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89754U - 电气柜 - Google Patents
电气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589754U CN214589754U CN202022312904.1U CN202022312904U CN214589754U CN 214589754 U CN214589754 U CN 214589754U CN 202022312904 U CN202022312904 U CN 202022312904U CN 214589754 U CN214589754 U CN 2145897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inet
- air inlet
- air outlet
- cabinet body
-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气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包括相对的壁面;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进气口和至少一个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分别设置在所述柜体的相对的壁面上;开合部,所述开合部设置在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上,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所述电气柜还包括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安装在所述柜体内部;还包括密封材料,设置在柜体底面的电线槽和孔洞处;还包括远传装置和远程服务器,所述远传装置与所述远程服务器电信号连接,且所述远传装置与所述通风装置、开合部、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湿度传感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气柜,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能同时满足通风和防凝露的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柜。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在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电气柜,电气柜一种将电力设备放置在户内/外紧凑型配电设备,实现高压受电、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传统电气柜包括由底板、侧板和顶盖组成的箱体,箱体内设置有电力设备,整个箱体为全封闭式,电气柜内部的电力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全封闭式的箱体不利于热量的及时散发,容易使电气柜内温度过高,严重时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进而损坏电气设备。
如果出于散热的考虑,在电气柜上开设通风口,破坏了电气柜箱体的密封状态,在潮湿环境中或雨雪天气,会使户外的水汽进入电气柜中,电气柜在使用时容易潮湿,而影响电气设备的使用,即使在电气柜中安装了除湿设备,仍然会有雨水打湿柜内电气设备的可能。所以电气柜的散热功能和密封干燥功能往往不能兼备,导致目前的电气柜无法适应环境多样性。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电气柜,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气柜,在保证柜体较好密封性的同时,还能兼顾散热和防凝露的需求,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气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包括相对的壁面;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进气口和至少一个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分别设置在所述柜体的相对的壁面上;开合部,所述开合部设置在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上,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
可选的,还包括: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安装在所述柜体内部。
可选的,所述柜体还包括相对的底面和顶面,所述底面上开设有电线槽和孔洞,所述电线槽和所述孔洞处设置有密封材料。
可选的,所述进气口靠近所述柜体的底端,所述排气口靠近所述柜体的顶端。
可选的,所述开合部包括百叶窗或移动式平板。
可选的,所述百叶窗包括电控百叶窗、磁控百叶窗或自垂百叶窗。
可选的,所述百叶窗为电控百叶窗或磁控百叶窗时,还包括: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电控百叶窗或所述磁控百叶窗的开闭。
可选的,所述百叶窗为自垂百叶窗时,还包括:风力装置,所述风力装置用于产生沿所述自垂百叶窗内侧至所述自垂百叶窗外侧方向流动的气流。
可选的,所述开合部为移动式平板时,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柜体外部的壁面上,所述移动式平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上。
可选的,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进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安装在所述进气口处,用于产生沿所述柜体外部至所述柜体内部方向通过所述进气口的气流。
可选的,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安装在所述排气口处,用于产生沿所述柜体内部至所述柜体外部方向通过所述排气口的气流。
可选的,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覆盖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
可选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柜体内部以及外部的温度,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柜体内部以及外部的湿度。
可选的,还包括:远传装置和远程服务器,所述远传装置与所述远程服务器电信号连接,且所述远传装置与所述通风装置、开合部、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密封的柜体的壁面上开设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和排气口设置在相对的壁面上,通过产生空气对流使柜体内部的空气和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达到通风散热的效果;并且,设置了开合部,开合部用于打开或关闭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日常使用时,通过开合部关闭进气口和排气口,保证柜体的密封效果,可以保持柜体内的空气干燥,防止凝露,当需要散热时再打开进气口和排气口,可以满足不同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在满足密封的同时,还能兼顾散热的需求。
进一步,还包括,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安装在所述柜体内部。在柜体内部安装除湿装置,能进一步降低柜体内空气的湿度,达到更好的防凝露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柜体还包括相对的底面和顶面,所述底面上开设有电线槽和孔洞,所述电线槽和所述孔洞处设置有密封材料。通过在电线槽和孔洞处设置密封材料,增强了柜体的密封性,减少缆沟水蒸气进入柜体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气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开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安装过滤网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背景技术可知,目前的电气柜环境适应性较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气柜,在柜体相对的壁面上分别设置了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和排气口能使柜体内的空气和外部的空气产生对流,从而带走柜体内的热空气,达到了良好的散热降温效果;同时,在进气口和排气口上设置了开合部,开合部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在需要散热的时候,可以通过开合部打开进气口和排气口,在不需要散热或外部环境潮湿的时候,通过开合部闭合进气口和排气口,从而仍能保证电气柜柜体的密封性,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柜体内的干燥,使电气柜能适应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气柜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所述电气柜1包括:柜体10,所述柜体10包括相对的壁面11;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进气口21和至少一个排气口22,所述进气口21和所述排气口22分别设置在所述柜体10的相对的壁面11上;开合部30,所述开合部30设置在所述进气口21和所述排气口22上,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进气口21和所述排气口22。
所述柜体10至少包括一组相对的壁面11,所述柜体10也可以包括两组或多组相对的壁面11。
本实施例中,所述柜体10为长方体,所述相对的壁面11包括第一壁面110和第二壁面120,所述相对的壁面11合围成所述柜体10的空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柜体10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柜体10还包括相对的顶面13和底面14,所述顶面13和所述底面14垂直于所述壁面11。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柜体10还可以不包括底面,所述柜体10直接安装在地面上或者其他物体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面14设置有供电气设备接线用的电线槽和孔洞,所述电线槽和孔洞处设置有密封材料,所述密封材料增强了电气柜1柜体10的密封性,可以防止水汽从柜体10底部渗透至柜体内,保证了柜体10内部的干燥。
所述密封材料包括发泡剂、密封胶、有机弹性材料、无机堵料中的一种材料或者多种材料的混合封堵。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21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排气口22的数量为一个,所述进气口21开设在第一壁面110上,所述进气口22开设在第二壁面120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21和所述排气口22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当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的数量为多个时,任意一组相对的壁面11上均可以设置所述进气口21和所述排气口22。
所述进气口21和所述排气口22的数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本实施例中,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分别设置在相对的第一壁面110和第二壁面120上有利于产生空气对流,使柜体10内的空气与柜体10外的空气进行交换,从而带走柜体10内电气设备工作所产生的热量,有利于帮助电气设备降温,避免高温导致电气设备损坏。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21靠近所述柜体10的底端,所述排气口22靠近所述柜体10的顶端。这样设置的原因在于,由于热空气密度小,热空气会上升,将进气口21设置在下端,排气口22设置在上端,外部冷空气从柜体10下端进入,从柜体10上端排出,与热空气的路径一致,更有利于排出柜体10内的热空气。
本实施例中,所述柜体10的底端为底面14的一端,顶端为顶面13的一端。
在所述柜体10无底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柜体10的底端为更接近地面的一端。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21和所述排气口22开设的位置也可以在同一高度上。
继续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进风组件23,所述进风组件23安装在所述进气口21处,用于产生沿所述柜体10外部向所述柜体10内部方向通过所述进气口21的气流。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组件23为吸风风扇,所述吸风风扇安装在所述进气口21靠近柜体10内部的一侧,从柜体10外部向柜体10内部吸风。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组件23也可以是吹风风扇,所述吹风风扇安装在所述柜体10外部,朝向所述进气口21吹风。
继续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出风组件24,所述出风组件24安装在所述排气口22处,用于产生沿所述柜体10内部向所述柜体10外部方向通过所述排气口22的气流。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组件24为吹风风扇,所述吹风风扇安装在所述排气口22靠近柜体10内部的一侧,从柜体10内部向外部吹出热空气。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组件24还可以是吸风风扇,所述吸风风扇安装在所述排气口22处的所述柜体10外部,从柜体10内部向外部吸风。
本实施例中,在进气口21处设置了进风组件23,在排气口22处设置了出风组件24,为从进气口21至排气口22流动的气流提供了动力,更有利于气流的流动,能快速带走柜体10内部的热空气。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通风装置还可以不包括进风组件23和出风组件24,可以利用空气自然对流而产生从进气口21至排气口22方向的气流;或者通风装置包括进风组件23或出风组件24的其中一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21和所述排气口22上均设置有开合部30,通过所述开合部30可以实现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的切换。在没有通风需求或外部环境较潮湿时,闭合所述进气口21和所述排气口22,保证柜体10的密封性,以免外部水汽进入柜体10内部,造成柜体10内部凝露;在需要通风时,打开所述进气口21和所述排气口22进行通风散热,从而避免柜体10内温度过高损坏电气设备。通过所述开合部30,在最大程度保证柜体10密封性的同时,还可以兼顾散热的需求,使得所述电气柜能适应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
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合部30为百叶窗,所述百叶窗完全覆盖所述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通过百叶窗叶片的开闭来实现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的开闭。
本实施例中,所述百叶窗具有边框,所述边框固定在所述进气口21和所述排气口22周围的柜体10外部的第一壁面110和第二壁面120上,使得所述百叶窗可以完全覆盖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百叶窗为电控式百叶窗,所述电控百叶窗在断电状态下叶片呈下垂状态,使得电控百叶窗闭合,在通电状态下叶片翻转,与水平面平行,使得电控百叶窗打开。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控装置(未图示),所述电控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电控百叶窗的开闭。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百叶窗还可以是磁控百叶窗或者自垂式百叶窗。
当采用磁控百叶窗时,同样可以通过电控装置实现磁控百叶窗的开闭。
当所述百叶窗是自垂式百叶窗时,还包括:风力装置(未图示),所述风力装置用于产生沿所述自垂百叶窗内侧向自垂百叶窗外侧方向流动的气流。具体而言,自垂百叶窗的叶片下端的重量大于叶片上端的重量,在正常情况下,由于重力作用,叶片下垂,使自垂百叶窗闭合;当需要打开时,可以通过风力装置吹风开启。在通风装置包括进风组件或出风组件的情况下,所述进风组件或所述出风组件可以作为风力装置使用。
本实施例中,使用百叶窗作为开合部30,具有成本低廉,安装方便,开闭简单等优点。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开合部30还可以是移动式平板,采用移动式平板时,在所述进气口21和所述排气口22下方的所述柜体10外部的第一壁面110和第二壁面120上安装有导轨,所述移动式平板滑动固定于所述导轨上。通过在所述导轨上移动所述移动式平板来实现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的开闭,所述移动式平板移至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处时,闭合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
继续参考图1,所述电气柜1还包括:除湿装置40,所述除湿装置40安装在所述柜体10内部。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柜体10内部安装除湿装置40,进一步降低了柜体10内空气的湿度,防止水汽在柜体内凝露,保证了柜体内部的干燥。
本实施例中,所述除湿装置40采用半导体除湿机,所述半导体除湿机安装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具有良好的除湿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除湿装置也可以是干燥剂、转轮除湿机等。
参考图3,所述电气柜1还包括:过滤网50,所述过滤网50覆盖所述进气口21和所述排气口22。
由于电气柜1通常在户外使用,本实施例中,在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处安装所述过滤网50,可以阻隔外部空气中的灰尘、杂质颗粒等进入柜体10内部,从而影响百叶窗和电气柜的正常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50还安装在所述开合部30的外部。
所述电气柜1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未图示)和湿度传感器(未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柜体10内部以及外部的温度,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柜体10内部以及外部的湿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柜内温度传感器和柜外温度传感器,所述柜内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柜体10内部,用于检测所述柜体10内部的温度,所述柜外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柜体10外部,用于检测所述柜体10外部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湿度传感器包括柜内湿度传感器和柜外湿度传感器,所述柜内湿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柜体10内部,用于检测所述柜体10内部的湿度,所述柜外湿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柜体10外部,用于检测所述柜体10外部的湿度。
所述电气柜1还包括:远传装置(未图示)和远程服务器(未图示),所述远传装置和所述远程服务器电信号连接,且所述远传装置与所述通风装置、开合部30、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远传装置与所述柜内温度传感器、柜内湿度传感器、柜外温度传感器以及柜外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远传装置还与所述除湿装置40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远传装置接收所述通风装置、开合部30、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以及所述除湿装置40的信息,并将相应信息传送至远程服务器,通过远程服务器可以实现远程监控通风装置、开合部30、除湿装置40的开关状态,以及电气柜1柜体10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和湿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电气柜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所述柜体10内的温度,当所述柜体10内的温度高于第一温度值时,打开所述开合部30,利用所述开合部30打开所述进气口21和所述排气口22;当所述柜体10内的温度低于第二温度值时,关闭所述开合部30,利用所述开合部30关闭所述进气口21和所述排气口22,所述第二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值。
本实施例中,采用柜内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柜体10内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合部30为百叶窗,通过打开或关闭所述百叶窗实现所述进气口21和所述排气口22的开闭。
所述第一温度值的范围为40~60℃,所述第二温度值的范围为30~50℃,所述第一温度值和所述第二温度值可以根据所述电气柜应用的地理位置具体设定,例如在温度较低的地区,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可以设定较低。
本实施例中,第一温度值设定为50℃,第二温度值设定为40℃,控制方法具体为,百叶窗初始为关闭状态,通过柜内温度传感器检测柜体10内的温度,如果柜体内温度高于50℃,则打开百叶窗,即打开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用于产生空气对流,有利于柜体10内部的电器元件的散热和降温;打开百叶窗后,继续检测柜体10内的温度,如果柜体10内的温度下降至40℃,则关闭百叶窗,所述电气柜重新处于封闭状态。采用上述控制方法,在需要散热的时候能及时打开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进行散热,在不需要散热时保持柜体10封闭,有利于避免外部水汽进入柜体10内,从而减少防凝露现象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打开所述开合部30后,检测所述柜体10内的温度,当所述柜体10内的温度高于第三温度值时,开启所述进风组件23和所述出风组件24,利用所述进风组件23产生沿所述柜体10外部至所述柜体10内部方向通过所述进气口21的气流,利用所述出风组件24产生沿所述柜体10内部至所述柜体10外部方向通过所述排气口22的气流,所述第三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值;当所述柜体10内的温度低于第四温度值时,关闭所述进风组件23和所述出风组件24,所述第四温度值低于所述第一温度值且高于所述第二温度值。
所述第三温度值与所述第一温度值的差值范围为2~12℃,所述第四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差值范围为2~12℃;所述第三温度值和所述第四温度值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设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温度值设定为高于第一温度值5℃,即55℃;所述第四温度值设定为高于第二温度值5℃,即45℃,具体控制方法包括:打开所述开合部30后,通过柜内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柜体10内的温度,如果温度继续上升至55℃,表明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的自然对流无法满足电气柜的散热需求,此时打开进风组件23和出风组件24,进一步加速空气对流,满足散热通风的需求;打开进风组件23和出风组件24之后,继续检测柜体10内部的温度,如果温度下降至45℃,可以先关闭进风组件23和出风组件24,利用自然对流来继续降温,直至温度降低至40℃,关闭开合部30,如果温度回升,则再打开进风组件23和出风组件24。有选择性的打开进风组件23和出风组件24,有利于延长进风组件23和出风组件24的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气柜1基于柜体10内部的温度单独控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结合柜体10内外部的温度进行耦合控制,耦合控制有利于提高风扇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柜体10内的湿度,当所述柜体10内的湿度高于第一湿度值时,启动所述除湿装置40,利用所述除湿装置40降低所述柜体10内的湿度;当所述柜体10内的湿度低于第二湿度值时,关闭所述除湿装置40,所述第二湿度值小于所述第一湿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及的湿度为相对湿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柜内湿度传感器检测所述柜体10内的湿度。
所述第一湿度值的范围为80%~90%,所述第二湿度值的范围为40%~70%;所述第一湿度值和所述第二湿度值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来进行设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除湿装置40来降低柜体10内的湿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除湿装置40基于柜体10内的湿度单独控制除湿,有选择性的打开或关闭除湿装置40,有利于节约能源,延长除湿装置40的使用寿命。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所述通风装置来降低所述柜体10内的湿度,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所述柜体10内的湿度和所述柜体10外的环境湿度,当所述柜体10内的湿度高于第一湿度值且所述环境湿度低于第三湿度值时,打开所述开合部30;当所述柜体10内的湿度低于第二湿度值时,关闭所述开合部30,所述第二湿度值小于所述第一湿度值。
所述第三湿度值的范围为0~75%;所述第三湿度值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设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柜内湿度传感器检测所述柜体10内的湿度,通过柜外湿度传感器检测所述柜体10外部的湿度。
利用通风装置来降低所述柜体10内的湿度时,需要满足环境湿度较小的条件,当环境湿度较小而柜体10内湿度较大时,通过打开开合部30,打开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产生空气对流,柜体10内的空气与柜体10外的空气进行交换,从而达到降低柜体内空气湿度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打开所述开合部30后,检测所述柜体10内的湿度,当所述柜体10内的湿度高于第四湿度值时,开启所述进风组件23和所述出风组件24,利用所述进风组件23产生沿所述柜体10外部至所述柜体10内部方向通过所述进气口21的气流,利用所述出风组件24产生沿所述柜体10内部至所述柜体10外部方向通过所述排气口22的气流,所述第四湿度值大于所述第一湿度值;当所述柜体10内的湿度低于第五湿度值时,关闭所述进风组件23和所述出风组件24,所述第五湿度值低于所述第一湿度值且高于所述第二湿度值。
所述第四湿度值与所述第一湿度值的差值范围为0~10%,所述第五湿度值与所述第二湿度值的差值范围为0~10%;所述第四湿度值和所述第五湿度值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设定。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湿度值设置为85%,第二湿度值设置为50%,第三湿度值设置为55%,第四湿度值设置为90%,第五湿度值设置为55%,具体控制方法为,检测柜体10内的湿度和柜体10外的环境湿度,当柜体10内的湿度高于85%且环境湿度低于55%时,打开开合部30,打开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进行空气交换以降低柜体10内的湿度,打开开合部30后,柜体10内湿度仍上升至90%,则打开进风组件23和出风组件24,加速空气流动,加快降低柜体10内的湿度,直至柜体10内湿度下降至55%,关闭所述进风组件23和所述出风组件24,继续检测柜体10内的湿度,直至下降至50%,关闭所述开合部30。通过内部湿度和外部环境湿度的耦合控制,更有利于因环境制宜进行电气柜的防凝露控制。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电气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所述柜体包括相对的壁面;
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进气口和至少一个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分别设置在所述柜体的相对的壁面上,且所述进气口靠近所述柜体的底端,所述排气口靠近所述柜体的顶端;
开合部,所述开合部设置在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上,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所述开合部包括百叶窗或移动式平板;
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安装在所述柜体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还包括相对的底面和顶面,所述底面上开设有电线槽和孔洞,所述电线槽和所述孔洞处设置有密封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开合部为百叶窗时,所述百叶窗包括电控百叶窗、磁控百叶窗或自垂百叶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为电控百叶窗或磁控百叶窗时,还包括: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电控百叶窗或所述磁控百叶窗的开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为自垂百叶窗时,还包括:风力装置,所述风力装置用于产生沿所述自垂百叶窗内侧至所述自垂百叶窗外侧方向流动的气流。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部为移动式平板时,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柜体外部的壁面上,所述移动式平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进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安装在所述进气口处,用于产生沿所述柜体外部至所述柜体内部方向通过所述进气口的气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安装在所述排气口处,用于产生沿所述柜体内部至所述柜体外部方向通过所述排气口的气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覆盖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柜体内部以及外部的温度,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柜体内部以及外部的湿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远传装置和远程服务器,所述远传装置与所述远程服务器电信号连接,且所述远传装置与所述通风装置、开合部、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312904.1U CN214589754U (zh) | 2020-10-16 | 2020-10-16 | 电气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312904.1U CN214589754U (zh) | 2020-10-16 | 2020-10-16 | 电气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589754U true CN214589754U (zh) | 2021-11-02 |
Family
ID=78313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31290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89754U (zh) | 2020-10-16 | 2020-10-16 | 电气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58975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89155A (zh) * | 2020-10-16 | 2022-04-22 | 四川广安爱众股份有限公司 | 电气柜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 |
-
2020
- 2020-10-16 CN CN202022312904.1U patent/CN21458975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89155A (zh) * | 2020-10-16 | 2022-04-22 | 四川广安爱众股份有限公司 | 电气柜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94341Y (zh) | 一种户外配电箱 | |
CN201064020Y (zh) | 密闭式三防电控箱 | |
WO2007095846A1 (fr) | Dispositif de régulation de température, dispositif de gestion de température, et système et procédé associés | |
CN102665380B (zh) | 空调器室外机电控盒的气液分离式散热风道结构 | |
CN103904568A (zh) | 一种汇控柜通风除湿系统及其方法 | |
CN208923590U (zh) | 一种抗凝露箱变柜体 | |
CN204145936U (zh) | 一种密封式电源机箱 | |
CN214589754U (zh) | 电气柜 | |
CN108288826A (zh) | 一种排风除潮的户外环网柜 | |
WO2023109102A1 (zh) | 智能环境控制机 | |
CN102519109A (zh) | 散热通风装置、散热通风系统及机房 | |
CN201967265U (zh) | 一种防尘防水机箱 | |
CN216977019U (zh) | 智能环境控制机 | |
JP6414781B2 (ja) | 除湿吸排気ユニット、ダブルスキンシステム及び除湿吸排気方法 | |
CN112384018A (zh) | 一种环境自适应电气设备箱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6947791U (zh) | 安全型配电箱体 | |
CN206433316U (zh) | 一种新型通信机柜 | |
CN206506201U (zh) | 温度智能控制配电箱 | |
CN115189244B (zh) | 一种散热开关柜 | |
CN211959924U (zh) | 自动控温控湿电力箱 | |
CN209169747U (zh) | 一种智能除湿装置及包含该除湿装置的开关柜 | |
CN205546254U (zh) | 一种通讯箱 | |
CN212660471U (zh) | 一种铁路监测用通信装置 | |
CN114389155A (zh) | 电气柜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 | |
CN202561949U (zh) | 基站智能通风节能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