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6258U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6258U
CN219196258U CN202223438850.9U CN202223438850U CN219196258U CN 219196258 U CN219196258 U CN 219196258U CN 202223438850 U CN202223438850 U CN 202223438850U CN 219196258 U CN219196258 U CN 219196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groups
flange
piec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3885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光浩
刘文泽
刘文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guangtong Guangd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guangtong Guangd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guangtong Guangd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guangtong Guangd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3885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6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6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6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涉及装配式结构技术领域。该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端连接有底座,所述支撑柱顶端设置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包括工型钢,所述工型钢中部和底端均插接有定位件,并且两组定位件之间设有多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既能用于对两组定位件进行支撑,又能用于插接件外接衔接梁;两组所述定位件之间、且位于定位件四角处均设置有斜撑件,所述斜撑件用于两组定位件四角处的结构强度;所述插接件四角位置均插接有竖向钢筋,本实用新型可保证了上下两个支撑柱连接的稳定性,防止上下两个支撑柱连接错位,以至于提高了建筑结构的使用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
背景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预制构件在设计方面,遵循受力合理、连接可靠、施工方便、少规格、多组合原则,在满足不同地域对不同户型的需求的同时,建筑结构设计尽量通用化、模块化、规范化,以便实现构件制作的通用化。
现有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的梁柱连接头在使用时,由于上下两个支撑柱连接接触面积小,从而导致二者连接强度不足,进而导致上下两个支撑柱连接错位,以至于降低了建筑结构的使用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解决了可保证了上下两个支撑柱连接的稳定性,防止上下两个支撑柱连接错位,以至于提高了建筑结构的使用安全。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端连接有底座,所述支撑柱顶端设置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包括工型钢,所述工型钢中部和底端均插接有定位件,并且两组定位件之间设有多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既能用于对两组定位件进行支撑,又能用于插接件外接衔接梁;
两组所述定位件之间、且位于定位件四角处均设置有斜撑件,所述斜撑件用于两组定位件四角处的结构强度;
所述插接件四角位置均插接有竖向钢筋,并且竖向钢筋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支撑柱相连,所述竖向钢筋用于配合插接件以实现支撑柱与插接件连接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包括法兰板,所述法兰板顶部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法兰板用于配合限位孔以实现对工型钢进行插接安装,所述法兰板上较长的两侧边中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法兰板上较短的两侧边中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法兰板顶部表面四角均开设有用于卡合斜撑件的第三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法兰板顶部表面四角两侧均对称开设有两组插孔,所述插孔用于对竖向钢筋进行插接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包括立板,所述立板顶部和底部表面中部均一体成型有第一卡柱,所述立板用于配合两组第一卡柱以实现灵活的卡接在同一位置的两组法兰板上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中,使得立板能够对两组法兰板进行平稳支撑,所述立板表面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外插横向钢筋,所述第一通孔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抗震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抗震孔具体设有若干组,并且多组第一抗震孔呈竖向阵列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斜撑件包括斜撑板,所述斜撑板顶部和底部表面一端均一体成型有用于卡接法兰板上第三卡槽的第二卡柱,所述斜撑板用于配合两组第二卡柱以实现灵活的卡接在同一位置的两组法兰板上第三卡槽中,使得斜撑板能够对两组法兰板进行平稳支撑,所述斜撑板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包括立板,所述立板顶部和底部表面一端均一体成型有第一卡柱,所述立板用于配合两组第一卡柱以实现灵活的卡接在同一位置的两组法兰板上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中,使得立板能够对两组法兰板进行平稳支撑,所述立板表面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有若干组,并且多组第二通孔呈竖向阵列分布。
进一步地,其中一组所述支撑件表面一侧设置有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表面一侧通过抗震螺栓与所述立板上的第二通孔相连,所述连接板表面另一侧开设有竖向分布的多组第二抗震孔,所述第二抗震孔用于配合连接板以实现外接衔接梁,两竖列的所述第二抗震孔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工型钢、两组所述定位件、支撑件、斜撑件、连接件相互接触面均焊接相连。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通过插接件中的工型钢,既能灵活的插接在位于上方的支撑柱底部内腔,又能对两组定位件进行安装,然后通过四组支撑件和四组斜撑件,既能灵活的卡合在两组定位件之间,又能起到对两组定位件的四边和四角位置进行限位支撑,并且当两组定位件受压时,卡合在两组定位件中间位置的支撑件和斜撑件被压持的越紧,进而能够使得整个插接件更加牢固,同时由于工型钢顶端又能深入至上方的支撑柱底部内腔,使得插接件与上方的支撑柱连接的更加稳定,保证了上下两个支撑柱连接的稳定性,防止上下两个支撑柱连接错位,以至于提高了建筑结构的使用安全,接着通过竖向钢筋,可进一步的加强插接件与支撑柱连接的稳定性。
2、该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通过定位件中的法兰板,可经限位孔对工型钢进行插接安装,并且又经多个第一卡槽和多个第二卡槽对支撑件和斜撑件卡合限位,使得能够提高支撑件和斜撑件对两组法兰板支撑的稳定性,通过法兰板中的插孔,可方便支撑柱上的竖向钢筋进行插接安装,进而能够加强插接件上两组法兰板与支撑柱连接的稳定性;通过斜撑件中的斜撑板和两组第二卡柱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将斜撑板卡接在同一位置的上下两组法兰板上的第三卡槽中,进而能够对两组法兰板四角进行平稳的支持,同时由于第二卡柱卡合在第三卡槽上,从而能够使得斜撑板与两组法兰板贴合的更加紧密,保证了斜撑板支撑的牢固性,通过第三通孔,可方便浇筑的水泥流通,进而能够对插接件密封,提高了插接件使用寿命。
3、该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通过支撑件中的立板和两组第一卡柱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将立板卡接在同一位置的上下两组法兰板上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中,进而能够对两组法兰板四边中部进行平稳的支持,同时由于第一卡柱卡合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上,从而能够使得立板与两组法兰板贴合的更加紧密,保证了立板支撑的牢固性,通过第一通孔,可方便外插横向钢筋,通过第一抗震孔,可方便支撑件上的立板直接外接衔接梁,进而能够方便插接件扩展使用。
4、该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通过连接件中的抗震螺栓,可与支撑件中的立板上的第二通孔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将连接板安装在立板上,然后通过连接板上的第二抗震孔,可方便用户根据需求灵活的外接衔接梁,从而能够提高插接件使用功能性,通过第四通孔,可方便连接板贯穿横向钢筋,进而能够提高连接板使用稳定性。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插接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插接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位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斜撑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插接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插接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2、底座;3、插接件;4、工型钢;5、定位件;501、法兰板;502、限位孔;503、第一卡槽;504、第二卡槽;505、第三卡槽;506、插孔;6、支撑件;601、立板;602、第一卡柱;603、第一抗震孔;604、第一通孔;605、第二通孔;7、斜撑件;701、斜撑板;702、第二卡柱;703、第三通孔;8、连接件;801、连接板;802、抗震螺栓;803、第二抗震孔;804、第四通孔;9、竖向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底端连接有底座2,支撑柱1顶端设置有插接件3,插接件3包括工型钢4,工型钢4中部和底端均插接有定位件5,并且两组定位件5之间设有多组支撑件6,支撑件6既能用于对两组定位件5进行支撑,又能用于插接件3外接衔接梁;
两组定位件5之间、且位于定位件5四角处均设置有斜撑件7,斜撑件7用于两组定位件5四角处的结构强度;
插接件3四角位置均插接有竖向钢筋9,并且竖向钢筋9两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柱1相连,竖向钢筋9用于配合插接件3以实现支撑柱1与插接件3连接的强度;
通过插接件3中的工型钢4,既能灵活的插接在位于上方的支撑柱1底部内腔,又能对两组定位件5进行安装,然后通过四组支撑件6和四组斜撑件7,既能灵活的卡合在两组定位件5之间,又能起到对两组定位件5的四边和四角位置进行限位支撑,并且当两组定位件5受压时,卡合在两组定位件5中间位置的支撑件6和斜撑件7被压持的越紧,进而能够使得整个插接件3更加牢固,同时由于工型钢4顶端又能深入至上方的支撑柱1底部内腔,使得插接件3与上方的支撑柱1连接的更加稳定,保证了上下两个支撑柱1连接的稳定性,防止上下两个支撑柱1连接错位,以至于提高了建筑结构的使用安全,接着通过竖向钢筋9,可进一步的加强插接件3与支撑柱1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地,定位件5包括法兰板501,法兰板501顶部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限位孔502,法兰板501用于配合限位孔502以实现对工型钢4进行插接安装,法兰板501上较长的两侧边中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槽503,法兰板501上较短的两侧边中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504,法兰板501顶部表面四角均开设有用于卡合斜撑件7的第三卡槽505。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定位件5中的法兰板501,可经限位孔502对工型钢4进行插接安装,并且又经多个第一卡槽503和多个第二卡槽504对支撑件6和斜撑件7卡合限位,使得能够提高支撑件6和斜撑件7对两组法兰板501支撑的稳定性。
具体地,法兰板501顶部表面四角两侧均对称开设有两组插孔506,插孔506用于对竖向钢筋9进行插接限位。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法兰板501中的插孔506,可方便支撑柱1上的竖向钢筋9进行插接安装,进而能够加强插接件3上两组法兰板501与支撑柱1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地,支撑件6包括立板601,立板601顶部和底部表面中部均一体成型有第一卡柱602,立板601用于配合两组第一卡柱602以实现灵活的卡接在同一位置的两组法兰板501上第一卡槽503和第二卡槽504中,使得立板601能够对两组法兰板501进行平稳支撑,立板601表面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604,第一通孔604用于外插横向钢筋,第一通孔604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抗震孔603。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支撑件6中的立板601和两组第一卡柱602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将立板601卡接在同一位置的上下两组法兰板501上的第一卡槽503和第二卡槽504中,进而能够对两组法兰板501四边中部进行平稳的支持,同时由于第一卡柱602卡合在第一卡槽503和第二卡槽504上,从而能够使得立板601与两组法兰板501贴合的更加紧密,保证了立板601支撑的牢固性,通过第一通孔604,可方便外插横向钢筋,通过第一抗震孔603,可方便支撑件6上的立板601直接外接衔接梁,进而能够方便插接件3扩展使用。
具体地,第一抗震孔603具体设有若干组,并且多组第一抗震孔603呈竖向阵列分布。
本实施方案中,可提高外接衔接梁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地,斜撑件7包括斜撑板701,斜撑板701顶部和底部表面一端均一体成型有用于卡接法兰板501上第三卡槽505的第二卡柱702,斜撑板701用于配合两组第二卡柱702以实现灵活的卡接在同一位置的两组法兰板501上第三卡槽505中,使得斜撑板701能够对两组法兰板501进行平稳支撑,斜撑板701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703。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斜撑件7中的斜撑板701和两组第二卡柱702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将斜撑板701卡接在同一位置的上下两组法兰板501上的第三卡槽505中,进而能够对两组法兰板501四角进行平稳的支持,同时由于第二卡柱702卡合在第三卡槽505上,从而能够使得斜撑板701与两组法兰板501贴合的更加紧密,保证了斜撑板701支撑的牢固性,通过第三通孔703,可方便浇筑的水泥流通,进而能够对插接件3密封,提高了插接件3使用寿命。
实施例2
请参阅图4、图6、图7-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底端连接有底座2,支撑柱1顶端设置有插接件3,插接件3包括工型钢4,工型钢4中部和底端均插接有定位件5,并且两组定位件5之间设有多组支撑件6,支撑件6既能用于对两组定位件5进行支撑,又能用于插接件3外接衔接梁;
两组定位件5之间、且位于定位件5四角处均设置有斜撑件7,斜撑件7用于两组定位件5四角处的结构强度;
插接件3四角位置均插接有竖向钢筋9,并且竖向钢筋9两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柱1相连,竖向钢筋9用于配合插接件3以实现支撑柱1与插接件3连接的强度;
通过插接件3中的工型钢4,既能灵活的插接在位于上方的支撑柱1底部内腔,又能对两组定位件5进行安装,然后通过六组支撑件6和四组斜撑件7,既能灵活的卡合在两组定位件5之间,又能起到对两组定位件5的四边和四角位置进行限位支撑,并且当两组定位件5受压时,卡合在两组定位件5中间位置的支撑件6和斜撑件7被压持的越紧,进而能够使得整个插接件3更加牢固,同时由于工型钢4顶端又能深入至上方的支撑柱1底部内腔,使得插接件3与上方的支撑柱1连接的更加稳定,保证了上下两个支撑柱1连接的稳定性,防止上下两个支撑柱1连接错位,以至于提高了建筑结构的使用安全,接着通过竖向钢筋9,可进一步的加强插接件3与支撑柱1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地,定位件5包括法兰板501,法兰板501顶部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限位孔502,法兰板501用于配合限位孔502以实现对工型钢4进行插接安装,法兰板501上较长的两侧边中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槽503,法兰板501上较短的两侧边中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504,法兰板501顶部表面四角均开设有用于卡合斜撑件7的第三卡槽505。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定位件5中的法兰板501,可经限位孔502对工型钢4进行插接安装,并且又经多个第一卡槽503和多个第二卡槽504对支撑件6和斜撑件7卡合限位,使得能够提高支撑件6和斜撑件7对两组法兰板501支撑的稳定性。
具体地,法兰板501顶部表面四角两侧均对称开设有两组插孔506,插孔506用于对竖向钢筋9进行插接限位。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法兰板501中的插孔506,可方便支撑柱1上的竖向钢筋9进行插接安装,进而能够加强插接件3上两组法兰板501与支撑柱1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地,斜撑件7包括斜撑板701,斜撑板701顶部和底部表面一端均一体成型有用于卡接法兰板501上第三卡槽505的第二卡柱702,斜撑板701用于配合两组第二卡柱702以实现灵活的卡接在同一位置的两组法兰板501上第三卡槽505中,使得斜撑板701能够对两组法兰板501进行平稳支撑,斜撑板701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703。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斜撑件7中的斜撑板701和两组第二卡柱702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将斜撑板701卡接在同一位置的上下两组法兰板501上的第三卡槽505中,进而能够对两组法兰板501四角进行平稳的支持,同时由于第二卡柱702卡合在第三卡槽505上,从而能够使得斜撑板701与两组法兰板501贴合的更加紧密,保证了斜撑板701支撑的牢固性,通过第三通孔703,可方便浇筑的水泥流通,进而能够对插接件3密封,提高了插接件3使用寿命。
具体地,支撑件6包括立板601,立板601顶部和底部表面一端均一体成型有第一卡柱602,立板601用于配合两组第一卡柱602以实现灵活的卡接在同一位置的两组法兰板501上第一卡槽503和第二卡槽504中,使得立板601能够对两组法兰板501进行平稳支撑,立板601表面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605。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支撑件6中的立板601,可经两组第一卡柱602灵活的卡接在同一位置的上下两组法兰板501上的第一卡槽503中,既能使得立板601对两组法兰板501平稳的支撑,又能在两组法兰板501受压时与两组法兰板501贴合的更加紧密,保证了立板601支撑的牢固性,通过第二通孔605,可方便外接其它部件。
具体地,第二通孔605设置有若干组,并且多组第二通孔605呈竖向阵列分布。
本实施方案中,可方便用户根据需求平稳且牢固的外接其它设备。
具体地,其中一组支撑件6表面一侧设置有连接件8。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连接件8,可方便用户根据需求灵活的使得插接件3外接衔接梁,进而能够达到扩展功能。
具体地,连接件8包括连接板801,连接板801表面一侧通过抗震螺栓802与立板601上的第二通孔605相连,连接板801表面另一侧开设有竖向分布的多组第二抗震孔803,第二抗震孔803用于配合连接板801以实现外接衔接梁,两竖列的第二抗震孔803中部开设有第四通孔804。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连接件8中的抗震螺栓802,可与第二通孔605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将连接板801安装在立板601上,然后通过连接板801上的第二抗震孔803,可方便用户根据需求灵活的外接衔接梁,从而能够提高插接件3使用功能性,通过第四通孔804,可方便连接板801贯穿横向钢筋,进而能够提高连接板801使用稳定性。
具体地,工型钢4、两组定位件5、支撑件6、斜撑件7、连接件8相互接触面均焊接相连。
本实施方案中,可加强插接件3的结构强度,进而能够提高插接件3使用稳定性。
使用时,通过插接件3中的工型钢4,既能灵活的插接在位于上方的支撑柱1底部内腔,又能对两组定位件5进行安装,然后通过四组支撑件6和四组斜撑件7,既能灵活的卡合在两组定位件5之间,又能起到对两组定位件5的四边和四角位置进行限位支撑,并且当两组定位件5受压时,卡合在两组定位件5中间位置的支撑件6和斜撑件7被压持的越紧,进而能够使得整个插接件3更加牢固,同时由于工型钢4顶端又能深入至上方的支撑柱1底部内腔,使得插接件3与上方的支撑柱1连接的更加稳定,保证了上下两个支撑柱1连接的稳定性,防止上下两个支撑柱连接错位,以至于提高了建筑结构的使用安全,接着通过竖向钢筋9,可进一步的加强插接件3与支撑柱1连接的稳定性;
通过定位件5中的法兰板501,可经限位孔502对工型钢4进行插接安装,并且又经多个第一卡槽503和多个第二卡槽504对支撑件6和斜撑件7卡合限位,使得能够提高支撑件6和斜撑件7对两组法兰板501支撑的稳定性,通过法兰板501中的插孔506,可方便支撑柱1上的竖向钢筋9进行插接安装,进而能够加强插接件3上两组法兰板501与支撑柱1连接的稳定性;
通过斜撑件7中的斜撑板701和两组第二卡柱702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将斜撑板701卡接在同一位置的上下两组法兰板501上的第三卡槽505中,进而能够对两组法兰板501四角进行平稳的支持,同时由于第二卡柱702卡合在第三卡槽505上,从而能够使得斜撑板701与两组法兰板501贴合的更加紧密,保证了斜撑板701支撑的牢固性,通过第三通孔703,可方便浇筑的水泥流通,进而能够对插接件3密封,提高了插接件3使用寿命;
通过支撑件6中的立板601和两组第一卡柱602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将立板601卡接在同一位置的上下两组法兰板501上的第一卡槽503和第二卡槽504中,进而能够对两组法兰板501四边中部进行平稳的支持,同时由于第一卡柱602卡合在第一卡槽503和第二卡槽504上,从而能够使得立板601与两组法兰板501贴合的更加紧密,保证了立板601支撑的牢固性,通过第一通孔604,可方便外插横向钢筋,通过第一抗震孔603,可方便支撑件6上的立板601直接外接衔接梁,进而能够方便插接件3扩展使用;
或者,通过支撑件6中的立板601,可经两组第一卡柱602灵活的卡接在同一位置的上下两组法兰板501上的第一卡槽503中,既能使得立板601对两组法兰板501平稳的支撑,又能在两组法兰板501受压时与两组法兰板501贴合的更加紧密,保证了立板601支撑的牢固性,通过第二通孔605,可方便外接其它部件,由于第二通孔605设置有若干组,并且多组第二通孔605呈竖向阵列分布,可方便用户根据需求平稳且牢固的外接其它设备,通过连接件8中的抗震螺栓802,可与第二通孔605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将连接板801安装在立板601上,然后通过连接板801上的第二抗震孔803,可方便用户根据需求灵活的外接衔接梁,从而能够提高插接件3使用功能性,通过第四通孔804,可方便连接板801贯穿横向钢筋,进而能够提高连接板801使用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包括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底端连接有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顶端设置有插接件(3),所述插接件(3)包括工型钢(4),所述工型钢(4)中部和底端均插接有定位件(5),并且两组定位件(5)之间设有多组支撑件(6),所述支撑件(6)既能用于对两组定位件(5)进行支撑,又能用于插接件(3)外接衔接梁;
两组所述定位件(5)之间、且位于定位件(5)四角处均设置有斜撑件(7),所述斜撑件(7)用于两组定位件(5)四角处的结构强度;
所述插接件(3)四角位置均插接有竖向钢筋(9),并且竖向钢筋(9)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支撑柱(1)相连,所述竖向钢筋(9)用于配合插接件(3)以实现支撑柱(1)与插接件(3)连接的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5)包括法兰板(501),所述法兰板(501)顶部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限位孔(502),所述法兰板(501)用于配合限位孔(502)以实现对工型钢(4)进行插接安装,所述法兰板(501)上较长的两侧边中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槽(503),所述法兰板(501)上较短的两侧边中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504),所述法兰板(501)顶部表面四角均开设有用于卡合斜撑件(7)的第三卡槽(5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板(501)顶部表面四角两侧均对称开设有两组插孔(506),所述插孔(506)用于对竖向钢筋(9)进行插接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6)包括立板(601),所述立板(601)顶部和底部表面中部均一体成型有第一卡柱(602),所述立板(601)用于配合两组第一卡柱(602)以实现卡接在同一位置的两组法兰板(501)上第一卡槽(503)和第二卡槽(504)中,使得立板(601)能够对两组法兰板(501)进行平稳支撑,所述立板(601)表面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604),所述第一通孔(604)用于外插横向钢筋,所述第一通孔(604)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抗震孔(6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震孔(603)具体设有若干组,并且多组第一抗震孔(603)呈竖向阵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件(7)包括斜撑板(701),所述斜撑板(701)顶部和底部表面一端均一体成型有用于卡接法兰板(501)上第三卡槽(505)的第二卡柱(702),所述斜撑板(701)用于配合两组第二卡柱(702)以实现卡接在同一位置的两组法兰板(501)上第三卡槽(505)中,使得斜撑板(701)能够对两组法兰板(501)进行平稳支撑,所述斜撑板(701)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70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6)包括立板(601),所述立板(601)顶部和底部表面一端均一体成型有第一卡柱(602),所述立板(601)用于配合两组第一卡柱(602)以实现卡接在同一位置的两组法兰板(501)上第一卡槽(503)和第二卡槽(504)中,使得立板(601)能够对两组法兰板(501)进行平稳支撑,所述立板(601)表面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6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605)设置有若干组,并且多组第二通孔(605)呈竖向阵列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所述支撑件(6)表面一侧设置有连接件(8),所述连接件(8)包括连接板(801),所述连接板(801)表面一侧通过抗震螺栓(802)与所述立板(601)上的第二通孔(605)相连,所述连接板(801)表面另一侧开设有竖向分布的多组第二抗震孔(803),所述第二抗震孔(803)用于配合连接板(801)以实现外接衔接梁,两竖列的所述第二抗震孔(803)中部开设有第四通孔(80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型钢(4)、两组所述定位件(5)、支撑件(6)、斜撑件(7)、连接件(8)相互接触面均焊接相连。
CN202223438850.9U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 Active CN219196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8850.9U CN219196258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8850.9U CN219196258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6258U true CN219196258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01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38850.9U Active CN219196258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62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99881U (zh) 一种建筑框架结构的插接件及建筑框架结构
CN102251586B (zh) 梁挂接件、建筑框架结构及安装方法
CN102251585B (zh) 一种檐连接件、建筑框架结构及安装方法
CN219196258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
CN116044003A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单向插入梁柱连接头
CN219219342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双向插入梁柱连接头
CN102277905B (zh) 一种梁挂接件、建筑框架结构及安装方法
CN202099882U (zh) 一种梁挂接件及建筑框架结构
CN219219339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头
CN115787855A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的梁柱节点连接结构
CN116378207A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双向插入梁柱连接头
CN202248453U (zh) 一种檐连接件及建筑框架结构
CN115992551A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头
CN115787827A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节点一体化模块装配式结构
CN21295699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笼式结构单元及装配式笼式结构建筑
CN210002555U (zh) 一种新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
CN208907303U (zh)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建筑工程用木模板
CN112878481A (zh) 一种节能装配式建筑墙体固定结构
CN216475508U (zh) 一种装配式铝合金轻钢房屋
CN214573262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栈桥板
CN211690779U (zh)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结构
CN217500542U (zh) 一种承压方钢
CN111255067A (zh) 用于装配式建筑边模块的竖向连接节点及其使用方法
CN215925660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桥梁基座固定模板
CN217175370U (zh) 柱承重桁架组合及柱承重桁架组合竖向建筑构造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