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6345U - 一种折叠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6345U
CN219206345U CN202320753447.0U CN202320753447U CN219206345U CN 219206345 U CN219206345 U CN 219206345U CN 202320753447 U CN202320753447 U CN 202320753447U CN 219206345 U CN219206345 U CN 2192063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eat
support
chair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534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ijing Tourism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ijing Tourism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ijing Tourism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ijing Tourism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534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063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6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63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折叠椅,属于旅游制品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椅座框架、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在椅座框架上的椅背框架和前支脚框架、与前支脚框架转动连接的后支脚框架、两分别转动连接在椅背框架上的扶手以及两分别设置椅座框架上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上连接端与扶手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的下连接端与后支脚框架连接,所述椅座框架和椅背框架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承载人体的承载板。本申请实现椅架可折叠的同时也减少坐者使用时产生的疲劳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旅游制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椅。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在工作之余的空闲生活中,时常需要外出露营,而折叠椅则是露营的必须装备。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852424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折叠的折叠椅,包括乘坐连杆、支撑腿、叉杆组件、连接杆和凳面;所述乘坐连杆为U型结构,所述乘坐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所述叉杆组件的两侧的一端和连接杆的一端,所述乘坐连杆的两端的近端部铰接所述支撑腿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叉杆组件的两侧的另一端和支撑腿的另一端;所述凳面设置于两根所述乘坐连杆;还设置有扶手连杆,所述扶手连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根所述支撑腿的一端,所述靠背面和凳面为帆布。当需要对折叠椅进行折叠时,只要对着支撑腿的扶手连杆施加压力,乘坐连杆和连接杆的夹角缩小,支撑腿和叉杆组件铰接的夹角也是不断缩小,如此折叠椅便可以进行收缩。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为了实现上述折叠椅的折叠,上述折叠椅的靠背面和凳面均为帆布,帆布椅虽然能够通过力学受力自动去适应坐者的弧线,但是长时间使用后,帆布会自然塌陷和变化,一旦坐者瘫软在帆布椅上,只要坐者有任何体位和重心的变化时,都会消耗使用者本身的肌肉拉伸,从而使坐者更容易疲劳,对此,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椅架可折叠的同时也减少坐者使用时产生的疲劳,本申请提供一种折叠椅。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折叠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椅,包括椅座框架、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在椅座框架上的椅背框架和前支脚框架、与前支脚框架转动连接的后支脚框架、两分别转动连接在椅背框架上的扶手以及两分别设置椅座框架上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上连接端与扶手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的下连接端与后支脚框架连接,所述椅座框架和椅背框架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承载人体的承载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椅座框架、椅背框架、前支脚框架、后支脚框架、扶手和支撑组件的相互连接作用下形成了可折叠的椅架,且在该椅架折叠的过程中,设置在椅座框架和椅背框架上的承载板不会阻碍椅架的折叠;与帆布椅相比,承载板不易自然塌陷和变化,从而减少坐者使用时产生的疲劳。
可选的,每一所述承载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均垂直固定有加强板条,所述加强板条的端面和承载板的背面之间形成剪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条的设置使得承载板在受力弯折的过程中不易断裂;贴合于椅座框架侧臂或椅背框架侧臂的剪口,实现承载板与椅座框架或椅背框架的无缝衔接,进而提高椅架的稳定性能。
可选的,所述后支脚框架的两侧臂端部均设置有支托件,两所述支撑组件分别与两支托件位置对应,所述支托件支托并连接位置对应的支撑组件的下连接端,两所述扶手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座,两所述调节座分别与两支撑组件位置对应,所述支撑组件的上连接端与位置对应的调节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组件的上连接端与位置对应的调节座连接,通过调节座对支撑杆的上连接端的限位;支托件支托并连接位置对应的支撑组件的下连接端,通过支撑杆的下连接端对后支脚框架的限位;从而在支撑杆的支撑作用下,使得展开后的椅架更加平稳,也使得展开后的椅架拥有足够大的承载力。
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椅座框架的侧臂外侧转动连接的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支撑杆底端的连接座和固定连接在支撑杆顶端上的卡接件,所述支托件支托并连接连接座,所述卡接件与调节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件与调节座连接,实现了调节座对支撑杆的上连接端的限位;支托件支托并连接连接座,实现了支撑杆的下连接端对后支脚框架的限位;从而在支撑杆的支撑作用下,使得展开后的椅架更加平稳。
可选的,所述支托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后支脚框架侧臂端部的斜支托块和固定连接在斜支托块斜面上的耳板,所述斜支托块的斜面支托连接座的弯折部,所述连接座远离支撑杆的一端与耳板远离斜支托块的一端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支托块的斜面支托连接座的弯折部,从而通过斜支托块对支撑杆的下连接端进行限位。
可选的,所述连接座和支托件的连接处还转动连接有加强座,所述加强座卡接在后支脚框架侧臂和支撑杆的夹角处,所述加强座上套设有标识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座的设置提高后支脚框架与支撑杆连接处的承载力;而标识套上可标识对应品牌的logo,从而便于用户辨别品牌。
可选的,所述加强座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两个斜面卡接与后支脚框架侧臂和支撑杆的夹角处,所述前支脚框架的底侧以及后支脚框架的底侧均弯折有内凹的弧形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件的设置起到缓冲加强座受力的作用的同时也提高加强座的抗冲击能力;而弧形线的设置使得前支脚框架和后支脚框架能够适用于不平整地面。
可选的,所述调节座的侧面开设有长条滑孔和多个与长条滑孔连通的斜卡接孔,所述卡接件与长条滑孔滑移连接,所述卡接件的卡接部与斜卡接孔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斜卡接孔的设置实现椅背框架多种档位的角度调节。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椅座框架、椅背框架、前支脚框架、后支脚框架、扶手和支撑组件的相互连接作用下形成了可折叠的椅架,且在该椅架折叠的过程中,设置在椅座框架和椅背框架上的承载板不会阻碍椅架的折叠;与帆布椅相比,承载板不易自然塌陷和变化,从而减少坐者使用时产生的疲劳;
2.支撑组件的上连接端与位置对应的调节座连接,通过调节座对支撑杆的上连接端的限位;支托件支托并连接位置对应的支撑组件的下连接端,通过支撑杆的下连接端对后支脚框架的限位;从而在支撑杆的支撑作用下,使得展开后的椅架更加平稳,也使得展开后的椅架拥有足够大的承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支托件和连接座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椅架处于半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椅座框架;11、连接板;2、椅背框架;3、前支脚框架;4、后支脚框架;41、支托件;411、斜支托块;412、耳板;5、扶手;51、调节座;511、长条滑孔;512、斜卡接孔;6、支撑组件;61、支撑杆;62、连接座;621、让位口;63、卡接件;631、限位垫片;7、加强座;71、缓冲件;8、承载板;81、加强板条;82、剪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折叠椅。
参照图1和图2,折叠椅包括水平设置的椅座框架1、转动连接在椅座框架1开口处上方且可向靠近椅座框架1方向翻转的椅背框架2、转动连接在椅座框架1开口处下方且可向靠近椅座框架1方向翻转的前支脚框架3、交叉设置在前支脚框架3的外侧且与前支脚框架3转动连接的后支脚框架4、两分别转动连接在椅背框架2两侧臂外侧的扶手5以及两分别设置椅座框架1两侧臂外侧的支撑组件6;支撑组件6的上连接端与扶手5连接,支撑组件6的下连接端与后支脚框架4连接。在椅座框架1、椅背框架2、前支脚框架3、后支脚框架4、扶手5和支撑组件6的相互连接作用下形成了可折叠的椅架;椅座框架1和椅背框架2上均设置有承载板8,承载板8设置有多个,多个承载板8均匀分布在椅背框架2和椅座框架1,位于椅背框架2上的承载板8用于承载人体的背部,位于椅座框架1上的承载板8用于承载人体的臀部。
为了保证椅架拥有足够大的承载力的同时还能减轻椅架的整体重量,达到轻便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椅架为加厚铝合金椅架;铝合金在保持纯铝质轻等优点的同时还能具有较高的强度。其中,椅背框架2、椅座框架1、前支脚框架3和后支脚框架4均为一体成型且内部中空的方形框架体,扶手5为内部中空的方形杆体。
参照图2和图3,椅背框架2、椅座框架1、前支脚框架3和后支脚框架4的截面均呈U形;当椅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椅背框架2竖向设置且其开口朝向下设置,椅背框架2位于椅座框架1的上方,且椅背框架2的开口朝向椅座框架1的开口;前支脚框架3位于椅座框架1的下方,且前支脚框架3的开口朝向椅背框架2的开口。前支脚框架3和后支脚框架4的交叉处转动连接,具体的,前支脚框架3和后支脚框架4的交叉处通过铆钉活动铆接。椅座框架1的两侧臂均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的上连接部与椅背框架2的侧臂转动连接,连接件的下连接部与前支脚框架3的侧臂转动连接。
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包括两对称固定在椅座框架1侧臂上的连接板11;连接板11邻近于椅座框架1的开口处,两连接板11分别位于椅座框架1同一侧臂的外侧和内侧;具体的,连接板11通过两铆钉固定铆接在椅座框架1的侧臂上。连接板11的上连接部延伸至椅座框架1的上方,椅背框架2的侧臂延伸至两连接板11的上连接部之间,且椅背框架2的侧臂转动连接在两连接板11的上连接部之间;具体的,两连接板11的上连接部通过同一铆钉与椅背框架2的侧臂活动铆接。连接板11的下连接部延伸至椅座框架1的下方,前支脚框架3的侧臂延伸至两连接板11的下连接部之间,且前支脚框架3的侧臂转动连接在两连接板11的下连接部之间;具体的,两连接板11的下连接部通过同一铆钉与前支脚框架3的侧臂活动铆接。位于椅架同一侧的前支脚框架3侧臂、椅座框架1侧臂和椅背框架2侧臂均处于同一平面上;且前支脚框架3和椅座框架1的连接处存在可供后支脚框架4翻转的间距,椅背框架2和椅座框架1的连接处也存在可供椅背框架2翻转的间距。从而连接板11的设置使得椅背框架2和前支脚框架3均可向靠近椅座框架1的方向翻转,进而有助于椅架的折叠和收纳。
参照图2和图4,前支脚框架3的底侧以及后支脚框架4的底侧均撑地,且前支脚框架3的底侧以及后支脚框架4的底侧均弯折有内凹的弧形线,弧形线的内弧侧朝向地面,从而弧形线的存在使得前支脚框架3和后支脚框架4能够适用于不平整地面。扶手5上具有符合人体工学的弧形曲线,在坐者将手臂搭在扶手5上时,扶手5上的弧形曲线能够有效缓解手臂压力,增加坐者手臂的舒适度,从而提高坐者体验。两扶手5均水平设置,且扶手5位于椅座框架1的上方;椅背框架2位于两扶手5之间,两扶手5相互靠近的一侧端部均通过铆钉与椅背框架2的两侧臂外侧活动铆接。
参照图4和图5,后支脚框架4的两侧臂端部均设置有支托件41,两支撑组件6分别与两支托件41位置对应,支托件41支托并连接位置对应的支撑组件6的下连接端;两扶手5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座51,两调节座51分别与两支撑组件6位置对应,支撑组件6的上连接端与位置对应的调节座51连接。
参照图4和图5,支撑组件6(见图2)包括支撑杆61、固定连接在支撑杆61底端的连接座62和固定连接在支撑杆61顶端上的卡接件63;两支撑杆61相互靠近的一侧中部均通过铆钉与椅座框架1的两侧臂外侧活动铆接;支托件41支托并连接连接座62,卡接件63与调节座51连接。
在椅架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椅架的各个活动铆接处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摩擦,为了减少该摩擦,达到降噪的效果;椅架的各个活动铆接处均套设有垫片。在本实施例中,垫片为尼龙垫片。即:扶手5和椅背框架2的活动铆接处、连接板11和椅背框架2的活动铆接处、连接板11和前支脚框架3的活动铆接处、前支脚框架3和后支脚框架4的活动铆接处以及支撑杆61和椅座框架1的活动铆接处均套设有尼龙垫片。以扶手5和椅背框架2的活动铆接处为例,将尼龙垫片套设在扶手5和椅背框架2活动铆接处的铆钉上,使得尼龙垫片位于扶手5和椅背框架2的侧臂之间,从而阻隔扶手5和椅背框架2的侧臂之间的直接摩擦,达到降噪的效果。
参照图4和图5,调节座51呈U形且其开口朝支撑杆61设置,且调节座51的两侧均开设有长条滑孔511,长条滑孔511的长度方向与调节座51的长度方向一致;调节座51的侧面上还开设有多个沿长条滑孔51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斜卡接孔512,多个斜卡接孔512均连通于长条滑孔511靠近扶手5的一侧;斜卡接孔512的倾斜方向向远离椅背框架2方向向上倾斜设置。
参照图4和图5,支撑杆61的顶端通过调节座51的开口延伸至调节座51的两侧之间,每一支撑杆61上的卡接件63设置有两个,两个卡接件63分别位于支撑杆61的两侧顶部。在本实施例中,卡接件63为圆头铆钉,圆头铆钉固定连接在支撑杆61的侧面顶部,调节座51的侧面限位在支撑杆61的侧面和圆头铆钉的圆头之间;圆头铆钉的杆身与长条滑孔511滑移连接,圆头铆钉的圆头为卡接件63的卡接部,圆头铆钉的圆头与斜卡接孔512卡接。每一圆头铆钉的杆身上均套设有两限位垫片631,位于调节座51外的限位垫片631限位在圆头铆钉的圆头和调节座51的外侧面之间,位于调节座51内的限位垫片631限位在调节座51的内侧面和支撑杆6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斜卡接孔512的数量为三个。由此,当需要调大椅背框架2的倾斜角度时,向上抬动扶手5远离椅背框架2的一端,圆头铆钉的杆身从斜卡接孔512滑移至长条滑孔511,然后向靠近椅背框架2的方向推动扶手5,此时圆头铆钉的杆身在长条滑孔511内滑移的同时,扶手5推动椅背框架2向外翻,当圆头铆钉的杆身滑移至位于中间的斜卡接孔512时,松开扶手5,在扶手5自身重力作用下,使得圆头铆钉的杆身滑移至位于中间的斜卡接孔512内,完成对椅背框架2倾斜角度的调节。从而三个斜卡接孔512的设置,实现椅背框架2三种档位的角度调节。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当圆头铆钉位于左边的斜卡接孔512时,椅背框架2和椅座框架1之间的夹角呈95°,此角度使坐者处于舒适坐姿的状态;当圆头铆钉位于中间的斜卡接孔512时,椅背框架2和椅座框架1之间的夹角呈105°,此角度使坐者处于半躺的状态,适合休闲小憩;当圆头铆钉位于右边的斜卡接孔512时,椅背框架2和椅座框架1之间的夹角呈125°,此角度使坐者处于全身放松的状态。
参照图5和图6,支托件41包括固定连接在后支脚框架4侧臂端部的斜支托块411和固定连接在斜支托块411斜面上的耳板412;斜支托块411的斜面的倾斜方向向远离耳板412的方向向上倾斜设置,耳板412远离斜支托块411的一端向下延伸。斜支托块411的斜面支托连接座62的弯折部,且连接座62上开设有与耳板412位置对应的让位口621,耳板412通过让位口621延伸至连接座62内,连接座62远离支撑杆61的一端与耳板412远离斜支托块411的一端转动连接。
参照图7和图8,为了能够提高后支脚框架4与支撑杆61连接处的承载力,连接座62和耳板412的连接处还转动连接有加强座7;具体的,加强座7、连接座62远离支撑杆61的一端以及耳板412远离斜支托块411的一端通过同一铆钉活动铆接;加强座7卡接在后支脚框架4侧臂和支撑杆61的夹角处。加强座7的内壁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缓冲件71;在本实施例中,缓冲件71为弹力胶块。弹力胶块的两个斜面卡接与后支脚框架4侧臂和支撑杆61的夹角处,从而弹力胶块的设置起到缓冲加强座7受力的作用的同时也提高加强座7的抗冲击能力。优选的,为了便于用户辨别品牌,加强座7上套设有标识套(图中未示出),标识套上开设有用于让位螺栓的让位口,标识套上可标识对应品牌的logo。
由此,通过连接板11可知,连接板11能够让椅背框架2和前支脚框架3均可向靠近椅座框架1的方向翻转;当需要折叠椅架时,向上抬动扶手5远离椅背框架2的一端,圆头铆钉的杆身从斜卡接孔512滑移至长条滑孔511,随着扶手5的继续上抬,扶手5通过支撑杆61带动连接座62的弯折部向上移动,使得连接座62的弯折部脱离与斜支托块411的抵接(如图8所示),此时后支脚框架4处于解锁的状态,后支脚框架4的底侧可向前翻转,继续使后支脚框架4的底侧向前翻转,由于后支脚框架4位于前支脚框架3的外侧,向前翻转的后支脚框架4逐渐与前支脚框架3并拢;此时,在后支脚框架4的联动作用下,支撑杆61连接调节座51的一端也向前翻转,直至支撑杆61处于与扶手5一样的水平状态;与此同时,扶手5带动椅背框架2向前翻转,直至椅背框架2并拢在两扶手5之间;此时,圆头铆钉的杆身位于长条滑孔511内,至此,完成了椅架的折叠,且在整个折叠过程中,能够实现椅架的并拢折叠和收纳,从而使得折叠后的椅架形成较小的存放空间,减少折叠后椅架的占用空间。
当需要展开椅架时,一手反方向拉动椅背框架2,另一手握扶扶手5远离椅背框架2的一端,椅背框架2带动扶手5向后移动,使得扶手5带动支撑杆61由水平状态逐渐过渡到竖直状态,在此过程中,连接座62的弯折部向靠近斜支托块411的方向移动,后支脚框架4向逐渐向后翻转,直至斜支托快的斜面支托连接座62的弯折部,此时弹力胶块的两个斜面卡接与后支脚框架4侧臂和支撑杆61的夹角处,最后在椅架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圆头铆钉的杆身卡接在斜卡接孔512内,完成了椅架的展开。在椅架展开后,一方面,在斜支托块411对连接座62弯折部的支托,以及弹力胶块卡接在后支脚框架4侧臂和支撑杆61的夹角处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后支脚框架4无法继续向后翻转;另一方面,斜卡接孔512限位支撑杆61的左右移动,使得连接座62无法反向移动,即:连接座62的弯折部无法脱离与斜支托块411的抵接。当坐者坐在该折叠椅时,坐者的重量会传递至支撑杆61和后支脚框架4的连接处,使得斜支托块411更加稳固支托连接座62的弯折部的同时,弹力胶块的两个斜面也更加紧固的卡接与后支脚框架4侧臂和支撑杆61的夹角处;从而保证该折叠椅拥有足够大的承载力,使得坐在该折叠椅上的坐者不会有椅架被压塌的担忧;加之该折叠椅的椅架为加厚铝合金椅架,还能减轻椅架的整体重量。
该折叠椅的设计综合室内和户外使用的特点,同时椅座框架1、椅背框架2、后支脚框架4和前支脚框架3的外形均为流线外形,该流线外形与室内环境和谐,同时新颖独特的折叠设计使该折叠椅方便携带户外使用。
参照图1和图9,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板8为铝合金板,多个铝合金板均匀分布在椅背框架2和椅座框架1上;位于椅背框架2上的铝合金板固定连接在椅背框架2靠近椅座框架1的一侧,位于椅座框架1上的铝合金板固定连接在椅座框架1靠近椅背框架2的一侧;以位于椅座框架1上的铝合金板为例,铝合金板的四个边角均通过铆钉与椅座框架1固定铆接。每一铝合金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均垂直固定有加强板条81,加强板条81位于椅座框架1或椅背框架2的两侧臂之间;加强板条81的设置提高了铝合金板的抗冲击能力,使得铝合金板在受力弯折的过程中不易断裂。加强板条81的端面和铝合金板的背面之间形成剪口82,剪口82贴合椅座框架1的侧臂或椅背框架2的侧臂,从而剪口82的设置实现加强板条81与椅座框架1或椅背框架2的无缝衔接,进而提高椅架的稳定性能。
铝合金板的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且铝合金板也具有符合人体工学的弧形曲线,从而使得位于椅背框架2上的铝合金板能够有效贴合人体背部曲线,有效缓解背部压力;而位于椅座框架1上的铝合金板能够托住坐者的臀部,减少半躺状态下的坐者从该折叠椅上滑落的情况发生。
本申请的一种折叠椅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折叠椅架时,向上抬动扶手5远离椅背框架2的一端,圆头铆钉的杆身从斜卡接孔512滑移至长条滑孔511,从而解锁支撑组件6分别对扶手5和后支脚框架4的支撑,使后支脚框架4向前翻转并与支脚框架并拢,并且使椅背框架2和前支脚框架3均可向靠近椅座框架1的方向翻转,从而实现了椅架的折叠,且在该椅架折叠的过程中,设置在椅座框架1和椅背框架2上的承载板8不会阻碍椅架的折叠;与帆布椅相比,承载板8不易自然塌陷和变化,从而减少坐者使用时产生的疲劳。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座框架(1)、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在椅座框架(1)上的椅背框架(2)和前支脚框架(3)、与前支脚框架(3)转动连接的后支脚框架(4)、两分别转动连接在椅背框架(2)上的扶手(5)以及两分别设置椅座框架(1)上的支撑组件(6),所述支撑组件(6)的上连接端与扶手(5)连接,所述支撑组件(6)的下连接端与后支脚框架(4)连接,所述椅座框架(1)和椅背框架(2)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承载人体的承载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承载板(8)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均垂直固定有加强板条(81),所述加强板条(81)的端面和承载板(8)的背面之间形成剪口(8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脚框架(4)的两侧臂端部均设置有支托件(41),两所述支撑组件(6)分别与两支托件(41)位置对应,所述支托件(41)支托并连接位置对应的支撑组件(6)的下连接端,两所述扶手(5)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座(51),两所述调节座(51)分别与两支撑组件(6)位置对应,所述支撑组件(6)的上连接端与位置对应的调节座(5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6)包括与椅座框架(1)的侧臂外侧转动连接的支撑杆(61)、固定连接在支撑杆(61)底端的连接座(62)和固定连接在支撑杆(61)顶端上的卡接件(63),所述支托件(41)支托并连接连接座(62),所述卡接件(63)与调节座(5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托件(41)包括固定连接在后支脚框架(4)侧臂端部的斜支托块(411)和固定连接在斜支托块(411)斜面上的耳板(412),所述斜支托块(411)的斜面支托连接座(62)的弯折部,所述连接座(62)远离支撑杆(61)的一端与耳板(412)远离斜支托块(411)的一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62)和支托件(41)的连接处还转动连接有加强座(7),所述加强座(7)卡接在后支脚框架(4)侧臂和支撑杆(61)的夹角处,所述加强座(7)上套设有标识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座(7)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有缓冲件(71),所述缓冲件(71)的两个斜面卡接与后支脚框架(4)侧臂和支撑杆(61)的夹角处,所述前支脚框架(3)的底侧以及后支脚框架(4)的底侧均弯折有内凹的弧形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51)的侧面开设有长条滑孔(511)和多个与长条滑孔(511)连通的斜卡接孔(512),所述卡接件(63)与长条滑孔(511)滑移连接,所述卡接件(63)的卡接部与斜卡接孔(512)卡接。
CN202320753447.0U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折叠椅 Active CN219206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3447.0U CN219206345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折叠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3447.0U CN219206345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折叠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6345U true CN219206345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1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53447.0U Active CN219206345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折叠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63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82824B2 (en) Collapsible and portable rocking chair
US10874217B2 (en) Collapsible and portable rocking chair
WO2007053101A1 (en) Vehicle chair frame structure
JP7411628B2 (ja) 押し上げ機構と椅子
US2696868A (en) Corrective chair
CN219206345U (zh) 一种折叠椅
US6949027B1 (en) Garden swing
CN109124120B (zh) 一种助站式躺椅用铁架及其工作方法
CN116421015B (zh) 一种方便收纳的折叠椅
CN201019330Y (zh) 能平躺睡觉、双靠背折叠、两侧扶手可做落地支架使用的椅子
CN2407652Y (zh) 多功能休闲椅架
CN212165395U (zh) 一种用于办公的坐卧沙发
CN216651808U (zh) 一种户外座椅
CN110547624A (zh) 一种座椅单元及座椅
CN215913879U (zh) 一种躺椅
CN220124305U (zh) 一种折叠椅
CN217937644U (zh) 一种折叠椅
CN214341240U (zh) 一种带有易调节腿拖的座椅
CN220988189U (zh) 休闲椅的可旋转靠背把手结构
CN210961135U (zh) 座椅单元及座椅
US11659932B2 (en) Folding swing chair support and swing chair
CN213282221U (zh) 多功能休闲椅框架结构
CN215913918U (zh) 沙发的双电机伸展装置
CN217218458U (zh) 一种可折叠的美术用课桌椅
CN211092875U (zh) 座具单元及座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