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84489U - 眼科手术镊 - Google Patents

眼科手术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84489U
CN219184489U CN202223453038.3U CN202223453038U CN219184489U CN 219184489 U CN219184489 U CN 219184489U CN 202223453038 U CN202223453038 U CN 202223453038U CN 219184489 U CN219184489 U CN 219184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ceps
handle
driving
tweezers
mai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530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东敬
蔡裕
唐晶
林致扬
王俊歌
姚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hum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ier Eye Hospital Group Sichuan Eye Hospi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hum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ier Eye Hospital Group Sichuan Eye Hospi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hum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ier Eye Hospital Group Sichuan Eye Hospi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hum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530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84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84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844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科手术镊,属于眼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采用弹簧后置的方案,相对现有技术的前端驱动复位结构,可减小眼用镊前端体积,由此降低手术时前端结构对眼球的压迫,并增大手术视野。同时对传动结构作了优化,可使得结构强度更好,提高了器械的整体使用寿命。此外,镊柄前端为多瓣式的驱动头,构成圆环形分布的多点驱动,驱动头采用握持式操作,在使用时可准确控制用力程度,反馈及时,且稳定性较高,同时多瓣形式与使用者的手部肌肤贴合感好,使用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眼科手术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科手术镊,属于眼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人们眼部疾病种类和数量也随之大量增加。在眼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有时候需要介入手术来完成,在手术过程中时常需要借助眼科手术镊来夹取眼内组织,如内界膜(ILM)、视网膜前膜(ERM)等。
现有的相关技术如下:公告号为CN2162939Y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眼科手术球内镊,管状把手设有手柄,一对镊爪后端有细杆状的内芯,内芯穿过套管并通过紧固块及并紧螺钉与把手的内壁紧配合固定连接,使内芯固定无位移。套管与滑块7紧配合,通过滑块与手柄相连接,滑块的前端设有弹簧,滑块的后端设有调节限位螺钉,用于调节及限制套管9的移动距离,从而调节镊口的镊紧度。但是其传动结构连接强度不佳,使用寿命有限。
此外,公告号为CN214909124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眼科手术镊,包括控制件以及同轴设置的前镊柄、后镊柄、镊杆、镊杆套和弹性套;后镊柄上具有导向孔,镊杆与后镊柄连接,镊杆前端具有可自动分开的镊爪;前镊柄和镊杆套套在镊杆上,前镊柄插入导向孔并与导向孔配合,镊杆套与前镊柄连接,镊杆套前移能够使镊爪闭合;控制件与后镊柄铰接,控制件包括位于铰接点两边的拨片和操作片,拨片位于前镊柄与导向孔的孔底之间,操作片位于后镊柄外部;弹性套套在前镊柄上,弹性套连接前镊柄与后镊柄前端,弹性套弹性伸长,弹性套的收缩力使前镊柄压紧拨片。该方案从结构简化的角度对前一专利技术文献中的方案作了改进,但其仍然存在传动结构连接强度不佳的问题。并且根据其说明书的记载可知,该方案仅适宜一次性使用。
此外,现临床使用的眼内镊,其驱动复位件(弹簧)均设置于手柄前端,对镊夹采用前驱动复位结构,该设计结构会造成镊子前端结构过大,手术时,前端镊子深入眼球,则前端结构会对眼球造成的压迫较大,且遮挡手术视线,同时也会造成力反馈时间较长,不利于手术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眼科手术镊,可使得传动结构更可靠,使用寿命更久,同时可明显降低手术时对眼球的压迫,保证手术视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眼科手术镊,包括镊子芯、滑动组件、镊柄和复位件,滑动组件安装于镊柄前端的安装通道内,并且相对于镊柄可轴向往复移动,滑动组件包括位于其前端的套管,镊子芯前端具有可自动分开的镊爪,镊子芯后端穿过套管后与镊柄固定连接,套管随着滑动组件前移能够使镊爪闭合,复位件设置在镊柄内且用于推动滑动组件向后复位,镊柄上设置有驱动头,驱动头的前端具有主动驱动面,滑动组件上设置有与主动驱动面相适配的从动驱动面,通过操作驱动头能够使得主动驱动面作用于从动驱动面以使得滑动组件前移,其特征在于:滑动组件包括前盖和主轴,前盖的前端具有供套管穿过的中心通孔;套管后端的外表面与前盖的中心通孔采用胶接形式固定;前盖的后端具有螺纹孔,主轴前端和螺纹孔螺接固定,从动驱动面设于前盖的后端;镊柄的安装通道中部设置有沿镊柄径向布置的分隔板,分隔板具有供主轴穿过的导向孔,主轴的末端具有限位端头,复位件为套设于主轴上的弹簧,弹簧一端与限位端头相接、另一端与分隔板相接;镊柄的中部侧壁螺接有沿镊柄径向布置的螺钉,螺钉沿镊柄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螺钉设于分隔板的前侧区域,主轴具有供螺钉穿过的条形键槽,条形键槽的长度方向和主轴的轴线方向相一致,主轴前端具有供镊子芯后端穿过的中心通孔,主轴的中心通孔至少贯穿至条形键槽所在区域,螺钉的尾端穿过条形键槽后将镊子芯后端锁紧固定。
为便于操作,优选的方案是:镊柄的安装通道前端侧壁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变形槽,变形槽贯穿至镊柄的前端面,变形槽将镊柄的安装通道前端侧壁分隔为多瓣式的驱动头,驱动头依靠其弹性形变能力可沿镊柄的径向收缩和外张,驱动头向内收缩时,主动驱动面能够作用于从动驱动面以使得滑动组件前移。
为使得结构简单可靠,优选的方案是:驱动头为均匀间隔分布的3~9瓣,进一步优选为均匀间隔分布的三瓣。三瓣形式的镊柄设计结构强度更高,且与使用者的手部肌肤贴合感较好,在使用时可准确控制用力程度,反馈及时,稳定性较高。
为增强手握力反馈效果,握持手感更佳,优选的方案是:驱动头包括由前往后依次布置的第一弧面结构和第二弧面结构,第一弧面结构和第二弧面结构同轴设置且呈圆环形分布,第一弧面结构和第二弧面结构在镊柄的外表面均为内凹结构,第一弧面结构和第二弧面结构的连接部在镊柄的外表面形成环形凸棱。现有技术中,通过按压相应驱动件闭合前端镊夹的力反馈时间较长,通常在0.5~0.8s,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弧面结构和第二弧面结构的连接部形成环形凸棱,手术操作时按压第一弧面结构,按压力将聚集在环形凸棱上,由此增强力反馈效果,减少延时,从而有效改善夹取滞后性。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弧面结构的前端直径大于环形凸棱的直径,环形凸棱的直径大于第二弧面结构末端的直径,从而使该眼用镊在使用时后端更贴合手型,便于操作。更进一步地,环形凸棱的内夹角优选为60°~120°,在该角度范围内,具有更好的力聚集效果。
为进一步保证力反馈效果,优选的方案是:按压驱动头驱动驱动环的传动比为1.5~3:1,所述传动比为驱动头的径向移动距离:驱动环的轴向移动距离。更优选地,按压驱动头驱动驱动环的传动比为2:1。
为便于装配弹簧,优选的方案是:限位端头为沿着主轴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弹性瓣翼,弹性瓣翼依靠其弹性形变能力可沿主轴的径向收缩和外张。
为使得传动结构受力更可靠,优选的方案是:主轴上具有与分隔板前端面相配合的轴向后移行程限位面。
为便于装配,且方便握持操作,优选的方案是:镊柄的尾端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的内端贯穿至镊柄的安装通道,螺纹通孔螺接固定有镊尾。进一步优选的是:镊尾的后端外表面设有环形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卡接有O形圈。
为便于加工制作,且方便握持操作,优选的方案是:镊柄和镊尾均采用3D打印材质,如PA12尼龙材质;镊柄外表面具有磨砂处理层。镊柄外表面采用磨砂处理,可提高镊柄的摩擦系数,降低手术过程中器械滑动带来的手术风险。采用3D打印材质可实现眼内镊3D打印一体成型,相较于传统加工方式,可有效加工及材料成本。
为满足高度近视患者的手术要求,优选的方案是:镊子芯的工作端长度设置为32mm-38mm。现有技术的前端工作区域尺寸长度较短(28-31mm左右),无法满足高度近视患者手术,本实用新型加载32mm-38mm镊子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弹簧后置的方案,并对传动结构作了优化,可使得结构强度更好,提高了器械的整体使用寿命。将复位件设置于镊柄内腔后端与滑动组件的末端连接,相对现有技术的前端驱动复位结构,可减小眼用镊前端体积,由此降低手术时前端结构对眼球的压迫,并增大手术视野。此外,镊柄前端为多瓣式的驱动头,构成圆环形分布的多点驱动,驱动头采用握持式操作,按压驱动头随着滑动组件中的套管轴向的滑动产生对镊子芯前端两片镊爪的挤压,实现镊子的抓取和释放,多瓣形式的镊柄设计,结构可靠,在使用时可准确控制用力程度,反馈及时,且稳定性较高,同时多瓣形式与使用者的手部肌肤贴合感好,使用操作方便。采用同轴设置且呈圆环形分布的第一弧面结构和第二弧面结构所构成的环状竹节式驱动头,可以将按压力聚集在第一弧面结构和第二弧面结构连接处的环形凸棱处,相对于传统的结构提高了使用者对施载的载荷大小的感知,且只需要使用者较小的控制力即可完成夹取,降低了使用者长时间的使用带来手指的酸软不适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同时减少了延时,有效改善夹取滞后性。整体结构简单,镊柄和镊尾采用3D打印材质制备而成,其可通过3D打印工艺一体成型,相较于传统加工方式,可有效加工及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三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主轴的三维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主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工作端长度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标记:镊子芯10、滑动组件20、镊柄30、复位件40、镊尾50;套管201、前盖202、驱动环203、从动驱动面204、主轴205、限位端头206、条形键槽207、凸型键208、第二键槽209、前盖内腔作用面210、驱动环前端凹腔211;变形槽301、驱动头302、主动驱动面303、分隔板304、螺钉305;O形圈5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镊子芯10、滑动组件20、镊柄30和复位件40,滑动组件20安装于镊柄30前端的安装通道内,并且相对于镊柄30可轴向往复移动,滑动组件20包括位于其前端的套管201,镊子芯10前端具有可自动分开的镊爪,镊子芯10后端穿过套管201后与镊柄30固定连接,套管201随着滑动组件20前移能够使镊爪闭合,复位件40设置在镊柄30内且用于推动滑动组件20向后复位,镊柄30上设置有驱动头302,驱动头302的前端具有主动驱动面303,滑动组件20上设置有与主动驱动面相适配的从动驱动面204,通过操作驱动头302能够使得主动驱动面303作用于从动驱动面204以使得滑动组件20前移,滑动组件20包括前盖202和主轴205,前盖202的前端具有供套管201穿过的中心通孔;套管201后端的外表面与前盖202的中心通孔采用胶接形式固定;前盖202的后端具有螺纹孔,主轴205前端和螺纹孔螺接固定,从动驱动面204设于前盖202的后端;镊柄30的安装通道中部设置有沿镊柄30径向布置的分隔板304,分隔板304具有供主轴205穿过的导向孔,主轴205的末端具有限位端头206,复位件40为套设于主轴205上的弹簧,弹簧一端与限位端头206相接、另一端与分隔板304相接;镊柄30的中部侧壁螺接有沿镊柄30径向布置的螺钉305,螺钉305沿镊柄30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螺钉305设于分隔板304的前侧区域,主轴205具有供螺钉305穿过的条形键槽207,条形键槽207的长度方向和主轴205的轴线方向相一致,主轴205前端具有供镊子芯10后端穿过的中心通孔,主轴205的中心通孔至少贯穿至条形键槽207所在区域,螺钉305的尾端穿过条形键槽207后将镊子芯10后端锁紧固定。实施时,利用驱动头302推动主轴205轴向滑动后对弹簧进行蓄能,松开镊柄30后,弹簧释放积蓄的能量以对主轴205进行复位。复位件40设置于镊柄30内腔后端与主轴205的末端连接,相对现有技术的前端驱动复位结构,可减小眼用镊前端体积,由此降低手术时前端结构对眼球的压迫,并增大手术视野。
螺钉305可以设计为任意数量的多个,为使得结构简单可靠,一般对称布置两个即可。
其中,驱动头302可参考背景技术中的两篇专利文献设置,即设置于转动式的按压手柄上。为便于操作,优选的方案是:镊柄30的安装通道前端侧壁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变形槽301,变形槽301贯穿至镊柄30的前端面,变形槽301将镊柄30的安装通道前端侧壁分隔为多瓣式的驱动头302,驱动头302依靠其弹性形变能力可沿镊柄30的径向收缩和外张,驱动头302向内收缩时,主动驱动面303能够作用于从动驱动面204以使得滑动组件20前移。使用时,驱动头302采用握持式操作,操作人员只需要轻轻握住镊柄30,往内挤压驱动头302即可;通过按压驱动头302外表面受力区,使镊柄103前端产生径向收缩,以此挤压驱动环203,驱动环203推动滑动组件102向前作轴向的滑动,套管201随着滑动组件20前移进而使镊爪闭合。采用握持式操作,操作人员可利用手掌和多根手指共同施加作用力,按压驱动头302随着滑动组件20中的套管201轴向的滑动产生对镊子芯10前端两片镊爪的挤压,实现镊子的抓取和释放,多瓣形式的镊柄设计,结构可靠,在使用时可准确控制用力程度,反馈及时,且稳定性较高,同时多瓣形式与使用者的手部肌肤贴合感好,使用操作方便。
其中,主动驱动面303和从动驱动面204可以满足将径向作用力转换为轴向作用力的技术要求即可,通常可以是弧形面和弧形面的组合、斜面和斜面的组合、斜面和弧面的组合等方式。从动驱动面204可以是与主动驱动面303一一相对应的关系,也可以是将从动驱动面204设置为圆环形的整体结构。本实施例中,从动驱动面204优选为圆锥结构的斜面,主动驱动面303优选为外凸的弧形面。需要说明的是,从动驱动面204可以直接设置在前盖202的后端上。此外,也可以增设一个独立的零件驱动环203,将从动驱动面204设计在驱动环203上。驱动环203的优选设置方式为:前盖202的后端具有外大内小的台阶孔,台阶孔的内端小孔设置为用于连接主轴205前端的螺纹孔,驱动环203套设在主轴205上,驱动环203的前端与台阶孔内的台阶面(即图2中所示的前盖内腔作用面210)相接触,为方便作用力的传导,驱动环203的前端优选设置为凹形结构(参见图2中所示的驱动环前端凹腔211)。优选地,驱动环203与主轴205之间设置有防转结构,防转结构包括设于主轴205上的凸型键208和设于驱动环203上的第二键槽209。具体地,第二键槽209可以为径向贯穿驱动环203的通槽结构。
驱动头302的外表面受力区只要满足“驱动头302依靠其弹性形变能力可沿镊柄30的径向收缩和外张”的技术要求即可,通常可以是圆锥面结构,当然,也可以在圆锥面结构上设置弧形凹面,此外,也可以是多个圆锥面的组合,或者多个弧形面的组合等方式。为增强手握力反馈效果,握持手感更佳,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方案是:驱动头302包括由前往后依次布置的第一弧面结构和第二弧面结构,第一弧面结构和第二弧面结构同轴设置且呈圆环形分布,第一弧面结构和第二弧面结构在镊柄30的外表面均为内凹结构,第一弧面结构和第二弧面结构的连接部在镊柄30的外表面形成环形凸棱。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弧面结构的前端直径大于环形凸棱的直径,环形凸棱的直径大于第二弧面结构末端的直径,从而使该眼用镊在使用时后端更贴合手型,便于操作。更进一步地,环形凸棱的内夹角优选为60°~120°,在该角度范围内,具有更好的力聚集效果。
为进一步保证力反馈效果,优选的方案是:按压驱动头302驱动驱动环203的传动比为1.5~3:1,所述传动比为驱动头302的径向移动距离:驱动环203的轴向移动距离。更优选地,按压驱动头302驱动驱动环203的传动比为2:1。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头302可以设计为任意数量的多个,为使得结构简单可靠,优选的方案是:驱动头302为均匀间隔分布的3~9瓣,进一步优选为均匀间隔分布的三瓣。三瓣形式的镊柄设计结构强度更高,且与使用者的手部肌肤贴合感较好,在使用时可准确控制用力程度,反馈及时,稳定性较高。
为便于装配弹簧,优选的方案是:限位端头206为沿着主轴205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弹性瓣翼,弹性瓣翼依靠其弹性形变能力可沿主轴205的径向收缩和外张。实施时,弹簧通过挤压弹性瓣翼装入,弹簧装入后,弹性瓣翼自动复位,弹性瓣翼的端面对弹簧起到限位作用。当然,限位端头206也可采用螺母的方式替代。
为使得传动结构受力更可靠,优选的方案是:主轴205上具有与分隔板304前端面相配合的轴向后移行程限位面。该结构可限制滑动组件20的后移行程,提高可靠性。
为便于装配,且方便握持操作,优选的方案是:镊柄30的尾端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的内端贯穿至镊柄30的安装通道,螺纹通孔螺接固定有镊尾50;镊尾50的后端外表面设有环形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卡接有O形圈51。其中,安装槽一般可采用弧形结构,螺纹通孔可作为主轴205末端结构的安装通道,O形圈51可起到防滑效果,提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便于加工制作,且方便握持操作,优选的方案是:镊柄30和镊尾50均采用3D打印材质,例如PA12尼龙材质;镊柄30外表面具有磨砂处理层。采用3D打印材质可实现眼内镊3D打印一体成型,相较于传统加工方式,可有效加工及材料成本。镊柄30的外表面采用了磨砂处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镊柄30的摩擦系数,降低了手术过程中器械滑动带来的手术风险。
相对于常用的视网膜镊工作端的长度28mm-31mm,本实用新型中的镊子芯10的工作端长度设置为32mm-38mm,满足了高度近视患者的手术需求。其中,所述的工作端长度参见图5中100所示。

Claims (10)

1.眼科手术镊,包括镊子芯(10)、滑动组件(20)、镊柄(30)和复位件(40),滑动组件(20)安装于镊柄(30)前端的安装通道内,并且相对于镊柄(30)可轴向往复移动,滑动组件(20)包括位于其前端的套管(201),镊子芯(10)前端具有可自动分开的镊爪,镊子芯(10)后端穿过套管(201)后与镊柄(30)固定连接,套管(201)随着滑动组件(20)前移能够使镊爪闭合,复位件(40)设置在镊柄(30)内且用于推动滑动组件(20)向后复位,镊柄(30)上设置有驱动头(302),驱动头(302)的前端具有主动驱动面(303),滑动组件(20)上设置有与主动驱动面相适配的从动驱动面(204),通过操作驱动头(302)能够使得主动驱动面(303)作用于从动驱动面(204)以使得滑动组件(20)前移,其特征在于:滑动组件(20)包括前盖(202)和主轴(205),前盖(202)的前端具有供套管(201)穿过的中心通孔;套管(201)后端的外表面与前盖(202)的中心通孔采用胶接形式固定;前盖(202)的后端具有螺纹孔,主轴(205)前端和螺纹孔螺接固定,从动驱动面(204)设于前盖(202)的后端;镊柄(30)的安装通道中部设置有沿镊柄(30)径向布置的分隔板(304),分隔板(304)具有供主轴(205)穿过的导向孔,主轴(205)的末端具有限位端头(206),复位件(40)为套设于主轴(205)上的弹簧,弹簧一端与限位端头(206)相接、另一端与分隔板(304)相接;镊柄(30)的中部侧壁螺接有沿镊柄(30)径向布置的螺钉(305),螺钉(305)沿镊柄(30)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螺钉(305)设于分隔板(304)的前侧区域,主轴(205)具有供螺钉(305)穿过的条形键槽(207),条形键槽(207)的长度方向和主轴(205)的轴线方向相一致,主轴(205)前端具有供镊子芯(10)后端穿过的中心通孔,主轴(205)的中心通孔至少贯穿至条形键槽(207)所在区域,螺钉(305)的尾端穿过条形键槽(207)后将镊子芯(10)后端锁紧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手术镊,其特征在于:镊柄(30)的安装通道前端侧壁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变形槽(301),变形槽(301)贯穿至镊柄(30)的前端面,变形槽(301)将镊柄(30)的安装通道前端侧壁分隔为多瓣式的驱动头(302),驱动头(302)依靠其弹性形变能力可沿镊柄(30)的径向收缩和外张,驱动头(302)向内收缩时,主动驱动面(303)能够作用于从动驱动面(204)以使得滑动组件(20)前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科手术镊,其特征在于:驱动头(302)为均匀间隔分布的3~9瓣;按压驱动头(302)驱动驱动环(203)的传动比为1.5~3:1,所述传动比为驱动头(302)的径向移动距离:驱动环(203)的轴向移动距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科手术镊,其特征在于:驱动头(302)包括由前往后依次布置的第一弧面结构和第二弧面结构,第一弧面结构和第二弧面结构同轴设置且呈圆环形分布,第一弧面结构和第二弧面结构在镊柄(30)的外表面均为内凹结构,第一弧面结构和第二弧面结构的连接部在镊柄(30)的外表面形成环形凸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科手术镊,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棱的内夹角为60°~1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手术镊,其特征在于:限位端头(206)为沿着主轴(205)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弹性瓣翼,弹性瓣翼依靠其弹性形变能力可沿主轴(205)的径向收缩和外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手术镊,其特征在于:主轴(205)上具有与分隔板(304)前端面相配合的轴向后移行程限位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手术镊,其特征在于:镊柄(30)的尾端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的内端贯穿至镊柄(30)的安装通道,螺纹通孔螺接固定有镊尾(50)。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眼科手术镊,其特征在于:镊尾(50)的后端外表面设有环形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卡接有O形圈(501);镊柄(30)和镊尾(50)均采用3D打印材质;镊柄(30)外表面具有磨砂处理层。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眼科手术镊,其特征在于:镊子芯(10)的工作端长度设置为32mm-38mm。
CN202223453038.3U 2022-12-23 2022-12-23 眼科手术镊 Active CN219184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3038.3U CN219184489U (zh) 2022-12-23 2022-12-23 眼科手术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3038.3U CN219184489U (zh) 2022-12-23 2022-12-23 眼科手术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84489U true CN219184489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12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53038.3U Active CN219184489U (zh) 2022-12-23 2022-12-23 眼科手术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844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61297A (en) Forceps
US8579887B2 (en) Axially reciprocating microsurgical instrument with radially compressed actuator handle
US6488695B1 (en) Ophthalmologic surgical probe
AU2016200461B2 (en) Tissue repair kit
CN114126553B (zh) 具有带槽致动杆的致动机构
US11298146B2 (en) Actuation mechanism with arcuate levers
GB2066081A (en) Patting device for beauty treatment
WO1994004084A1 (en) Improved handle mechanism for manual instruments
US6171286B1 (en) Self-aligning syringe plunger
CN111227901B (zh) 电动手术手持件、卡持器和切割附件
JP2004520141A (ja) 全周駆動能力を有する手持ち型外科用器具
CN219184489U (zh) 眼科手术镊
CN110338967B (zh) 一种眼内镊型撕囊镊及其使用方法
WO2020121204A1 (en) Actuation handle
KR200383707Y1 (ko) 금사 주입기
CN219166869U (zh) 显微类眼底手术镊
CN115844629A (zh) 基于后驱动结构的眼用镊
CN115944459A (zh) 显微类眼底手术用眼用镊
RU2819513C1 (ru) Хирур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румент для манипулирования тканями внутри части тела
CN213465222U (zh) 一种心胸外科手术的组织钳
CN215899763U (zh) 一种新型注射容器装夹推送装置
CN212165821U (zh) 一种用于毛发移植的取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