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7580U - 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7580U
CN219177580U CN202320073190.4U CN202320073190U CN219177580U CN 219177580 U CN219177580 U CN 219177580U CN 202320073190 U CN202320073190 U CN 202320073190U CN 219177580 U CN219177580 U CN 2191775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ing
assembly
rod
telescopic rod
ligh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7319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静
陈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bita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bita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bita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bita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7319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75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75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75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72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in street lighting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照明装置包括底座组件、电源组件、伸缩杆和照明组件;电源组件设置于底座组件;伸缩杆设置于底座组件,伸缩杆具有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和自由端,自由端能够靠近和远离固定端以实现伸缩杆的伸长和收缩;在伸缩杆处于伸长状态时,自由端外露于底座组件;在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时,自由端收纳于底座组件;照明组件,照明组件的边缘与自由端转动连接,并且照明组件还与电源组件电性连接,以使电源组件能够给照明组件进行供电;其中,在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时,照明组件叠设于底座组件,并且照明组件能够沿伸缩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下摆动,本申请在收纳状态时,照明组件能够相对于伸缩件转动。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照明装置作为一种照明电器,其多个支撑脚架可以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在折叠状态时,用户可以手持照明装置进行照明使用,在展开状态时,用户可以将照明装置放置于桌面进行照明使用。然而,传统的照明装置,照明装置的照明件在收纳状态时,照明件不能够相对于伸缩件转动,进而造成用户对于照明装置使用困难。
例如CN216643904U公开了一种照明装置,在照明装置处于收纳状态时,照明件不能够相对于伸缩件转动,即在照明件相对于伸缩件转动时,照明件会与主体的表面抵持,进而造成照明件转动困难,即用户对于照明装置使用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以解决照明装置在收纳状态时,照明件不能够相对于伸缩件转动,进而造成用户对于照明装置使用困难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底座组件;
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所述伸缩杆具有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自由端能够靠近和远离所述固定端以实现所述伸缩杆的伸长和收缩;在所述伸缩杆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自由端外露于所述底座组件;在所述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自由端收纳于所述底座组件;
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的边缘与所述自由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照明组件还与所述电源组件电性连接,以使所述电源组件能够给所述照明组件进行供电;
其中,在所述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照明组件叠设于所述底座组件,并且所述照明组件能够沿所述伸缩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下摆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照明组件还能够围绕所述伸缩杆的轴线方向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自由端连接,所述照明组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伸缩杆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横杆和纵杆,所述横杆与所述纵杆连接,并且所述横杆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纵杆的轴向方向呈夹角;所述照明组件与所述横杆连接,并且所述照明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横杆转动以实现所述照明组件沿所述伸缩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下摆动;所述纵杆与所述自由端连接,并且所述纵杆能够相对于所述自由端转动,以实现所述照明组件围绕所述伸缩杆的轴线方向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照明组件设置有连接槽和缺口槽,所述连接槽和所述缺口槽连通,所述横杆被收纳于所述连接槽内;在所述照明组件相对于所述横杆转动时,所述纵杆能够沿所述缺口槽移动以实现所述照明组件沿所述伸缩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下摆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照明组件包括散热器以及设置于所述散热器不同两侧的第一照明件和第二照明件,所述第一照明件和所述第二照明件皆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组件,以使所述电源组件能够给所述第一照明件和所述第二照明件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照明件与所述第二照明件位于所述散热器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在所述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照明组件能够沿所述伸缩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下摆动,以使所述散热器的厚度方向被切换至与所述伸缩杆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照明组件还包括第一透光保护罩和第二透光保护罩,所述第一透光保护罩将所述第一照明件限制在所述第一透光保护罩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所述第一照明件所产生的光线能够透过所述第一透光保护罩;所述第二透光保护罩将所述第二照明件限制在所述第二透光保护罩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所述第二照明件产生的光线能够透过所述第二透光保护罩;在所述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以及所述照明组件叠设于所述底座组件时,所述第二透光保护罩与所述底座组件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组件包括:
主体,所述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内;
滑杆,所述滑杆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杆;
多个支撑脚架,多个所述支撑脚架与所述滑动件转动连接,所述滑动件能够带动多个所述支撑脚架沿所述滑杆轴向移动,以使多个所述支撑脚架能够在展开和折叠状态中切换;在所述滑动件带动多个所述支撑脚架移动至所述第一端时,多个所述支撑脚架处于折叠状态;在所述滑动件带动多个支撑脚架移动至所述第二端时,多个所述支撑脚架处于展开状态;
其中,所述伸缩杆被收纳于所述主体和所述滑杆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弹簧导线,所述弹簧导线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组件,所述弹簧导线穿过所述滑杆与所述伸缩杆之间的间隙后折弯延伸至所述伸缩杆,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照明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池和电路板,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主体远离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并且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弹簧导线电性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申请的照明装置,由于照明组件的边缘与自由端转动连接,进而在照明装置处于收纳状态以及所述照明组件叠设于所述底座组件时,照明组件还能够沿伸缩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下摆动,并且在照明组件上下摆动的过程中,照明组件不会与底座组件的表面进行抵接,从而方便了照明组件与伸缩杆的转动连接,即解决了照明装置的照明组件处于收纳状态时,照明组件不能够相对于伸缩杆转动,进而造成用户对于照明装置使用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照明装置的收纳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照明装置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照明装置的剖明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主体和电源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伸缩杆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照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照明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所示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所示照明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照明装置;10-底座组件;20-电源组件;30-伸缩杆;40-照明组件;110-主体;120-滑杆;121-第一端;122-第二端;130-滑动件;140-支撑脚架;150-弹簧导线;160-连接件;161-横杆;162-纵杆;170-第一连接器;171-正极弹片;172-负极弹片;180-第二连接器;181-正极导线;182-负极导线;183-第一导体;184-第二导体;185-通孔;186-第三导体;187-第四导体;190-底座;200-支撑杆;210-电池;220-电路板;230-控制按键;310-固定端;320-自由端;330-支管;410-连接槽;420-缺口槽;430-散热器;440-第一照明件;450-第二照明件;460-第一透光保护罩;470-第二透光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1,照明装置1作为一种照明电器。具体地,在使用照明装置1时,用户可以将照明装置1放置于电脑的桌面进行使用,此时照明装置1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光线照明,以防止在电脑屏幕光线较暗的情况下,用户长时间使用电脑会造成用户的眼部疲劳,从而达到保护用户眼部的作用。同时照明装置1还可以作为一种户外照明设备进行使用,比如用户在户外露营时,照明装置1可以在夜间为用户提供光线照明,以使用户在户外露营时,用户可以在夜间能够进行活动。
参考图1和图2,其中,照明装置1可以在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之间切换。图1示意了照明装置1处于收纳状态,在照明装置1处于收纳状态时,用户的手部可以握持于照明装置1,以带动照明装置1进行使用,比如用户在夜间进行户外活动时,用户的手部可以直接握持于照明装置1,以使用户在户外夜间行走时,照明装置1能够为用户提供光线照明。同时在照明装置1处于收纳状态时,照明装置1占用空间小,进而方便用户对于照明装置1的存放和收纳。
图2示意了照明装置1处于展开状态,在照明装置1处于展开状态时,照明装置1可以放置于平面进行使用,比如写字台的台面、电脑桌的桌面、餐桌的桌面和地面等。同时在照明装置1处于展开状态时,照明装置1也还可以放置于凹凸不平的地面以及有倾斜角度的斜面进行使用。
参考图2和图3,照明装置1包括底座组件10、电源组件20、伸缩杆30和照明组件40,电源组件20设置于底座组件10,伸缩杆30设置于底座组件10,照明组件40的边缘与伸缩杆30转动连接。其中,伸缩杆30具有相对设置的固定端310和自由端320,自由端320能够靠近和远离固定端310,以实现伸缩杆30的伸长和收缩。在伸缩杆30设置有自由端320时,照明组件40的边缘与自由端320转动连接。
具体地,在使用照明装置1时,用户可以施加外力于底座组件10,在外力的作用下底座组件10进行展开,在底座组件10处于展开状态时,底座组件10呈三脚架结构,即如前文图2所述的展开状态,进而照明装置10可以放置于前文所述的电脑桌的桌面,此时底座组件10对于电源组件20、伸缩杆30和照明组件40起支撑固定作用。在照明装置10被放置于电脑桌的桌面时,用户可以将电源组件20与照明组件40进行连通,以使电源组件20能够给照明组件40进行供电,进而在电力的作用照明组件40产生光线以实现照明。
同时在照明组件40进行照明时,用户还可以通过伸缩杆30调节照明组件40不同的照明高度,即在用户需要调节照明组件40更高的照明高度时,用户可以施加外力于照明组件40,进而在外力作用下照明组件40带动自由端320远离于固定端310,此时伸缩杆30的长度被拉长,即伸缩杆30处于伸长状态时。在伸缩杆30处于伸长状态时,照明组件40的照明高度被抬得更高,进而照明组件40的照射范围变得更加地大。同时在伸缩杆30处于伸长状态时,自由端320外露于底座组件10。
更具体地,在不使用照明装置10时,用户可以再次施加外力于底座组件10,在外力的作用下底座组件10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收纳状态,即如前文图1所述的收纳状态,此时用户再次施加外力于照明组件40,在外力作用下照明组件40带动自由端320靠近固定端310,以实现对于伸缩杆30的收纳。在伸缩杆30处于收纳状态时,自由端320被收纳于底座组件10内。
其中,在底座组件10处于收纳状态以及伸缩杆30处于收纳状态时,即在照明装置1处于收纳状态时,用户还可以直接握持于底座组件10以带动照明组件40进行使用,此时用户无需将底座组件10进行展开。比如用户在夜间的户外进行活动时,此时用户就可以按照前文所述的直接握持于底座组件10以带动照明组件40进行使用。
同时在伸缩杆30处于收纳状态时,此时自由端320被收纳于底座组件10以及照明组件40叠设于底座组件10,并且在照明组件40叠设于底座组件10时,由于照明组件40的边缘与伸缩杆30转动连接,此时用户还可以施加外力于照明组件40,在外力作用下照明组件40沿伸缩杆30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下摆动,并且在照明组件40沿伸缩杆30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下摆动的过程中,照明组件40不会与底座组件10的外表面造成冲击,进而对于底座组件10起到保护作用。
底座组件10包括主体110、滑杆120、滑动件130和多个支撑脚架140,滑杆1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21和第二端122,第一端121与主体110连接,滑动件130滑动连接于滑杆120,多个支撑脚架140转动连接于滑动件130。其中,滑动件130能够带动多个支撑脚架140沿滑杆120的轴线方向移动,以使多个支撑脚架140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中切换,前文所述的伸缩杆30被收纳于主体110和滑杆120内。
具体地,在使用照明装置1时,用户的一只手部握持于主体110,此时用户的另一只手部施加外力于滑动件130,在外力作用下滑动件130带动多个支撑脚架140沿滑杆120的轴线方向移动,即滑动件130带动多个支撑脚架140由第一端121移动至第二端122,并且在滑动件130带动多个支撑脚架140由第一端121移动至第二端122时,多个支撑脚架140由折叠状态转换至展开状态。在多个支撑脚架140处于展开状态时,多个支撑脚架140形成前文所述的三脚架结构,此时多个支撑脚架140被放置于前文所述电脑桌的桌面,以实现多个支撑脚架140对于主体110、滑杆120、滑动件130以及前文所述的伸缩杆20和照明组件40起支撑固定作用。同时在多个支撑脚架140被放置于电脑桌的桌面时,此时用户可以将电源组件20与照明组件40进行连通,以使电源组件20给照明组件40进行供电,进而在电力驱动下照明组件40产生光线以实现照明,从而实现对于照明装置1的使用。
更具体地,在不需要照明装置1时,用户的一只手部握持于主体110,此时用户的另一只手部施加外力于滑动件130,在外力作用滑动件130带动多个支撑脚架140沿滑杆120的轴线方向移动,即滑动件130带动多个支撑脚架140由第二端122移动至第一端121,并且在滑动件130带动多个支撑脚架140由第二端122移动至第一端121时,多个支撑脚架140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从而实现对于多个支撑脚架140的收纳,即实现对于照明装置1的收纳。
其中,在照明装置1处于收纳状态时,即多个支撑脚架140处于折叠状态时,用户的手部还可以直接握持于多个支撑脚架140以带动照明装置1进行使用。同时还由于在多个支撑脚架140处于折叠状态时,多个支撑脚架140的外表面与主体110的外表面平齐,进而在用户的手部握持于多个支撑脚架140时,用户的手部可以平滑过渡至主体110,从而增加了照明装置1外表面的整体平滑性以及方便了用户对于照明装置1的握持使用。
同时在照明装置1处于收纳以及伸缩杆30处于收纳状态时,此时自由端320被收纳于主体110以及照明组件40叠设于主体110,并且在照明组件40叠设于主体110时,用户还可以施加外力于照明组件40,在外力作用下照明组件40沿伸缩杆30的长度延伸方向进行上下摆动转动,并且在照明组件40上下摆动的过程中,照明组件40不会与主体110的外表面造成冲击,进而对主体110起到保护作用。
主体110的外形结构呈圆柱状,进而在照明装置1处于收纳状态时,用户的手部可以更好地握持于主体110,以带动照明装置1进行使用。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主体110的外形结构还可以为椭圆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即本申请对于主体110的具体外形结构不作任何限定。
需要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主体110还可以中空贯穿的结构,此时主体110滑动连接于滑杆120以及主体110与滑动件130为固定连接,用户可以施加外力于主体110,在外力作用下主体110通过滑动件130带动多个支撑脚架140沿滑杆120的轴线方向移动,以实现多个支撑脚架140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中切换。同时由于电源组件20设置于主体110以及主体110能够沿滑杆120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而在主体110沿滑杆120移动时可以降低照明装置1的整体重心,在照明装置1重心降低时,照明装置1可以被稳定地放置在一些倾斜的桌面而且照明装置1不会发生倾倒,从而提高了照明装置1的整体稳定性。
滑杆120外形结构呈不规则形状,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滑杆120呈三角形的柱体,进而在滑动件130沿滑杆120的轴线方向移动时,滑动件120不会出现偏转现象,从而提过高了滑动件130沿滑杆120移动时的稳定性。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滑杆120的外形结构还可以为正方体、长方体等,即滑杆120的外形结构能够对滑动件130起到防偏转作用即可。
参考图3和图4,电源组件20包括电池210和电路板220,电池210设置于主体110远离伸缩杆30的一侧,并且电池210还与电路板220电性连接。其中,电路板220通过导线与前文所述的照明组件40电性连接。
具体地,在使用照明装置1时,电池210通过电路板220和导线给照明组件40进行供电,进而在电力作用下照明组件40产生光线以实现照明。更具体地,在不需要使用照明装置1时,用户可以将电路板220与导线的连接进行断开,进而照明组件40失去电力,在照明组件40失去电力时,照明组件40进入熄灭状态。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电路板220可以省略,此时电池210与导线直接连接,进而控制电池210与导线的连接和断开就能够控制照明组件40在照明状态和熄灭状态进行切换。
需要理解,电池210的长度方向与主体110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进而电池210设置于主体110内时,减少电池210对于主体110内部空间的占用,从而主体110的内部留有更多地空间用来放置其它零件。
其中,底座组件10还包括弹簧导线150,并且弹簧导线150为前文所述与电路板220电性连接的导线。弹簧导线150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电源组件20,在电源组件20设置有电路板220时,弹簧导线150与电路板220电性连接。同时弹簧导线150穿过滑杆120与伸缩杆30之间的间隙后折弯延伸至所述伸缩杆30,即弹簧导线150远离电源组件20的一端穿过滑杆120与伸缩杆30之间的间隙后弯折延伸至伸缩杆30,并电性连接于照明组件40。
具体地,在使用照明装置1时,用户可以将弹簧导线150与电路板220连通,进而电池210可以通过电路板220和弹簧导线150给照明组件40进行供电,在电力作用下照明组件40产生光线以实现照明。
更具体地,在不需要使用照明装置1时,用户可以将弹簧导线150与电路板220的连接进行断开,此时电池210不能够通过电路板220和弹簧导线150给照明组件40进行供电,即在照明组件40失去电力,在照明组件40失去电力的情况下,照明组件40进入熄灭状态。
同时延伸至伸缩杆30内的弹簧导线150呈螺旋状,进而在伸缩杆140被拉伸伸长时,弹簧导线150在照明组件40的带动下,弹簧导线150可以被拉伸伸长,以使弹簧导线150有足够的长度跟随伸缩杆30进行延伸伸长,即在伸缩杆30可以被拉伸伸长时,弹簧导线150不会因为长度原因而与照明组件40断开。同时由于延伸至伸缩杆30内的弹簧导线150呈螺旋状,进而在伸缩杆30处于压缩状态时,弹簧导线150不会占用伸缩杆30太多的内部空间,即伸缩杆30的整体体积可以做得更小。
参考图5,伸缩杆30包括多个支管330,其中,前文所述的固定端310设置于最外侧的支管330,自由端320设置于最内侧的支管330,即前文所述的照明组件40转动连接于最内侧的支管330。
具体地,在用户需要将伸缩杆30伸长以进行使用时,用户可以施加外力于照明组件40,在外力作用下照明组件40带动多个支管330依次进行展开,即由最内侧的支管330依次最外侧的支管330进行展开,从而实现伸缩杆30由收缩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
更具体地,在用户将伸缩杆30进行收缩时,即伸缩杆30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时,用户可以施加外力于照明组件40,在外力作用下照明组件40带动多个支管330依次进行收缩,即由最内侧的支管330依次收纳于最外侧的支管330,从而实现对多个支管330的收缩。
本申请的照明装置1,由于照明组件40的边缘与自由端320转动连接,进而在照明装置1处于收纳状态以及照明组件40叠设于底座组件10时,照明组件40还能够沿伸缩杆30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下摆动,并且在照明组件40上下摆动的过程中,照明组件40不会与底座组件10的表面进行抵接,从而方便了照明组件40与伸缩杆30的转动连接,即解决了照明装置1的照明组件40处于收纳状态时,照明组件40不能够相对于伸缩杆30转动,进而造成用户对于照明装置1使用困难的问题。相对于传统方案而言,照明组件40在不需要伸出的前提下即可完成上下俯仰摆动来调节照明角度的目的。
在一实施例中,照明装置1还包括连接件160,连接件160与自由端320连接,即连接件160与伸缩杆30连接。其中,照明组件40与连接件160转动连接,照明组件40能够在伸缩杆30的伸缩方向上相对于连接件160上下摆动,即照明组件40能够沿垂直方向转动。同时照明组件40还能够带动连接件160相对于伸缩杆30的轴线方向转动,进行实现照明组件40能够在水平面内转动。
其中,连接件160包括横杆161和纵杆162,横杆161与纵杆162连接,并且横杆161的轴线方向与纵杆162的轴线方向呈夹角,图5示意了在本实施例中,横杆161的轴线方向与纵杆162的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度,即横杆161与纵杆162相互垂直,此时横杆161和纵杆162之间呈“T”形,照明组件40与横杆161转动连接。
具体地,在使用照明装置1时,照明组件40能相对于横杆161转动,进而实现照明组件40能够在伸缩杆30的伸缩方向上相对于连接件160上下摆动。同时照明组件40还能够通过横杆161带动纵杆162围绕伸缩杆30的轴线方向进行转动,进而实现照明组件40能够围绕伸缩杆30的轴线方向转动,即照明组件40能够在水平面内转动。
参考图6,在一实施例中,照明组件40设置有连接槽410和缺口槽420,连接槽410与缺口槽420连通。其中,前文所述的横杆161被收纳于连接槽410内,以实现照明组件40与横杆161的转动连接。具体地,在照明组件40相对于横杆161转动时,纵杆162能够沿缺口槽420移动,以实现照明组件40能够在伸缩杆30的伸缩方向上相对于连接件160上下摆动。
参考图7,在一实施例中,照明组件40包括散热器430以及设置于散热器430不同两侧的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皆电性连接于电源组件20,以使电源组件20能够给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进行供电。在底座组件10设置有弹簧导线150时,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皆电性连接于弹簧导线150远离电源组件20的一端,此时电源组件20通过弹簧导线150给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进行供电。其中,第一照明件440的厚度方向与散热器430的厚度方向平行,第二照明件450的厚度方向与散热器430的厚度方向平行,前文所述的缺口槽420皆形成于散热器430、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的同一侧。
其中,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位于散热器430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进而在伸缩杆30处于收缩状态时,用户可以施加外力于照明组件40,在外力作用下照明组件40能够沿伸缩杆30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下摆动,以使散热器430的厚度方向被切换至于伸缩杆30的长度方向延伸平行。
同时由于散热器430不同两侧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位于散热器430的相对两侧,进而在使用照明装置1时,照明组件40的不同两侧都能够发出光线以实现照明,从而扩大了照明组件40的照明范围。
具体地,在使用照明装置1时,用户可以将电源组件20与弹簧导线150连通,进而电源组件20通过弹簧导线150给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进行供电,在电力驱动下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能够产生光线,以实现照明组件40的照明功能。
更具体地,在不使用照明装置1时,用户可以将电源组件20与弹簧导线150断开,此时电源组件20不能够通过弹簧导线150给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进行供电,进而在没有电力驱动下,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进入熄灭状态,从而实现对于照明组件40的关闭。
需要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中的一者可以省略,即照明组件40设置有一个照明件就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在一实施例中,照明组件40还包括第一透光保护罩460和第二透光保护罩470,第一透光保护罩460将第一照明件440限制在第一透光保护罩460与散热器430之间,第二透光保护罩470将第二照明件450限制在第二透光保护罩470与散热器430之间。
其中,第一照明件440产生的光线能够透过第一透光保护罩460以照射于外界,第二照明件450产生的光线能够透过第二透光保护罩470以照射于外界,前文所述的缺口槽420形成于第一透光保护罩460和第二透光保护罩470的同一侧,第一透光保护罩460与散热器430围合形成前文所述的连接槽410,即前文所述的连接件160被限制在第一透光保护460与散热器430之间,以实现连接件160与照明组件40的转动连接。在连接件160设置有横杆161时,横杆161被限制在第一透光保护罩460与散热器430之间,以实现横杆161与照明组件40的转动连接。
需要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槽410还可以形成于散热器430与第二透光保护罩470之间,即第二透光保护罩470与散热器430围合形成连接槽410。
具体地,在使用照明装置1时,第一透光保护罩460和第二透光保护罩470分别对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起保护作用,第一透光保护罩460和第二透光保护罩470能够防止在外界的不确定因素下对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造成损坏,比如用户在使用照明装置1时,照明装置1会因为人为的因素掉落于地面,在照明装置1掉落地面时,第一透光保护罩460和第二透光保护罩470能够分别防止地面直接对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造成冲击,即第一透光保护罩460和第二透光保护罩470分别起到中间的缓冲作用,进而对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起到保护作用。
同时在伸缩杆30处于收缩状态以及照明组件40叠设于底座组件10时,第二透光保护罩470与底座组件10的外表面接触。在底座组件10设置有主体110时,第二透光保护罩470与主体110的外表面接触,进而第二透光保护罩470能够防止在照明组件40叠设于底座组件10时,底座组件10的外表面对第二照明件450造成磨损,即对第二照明件450起到保护作用。
需要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在伸缩杆30处于收缩状态以及照明组件40叠设于底座组件10时,第一透光保护罩460与底座组件10的外表面接触。在底座组件10设置有主体110时,第一透光保护罩460与主体110的外表面接触,进而第一透光保护罩460能够防止在照明组件40叠设于底座组件10时,底座组件10的外表面对第一照明件440造成磨损,此时第一透光保护罩460对于第一照明件440起到保护作用。
参考图8,在一实施例中,底座组件10还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一连接器170和第二连接器180,第一连接器170和第二连接器180皆设置于伸缩杆30内。在底座组件10还设置有连接件160时,第一连接器170和第二连接器180沿伸缩杆30的轴向方向依次排布于伸缩杆30和连接件160。其中,第一连接器170电性连接于弹簧导线150远离电源组件20的一端,第二连接器180电性连接于照明组件40。在照明组件40设置有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时,第二连接器180皆电性连接于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
具体地,在使用照明装置1时,电源组件20能够通过弹簧导线150、第一连接器170和第二连接器180给照明组件40供电,即给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供电,进而在电力的作用下照明组件40产生光线以实现照明。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70包括与弹簧导线150电性连接的正极弹片171和负极弹片172,第二连接器180包括正极导线181和负极导线182,正极导线181和负极导线182皆电性连接于照明组件40。在照明组件40设置有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时,正极导线181和负极导线182皆电性连接于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其中,正极弹片171和正极导线181通过弹力的方式贴合设置,从而实现正极弹片171与正极导线181之间的点接触。负极弹片172和负极导线182通过弹力的方式贴合设置,从而实现负极弹片172与负极导线182之间的点接触。
具体地,在使用照明装置1时,来自弹簧导线150的电流通过正极弹片171和正极导线181给照明组件40进行供电,以使照明组件40能够产生光线以实现照明,然后流经照明组件40的电流再通过负极弹片172和负极导线182流回弹簧导线150,进而实现电流的闭环回路。
其中,正极导线181包括第一导体183和第二导体184,第一导体183和第二导体184连接,第一导体183与正极弹片171连接,并且第一导体183设置有通孔185,负极导线182设置于通孔185内并与第一导体183绝缘间隔设置,第二导体184与照明组件40电性连接。在照明组件40设置有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时,第二导体184电性连接于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具体地,在使用照明装置1时,来自弹簧导线150的电流能够通过第一导体183和第二导体184传导至照明组件40,进而在电力的作用下照明组件40产生光线以实现照明。
在一实施例中,负极导线182包括第三导体186和第四导体187,第三导体186和第四导体187连接,第三导体186设置于前文所述的通孔185内并与第一导体183绝缘间隔设置,并且第三导体186与前文所述的负极弹片172连接,第四导体187与照明组件40电性连接。在照明组件40设置有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时,第四导体187电性连接于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具体地,在使用照明装置1时,流经照明组件40的电流经第三导体186和第四导体187流回弹簧导线150内,即流经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的电流经第三导体186和第四导体187流回弹簧导线150内,从而实现电流的闭环回路。
参考图9,在一实施例中,底座组件10还包括底座190,底座190设置于滑杆120远离照明组件40的一端,即底座190与前文所述的第二端122连接。
具体地,在底座组件10设有在底座190时,底座190能够防止滑动件130沿滑杆120的轴线方向移动时,滑动件130从滑杆120的底部脱离于滑杆120,即滑动件130从滑杆120远离照明组件40的一端脱离于滑杆120,从而对于滑动件130的轴向固定。同时在用户需要将多个支撑脚架140进行展开时,用户的一只手部可以握持于主体110,此时用户的另一只手部可以施加外力于底座190,进而使得多个支撑脚架140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进而实现对于多个支撑脚架140进行展开。
在一实施例中,底座组件10还包括多个支撑杆200,多个支撑杆200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支撑脚架140,多个支撑杆200远离支撑脚架140的一端皆转动连接于底座190。具体地,在多个支撑脚架140处于折叠状态时,多个支撑杆200被限制在支撑脚架140和滑杆120之间,从而实现对于支撑杆200的收纳。
更具体地,在用户将多个支撑脚架140进行展开时,多个支撑脚架140能够分别带动多个支撑杆200进行展开。在多个支撑杆200处于展开状态时,支撑杆200、支撑脚架140和滑杆120相互之间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进而使得在多个支撑脚架140处于展开状态时,多个支撑脚架140形成的三脚架结构更加地稳定。
在一实施例中,电源组件20还包括控制按键230,控制按键230设置于主体110且外露于主体110的外表面,并且控制按键230还与电路板220连接,进而控制按键230能够控制照明组件40与电源组件20的连接和断开。在底座组件10设置有弹簧导线150以及电源组件20设置有电路板220时,控制按键230能够控制弹簧导线150与电路板220的连接和断开。
具体地,在使用照明装置1时,用户的手部可以直接按压于控制按键230,以使电路板220与弹簧导线150连通,进而电池210能够通过电路板220和弹簧导线150给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提供电力,进而在电力的作用下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产生光线以实现照明,从而方便了用户对于照明装置1的使用。
更具体地,在用户需要将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进行关闭时,用户可以的手部可以再次按压于控制按键230,进而使得电路板220与弹簧导线150断开,此时电池210不能通过电路板220和弹簧导线150给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提供电力,即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在没有电力的情况下,第一照明件440和第二照明件450进入熄灭状态,即照明组件40进入熄灭状态。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组件;
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所述伸缩杆具有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自由端能够靠近和远离所述固定端以实现所述伸缩杆的伸长和收缩;在所述伸缩杆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自由端外露于所述底座组件;在所述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自由端收纳于所述底座组件;
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的边缘与所述自由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照明组件还与所述电源组件电性连接,以使所述电源组件能够给所述照明组件进行供电;
其中,在所述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照明组件叠设于所述底座组件,并且所述照明组件能够沿所述伸缩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下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还能够围绕所述伸缩杆的轴线方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自由端连接,所述照明组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伸缩杆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横杆和纵杆,所述横杆与所述纵杆连接,并且所述横杆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纵杆的轴向方向呈夹角;所述照明组件与所述横杆连接,并且所述照明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横杆转动以实现所述照明组件沿所述伸缩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下摆动;所述纵杆与所述自由端连接,并且所述纵杆能够相对于所述自由端转动,以实现所述照明组件围绕所述伸缩杆的轴线方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设置有连接槽和缺口槽,所述连接槽和所述缺口槽连通,所述横杆被收纳于所述连接槽内;在所述照明组件相对于所述横杆转动时,所述纵杆能够沿所述缺口槽移动以实现所述照明组件沿所述伸缩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下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包括散热器以及设置于所述散热器不同两侧的第一照明件和第二照明件,所述第一照明件和所述第二照明件皆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组件,以使所述电源组件能够给所述第一照明件和所述第二照明件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照明件与所述第二照明件位于所述散热器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在所述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照明组件能够沿所述伸缩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下摆动,以使所述散热器的厚度方向被切换至与所述伸缩杆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还包括第一透光保护罩和第二透光保护罩,所述第一透光保护罩将所述第一照明件限制在所述第一透光保护罩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所述第一照明件所产生的光线能够透过所述第一透光保护罩;所述第二透光保护罩将所述第二照明件限制在所述第二透光保护罩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所述第二照明件产生的光线能够透过所述第二透光保护罩;在所述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以及所述照明组件叠设于所述底座组件时,所述第二透光保护罩与所述底座组件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
主体,所述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内;
滑杆,所述滑杆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杆;
多个支撑脚架,多个所述支撑脚架与所述滑动件转动连接,所述滑动件能够带动多个所述支撑脚架沿所述滑杆轴向移动,以使多个所述支撑脚架能够在展开和折叠状态中切换;在所述滑动件带动多个所述支撑脚架移动至所述第一端时,多个所述支撑脚架处于折叠状态;在所述滑动件带动多个支撑脚架移动至所述第二端时,多个所述支撑脚架处于展开状态;
其中,所述伸缩杆被收纳于所述主体和所述滑杆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弹簧导线,所述弹簧导线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组件,所述弹簧导线穿过所述滑杆与所述伸缩杆之间的间隙后折弯延伸至所述伸缩杆,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照明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池和电路板,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主体远离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并且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弹簧导线电性连接。
CN202320073190.4U 2023-01-10 2023-01-10 照明装置 Active CN2191775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3190.4U CN219177580U (zh) 2023-01-10 2023-01-10 照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3190.4U CN219177580U (zh) 2023-01-10 2023-01-10 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7580U true CN219177580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0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73190.4U Active CN219177580U (zh) 2023-01-10 2023-01-10 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75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75128A (zh) * 2023-10-13 2023-12-05 广东高普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移动电源及电子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75128A (zh) * 2023-10-13 2023-12-05 广东高普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移动电源及电子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177580U (zh) 照明装置
CN209881839U (zh) 一种可折叠智能终端
RU2481613C2 (ru) Складная клавиатура для портативного компьютера
CN109819074A (zh) 终端设备
CN210196079U (zh) 一种可伸缩折叠的风扇及台灯
CN201170466Y (zh) 一种台灯
US11627675B2 (en) Extensible display screen apparatus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CN213637848U (zh) 电子设备
CN218153933U (zh) 底座组件和照明装置
CN113949757A (zh) 折叠装置和电子设备
JP5258095B2 (ja) 眼筋トレーニング装置
KR20220012778A (ko) 핸드헬드 스테빌라이저
CN209881848U (zh) 一种自带支架及保护套功能的移动终端
CN219177606U (zh) 照明装置
CN212298476U (zh) 一种手柄式辅助拍摄的装置
CN108089644B (zh) 一体式便携投影电脑
CN211209740U (zh) 便携式折叠手机支架
CN213746266U (zh) 一种三瓣可收缩式折叠led便携立灯
CN213339465U (zh) 一种led显示屏折叠结构
CN212079724U (zh) 一种多功能手持式无叶风扇
CN210373157U (zh) 一种便携式舞台灯具
CN218954805U (zh) 一种户外灯
CN213629534U (zh) 可伸缩弯折的支撑结构、拍摄支撑装置、风扇及灯具
KR101212701B1 (ko) 휴대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19243111U (zh) 一种新型调节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