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4526U - 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4526U
CN219204526U CN202223488756.4U CN202223488756U CN219204526U CN 219204526 U CN219204526 U CN 219204526U CN 202223488756 U CN202223488756 U CN 202223488756U CN 219204526 U CN219204526 U CN 219204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ortable device
display screen
rolling
h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8875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anb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b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b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b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8875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04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4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45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包括柱状主机及以柱状主机为转轴进行收卷的显示屏,其中,所述柱状主机用于向显示屏供电并传输显示信息,至少包括对外供电单元及显示信息输出单元,所述对外供电单元用于供电,所述显示信息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显示信息;所述显示屏在获得供电时显示接收的显示信息。提供了一种卷帘式折叠方式,折叠后呈圆柱状,便于收纳,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卷方式为卷帘式,显示屏可无限延伸,满足用户的大屏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设备,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便携设备有很多,如平板、手机等,一般情况下,便携设备是不能变形的,因此不便收纳。近期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可折叠手机,折叠手机的出现,一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大屏需求,二是为了解决大屏情况下的便携性,而对于现有的这些可折叠便携设备存在诸多不足,如采用的是对折方式,不能完成多次折叠,因此显示屏尺寸受限,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便携设备不能多次折叠,显示屏尺寸受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包括:柱状主机及以柱状主机为转轴进行收卷的显示屏,其中,所述柱状主机用于向显示屏供电并传输显示信息,至少包括对外供电单元及显示信息输出单元,所述对外供电单元用于供电,所述显示信息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显示信息;所述显示屏在获得供电时显示接收的显示信息。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其中,所述柱状主机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主板及集成在主板上用于输出显示信息的处理单元。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其中,所述机壳包括柱面壳、上面壳及下面壳,所述上面壳设置有启动开关、声音按键、扬声器、充电接口,所述主板设置有通信单元。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其中,所述柱面壳为棱柱体的棱柱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屏包括可收卷背壳及固定在可收卷背壳上的柔性屏。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其中,所述可收卷背壳包括依次连接的卷帘单元,所述卷帘单元包括首端卷帘单元、中部卷帘单元及尾端卷帘单元,其中,所述首端卷帘单元与柱状主机固定,所述尾端卷帘单元设置有第一磁吸单元。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其中,还包括设置在卷帘单元上、用于与第一磁吸单元磁吸吸附尾端卷帘单元的第二磁吸单元。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其中,所述柱面壳设置有一摄像头。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其中,所述棱柱面包括8个棱面,所述可收卷背壳设置有8个卷帘单元,收卷时,所述8个卷帘单元分别附着在棱柱面的8个棱面上,除尾端卷帘单元外的8个卷帘单元分别附着在棱柱面的8个棱面上,所述尾端卷帘单元磁吸于首端卷帘单元。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其中,所述棱柱面包括N个棱面,N为大于或等于4的整数,所述可收卷背壳设置有Y个卷帘单元,Y为大于或等于4的整数,当Y>N+1,收卷时,所述Y个卷帘单元分别依次附着在棱柱面的N个棱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包括柱状主机及以柱状主机为转轴进行收卷的显示屏,其中,所述柱状主机用于向显示屏供电并传输显示信息,至少包括对外供电单元及显示信息输出单元,所述对外供电单元用于供电,所述显示信息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显示信息;所述显示屏在获得供电时显示接收的显示信息。提供了一种卷帘式折叠方式,折叠后呈圆柱状,便于收纳,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卷方式为卷帘式,显示屏可无限延伸,满足用户的大屏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收卷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的主机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的显示屏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的显示屏爆炸图。
图中各标号:1、柱状主机;2、显示屏;101、摄像头;102、启动开关;103、扬声器;104、声音按键;105、柱面壳;201、首端卷帘单元;202、中部卷帘单元;203、尾端卷帘单元;301、柔性屏;302、背壳;303、接线板;40、磁吸结构4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1、图2、图3、图4及图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展开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收卷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的主机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的显示屏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的显示屏爆炸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包括柱状主机1及以柱状主机1为转轴进行收卷的显示屏2,其中,所述柱状主机1用于向显示屏2供电并传输显示信息,至少包括对外供电单元及显示信息输出单元,所述对外供电单元用于供电,所述显示信息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显示信息;所述显示屏2在获得供电时显示接收的显示信息。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主机设为柱状,便于显示屏2的收卷。柱状主机1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主板及集成在主板上用于输出显示信息的处理单元。所述机壳包括柱面壳105、上面壳及下面壳,所述上面壳设置有启动开关102、声音按键104、扬声器103,所述下面壳设置有充电接口和话筒,所述主板设置有通信单元,能够实现通信功能。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柱状主机1,能够实现计算机功能,其功能的实现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构造上,采用了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柱状主机1外型为圆柱状,与可收卷的显示屏2配合,便于收卷显示屏2;柱状主机1设置有对外供电单元及显示信息输出单元,对外供电单元用于向外接显示屏2供电,显示信息输出单元用于向外接显示屏2输出显示信息,显示屏2为可收卷的显示屏2,通过柱状主机1供电和显示信息输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由于显示屏2可以柱状主机1为转轴收卷,收卷后呈圆筒状,体积小方便携带,且显示屏2的柔性屏301收卷后朝内,不会被外物撞击,不易损坏;展开后显示屏2呈平面状,由于采用了收卷结构,理论上显示屏2长度可无限延长。
另外,关于柱状主机1与显示屏2的连接,有多种设置,可以是固定方式,将显示屏2固定在柱状主机1上,显示器与柱状主机1连接处设有开口,开口用于走线,走线包括电线与信号传输线;也可以是磁吸方式,将显示屏2磁吸于柱状主机1上,采用磁吸结构。
关于柱面壳105形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所述柱面壳105为棱柱体的棱柱面。总所周知,棱柱体的棱柱面是由多个平行四边形围接而成,将柱面壳105设置为棱柱体的棱柱面,这样就可以将显示屏2的每个卷帘单元贴合在棱柱面的平行四边形上,可有效减少收卷时的空隙,使收卷后不会晃动。
关于显示屏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所述显示屏2包括接线板303、可收卷背壳302及固定在可收卷背壳302上的柔性屏301。所述可收卷背壳302包括依次连接的卷帘单元,所述卷帘单元包括首端卷帘单元201、中部卷帘单元202及尾端卷帘单元203,其中,所述首端卷帘单元201与柱状主机1固定,所述尾端卷帘单元203设置有第一磁吸单元。具体的,相邻的卷帘单元连接采用了限位结构,限位结构限制卷帘单元的转动,限位结构使卷帘单元向设有柔性屏301的一侧转动进行收卷;展开时,当两相邻的卷帘单元处于同一平面时则无法向柔性屏301背侧转动。
关于第二磁吸单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第二磁吸单元设置在卷帘单元上,与第一磁吸单元磁吸吸附尾端卷帘单元203。第一磁吸单元与第二磁吸单元磁吸时尾端卷帘单元203可吸附于卷帘单元背部,这样即可对显示屏2进行收卷固定,无人操作时不会展开,简单方便。
关于摄像头1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所述柱面壳105设置有一摄像头101。在显示屏2展开时摄像头101需要与显示屏2方向一致,这样便于用户使用。
关于显示屏2的延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所述棱柱面包括8个棱面,所述可收卷背壳302设置有9个卷帘单元,收卷时,除尾端卷帘单元203外的8个卷帘单元分别附着在棱柱面的8个棱面上,所述尾端卷帘单元203磁吸于首端卷帘单元201。卷帘单元的数量比棱柱面多一个,这样即可使显示屏2饶主机一周,卷帘单元首尾接触,即尾端卷帘单元203与首端卷帘单元201接触,接触处对应设置第一磁吸单元及第二磁吸单元。当卷帘单元数量较棱面大1时,为单层收卷的显示屏2结构。
关于显示屏2的延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所述棱柱面包括N个棱面,N为大于或等于4的整数,所述可收卷背壳302设置有Y个卷帘单元,Y为大于或等于4的整数,当Y>N+1,收卷时,所述Y个卷帘单元分别依次附着在棱柱面的N个棱面上。如上所述,当Y=N+1时,为单层收卷的显示屏;当Y>N+1时,则显示屏2收卷时会有多层,设置多层显示屏可增大显示屏尺寸,满足用户的大屏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包括柱状主机及以柱状主机为转轴进行收卷的显示屏,其中,所述柱状主机用于向显示屏供电并传输显示信息,至少包括对外供电单元及显示信息输出单元,所述对外供电单元用于供电,所述显示信息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显示信息;所述显示屏在获得供电时显示接收的显示信息。提供了一种卷帘式折叠方式,折叠后呈圆柱状,便于收纳,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卷方式为卷帘式,显示屏可无限延伸,满足用户的大屏需求。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柱状主机及以柱状主机为转轴进行收卷的显示屏,其中,所述柱状主机用于向显示屏供电并传输显示信息,至少包括对外供电单元及显示信息输出单元,所述对外供电单元用于供电,所述显示信息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显示信息;
所述显示屏在获得供电时显示接收的显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主机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主板及集成在主板上用于输出显示信息的处理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柱面壳、上面壳及下面壳,所述上面壳设置有启动开关、声音按键、扬声器、充电接口,所述主板设置有通信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面壳为棱柱体的棱柱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可收卷背壳及固定在可收卷背壳上的柔性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收卷背壳包括依次连接的卷帘单元,所述卷帘单元包括首端卷帘单元、中部卷帘单元及尾端卷帘单元,其中,所述首端卷帘单元与柱状主机固定,所述尾端卷帘单元设置有第一磁吸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卷帘单元上、用于与第一磁吸单元磁吸吸附尾端卷帘单元的第二磁吸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面壳设置有一摄像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柱面包括8个棱面,所述可收卷背壳设置有8个卷帘单元,收卷时,除尾端卷帘单元外的8个卷帘单元分别附着在棱柱面的8个棱面上,所述尾端卷帘单元磁吸于首端卷帘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柱面包括N个棱面,N为大于或等于4的整数,所述可收卷背壳设置有Y个卷帘单元,Y为大于或等于4的整数,当Y>N+1,收卷时,所述Y个卷帘单元分别依次附着在棱柱面的N个棱面上。
CN202223488756.4U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 Active CN219204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8756.4U CN219204526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8756.4U CN219204526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4526U true CN219204526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02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88756.4U Active CN219204526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45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4357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1510532B (zh) 电子设备
CN107484425B (zh) 柔性显示装置
WO2022100137A1 (zh) 电子设备
CN109819074B (zh) 终端设备
KR101638167B1 (ko) 플랙시블한 디스플레이패널이 구비된 단말기
US6873315B2 (en) User interface
WO2021077512A1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203851182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9788091B (zh) 电子设备
KR20050118266A (ko) 표시장치
CN111385393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7543101U (zh) 一种具有柔性屏幕的便携式多功能显示装置
JP2008178150A (ja) 追加の電子光学的ディスプレイ付ポータブル電子装置
CN103841488A (zh) 头戴式耳机装置
WO2020156114A1 (zh) 柔性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167855A (zh) 一种具有柔性折叠屏的智能移动装置
CN113362720B (zh) 电子设备
WO2021104314A1 (zh) 一种柔性屏组件及智能终端
CN219204526U (zh) 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
WO2022247828A1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WO2020108240A1 (zh) 折叠式移动终端
CN116016737A (zh) 一种可收卷便携设备
CN105589524B (zh) 一种智能终端
WO2023179439A1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