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8359U - 超导散热组合单元 - Google Patents

超导散热组合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8359U
CN219178359U CN202222748455.4U CN202222748455U CN219178359U CN 219178359 U CN219178359 U CN 219178359U CN 202222748455 U CN202222748455 U CN 202222748455U CN 219178359 U CN219178359 U CN 219178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unit
cover plate
heat
radi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4845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汝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Nanhai Xinli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Nanhai Xinli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Nanhai Xinli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Nanhai Xinli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4845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8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8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8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60Superconducting electric elements or equipment; Power systems integrating superconducting elements or equipment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导散热组合单元,包括由挤压型材构成的散热单元、压铸铝材构成的安装单元,所述安装单元的底面为与热源连接的连接面,所述散热单元包括多片相互间隔的散热片和连接多片散热片的连接座,所述散热片的顶部罩设有盖板,盖板与多片间隔的散热片之间形成通风道,所述通风道上连接有散热风扇。本实用新型在散热片的顶部罩设有盖板,盖板与多片间隔的散热片之间形成通风道,并在通风道上连接有散热风扇,散热片散发的热量能够被风流迅速带走,起到更好的散热作用,盖板扣接在散热片上,安装简单、方便。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与热源直接连接进行散热,可以与各种散热热源完美配合,可以在保持较小体积的同时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超导散热组合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型材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导散热组合单元。
背景技术
本发明人研究铝型材的散热性能,并于2022年4月申请了名为一种新型散热铝材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该技术方案包括由挤压型材构成的散热部和压铸型材构成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底面为与散热器件连接的连接面,所述散热部包括多片散热鳍片和连接多片散热鳍片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底部设有多个凹入的连接腔,所述安装部的顶面为熔入连接腔的连接头。上述技术方案的散热部采用挤压型材构成,具有硬度高、抗腐蚀性高、散热性好等,同时安装部由压铸型材构成,可以与各种散热器件完美配合,便于连接和安装。
然而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散热部的空气流通较慢,无法满足更大发热源的散热要求。即使是采用散热风扇进行辅助,由于散热部的散热鳍片窄且深,风力难以到达根部。为此本发明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研发出了一种散热效果更好的超导散热组合单元,以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合多种热源散热的超导散热组合单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超导散热组合单元,包括由挤压型材构成的散热单元、压铸铝材构成的安装单元,所述安装单元的底面为与热源连接的连接面,所述散热单元包括多片相互间隔的散热片和连接多片散热片的连接座,所述散热片的顶部罩设有盖板,盖板与多片间隔的散热片之间形成通风道,所述通风道上连接有散热风扇。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散热风扇位于盖板和散热单元的端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散热风扇通过变径管道与盖板和散热单元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散热风扇位于盖板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盖板的两侧设有钩状的连接扣,所述散热单元靠近外部的两片散热片形成连接边,所述连接边的顶部设有与连接扣配合的连接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散热单元端面的四个角设有连接螺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座的底部设有多个凹入的连接腔,所述安装单元的顶面设有多个熔入连接腔的连接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腔的横截面形状为上大下小的燕尾槽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腔为长条状并向平行于散热片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散热片的顶部罩设有盖板,盖板与多片间隔的散热片之间形成通风道,并在通风道上连接有散热风扇,散热片散发的热量能够被风流迅速带走,起到更好的散热作用。同时,盖板扣接在散热片上,安装简单、方便。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与热源直接连接进行散热,可以与各种散热热源完美配合,便于连接和安装,可以在保持较小体积的同时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6为实施例3的主视图;
图7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相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中,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本技术领域的相关必要部件,应当视为本技术领域内的公知技术,是本技术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所能知道并掌握的。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超导散热组合单元,包括由挤压型材构成的散热单元1、压铸铝材构成的安装单元2,所述散热单元1和安装单元2由超高导热材料制成,所述超高导材料为3003系列铝合金或6063系列铝合金。
所述安装单元2的底面为与热源连接的连接面21,所述连接面21上设有凹入或凸起的连接块以及位于连接块周边的连接孔。外部热源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连接面21上。所述散热单元1包括多片相互间隔的散热片11和连接多片散热片11的连接座12。所述连接座12的底部设有多个凹入的连接腔13,所述连接腔13为长条状并向平行于散热片11方向。所述安装单元2的顶面设有多个熔入连接腔13的连接头22。所述散热片11的顶部罩设有盖板4,盖板4与多片间隔的散热片11之间形成通风道5,所述通风道5上连接有散热风扇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扇6位于盖板4和散热单元1的其中一端的端部,盖板4和散热单元1的另一端为未封闭的出风口。所述散热单元1端面的四个角设有连接螺孔15,散热风扇6通过螺丝与连接螺孔15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盖板4由塑料材质制成,具有成本低的优点。所述盖板4的两侧设有钩状的连接扣41,所述散热单元1靠近外部的两片散热片11形成连接边,所述连接边的顶部设有与连接扣41配合的连接槽14,在安装时,盖板4可以从散热单元1的端部滑插进入,使连接扣41与连接槽14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片11、连接座12和连接腔13由挤压模具挤压一体成型,成型后以连接腔13朝上的方式将其放置在压铸的下模具的底部。连接腔13朝上后,其开口形成浇注口,连接腔13的内壁宽度大于浇注口的宽度。接着将散热铜管4放置在安装单元2上,再接着注入高温熔融状态的铝液,部分铝液从浇注口进入连接腔13内并形成连接头22,其他铝液覆盖在连接座12的底面并且包裹着散热铜管4,然后上模具快速下压并冷却成型,从而形成安装单元2。所述连接腔13的横截面形状为上大下小的燕尾槽状,该结构具有连接强度高,连接紧密性好等优点。
实施例二:
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散热风扇6通过变径管道7与盖板4和散热单元1连接。通过变径管道7增加了散热风扇6入风口的直径,即增大了采风量。通过变径管道7不仅能够连接功率更强大的散热风扇6风扇,同时通过口径的变化,能够提高风的流动,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
实施例三:
参照图6至图8,本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散热风扇6位于盖板4的中部,散热单元1的两端形成通风道5的进风口或出风口,该结构适合长度较大的散热单元使用,减少风的流动距离,更快地将热量带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超导散热组合单元,包括由挤压型材构成的散热单元(1)、压铸铝材构成的安装单元(2),所述安装单元(2)的底面为与热源连接的连接面(21),所述散热单元(1)包括多片相互间隔的散热片(11)和连接多片散热片(11)的连接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11)的顶部罩设有盖板(4),盖板(4)与多片间隔的散热片(11)之间形成通风道(5),所述通风道(5)上连接有散热风扇(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散热组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6)位于盖板(4)和散热单元(1)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导散热组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6)通过变径管道(7)与盖板(4)和散热单元(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散热组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6)位于盖板(4)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散热组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的两侧设有钩状的连接扣(41),所述散热单元(1)靠近外部的两片散热片(11)形成连接边,所述连接边的顶部设有与连接扣(41)配合的连接槽(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导散热组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单元(1)端面的四个角设有连接螺孔(15)。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超导散热组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2)的底部设有多个凹入的连接腔(13),所述安装单元(2)的顶面设有多个熔入连接腔(13)的连接头(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导散热组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腔(13)的横截面形状为上大下小的燕尾槽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导散热组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腔(13)为长条状并向平行于散热片(11)方向。
CN202222748455.4U 2022-10-18 2022-10-18 超导散热组合单元 Active CN219178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48455.4U CN219178359U (zh) 2022-10-18 2022-10-18 超导散热组合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48455.4U CN219178359U (zh) 2022-10-18 2022-10-18 超导散热组合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8359U true CN219178359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74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48455.4U Active CN219178359U (zh) 2022-10-18 2022-10-18 超导散热组合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83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31654U (zh) 一种高效液冷板和设备
CN112444050A (zh) 内置有水泵的整体腔式水冷排
CN112414164A (zh) 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
CN112393626A (zh) 进水多流道多集水盒加水泵的液冷散热水排
CN107104086A (zh) 液冷散热装置及电机控制器
CN103376000A (zh) 一种复合式散热器
CN111490448B (zh) 一种激光器模块
CN210070063U (zh) 一种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9178359U (zh) 超导散热组合单元
CN210381736U (zh) 散热设备和电气装置
CN202749364U (zh) 环形热管型材超导散热器
CN210120760U (zh) 电器盒及空调器
CN213425560U (zh) 一种配电柜内部使用的温度调节结构
CN116243771A (zh) 一种应用于液冷散热器的液冷排
CN211125625U (zh) 液冷散热组件、液冷散热装置及电力电子设备
CN212463903U (zh) 一种铝型材散热器
CN215500288U (zh) 车辆的控制器和车辆
CN220274145U (zh) 一种大功率器件的液冷散热装置
CN219628218U (zh) 一种通讯工程用通信柜散热装置
CN111935956A (zh) 散热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19917147U (zh) 散热结构和电子器件安装总成
CN220489099U (zh) 用于超大功率固态光源的水冷装置
CN216741891U (zh) 一种高纯度空压机铸件
CN21043231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的温度控制装置
CN217470609U (zh) 一种模具板料传感器的检测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