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7722U - 风道结构及挂屏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道结构及挂屏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7722U
CN219197722U CN202220738665.2U CN202220738665U CN219197722U CN 219197722 U CN219197722 U CN 219197722U CN 202220738665 U CN202220738665 U CN 202220738665U CN 219197722 U CN219197722 U CN 219197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urbofan
air inlet
shell
duc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3866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世友
胡志勇
周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3866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7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7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77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风道结构及挂屏风扇,其中,风道结构包括外壳、顶盖以及吹风组件,所述外壳内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外壳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所述外壳一侧面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所述顶盖安装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顶盖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进风缝隙,所述进风缝隙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所述吹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吹风组件可将风分别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进风缝隙吸入所述容置空间内而从所述出风口吹出。本实用新型可以使风扇出风更均匀。

Description

风道结构及挂屏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及挂屏风扇。
背景技术
挂屏风扇一般挂设于电脑显示屏上,来进行出风降温,且目前的挂屏风扇一般采用的都是贯流风扇,即在风道设计上是采用后进前出的方式,使用时,贯流风扇会出现出风不均匀的情况,降低挂屏风扇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风道结构,旨在使风扇出风更加均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道结构,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外壳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所述外壳一侧面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
顶盖,所述顶盖安装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顶盖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进风缝隙,所述进风缝隙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
吹风组件,所述吹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吹风组件可将风分别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进风缝隙吸入所述容置空间内而从所述出风口吹出。
可选地,所述吹风组件包括第一涡轮风扇和第二涡轮风扇,所述第一涡轮风扇和所述第二涡轮风扇对称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一涡轮风扇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涡轮风扇的转动方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第一涡轮风扇具有两个,所述第二涡轮风扇具有两个。
可选地,所述吹风组件还包括有第一导风弧板和第二导风弧板,所述第一导风弧板与所述第一导风弧板均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导风弧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涡轮风扇的侧周,且所述第一导风板往靠近所述第二涡轮风扇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风弧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涡轮风扇的侧周,且所述第二导风板往靠近所述第一涡轮风扇的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处。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具有四个,所述四个进风口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涡轮风扇和所述两个第二涡轮风扇。
可选地,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有进风格栅,所述进风格栅具有四个,所述四个进风格栅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四个进风口处。
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顶盖安装于所述上壳体,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下壳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挂屏风扇,所述挂屏风扇包括用于与显示屏连接的夹紧件,所述挂屏风扇还包括如上所述风道结构,所述夹紧件安装于所述外壳上。
可选地,所述外壳的端部设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设有吸附垫,所述支撑底座设置有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外壳的底部设置进风口,且顶盖与外壳之间形成进风缝隙,吹风组件可将风分别从进风口和进风缝隙吸入容置空间内而从出风口吹出,由于贯流式风扇只有一个进风口,当贯流式风扇转速过快时,一个进风口的进风量可能无法满足出风口的出风量,可能会导致出风口的出风不均匀,进而使贯流风扇出现出风不均匀的情况,而在本申请中,风可分别从外壳顶部的进风缝隙和外壳底部的进风口进入容置空间内,再从外壳侧面的出风口吹出,确保进风量可以满足出风需求量,可以使风扇出风更加均匀,提高风扇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道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道结构一实施例的外壳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道结构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挂屏风扇一实施例的挂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挂屏风扇一实施例的直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外壳 30 吹风组件
101 容置空间 301 第一涡轮风扇
102 进风口 302 第二涡轮风扇
103 出风口 303 第一导风弧板
104 支撑底座 304 第二导风弧板
104a 吸附垫 40 出风格栅
20 顶盖 50 进风格栅
201 进风缝隙 60 夹紧件
106 下壳体 105 上壳体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该风道结构,包括:
外壳10,外壳10内形成有容置空间101,外壳10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口102,进风口102与容置空间101相连通,外壳10一侧面开设有出风口103,出风口103与容置空间101相连通;
顶盖20,顶盖20安装于外壳10的顶部,顶盖20与外壳10之间形成进风缝隙201,进风缝隙201与容置空间101相连通;
吹风组件30,吹风组件30设置于容置空间101内,吹风组件30可将风分别从进风口102和进风缝隙201吸入容置空间101内而从出风口103吹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外壳10的底部设置进风口102,且顶盖20与外壳10之间形成进风缝隙201,吹风组件30可将风分别从进风口102和进风缝隙201吸入容置空间101内而从出风口103吹出,由于贯流式风扇只有一个进风口102,当贯流式风扇转速过快时,一个进风口102的进风量可能无法满足出风口103的出风量,可能会导致出风口103的出风不均匀,进而使贯流风扇出现出风不均匀的情况,而在本申请中,风可分别从外壳10顶部的进风缝隙201和外壳10底部的进风口102进入容置空间101内,再从外壳10侧面的出风口103吹出,确保进风量可以满足出风需求量,可以使风扇出风更加均匀,提高风扇的使用效果。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4,吹风组件30包括第一涡轮风扇301和第二涡轮风扇302,第一涡轮风扇301和第二涡轮风扇302对称设置于容置空间101内,且第一涡轮风扇301的转动方向与第二涡轮风扇302的转动方向相反,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第一涡轮风扇301置于外壳10的左端,第二涡轮风扇302置于外壳10的右端,同时第一涡轮风扇301顺时针转动,第二涡轮风扇302逆时针转动,可以使风扇组件吹出的风往中间汇聚,进而使风扇吹风更均匀。
其中,请参阅图4,第一涡轮风扇301具有两个,第二涡轮风扇302具有两个,在实际的应用中,第一涡轮风扇301具有两个,第二涡轮风扇302具有两个,可以提高风力,同时也可以使风力更集中更均匀。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进风口102具有四个,四个进风口102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第一涡轮风扇301和两个第二涡轮风扇302,由于两个第一涡轮风扇301和两个第二涡轮风扇302均设有相应位置的进风口102,可以提高第一涡轮风扇301和第二涡轮风扇302的进风效率。
其中,请参阅图3,风道结构还包括有进风格栅50,进风格栅50具有四个,四个进风格栅50分别对应设置于四个进风口102处,进风格栅50上的格道可以对风进行分流引导,使进风更均匀,提高进风效率。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4,吹风组件30还包括有第一导风弧板303和第二导风弧板304,第一导风弧板303与第一导风弧板303均位于容置空间101内,第一导风弧板303设置于第一涡轮风扇301的侧周,且第一导风板往靠近第二涡轮风扇302的方向延伸,第二导风弧板304设置于第二涡轮风扇302的侧周,且第二导风板往靠近第一涡轮风扇301的方向延伸,第一导风弧板303可以对第一涡轮风扇301的风流进行引导,使风往中心汇集,第二导风弧板304可以对第二涡轮风扇302的风流进行引导,使风往中心汇集,两者相结合,使风力更加集中更加均匀。
具体地,请参阅图4,风道结构还包括出风格栅40,出风格栅40安装于出风口103处,当风从出风口103吹出时,出风格栅40上的格道可以对风进行分流引导,使出风更均匀。
具体地,请参阅图图4,外壳10包括上壳体105和下壳体106,顶盖20安装于上壳体105,进风口102设置于下壳体106,其中,上壳体105和下壳体106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对风道结构进行装卸。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挂屏风扇,该挂屏风扇包括用于与显示屏连接的夹紧件60和风道结构,夹紧件60一般包括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该风道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挂屏风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请参阅图5,当挂屏风扇需要设置在显示屏上时,可以将夹紧件60打开一定角度,在放置到显示屏合适的位置上,最后夹紧件60夹紧显示屏,即可实现将挂屏风扇固定到显示屏上
此外,请参阅图6,外壳10的端部设有支撑底座104,支撑底座104的底部设有吸附垫104a,支撑底座104设置有配重块,当挂屏风扇需要直立放置时,可以将支撑底座104与地面接触,由于支撑底座104的底部设有吸附垫104a,吸附垫104a可以与地面吸附,放置挂屏风扇倾倒,配重块可以对支撑底座104的重心进行调整,进一步提高支撑底座104的结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外壳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所述外壳一侧面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
顶盖,所述顶盖安装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顶盖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进风缝隙,所述进风缝隙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
吹风组件,所述吹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吹风组件可将风分别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进风缝隙吸入所述容置空间内而从所述出风口吹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组件包括第一涡轮风扇和第二涡轮风扇,所述第一涡轮风扇和所述第二涡轮风扇对称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一涡轮风扇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涡轮风扇的转动方向相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涡轮风扇具有两个,所述第二涡轮风扇具有两个。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组件还包括有第一导风弧板和第二导风弧板,所述第一导风弧板与所述第一导风弧板均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导风弧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涡轮风扇的侧周,且所述第一导风弧板往靠近所述第二涡轮风扇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风弧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涡轮风扇的侧周,且所述第二导风弧板往靠近所述第一涡轮风扇的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具有四个,所述四个进风口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涡轮风扇和所述两个第二涡轮风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有进风格栅,所述进风格栅具有四个,所述四个进风格栅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四个进风口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顶盖安装于所述上壳体,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下壳体。
9.一种挂屏风扇,所述挂屏风扇包括用于与显示屏连接的夹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屏风扇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风道结构,所述夹紧件安装于所述外壳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挂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端部设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设有吸附垫,所述支撑底座设置有配重块。
CN202220738665.2U 2022-03-30 2022-03-30 风道结构及挂屏风扇 Active CN219197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8665.2U CN219197722U (zh) 2022-03-30 2022-03-30 风道结构及挂屏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8665.2U CN219197722U (zh) 2022-03-30 2022-03-30 风道结构及挂屏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7722U true CN219197722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13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38665.2U Active CN219197722U (zh) 2022-03-30 2022-03-30 风道结构及挂屏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77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66808A (zh)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209877120U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9197722U (zh) 风道结构及挂屏风扇
WO2022199031A1 (zh) 电器盒和空调室外机
WO2019192086A1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09877134U (zh)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7450696A (zh) 一种免工具拆装风扇模组及具有该风扇模组的风扇总成
CN203770218U (zh) 离心风扇
CN219197721U (zh) 风道结构及挂屏风扇
JP2001201079A (ja) 空気調和機
US11536290B2 (en) Fan coil unit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06961447U (zh) 防尘箱体及其显示屏
CN201246347Y (zh) 一种风扇壳
CN107327949A (zh) 空调器
CN219345074U (zh) 一种离心无蜗壳通风机结构
CN215170932U (zh) 挂屏风扇
CN209877122U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9139482U (zh) 电机固定结构、蜗壳、风机及空调器
CN219613308U (zh) 一种高效散热桌
CN207945739U (zh)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KR20210099381A (ko) 휴대형 공기정화기
CN214536835U (zh) 台卧式暖风机
CN213453906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风道结构
CN208011893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21005379U (zh) 导风组件及桌面空气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