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5959U - 一种钢塑复合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塑复合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15959U
CN219215959U CN202320305116.0U CN202320305116U CN219215959U CN 219215959 U CN219215959 U CN 219215959U CN 202320305116 U CN202320305116 U CN 202320305116U CN 219215959 U CN219215959 U CN 219215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limiting
block
column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0511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建国
傅小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Nuoan Metal Contai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Nuoan Metal Contai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Nuoan Metal Contai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Nuoan Metal Contai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0511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15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15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159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塑复合桶,包括主体组件,包括复合桶、固定块、进出料口、漏斗以及滑块,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所述复合桶顶部,所述进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复合桶顶部,所述漏斗位于所述固定块顶部,所述滑块固定于所述漏斗一侧,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于所述滑槽内;以及,辅助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组件上,包括密封件、提拉件以及限位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进出料口顶部,所述提拉件设置于所述复合桶两侧,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块和所述进出料口上。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提拉件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对复合桶进行搬运,通过限位件的设置,方便对漏斗的拿取的固定,同时限位件的设置还方便对盖子开关。

Description

一种钢塑复合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钢塑复合桶。
背景技术
人类与化工的关系十分密切,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化工产品的加工中,需要化工桶来对一些原料进行存储或混合,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20634970.0的一种带有漏斗的钢塑复合桶,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漏斗与桶体相结合,通过预埋方颈螺栓实现了漏斗与桶体的固定,方便取拿漏斗,倾倒液体,减少飞溅和污染,使用灵活,但是该漏斗是由多个螺栓对其进行固定,防止漏斗掉落,同时在对漏斗进行拿取和安装时较为不便,当需要对复合桶进行搬运时,该方案不方便对复合桶进行搬运,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钢塑复合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但是该漏斗是由多个螺栓对其进行固定,防止漏斗掉落,同时在对漏斗进行拿取和安装时较为不便,当需要对复合桶进行搬运时,该方案不方便对复合桶进行搬运,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塑复合桶,其包括,主体组件,包括复合桶、固定块、进出料口、漏斗以及滑块,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所述复合桶顶部,所述进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复合桶顶部,所述漏斗位于所述固定块顶部,所述滑块固定于所述漏斗一侧,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于所述滑槽内;以及,
辅助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组件上,包括密封件、提拉件以及限位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进出料口顶部,所述提拉件设置于所述复合桶两侧,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块和所述进出料口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钢塑复合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密封件包括盖子、铰接块以及密封圈,所述盖子设置于所述进出料口顶部,所述铰接块固定于所述盖子一侧,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盖子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钢塑复合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提拉件包括连接柱和握把,所述复合桶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柱转动连接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握把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钢塑复合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提拉件还包括防滑套,所述防滑套固定于所述握把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钢塑复合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柱和第一固定环,所述固定块内开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限位柱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固定环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柱外侧,所述滑块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柱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钢塑复合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一腔室内壁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钢塑复合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还包括第二限位柱、第二固定环以及插接块,所述进出料口内开设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限位柱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固定环固定于所述第二限位柱外侧,所述插接块固定于所述盖子底部,所述进出料口内开设有第三腔室,所述插接块位于所述第三腔室内,所述插接块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柱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二限位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钢塑复合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环和所述第二腔室内壁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钢塑复合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还包括第三限位柱、第三固定环、连接块以及插接柱,所述进出料口上开设有第四腔室,所述第三限位柱位于所述第四腔室内,所述第三固定环固定于所述第三限位柱外侧,所述连接块固定于所述漏斗一侧,所述插接柱固定于所述连接块一侧,所述进出料口上开设有与所述插接柱相对应的第五腔室,所述插接柱一侧开设与所述第三限位柱相对应的第三限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钢塑复合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还包括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固定环和所述第四腔室内壁固定。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提拉件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对复合桶进行搬运,通过限位件的设置,方便对漏斗的拿取的固定,同时限位件的设置还方便对盖子开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钢塑复合桶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钢塑复合桶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3为钢塑复合桶的提拉件剖面结构图。
图4为钢塑复合桶的进出料口剖面结构图。
图5为钢塑复合桶的图4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6为钢塑复合桶的图4中C处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7为钢塑复合桶的限位件剖面结构图。
图8为钢塑复合桶的图7中D处局部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塑复合桶,钢塑复合桶包括。
主体组件100,包括复合桶101、固定块102、进出料口103、漏斗104以及滑块105,固定块102固定于复合桶101顶部,进出料口103设置于复合桶101顶部,漏斗104位于固定块102顶部,滑块105固定于漏斗104一侧,固定块102上开设有滑槽Q,滑块105滑动于滑槽Q内。
通过复合桶101的设置,用于盛放所需要的液体,通过固定块102的设置,用于对止漏斗104进行固定,防止漏斗104掉落,通过进出料口103的设置,用于对复合桶101内加入所需要的液体和使桶内的液体流出,通过漏斗104的设置,用于防止在向复合桶101内加入液体时,液体回流到复合桶101表面,进而会对复合桶101造成损坏,同时也防止在对复合桶101内的液体进行倒出时,复合桶101内的液体回流到复合桶101表面,通过滑块105与滑槽Q二者的配合,方便对漏斗104的拿取和安装。
辅助组件200,设置于主体组件100上,包括密封件201、提拉件202以及限位件203,密封件201设置于进出料口103顶部,提拉件202设置于复合桶101两侧,限位件203设置于固定块102和进出料口103上。
通过密封件201的设置,用于防止复合桶101的液体泄漏,进而会对复合桶101表面造成损坏,同时也避免了浪费,通过提拉件202的设置,方便工人对复合桶101进行搬运,通过限位件203的设置,方便对密封件201的开启和关闭,同时,限位件203的设置还方便对漏斗104的拿取和固定,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实施例2
参照图1、图3、图4和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
具体的,密封件201包括盖子201a、铰接块201b以及密封圈201c,盖子201a设置于进出料口103顶部,铰接块201b固定于盖子201a一侧,密封圈201c设置于盖子201a底部。
通过盖子201a的设置,用于对进出料口103进行封堵,防止复合桶101内的液体泄漏,进入会对复合桶101表面造成损坏,同时避免了浪费,通过铰接块201b的设置,可以使盖子201a围绕着一个点做圆周运动,从而方便盖子201a开启和闭合,通过密封圈201c的设置,用于增加盖子201a的密封性,从而防止复合桶101内的液体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泄漏。
具体的,提拉件202包括连接柱202a和握把202b,复合桶101两侧开设有通孔W,连接柱202a转动连接于通孔W内,握把202b的两端与连接柱202a的两端固定。
通过接柱202a的设置,可以使握把202b围绕接柱202a转动,进而使握把202b可以改变不同的位置,从而可以完成不同的工作,握把202b呈现U型,通过握把202b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对复合桶101进行搬运和对复合桶101内的液体进行倾倒。
具体的,提拉件202还包括防滑套202c,防滑套202c固定于握把202b外侧。
在工人在通过握把202b搬运复合桶101时,防滑套202c的设置用于防止工人在搬运的过程中抓不稳握把202b,同时防滑套202c的设置,还可以吸收工人搬运过程中手上的汗和增加舒适度。
实施例3
参照图1、图2和图4~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前两个实施例。
具体的,限位件203包括第一限位柱203a和第一固定环203b,固定块102内开设有第一腔室S,第一限位柱203a位于第一腔室S内,第一固定环203b固定于第一限位柱203a外侧,滑块105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Z,第一限位柱203a一端插接于第一限位孔Z内。
第一限位柱203a一端呈现倾斜状,通过第一限位柱203a与第一限位孔Z二者的配合,用于对滑块105进行限位,进而对漏斗104进行限位,防止复合桶101在移动的过程中漏斗104发生掉落,通过第一固定环203b的设置,用于防止第一限位柱203a滑出第一腔室S,从而使第一限位柱203a与第一限位孔Z二者分离,进而不能对滑块105进行限位,从而使复合桶101在移动的过程中漏斗104会掉落。
具体的,限位件203还包括第一弹簧203c,第一弹簧203c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环203b和第一腔室S内壁固定。
通过第一弹簧203c的设置,用于对第一固定环203b施加一个推力,进而带动第一固定环203b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限位柱203a移动,使第一限位柱203a与第一限位孔Z卡合的更加紧密,防止二者分离,进而不能对滑块105进行限位,从而使漏斗104在复合桶101搬运的过程中发生掉落。
具体的,限位件203还包括第二限位柱203d、第二固定环203e以及插接块203f,进出料口103内开设有第二腔室X,第二限位柱203d位于第二腔室X内,第二固定环203e固定于第二限位柱203d外侧,插接块203f固定于盖子201a底部,进出料口103内开设有第三腔室Y,插接块203f位于第三腔室Y内,插接块203f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M,第二限位柱203d一端插接于第二限位孔M内。
第二限位柱203d一端呈现倾斜状,通过第二限位柱203d与第二限位孔M二者的配合,用于对插接块203f进行限位进而对盖子201a进行限位,防止盖子201a被误触打开,从而使复合桶101内的液体泄漏,通过第二固定环203e的设置,用于防止第二限位柱203d脱离第二腔室X,通过插接块203f与第三腔室Y二者的配合,用于对插接块203f进行限位,防止插接块203f发生偏移,进而使第二限位柱203d不能插接到第二限位孔M内,从而不能对插接块203f进行限位。
具体的,限位件203还包括第二弹簧203g,第二弹簧203g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环203e和第二腔室X内壁固定。
通过第二弹簧203g的设置,用于对第二固定环203e施加一个推力,带动第二固定环203e移动,进而带动第二限位柱203d,使第二限位柱203d与第二限位孔M卡合的更加紧密,进而防止第二限位柱203d与第二限位孔M分离,从而防止插接块203f脱离第三腔室Y,进而防止盖子201a被误触从而打开。
具体的,限位件203还包括第三限位柱203h、第三固定环203i、连接块203j以及插接柱203k,进出料口103上开设有第四腔室N,第三限位柱203h位于第四腔室N内,第三固定环203i固定于第三限位柱203h外侧,连接块203j固定于漏斗104一侧,插接柱203k固定于连接块203j一侧,进出料口103上开设有与插接柱203k相对应的第五腔室V,插接柱203k一侧开设与第三限位柱203h相对应的第三限位孔T。
第三限位柱203h一端呈现倾斜状,当第三限位柱203h插接到第三限位孔T内后,进而可以对插接柱203k进行限位,从而对漏斗104进行限位,防止漏斗104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移动,通过第三固定环203i的设置,可以保证第三限位柱203h只能在第四腔室N内活动,连接块203j的设置,用于连接漏斗104和插接柱203k,使插接柱203k和插接柱203k二者之间存在间隙,从而使插接柱203k能够插接到第五腔室V内,通过插接柱203k与第五腔室V二者的配合用于对漏斗104进行定位,使漏斗104在使用时不会晃动。
具体的,限位件203还包括第三弹簧203l,第三弹簧203l两端分别与第三固定环203i和第四腔室N内壁固定。
通过第三弹簧203l的设置,用于对第三固定环203i施加一个推力,进而带动第三限位柱203h移动,使第三限位柱203h在被插接柱203k挤压发生移动后可以回复到原位,从而进入到第三限位孔T内,进而可以对插接柱203k进行限位,防止插接柱203k脱离第五腔室V。
在使用时,当需要对复合桶101进行搬运时,需要两位工人分别站在复合桶101的两侧,分别握住复合桶101两侧的握把202b,然后两位工人提拉握把202b,把复合桶101提拉离开地面,从而可以把复合桶101搬运到所需要的地方,当需要对复合桶101内加入液体时,首先拉动第二限位柱203d,使第二限位柱203d与第二限位孔M分离,进而解除对插接块203f限位,然后打开盖子201a,解除对进出料口103的密封,之后拉动第一限位柱203a,使第一限位柱203a与第一限位孔Z分离,进而解除对滑块105的限位,然后拉动漏斗104并通过滑块105与滑槽Q二者的配合,使漏斗104脱离固定块102,然后把漏斗104放到进出料口103上,使插接柱203k进入到第五腔室V内,然后使第三限位柱203h进入到第三限位孔T内,进而对插接柱203k进行限位,从而对漏斗104进行限位,防止漏斗104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进而使液体洒落到复合桶101表面,当复合桶内液体加满后,拉动第三限位柱203h,使第三限位柱203h与第三限位孔T分离,进而解除对插接柱203k的限位,然后拉动漏斗104使插接柱203k脱离第五腔室V,之后通过滑块105与滑槽Q二者的配合,使漏斗104固定在固定块102上,然后使第一限位柱203a进入再次到第一限位孔Z内,从而对漏斗104进行限位,然后转动盖子201a,使插接块203f进行到第三腔室Y内,进而对盖子201a进行限位,防止复合桶内的液体泄漏,然后使第二限位柱203d进入到第二限位孔M内,进而对插接块203f进行限位,从而防止盖子201a被误触打开,从而使复合桶101内的液体泄漏,以此便完成了对复合桶101的搬运和对复合桶101加入液体以及密封。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钢塑复合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组件(100),包括复合桶(101)、固定块(102)、进出料口(103)、漏斗(104)以及滑块(105),所述固定块(102)固定于所述复合桶(101)顶部,所述进出料口(103)设置于所述复合桶(101)顶部,所述漏斗(104)位于所述固定块(102)顶部,所述滑块(105)固定于所述漏斗(104)一侧,所述固定块(102)上开设有滑槽(Q),所述滑块(105)滑动于所述滑槽(Q)内;以及,
辅助组件(200),设置于所述主体组件(100)上,包括密封件(201)、提拉件(202)以及限位件(203),所述密封件(201)设置于所述进出料口(103)顶部,所述提拉件(202)设置于所述复合桶(101)两侧,所述限位件(203)设置于所述固定块(102)和所述进出料口(103)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塑复合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201)包括盖子(201a)、铰接块(201b)以及密封圈(201c),所述盖子(201a)设置于所述进出料口(103)顶部,所述铰接块(201b)固定于所述盖子(201a)一侧,所述密封圈(201c)设置于所述盖子(201a)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塑复合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件(202)包括连接柱(202a)和握把(202b),所述复合桶(101)两侧开设有通孔(W),所述连接柱(202a)转动连接于所述通孔(W)内,所述握把(202b)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柱(202a)的两端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塑复合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件(202)还包括防滑套(202c),所述防滑套(202c)固定于所述握把(202b)外侧。
5.如权利要求2、3和4任一项所述的钢塑复合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03)包括第一限位柱(203a)和第一固定环(203b),所述固定块(102)内开设有第一腔室(S),所述第一限位柱(203a)位于所述第一腔室(S)内,所述第一固定环(203b)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柱(203a)外侧,所述滑块(105)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Z),所述第一限位柱(203a)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孔(Z)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塑复合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03)还包括第一弹簧(203c),所述第一弹簧(203c)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环(203b)和所述第一腔室(S)内壁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塑复合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03)还包括第二限位柱(203d)、第二固定环(203e)以及插接块(203f),所述进出料口(103)内开设有第二腔室(X),所述第二限位柱(203d)位于所述第二腔室(X)内,所述第二固定环(203e)固定于所述第二限位柱(203d)外侧,所述插接块(203f)固定于所述盖子(201a)底部,所述进出料口(103)内开设有第三腔室(Y),所述插接块(203f)位于所述第三腔室(Y)内,所述插接块(203f)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M),所述第二限位柱(203d)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二限位孔(M)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塑复合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03)还包括第二弹簧(203g),所述第二弹簧(203g)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环(203e)和所述第二腔室(X)内壁固定。
9.如权利要求6、7和8任一项所述的钢塑复合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03)还包括第三限位柱(203h)、第三固定环(203i)、连接块(203j)以及插接柱(203k),所述进出料口(103)上开设有第四腔室(N),所述第三限位柱(203h)位于所述第四腔室(N)内,所述第三固定环(203i)固定于所述第三限位柱(203h)外侧,所述连接块(203j)固定于所述漏斗(104)一侧,所述插接柱(203k)固定于所述连接块(203j)一侧,所述进出料口(103)上开设有与所述插接柱(203k)相对应的第五腔室(V),所述插接柱(203k)一侧开设与所述第三限位柱(203h)相对应的第三限位孔(T)。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塑复合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03)还包括第三弹簧(203l),所述第三弹簧(203l)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固定环(203i)和所述第四腔室(N)内壁固定。
CN202320305116.0U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钢塑复合桶 Active CN219215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5116.0U CN219215959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钢塑复合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5116.0U CN219215959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钢塑复合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15959U true CN219215959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38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05116.0U Active CN219215959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钢塑复合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159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15959U (zh) 一种钢塑复合桶
CN106516370A (zh) 一种新型方便实用的化工料桶
CN205977251U (zh) 一种锚索锁具拆除装置
CN212557218U (zh) 一种便于涂料分批使用的密封涂料桶
CN212702456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食品检测用高速离心机
CN220885349U (zh) 一种除油剂的密封包装结构
CN218082457U (zh) 一种用于离心机转子盖的扳手
CN220705199U (zh) 一种布线装置
CN204799640U (zh) 一种残余洗发水清理装置
CN210088420U (zh) 一种塔机用润滑油加注装置
CN203047704U (zh) 一种可翻转的渣斗
CN220054597U (zh) 一种pvc表面处理剂存储装置
CN217262097U (zh) 一种胶粘材料加工用存储装置
CN207088329U (zh) 一种进料斗及进料设备、注塑机
CN217323355U (zh) 一种用于化工厂原料桶的取料和注料装置
CN216425331U (zh) 一种可分类存储的墨水生产用溶剂存储装置
CN208007627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地坪漆储存装置
CN217119955U (zh) 一种防沉淀防水涂料存储装置
CN210584591U (zh) 一种口腔临床用印模材料调和装置
CN215233876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涂料快速搅拌混合装置
CN209772026U (zh) 注胶试验装置
CN218737657U (zh) 一种便携式化妆品瓶
CN212471859U (zh) 一种木制工艺品用涂胶装置
CN211570618U (zh) 一种生物制药用发酵罐
CN215992008U (zh) 一种粮仓分粮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