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80459U - 一种双断点框架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断点框架断路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80459U CN219180459U CN202223611312.5U CN202223611312U CN219180459U CN 219180459 U CN219180459 U CN 219180459U CN 202223611312 U CN202223611312 U CN 202223611312U CN 219180459 U CN219180459 U CN 2191804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circuit breaker
- movable
- double
- contac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断点框架断路器,包括本体、动触头和静触头;动触头能转动地安装于本体,动触头的两端分别设有动触点;动触头的旋转中心位于两个动触点之间;静触头固定于本体;静触头为两个,分别与动触头两端的动触点配合;合闸时,动触头旋转至第一位置,两动触点分别与两静触头抵紧接通;分闸时,动触头旋转至第二位置,两动触点分别与两静触头分离。该双断点框架断路器在分闸时动触头旋转,其两端处动触点分别与两个静触头分离,形成两处断点,相比于现有一个断点的框架断路器,增加系统回路的电气间隙,便于通过两断点处灭弧室分别切割电弧并将电弧切割为更多段,实现增大电弧电压,避免持续燃弧,适用于高压、直流的应用场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断点框架断路器。
背景技术
近期以来,碳中和、碳达峰的概念广泛推广,这对新能源的需求更加明确,而光伏系统及风电系统是较为常见的新能源配电系统,对断路器而言,需要面临的挑战是高电压、直流。
目前,市场上框架断路器通常采用单断点方式,即断路器设有一个动触头和一个静触头,在分闸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驱动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动、静触头之间的电弧进入断路器的灭弧室内并切割为多段,使电弧电压升高超过电源电压从而熄灭。对于高电压、直流而言,现有技术依靠增加灭弧室内栅片数量的方式提高灭弧效果,但受分闸时动、静触头之间间隙尺寸限制,电弧往往仅能进入灭弧室的一部分栅片内,无法使电弧切割为更多段,从而无法有效增加电弧电压,易发生持续燃弧。
因此,如何有效增大电弧电压,避免持续燃弧,以便框架断路器适应高压、直流的应用场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断点框架断路器,其动触头两端均设有动触点,能在分闸时分别与两个静触头分离,形成两处断点,增加应用该双断点框架断路器的系统回路的电气间隙,利于实现增大电弧电压的效果,便于灭弧室吸收更多能量,增加分断速度,更好、更快地分断电弧,避免持续燃弧,使该双断点框架断路器适用于高压、直流的应用场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断点框架断路器,包括:
本体;
动触头,所述动触头能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所述动触头的两端分别设有动触点;所述动触头的旋转中心位于两个所述动触点之间;
静触头,所述静触头固定于所述本体;所述静触头为两个,分别与所述动触头两端的动触点配合;
其中,在合闸时,所述动触头旋转至第一位置,其两端的动触点分别与两个所述静触头抵紧接通;在分闸时,所述动触头旋转至第二位置,其两端的动触点分别与两个所述静触头分离。
优选的,上述双断点框架断路器中,所述动触头为中心对称结构,且所述动触头的对称中心与其旋转中心重合。
优选的,上述双断点框架断路器中,所述双断点框架断路器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本体内的灭弧室,两个所述灭弧室分别靠近不同所述静触头和对应的所述动触点之间。
优选的,上述双断点框架断路器中,两个所述灭弧室沿所述动触头的旋转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的,上述双断点框架断路器中,所述静触头延伸至所述本体外。
优选的,上述双断点框架断路器中,所述静触头为连接母排。
优选的,上述双断点框架断路器中,两个所述静触头中,一个呈平板状,另一个呈弯折状。
优选的,上述双断点框架断路器中,所述动触头由所述双断点框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驱动;在合闸时,所述操作机构驱动所述动触头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在分闸时,所述操作机构驱动所述动触头反向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
优选的,上述双断点框架断路器中,所述操作机构通过推杆驱动所述动触头旋转;所述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操作机构和所述动触头铰接。
优选的,上述双断点框架断路器中,所述动触头中与所述推杆的铰接处距离所述动触头的旋转中心的距离为预设值。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断点框架断路器,包括本体、动触头和静触头;动触头能转动地安装于本体,动触头的两端分别设有动触点;动触头的旋转中心位于两个动触点之间;静触头固定于本体;静触头为两个,分别与动触头两端的动触点配合;其中,在合闸时,动触头旋转至第一位置,动触头两端的动触点分别与两个静触头抵紧接通;在分闸时,动触头旋转至第二位置,动触头两端的动触点分别与两个静触头分离。
上述双断点框架断路器中,动触头两端分别设有动触点,在分闸时动触头旋转,其两端处动触点分别与两个静触头分离,形成两处断点,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仅设置一组动静触头,且分闸时形成一个断点的框架断路器,显然增加应用该双断点框架断路器的系统回路的电气间隙,便于通过两断点处的灭弧室分别切割电弧并将电弧切割为更多段,实现增大电弧电压,便于灭弧室吸收更多能量,增加分断速度,更好、更快地分断电弧,避免持续燃弧,使该双断点框架断路器适用于高压、直流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断点框架断路器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断点框架断路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2中:
灭弧室101;动触头102;动触点121;旋转中心122;铰接处123;静触头103;本体104;推杆105;储能弹簧106;反力簧107;击打杠杆108;四连杆109;第一连杆191;第二连杆192;第三连杆193;第四连杆19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断点框架断路器,其动触头两端均设有动触点,能在分闸时分别与两个静触头分离,形成两处断点,增加应用该双断点框架断路器的系统回路的电气间隙,利于实现增大电弧电压的效果,便于灭弧室吸收更多能量,增加分断速度,更好、更快地分断电弧,避免持续燃弧,使该双断点框架断路器适用于高压、直流的应用场景。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断点框架断路器,包括本体104、动触头102和静触头103;动触头102能转动地安装于本体104,动触头102的两端分别设有动触点121;动触头102的旋转中心122位于两个动触点121之间;静触头103固定于本体104;静触头103为两个,分别与动触头102两端的动触点121配合;其中,在合闸时,动触头102旋转至第一位置,动触头102两端的动触点121分别与两个静触头103抵紧接通;在分闸时,动触头102旋转至第二位置,动触头102两端的动触点121分别与两个静触头103分离。
上述双断点框架断路器中,动触头102两端分别设有动触点121,在分闸时动触头102旋转,其两端处动触点121分别与两个静触头103分离,形成两处断点,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仅设置一组动静触头,且分闸时形成一个断点的框架断路器,显然增加应用该双断点框架断路器的系统回路的电气间隙,便于通过两断点处的灭弧室101分别切割电弧并将电弧切割为更多段,实现增大电弧电压,便于灭弧室101吸收更多能量,增加分断速度,更好、更快地分断电弧,避免持续燃弧,使该双断点框架断路器适用于高压、直流的应用场景。
上述双断点框架断路器中,动触头102为中心对称结构,且动触头102的对称中心与动触头102的旋转中心122重合。
具体的,上述双断点框架断路器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本体104内的灭弧室101,两个灭弧室101分别靠近不同静触头103和对应的动触点121之间,并分别对分合闸时两个断点处产生的电弧进行灭弧。
两个灭弧室101沿动触头102的旋转中心122对称设置。
静触头103延伸至本体104外,便于与应用该双断点框架断路器的系统回路接线连接。
具体的,上述静触头103为连接母排。将连接母排直接用作静触头,能避免设置额外的静触头部件,既简化结构,还便于该连接母排直接与外部电路电气连接,生产制作和组装更简便。
两个静触头103中,一个呈平板状,另一个呈弯折状,并具体弯折成直角状,以便于延伸至本体104外,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对两个动触头103的形状不做限定,可根据本体104内的空间形状以及静触头103处于本体104内的位置具体设计。
动触头102由双断点框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驱动;在合闸时,操作机构驱动动触头102旋转至第一位置,动触头102两端的动触点分别同时与两个静触头103抵紧接通;在分闸时,操作机构驱动动触头102反向旋转至第二位置,动触头102两端的动触点121分别同时与两个静触头103分离。
具体的,上述双断点框架断路器中,操作机构通过推杆105驱动动触头102旋转;推杆105的两端分别与操作机构和动触头102铰接。
动触头102中与推杆105的铰接处123距离动触头102的旋转中心122的距离为预设值。预设值为30mm,当然,预设值还可根据动触头102的尺寸、操作机构与旋转中心122的距离等设置为其他值,本实施例不做限定,仅需确保铰接处123靠近旋转中心122即可。
本实施例中,推杆105的铰接处123靠近动触头102的旋转中心122,在操作机构行程不变的情况下能使动触头102旋转更大角度,旋转速度更快,进而提高动触点121的线速度,使动触点121快速与静触头103分离,增加分断速度,让电弧更快地分断。
优选的,动触点121可活动地安装于动触头102,且动触点121和动触头102两者之间设有触头弹簧。在合闸时,触头弹簧受挤压并驱动动触点121有效接触静触头103。
操作机构包括机构侧板、储能弹簧106、击打杠杆107、四连杆108;四连杆109中第一连杆191、第二连杆192、第三连杆193和第四连杆194依次铰接;击打杠杆107与第一连杆191铰接、第四连杆194与推杆105铰接;击打杠杆107和四连杆108的各连杆分别能转动地安装于机构侧板。操作机构还包括反力簧107,反力簧107与四连杆109和机构侧板相连。
在合闸时,储能弹簧106释放能量并驱动击打杠杆107旋转,击打杠杆107通过四连杆109驱动推杆105运动,推杆105驱动动触头102绕旋转中心122旋转至第一位置,使两个动触点121分别与两个静触头103接通。
在分闸时,反力簧107通过四连杆109和推杆105驱动动触头102反向旋转,此时,触头弹簧以及动静触头之间的电动斥力辅助驱动动触头102旋转至第二位置,能实现快速分闸。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断点框架断路器中动静触头、灭弧室101的布局合理,在满足各器件分别正常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体104内的空间,满足断路器向小体积方向发展的需求。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断点框架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动触头,所述动触头能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所述动触头的两端分别设有动触点;所述动触头的旋转中心位于两个所述动触点之间;
静触头,所述静触头固定于所述本体;所述静触头为两个,分别与所述动触头两端的动触点配合;
其中,在合闸时,所述动触头旋转至第一位置,其两端的动触点分别与两个所述静触头抵紧接通;在分闸时,所述动触头旋转至第二位置,其两端的动触点分别与两个所述静触头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断点框架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为中心对称结构,所述动触头的对称中心与其旋转中心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断点框架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断点框架断路器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本体内的灭弧室,两个所述灭弧室分别靠近不同所述静触头和对应的所述动触点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断点框架断路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灭弧室沿所述动触头的旋转中心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断点框架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延伸至所述本体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断点框架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为连接母排。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双断点框架断路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静触头中,一个呈平板状,另一个呈弯折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断点框架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由所述双断点框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驱动;在合闸时,所述操作机构驱动所述动触头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在分闸时,所述操作机构驱动所述动触头反向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断点框架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通过推杆驱动所述动触头旋转;所述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操作机构和所述动触头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断点框架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中与所述推杆的铰接处距离所述动触头的旋转中心的距离为预设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611312.5U CN219180459U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一种双断点框架断路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611312.5U CN219180459U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一种双断点框架断路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80459U true CN219180459U (zh) | 2023-06-13 |
Family
ID=86672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611312.5U Active CN219180459U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一种双断点框架断路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80459U (zh) |
-
2022
- 2022-12-30 CN CN202223611312.5U patent/CN21918045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7190490A1 (zh) | 一种高压开关及其断路器单元 | |
KR100675984B1 (ko) | 가스절연 차단기 | |
CN115602480B (zh) | 三工位开关及三工位环保气体组合电器环网柜 | |
CN213583681U (zh) | 一种断路器 | |
CN111463061A (zh) | 真空灭弧室及真空断路器 | |
CN210628176U (zh) | 一种高压开关 | |
WO2022134743A1 (zh) | 一种开关 | |
CN107342178B (zh) | 一种高分断小型断路器 | |
CN219180459U (zh) | 一种双断点框架断路器 | |
CN115603217B (zh) | 负荷开关及环保气体绝缘组合电器环网柜 | |
CN108766849A (zh) | 断路器双灭弧室静触头灭弧模块 | |
CN210245399U (zh) | 一种具有导向装置的真空断路器 | |
JP4714527B2 (ja) | 高電圧大容量遮断器 | |
CN107393777B (zh) | 一种具有高分断性能的塑壳断路器 | |
CN214226809U (zh) | 一种保护装置的单级回路结构 | |
CN212322897U (zh) | 用于洁净干燥空气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负荷开关 | |
CN213400993U (zh) | 一种断路器 | |
KR100631007B1 (ko) | 가스절연 개폐장치 | |
CN111540641A (zh) | 用于洁净干燥空气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负荷开关 | |
CN219350124U (zh) | 具有高分断能力的断路器结构 | |
CN113936979A (zh) | 一种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 | |
CN219553558U (zh) | 一种断路器双断点机构及断路器 | |
CN220253163U (zh) | 一种带有触头罩的断路器 | |
CN118398432B (zh) | 负荷开关及环网柜 | |
CN217485324U (zh) | 一种开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