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3305U - 电池和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和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3305U
CN219203305U CN202223049570.9U CN202223049570U CN219203305U CN 219203305 U CN219203305 U CN 219203305U CN 202223049570 U CN202223049570 U CN 202223049570U CN 219203305 U CN219203305 U CN 2192033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heat
plate
insulation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495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瑞堤
张玉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495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033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33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33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和用电装置。其中,提供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箱体、电池单体和第一保温板,所述电池单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挂载梁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外侧,所述第一保温板贴合于所述挂载梁的外表面。通过上述方式,可对电池进行保温,此外,该保温板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电池和用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和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冬天北方寒冷地区,电池内电池单体对低温保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现有的电池散热快,保温性能差,电池的充电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和用电装置,用以解决电池的保温性能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箱体、电池单体、挂载梁和第一保温板,其中所述电池单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挂载梁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外侧,所述第一保温板贴合于所述挂载梁的外表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电池的挂载梁的外表面设置第一保温板,可对电池进行保温,此外,该第一保温板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成本。
在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挂载梁的外表面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侧面和顶面,位于相邻两个所述侧面的所述第一保温板彼此不连接;和/或,位于所述侧面的所述第一保温板和位于所述顶面的所述第一保温板不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位于相邻两个侧面的第一保温板彼此不连接,和/或位于侧面和顶面的第一保温板彼此不连接,可以方便第一保温板在每个侧面和/或顶面单独贴合,避免第一保温板在相邻两个侧面的连接处和/或侧面和顶面的连接处弯折而产生的应力对贴合带来的困难;而且可以防止相邻的第一保温板由于受到箱体的热传递发生膨胀对彼此的影响,即可以减小应力的产生。
在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位于同一所述侧面的所述第一保温板为一体成型的板材;和/或,位于所述顶面的所述第一保温板为一体成型的板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一体成型的板材结构简单,且各处的力学性能均匀,可以对侧面和/或顶面的各处形成保温和保护。
在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位于同一所述侧面的所述第一保温板包括多个间隔设置或相互拼接的第一子保温板;和/或,位于所述顶面的所述第一保温板包括多个间隔设置或相互拼接的第一子保温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位于同一个侧面的第一保温板和/或位于顶面第一保温板为分体结构,对于在挂载梁上安装挂载结构的情况,可以降低对第一保温板的加工难度;其中,多个第一子保温板间隔设置于同一侧面和/或多个第一子保温板间隔设置于顶面可以减小多个第一子保温板的安装难度,以及防止相邻的第一子保温板之间由于受到箱体的热传递发生膨胀对彼此的影响,即可以减小应力的产生;多个第一子保温板相互拼接地设置于同一侧面和/或多个第一子保温板相互拼接地设置于顶面可以尽可能地对侧面/或顶面形成更完整的贴合,减少间隙进而减少散热面积。
在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挂载梁上具有挂载孔,所述第一保温板对应所述挂载孔的位置具有贯穿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贯穿孔可用于让位于挂载结构,可以让挂载结构很好地安装于挂载梁上。
在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温板粘接于所述挂接梁的外表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粘接的方式在挂载梁的外表面贴合第一保温板,不需要对第一保温板和挂载梁额外设置卡合的结构,因此结构简单,也便于操作。
在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温板的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1W/(m·K)。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选取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1W/(m·K)的材料做保温板,可以尽可能地使第一保温板的导热性能低,利于第一保温板对电池的保温。
在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还包括第二保温板;所述箱体包括环形侧壁,所述第二保温板贴合于所述环形侧壁的外表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保温板,且第二保温板贴合环形侧壁的外表面,可以更好的对电池进行保温,防止散热。
在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环形侧壁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侧壁,位于相邻两个所述侧壁的外表面的所述第二保温板彼此不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位于相邻两个侧壁的外表面的第二保温板彼此不连接,可以方便第二保温板在每个侧壁单独贴合,避免第二保温板在相邻两个侧壁的连接处弯折而产生的应力对贴合带来的困难;而且可以防止相邻的第二保温板由于受到箱体的热传递发生膨胀对彼此的影响,即可以减小应力的产生。
在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位于同一所述侧壁上的所述第二保温板为一体成型的板材;或,位于同一所述侧壁外表面的所述第二保温板包括多个第二子保温板,多个所述第二子保温板间隔设置或相互拼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一体成型的板材结构简单,且各处的力学性能均匀,可以对侧壁的各处形成保温和保护;通过使位于同一侧壁的外表面多个第二子保温板间隔设置,可减小多个第二子保温板的安装难度,以及防止相邻的第二子保温板之间由于受到箱体的热传递发生膨胀对彼此的影响,即可以减小应力的产生;通过拼接的方式在同一侧壁的外表面设置多个第二子保温板可以尽可能地对侧壁形成更完整的贴合,减少间隙进而减少散热面积。
在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温板粘接于所述环形侧壁的外表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粘接的方式在环形侧壁贴合第二保温板,不需要对第二保温板和环形侧壁额外设置卡合的结构,因此结构简单,也便于操作。
在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温板的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1W/(m·K)。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选取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1W/(m·K)的材料做第二保温板,可以尽可能地使第二保温板的导热性能低,利于第二保温板对电池的保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电装置,所述用电装置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电池的挂载梁的外表面设置第一保温板,可对电池进行保温,此外,该第一保温板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池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池单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电池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箱体和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箱体和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车辆1000,电池1;
电池单体10,电极组件11,壳体12,端盖13,外壳14,电极端子15,正电极端子151,负电极端子152,连接构件16,泄压机构17;
箱体20,上盖21,第二环形侧壁210,顶壁211,下箱体22,第一环形侧壁220,底壁221,环形侧壁222,侧壁2220,连线孔2221,容纳空间23,挂载梁24,侧面240,顶面241,挂载孔242;
保温板30,第一保温板31,贯穿孔310,第二保温板32,第一开口320,第二开口3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电池单体可以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电池单体可呈圆柱体、扁平体或其它形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电池单体一般按封装的方式分成三种:柱形电池单体、方形电池单体和软包电池单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锂离子电池为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到的电池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的单一的物理模块。例如,本申请中所提到的电池可以是电池模块或电池包等。电池一般包括用于封装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的箱体。箱体可以避免液体或其他异物影响电池单体的充电或放电。
在新能源电池汽车中,作为能源的电池被安装在汽车内,电池中的电池单体放电驱动新能源汽车的电动机运转。随着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要求逐渐提高,对电池的能量密度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导致电池内设置电池单体的数量增多,多个电池单体之间的温度一致性更加难以控制,并且由于电池单体的数量较多,电池单体从低温加热到适合温度的所需时间越来越长,在冬天北方寒冷地区,电池内电池单体对低温保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现有的电池的保温性能差,导致电池的充电时间较长,或结构复杂造成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在电池的挂载梁上设置保温板,该保温板贴合挂载梁,可对电池进行保温,此外,该保温板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电池适用于用电装置。
用电装置可以是车辆、手机、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轮船、航天器、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等。车辆可以是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航天器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电动玩具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电动工具包括金属切削电动工具、研磨电动工具、装配电动工具和铁道用电动工具,例如,电钻、电动砂轮机、电动扳手、电动螺丝刀、电锤、冲击电钻、混凝土振动器和电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用电装置不做特殊限制。
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用电装置为车辆为例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10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车辆1000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电池1可以设置在车辆1000的底部或头部或尾部。电池1可以用于车辆1000的供电,例如,电池1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1的爆炸示意图。如图2所示,电池1包括电池单体10、箱体20和保温板30。电池单体10容纳于箱体20内,保温板30设置于箱体20的外侧。
在电池1中,电池单体10为多个。多个电池单体10之间可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多个电池单体10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多个电池单体10之间可直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在一起,再将多个电池单体10构成的整体容纳于箱体20内;当然,也可以是多个电池单体10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图中未示出),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箱体20内。电池模块中的多个电池单体10之间可通过汇流部件实现电连接,以实现电池模块中的多个电池单体10的并联或串联或混联。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池单体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池单体10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极组件11、壳体12和端盖13。壳体12和端盖13形成外壳14或电池盒。壳体12的壁以及端盖13均称为电池单体10的壁,其中对于长方体型电池单体10,壳体12的壁包括底壁和四个侧壁。壳体12根据一个或多个电极组件11组合后的形状而定,例如,壳体12可以为中空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或圆柱体,且壳体12的其中一个面具有开口以便一个或多个电极组件11可以放置于壳体12内。例如,当壳体12为中空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时,壳体12的其中一个平面为开口面,即该平面不具有壁体而使得壳体12内外相通。当壳体12可以为中空的圆柱体时,壳体12的端面为开口面,即该端面不具有壁体而使得壳体12内外相通。端盖13覆盖开口并且与壳体12连接,以形成放置电极组件11的封闭的腔体。壳体12内填充有电解质,例如电解液。
该电池单体10还可以包括两个电极端子15,两个电极端子15可以设置在端盖13上。端盖13通常是平板形状,两个电极端子15固定在端盖13上,两个电极端子15分别为正电极端子151和负电极端子152。每个电极端子15对应设置一个连接构件16,或者也可以称为集流构件,其位于端盖13与电极组件11之间,用于将电极组件11和电极端子15实现电连接。
在该电池单体10中,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电极组件11可设置为单个,或多个,如图3所示,电池单体10内设置有4个的电极组件11。
电池单体10上还可设置泄压机构17。泄压机构17用于电池单体10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泄放内部压力或温度。
箱体20可用于容纳电池单体10。箱体20可以是多种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20可以包括上盖21和下箱体22,上盖21与下箱体22相互盖合,并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池单体10的容纳空间23。上盖21可以为板状,或者上盖21和下箱体22均可以是一侧开口的空心结构,上盖21的端口侧盖合于下箱体22的端口侧,以形成具有容纳空间23的箱体20。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见图2,下箱体22包括第一环形侧壁220和底壁221,上盖21包括第二环形侧壁210和顶壁211。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环形侧壁220的外表面设有保温板3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环形侧壁210的外表面设有保温板3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形侧壁220的外表面和第二环形侧壁210的外表面均设有保温板30,可进一步减少箱体20的散热,对箱体20进行更好地保温。为提高上盖21和下箱体22连接后的密封性,上盖21和下箱体22之间也可以设置密封件,比如,密封胶、密封圈等。上盖21和下箱体22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圆柱体、长方体等,本申请将以长方体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箱体20、电池单体10和泄压机构17的结构示意图。上盖21为板状结构,即只包括顶壁211,下箱体22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结构,包括环形侧壁222,顶壁211盖合于环形侧壁222的第一端口侧,以形成具有容纳空间23的箱体20。进一步地,箱体20还可以包括底壁221,盖合于环形侧壁222的第二端口侧。可选地,电池单体10的第一壁上设置有泄压机构17。泄压机构17为当电池单体10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泄放电池单体10内部压力的结构部件。例如,泄压机构17可以为温敏泄压机构,温敏泄压机构被配置为在设有泄压机构17的电池单体10的内部温度达到阈值时能够熔化;和/或,泄压机构17可以为压敏泄压机构,压敏泄压机构被配置为在设有泄压机构17的电池单体10的内部气压达到阈值时能够破裂,本申请对泄压机构的类型不作任何限定。
进一步地,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图5为箱体20的结构示意图,环形侧壁222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侧壁2220,例如包括但不限于4个侧壁2220。可以理解地,侧壁2220的数量与箱体20的形状有关,具体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环形侧壁222具有连线孔2221,用于把电池单体10的电极端子15与外部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还包括挂载梁24,设置于箱体20的外侧。进一步地,挂载梁24设置于环形侧壁222的外表面,用于安装挂载结构,挂载结构的安装方式可以为焊接、过盈、卡接或粘接,也可以与环形侧壁222一体成型。挂载梁24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设置于每一侧壁2220上的挂载梁24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具体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挂载梁24的外表面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侧面240和顶面241,侧面240的数量与挂载梁24的形状有关,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申请中挂载梁24包括4个侧面240。
请参见图6和图7,保温板30可以设置于箱体20的外侧也可以设置于箱体20的内侧,考虑到对箱体20的保护作用,减小外界对箱体20的影响,本申请实施例将保温板30设置于箱体20的外侧。保温板30为导热性能较差的材料制成的板材,可以尽可能地使保温板30的导热性能低,利于保温板30对电池1的保温,一些实施例中,保温板30的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1W/(m·K);进一步地,一些实施例中,保温板30的导热系数小于0.08W/(m·K);更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温板30的导热系数小于0.05W/(m·K)。保温板30的材质可以包括塑胶、玻璃纤维或多孔材料等。一些实施例中,保温板30包括高分子纤维或芳纶纤维,由于高分子纤维或芳纶纤维具有导热系数低,防裂纹扩展能力且断裂延伸率极高的特点,大大提高了保温板30的保温性能并使保温板30具有很高的强度。保温板30设置于环形侧壁222的方式不限,例如粘接、螺接或焊接等,或者先将液态保温板材料涂覆于箱体20的外侧,然后再烘干得到贴合于箱体20的保温板30。
保温板30按照不同的设置位置分为第一保温板31和第二保温板32,其中第一保温板31贴合于挂载梁24的外表面,如图6所示,第一保温板31贴合于挂载梁24的外表面的方式不限,也可以为焊接、卡接或粘接,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保温板31粘接于挂载梁24的外表面,这种贴合的方式不需要对第一保温板31和挂载梁24额外设置卡合的结构,因此结构简单,也便于操作。第二保温板32贴合于环形侧壁222的外表面,如图7所示,第二保温板32贴合于环形侧壁222的外表面的方式不限,例如可以为焊接、卡接或粘接,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保温板32粘接于环形侧壁222的外表面,这种贴合的方式不需要对第二保温板32和环形侧壁222额外设置卡合的结构,因此结构简单,也便于操作。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温板30可以同时包括贴合于挂载梁24的外表面的第一保温板31和贴合于环形侧壁222的外表面的第二保温板32,第一保温板31和第二保温板32可以对箱体20形成更完整的贴合,使保温性能更佳。
具体地,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和图6,第一保温板31贴合于挂载梁24的外表面,以减少箱体20的散热,提升电池1的保温性能。进一步地,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保温板31贴合于挂载梁24的多个侧面240和顶面241,以对挂载梁24的每个面进行贴合,一方面可以提升对箱体20的保温性能,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挂载梁24的力学强度。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位于相邻两个侧面240的第一保温板31彼此不连接,和/或位于侧面240的第一保温板31和位于顶面241的第一保温板31不连接,以方便第一保温板31在每个侧面240和/或顶面241单独贴合,避免第一保温板31在相邻两个侧面240的连接处和/或侧面240和顶面241的连接处弯折而产生的应力对贴合带来的困难;而且可以防止相邻的第一保温板31由于受到箱体20的热传递发生膨胀对彼此的影响,即可以减小应力的产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同一侧面240的第一保温板3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或相互拼接的第一子保温板。可选择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位于顶面241的第一保温板3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或相互拼接的第一子保温板。位于同一个侧面240的第一保温板31和/或位于顶面241的第一保温板31为分体结构,对于在挂载梁24上安装挂载结构的情况,可以降低对第一保温板31的加工难度;其中,多个第一子保温板间隔设置于同一侧面240和/或多个第一子保温板间隔设置于顶面241可以减小多个第一子保温板的安装难度,以及防止相邻的第一子保温板之间由于受到箱体20的热传递发生膨胀对彼此的影响,即可以减小应力的产生;多个第一子保温板相互拼接地设置于同一侧面240和/或多个第一子保温板相互拼接地设置于顶面241可以尽可能地对侧面240和/或顶面241形成更完整的贴合,减少间隙进而减少散热面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位于同一侧面240的第一保温板31为一体成型的板材,进一步地,位于顶面241的第一保温板31为一体成型的板材,一体成型的板材结构简单,且各处的力学性能均匀,可以对侧面240和/或顶面241的各处形成保温和保护。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保温板31还具有贯穿孔310,贯穿孔310可用于让位于挂载结构,可以让挂载结构很好地安装于挂载梁24上。进一步地,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当挂载结构卡接于挂载梁24时,挂载梁24上具有挂载孔242,挂载结构通过挂载孔242安装于挂载梁24上,第一保温板31对应挂载孔242的位置具有贯穿孔310。
请一并参见图7,第二保温板3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第二保温板32的个数可以与侧壁2220的个数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电池1包括4个第二保温板32,4个第二保温板32与4个侧壁2220一一对应设置,也就是说每一侧壁2220的外表面设置一个第二保温板32,因此更能对箱体20很好的保温,更进一步对箱体20进行保护。一些实施例中,位于相邻两个侧壁2220的外表面的第二保温板32可以彼此不连接,以方便第二保温板32在每个侧壁2220单独贴合,避免第二保温板32在相邻两个侧壁2220的连接处弯折而产生的应力对贴合带来的困难;而且可以防止相邻的第二保温板32由于受到箱体20的热传递发生膨胀对彼此的影响,即可以减小应力的产生。另外,如果相邻两个侧壁2220的外表面的第二保温板32一体成型成弯折状,或整个环形侧壁222的第二保温板32一体成型成环状,则不仅注模成型成本较高,而且不容易贴合,尤其在环形侧壁222的外表面具有挂载梁24的情况下,不仅注模成型结构复杂难度大,也不容易套在环形侧壁222的外表面。进一步地,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二保温板32可以为一体成型的板材,即位于同一个侧壁2220的外表面的第二保温板32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板材结构简单,且各处的力学性能均匀,可以对侧壁2220的各处形成保温和保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位于同一个侧壁2220的外表面的第二保温板32也可以为分体结构,例如,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保温板32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子保温板,多个第二子保温板可以间隔设置,以减小多个第二子保温板的安装难度,以及防止相邻的第二子保温板之间由于受到箱体20的热传递发生膨胀对彼此的影响,即可以减小应力的产生。可选地,多个第二子保温板相互拼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板材,以尽可能地对侧壁2220形成更完整的贴合,减少间隙进而减少散热面积。位于同一个侧壁2220的外表面的第二保温板32为分体结构,对于侧壁2220的外表面具有多个凸起(例如挂载梁24)或开孔(例如连线孔2221)的情况下,对第二保温板32的加工难度较低。进一步地,一些实施例中,由一体成型的板材形成的第二保温板32对应挂载梁24的位置具有第一开口320(如图7所示),以使挂载梁24穿过第一开口320,可以避免第二保温板32在挂载梁24位置处弯折造成注模成型成本升高,以及可以避免第二保温板32在挂载梁24位置处不容易贴合造成保温性能降低。进一步地,一些实施例中,由一体成型的板材形成的第二保温板32对应连线孔2221的位置具有第二开口322,连线孔2221通过第二开口322暴露,这样可以避免连线孔2221被遮挡而无法很好的利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电池单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
挂载梁,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外侧;和
第一保温板,贴合于所述挂载梁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梁的外表面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侧面和顶面,位于相邻两个所述侧面的所述第一保温板彼此不连接;和/或
位于所述侧面的所述第一保温板和位于所述顶面的所述第一保温板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所述侧面的所述第一保温板为一体成型的板材;和/或,位于所述顶面的所述第一保温板为一体成型的板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所述侧面的所述第一保温板包括多个间隔设置或相互拼接的第一子保温板;和/或,位于所述顶面的所述第一保温板包括多个间隔设置或相互拼接的第一子保温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梁上具有挂载孔,所述第一保温板对应所述挂载孔的位置具有贯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板粘接于所述挂载梁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板的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1W/(m·K)。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保温板;所述箱体包括环形侧壁,所述第二保温板贴合于所述环形侧壁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侧壁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侧壁,相邻两个所述侧壁的外表面的所述第二保温板彼此不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所述侧壁上的所述第二保温板为一体成型的板材;或,位于同一所述侧壁外表面的所述第二保温板包括多个第二子保温板,多个所述第二子保温板间隔设置或相互拼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温板粘接于所述环形侧壁的外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温板的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1W/(m·K)。
13.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
CN202223049570.9U 2022-11-16 2022-11-16 电池和用电装置 Active CN2192033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49570.9U CN219203305U (zh) 2022-11-16 2022-11-16 电池和用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49570.9U CN219203305U (zh) 2022-11-16 2022-11-16 电池和用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3305U true CN219203305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17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49570.9U Active CN219203305U (zh) 2022-11-16 2022-11-16 电池和用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33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72113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16872137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16872134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WO2023185380A1 (zh) 电池模块、电池、用电设备
CN216720071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16720146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16720070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18414770U (zh) 电池包及电池舱
CN219203305U (zh) 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9226401U (zh) 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7719740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WO2024031418A1 (zh) 电池、用电装置以及电池的成型方法
EP4266464A1 (en) Battery, electric device,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paring battery
CN216015503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7013187A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16750072U (zh) 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934350U (zh) 电池单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20692169U (zh) 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9017811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21057553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19591517U (zh) 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9419377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492161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9717011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7114547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