与上排管路210导通,进而在第一阀体840上还设置另一用于出水的循环出口8402,该循环出口8402与循环管路220的进口端连接。
具体地,循环出口8402设置在第一阀体840的侧壁上,位于洗涤水进口8401与第一阀体840的右端之间,第一密封塞体8413随第一阀塞841往复运动始终位于循环出口8402与第一阀体840右端之间的空间中。
洗涤设备循环过滤洗涤水时,参见图9,第一控制塞体8411位于洗涤水进口8401与排水出口8403之间,此时洗涤水进口8401与循环出口8402同时位于第一控制塞体8411右侧,两者导通,进而上排管路210可以导通循环管路220,将盛水筒100中的洗涤水送入过滤装置600进行过滤。洗涤设备向外排水时,参见图11,第一控制塞体8411运动至洗涤水进口8401与循环出口8402之间,此时洗涤水进口8401与排水出口8403同时位于第一控制塞体8411左侧,两者导通,进而上排管路210可以导通外排管路250,由盛水筒100向外排水。
本实施例中,洗涤设备的水路控制装置800具有包括第二电机862的驱动部件,利用第二电机862可驱动第一阀塞841和第二阀塞851运动,实现不同水路导通状态的控制。在阀体的内部及端部开口处,通过密封件863和第二密封圈864形成多重密封结构,保证了阀体具有可靠的密封性能,减少了阀体发生漏水的概率。水路控制装置800的驱动部件整体呈相对水平方向倾斜地设置,其远离阀体和阀塞的一侧高于另一侧,一旦密封失效造成第一阀体840或第二阀体850出现漏水现象,由于漏出的水向更低处流动,也能有效防止水流倒灌进入第二电机862,造成其损坏的问题。
实施例五
如图1和图6至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四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第二电机862产生第一方向的转动,可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一阀体840内部的第一阀塞841往复运动;而第二电机862产生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转动,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二阀体850内部的第二阀塞851往复运动。
优选地,当第二电机862产生第一方向的转动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一阀体840内部的第一阀塞841往复运动,第二阀塞851保持静止状态。类似地,当第二电机862产生第二方向的转动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二阀体850内部的第二阀塞851往复运动,第一阀塞841保持静止状态。
在控制上排管路210的导通方向切换时,排污管路240的通断状态不受影响。而在控制排污管路240通断切换时,上排管路210的导通方向不受影响。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控制第二电机862按照不同的方向转动,即可择一地驱动第一阀塞841和第二阀塞851产生往复运动,不需要复杂的切换控制逻辑,对洗涤设备内部水路导通的控制更加容易。
本实施例的具体方案中,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861,还包括两组传动组件,分别为与第一阀塞841传动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以及与第二阀塞851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将主动轮861沿第一方向的转动(即图16中实线箭头所示的顺时针转动)转换为第一阀塞841的运动,第二传动组件将主动轮861沿第二方向的转动(即图16中虚线箭头所示的逆时针转动)转换为第二阀塞851的运动。
本实施例中的传动组件至少包括传动轮870和单向传动件880。主动轮861可以与传动轮870传动连接,通过传动轮870与主动轮861一同转动,进而带动单向传动件880转动或保持静止。或者,主动轮861还可以与单向传动件880传动连接,通过单向传动件880与主动轮861一同转动,进而带动传动轮870转动或保持静止。
如图14和图15所示,传动轮870具有环形结构,单向传动件880同轴设置在所述环形结构的内侧。具体地,传动轮870上侧表面的中央区域内凹,形成用于容纳单向传动件880的凹腔,所述凹腔的外周形成环形结构。凹腔的底壁可以对单向传动件880起到轴向限位作用,确保传动轮870与单向传动件880之间的稳定配合关系。
传动轮870的环形结构内周壁8704上设置凸起的止挡部8701,止挡部8701具有分别与环形结构的内周壁8704呈一定夹角的止挡面8702和释放面8703。优选地,止挡面8702与内周壁8704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90°,释放面8703与内周壁8704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90°。
单向传动件880包括传动本体8801和固定设置在传动本体8801外周壁上的推动体8802。传动本体8801的外周壁与环形结构的内周壁8704间隔设置,推动体8802由传动本体8801的外周壁向传动轮870的环形结构内周壁8704倾斜延伸。
推动体8802的延伸末端具有朝向止挡部8701止挡面8702的推动面8803,单向传动件880相对传动轮870顺时针转动,推动面8803止抵于止挡面8702产生推动作用,进而带动传动轮870与单向传动件880同步转动。
优选地,推动面8803和内周壁8704之间的夹角与止挡面8702和内周壁8704之间的夹角互补,使得推动面8803止抵于止挡面8702时,两者可以完全贴合,起到更好的传动效果。
推动体8802朝向环形结构内周壁8704的一侧具有滑动面8804,单向传动件880相对传动轮870逆时针转动时,滑动面8804可沿止挡部8701的释放面8703滑动,从而使传动轮870不随单向传动件880转动而保持静止。
优选地,推动体8802沿弧线方向延伸,使得滑动面8804为凸起的弧面。止挡部8701的释放面8703为与滑动面8804匹配的内凹弧面,可以尽量减少滑动面8804与释放面8703之间所产生的滑动摩擦力,保证单向传动件880逆时针转动时传动轮870可以保持静止。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传动轮870的环形结构内周壁8704上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止挡部8701,多个止挡部8701沿内周壁8704周向均匀分布。对应地,单向传动件880在传动本体8801的外周壁上设置多个推动体8802,多个推动体8802与止挡部8701一一对应设置。单向传动件880相对传动轮870顺时针转动时,推动体8802与止挡部8701一一对应配合,沿周向在多个位置产生推动作用,令传动轮870与单向传动件880同步转动。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如图12、图13和图17所示,第一传动组件至少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传动轮871和第一单向传动件881,以及用于向第一阀塞841传动的第一输出轮843。第二传动组件至少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传动轮872和第二单向传动件882,以及用于向第二阀塞851传动的第二输出轮853。
具体地,第一单向传动件881与主动轮861同轴设置,位于主动轮861上侧,通过周向限位结构与主动轮861传动连接,令主动轮861与第一单向传动件881同步转动。第一传动轮871位于第一单向传动件881上侧,第一输出轮843设置在第一传动轮871外周左侧,且与第一传动轮871传动连接,可随第一传动轮871转动。
第二传动轮872设置在主动轮861外周右侧,且与主动轮861传动连接,可随主动轮861转动。第二单向传动件882位于第二传动轮872上侧,第二输出轮853与第二单向传动件882同轴设置,位于第二单向传动件882上侧,通过周向限位结构与第二单向传动件882传动连接,令第二输出轮853与第二单向传动件882同步转动。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单向传动件881与第二单向传动件882上推动体8802的推动面8803朝向相反,从而可实现主动轮861朝不同方向转动时,能够择一带动第一输出轮843或第二输出轮853转动。
通过以上位置关系,第二输出轮853位于第一传动轮871外周右侧,且第一输出轮843与第二输出轮853的上侧表面共面设置。第一输出轮843与第二输出轮853分别用于向第一阀塞841和第二阀塞851传动,将第一输出轮843和第二输出轮853设置为相对第一传动轮871对称,进而水路控制装置800更容易形成对称结构,使其整体结构更加规整,便于其在洗涤设备中的安装。
详细地,第一单向传动件881的下侧表面设置凸起的外部花键8811,主动轮861上设置与外部花键8811匹配的内部花键8611,外部花键8811插入内部花键8611中,使得主动轮861与第一单向传动件881可同步转动。第二单向传动件882的上侧表面设置凸起的外部花键,第二输出轮853上设置与所述外部花键匹配的内部花键8532,第二单向传动件882上的外部花键插入内部花键8532中,可使第二输出轮853随第二单向传动件882同步转动。
第二电机862设置在主动轮861下方,具有向上伸出的输出端8621。第一单向传动件881的中部设置与输出端8621匹配的内部花键8812,主动轮861的中心开孔,输出端8621穿过主动轮861插入内部花键8812中。第二电机862直接驱动第一单向传动件881产生不同方向的运动,并带动主动轮861与之同步转动。
以图13所示方位为例,第二电机862驱动第一单向传动件881逆时针转动,可带动第一传动轮871同步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输出轮843顺时针转动,使与之传动连接的第一阀塞841产生运动。主动轮861随第一单向传动件881同步转动,带动右侧的第二传动轮872顺时针转动。此时第二单向传动件882不随第二传动轮872转动而保持静止,使得第二输出轮853也为静止状态,不带动第二阀塞851运动。
当第二电机862驱动第一单向传动件881顺时针转动时,第一传动轮871不随第一单向传动件881转动而保持静止,使得第一输出轮843也为静止状态,不带动第一阀塞841运动。主动轮861随第一单向传动件881同步转动,带动右侧的第二传动轮872逆时针转动,进而可带动第二单向传动件882同步逆时针转动,使其上侧的第二输出轮853也同步逆时针转动,向第二阀塞851传动使其运动。
本实施例中,主动轮861、第二传动轮872、第一传动轮871和第一输出轮843的外周均设置齿轮结构,第二传动轮872通过齿轮传动随主动轮861转动,第一输出轮843同样通过齿轮传动随第一传动轮871转动。第二输出轮853设置在第一传动轮871右侧,但其外周不设齿轮结构,不受第一传动轮871的传动作用。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第一连杆842连接在第一输出轮843上,第一连杆842沿第一阀塞841的往复运动方向延伸,一端与第一阀塞841连接,另一端设有沿垂直于第一连杆842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滑道8421。第一输出轮843背向主动轮861的表面偏心设置第一凸起部8431,第一凸起部8431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滑道8421内。
第一输出轮843转动,使第一凸起部8431沿第一滑道8421往复滑动,同时可带动第一滑道8421沿第一连杆842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进而带动第一阀塞841在第一阀体840中往复运动。
类似地,第二连杆852连接在第二输出轮853上,第二连杆852沿第二阀塞851的往复运动方向延伸,一端与第二阀塞851连接,另一端设有沿垂直于第二连杆852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滑道8521。第二输出轮853背向主动轮861的表面偏心设置第二凸起部8531,第二凸起部8531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二滑道8521内。
第二输出轮853转动,使第二凸起部8531沿第二滑道8521往复滑动,同时可带动第二滑道8521沿第二连杆852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进而带动第二阀塞851在第二阀体850中往复运动。
详细地,第一凸起部8431和第二凸起部8531均为阶梯柱状结构,所述阶梯柱状结构的小径段可滑动的设置在相应的第一滑道8421和第二滑道8521内,大径段与小径段相接处的端面对相应的第一滑道8421和第二滑道8521接触设置,起到支撑作用。如此避免了第一滑道8421与第一输出轮843,或第二滑道8521与第二输出轮853直接接触,两者接触面积过大增加摩擦力,影响第一输出轮843与第二输出轮853顺畅转动的问题。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阀体840和第二阀体850之间通过板状结构的阀体连接部804连接为一体,使得水路控制装置800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优选地,第一阀体840、第二阀体850和阀体连接部804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水路控制装置800还设置用于固定传动机构的安装结构。
具体地,所述的安装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安装板801、第二安装板802和第三安装板803。第二电机862设置在第一安装板801背向第二安装板802的一侧,主动轮861、第一传动轮871、第一单向传动件881、第一输出轮843、第二传动轮872、第二单向传动件882和第二输出轮853整体设置在第一安装板801和第二安装板802之间,第一凸起部8431和第二凸起部8531凸出于第二安装板802表面。
第一连杆842和第二连杆852的右端设置在第二安装板802和第三安装板803之间,使得第一滑道8421和第二滑道8521对应套设在第一凸起部8431和第二凸起部8531上。第二安装板802朝向第三安装板803的表面设置导向部8021,导向部8021形成导向通道,第一连杆842和第二连杆852分别被限位于对应的导向部8021所形成的导向通道中。
第一安装板801和第二安装板802之间设有连接柱,可通过螺钉或类似的连接件将第一安装板801与第二安装板802连接固定。第一安装板801背向第二安装板802的表面沿其外周间隔设置多个凸起于其表面的安装板连接部8011,第三安装板803的外周对应设置多个向第一安装板801延伸形成的、板状结构的安装板固定部8031。通过螺钉或其他连接件连接安装板连接部8011和安装板固定部8031,即可将第一安装板801与第二安装板802整体与第三安装板803连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水路控制装置800通过第二电机862输出不同转动方向的驱动力,进而可择一地带动第一阀塞841或第二阀塞851运动,从而择一改变第一阀体840或第二阀体850的连通状态。洗涤设备对循环过滤与向外排水之间切换的控制,以及对排污管路240是否导通的控制通过同一台第二电机862实现,且两种控制互不影响,控制逻辑简单,不易出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洗涤设备,包括盛水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包括:
过水腔室,与所述盛水筒连通;
被驱动部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过水腔室内部;
驱动部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过水腔室外部,与所述被驱动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被驱动部件运动;
所述驱动部件靠近被驱动部件的一侧低于远离被驱动部件的一侧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包括用于过滤洗涤水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过滤腔体,内部具有与所述盛水筒连通的过水腔室;
作为所述被驱动部件的过滤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过滤腔体内部;
作为所述驱动部件的第一电机,与所述过滤机构连接,用于驱动过滤机构在过滤腔体内转动;
所述第一电机的轴线相对水平方向具有一定夹角,第一电机用于连接过滤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低于第一电机远离过滤机构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体具有沿其转动轴线延伸设置的转动支撑部,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转动支撑部连接;
所述过滤腔体上开设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外周沿转动支撑部的轴线向过滤腔体外延伸形成套筒部;所述转动支撑部上套装动密封件,所述动密封件的外壁与套筒部的内壁密封连接,动密封件的内壁与转动支撑部的外壁可相对转动地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的延伸末端敞口处设置覆盖所述敞口的连接件,所述第一电机的主体部分设置在所述连接件外侧;
所述连接件上开设通孔,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由所述通孔穿过,与所述连接件内侧的转动支撑部相连;所述通孔的内壁与第一电机表面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包括用于控制洗涤设备内部水路导通状态的水路控制装置,所述水路控制装置包括:
阀体,内部具有与所述盛水筒连通的过水腔室,所述阀体上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
作为被驱动部件的阀塞,可往复运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内部,控制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通断;
驱动部件,与所述阀塞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阀塞在阀体内部往复运动;
所述驱动部件靠近阀塞的一侧低于其远离阀塞的一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具有一定延伸长度,所述阀塞沿阀体的延伸方向在阀体内部往复运动;
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与阀塞连接的连杆;所述阀体远离驱动部件的一端设置出水口,另一端具有供所述连杆穿过的开口;所述阀体相对水平方向倾斜延伸,具有出水口的一端低于另一端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设置在阀体的侧壁上,所述阀塞包括:
控制塞体,靠近阀体一端的出水口设置,可由所述出水口与进水口之间运动至所述进水口与阀体的另一端之间;
密封塞体,沿阀塞的往复运动方向与控制塞体间隔设置,随阀塞往复运动始终位于所述进水口与阀体的另一端之间;
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控制塞体和密封塞体;
所述控制塞体和阀体的侧壁之间,以及密封塞体和阀体的侧壁之间分别设置密封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穿过阀体另一端的开口与所述控制塞体连接,所述开口内侧与所述连杆的侧壁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控制装置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
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第二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电机产生第一方向的转动,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一阀体内部的第一阀塞往复运动;所述第二电机产生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转动,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二阀体内部的第二阀塞往复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上设置两个出水口,所述第一阀塞运动,控制第一阀体上的两个出水口择一与第一阀体上的进水口导通。
CN202223241820.9U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洗涤设备 Active CN219218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41820.9U CN219218451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洗涤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41820.9U CN219218451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洗涤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18451U true CN219218451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4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41820.9U Active CN219218451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洗涤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184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14352A1 (zh) * 2022-12-02 2024-06-06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涤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14352A1 (zh) * 2022-12-02 2024-06-06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涤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32286B1 (ko) 세탁기
CN217678197U (zh) 一种洗涤设备
CN219218451U (zh) 一种洗涤设备
CN217709986U (zh) 一种洗涤设备
CN118147872A (zh) 一种洗涤设备
CN217709991U (zh) 一种切换装置及洗涤设备
WO2023284203A1 (zh) 一种过滤装置、洗衣机及控制方法
CN108013804B (zh) 物料清洗装置、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KR20070090397A (ko) 세탁기의 필터
CN114855429A (zh) 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及洗衣机
JP7123175B2 (ja) ドラム洗濯機及びそのスプレーシステムと窓パッキン
CN108729148B (zh) 一种洗衣机泵及洗衣机
CN115613304A (zh) 一种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078037A1 (zh) 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及洗衣机
CN221094601U (zh) 洗衣机
CN116988279A (zh) 一种洗涤设备
CN112210967A (zh) 毛绒收集装置及其洗衣机
CN221003892U (zh) 一种切换阀及衣物处理设备
WO2023066014A1 (zh) 一种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4687155B (zh) 一种滚筒洗衣机
CN210596692U (zh) 毛绒收集装置及其洗衣机
CN221071989U (zh) 冷凝组件及洗衣设备
CN116988277A (zh) 一种洗涤设备
WO2023109606A1 (zh) 一种洗衣机泵及洗衣机
CN116791315A (zh) 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及洗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