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6322U - 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6322U
CN219206322U CN202223035091.1U CN202223035091U CN219206322U CN 219206322 U CN219206322 U CN 219206322U CN 202223035091 U CN202223035091 U CN 202223035091U CN 219206322 U CN219206322 U CN 219206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bound
shell
pushing mechanism
reset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3509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仲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ongshun Hardware Precision Product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Hongshun Hardware Precision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Hongshun Hardware Precision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Hongshun Hardware Precision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3509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06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6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63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Drawers Of Furni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包括壳体、及用于与抽屉连接且可相对壳体移动以带动抽屉打开或关闭的推动机构,壳体设有反弹机构及锁定机构;反弹机构可相对壳体移动,反弹机构与壳体之间设有使反弹机构复位至第一位置的复位组件;反弹机构可随抽屉关闭时移动至第二位置;锁定机构用于将反弹机构锁定在第二位置上;复位组件包括复位弹性件、及伸入壳体内部且与复位弹性件连接的调节杆,调节杆用于调节复位弹性件的张紧度。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杆与复位弹性件的配合能够调节抽屉开启时反弹的力度,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调整抽屉的移动速度,避免抽屉中的物品在抽屉急速移动中碰撞从而发出响声,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对家具的体验度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用于收纳物品的一类家具,如抽屉柜,一般是通过滑动自如的抽屉导轨与柜体连接,使得抽屉关闭后能紧贴家具,显得整齐美观。
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9645722A公开的一种抽屉导轨按压反弹器,其包括相互扣合的底座及第一保护盖,底座上铰接安装有第一挂钩,第一保护盖内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一反弹滑块安装在第一导轨上滑动,第一反弹滑块与第一挂钩对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挂钩,第一挂钩可与第二挂钩挂扣或分离,第一反弹滑块与第一保护盖间设置有第一拉簧,第一拉簧始终向关闭方向拉动第一反弹滑块,第一反弹滑块的内端抵压在反弹挂块上。然而抽屉导轨按压反弹器缺少调节第一拉簧的机构,不能调节第一拉簧的弹出力度,该抽屉弹出时,由于弹出力度过大,抽屉内物品在反弹过程中容易因为急速运动移位并产生撞击声音。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现有的抽屉弹出时力度不能调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包括壳体、及用于与抽屉连接且可相对所述壳体移动以带动抽屉打开或关闭的推动机构,所述壳体设有反弹机构及锁定机构;
所述反弹机构可相对所述壳体移动,所述反弹机构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使所述反弹机构复位至第一位置的复位组件;所述反弹机构可随抽屉关闭时移动至第二位置;
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将所述反弹机构锁定在第二位置上;
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复位弹性件、及伸入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复位弹性件连接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用于调节所述复位弹性件的张紧度。
为了提高复位弹性件与反弹机构的配合效果,所述推动机构上设有推动块,所述反弹机构上设有第一反弹壳体、与所述推动块相抵的滑动件、一侧与所述滑动件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反弹壳体连接的第二反弹壳体,所述复位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反弹壳体上。
为了提高复位组件的调节效果,所述调节杆设有第一螺纹部及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螺纹部与所述第二螺纹部的螺纹旋转反向相反,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螺纹部配合的第一调节轮、及与所述第二螺纹部配合的第二调节轮。
为了提高复位组件的调节效果,所述复位弹性件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调节轮与其中一个复位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轮与其中一个复位弹性件连接,其中一个复位弹性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调节轮靠近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另外一个复位弹性件连接在所述第二调节轮靠近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
为了提高调节杆的稳定性,所述调节杆上设有螺纹部连接槽、及连接在所述螺纹部连接槽上的螺纹部限位件,所述壳体设有容置所述螺纹部限位件的壳体凹槽。
为了提高反弹机构移动时稳定性,所述第二反弹壳体上设有滑动槽、及位于所述滑动槽上的齿轮部,所述第一反弹壳体还设有与所述滑动槽连接的联动部,所述联动部上设有与所述齿轮部的一侧啮合的滑动配合部,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齿轮部的另一侧啮合的导向配合部。
为了提高反弹机构在解锁后移动时的缓冲效果,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推动机构上且至少一个的第一缓冲组件、及设置在所述反弹机构上可回缩的弹性缓冲组件;所述锁定机构解锁后,所述反弹机构在所述复位组件带动下向第一位置方向复位,并带动推动机构移动使抽屉打开,且在推动机构移动使抽屉打开过程中,所述第一缓冲组件与弹性缓冲组件接触并使所述弹性缓冲组件回缩。
为了调节推动机构与反弹机构的距离,所述推动机构上还包括推动机构第一壳体和推动机构第二壳体,所述推动块设置在所述推动机构第一壳体上,所述推动机构第一壳体与所述推动机构第二壳体之间设有调节部。
为了调节推动机构与反弹机构的距离,所述调节部设有调节部螺纹及调节部台阶,所述推动机构第一壳体设有与所述调节部螺纹配合的推动机构第一壳体配合部,所述推动机构第二壳体设有与所述调节部台阶配合的推动机构第二壳体凸块。
为了调节推动机构与反弹机构的距离,所述推动机构第一壳体设有推动机构第一壳体卡扣,所述推动机构第二壳体设有与所述推动机构第一壳体卡扣配合的推动机构第二壳体凹槽。
进一步地,反弹机构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与锁定机构锁定时,抽屉处于关闭状态,当反弹机构由第二位置复位至第一位置时,抽屉处于打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杆与复位弹性件的配合能够调节抽屉开启时反弹的力度,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调整抽屉的移动速度,避免抽屉中的物品在抽屉急速移动中碰撞从而发出响声,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本实用新型通过推动机构相对壳体移动以带动抽屉打开或关闭,当抽屉处于关闭状态时,反弹机构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锁定机构将反弹机构锁定在第二位置上,反弹机构在移动时的一部分动力势能转化为复位弹性件的弹性势能,通过利用调节杆调整复位弹性件的连接松紧度,以达到调整抽屉的移动速度,当锁定机构解锁后,复位弹性件复位,通过复位组件带动反弹机构从第二位置复位至第一位置,在反弹机构向第一位置方向复位的过程中,反弹机构带动推动机构移动使抽屉打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位于第二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位于第一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的壳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的推动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的推动机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的推动机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的第一调节轮的底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的铰接壳体和弹性复位部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缓冲组件配合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缓冲组件配合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的锁定机构爆炸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底部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的弹性缓冲组件和第一反弹壳体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包括壳体1、及用于与抽屉连接且可相对所述壳体1移动以带动抽屉打开或关闭的推动机构3,所述壳体1设有反弹机构4及锁定机构5;
所述反弹机构4可相对所述壳体1移动,所述反弹机构4与所述壳体1之间设有使所述反弹机构4复位至第一位置的复位组件6;所述反弹机构4可随抽屉关闭时移动至第二位置;
所述锁定机构5用于将所述反弹机构4锁定在第二位置上;
所述复位组件6包括复位弹性件62、及伸入所述壳体1内部且与所述复位弹性件62连接的调节杆61,所述调节杆61用于调节所述复位弹性件62的张紧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杆与复位弹性件的配合能够调节抽屉开启时反弹的力度,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调整抽屉的移动速度,避免抽屉中的物品在抽屉急速移动中碰撞从而发出响声,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本实用新型通过推动机构相对壳体移动以带动抽屉打开或关闭,当抽屉处于关闭状态时,反弹机构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锁定机构将反弹机构锁定在第二位置上,反弹机构在移动时的一部分动力势能转化为复位弹性件的弹性势能,通过利用调节杆调整复位弹性件的连接松紧度,以达到调整抽屉的移动速度,当锁定机构解锁后,复位弹性件复位,通过复位组件带动反弹机构从第二位置复位至第一位置,在反弹机构向第一位置方向复位的过程中,反弹机构带动推动机构移动使抽屉打开。采用这样的设计,由于调节杆固定设置在壳体的一端,当第一反弹壳体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方向移动时,第一反弹壳体带动第二反弹壳体移动,由于复位弹性件设置在第二反弹壳体上,且另一端在调节杆上,第二反弹壳体在移动的过程中拉动复位弹性件发生形变,当锁定机构解锁时,复位弹性件的弹力大于第二反弹壳体施加的拉力,复位弹性件驱使第二反弹壳体向第一位置方向移动,第二反弹壳体同时带动第一反弹壳体向第一位置方向移动,与此同时,第二反弹壳体推动滑动件移动,滑动件与推动机构相抵并驱使推动机构同时向第一位置方向移动。
如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所述推动机构3上设有推动块31,所述反弹机构4上设有第一反弹壳体41、与所述推动块31相抵的滑动件43、一侧与所述滑动件43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反弹壳体41连接的第二反弹壳体42,所述复位弹性件62设置在所述第二反弹壳体42上。所述推动机构3上设有推动块31,所述反弹机构4上设有第一反弹壳体41、与所述推动块31相抵的滑动件43、一侧与所述滑动件43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反弹壳体41连接的第二反弹壳体42,所述复位弹性件62设置在所述第二反弹壳体42上。采用这样的设计,由于调节杆固定设置在壳体的一端,当第一反弹壳体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方向移动时,第一反弹壳体带动第二反弹壳体移动,由于复位弹性件设置在第二反弹壳体上,且另一端在调节杆上,第二反弹壳体在移动的过程中拉动复位弹性件发生形变,当锁定机构解锁时,复位弹性件的弹力大于第二反弹壳体施加的拉力,复位弹性件驱使第二反弹壳体向第一位置方向移动,第二反弹壳体同时带动第一反弹壳体向第一位置方向移动,与此同时,第二反弹壳体推动滑动件移动,滑动件与推动机构相抵并驱使推动机构同时向第一位置方向移动。
如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所述调节杆61设有第一螺纹部610及第二螺纹部611,所述第一螺纹部610与所述第二螺纹部611的螺纹旋转反向相反,所述复位组件6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螺纹部610配合的第一调节轮612、及与所述第二螺纹部611配合的第二调节轮613。
当调整弹出力度时,通过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的配合驱使第一调节轮和第二调节轮进行转动,第一调节轮和第二调节轮能够分别拉动复位弹性件并进一步调整松紧度,使得复位弹性件的弹出力度有所变化。
进一步地,壳体1设有壳体限位部15及壳体连接柱16,所述第一调节轮612和第二调节轮613分别设有与所述壳体限位部15对应的啮合部凹槽6121、与及与所述壳体连接柱16对应的啮合部开口6122,通过这样的设置,壳体连接柱16能够使第一调节轮612和第二调节轮613固定在壳体1上且可相对壳体1转动,壳体限位部15能够限制第一调节轮612和第二调节轮613转动的角度,避免第一调节轮612和第二调节轮613一直转动导致复位弹性体62过度扭动影响其复位效果。
如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所述复位弹性件62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调节轮612与其中一个复位弹性件62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轮613与其中一个复位弹性件62连接,其中一个复位弹性件62连接在所述第一调节轮612靠近所述调节杆61的一端,另外一个复位弹性件62连接在所述第二调节轮613靠近所述调节杆61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轮与其中一个复位弹性件组成的调整结构,与第二调节轮与另外一个复位弹性件组成的调整结构形成对称设计,具体地,由于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为两种旋转方向相反的螺纹,当转动调节杆使得装置弹出力度加大时,调节杆的其中一种旋转方向的第一螺纹部带动第一调节轮向一侧转动拉紧其中复位弹性件,调节杆的另外一种旋转方向的第二螺纹部带动第二调节轮向另一侧转动拉紧另外一个复位弹性件,以此使得复位弹性件复位时能够快速带动反弹机构移动。
如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所述螺纹部611上设有螺纹部连接槽6111、及连接在所述螺纹部连接槽6111上的螺纹部限位件6112,所述壳体1设有容置所述螺纹部限位件6112的壳体凹槽14。采用这样的设计,通过连接在螺纹部连接槽上的螺纹部限位件能够限制调节杆松脱壳体,进一步通过壳体凹槽能够使螺纹部转动时保持固定,使得第一调节轮和第二调节轮与调节杆的连接更加稳定。
如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所述第二反弹壳体42上设有滑动槽421、及位于所述滑动槽421上的齿轮部422,所述第一反弹壳体41还设有与所述滑动槽421连接的联动部413,所述联动部413上设有与所述齿轮部422的一侧啮合的滑动配合部4131,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所述齿轮部422的另一侧啮合的导向配合部13。采用这样的设计,由于第一反弹壳体上的滑动配合部与齿轮部的一侧啮合,壳体上的导向配合部与齿轮部的另一侧啮合,当第一反弹壳体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一反弹壳体带动第二反弹壳体同时向第二位置方向移动,当第二反弹壳体复位时,第二反弹壳体带动第一反弹壳体同时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方向移动。
如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还包括缓冲组件2,所述缓冲组件2包括设置在所述推动机构3上且至少一个的第一缓冲组件7、及设置在所述反弹机构4上可回缩的弹性缓冲组件8;所述锁定机构5解锁后,所述反弹机构4在所述复位组件6带动下向第一位置方向复位,并带动推动机构3移动使抽屉打开,且在推动机构3移动使抽屉打开过程中,所述第一缓冲组件7与弹性缓冲组件8接触并使所述弹性缓冲组件8回缩。
所述弹性缓冲组件8设有第一避让端801和第一卡合端802,所述第一缓冲组件7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避让端801配合的第二避让端71、及与所述第一卡合端802配合的第二卡合端72。具体地,弹性缓冲组件设有的第一避让端和第一卡合端位于弹性缓冲组件朝向推动机构方向的两侧,第一缓冲组件上的第二避让端和第二卡合端,位于第一缓冲组件朝向弹性缓冲组件方向的两侧。
进一步地,当推动机构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方向移动时,第一缓冲组件上的第二卡合端与弹性缓冲组件设有的第一卡合端相抵,推动机构的推力驱使弹性缓冲组件带动反弹机构向第二位置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当反弹机构复位,推动机构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方向移动时,第一缓冲组件上的第二避让端与弹性缓冲组件设有的第一避让端相抵,推动机构的推力驱使弹性缓冲组件回缩,第一缓冲组件受到反作用力驱使推动机构移动速度降低实现缓冲,弹性缓冲组件形成回缩避让复位的同时,使得推动机构继续向第二位置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缓冲效果,将推动机构上的动能在第一缓冲组件与弹性缓冲组件相抵的过程中更多地转化成弹性缓冲组件回缩时的弹性势能,第一缓冲组件设有多个。
如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具有反弹功能的机构,所述推动机构3上还包括推动机构第一壳体33和推动机构第二壳体34,所述推动块31设置在所述推动机构第一壳体33上,所述推动机构第一壳体33与所述推动机构第二壳体34之间设有调节部32。通过调节部使得推动机构第一壳体和推动机构第二壳体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使得推动机构第一壳体能够相对滑动件的距离增大或者减少,当推动机构与滑动件的距离增大时,推动机构需要移动一定距离,反弹机构才能解锁后复位,当推动机构与滑动件的距离增小时,推动机构移动距离短,反弹机构马上解锁复位,此时解锁反弹更加灵敏。
如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具有反弹功能的机构,所述调节部32设有调节部螺纹321及调节部台阶322,所述推动机构第一壳体33设有与所述调节部螺纹321配合的推动机构第一壳体配合部331,所述推动机构第二壳体34设有与所述调节部台阶322配合的推动机构第二壳体凸块341。采用这样的设计,通过调节部螺纹与推动机构第一壳体配合部配合,使得第一壳体配合部相对调节部移动,与调节部台阶配合的推动机构第二壳体凸块,能够限制调节部台阶移动错位,调节部只能通过转动带动推动机构第一壳体相对推动机构第二壳体移动。
如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具有反弹功能的机构,所述推动机构第一壳体33设有推动机构第一壳体卡扣332,所述推动机构第二壳体34设有与所述推动机构第一壳体卡扣332配合的推动机构第二壳体凹槽342。采用这样的设计,推动机构第二壳体凹槽设有一定的空间,使得推动机构第一壳体卡扣能够在推动机构第二壳体凹槽中移动,进一步地,通过推动机构第一壳体卡扣与推动机构第二壳体凹槽紧密连接,使得推动机构能够保持稳定地带动抽屉移动。
如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所述反弹机构4包括第一反弹壳体41,所述第一反弹壳体41设有第一容置腔411,所述第一容置腔411设有供所述弹性缓冲组件8回缩的避让口4111,所述弹性缓冲组件8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容置腔411内的铰接壳体81、与所述铰接壳体81连接的弹性复位部83、及一端与所述铰接壳体81抵接的第一弹性块82,所述第一弹性块8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反弹壳体41抵接,当所述第一反弹壳体41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铰接壳体81与所述第一弹性块82的侧面相抵。采用这样的设计,由于铰接壳体与第一弹性块的侧面相抵,使得一端铰接在容置腔内的铰接壳体无法移动,当第一缓冲组件与弹性缓冲组件相抵时,由于铰接壳体无法向避让口内侧回缩,第一缓冲组件上的第二卡合端与弹性缓冲组件设有的第一卡合端相抵,推动机构的第一缓冲组件带动第一反弹壳体上的弹性缓冲组件向第二位置方向移动。优选地,在第一反弹壳体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铰接壳体一直相抵在第一弹性块靠近端部的侧面上,第一弹性块能够限制铰接壳体向避让口内侧回缩。
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所述壳体1设有第一触发部12,所述第一弹性块82包括配合部821、与所述配合部821连接的连接柱822、及一端与连接柱822相抵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反弹壳体41相抵的弹性部823,当所述配合部821与第一触发部12在第二位置相抵时,所述铰接壳体81可相对所述第一反弹壳体41转动,所述第一反弹壳体41设有第一导向槽412,所述铰接壳体81上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导向槽412外侧的凸柱811。由于在第一位置时,铰接壳体一直相抵在第一弹性块的侧面上,第一弹性块能够限制铰接壳体向避让口内侧回缩,当第一反弹壳体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弹性块上的配合部与第一触发部相抵,驱使连接柱向第一位置方向移动,此时铰接壳体脱离第一弹性块的侧面,并且能够通过第一导向槽的导向,使得铰接壳体的凸柱能够在第一导向槽中移动,使得铰接壳体能够沿着第一导向槽分别往避让口的内侧方向和往避让口的外侧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当锁定机构解锁后,第一反弹壳体向第一位置方向移动时,第一弹性块上的配合部脱离第一触发部,此时铰接壳体相抵在第一弹性块的侧面上,铰接壳体无法向避让口内侧回缩。
如图1至图10、图13所示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所述铰接壳体81设有铰接壳体安装腔814、及与所述铰接壳体安装腔814连通的铰接壳体开口812,所述弹性复位部83包括设置在所述铰接壳体安装腔814上且可穿过所述铰接壳体开口812的复位壳体831、及一端与所述复位壳体831连接的复位壳体弹性件832,所述复位壳体弹性件832的另一端与所述铰接壳体安装腔814相抵,所述复位壳体83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7接触的缓冲块8311,所述第一避让端811与所述第一卡合端821分别位于所述缓冲块8311上。
当第一反弹壳体由第二位置复位至第一位置时,由于铰接壳体与第一弹性块的侧面相抵,使得一端铰接在容置腔内的铰接壳体无法移动,当第一缓冲组件与弹性缓冲组件相抵时,由于铰接壳体无法向避让口内侧回缩,此时第一缓冲组件上的第二避让端与缓冲块上的第一避让端相抵,第一缓冲组件驱使复位壳体向避让口内侧移动,复位壳体的一端由铰接壳体安装腔通过铰接壳体开口继续向避让口内侧移动,复位壳体通过回缩避让,推动机构继续向第一位置方向移动,当第一缓冲组件脱离弹性缓冲组件时,施加在复位壳体上的力消失,复位壳体弹性件的弹力大于复位壳体的推力,复位壳体弹性件推动复位壳体向推动的反方向移动,复位壳体的一端从铰接壳体开口进入到铰接壳体安装腔内,复位壳体向避让口外侧移动复位并位于避让口外侧,带动缓冲块也同时复位完成。
进一步地,缓冲块由弹性物质制成,当第一缓冲组件与缓冲块相抵时,能够减少磨损,提高第一缓冲组件与缓冲块的寿命。
如图1至图11所示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所述锁定机构5包括可与所述滑动件412相抵的触发推动部51、与所述触发推动部51连接的触发件52、用于锁定所述第一反弹壳体41的触发弹性部53、所述触发件52包括与所述触发推动部51相抵的第一触发端521、与所述触发弹性部53相抵的第二触发端522、及与所述第一触发端521和所述第二触发端522连接的触发连接部523。采用这样的设计,当滑动件往第二位置方向移动并与触发推动部相抵,使触发推动部同时往第二位置方向移动,触发推动部驱使第一触发端进行旋转,并同时带动第二触发端进行旋转,第二触发端在连接槽中旋转并与触发弹性部相抵后,驱使触发弹性部向第二位置方向移动,此时锁定机构解锁,当施加在滑动件上的力消失时,反弹机构由于弹力大于拉力,驱使反弹机构向推动方向的反方向移动,此时反弹机构复位,滑动件脱离触发推动部,第二触发端继续旋转,与此同时,第二触发端带动触发连接部旋转,第一触发端复位。
进一步地,为了使第一触发端更好地在旋转后成功复位,触发推动部与第一触发端相抵的一侧设置成台阶状。
进一步地,两个反弹和缓冲功能的机构之间设有平衡杆9,触发连接部523设有卡接部10,卡接部10位于触发连接部523的端部,卡接部10包括卡扣101及轴套102,轴套102包括与平衡杆9的形状配合的第一卡合槽1021、及与卡扣101配合的第二卡合槽1022,当触发连接部523旋转时,卡扣101卡合在第二卡合槽1022内能够实现联动,平衡杆使得两个装置能够实现平衡和同步。
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所述触发弹性部53包括与所述壳体1相抵的弹性部531、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弹壳体41上的定位部532、与所述定位部532锁定配合的凸出固定块533、及可供所述触发连接部523通过的触发安装腔534,所述触发安装腔534内设有可容置所述第二触发端连接槽5341、及与所述第二触发端522配合的台阶部5342。采用这样的设计,当第一反弹壳体往第二位置方向移动时,第一反弹壳体上的定位部与凸出固定块相抵形成锁定状态,当滑动件往第二位置方向移动并与触发推动部相抵,使触发推动部同时往第二位置方向移动,触发推动部驱使第一触发端进行旋转,并同时带动第二触发端进行旋转,第二触发端在第二触发端连接槽中旋转并与台阶部相抵后,驱使触发弹性部向壳体方向移动并挤压弹性部,此时定位部与凸出固定块脱离,此时锁定机构解锁,当施加在滑动件上的力消失时,反弹机构由于弹力大于拉力,驱使反弹机构向推动方向的反方向移动,此时反弹机构复位,滑动件脱离触发推动部,第二触发端继续旋转,与此同时,第二触发端带动触发连接部旋转并复位至第二触发端连接槽内,第一触发端复位。
如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所述定位部532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容置腔411上的定位壳体5321、及设置在所述定位壳体5321上的定位柱5322,所述第一反弹壳体41设有第二导向槽414,所述定位柱5322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414内,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供所述定位柱5322移动的导向轨道11,所述导向轨道11上设有导向部111,所述导向部111上设有导向所述定位柱5322向第一位置方向移动的第一导向端1111、及导向所述定位柱5322向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二导向端1112。采用这样的设计,推动第一反弹壳体向第二位置方向移动,定位柱先经过导向轨道,由于第二导向槽的设置,使得定位柱能沿着导向轨道的方向往第二位置的方向移动,通过第一导向端与凸出固定块相抵,凸出固定块阻挡定位柱继续在导向轨道内移动,当锁定机构解锁时,第一反弹壳体向第一位置的方向移动时,定位柱脱离凸出固定块,定位柱与第二导向端相抵后,由于第二导向槽的设置,使得定位柱沿导向部进入至导向轨道内并向第一位置的方向移动。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如下:
复位弹性件62设有两个,通过连接在螺纹部连接槽6111上的螺纹部限位件6112能够限制调节杆61松脱壳体1,进一步通过壳体凹槽14能够使调节杆61转动时保持固定,使得第一调节轮612和第二调节轮613与第一螺纹部610和第二螺纹部611的连接更加稳定。
当调整弹出力度时,通过第一螺纹部610和第二螺纹部611使得第一调节轮612和第二调节轮613进行转动,第一调节轮612和第二调节轮613能够分别拉动复位弹性件62能够进一步调整松紧度,使得复位弹性件62的弹出力度有所变化。
第一调节轮612与其中一个复位弹性件62组成的调整结构,与第二调节轮613与另外一个复位弹性件62组成的调整结构形成对称设计,调节杆61设有两种旋转方向相反的螺纹,当转动调节杆61使得装置弹出力度加大时,调节杆61的其中一种旋转方向的第一螺纹部610带动第一调节轮612向一侧转动拉紧其中复位弹性件62,调节杆61的另外一种旋转方向第二螺纹部611带动第二调节轮612向一侧转动拉紧另外一个复位弹性件62,以此使得复位弹性件62复位时能够快速带动反弹机构4移动。
通过调节部螺纹321与推动机构第一壳体配合部331配合,使得第一壳体配合部331相对调节部32移动,与调节部台阶322配合的推动机构第二壳体凸块341,能够限制调节部台阶322移动错位,调节部32只能通过转动带动推动机构第一壳体33相对推动机构第二壳体34移动。
推动机构第二壳体凹槽342设有一定的空间,使得推动机构第一壳体卡扣332能够在推动机构第二壳体凹槽342中移动,进一步地,通过推动机构第一壳体卡扣332与推动机构第二壳体凹槽342紧密连接,使得推动机构3能够保持稳定地带动抽屉移动。
通过调节部32使得推动机构第一壳体33和推动机构第二壳体34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使得推动机构第一壳体33能够相对滑动件43的距离增大或者减少,当推动机构3与滑动件43的距离增大时,推动机构3需要移动一定距离,反弹机构4才能解锁后复位,当推动机构3与滑动件43的距离增小时,推动机构3移动距离短,反弹机构4马上解锁复位,此时解锁反弹更加灵敏。
第一缓冲组件7设有两个。
当抽屉处于由打开转为关闭状态时,第一反弹壳体41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由于铰接壳体81与第一弹性块82的侧面相抵,使得一端铰接在容置腔411内的铰接壳体81无法移动,当第一缓冲组件7与弹性缓冲组件8相抵时,由于铰接壳体81无法向避让口4111内侧回缩,第一缓冲组件7上的第二卡合端72与弹性缓冲组件8设有的第一卡合端802相抵,推动机构3的第一缓冲组件7带动第一反弹壳体41上的弹性缓冲组件8向第二位置方向移动。
由于第一反弹壳体41上的滑动配合部4131与第二反弹壳体42上的齿轮部422的一侧啮合,壳体1上的导向配合部13与齿轮部422的另一侧啮合,当第一反弹壳体41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一反弹壳体41带动第二反弹壳体42同时向第二位置方向移动,由于复位弹性件62设置在第二反弹壳体42上,且另一端在调节杆61上,第二反弹壳体42在移动的过程中拉动复位弹性件62发生形变,定位柱5322先经过导向轨道11,由于第二导向槽414的设置,使得定位柱5322能沿着导向轨道11的方向往第二位置的方向移动,通过第一导向端1111与凸出固定块533相抵,凸出固定块533与导向部111配合阻挡定位柱5322继续在导向轨道11内移动。
当第一反弹壳体41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弹性块82上的配合部821与第一触发部12相抵,驱使连接柱822向第一位置方向移动,此时铰接壳体81脱离第一弹性块82的侧面,并且能够通过第一导向槽412的导向,使得铰接壳体81的凸柱811能够在第一导向槽412中移动,使得铰接壳体81能够沿着第一导向槽412分别往避让口4111的内侧方向进行移动,此时,第一缓冲组件7上的第二卡合端72与弹性缓冲组件8设有的第一卡合端802相抵时,驱使铰接壳体81带动弹性复位部83同时往避让口4111的内侧移动,当第一缓冲组件7脱离弹性缓冲组件8时,铰接壳体81带动弹性复位部83同时往避让口4111的外侧移动复位,在推动机构3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缓冲组件2产生缓冲效果,使得推动机构3移动平稳,此时,抽屉处于关闭状态。
当抽屉处于由关闭状态转为打开状态时,推动推动机构3,推动块31与滑动件43相抵并推动滑动件43向第二位置方向移动,当滑动件43往第二位置方向移动并与触发推动部51相抵,使触发推动部51同时往第二位置方向移动,触发推动部51驱使第一触发端521进行旋转,并同时带动第二触发端522进行旋转,第二触发端522在第二触发端连接槽5341旋转并与台阶部5342相抵后,驱使触发弹性部53向壳体1方向移动并挤压弹性部531,此时定位部532与凸出固定块533脱离,此时锁定机构5解锁,当施加在滑动件43上的力消失时,复位弹性件62的弹力大于第二反弹壳体42施加的拉力,复位弹性件62驱使第二反弹壳体42向第一位置方向移动,第二反弹壳体42同时带动第一反弹壳体41向第一位置方向移动,与此同时,第二反弹壳体42推动滑动件43移动,滑动件43与推动机构3相抵并驱使推动机构3同时向第一位置方向移动。
此时,滑动件43脱离触发推动部51,第二触发端522继续旋转,与此同时,第二触发端522带动触发连接部523旋转并复位至第二触发端连接槽5341内,第一触发端521同时复位。
当锁定机构解锁时,第一反弹壳体41向第一位置的方向移动时,定位柱5322脱离凸出固定块533,定位柱5322与第二导向端414相抵后,由于第二导向槽414的设置,使得定位柱5322沿导向部111进入至导向轨道11内并向第一位置的方向移动。
当第一反弹壳体41由第二位置复位至第一位置时,由于铰接壳体81与第一弹性块82的侧面相抵,使得一端铰接在容置腔411内的铰接壳体81无法移动,当第一缓冲组件7与弹性缓冲组件8相抵时,由于铰接壳体81无法向避让口4111内侧回缩,此时第一缓冲组件7上的第二避让端71与缓冲块8311上的第一避让端801相抵,第一缓冲组件7驱使复位壳体831向避让口4111内侧移动,复位壳体831的一端由铰接壳体安装腔814通过铰接壳体81开口继续向避让口4111内侧移动,复位壳体831通过回缩避让,推动机构3继续向第一位置方向移动,当第一缓冲组件7脱离弹性缓冲组件8时,施加在复位壳体831上的力消失,复位壳体弹性件832的弹力大于复位壳体831的推力,复位壳体弹性件832推动复位壳体831向推动的反方向移动,复位壳体831的一端从铰接壳体81开口进入到铰接壳体安装腔814内,复位壳体831向避让口4111外侧移动复位并位于避让口4111外侧,带动缓冲块8311也同时复位完成,在推动机构3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缓冲组件2产生缓冲效果,使得推动机构3移动平稳,此时抽屉处于打开状态。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包括壳体(1)、及用于与抽屉连接且可相对所述壳体(1)移动以带动抽屉打开或关闭的推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设有反弹机构(4)及锁定机构(5);
所述反弹机构(4)可相对所述壳体(1)移动,所述反弹机构(4)与所述壳体(1)之间设有使所述反弹机构(4)复位至第一位置的复位组件(6);所述反弹机构(4)可随抽屉关闭时移动至第二位置;
所述锁定机构(5)用于将所述反弹机构(4)锁定在第二位置上;
所述复位组件(6)包括复位弹性件(62)、及伸入所述壳体(1)内部且与所述复位弹性件(62)连接的调节杆(61),所述调节杆(61)用于调节所述复位弹性件(62)的张紧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3)上设有推动块(31),所述反弹机构(4)上设有第一反弹壳体(41)、与所述推动块(31)相抵的滑动件(43)、一侧与所述滑动件(43)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反弹壳体(41)连接的第二反弹壳体(42),所述复位弹性件(62)设置在所述第二反弹壳体(4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61)设有第一螺纹部(610)及第二螺纹部(611),所述第一螺纹部(610)与所述第二螺纹部(611)的螺纹旋转反向相反,所述复位组件(6)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螺纹部(610)配合的第一调节轮(612)、及与所述第二螺纹部(611)配合的第二调节轮(6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性件(62)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调节轮(612)与其中一个复位弹性件(62)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轮(613)与其中一个复位弹性件(62)连接,其中一个复位弹性件(62)连接在所述第一调节轮(612)靠近所述调节杆(61)的一端,另外一个复位弹性件(62)连接在所述第二调节轮(613)靠近所述调节杆(61)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61)上设有螺纹部连接槽(6111)、及连接在所述螺纹部连接槽(6111)上的螺纹部限位件(6112),所述壳体(1)设有容置所述螺纹部限位件(6112)的壳体凹槽(1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弹壳体(42)上设有滑动槽(421)、及位于所述滑动槽(421)上的齿轮部(422),所述第一反弹壳体(41)还设有与所述滑动槽(421)连接的联动部(413),所述联动部(413)上设有与所述齿轮部(422)的一侧啮合的滑动配合部(4131),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所述齿轮部(422)的另一侧啮合的导向配合部(1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组件(2),所述缓冲组件(2)包括设置在所述推动机构(3)上且至少一个的第一缓冲组件(7)、及设置在所述反弹机构(4)上可回缩的弹性缓冲组件(8);所述锁定机构(5)解锁后,所述反弹机构(4)在所述复位组件(6)带动下向第一位置方向复位,并带动推动机构(3)移动使抽屉打开,且在推动机构(3)移动使抽屉打开过程中,所述第一缓冲组件(7)与弹性缓冲组件(8)接触并使所述弹性缓冲组件(8)回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3)上还包括推动机构第一壳体(33)和推动机构第二壳体(34),所述推动块(31)设置在所述推动机构第一壳体(33)上,所述推动机构第一壳体(33)与所述推动机构第二壳体(34)之间设有调节部(3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32)设有调节部螺纹(321)及调节部台阶(322),所述推动机构第一壳体(33)设有与所述调节部螺纹(321)配合的推动机构第一壳体配合部(331),所述推动机构第二壳体(34)设有与所述调节部台阶(322)配合的推动机构第二壳体凸块(34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第一壳体(33)设有推动机构第一壳体卡扣(332),所述推动机构第二壳体(34)设有与所述推动机构第一壳体卡扣(332)配合的推动机构第二壳体凹槽(342)。
CN202223035091.1U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 Active CN2192063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5091.1U CN219206322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5091.1U CN219206322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6322U true CN219206322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9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35091.1U Active CN219206322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63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15928B2 (ja) 家具の可動部のための駆動装置
JP6246913B2 (ja) 可動家具部材を移動させるための駆動機構
JP6611904B2 (ja) 可動家具部分のための駆動装置
US7960924B2 (en) Drive mechanism for a furniture part which is mounted movably in or on an item of furniture
CN106466066B (zh) 用于移动活动家具部件的设备和家具制品
US9211007B2 (en) Drive device for a movable furniture part
US9295329B2 (en) Drive device for a movable furniture part
US10633890B2 (en) Device for moving a movable furniture part, and item of furniture
CN107847048B (zh) 用于可运动的家具部件的驱动装置
WO2023071347A1 (zh) 面板锁
CN219206322U (zh) 一种具有反弹结构的装置
CN113040544A (zh) 抽屉滑轨关闭和反弹装置
CN114846215A (zh) 用于可释放地锁定能相对于彼此移动的两个家具部件的锁定装置
CN109984496B (zh) 自开弹出装置
JP5018887B2 (ja) 開閉移動体の緩衝機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引き込み装置
CN111246777B (zh) 用于可运动的家具部件的驱动装置、布置系统和家具
CN220124284U (zh) 一种具有反弹功能的机构
CN217185324U (zh) 一种使用在抽屉上的按压反弹装置
CN116998836A (zh) 一种具有反弹功能的机构
CN108350714B (zh) 用于可运动的家具部件的驱动设备
CN219613389U (zh) 一种具有避让结构的装置
CN112211517B (zh) 一种冰箱
CN219613390U (zh) 一种具有锁定结构的装置
CN219249595U (zh) 一种具有回弹结构的装置
CN218185895U (zh) 动作轻柔的按压式反弹机构及其抽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8 Songde Road, Fusha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4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Hongshun Hardware Precision Product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2-1, Xinliu West Road, Huangpu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400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HONGSHUN HARDWARE PRECISION PRODUC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