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3894U - 一种防护型配电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护型配电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3894U
CN219203894U CN202223392331.3U CN202223392331U CN219203894U CN 219203894 U CN219203894 U CN 219203894U CN 202223392331 U CN202223392331 U CN 202223392331U CN 219203894 U CN219203894 U CN 219203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air
baffle
cabinet body
power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9233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City Fengnan District First German Industrial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City Fengnan District First German Industrial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City Fengnan District First German Industrial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City Fengnan District First German Industrial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9233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03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3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38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防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护型配电柜,包括柜体,柜体两侧端面对称开设风道,柜体侧端风道入口处开设有凹槽,且槽内设置有转轴,转轴侧端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顶端设置有贴合风道端面的斜板,连接块侧端连接有隔板,风道末端连接有滤网,风道侧壁设置有磁铁。该防护型配电柜由于风扇始终向柜体导入气流,使得柜体内部处于正压状态,且气流仅从风道处进入到柜体内部,从而使得外界灰尘较难从柜门处进入到柜体内部,而由风道处进入到柜体内部的气流,经过隔板与滤网的过滤,使得其中残余的灰尘较少,且风道为向上的斜坡,在气流经过风道时会与弧形盒的弧形端面充分接触,从而保证了进入气体的干燥。

Description

一种防护型配电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护型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配电箱使用方便,应用广泛,但是现有的配电柜在户外使用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配电柜在正常使用时其内部各电器元件会发出大量的热量,同时且在空气湿度较大时会有潮气进入,从而造成内部元件受损,为此提出一种新型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护型配电柜,具备让配电柜内部始终干燥整洁和避免蚊虫进入等优点,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型配电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两侧端面对称开设风道,所述柜体侧端风道入口处开设有凹槽,且槽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侧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端设置有贴合风道端面的斜板,所述连接块侧端连接有隔板,所述风道末端连接有滤网,所述风道侧壁设置有磁铁,所述风道内壁设置有弧形盒,所述风道末端设置有风扇。
优选的,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柜体侧端凹槽处,所述连接块固定安装于转轴侧端,所述斜板固定安装于连接块顶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轴与柜体呈转动连接,可以在需要更换弧形盒时使得隔板以转轴为轴心发生转动,从而打开隔板,从风道中取出弧形盒对干燥剂进更换补充。
优选的,所述隔板固定安装于连接块侧端,所述隔板端面均匀开设有多组细小孔洞,所述隔板底端与连接块底端平齐,所述连接块到凹槽底部距离应略大于隔板厚度,所述隔板为磁性金属。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隔板在正常使用时其顶端与磁铁吸附关闭,此时斜板与风道紧贴,当打开隔板时,转轴发生转动,使得隔板末端与凹槽内相贴合,使得风道打开,从而保证了在隔板关闭时,斜板将风道与凹槽之间的空隙封禁,避免了灰尘以及部分蚊虫进入配电柜内部,对内部电子元件造成破坏。
优选的,所述风道呈斜线开设,所述磁铁固定安装于风道入口处顶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风道用于通风,同时磁铁吸紧隔板,使得隔板始终处于紧闭状态,从而保证了柜体的密闭。
优选的,所述风扇固定安装于风道末端的柜体内壁,所述滤网固定安装于风扇与风道末端之间的空腔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风扇始终向柜体导入气流,使得柜体内部处于正压状态,且气流仅从风道处进入到柜体内部,从而使得外界灰尘较难从柜门处进入到柜体内部,而由风道处进入到柜体内部的气流,经过隔板与滤网的过滤,使得其中残余的灰尘较少。
优选的,所述弧形盒固定安装于风道内壁,且内部空腔内填充有干燥剂,所述弧形盒弧形端面为疏松多孔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盒内部填充有干燥剂,由于风道为向上的斜坡,在气流经过风道时会与弧形盒的弧形端面充分接触,从而保证了进入气体的干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护型配电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防护型配电柜,通过在由于风扇始终向柜体导入气流,使得柜体内部处于正压状态,且气流仅从风道处进入到柜体内部,从而使得外界灰尘较难从柜门处进入到柜体内部,而由风道处进入到柜体内部的气流,经过隔板与滤网的过滤,使得其中残余的灰尘较少,且风道为向上的斜坡,在气流经过风道时会与弧形盒的弧形端面充分接触,从而保证了进入气体的干燥。
2、该防护型配电柜,通过在隔板在正常使用时其顶端与磁铁吸附关闭,此时斜板与风道紧贴,当打开隔板时,转轴发生转动,使得隔板末端与凹槽内相贴合,使得风道打开,从而保证了在隔板关闭时,斜板将风道与凹槽之间的空隙封禁,避免了灰尘以及部分蚊虫进入配电柜内部,对内部电子元件造成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全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柜体;2、隔板;3、转轴;4、连接块;5、斜板;6、滤网;7、风扇;8、磁铁;9、弧形盒;10、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防护型配电柜,包括柜体1,柜体1两侧端面对称开设风道10,柜体1侧端风道10入口处开设有凹槽,且槽内设置有转轴3,转轴3侧端连接有连接块4,连接块4顶端设置有贴合风道10端面的斜板5,连接块4侧端连接有隔板2,风道10末端连接有滤网6,风道10侧壁设置有磁铁8,风道10内壁设置有弧形盒9,风道10末端设置有风扇7。
具体的,转轴3转动连接于柜体1侧端凹槽处,连接块4固定安装于转轴3侧端,斜板5固定安装于连接块4顶端,优点是,转轴3与柜体1呈转动连接,可以在需要更换弧形盒9时使得隔板2以转轴3为轴心发生转动,从而打开隔板2,从风道10中取出弧形盒9对干燥剂进更换补充。
具体的,隔板2固定安装于连接块4侧端,隔板2端面均匀开设有多组细小孔洞,隔板2底端与连接块4底端平齐,连接块4到凹槽底部距离应略大于隔板2厚度,隔板2为磁性金属,优点是,隔板2在正常使用时其顶端与磁铁8吸附关闭,此时斜板5与风道10紧贴,当打开隔板2时,转轴3发生转动,使得隔板2末端与凹槽内相贴合,使得风道10打开,从而保证了在隔板2关闭时,斜板5将风道10与凹槽之间的空隙封禁,避免了灰尘以及部分蚊虫进入配电柜内部,对内部电子元件造成破坏。
具体的,风道10呈斜线开设,磁铁8固定安装于风道10入口处顶壁,优点是,在使用时,风道10用于通风,同时磁铁8吸紧隔板2,使得隔板2始终处于紧闭状态,从而保证了柜体1的密闭。
具体的,风扇7固定安装于风道10末端的柜体1内壁,滤网6固定安装于风扇7与风道10末端之间的空腔内,优点是,由于风扇7始终向柜体1导入气流,使得柜体1内部处于正压状态,且气流仅从风道10处进入到柜体1内部,从而使得外界灰尘较难从柜门处进入到柜体1内部,而由风道10处进入到柜体1内部的气流,经过隔板2与滤网6的过滤,使得其中残余的灰尘较少。
具体的,弧形盒9固定安装于风道10内壁,且内部空腔内填充有干燥剂,弧形盒9弧形端面为疏松多孔结构,优点是,弧形盒9内部填充有干燥剂,由于风道10为向上的斜坡,在气流经过风道10时会与弧形盒9的弧形端面充分接触,从而保证了进入气体的干燥。
在使用时,隔板2在正常使用时其顶端与磁铁8吸附关闭,此时斜板5与风道10紧贴,当打开隔板2时,转轴3发生转动,使得隔板2末端与凹槽内相贴合,使得风道10打开,从而保证了在隔板2关闭时,斜板5将风道10与凹槽之间的空隙封禁,避免了灰尘以及部分蚊虫进入配电柜内部,对内部电子元件造成破坏,由于风扇7始终向柜体1导入气流,使得柜体1内部处于正压状态,且气流仅从风道10处进入到柜体1内部,从而使得外界灰尘较难从柜门处进入到柜体1内部,而由风道10处进入到柜体1内部的气流,经过隔板2与滤网6的过滤,使得其中残余的灰尘较少,由于风道10为向上的斜坡,在气流经过风道10时会与弧形盒9的弧形端面充分接触,从而保证了进入气体的干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防护型配电柜,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两侧端面对称开设风道(10),所述柜体(1)侧端风道(10)入口处开设有凹槽,且槽内设置有转轴(3),所述转轴(3)侧端连接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顶端设置有贴合风道(10)端面的斜板(5),所述连接块(4)侧端连接有隔板(2),所述风道(10)末端连接有滤网(6),所述风道(10)侧壁设置有磁铁(8),所述风道(10)内壁设置有弧形盒(9),所述风道(10)末端设置有风扇(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转动连接于柜体(1)侧端凹槽处,所述连接块(4)固定安装于转轴(3)侧端,所述斜板(5)固定安装于连接块(4)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固定安装于连接块(4)侧端,所述隔板(2)端面均匀开设有多组细小孔洞,所述隔板(2)底端与连接块(4)底端平齐,所述连接块(4)到凹槽底部距离应略大于隔板(2)厚度,所述隔板(2)为磁性金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10)呈斜线开设,所述磁铁(8)固定安装于风道(10)入口处顶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7)固定安装于风道(10)末端的柜体(1)内壁,所述滤网(6)固定安装于风扇(7)与风道(10)末端之间的空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盒(9)固定安装于风道(10)内壁,且内部空腔内填充有干燥剂,所述弧形盒(9)弧形端面为疏松多孔结构。
CN202223392331.3U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防护型配电柜 Active CN219203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2331.3U CN219203894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防护型配电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2331.3U CN219203894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防护型配电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3894U true CN219203894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18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92331.3U Active CN219203894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防护型配电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38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73343U (zh) 一种防潮配电柜
CN219203894U (zh) 一种防护型配电柜
CN208923590U (zh) 一种抗凝露箱变柜体
CN208674601U (zh) 一种易于防雨防潮的电气用断路器放置柜
CN111600211B (zh) 一种装配式节能开关柜
CN207011128U (zh) 一种防盐雾现场控制箱
CN213244714U (zh) 一种拥有除湿功能的网络机柜
CN214314042U (zh) 一种户外抗低温配电箱
CN210608070U (zh) 一种用于橡胶预制板加工用动力柜
CN220042642U (zh) 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配电柜
CN207782148U (zh) 一种除潮效果好的建筑工地用开关柜
CN208284868U (zh) 一种配电柜通风结构
CN207782232U (zh) 一种防水型配电箱
CN206465059U (zh) 一种继电保护测试工具箱
CN219981331U (zh) 一种具有防尘效果的机柜控制箱
CN214280530U (zh) 一种配电柜
CN211831619U (zh) 一种网络机柜用通风换气装置
CN214589754U (zh) 电气柜
CN214755041U (zh) 一种带除湿功能的封闭式高压开关柜
CN216354017U (zh) 一种多级断路器
CN221025339U (zh) 一种防潮结构及新能源电池放置柜
CN215601627U (zh) 一种可贯通桥架的污水处理plc控制柜
CN209824218U (zh) 一种户外通讯设备箱防潮防尘装置
CN213068969U (zh) 一种电表箱干燥装置
CN215817188U (zh) 一种带有远程监控的智能高低压开关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