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7891U - 一种调节补风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节补风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7891U
CN219177891U CN202223543925.XU CN202223543925U CN219177891U CN 219177891 U CN219177891 U CN 219177891U CN 202223543925 U CN202223543925 U CN 202223543925U CN 219177891 U CN219177891 U CN 219177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air
connecting pipe
filter plat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439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文凯
刘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Ruijies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Ruijies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Ruijies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Ruijies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439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7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7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7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补风阀,包括补风阀本体和进风部,补风阀本体内设置有风机和控制主板,进风部内设置有进风腔,补风阀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出风口,另一端和进风部的进风腔相连通,进风部的外侧设置有和进风腔相连通的进风口,进风部的进风口朝下设置,进风腔在进风口的位置安装有过滤板,过滤板的上侧安装有振动单元;振动单元和风机均与控制主板相连。通过将进风部的进风口朝下设置,能够有效防止雨水进入到进风腔内,也能有效防止雨水、落叶、落尘堆积在进风口。通过设置振动单元和控制主板,能够定期或者不定期通过控制振动单元振动来抖落过滤吸附在过滤板下侧的灰尘,实现自动化清理,不需要人工来清理灰尘。

Description

一种调节补风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补风阀。
背景技术
补风阀是一种用于向室内送入新风的鼓风设备,传统的厂房、地下室或厨房等较大的建筑室内,一般都设置有排风系统,用于将室内的烟气或热气等排出,达到换气目的,为了防止室内排风排烟时室内形成负压,影响正常排风,以及室内人员的正常呼吸,而设置补风阀来保持平衡排风,提高室内的排放效率和效果。
目前,补风阀的进风口处一般都设置在室外,同时补风阀的进风口处都设置有防尘网,防止灰尘进入室内,增加进入室内的新风的洁净度,而补风阀的进风口处的防尘网常年裸露在外界空气中,容易沾染较多的灰尘,在长时间使用以后,如果不能及时清理灰尘,会影响补风阀的进风效率,导致补风量降低。现有技术中对补风阀进行清理的工作通常采用人工清理,人工清理不仅需要增加人工成本,而且有的补风阀设置位置较高,人工清理的时候需要借助登高设备来进行清理,增加了清理的困难度,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具备自动清理灰尘功能的补风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补风阀,解决现有技术中,补风阀的进风口无法自动清理灰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调节补风阀,包括补风阀本体和进风部,补风阀本体内设置有风机和控制主板,进风部内设置有进风腔,补风阀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出风口,另一端和进风部的进风腔相连通,进风部的外侧设置有和进风腔相连通的进风口,进风部的进风口朝下设置,进风腔在进风口的位置安装有过滤板,过滤板的上侧安装有振动单元;振动单元和风机均与控制主板相连。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过滤板通过橡胶柱在进风口的位置安装于进风腔内,橡胶柱在进风腔内竖向设置于进风口的边缘,过滤板边缘的下侧和橡胶柱的上端相连;过滤板和进风口通过柔性管相连,柔性管的上端环绕连接过滤板下侧的边缘,柔性管的下端环绕连接进风口的边缘。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过滤板的边缘通过固定螺栓和橡胶柱的上端相连,橡胶柱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内安装有螺母,过滤板的上侧靠近边缘的位置设置有贯通上下两侧的通孔;过滤板安装于橡胶柱上端时,固定螺栓穿过通孔和螺母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橡胶柱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橡胶柱在进风腔内环绕进风口的边缘竖向设置,若干个橡胶柱的上端均与过滤板边缘的下侧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进风部通过第一连接管和补风阀本体可拆卸相连,补风阀本体远离出风口的一端边缘凸起形成有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设置于进风部的外壁,且第一连接管和进风腔相连通,进风部和补风阀本体相连时,第一连接管远离进风部的一端插入第二连接管内,并且第一连接管的外壁和第二连接管的内壁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连接管的外壁环绕设置有减震圈,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相连时,减震圈的外壁和第二连接管的内壁紧密贴合。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通过安装螺栓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孔,第二连接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和螺纹孔匹配的安装孔;安装螺栓上套设有减振环;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相连时,安装螺栓穿过安装孔和螺纹孔螺纹匹配相连,减振环紧密贴合于第二连接管的外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1、通过设置过滤板,能够很好的对进入进风腔内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提升进入室内空气的洁净度;2、通过将进风部的进风口朝下设置,能够有效防止雨水进入到进风腔内,也能有效防止雨水、落叶、落尘堆积在进风口;3、通过设置振动单元和控制主板,能够定期或者不定期通过控制振动单元振动来抖落过滤吸附在过滤板下侧的灰尘,实现自动化清理,不需要人工来清理灰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调节补风阀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调节补风阀的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调节补风阀的进风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调节补风阀的橡胶柱示意图。
图标:1-补风阀本体,2-进风部,3-风机,4-进风腔,5-出风口,6-进风口,7-过滤板,8-振动单元,9-橡胶柱,10-柔性管,11-固定螺栓,12-连接孔,13-螺母,14-通孔,15-第一连接管,16-第二连接管,17-减震圈,18-安装螺栓,19-螺纹孔,20-安装孔,21-减振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调节补风阀,包括补风阀本体1和进风部2,补风阀本体1内设置有风机3和控制主板,进风部2内设置有进风腔4,补风阀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出风口5,另一端和进风部2的进风腔4相连通,进风部2的外侧设置有和进风腔4相连通的进风口6,进风部2的进风口6朝下设置,进风腔4在进风口6的位置安装有过滤板7,过滤板7的上侧安装有振动单元8;振动单元8和风机3均与控制主板相连。通过设置过滤板7,能够很好的对进入进风腔4内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提升进入室内空气的洁净度。通过将进风部2的进风口6朝下设置,能够有效防止雨水进入到进风腔4内,也能有效防止雨水、落叶、落尘堆积在进风口6。通过设置振动单元8和控制主板,能够定期或者不定期通过控制振动单元8振动来抖落过滤吸附在过滤板7下侧的灰尘,实现自动化清理,不需要人工来清理灰尘。常规设置中,控制主板通过有线或者无线连接有控制器,这样能够通过控制器来控制风机3的启动,以及调节风机3的转速,从而控制补风的风量。在控制振动单元8振动来抖落过滤板7上灰尘的时候,通过停止风机3转动,这样就能便于振动单元8通过振动使附着在过滤板7下侧的灰尘松动,然后通过自身重力掉落下去。过滤板7的滤材采用常规的空气过滤滤材即可,以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灰尘为主。
实施例2: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4所示,过滤板7通过橡胶柱9在进风口6的位置安装于进风腔4内,橡胶柱9在进风腔4内竖向设置于进风口6的边缘,过滤板7边缘的下侧和橡胶柱9的上端相连;过滤板7和进风口6通过柔性管10相连,柔性管10的上端环绕连接过滤板7下侧的边缘,柔性管10的下端环绕连接进风口6的边缘。这样的设置,当振动单元8启动的时候,通过设置橡胶柱9,能够很大程度起到缓震的作用,降低振动效果传递到进风部2的影响,从而降低振动效果对补风阀本体1的振动效果。同时也能使过滤板7产生充分的振动。通过设置柔性管10,能够很好的封闭进风口6和过滤板7之间周围的间隙,使进入进风腔4的空气都必须经过过滤板7,并且借助柔性管10的柔性,能够使柔性管10不受振动影响。柔性管10可以采用橡胶或者硅胶材质,在兼具柔性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
过滤板7的边缘通过固定螺栓11和橡胶柱9的上端相连,橡胶柱9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孔12,连接孔12内安装有螺母13,过滤板7的上侧靠近边缘的位置设置有贯通上下两侧的通孔14;过滤板7安装于橡胶柱9上端时,固定螺栓11穿过通孔14和螺母13相连。这样的设置,能够通过螺母13和固定螺栓11实现快速将过滤板7安装在橡胶柱9上。常规设置中,螺母13的外壁通过粘接的方式和连接孔12的孔壁相连,这样能够使螺母13稳定的固定在连接孔12内。
橡胶柱9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橡胶柱9在进风腔4内环绕进风口6的边缘竖向设置,若干个橡胶柱9的上端均与过滤板7边缘的下侧相连。通过设置若干个橡胶柱9,能够对过滤板7起到均匀的支撑作用,使过滤板7稳定的安装在进风腔4内。
实施例3: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进风部2通过第一连接管15和补风阀本体1可拆卸相连,补风阀本体1远离出风口5的一端边缘凸起形成有第二连接管16,第一连接管15的一端设置于进风部2的外壁,且第一连接管15和进风腔4相连通,进风部2和补风阀本体1相连时,第一连接管15远离进风部2的一端插入第二连接管16内,并且第一连接管15的外壁和第二连接管16的内壁相连。这样的设置,便于在维修的时候,单独将进风部2从补风阀本体1上拆卸下来,这样能够同时看到补风阀本体1的内部情况以及看到进风腔4内的情况,以便于进行检修。同时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管15和第二连接管16,能够很好的将进风部2安装在补风阀本体1上,提升了安装的稳定性。
第一连接管15的外壁环绕设置有减震圈17,第一连接管15和第二连接管16相连时,减震圈17的外壁和第二连接管16的内壁紧密贴合。通过设置减震圈17,能够进一步起到减震的作用,避免振动传递到补风阀本体1内,对补风阀本体1造成影响。同时减震圈17还能够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避免雨水、灰尘通过第一连接管15和第二连接管16连接处的缝隙进入到补风阀本体1内。
第一连接管15和第二连接管16通过安装螺栓18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管15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孔19,第二连接管16的外壁上设置有和螺纹孔19匹配的安装孔20;安装螺栓18上套设有减振环21;第一连接管15和第二连接管16相连时,安装螺栓18穿过安装孔20和螺纹孔19螺纹匹配相连,减振环21紧密贴合于第二连接管16的外壁。这样的设置,能够通过固定螺栓11将第一连接管15和第二连接管16稳定的连接在一起,便于拆卸和安装。同时通过设置减振环21,能够在进风部2受到振动单元8振动影响产生振动的时候,配合减震圈17来使第一连接管15在第二连接管16内产生一些轻微的振动,并且这些振动会经过减震圈17和减振环21的弱化,对补风阀本体1造成很小的影响。减振环21和减震圈17可以采用橡胶材质或者硅胶材质,兼具减震和密封的特性。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7)

1.一种调节补风阀,包括补风阀本体(1)和进风部(2),所述补风阀本体(1)内设置有风机(3)和控制主板,所述进风部(2)内设置有进风腔(4),所述补风阀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出风口(5),另一端和所述进风部(2)的进风腔(4)相连通,所述进风部(2)的外侧设置有和所述进风腔(4)相连通的进风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2)的进风口(6)朝下设置;
所述进风腔(4)在所述进风口(6)的位置安装有过滤板(7),所述过滤板(7)的上侧安装有振动单元(8);
所述振动单元(8)和风机(3)均与所述控制主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补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7)通过橡胶柱(9)在所述进风口(6)的位置安装于所述进风腔(4)内,所述橡胶柱(9)在进风腔(4)内竖向设置于所述进风口(6)的边缘,所述过滤板(7)边缘的下侧和所述橡胶柱(9)的上端相连;
所述过滤板(7)和进风口(6)通过柔性管(10)相连,所述柔性管(10)的上端环绕连接所述过滤板(7)下侧的边缘,所述柔性管(10)的下端环绕连接所述进风口(6)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节补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7)的边缘通过固定螺栓(11)和所述橡胶柱(9)的上端相连,所述橡胶柱(9)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孔(12),所述连接孔(12)内安装有螺母(13),所述过滤板(7)的上侧靠近边缘的位置设置有贯通上下两侧的通孔(14);
所述过滤板(7)安装于所述橡胶柱(9)上端时,所述固定螺栓(11)穿过所述通孔(14)和所述螺母(1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节补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柱(9)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橡胶柱(9)在进风腔(4)内环绕所述进风口(6)的边缘竖向设置,若干个所述橡胶柱(9)的上端均与所述过滤板(7)边缘的下侧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调节补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2)通过第一连接管(15)和所述补风阀本体(1)可拆卸相连,所述补风阀本体(1)远离所述出风口(5)的一端边缘凸起形成有第二连接管(16),所述第一连接管(15)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进风部(2)的外壁,且所述第一连接管(15)和所述进风腔(4)相连通,所述进风部(2)和所述补风阀本体(1)相连时,所述第一连接管(15)远离进风部(2)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连接管(16)内,并且所述第一连接管(15)的外壁和所述第二连接管(16)的内壁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调节补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5)的外壁环绕设置有减震圈(17),所述第一连接管(15)和第二连接管(16)相连时,所述减震圈(17)的外壁和所述第二连接管(16)的内壁紧密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调节补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5)和第二连接管(16)通过安装螺栓(1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15)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孔(19),所述第二连接管(16)的外壁上设置有和螺纹孔(19)匹配的安装孔(20);
所述安装螺栓(18)上套设有减振环(21);所述第一连接管(15)和第二连接管(16)相连时,所述安装螺栓(18)穿过所述安装孔(20)和所述螺纹孔(19)螺纹匹配相连,所述减振环(21)紧密贴合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6)的外壁。
CN202223543925.X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调节补风阀 Active CN219177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3925.XU CN219177891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调节补风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3925.XU CN219177891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调节补风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7891U true CN219177891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75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43925.XU Active CN219177891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调节补风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78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177891U (zh) 一种调节补风阀
CN210196082U (zh) 一种直连式方形管道风机
CN101896057A (zh) 双向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和双向除尘方法
CN214148196U (zh) 一种气膜空气循环装置
CN208268091U (zh) 一种智能净化空气的风机
WO2022082823A1 (zh) 一种稳定土生产用脉冲喷吹布袋式除尘器
CN207229420U (zh) 一种高性能离心风机
CN112902338A (zh) 一种智能化家居用通风装置
CN208441035U (zh) 一种可保护风机的负压吸尘装置
CN215175729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
CN204933098U (zh) 室外空气净化器
CN215863878U (zh) 一种智能窗式通风器
CN210624651U (zh) 一种油烟机排烟管用支撑装置
CN218493837U (zh) 空压机进风装置
CN220956045U (zh) 一种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CN213511135U (zh) 一种压缩机用支撑板装置
CN208221135U (zh) 一种带冷却水槽的混流风机
CN219366428U (zh) 一种低风阻叶轮空气悬浮离心风机
CN219346517U (zh) 一种多口式排烟风机
CN207797295U (zh) 一种新型节能精密空调
CN215949962U (zh) 一种具有风量调节功能的风机进风口过滤器
CN213450970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风机调节装置
CN215276256U (zh) 一种加工ac发泡剂用高效除尘系统
CN215109712U (zh) 一种应用于风机的消声器
CN208458184U (zh) 一种正压除霾新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