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84608U - 翻身护理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翻身护理机器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84608U CN219184608U CN202223448625.3U CN202223448625U CN219184608U CN 219184608 U CN219184608 U CN 219184608U CN 202223448625 U CN202223448625 U CN 202223448625U CN 219184608 U CN219184608 U CN 2191846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
- sliding
- bed board
- arc
- dr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身护理机器人,该翻身护理机器人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导向外环、设置在导向外环内的导向内环、用于转动而实现对使用者的翻身的床板模块以及用于驱动床板模块转动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翻身护理机器人通过推动棒驱动滑块在环形的滑动槽内滑动的方式,实现了将上下两侧的床板组件对调位置,即本实用新型采用原地转动翻身方式,床板不会向外翻转,因此不会占用两侧的空间,有利于减小使用空间小,从而扩大适用范围,而且能够实现对患者的翻面,结构较为新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翻身护理机器人。
背景技术
对于丧失行动能力的病人、伤员或老人来讲,卧床翻身是一大难题。对于体型较大、体重较重的病人来讲,人工辅助翻身难度较大,而且通过人工辅助实现翻身动作,无法确保一次翻身到位,有可能会触碰、牵扯到受伤的部分,从而导致病情加重。因此,目前也出现了一些翻身护理机器,能够通过机械化的设备将该类人群完全翻身,如专利公开号为CN110575328A的中国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翻身护理机器人,其采用两个板状结构对使用者进行夹持然后进行翻面,能够满足不同体型使用者的翻身需求。但是该翻身护理机器人首先需要将一个板状结构抬起,然后抬起后再次转动对使用者进行覆盖夹持,其次翻转,最后将翻转后的板状结构展开,其在使用时向外翻转的板状结构需要占用床外侧的空间,当多个装置并排使用时,或者当装置距离小于板状结构的宽度时便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翻身护理机器人,该翻身护理机器人采用原地转动翻身方式,不会向外翻转,因此不会占用两侧的空间,而且能够实现对患者的翻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身护理机器人,包括:
底座;
导向外环,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导向内环,其设置在所述导向外环内,且与所述导向外环之间形成有滑动槽;
床板模块,所述床板模块包括两个上下设置的床板组件,各所述床板组件包括床板、连接于所述床板的滑块、安装在所述床板两侧的柔性限制块以及套设在所述床板和所述柔性限制块上的床垫,其中所述床垫用于供使用者躺卧,所述滑块被设置为能够沿所述滑动槽滑动,从而使得上下设置的两个床板组件转动而对调位置,从而完成使用者的翻身工作;以及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联动于所述驱动件的驱动杆、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杆的两端的两个推动棒,其中两个所述推动棒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分别用于推动对应的所述滑块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翻身护理机器人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床板组件还包括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滑块的滑动棒,所述升降机构用于经由所述滑动棒联动带动位于上侧的床板组件上下移动,包括支撑在所述导向外环上的安装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伸缩缸、连接于所述伸缩缸的两个限制条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限制条的弧形槽块,其中所述伸缩缸用于经由所述限制条驱动带动所述弧形槽块上下滑动;所述弧形槽块设置有弧形槽,用于供所述滑动棒滑入;两个所述限制条用于在所述滑动棒滑入所述弧形槽内时夹持固定所述滑动棒;所述导向外环设置有与所述滑块宽度一致的槽口,所述槽口用于供所述滑块滑入所述滑动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棒与所述滑块之间形成卡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块为弧形滑块,所述槽口为弧形槽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棒为矩形块状结构,所述矩形块状结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与所述弧形槽块的弧形槽形状对应的弧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限制条的内侧的宽度与所述滑动棒两侧宽度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翻身护理机器人还包括下床板固定机构,所述下床板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滑槽、设置在所述滑槽底部的电磁铁、设置在所述电磁铁上的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弹性件上端的U型块,其中所述下床板固定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铁的通断电而使得所述电磁铁吸引或释放所述U型块,从而控制所述U型块释放或锁定下侧的床板组件对应的滑动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U型块为具有U型槽的金属块,所述金属块为铁块、镍块、钴块中的任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外环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外环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导向内环中央位置,所述驱动件为步进减速电机,所述弧形槽为圆心在步进减速电机轴心的弧形槽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翻身护理机器人通过推动棒驱动滑块在环形的滑动槽内滑动的方式,实现了将上下两侧的床板组件对调位置,即本实用新型采用原地转动翻身方式,床板不会向外翻转,因此不会占用两侧的空间,能够满足多个装置并排使用和多个装置之间的距离较小时的使用要求,而且能够实现对患者的翻面,结构较为新颖。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翻身护理机器人在一视角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翻身护理机器人在另一视角下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翻身护理机器人100;底座10;导向外环11;槽口111;导向内环12;滑动槽13;床板模块20;床板组件21;床板211;滑块212;柔性限制块213;床垫214;滑动棒215;驱动装置30;驱动件31;驱动杆32;推动棒33;升降机构40;安装架41;伸缩缸42;限制条43;弧形槽块44;下床板固定机构50;滑槽51;电磁铁52;弹性件53;U型块5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形变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竖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翻身护理机器人100的具体结构被阐明。
如图1所示,所述翻身护理机器人100包括底座10、安装在所述底座10上的导向外环11、设置在所述导向外环11内的导向内环12、用于转动而实现对使用者的翻身的床板模块20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床板模块20转动的驱动装置30。
具体地,在这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外环11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外环11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10的前后两侧,所述导向外环11与所述导向内环12之间形成有滑动槽13。
具体地,所述床板模块20包括两个上下设置的床板组件21,各所述床板组件21包括床板211、连接于所述床板211的滑块212、安装在所述床板211两侧的柔性限制块213以及套设在所述床板211和所述柔性限制块213上的床垫214,其中所述床垫214用于供使用者躺卧,所述滑块212被设置为能够沿所述滑动槽13滑动,从而使得上下设置的两个床板组件21转动而对调位置,从而完成使用者的翻身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具体实施中,所述床垫214为两侧高中间低的弧形结构,即所述床垫214中间内凹,两个所述床板组件21相嵌合时,中间形成用于容纳使用者的使用空间,两侧的柔性限制块213限制使用者左右滑动。
具体地,所述驱动装置30包括驱动件31、联动于所述驱动件31的驱动杆32、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杆32的两端的两个推动棒33,其中两个所述推动棒33设置在所述滑动槽13内,分别用于推动对应的所述滑块212转动。
更具体地,所述驱动件31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导向内环12中央位置,所述滑动槽13为环形槽。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31采用步进减速电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31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电机,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还值得一提的是,上下设置的两个所述床板组件21的所述柔性限制块213在两个床板组件21覆盖夹持使用者时相互嵌合挤压,以此能够在使用者的两侧形成防护栏的结构,防止在两个床板组件21转动时使用者自所述床板组件21的两侧滑出,也就是说,所述柔性限制块213的作用是用来限制和固定使用者的位置,起到防护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驱动件31启动时,所述驱动杆32转动,所述驱动杆32两端的两个所述推动棒33分别推动对应的所述滑块212沿环形的所述滑动槽13滑动,从而使得上下设置的两个床板组件21转动,进而对调位置,以此夹持在两个所述床板组件21之间的使用者能够实现翻身,同时还能够实现翻面。
也就是说,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翻身护理机器人100,通过上下两个床板组件21的相对转动,即可以一次实现对使用者的原地翻身和翻面,无需挪动使用者,避免对使用者的伤口造成牵引等问题,而且采用原地翻身的方式,无需向外翻转床板,因此不会占用两侧的空间,即所述翻身护理机器人100减小了使用空间,能够适用于更多应用场景,有利于扩大适用范围。
特别地,所述翻身护理机器人100还包括升降机构40,所述床板组件21还包括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滑块212的滑动棒215,所述升降机构40用于经由所述滑动棒215带动位于上侧的床板组件21上下移动,方便在需要翻身操作时将位于上侧的床板组件21移动到与下侧的床板组件21相嵌合的位置,方便两个床板组件21的位置对调;并方便在完成翻身后将位于上侧的床板组件21抬升。
具体地,所述升降机构40包括支撑在所述导向外环11上的安装架41、设置于所述安装架41的伸缩缸42、连接于所述伸缩缸42的两个限制条43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限制条43的弧形槽块44,其中所述伸缩缸42用于经由所述限制条43驱动带动所述弧形槽块44上下滑动,所述弧形槽块44设置有弧形槽,用于供所述滑动棒215滑入,两个所述限制条43用于在所述滑动棒215滑入所述弧形槽内时夹持固定所述滑动棒215,所述导向外环11设置有与所述滑块212宽度一致的槽口111,所述槽口111用于供所述滑块212滑入所述滑动槽13内。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伸缩缸42为电动伸缩缸。所述电动伸缩缸安装在所述安装架41上部,所述电动伸缩缸下端伸缩端上安装有所述弧形槽块44,所述弧形滑块212上安装有所述滑动棒215,所述滑动棒215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弧形槽块44上的所述弧形槽内,所述弧形槽为圆心在步进减速电机轴心的弧形槽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棒215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212之间形成卡扣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棒215与所述滑块212之间也可以是采用电磁磁吸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即滑动棒215和滑块212其中一个采用电磁件,另一个采用能够被磁吸的金属件,在通电时两者磁吸连接,断电时两者分离,本实用新型对所述滑动棒215与所述滑块21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不作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滑块212为弧形滑块212,所述槽口111为弧形槽口。
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棒215为矩形块状结构,所述矩形块状结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与所述弧形槽块44的弧形槽形状对应的弧面结构。
特别地,所述限制条43与所述滑动棒215突出于所述弧形槽块44的所述弧形槽外部分位置对应且两个所述限制条43的内侧的宽度与所述滑动棒215两侧宽度相等,以此所述限制条43能够夹持固定所述滑动棒215,从而经由所述滑动棒215带动所述滑块212以及对应的床板组件21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翻身护理机器人100还包括下床板固定机构50,所述下床板固定机构50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10上的滑槽51、设置在所述滑槽51底部的电磁铁52、设置在所述电磁铁52上的弹性件53、设置在所述弹性件53上端的U型块54,其中所述下床板固定机构50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铁52的通断电而使得所述电磁铁52吸引或释放所述U型块54,从而控制所述U型块54释放或锁定下侧的床板组件21对应的滑动棒215。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53为弹簧,所述U型块54为具有U型槽的金属块,所述金属块为铁块、镍块、钴块中的任一种。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滑动棒21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槽块44与所述滑块212形成可拆卸连接,因此在上侧的所述床板组件21对应的所述滑动棒215带动所述滑块212向下滑动,直至所述滑块212进入所述滑动槽13内时,所述滑动棒215能够与所述滑块212分离,使得所述滑块212能够沿所述滑动槽13滑动。而对于下侧的所述床板组件21对应的所述滑动棒215来讲,在下侧的所述床板组件21要转动时,所述电磁铁52通电而吸引所述U型块54带动所述滑动棒215向下移动,使得的滑动棒215与对应的滑块212分离,使得下侧的所述床板组件21的所述滑块212能够沿所述滑动槽13滑动。
在需要固定完成翻身后的下侧的所述床板组件21时,通过对所述电磁铁52断电而使得所述电磁铁52失去磁性,通过所述弹性件53释放的弹性作用力使得所述U型块54带动所述滑动棒215向上移动回复至原位,使得所述滑动棒215与所述滑块212之间重新形成卡扣连接,此时受所述滑动棒215的限制,所述滑块212的位置被固定,从而实现对下侧的所述床板组件21的固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身护理机器人100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30、所述升降机构40以及所述下床板固定机构50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30、所述升降机构40以及所述下床板固定机构50的工作,从而配合实现对使用者的翻身操作控制,上侧的床板组件21的下降与提升控制以及下侧的床板组件21的固定操作控制。
所述翻身护理机器人100的工作方法如下:
工作时,首先所述电动伸缩缸处于收回状态,所述电动伸缩缸收回时位于上侧的所述床板组件21远离下侧的所述床板组件21,进而使用者可躺在下部床板211的床垫214上;
当需要进行翻身时,控制启动所述电动伸缩缸,所述电动伸缩缸动作带动所述弧形槽块44下降,所述弧形槽块44下降而带动所述滑动棒215下降,所述滑动棒215下降而带动对应的所述滑块212和对应的所述床板211下降,当所述滑块212落入到所述导向外环11和所述导向内环12之间的所述滑动槽13时,所述滑动棒215与所述滑块212分离,所述电动伸缩缸停止动作,此时上下两侧的所述床板组件21的柔性限制块213相互嵌合挤压,对使用者的两侧进行防护,与此同时,所述下床板固定机构50的所述电磁铁52通电而吸引所述U型块54带动所述滑动棒215向下移动,使得的滑动棒215与对应的滑块212分离,使得下侧的所述床板组件21的所述滑块212能够沿所述滑动槽13滑动;
然后控制启动所述步进减速电机,所述步进减速电机工作而带动所述驱动杆32转动,所述驱动杆32带动两端的所述推动棒33推动对应的滑块212在所述滑动槽13内转动,进而使得上下两侧的两个所述床板组件21一同转动,所述步进减速电机转动180度后停止,完成两个床板组件21的位置对调并完成对使用者的翻身和翻面工作;
在此之前位于上方的床板组件21转动到下方位置,所述下床板固定机构50的所述电磁铁52断电而使得所述电磁铁52失去磁性,通过所述弹性件53释放的弹性作用力使得所述U型块54带动所述滑动棒215向上移动,使得所述滑动棒215与所述滑块212之间重新形成卡扣连接,此时受所述滑动棒215的限制,所述滑块212的位置被固定,从而实现对转动到下侧的所述床板组件21的固定;
在此之前位于下方的床板组件21转动到上方,其滑块212与对应的滑动棒215再次形成卡扣连接,所述滑动棒215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弧形槽块44内并被所述限制条43限制固定,通过控制所述电动伸缩缸动作而向上运动拉动所述滑动棒215,且所述限制条43对所述滑动棒215进行导向,进而将转动到上方的床板组件21进行提升,至此完成翻身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翻身护理机器人100通过推动棒33驱动滑块212在环形的滑动槽13内滑动的方式,实现了将上下两侧的床板组件21对调位置,即本实用新型采用原地转动翻身方式,床板不会向外翻转,因此不会占用两侧的空间,能够满足多个装置并排使用和多个装置之间的距离较小时的使用要求,而且能够实现对患者的翻面,结构较为新颖。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翻身护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导向外环,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导向内环,其设置在所述导向外环内,且与所述导向外环之间形成有滑动槽;
床板模块,所述床板模块包括两个上下设置的床板组件,各所述床板组件包括床板、连接于所述床板的滑块、安装在所述床板两侧的柔性限制块以及套设在所述床板和所述柔性限制块上的床垫,其中所述床垫用于供使用者躺卧,所述滑块被设置为能够沿所述滑动槽滑动,从而使得上下设置的两个床板组件转动而对调位置,从而完成使用者的翻身工作;以及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联动于所述驱动件的驱动杆、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杆的两端的两个推动棒,其中两个所述推动棒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分别用于推动对应的所述滑块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护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床板组件还包括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滑块的滑动棒,所述升降机构用于经由所述滑动棒联动带动位于上侧的床板组件上下移动,包括支撑在所述导向外环上的安装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伸缩缸、连接于所述伸缩缸的两个限制条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限制条的弧形槽块,其中所述伸缩缸用于经由所述限制条驱动带动所述弧形槽块上下滑动;所述弧形槽块设置有弧形槽,用于供所述滑动棒滑入;两个所述限制条用于在所述滑动棒滑入所述弧形槽内时夹持固定所述滑动棒;所述导向外环设置有与所述滑块宽度一致的槽口,所述槽口用于供所述滑块滑入所述滑动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身护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棒与所述滑块之间形成卡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身护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为弧形滑块,所述槽口为弧形槽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身护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棒为矩形块状结构,所述矩形块状结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与所述弧形槽块的弧形槽形状对应的弧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身护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制条的内侧的宽度与所述滑动棒两侧宽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身护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床板固定机构,所述下床板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滑槽、设置在所述滑槽底部的电磁铁、设置在所述电磁铁上的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弹性件上端的U型块,其中所述下床板固定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铁的通断电而使得所述电磁铁吸引或释放所述U型块,从而控制所述U型块释放或锁定下侧的床板组件对应的滑动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翻身护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U型块为具有U型槽的金属块,所述金属块为铁块、镍块、钴块中的任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身护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外环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外环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身护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导向内环中央位置,所述驱动件为步进减速电机,所述弧形槽为圆心在步进减速电机轴心的弧形槽状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48625.3U CN219184608U (zh) | 2022-12-20 | 2022-12-20 | 翻身护理机器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48625.3U CN219184608U (zh) | 2022-12-20 | 2022-12-20 | 翻身护理机器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84608U true CN219184608U (zh) | 2023-06-16 |
Family
ID=86720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448625.3U Active CN219184608U (zh) | 2022-12-20 | 2022-12-20 | 翻身护理机器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84608U (zh) |
-
2022
- 2022-12-20 CN CN202223448625.3U patent/CN21918460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473084B2 (ja) | 診療兼手術台 | |
US9295596B2 (en) | Combined nursing bed | |
CN204744726U (zh) | 一种长度可自动调节的医护病床 | |
CN202161495U (zh) | 一种转运床 | |
KR100274287B1 (ko) | 병상 기부내에 들어갈수 있는 가동 벤틸레이터 | |
JP4468648B2 (ja) | 移載装置、移載装置連結体、およびその収納装置 | |
CN112006867B (zh) | 一种可帮助患者移位的装置 | |
CN212166038U (zh) | 一种智能多功能护理床 | |
CN219184608U (zh) | 翻身护理机器人 | |
CN111938925A (zh) | 一种重症护理用患者转运架 | |
CN219501409U (zh) | 一种具有活动扶手架的医用护理床 | |
CN115778701A (zh) | 翻身护理机器人 | |
CN211326217U (zh) | 一种担架车及其吸附固定装置 | |
CN212090027U (zh) | 多功能辅助起床装置 | |
CN217507029U (zh) | 一种位置调节装置 | |
CN220877429U (zh) | 一种导管室输液架 | |
CN216294536U (zh) | 可悬挂式尿壶 | |
CN213665743U (zh) | 一种医学麻醉科用麻醉支架 | |
CN221600456U (zh) | 一种便于转移的护理床 | |
JPS6125465Y2 (zh) | ||
CN215960789U (zh) | 一种背板与垂头位互用驱动的两驱动多功能电动床 | |
CN220800736U (zh) | 一种层流床窗帘 | |
EP3756634A1 (en) | Manoeuvre device for moving transport structures, of the type used in health facilities or similar | |
CN216876975U (zh) | 一种组合式消化内科护理柜 | |
CN214355359U (zh) | 一种水面救治平台的锁地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