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80010U - 一种压力触发式报警阻门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力触发式报警阻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80010U
CN219180010U CN202223407520.3U CN202223407520U CN219180010U CN 219180010 U CN219180010 U CN 219180010U CN 202223407520 U CN202223407520 U CN 202223407520U CN 219180010 U CN219180010 U CN 219180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ing
pressure trigger
piece
circuit
trigger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0752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丹
王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anche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40752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80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80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80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触发式报警阻门器,主要由连接件,设置在连接件前端端头处的卡钩件,以及设置在连接件末端位置处用于阻挡开门的阻挡固定件构成;所述连接件的前端与卡钩件固定相连或一体成型,其后端与阻挡固定件固定相连或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电路结构简单,其制作成本低廉。同时,由于设置有压力触发开关K2,因此只要当住宅或酒店的门被开启挤压到压力触发开关K2时,本实用新型便会发出警报,以提醒屋内使用人员,能明显的提高居住人员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压力触发式报警阻门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盗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压力触发式报警阻门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为了增加门户的安全性,市场上出现了诸如门链及机械阻门器等用于防止门被非法打开的防护装置。但是,目前这些门链及机械式阻门器都只具有单一的阻止门被开启的功能,而不具有报警功能,在极端情况下,即便门被打开其也不会进行报警提醒。因此,目前这些诸如门链及机械阻门器等防护装置并不能提供全面的防护功能,其作用和效果有限,不能很好的满足各种场合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既能防止外部人员非法进入室内,又能在其试图强行进入室内时发出警报的一种压力触发式报警阻门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压力触发式报警阻门器,主要由连接件,设置在连接件前端端头处的卡钩件,以及设置在连接件末端位置处用于阻挡开门的阻挡固定件构成;所述连接件的前端与卡钩件固定相连或一体成型,其后端与阻挡固定件固定相连或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在所述阻挡固定件上设有压力触发报警装置,所述阻挡固定件由与连接件的后端固定相连的阻挡块,与阻挡块相连接并用于阻挡开门的阻挡件组成;所述压力触发报警装置则设置在阻挡块上。
所述压力触发报警装置由外壳,设置在该外壳上的嗡鸣器,设置在外壳内部的电源及控制模块,以及设置在外壳外部并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压力触发开关K2构成。
所述控制模块由信号控制电路及嗡鸣电路组成,所述信号控制电路的电源端与电源相连接,信号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经嗡鸣电路后与嗡鸣器相连接,所述压力触发开关K2的输出端则串接在信号控制电路的电源端与电源之间的电路上。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述阻挡块的上表面设有一道向上开口的通槽,所述阻挡件的末端通过转轴固定在该通槽内部,该阻挡件的前端能绕该转轴转动并伸出或收藏在该通槽的内部;所述压力触发报警装置的外壳则固定在阻挡块的侧壁上,所述压力触发开关K2设置在阻挡件上,压力触发开关K2输出端通过导线串接在信号控制电路的电源端与电源之间的电路上。
作为优选方式之二,所述阻挡块的内部设有一条通孔,在该阻挡块的上表面设有一条与该通孔相连通的横向槽,在该阻挡块的侧表面上设有一条与该通孔和横向槽均相连通的纵向槽,所述横向槽与纵向槽之间呈T形状;所述阻挡件设置在该通孔的内部,且阻挡件的末端处还设有与阻挡件相垂直并能在横向槽和纵向槽的内部之间进行转换和移动的固定端;所述阻挡件的前端则能沿通孔的孔壁往复滑动而伸出或收藏于该通孔内部;所述压力触发报警装置的外壳则固定在阻挡块的下端侧壁上,所述压力触发开关K2设置在阻挡件上,压力触发开关K2输出端通过导线串接在信号控制电路的电源端与电源之间的电路上。
作为优选方式之三,所述阻挡块侧壁上设有若干数量的固定条,该些固定条与阻挡块的侧壁之间形成有水平状的容置空间,同时在阻挡块侧壁上还设有锁止槽,所述阻挡件设置在该容置空间内部并能自由滑动,阻挡件的末端处还设有固定端,且该固定端能卡嵌在锁止槽中对阻挡件进行锁止;所述压力触发报警装置的外壳则固定在阻挡块的上端面,所述压力触发开关K2设置在阻挡件上,压力触发开关K2输出端通过导线串接在信号控制电路的电源端与电源之间的电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控制电路由控制芯片U、电阻R2及电阻R3组成,所述控制芯片U的1号管脚及4号管脚接地,压力触发开关K2的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的正极相连接,压力触发开关K2的输出端顺次经电阻R2和电阻R3后接地,控制芯片U的2号管脚则与电阻R2和电阻R3的连接点相连接,控制芯片U的3号管脚和4号管脚则与嗡鸣电路相连接;
所述嗡鸣电路由三极管VT1及三脚升压电感L构成,该三极管VT1的基极与控制芯片U的3号管脚相连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U的4号管脚相连接,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三脚升压电感L的起始脚相连接;三脚升压电感L的公共脚与压力触发开关K2的输入端相连接,并顺次经压力触发开关K2、电阻R2和电阻R3后接地;三脚升压电感L的收尾脚和起始脚则与嗡鸣器SP的正负极相连接。
为确保本实用新型运行的可靠性,该信号控制电路中还设有与压力触发开关K2相并联的振动开关电路或可控硅电路,或同时设有与压力触发开关K2相并联的振动开关电路和可控硅电路。
所述的振动开关电路为振动开关SW-18015P弹簧振动开关或SW-520角度倾斜触发开关;所述的可控硅电路由可控硅二极管Q1及电阻R1构成,该可控硅二极管Q1的阳极与压力触发开关K2的输入端相连接,可控硅二极管Q1的阴极与压力触发开关K2的输出端相连接,电阻R1则串接在可控硅二极管Q1的栅极与阴极之间。
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所述阻挡块上还设有弹性固定件;该弹性固定件为金弹性金属条或弹性橡胶块;所述控制芯片U为CX55集成芯片、AC3Y710芯片或AC3M01芯片;所述的压力触发开关K2为机械式按压开关所述控制芯片U为CX55集成芯片、AC3Y710芯片或AC3M01芯片;所述的压力触发开关K2为机械式按压开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广泛的应用在住宅、酒店等不具有防盗门链或防盗门链被损坏的场合,通过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有效的防止外部人员通过不正当手段强行进入到室内,而且还能在其试图开门进入室内时能发出警报,能明显的提高居住人员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体积较小,且在不使用时其阻挡件还可以收藏或缩回在阻挡块的内部,便于携带和使用。同时,本实用新型挂在住宅或酒店的门框上后不会掉落,并且不会影响正常的开门和关门,因此合适广泛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方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方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种方案上增加弹性固定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方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图4所示方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方案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方案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方案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信号控制电路的第一种方案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信号控制电路的第二种方案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信号控制电路的第三种方案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信号控制电路的第四种方案电路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名称分别为:1-卡钩件,2-连接件,3-阻挡块,4-螺纹通孔,5-弹性固定件,6-外壳,7-嗡鸣器,31-阻挡件,32-通槽,33-转轴,34-通孔,35-固定条,41-螺纹杆,42-活动头,43-蝶形螺栓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卡钩件1用于卡扣在门框的锁洞边缘处,连接件2则穿插在门框与门之间的缝隙处,阻挡固定件则固定在连接件2上并用于阻挡门被打开。
所述连接件2整体呈扁平条状,其厚度根据需求可为1~5mm,以确保连接件2能穿插在门框与门之间的缝隙中。所述卡钩件1则与连接件2的前端固定相连或一体成型,所述阻挡固定件则由与连接件2的后端固定相连的阻挡块3,以及设置在阻挡块3上的阻挡件31构成。采用该结构后,所述卡钩件1、连接件2及阻挡块3三者之间便形成一个U型卡口,该U型卡口便用于插扣在门框的边框上,以使得本实用新型整体插扣在门框的边框上后不会掉落。
所述的卡钩件1、连接件2、阻挡块3和阻挡件31均优先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以确保其整体的抗拉性和刚性,进而防止卡钩件1、连接件2、阻挡块3和阻挡件31不会被暴力损坏。
为确保外部人员在非法开门时能及时发出警报,本实用新型在阻挡块3上设有压力触发报警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的压力触发报警装置由外壳6,设置在该外壳6上的嗡鸣器7,设置在外壳6内部的电源及控制模块,以及设置在外壳6外部并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压力触发开关K2构成。
所述控制模块则由信号控制电路和及嗡鸣电路组成。该信号控制电路的电源端与电源相连接,信号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经嗡鸣电路后与嗡鸣器7相连接,所述压力触发开关K2的输出端则串接在信号控制电路的电源端与电源之间的电路上。
该压力触发开关K2优先采用机械式按压开关来实现,即该压力触发开关K2具有一个按压端和一个输出端,当按压该按压端时,则压力触发开关K2的输出端则进行导通。使用时,该压力触发开关K2的按压端优先设置在门与阻挡件31之间,从而确保当门被开启时,门便会挤压到该压力触发开关K2的按压端,从而使得压力触发开关K2的输出端将整个电路导通,发出警报。
所述电源用于为信号控制电路、嗡鸣器7及嗡鸣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根据实际需要,该电源可以采用干电池、充电电池或具有供电功能的其他电池来实现。该电源为目前非常传统和成熟的技术,本实施例便不进行赘述。
所述信号控制电路则用于向嗡鸣电路提供控制信号、控制电压或触发信号,以使得嗡鸣器7通过嗡鸣电路获得工作电压和电流,实现报警功能。
所述信号控制电路可以由四种方式来实现,第一种方式电路结构详见图9所示,其由控制芯片U、电阻R2及电阻R3组成,所述控制芯片U优先采用CX55集成芯片来实现。所述的CX55集成芯片是一款单音警报音频芯片,其具有4个管脚,其中,1号管脚为VSS管脚,用于接地;2号管脚为ON/OFF管脚,用于警报开关按钮;3号管脚为BZ管脚,用于音频脉冲输出;4号管脚为VDD管脚,用于提供工作电压。当2号管脚接通时,3号管脚BZ为高电平,便有报警音频脉冲输出;当2号管脚断开时,则3号管脚BZ为低电平,则不输出报警音频脉冲。
同理,该控制芯片U也可以采用具有类似功能的其他报警控制芯片来实现,例如可以采用AC3Y710芯片或AC3M01芯片。当采用该些类似报警控制芯片来实现时,只需根据相应提示连接电路即可,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
所述嗡鸣电路由三极管VT1及三脚升压电感L构成。连接时,控制芯片U的1号管脚及4号管脚接地,压力触发开关K2的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的正极VCC相连接,同时压力触发开关K2的输出端则顺次经电阻R2和电阻R3后接地。
所述三极管VT1的基极与控制芯片U的3号管脚相连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U的4号管脚相连接,三极管VT1的发射极则与三脚升压电感L的起始脚相连接。
三脚升压电感L的公共脚与压力触发开关K2相连接,并顺次经压力触发开关K2、电阻R2和电阻R3后接地。即,从控制芯片U的4号管脚流出的电流经三极管VT1放大后,再顺次经三脚升压电感L、压力触发开关K2、电阻R2和电阻R3后接地形成电回路。
三脚升压电感L的收尾脚和起始脚则与嗡鸣器7的正负极相连接,以使得嗡鸣器7能从三脚升压电感L处获得合适的工作电压和电流。
为确保嗡鸣器7不受电流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还在控制芯片U的3号管脚与4号管脚之间串接有电容C1,也即等同于在三极管VT1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串接了电容C1。
为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控制,因此在电源上还可以设置一个电源开关K1。连接时,该电源开关K1的输入端与电源的正极VCC相连接,其输出端则与压力触发开关K2的输入端相连接,以确保当电源开关K1断开时,整个电路处于断路状态。
信号控制电路的第二种方式电路结构详见图10所示,即在第一种信号控制电路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振动开关电路。连接时,该振动开关电路与压力触发开关K2相并联,以确保当压力触发开关K2失灵时,只要开门时能对振动开关电路产生振动,其也可以导通电路,实现报警功能。
所述振动开关电路可采用振动开关SW-18015P弹簧振动开关、SW-520角度倾斜触发开关或者具有相同功能的其他开关来实现。
信号控制电路的第三种方式为在第一种信号控制电路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可控硅电路,其结构如图11所示。同理,信号控制电路的第四种方式为在第二种信号控制电路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可控硅电路,其结构如图12所示
所述的可控硅电路由可控硅二极管Q1及电阻R1构成。连接时,所述可控硅二极管Q1的阳极与压力触发开关K2的输入端相连接,可控硅二极管Q1的阴极与压力触发开关K2的输出端相连接,电阻R1则串接在可控硅二极管Q1的栅极与阴极之间。
工作时,只要压力触发开关K2或振动开关电路任意一个被导通时,可控硅二极管Q1便都可以从电阻R1处获得触发电压,从而使得可控硅二极管Q1被导通,进而使得控制芯片U处于工作状态。
为便于卡钩件1挂扣在门框的锁扣边处,该卡钩件1优先制作呈扁平状或条块状,该卡钩件1可以由以下三种方式来实现。其一,该卡钩件1为一个金属的矩形块,其与连接件2的前端部垂直固定相连,从而使得卡钩件1与连接件2之间整体呈“L”型。制作时,该卡钩件1与连接件2可以焊接固定相连,或者一体成型,其结构如图1所示。
其二,该卡钩件1可以直接由连接件2的前端部弯折成90度而成,弯折后,该卡钩件1与连接件2之间整体呈“L”型,其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三,该卡钩件1由连接件2端头处沿着连接件2的中心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弯折90度而成。即在本结构中,需要先在卡钩件1的前端处切割或形成一条切口,然后将该切口的前端部分顺时针或逆时针弯折90度,从而形成本结构的卡钩件1,其结构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的阻挡固定件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来实现,其一,该阻挡块3为一个矩形块,在该矩形块的上表面上设有一条贯穿整个矩形块的通槽32。该通槽32的开口端朝上,而阻挡件31的形状要与通槽32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阻挡件31的末端通过转轴33固定在该通槽32的内部,而阻挡件31的前端(也即另一端)则能绕该转轴33转动,从而将该阻挡件31的前端伸出或收藏在该通槽32内部,其结构如图1~3所示。
其中,该阻挡件31优先由金属材料制作成圆柱形或矩形条块状,使得其具有一定的厚度,以防止外部暴力撞门或开门时被折断。
使用时,先直接将U型卡口扣插在门框的锁洞边框上,使卡钩件1插入在锁洞的内部边缘处;然后再关闭门,使得整个连接件2位于门与门框之间的缝隙中;最后使阻挡件31的前端绕转轴33转动,使得阻挡件31的前端伸于阻挡块3的外部而位于门的边缘位置处。当外部人员强行开门时,由于有阻挡件31横梗在门的边缘处,因此便能有效的阻止门被打开。同时,由于开门时门会挤压到压力触发开关K2的按压端,以及开门时的振动会使得振动开关电路接收到振动信号,因此,无论是压力触发开关K2被导通还是振动开关电路被导通,都会使得信号控制电路得电,从而使得蜂鸣器7发出警报声音,以提醒屋内人员。
为了实用和美观,阻挡件31的内部可以设置成空心状,该压力触发开关K2的导线便穿过该空心,其一端与压力触发开关K2的按压端相连接,其另一端则与外壳6内部的信号控制电路相连接。同理,在阻挡块3上还设有与压力触发开关K2形状和位置相匹配的搁置腔,也即当阻挡件31收回或收藏于通槽32内部时,该压力触发开关K2也能很好的放置在搁置腔内部。
阻挡固定件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如图5所示,即该阻挡块3的内部设有一条通孔34,在该阻挡块3的上表面设有一条与该通孔34相连通的横向槽35,在该阻挡块3的侧表面上设有一条与该通孔34和横向槽35均相连通的纵向槽36,所述横向槽35与纵向槽36之间呈T形状。
所述阻挡件31由金属材料制作呈圆柱体形状,且整个阻挡件31设置在该通孔34的内部。在阻挡件31的末端处设有固定端37,该固定端37与阻挡件31的中心轴线相垂直,且该固定端37能在横向槽35和纵向槽36内部转换和移动。所述整个阻挡件31能沿通孔34的孔壁往复滑动,从而使阻挡件31的一端能伸出或收藏在该通孔34内部。压力触发报警装置的连接方式和固定方式与前面所述的相同,在此便不进行赘述。
使用该种结构时,先直接将U型卡口扣插在门框的锁洞边框上,使卡钩件1插入在锁洞的内部边缘处;然后再关闭门,使得整个连接件2位于门与门框之间的缝隙中;然后再推动固定端37朝纵向槽36一侧移动,从而带动阻挡件31的前端滑出阻挡块3而横在门框与门之间。当固定端37位于纵向槽36位置处时,便向下转动固定端37,使其位于纵向槽36内部,进而通过纵向槽36的限位作用对阻挡件31进行锁止。
当需要解除锁止时,只需要朝上转动固定端37,使其脱离纵向槽36,然后再向横向槽35一侧拉动阻挡件31,使阻挡件31的前端退回到阻挡块3的内部即可。
阻挡固定件的第三种实现方式如图6所示,即在该阻挡块3侧壁上设有若干数量的固定条35,该些固定条35沿着阻挡块3侧壁呈一条直线布置,通过此种布置,该些固定条35与阻挡块3的侧壁之间便形成有水平状的容置空间。同时,在阻挡块3侧壁上还设有锁止槽。
所述阻挡件31优先呈圆柱体状,该阻挡件31安装于容置空间内部,使其能沿着容置空间内部自由滑动。阻挡件31的末端处设有固定端37,该固定端37可以绕阻挡件31的中心轴线上下转动,从而能使固定端37卡嵌在锁止槽中对阻挡件31的滑动进行锁止。
上述阻挡固定件的第二种方式和第三种方式的使用方法和运行原理与第一种方式相同,便不再进行赘述。
按照上述三种方式实施后,如屋内用户不主动解除锁止,则外部人员便无法将门打开。同时,压力触发报警装置还能及时发出警报,既可以提醒屋内人员,又可以吓退屋外试图开门企图进入屋内的人员。
实施例2
由于阻挡块3的厚度相对较大,因此就会导致阻挡件31与门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为确保阻挡件31能与门紧密的固定接触,因此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一套伸缩固定装置,其结构如图7和图8所示。
该伸缩固定装置由在所述阻挡件31的前端位置处设置的螺纹通孔4,设置在该螺纹通孔4内部并与其相匹配的螺纹杆41,以及在螺纹杆41的一端端头处设置的活动头42和在螺纹杆41的另一端设置的蝶形螺栓头43构成。
如图7所示,在该结构中,所述螺纹通孔4的中心轴线与连接件2的中心轴线相平行。所述的活动头42则朝向门一侧设置,以使得当旋转蝶形螺栓头43时,整个螺纹杆41便能带动活动头42向门靠近。由于活动头42是可以绕螺纹杆41的端头转动的,因此,通过旋转蝶形螺栓头43便可以将活动头42与门紧贴。
如图8所示,在该结构中,所述螺纹通孔4的中心轴线需要在阻挡件31被锁止时与门所在平面垂直。所述的活动头42则朝向门一侧设置,以使得当旋转蝶形螺栓头43时,整个螺纹杆41便能带动活动头42向门靠近。由于活动头42是可以绕螺纹杆41的端头转动的,因此,通过旋转蝶形螺栓头43便可以将活动头42与门紧贴。
实施例3
为确保本实用新型能很好扣合在门框上,因此本实施例还在阻挡块3上还设有弹性固定件5,该弹性固定件5固定在实施例1中所述的U型卡口的内部。
根据需要,该弹性固定件5可以为弹性金属条也可以为弹性橡胶块。当该弹性固定件5为弹性金属条时,该弹性金属条的一端端头与阻挡块3固定相连,该弹性金属条的中间部分向外凸起呈半圆弧型,以确保该弹性金属条具有一定的弹性。
当弹性固定件5为固定在阻挡块3的表面上的弹性橡胶块时,该弹性橡胶块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弹性。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便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门框,同时通过该弹性固定件5的作用,还能使得整个阻门器不会掉落。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Claims (10)

1.一种压力触发式报警阻门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连接件(2),设置在连接件(2)前端端头处的卡钩件(1),以及设置在连接件(2)末端位置处用于阻挡开门的阻挡固定件构成;所述连接件(2)的前端与卡钩件(1)固定相连或一体成型,其后端与阻挡固定件固定相连或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触发式报警阻门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阻挡固定件上设有压力触发报警装置,所述阻挡固定件由与连接件(2)的后端固定相连的阻挡块(3),与阻挡块(3)相连接并用于阻挡开门的阻挡件(31)组成;所述压力触发报警装置则设置在阻挡块(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力触发式报警阻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触发报警装置由外壳(6),设置在该外壳(6)上的嗡鸣器(7),设置在外壳(6)内部的电源及控制模块,以及设置在外壳(6)外部并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压力触发开关K2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力触发式报警阻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由信号控制电路和嗡鸣电路组成,所述信号控制电路的电源端与电源相连接,信号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经嗡鸣电路后与嗡鸣器相连接,所述压力触发开关K2的输出端则串接在信号控制电路的电源端与电源之间的电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力触发式报警阻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块(3)的上表面设有一道向上开口的通槽(32),所述阻挡件(31)的末端通过转轴(33)固定在该通槽(32)内部,该阻挡件(31)的前端能绕该转轴(33)转动并伸出或收藏在该通槽(32)的内部;所述压力触发报警装置的外壳(6)则固定在阻挡块(3)的侧壁上,所述压力触发开关K2设置在阻挡件(31)上,压力触发开关K2输出端通过导线串接在信号控制电路的电源端与电源之间的电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力触发式报警阻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块(3)的内部设有一条通孔(34),在该阻挡块(3)的上表面设有一条与该通孔(34)相连通的横向槽(35),在该阻挡块(3)的侧表面上设有一条与该通孔(34)和横向槽(35)均相连通的纵向槽(36),所述横向槽(35)与纵向槽(36)之间呈T形状;所述阻挡件(31)设置在该通孔(34)的内部,且阻挡件(31)的末端处还设有与阻挡件(31)相垂直并能在横向槽(35)和纵向槽(36)的内部之间进行转换和移动的固定端(37);所述阻挡件(31)的前端则能沿通孔(34)的孔壁往复滑动而伸出或收藏于该通孔(34)内部;所述压力触发报警装置的外壳(6)则固定在阻挡块(3)的下端侧壁上,所述压力触发开关K2设置在阻挡件(31)上,压力触发开关K2输出端通过导线串接在信号控制电路的电源端与电源之间的电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力触发式报警阻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块(3)侧壁上设有若干数量的固定条(35),该些固定条(35)与阻挡块(3)的侧壁之间形成有水平状的容置空间,同时在阻挡块(3)侧壁上还设有锁止槽,所述阻挡件(31)设置在该容置空间内部并能自由滑动,阻挡件(31)的末端处还设有固定端(37),且该固定端(37)能卡嵌在锁止槽中对阻挡件(31)进行锁止;所述压力触发报警装置的外壳(6)则固定在阻挡块(3)的上端面,所述压力触发开关K2设置在阻挡件(31)上,压力触发开关K2输出端通过导线串接在信号控制电路的电源端与电源之间的电路上。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压力触发式报警阻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控制电路由控制芯片U、电阻R2及电阻R3组成,所述控制芯片U的1号管脚及4号管脚接地,压力触发开关K2的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的正极相连接,压力触发开关K2的输出端顺次经电阻R2和电阻R3后接地,控制芯片U的2号管脚则与电阻R2和电阻R3的连接点相连接,控制芯片U的3号管脚和4号管脚则与嗡鸣电路相连接;
所述嗡鸣电路由三极管VT1及三脚升压电感L构成,该三极管VT1的基极与控制芯片U的3号管脚相连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U的4号管脚相连接,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三脚升压电感L的起始脚相连接;三脚升压电感L的公共脚与压力触发开关K2的输入端相连接,并顺次经压力触发开关K2、电阻R2和电阻R3后接地;三脚升压电感L的收尾脚和起始脚则与嗡鸣器SP的正负极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压力触发式报警阻门器,其特征在于,该信号控制电路中还设有与压力触发开关K2相并联的振动开关电路或可控硅电路,或同时设有与压力触发开关K2相并联的振动开关电路和可控硅电路;
所述的振动开关电路为振动开关SW-18015P弹簧振动开关或SW-520角度倾斜触发开关;所述的可控硅电路由可控硅二极管Q1及电阻R1构成,该可控硅二极管Q1的阳极与压力触发开关K2的输入端相连接,可控硅二极管Q1的阴极与压力触发开关K2的输出端相连接,电阻R1则串接在可控硅二极管Q1的栅极与阴极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压力触发式报警阻门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阻挡块(3)上还设有弹性固定件(5);该弹性固定件(5)为金弹性金属条或弹性橡胶块;所述控制芯片U为CX55集成芯片、 AC3Y710芯片或AC3M01芯片;所述的压力触发开关K2为机械式按压开关。
CN202223407520.3U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压力触发式报警阻门器 Active CN219180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7520.3U CN219180010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压力触发式报警阻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7520.3U CN219180010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压力触发式报警阻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80010U true CN219180010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8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07520.3U Active CN219180010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压力触发式报警阻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80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07178A (en) Electrode device for an electric shock generator carried on an animal collar
CN219180010U (zh) 一种压力触发式报警阻门器
CN209842810U (zh) 一种商品防盗器
CN116403344A (zh) 一种压力触发式报警阻门器
CN113560236A (zh) 一种具有自动清洁探头结构的智能门及其门锁
US4997999A (en) Pulse-type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CN212230306U (zh) 按键开关组件及门锁
CN108511280B (zh) 带取电开关节点的小型断路器
CN218447739U (zh) 一种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及断路器的外壳
CN111342301A (zh) 接线插头及除颤器
CN112072388A (zh) 一种智能安全插座
CN209737663U (zh) 剃须刀按键结构
CN220085463U (zh) 一种防盗发光门阻报警器
WO2019084848A1 (zh) 智能钥匙
CN211258123U (zh) 磁吸式电子锁取电结构
CN218076014U (zh) 一种自动体外除颤仪
US20110042971A1 (en) Electronic Door Chain
CN220504762U (zh) 一种用于物流柜的电控锁
CN211672072U (zh) 一种带有可翻开式电池仓盖的电蚊拍
CN211531267U (zh) 一种带蓝牙功能的触发按键
CN219061269U (zh) 一种可调节内置锁体智能锁
CN219022996U (zh) 美容仪
CN217269433U (zh) 一种检测门开关状态的电子锁体装置
CN203397456U (zh) 一种新型防盗器
CN213188513U (zh) 一种带有报警功能的挂件及箱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2

Address after: No. 505, 5th floor, building 6, No. 599, shijicheng South Road,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Chengdu Sancheng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641300 No. 4, group 14, Dayan village, Linjiang Town, Yanjiang District, Zi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g Dan

Patentee before: Wang Y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