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1609U - 家庭自测采样管 - Google Patents

家庭自测采样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1609U
CN219201609U CN202223605331.7U CN202223605331U CN219201609U CN 219201609 U CN219201609 U CN 219201609U CN 202223605331 U CN202223605331 U CN 202223605331U CN 219201609 U CN219201609 U CN 2192016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ample
sampling
detection
middl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53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志铿
郑月敏
陈英杰
陈奕耀
林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Wiz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Wiz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Wiz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Wiz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53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016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16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16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检测容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家庭自测采样管,其包括采样部,所述采样部包括加样筒、采样棒和握持柱,所述加样筒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进样端和出样端;所述加样筒的出样端设置有保护膜;所述采样棒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握持柱,所述握持柱远离所述采样棒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中盖,所述中盖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相互连通的尖锐端和出液端;出样检测时,所述采样棒扣入所述加样筒的进样端,所述握持柱卡接于所述加样筒进样端开口处的侧壁,所述中盖的尖锐端穿设于所述保护膜,且连接于所述加样筒出样端开口处。本申请具有提减小检测人员在对出液的盖体进行安装时液体从容器中流出可能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家庭自测采样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容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家庭自测采样管。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部分人群通常会定期安排体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测产品也逐渐走向了家庭之中,使得人们在家中也能够随时自行操作,对自身的健康进行实时监控。用于检测粪便的检测试剂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自测产品,影响胃肠健康的因素有便隐血、幽门螺旋杆菌抗原、钙卫蛋白等多个指标,其中最为普遍的是幽门螺旋杆菌抗原检测试剂盒。
现有技术的粪便检测装置包括采样棒、含有稀释液的容器和试纸;检测人员在使用时将采好样本的采样棒加入容器内,再将稀释后的溶液滴加到层吸试纸上进行检测;含有稀释液的容器的开口处设置有保护膜,检测人员在将容器内稀释后的溶液进行滴加之前,通常需要将保护膜撕开,将带有出液端的盖体安装在容器的开口处;然而检测人员在将保护膜撕开的过程中,会存在因容器抖动导致容器内的液体从容器洒出的可能性,使用时比较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小检测人员在对出液的盖体进行安装时液体从容器中流出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家庭自测采样管。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家庭自测采样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家庭自测采样管,包括采样部,所述采样部包括加样筒、采样棒和握持柱,所述加样筒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进样端和出样端;所述加样筒的出样端设置有保护膜;所述采样棒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握持柱,所述握持柱远离所述采样棒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中盖,所述中盖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相互连通的尖锐端和出液端;出样检测时,所述采样棒扣入所述加样筒的进样端,所述握持柱卡接于所述加样筒进样端开口处的侧壁,所述中盖的尖锐端穿设于所述保护膜,且连接于所述加样筒出样端开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样棒能够将采集到的粪便样本加入加样筒中,加样筒内预存有稀释液,粪便样本与稀释液在加样筒内能够进行充分混合得到稀释后的样本溶液;握持柱便于检测人员手持,从而便于检测人员使用采样棒的进行采样和加样操作;对稀释后的样本溶液进行项目检测时,检测人员直接将中盖从握持柱拆下,使中盖的尖锐端穿设于保护膜,与加样筒相扣合;工作人员无需将保护膜撕下再对中盖进行安装,从而能够减小检测人员在对中盖进行安装时,加样筒内的液体因抖动从加样筒内洒落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握持柱远离所述采样棒的一端的端面开设有容纳槽,所述中盖的尖锐端扣入所述容纳槽中;所述采样部还包括底座,所述中盖的出液端与所述底座相扣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能够对中盖的出液端进行保护,从而能够减小中盖的尖锐端或出液端凸出于握持柱受到剐蹭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中盖的外壁凸出设置有凸环,所述容纳槽远离所述采样棒一端的侧壁开设有适配所述凸环的第一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环与第一卡槽能够实现对中盖和握持柱的限位固定;凸环在扣入第一卡槽时,弹性材料的凸环能够进行适应;凸环迫使中盖与握持柱的内侧壁之间的摩擦力更大,从而减小中盖与握持柱在扣合时发生松动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中盖的外侧壁凸出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设置于所述中盖靠近所述加样筒出液端的侧壁,所述加样筒出样端的内壁开设有适配所述卡环的第二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稀释后的样本溶液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将中盖从握持柱拆下,中盖的尖锐端穿设于保护膜,卡环扣入第二卡槽内,实现中盖与加样筒出样端的安装密封,稀释后的样本溶液能够从中盖的端流出,从而实现将稀释后的样本溶液滴加到试纸上进行检测。
可选的,所述加样筒采用可形变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人员向按压加样筒的侧壁施加压力时,加样筒的外壁发生形变,使得加样筒内部空气的压强变大,迫使加样筒内的液体向外流动,以便于加样筒内稀释后的溶液流出滴加到试纸上。
可选的,所述加样筒的局部设置有用于为所述加样筒内部加压的按压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样筒上设置能够加压的按压部能够减小加样筒的端壁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生形变的可能性,从而能够减小因加样筒的端壁发生形变中盖之间的产生缝隙的可能性,进而减小加样筒内的稀释液溢出的可能性。
可选的,还包括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加样筒与所述检测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内筒套设于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连通设置;
所述内筒一端的外壁向外翻折形成有折边,所述折边的一端与所述外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筒的外壁与所述外筒内壁之间形成有检测腔,所述检测腔内设置有至少一试纸;所述外筒远离所述折边一端的端面覆盖设置有薄膜,所述折边上开设有排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稀释后的样本溶液进行多项目联合检测时,检测部与采样部扣合,稀释后的样本溶液流入检测腔内,多个试纸均能对稀释后的样本溶液进行吸收并发生反应,从而提高检测人员对多个项目进行联合检测时的便捷性;折边能够对内筒和外筒进行限位固定,内筒的外侧壁与外筒内侧壁之间的空腔即为检测腔,排气孔能够使得外筒内外的气压连通,以便于稀释后的样本溶液从导向筒流入检测腔,若干试纸设置于检测腔中,以便于测试人员对多个项目的联合检测。
可选的,所述检测部还包括导向筒,所述导向筒与所述内筒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导向筒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内筒远离所述折边一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筒与所述外筒连通设置,所述导向筒靠近所述折边的一端设置有尖刺,所述尖刺长度方向的端面贯穿开设有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稀释后的样本溶液进行单项目检测时,加样筒远离握持柱的一端扣入检测部;尖刺能够将保护膜戳破,使得加样筒的侧壁扣入导向筒与内筒之间,加样筒内稀释后的溶液从导向筒远离尖刺的一端流入检测腔内,从而实现试纸对稀释后溶液的检测。
可选的,所述外筒远离所述折边一端的外侧壁设置有底盘,所述底盘与所述外筒的侧壁垂直设置,且所述底盘与所述外筒同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盘能够增加检测部与操作平面的接触面积,使得检测部在放置时更加稳固。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采样棒扣入加样筒中,使得采样棒上的样本能够和加样筒内的稀释液进行充分混合;单项目检测时,检测人员将中盖取出,使得中盖的尖锐端穿设于保护膜,卡环扣入第二卡槽中,从而实现对中盖和加样筒的限位固定;出样时,只需向按压部施加合适的力度,加样筒内的液体即可从中盖的出液端滴加到试纸上,以便于检测人员的操作;工作人员无需将保护膜撕下再对中盖进行安装,从而能够减小检测人员在对中盖进行安装时,加样筒内的液体因抖动从加样筒内洒落的可能性。
2、多项目联合检测时,加样筒远离握持柱的一端扣入检测部中,尖刺能够将保护膜戳破,加样筒的侧壁扣入导向筒与内筒之间,稀释后的溶液从导向筒远离尖刺的一端流入检测腔内;试纸设置于检测腔内,试纸的吸水部分能够对稀释后的样本溶液进行吸收并反应,从而实现对稀释后的样本溶液进行多项目检测,提高检测人员对多个项目进行联合检测时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家庭自测采样管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加样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出样时加样筒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中家庭自测采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检测部的局部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采样部;11、加样筒;111、第一连接筒;112、第二连接筒;113、保护膜;114、第二卡槽;115、按压部;12、采样棒;13、握持柱;131、容纳槽;132、第一卡槽;14、中盖;141、凸环;142、卡环;15、底座;2、检测部;21、检测腔;22、外筒;221、薄膜;222、底盘;23、内筒;231、折边;232、排气孔;24、导向筒;241、尖刺;242、放置腔;3、试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家庭自测采样管。
实施例1
参照图1,家庭自测采样管包括采样部1,采样部1包括加样筒11和采样棒12,加样筒11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口;加样筒1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进样端和出样端,加样筒11的进样端可供采样棒12扣入,加样筒11的出样端覆盖设置有保护膜113;加样筒11内预装有承装稀释液,采样棒12能够将采集到的粪便样本加入加样筒11中,使得粪便样本与稀释液在加样筒11内进行充分混合得到稀释后的样本溶液,以便于后续使用。
参照图1,采样筒包括呈一体设置的第一连接筒111和第二连接筒1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筒111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接筒112的长度,第一连接筒111端面的直径小于第二连接筒112端面的直径,保护膜113设置于第二连接筒112远离第一连接筒111的一端;采样棒12的一端扣入第一连接筒111,另一端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握持柱13,握持柱13便于检测人员手持,从而便于检测人员使用采样棒12的进行操作。
参照图1,握持柱13靠近采样棒12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连接筒111远离第二连接筒112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握持柱13与第一连接筒111螺纹连接,实现加样筒11与采样棒12的限位固定。对粪便样本进行稀释时,加样筒11与握持柱13螺纹连接能够提高加样筒11的密封性,从而能够减小加样筒11内的液体因抖动而从加样筒11内溢出的可能性。
握持柱13远离采样棒12一端的外侧壁上凸出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能够增加握持柱13与检测人员握持部位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进样时握持柱13在使用时从检测人员的手上脱落的可能性。
参照图1,采样部1还包括中盖14和底座15,初始状态时,加样筒11、握持柱13、中盖14和底座15依次可拆卸连接,采样棒12扣入加样筒11远离保护膜113的一端。
中盖14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出液端和尖锐端,中盖14的出液端与中盖14的尖锐端连通设置;握持柱13远离采样棒12一端的端面开设有容纳槽131;中盖14的尖锐端扣入容纳槽131,中盖14的出液端扣入底座15;底座15能够对中盖14的出液端进行保护,从而能够减小中盖14的尖锐端或出液端凸出于握持柱13受到剐蹭的可能性。
参照图1和图2,中盖14外壁的中端固定设置有凸环141,凸环141与中盖14同轴设置;容纳槽131靠近开口处一端的侧壁凹设有第一卡槽132,第一卡槽132与握持柱13同轴设置;本实施例中,凸环14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以便于适应对凸环141扣入第一卡槽132;凸环141迫使中盖14与握持柱13的内侧壁之间的摩擦力更大,从而减小中盖14与握持柱13在扣合时发生松动的可能性。
参照图3,靠近中盖14的出液端的外侧壁环绕设置有卡环142,第二连接筒112远离第一连接筒111的内壁凹设有可供中盖14扣入的第二卡槽114;中盖14能够对加样筒11远离握持柱13的一端进行密封,从而减小稀释后的溶液从中盖14与加样筒11之间洒落的可能性。
参照图1和图3,当对稀释后的样本溶液进行单项目检测时,检测人员将中盖14从握持柱13拆下,使得中盖14的尖锐端与保护膜113抵接,中盖14的尖锐端能够将保护膜113戳破,卡环142扣入第二卡槽114内;中盖14的出液端与中盖14的尖锐端连通设置,稀释后的样本溶液能够从加样筒11内经由中盖14的端流出,从而实现对稀释后的样本溶液的检测。
检测人员无需将保护膜113撕下再对中盖14进行安装,从而能够减小检测人员在对中盖14进行安装时,加样筒11内的液体因抖动从加样筒11内散落的可能性。
加样筒11采用可形变的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加样筒11采用软塑料,检测人员能够通过按压加样筒11的侧壁向加样筒11内施加压力,以便于加样筒11内稀释后的溶液的出液。
本申请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采样棒12扣入加样筒11中,使得采样棒12上的样本能够和加样筒11内的稀释液进行充分混合;单项目检测时,检测人员将中盖14取出,中盖14的尖锐端穿设于保护膜113,卡环142扣入第二卡槽114,从而实现对中盖14和加样筒11的限位固定;稀释后的样本溶液出液时,只需对加样筒11的侧壁施加压力,加样筒11内的液体即可从中盖14的出液端流出,以便于检测人员的操作。
实施例2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加样筒11呈硬质材料设置,第一连接筒111靠近第二连接筒112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按压部115,按压部115与第一连接筒111呈一体设置;按压部115采用可形变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的按压部115采用软塑料制成。出样时,只需向按压部115施加合适的压力,按压部115受到挤压会发生形变,使得加样筒11内部空气的压强变大,迫使加样筒11内的液体向外流动,以便于检测人员的对稀释后的样本溶液的滴加。
在加样筒11上设置能够加压的按压部115能够减小加样筒11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生形变的可能性,从而能够减小加样筒11的稀释液因加样筒11发生形变从加样筒11与中盖14之间的缝隙溢出的可能性,进而提高检测人员操作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采样棒12扣入加样筒11中,使得采样棒12上的样本能够和加样筒11内的稀释液进行充分混合;单项目检测时,检测人员将中盖14取出,中盖14的尖锐端穿设于保护膜113,卡环142扣入第二卡槽114,从而实现对中盖14和加样筒11的限位固定;出样时,只需向按压部115施加合适的力度,加样筒11内的液体即可从中盖14的出液端滴出,便于检测人员操作的同时能够减小稀释后的溶液从加样筒11与中盖14之间溢出的可能性。
实施例3
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家庭自测采样管还包括检测部2,采样部1与检测部2可拆卸连接;检测部2开设有的检测腔21,检测腔2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试纸3;使用时试纸3能够扣入检测腔21内;对稀释后的样本溶液进行多项目联合检测时,检测部2与采样部1扣合,稀释后的样本溶液流入检测腔21内,多个试纸3均能对稀释后的样本溶液进行吸收并发生反应,从而提高检测人员对多个项目进行联合检测时的便捷性。
参照图5,检测部2包括两端呈开口设置的外筒22和内筒23,内筒23与外筒22连通设置,内筒23穿设于外筒22的内壁,外筒22的高度大于内筒23的高度;外筒22的一端覆盖设置有薄膜221。内筒23的外侧壁与外筒22内侧壁之间形成检测腔21,试纸3设置于检测腔21中,且试纸3的长度方向与外筒22的长度方向平行。内筒23长度方向的一端向外翻折形成有折边231,折边231远离内筒23一端的端壁与外筒22长度方向一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对内筒23和外筒22的限位固定。
参照图5,内筒23的内部设置有导向筒24,导向筒24与外筒22连通设置,导向筒24的一端与内筒23远离折边231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尖刺241,尖刺241长度方向的端面贯穿开设有空腔,以便于稀释后的样本溶液注入导向筒24。
参照图5和图6,导向筒24的内部开设有可供采样棒12扣入的放置腔242,当对稀释后的样本溶液进行多项目检测时,检测人员将加样筒11远离握持柱13的一端扣入检测部2中,尖刺241能够将保护膜113戳破;使得加样筒11的侧壁扣入导向筒24与内筒23之间,采样棒12扣入放置腔242内,加样筒11内的液体从导向筒24远离尖刺241的一端流入检测腔21内;折边231上开设有排气孔232,排气孔232能够使得外筒22内外的气压连通,以便于稀释后的样本溶液从导向筒24流入检测腔21。
参照图5,流入检测腔21内的液体接触到试纸3后,试纸3吸水的部分能够对稀释后的样本溶液进行吸收并反应,从而实现对稀释后的样本溶液进行多项目检测。
外筒22远离折边231一端的外侧壁设置有环形的底盘222,底盘222与外筒22的侧壁垂直设置,且底盘222与外筒22同轴设置;底盘222能够增加检测部2与操作平面的接触面积,使得检测部2在放置时更加稳固。
本申请实施例3的实施原理为:多项目联合检测时,加样筒11远离握持柱13的一端扣入检测部2中,尖刺241能够将保护膜113戳破,加样筒11的侧壁扣入导向筒24与内筒23之间,采样棒12扣入放置腔242内,稀释后的溶液从导向筒24远离尖刺241的一端流入检测腔21内;试纸3设置于检测腔21内,试纸3的吸水部分能够对稀释后的样本溶液进行吸收并反应,从而实现对稀释后的样本溶液进行多项目检测,提高检测人员对多个项目进行联合检测时的便捷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家庭自测采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部(1),所述采样部(1)包括加样筒(11)、采样棒(12)和握持柱(13),所述加样筒(1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进样端和出样端;所述加样筒(11)的出样端设置有保护膜(113);所述采样棒(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握持柱(13),所述握持柱(13)远离所述采样棒(12)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中盖(14),所述中盖(14)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相互连通的尖锐端和出液端;出样检测时,所述采样棒(12)扣入所述加样筒(11)的进样端,所述握持柱(13)卡接于所述加样筒(11)进样端开口处的侧壁,所述中盖(14)的尖锐端穿设于所述保护膜(113),且连接于所述加样筒(11)出样端开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自测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柱(13)远离所述采样棒(12)的一端的端面开设有容纳槽(131),所述中盖(14)的尖锐端扣入所述容纳槽(131)中;所述采样部(1)还包括底座(15),所述中盖(14)的出液端与所述底座(15)相扣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庭自测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盖(14)的外壁凸出设置有凸环(141),所述容纳槽(131)远离所述采样棒(12)一端的侧壁开设有适配所述凸环(141)的第一卡槽(13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庭自测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盖(14)的外侧壁凸出设置有卡环(142),所述卡环(142)设置于所述中盖(14)靠近所述加样筒(11)出液端的侧壁,所述加样筒(11)出样端的内壁开设有适配所述卡环(142)的第二卡槽(1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自测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筒(11)采用可形变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自测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筒(11)的局部设置有用于为所述加样筒(11)内部加压的按压部(1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自测采样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部(2),所述加样筒(11)与所述检测部(2)可拆卸连接;所述检测部(2)包括外筒(22)和内筒(23),所述内筒(23)套设于所述外筒(22)内,所述内筒(23)与所述外筒(22)连通设置;
所述内筒(23)一端的外壁向外翻折形成有折边(231),所述折边(231)的一端与所述外筒(2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筒(23)的外壁与所述外筒(22)内壁之间形成有检测腔(21),所述检测腔(21)内设置有至少一试纸(3);所述外筒(22)远离所述折边(231)一端的端面覆盖设置有薄膜(221),所述折边(231)上开设有排气孔(2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庭自测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2)还包括导向筒(24),所述导向筒(24)与所述内筒(23)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导向筒(24)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内筒(23)远离所述折边(231)一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筒(24)与所述外筒(22)连通设置,所述导向筒(24)靠近所述折边(231)的一端设置有尖刺(241),所述尖刺(241)长度方向的端面贯穿开设有空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庭自测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2)远离所述折边(231)一端的外侧壁设置有底盘(222),所述底盘(222)与所述外筒(22)的侧壁垂直设置,且所述底盘(222)与所述外筒(22)同轴设置。
CN202223605331.7U 2022-12-30 2022-12-30 家庭自测采样管 Active CN2192016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5331.7U CN219201609U (zh) 2022-12-30 2022-12-30 家庭自测采样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5331.7U CN219201609U (zh) 2022-12-30 2022-12-30 家庭自测采样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1609U true CN219201609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12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5331.7U Active CN219201609U (zh) 2022-12-30 2022-12-30 家庭自测采样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16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676076A (en) Disposable container
KR20200030540A (ko) 샘플 수집 장치
WO2017156869A1 (zh) 一种样本检测装置及样本收集检测装置和方法
US20140051178A1 (en) Specimen test unit
US20030036742A1 (en) Liquid specimen collection system
US20090005705A1 (en) Fecal Specimen Collector
JP2011203258A (ja) 採集アッセンブリ
WO2009123911A2 (en) Substance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using
JP3905934B2 (ja) 容器に装着可能な液量装置
AU8317698A (en) Ball and socket closure for specimen collection container incorporating a septum
JPH10511065A (ja) 流体と液体を混合する装置
US6293435B1 (en) Liquid sample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 system
CN219201609U (zh) 家庭自测采样管
EP4012408B1 (en) Sample collection and de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WO2019206278A1 (zh) 一种用于检测的反应容器
JP7360957B2 (ja) 検体抽出容器および検体検査キット
US7041253B1 (en) Sample collection and test device
JPH05296997A (ja) 検体容器
CN210784426U (zh) 唾液采检装置
JP4401845B2 (ja) 検体試験容器セット及び検体試験キット
CN217543121U (zh) 一种具有盖体的样本收集瓶
WO2020238034A1 (zh) 唾液采检装置
KR20180078243A (ko) 각질층 채취구 및 각질층 채취 검출용 키트
CN217392444U (zh) 一种用于采样检测的热塑性弹性体试管
CN216117344U (zh) 一种一体式样本采集处理及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Home self-test sampling tub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616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Xiamen Haicang sub branch

Pledgor: XIAMEN WIZ BIOTECH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11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