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9637U - 冷藏冷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藏冷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9637U
CN219199637U CN202223278169.2U CN202223278169U CN219199637U CN 219199637 U CN219199637 U CN 219199637U CN 202223278169 U CN202223278169 U CN 202223278169U CN 219199637 U CN219199637 U CN 219199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ator
space
section
frost
frost cont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781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兆鑫
张�浩
王常志
邵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781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9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9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96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冷冻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内胆,每个内胆中均设有:蒸发器盖板,蒸发器盖板将内胆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位于内胆上部的储物空间和位于内胆底部的冷却室,冷却室内设有至少用于为储物空间提供冷量的蒸发器;以及保温结构,设置于蒸发器盖板的下表面,并处于蒸发器的上方;保温结构的底部前侧设有向上凹陷的至少一个容霜空间,容霜空间的前端向前敞开以形成用于供气流流入其中的气流入口,且容霜空间为由其气流入口向后延伸的流线型空间。这种空间形状符合流体力学,导风更加顺畅,因此即使容霜空间内容置有部分结霜也能够确保回风气流顺畅地流经容霜空间,从而更快地流向蒸发器后部区域进行换热。

Description

冷藏冷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冷冻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主要利用冰箱来储存、保鲜物品。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冰箱主要有传统的两门冰箱、T型冰箱、法式冰箱、对开门冰箱等等,这些冰箱的蒸发器通常背置在冰箱箱体的后侧。还有一些冰箱为了增大储物空间、提高用户取放物品便利性,将用于容置蒸发器的冷却室至于冰箱的底部,并通过蒸发器盖板将冷却室与位于其上方的储物间室隔开。储物间室内的回风通过前侧的回风口返回蒸发器。回风气流从前往后地流经蒸发器,会在蒸发器的前侧形成冷热交替区域,很容易在此区域产生结霜现象。当结霜严重时霜会堵住蒸发器的换热间隙,致使回风气流无法流经蒸发器进行有效地换热,影响制冷效率和制冷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回风气流有效被蒸发器冷却、且回风气流流动顺畅的冷藏冷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高保温结构的结构强度和保温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内胆,每个所述内胆中均设有:
蒸发器盖板,所述蒸发器盖板将所述内胆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位于所述内胆上部的储物空间和位于所述内胆底部的冷却室,所述冷却室内设有至少用于为所述储物空间提供冷量的蒸发器;以及
保温结构,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盖板的下表面,并处于所述蒸发器的上方;
所述保温结构的底部前侧设有向上凹陷的至少一个容霜空间,所述容霜空间的前端向前敞开以形成用于供气流流入其中的气流入口,且所述容霜空间为由其气流入口向后延伸的流线型空间。
可选地,所述容霜空间向上凹陷的深度从前往后地先逐渐增加,然后再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蒸发器盖板的前侧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储物空间内的回风气流返回所述冷却室的回风口;
所述容霜空间前端的所述气流入口与所述回风口邻近设置。
可选地,所述蒸发器盖板包括用于形成其前部且竖向延伸的竖向区段、以及由所述竖向区段的顶部向后倾斜向上延伸的横向区段;所述蒸发器横置在所述冷却室内,且从前往后地向上倾斜;且
所述保温结构包括水平延伸的前部区段和由所述前部区段的后侧向后倾斜向上延伸的后部区段;其中
所述容霜空间形成在所述后部区段的前部和所述前部区段,所述气流入口形成在所述前部区段的前端。
可选地,所述前部区段的顶面抵接于所述蒸发器盖板的下表面,所述前部区段的底面朝向所述蒸发器前侧的回风空间;且
所述后部区段的顶面抵接于所述蒸发器盖板的下表面,所述后部区段的底面抵接于所述蒸发器的顶部。
可选地,所述容霜空间的后端与所述蒸发器前端的距离为所述蒸发器的后端与所述蒸发器的前端之间的总距离的1/2~2/3。
可选地,所述容霜空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容霜空间沿横向间隔设置,以在两个所述容霜空间之间形成与所述容霜空间形状相同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抵接于所述蒸发器的顶部。
可选地,所述蒸发器盖板包括用于形成其前部且竖向延伸的竖向区段、以及由所述竖向区段的顶部向后延伸的横向区段;且
所述横向区段位于所述冷却室的上方,所述竖向区段位于所述冷却室的前侧,且与所述冷却室内的蒸发器间隔设置以形成回风空间,所述竖向区段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储物空间内的回风气流流向所述冷却室的回风口。
可选地,所述保温结构设置于所述横向区段的下表面,且所述保温结构的前端抵接于所述竖向区段。
可选地,所述保温结构的横向两侧设有多个前后间隔设置的让位凹槽;
所述蒸发器盖板的横向两侧分别设有向下凸出延伸的侧翻边,所述侧翻边上设有多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扰流筋,多个所述扰流筋对应地分别插入多个所述让位凹槽中,以在所述侧翻边和所述保温结构之间的前后方向的间隙中形成多个饶流弯路。
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内胆,每个内胆中均设有蒸发器盖板和保温结构。保温结构设置于蒸发器盖板的下表面并处于蒸发器的上方,以隔绝其上下两侧的冷量传递。特别地,保温结构的底部前侧设置向上凹陷的至少一个容霜空间,该容霜空间的前端敞开形成气流入口。一方面,当蒸发器的前端因冷热交替产生结霜时,部分结霜可以向上处在容霜空间内,避免完全地将蒸发器前端的换热间隙堵死;另一方面,还可以允许部分回风气流经容霜空间的气流入口流入容霜空间,进而流向位于容霜空间后侧的蒸发器区域,同样能够确保该部分回风气流能够有效地被蒸发器冷却,解决了蒸发器前端换热间隙被堵导致回风气流无法流经蒸发器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将容霜空间设置成由其气流入口向后延伸的流线型空间,这种空间形状符合流体力学,导风更加顺畅,因此即使容霜空间内容置有部分结霜也能够确保回风气流顺畅地流经容霜空间,从而更快地流向蒸发器后部区域进行换热。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将容霜空间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容霜空间沿横向间隔设置,一方面,两个容霜空间增加了可容结霜的总容积,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两个容霜空间之间形成与容霜空间同造型的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抵接于蒸发器的顶部,确保了保温结构前端的结构强度,并且支撑结构处的厚度较厚,确保了保温结构的前部仍然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沿图1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盖板和保温结构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
图4是图2中部分B的示意性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盖板和保温结构的底视图及其部分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沿图1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1包括至少一个内胆110,每个内胆110中均设有蒸发器盖板41和保温结构42。
蒸发器盖板41将内胆11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位于内胆110上部的储物空间111和位于内胆110底部的冷却室112,冷却室112内设有至少用于为储物空间111提供冷量的蒸发器20。也即是,冷却室112可以只为储物空间111提供冷量,也可以同时为储物空间111和其他的储物间室共同提供冷量。
保温结构42设置于蒸发器盖板41的下表面,并处于蒸发器20的上方,以用于隔绝蒸发器盖板41上方和下方的热传递。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盖板和保温结构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特别地,参见图3,保温结构42的底部前侧设有向上凹陷的至少一个容霜空间421,容霜空间421的前端向前敞开以形成用于供气流流入其中的气流入口422,且容霜空间421为由其气流入口422向后延伸的流线型空间。一方面,当蒸发器20的前端因冷热交替产生结霜时,部分结霜可以向上处在容霜空间421内,增大了可以容置霜的空间,避免完全地将蒸发器20前端的换热间隙堵死;另一方面,还可以在蒸发器20前端结霜时允许部分回风气流经容霜空间421的气流入口422流入容霜空间421,进而向下流向位于容霜空间421后侧的蒸发器区域,同样能够确保该部分回风气流能够有效地被蒸发器20冷却,解决了蒸发器20前端换热间隙被堵导致回风气流无法流经蒸发器20的问题。在蒸发器20前端未结霜时,容霜空间421可以起到提高回风进风效率、增大回风风量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将容霜空间421设置成由其气流入口422向后延伸的流线型空间,这种空间形状符合流体力学,导风更加顺畅,因此即使容霜空间421内容置有部分结霜也能够确保回风气流顺畅地流经容霜空间421,从而更快地流向蒸发器20后部区域进行换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霜空间421向上凹陷的深度从前往后地先逐渐增加,然后再逐渐减小。也即是,容霜空间421的空间大小从前往后地先逐渐增大,然后再逐渐减小,这种机翼型的空间对气流阻力最小,有利于回风气流更滑顺畅地流过容霜空间421,从而弥补了蒸发器20前部结霜导致回风气流流动路径延长的缺陷。并且,容霜空间421的后端逐渐减小,可以促使流经容霜空间421内的回风气流更容易向下聚集,并扩散到容霜空间421后方或下方的蒸发器区域。
图4是图2中部分B的示意性放大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器盖板41的前侧开设有用于供储物空间111内的回风气流返回冷却室112的回风口411。也就是说,储物空间111内的回风气流从前往后地流入冷却室112。
进一步地,容霜空间421前端的气流入口422与回风口411邻近设置,即容霜空间421的气流入口422靠近回风口411,从而在蒸发器20前端结霜时有利于从回风口411流出的回风气流直接通过气流入口422进入容霜空间421。
在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器盖板41包括用于形成其前部且竖向延伸的竖向区段412、以及由竖向区段412的顶部向后倾斜向上延伸的横向区段413,回风口411可开设在竖向区段412上。蒸发器20横置在冷却室112内,且从前往后地向上倾斜。由此,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地增大蒸发器20的换热面积。
进一步地,保温结构42包括水平延伸的前部区段423和由前部区段423的后侧向后倾斜向上延伸的后部区段424。容霜空间421形成在后部区段424的前部和前部区段423,容霜空间421的气流入口422形成在前部区段423的前端。也就是说,保温结构42的前端向前超出于蒸发器20,保温效果更好;容霜空间421向前超出于蒸发器20,更加不容易在蒸发器20的前端形成霜堵现象。
具体地,容霜空间421的顶壁按照相同的斜率从前往后地倾斜向上延伸,即容霜空间421的顶壁为平面,没有弯曲或弯折。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部区段423的顶面抵接于蒸发器盖板41的下表面,前部区段423的底面朝向蒸发器20前侧的回风空间,以通过前部区段423隔绝蒸发器盖板41上方和回风空间之间的热传递。
进一步地,后部区段424的顶面抵接于蒸发器盖板41的下表面,后部区段424的底面抵接于蒸发器20的顶部,从而确保蒸发器20和保温结构42的装配更加稳固,不会产生晃动或移位。
具体地,蒸发器盖板41的横向区段413的倾斜角度、蒸发器20的倾斜角度、以及保温结构42的后部区段424的倾斜角度均保持一致,以便于横向区段413、蒸发器30和后部区段424更加稳固地相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部区段424的除容霜空间421之外的其他区域厚度相同,以实现均衡的保温隔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霜空间421的后端与蒸发器20前端的距离为蒸发器20的后端与蒸发器20的前端之间的总距离的1/2~2/3。也就是说,容霜空间421的后端与蒸发器20前端的距离占蒸发器20前后总纵深的二分之一以上、三分之二以下。若容霜空间421的后端与蒸发器20前端的距离过小,即容霜空间421的尺寸过小,可容纳的霜量较少,很容易被结霜完全堵死,回风气流无法通过容霜空间421流后流动,降低了回风气流的流量和流速。若容霜空间421的后端与蒸发器20前端的距离过大,容霜空间421的后端与蒸发器20后端的距离变小,即用于与从容霜空间421流过来的回风气流进行热交换的换热面积较小,即使回风气流经过容霜空间421后流向蒸发器20,该部分回风气流被冷却程度也比较低,无法形成有效的冷却气流,影响储物空间111的制冷效率和制冷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霜空间4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容霜空间421沿横向间隔设置,以在两个容霜空间421之间形成与容霜空间421形状相同的支撑结构425,支撑结构425抵接于蒸发器20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将容霜空间42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容霜空间421沿横向间隔设置,一方面,两个容霜空间421增加了可容结霜的总容积,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两个容霜空间421之间形成与容霜空间421同造型的支撑结构425,该支撑结构425抵接于蒸发器20的顶部,确保了保温结构42前端的结构强度,并且支撑结构425处的厚度较厚,确保了保温结构42的前部仍然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器盖板41包括用于形成其前部且竖向延伸的竖向区段412、以及由竖向区段412的顶部向后延伸的横向区段413。横向区段413位于冷却室112的上方,竖向区段412位于冷却室112的前侧,且与冷却室112内的蒸发器20间隔设置以形成回风空间,竖向区段412上开设有用于供储物空间111内的回风气流流向冷却室112的回风口411。储物空间111内的回风气流通过回风口411从前向后地返回冷却室112内。
进一步地,保温结构42设置于横向区段413的下表面,且保温结构42的前端抵接于竖向区段412。也即是说,保温结构42用于隔绝横向区段413上方和下方之间的热传递。
申请人认识到,由于保温结构42和蒸发器盖板42的侧翻边414之间存在装配间隙,储物空间111内的部分回风会经保温结构42和蒸发器盖板42的侧翻边414之间形成的前后方向延伸的间隙从前向后流动。该部分回风可能不经过冷却室112的冷却直接流向储物空间111,影响储物空间111的制冷效率。
为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的蒸发器盖板和保温结构的底视图及其部分结构放大图、以及图4,保温结构42的横向两侧设有多个前后间隔设置的让位凹槽426。蒸发器盖板41的横向两侧分别设有向下凸出延伸的侧翻边414,侧翻边414上设有多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扰流筋415,多个扰流筋415对应地分别插入多个让位凹槽426中,以在侧翻边414和保温结构42之间的前后方向的间隙中形成多个饶流弯路。由此,当储物空间111内的回风经保温结构42和蒸发器盖板41的侧翻边414之间形成的前后方向延伸的间隙从前向后流动时,会依次流经多个让位凹槽426,并绕过让位凹槽426中的扰流筋415再继续向后流动,相当于流经了多个绕流弯路,延长了该部分回风的流动路径、增加了该部分回风的流向改变次数,从而增加了该部分回风的风阻,有效地减少了经该间隙从前往后流动而不经过蒸发器换热的回风量,提高了制冷效果。
具体地,让位凹槽426由保温结构42的横向侧表面横向向内凹陷,扰流筋415由侧翻边414的内侧表面向内凸出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藏冷冻装置1可以为单间室的冰箱,其仅具有一个内胆110。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冷藏冷冻装置1可以为具有多间室的冰箱。其内胆11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内胆110设置于箱体横向上的第一侧,且其内形成的储物空间111为冷冻空间。另一个内胆110设置于箱体横向上的第二侧,其内形成的储物空间111为变温空间。可以理解的是,两个内胆110的尺寸及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有所不同。
进一步地,冷藏冷冻装置1还包括第二内胆120,第二内胆120中限定有冷藏空间。第二内胆120位于箱体横向上的第二侧,并处于另一内胆110的上方。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上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该一部分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其它所有实施例,仍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顶部”“底部”、“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冷藏冷冻装置1的实际使用状态而言的,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进一步,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内胆,每个所述内胆中均设有:
蒸发器盖板,所述蒸发器盖板将所述内胆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位于所述内胆上部的储物空间和位于所述内胆底部的冷却室,所述冷却室内设有至少用于为所述储物空间提供冷量的蒸发器;以及
保温结构,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盖板的下表面,并处于所述蒸发器的上方;
所述保温结构的底部前侧设有向上凹陷的至少一个容霜空间,所述容霜空间的前端向前敞开以形成用于供气流流入其中的气流入口,且所述容霜空间为由其气流入口向后延伸的流线型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霜空间向上凹陷的深度从前往后地先逐渐增加,然后再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器盖板的前侧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储物空间内的回风气流返回所述冷却室的回风口;
所述容霜空间前端的所述气流入口与所述回风口邻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器盖板包括用于形成其前部且竖向延伸的竖向区段、以及由所述竖向区段的顶部向后倾斜向上延伸的横向区段;所述蒸发器横置在所述冷却室内,且从前往后地向上倾斜;且
所述保温结构包括水平延伸的前部区段和由所述前部区段的后侧向后倾斜向上延伸的后部区段;其中
所述容霜空间形成在所述后部区段的前部和所述前部区段,所述气流入口形成在所述前部区段的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部区段的顶面抵接于所述蒸发器盖板的下表面,所述前部区段的底面朝向所述蒸发器前侧的回风空间;且
所述后部区段的顶面抵接于所述蒸发器盖板的下表面,所述后部区段的底面抵接于所述蒸发器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霜空间的后端与所述蒸发器前端的距离为所述蒸发器的后端与所述蒸发器的前端之间的总距离的1/2~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霜空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容霜空间沿横向间隔设置,以在两个所述容霜空间之间形成与所述容霜空间形状相同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抵接于所述蒸发器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器盖板包括用于形成其前部且竖向延伸的竖向区段、以及由所述竖向区段的顶部向后延伸的横向区段;且
所述横向区段位于所述冷却室的上方,所述竖向区段位于所述冷却室的前侧,且与所述冷却室内的蒸发器间隔设置以形成回风空间,所述竖向区段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储物空间内的回风气流流向所述冷却室的回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结构设置于所述横向区段的下表面,且所述保温结构的前端抵接于所述竖向区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结构的横向两侧设有多个前后间隔设置的让位凹槽;
所述蒸发器盖板的横向两侧分别设有向下凸出延伸的侧翻边,所述侧翻边上设有多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扰流筋,多个所述扰流筋对应地分别插入多个所述让位凹槽中,以在所述侧翻边和所述保温结构之间的前后方向的间隙中形成多个饶流弯路。
CN202223278169.2U 2022-12-07 2022-12-07 冷藏冷冻装置 Active CN219199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8169.2U CN219199637U (zh) 2022-12-07 2022-12-07 冷藏冷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8169.2U CN219199637U (zh) 2022-12-07 2022-12-07 冷藏冷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9637U true CN219199637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17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78169.2U Active CN219199637U (zh) 2022-12-07 2022-12-07 冷藏冷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96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146331A1 (en) Refrigerator
CN211476419U (zh) 一种卧式风冷冷柜
CN219199637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8495527U (zh) 冰箱
CN208817800U (zh) 冷却室位于冷冻内胆内侧下部的冰箱
CN110375504B (zh) 具有排水机构的冰箱
CN215447024U (zh) 冰箱
CN216114890U (zh) 冰箱
WO2022042073A1 (zh) 一种冷冻展示柜
KR100334917B1 (ko) 냉장고
CN213480682U (zh) 冰箱
CN219199638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8495492U (zh) 冰箱
CN218495493U (zh) 冰箱
CN219199640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8846547U (zh) 冷柜
CN218348958U (zh) 冰箱
CN219037259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6114873U (zh) 冰箱
CN218846551U (zh) 冷柜
CN216694174U (zh) 一种冰箱
CN218846549U (zh) 冷柜
CN218846548U (zh) 冷柜
CN218846550U (zh) 冷柜
CN220852744U (zh) 风道组件和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