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6408U - 汽轮机及其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轮机及其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6408U
CN219176408U CN202222928511.2U CN202222928511U CN219176408U CN 219176408 U CN219176408 U CN 219176408U CN 202222928511 U CN202222928511 U CN 202222928511U CN 219176408 U CN219176408 U CN 2191764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cooling device
rod
seat
therma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2851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Bengbu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Bengbu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Bengbu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Bengbu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2851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64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64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64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汽轮机及其冷却装置,用于多个热控设备的冷却,冷却装置包括:安装架,包括架体、第一引导杆和移动座,第一引导杆连接于架体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移动座可移动地连接于引导杆,以及冷却机构,连接于移动座且能够与移动座一起沿第一引导杆移动,用以对多个热控设备进行冷却。该冷却装置通过连接冷却机构且能够沿引导杆往复移动的移动座,在将安装架安装于机房后,移动座仍能够可移动地带动冷却机构对其他设备进行冷却,做到一机多用。

Description

汽轮机及其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汽轮机设备冷却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轮机及其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轮机的转速探头和轴向位移探头安装在汽轮机二瓦处,因轴封漏气等因素,二瓦处的温度高达95℃,已达到转速探头、轴向位移探头等工件的工作环境温度上限,容易加速转速探头和轴向位移探头的老化,使探头发生故障、使用寿命缩短,危及机组安全运行,因此,相关技术中,对应给转速探头和轴向位移探头配置冷却装置进行冷却降温,而现有的冷却装置安装后位置固定,无法对其他设备冷却,不能做到一机多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轮机及其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能够在安装后可移动,能够对其它设备进行冷却,做到一机多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冷却装置,用于多个热控设备的冷却,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安装架,包括架体、第一引导杆和移动座,所述第一引导杆连接于所述架体且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移动座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引导杆,以及冷却机构,连接于所述移动座且能够与所述移动座一起沿所述第一引导杆移动,用以对多个所述热控设备进行冷却。
可选地,所述第一引导杆构造为丝杠,所述丝杆可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架体,所述移动座设有供所述丝杠螺纹连接的螺孔。
可选地,所述丝杠的一端连接有摇杆,所述摇杆用于带动所述丝杠以其自身轴线为中心周向旋转。
可选地,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丝杠平行设置的第二引导杆,所述移动座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引导杆。
可选地,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箱、冷却器、风机和管体;所述冷却箱连接于所述移动座,所述冷却器设于所述冷却箱内部,用于对进入所述冷却箱的外部气体进行冷却降温;所述风机连接于所述冷却箱且能够将外部空气送入所述冷却箱内;所述管体连接于所述冷却箱的侧壁面,能够将所述冷却器冷却的气体输出,以对多个所述热控设备进行冷却。
可选地,所述管体至少包括软管段,用于调节所述管体的出风方向。
可选地,所述冷却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冷却箱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管体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管体的出风方向。
可选地,所述管体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冷却箱的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壁,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与两个所述管体连接,用于同时调节两个所述管体的出风方向。
可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伸缩件、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伸缩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冷却箱的底部,所述第一杆件和所述第二杆件分别铰接于所述伸缩件远离所述冷却箱的一端,所述第一杆件和所述第二杆件远离所述伸缩件的一端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管体。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轮机,包括汽轮机本体、热控设备和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可采用上述可选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提供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可以通过安装架的架体安装于机房,因冷却机构通过移动座可沿第一方向移动地连接于第一引导杆上,因此,冷却机构能够随移动座一起在第一方向移动,从而对汽轮机的多个热控设备进行冷却,与相关技术中的固定设置相比,提高了冷却装置的使用范围,还能够对其他设备进行冷却,做到一机多用。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冷却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移动座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杠杆组件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风机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移动座、风机与冷却机构配合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架;110-架体;120-第一引导杆;121-丝杠;122-摇杆;130-移动座;131-螺孔;140-第二引导杆;2-冷却机构;210-冷却箱;220-冷却器;230-风机;231-空气滤网;240-管体;241-软管段;242-硬管段;243-截止阀;250-调节组件;251-伸缩件;252-第一杆件;253-第二杆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相对于冷却装置结构本身轮廓的上、下,“内、外”是指相对于冷却装置结构本身轮廓的内、外,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重要性和顺序性。此外,在参考附图描述中,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相关技术中,汽轮机的转速探头和轴向位移探头安装在汽轮机二瓦处,因轴封漏气等因素,二瓦处的温度高达95℃,已达到转速探头、轴向位移探头等工件的工作环境温度上限,容易加速转速探头和轴向位移探头的老化,使探头发生故障、使用寿命缩短,危及机组安全运行,因此,对应给转速探头和轴向位移探头配置冷却装置进行冷却降温,而现有的冷却装置安装后位置固定,无法对其他设备冷却,不能做到一机多用。
基于此,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轮机的冷却装置,用于多个热控设备的冷却,该冷却装置中的冷却机构2连接于移动座130,能够通过沿第一引导杆120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座130对多个热控设备进行冷却,实现了冷却装置安装后位置可变,能够对其他设备进行冷却,做到一机多用。
参考图1至图5所示,其中,该冷却装置包括:安装架1,包括架体110、第一引导杆120和移动座130,第一引导杆120连接于架体110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移动座130可移动地连接于引导杆120,以及冷却机构2,连接于移动座130且能够与移动座130一起沿第一引导杆120移动,用以对多个热控设备进行冷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提供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可以通过安装架1的架体110安装于机房,因冷却机构2通过移动座130可沿第一方向移动地连接于第一引导杆120上,因此,冷却机构2能够随移动座130一起在第一方向移动,从而对汽轮机的多个热控设备进行冷却,与相关技术中的固定设置相比,提高了冷却装置的使用范围,还能够对其他设备进行冷却,做到一机多用。
通过此种连接方式,架体11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可以固连于墙壁表面,架体110上可以设置供第一引导杆120穿过的定位孔,第一引导杆120穿过定位孔连接于架体110,移动座130连接冷却机构2可移动地连接在引导杆120上,由于对多个热控设备进行冷却需要调整位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只需调节移动座130的位置即可对多个热控设备的不同位置进行冷却,实现了一机多用。其中,第一引导杆120也可以构造为具有伸缩功能的伸缩杆,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热控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转速探头、轴位移等探头,也可以为其他需要冷却降温的设备,该冷却装置能够对汽轮机的多个设备进行冷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图2和图5所示,第一引导杆120可以构造为丝杠121,丝杠121可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地连接于两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架体110,移动座130设有供丝杠121螺纹连接的螺孔131,丝杠121安装于该螺孔131内。通过这种方式,丝杠121在进行转动时,由于移动座130内设有与丝杠121螺纹连接的螺孔131,通过控制丝杠121的转动方向,以使移动座130能够沿丝杠121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能够保持移动座130更平稳,移动精度更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丝杠121的一端连接有摇杆122,摇杆122用于带动丝杠121以其自身轴线为中心周向旋转。通过这种方式,在对多个热控设备进行冷却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摇动摇杆122来转动丝杠121,进而调整移动座130的位置,从而带动冷却机构2对热控设备的不同位置进行冷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冷却机构2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丝杠121连接,用于驱动丝杠121转动。其中,驱动机构可以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121的一端连接,从而通过驱动丝杠121转动以带动移动座130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还可以包括减速器,电机通过减速器与丝杠121的一端连接,可以更好地控制丝杠121的转速,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相关技术中进行设计,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和图5所示,冷却机构2还包括与丝杠121平行设置的第二引导杆140,移动座130滑动连接于第二引导杆140。其中,第二引导杆140的两端固定连接于两个架体110。通过这种布置方式,移动座130同时滑动连接于第一引导杆120和第二引导杆140,且第一引导杆120和第二引导杆140相互平行,移动座130能够沿第一引导杆120和第二引导杆140的延伸方向滑动时自身不发生转动,间接地提高了连接于移动座130的冷却机构2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因冷却机构2过重时造成丝杠121的弯曲而影响使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图3和图4所示,冷却机构2包括冷却箱210、冷却器220、风机230和管体240;冷却箱210连接于移动座130,冷却器220设于冷却箱210内部,用于对进入冷却箱210的外部气体进行冷却降温;风机230连接于冷却箱210且能够将外部空气送入冷却箱210内;管体240连接于冷却箱210的侧壁面,能够将冷却器220冷却的气体输出,以对多个热控设备进行冷却。通过这种布置方式,外部空气通过风机230吸入冷却箱210内部,经由冷却器220冷却后通过管体240排出,能够将排出的气体始终处于较低温度,从而对热控设备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同时冷却器220可以构造为水冷式冷却器或风冷式冷却器等任意具有冷却效果的冷却器,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冷却箱210的顶端可以固定连接有进气筒,进气筒的与冷却箱210的内部连通,进气筒内部的底端设置有风机230,其中,风机230可以为轴流风机,进气筒的进气端可以设置有空气滤网231,用于对进入冷却箱210的气体进行过滤除尘,其中,采用的轴流风机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转速高等优点,能够快速将大量空气吸入冷却箱210内进行降温,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以理解是的,冷却器220可以采用相关技术中已知的结构进行设计,能够实现对进入冷却箱210内部的气体进行冷却降温即可,本公开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管体240至少包括软管段241,用于调节管体240的出风方向。通过这种布置方式,软管段241可以方便自由调节管体240的出风方向,以对多个热控设备和热控设备的不同位置和角度进行全方位冷却,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效果。
管体240可以构造为全软管段241,当然,管体240也可以构造为部分软管段241,部分硬管段的结构,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体240包括相互连接的软管段241和硬管段242,其中,软管段241远离硬管段242的一端连接于冷却箱210的侧壁,用于将冷却器220冷却后的气体输出,硬管段242用于朝向并对准热控设置,并对热控设备进行冷却。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硬管段242上设有截止阀243,用于控制管体240的连通状态,即控制打开或者关闭管体240。
需要说明的是,软管段241可以构造为波纹管,可以在实现管体240弯曲的情况下,还能够实现管体240的伸缩,进一步提高该冷却装置的可操作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和图3所示,冷却机构2还包括连接于冷却箱210的调节组件250,调节组件250与管体240连接,用于调节管体240的出风方向。通过这种方式,调节组件250能够对管体240出风口的位置进行固定,当需要对热控设备的指定位置进行持续冷却时,可通过调整调节组件250的朝向,进而转变管体240出风口的朝向并进行固定,以能够对指定位置进行冷却。
调节组件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方式进行构造,参考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管体240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于冷却箱210的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壁,调节组件250分别与两个管体240连接,用于同时调节两个管体240的出风方向。通过这种布置方式,通过设置通过调节组件250调节的两个管体240,提高了冷却装置的冷却效果和工作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两个管体240是示例性的,管体240也可以是三个、四个或多个,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其中,两个管体240均可以构造为上端为软管段241,下端为硬管段242的结构形式,例如,软管段241采用能够折叠的波纹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和图3所示,调节组件250包括伸缩件251、第一杆件252和第二杆件253;伸缩件251的一端连接于冷却箱210的底部,第一杆件252和第二杆件253分别铰接于伸缩件251远离冷却箱210的一端,第一杆件252和第二杆件253远离伸缩件251的一端分别铰接于两个管体240。通过这种连接方式,伸缩件251具有伸出状态和收缩状态两种工作状态,在伸出状态时,第一杆件252和第二杆件253之间会形成较大角度,两个管体240相互远离,以能够对多个热控设备进行冷却;在收缩状态时,第一杆件252和第二杆件253之间会形成较小角度,两个管体240相互靠近,两个管体240同时对单个热控设备进行散热,以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同时,还可以在管体240的外壁上套接套管,套管的外壁上设置铰接于第一杆件252和第二杆件253的铰接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加便利地控制管体240出风口的朝向。
需要说明的是,伸缩件251可以构造为电动伸缩杆、电动推杆、电缸、气缸或者液压缸等,能够满足伸缩即可,以使得分别连接于该伸缩件251下端的第一杆件252和第二杆件253能够张开或者收回,从而同时改变两个管体240的位置及角度。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汽轮机,包括汽轮机本体、热控设备和冷却装置,其中,冷却装置具有上述所有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
本公开示例性地描述冷却装置的工作过程,例如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使用本冷却装置前,先将安装架1的一个架体110安装在机房的指定位置处,例如,可以将架体110安装在机房的墙体上,将丝杠121旋入移动座130的螺孔131后,将丝杠121插入其中一个架体110上的定位孔,并将第二引导杆140插入架体110上的另一个定位孔,再装入另一个架体110,并将其固定于墙体上,初步实现安装架1的固定;安装架1固定完毕后,可以将冷却机构2的冷却箱210焊接在移动座130上,实现冷却机构2的定位;当需要对热控设备进行冷却时,可以转动摇杆122,摇杆122带动丝杠121转动,丝杠121在螺孔131内部转动的过程中会驱动移动座130,使移动座130在丝杠121上滑动,从而带动冷却箱210水平移动,接着启动风机230,风机230将外部空气送入冷却箱210内部,空气滤网231会对空气过滤除尘,外部空气进入冷却箱210内后冷却器220会对空气进行降温冷却,冷却后的空气会经过管体240,此时打开截止阀243,空气会从截止阀243吹出,对热控设备进行冷却,当需要对热控设备的不同位置或对多个热控设备进行冷却时,可以调整调节组件250上的伸缩件251,伸缩件251在伸缩的过程中会通过推拉第一杆件252和第二杆件253使其两杆发生角度偏移,进而使管体240的方向发生变化,以对热控设备的不同位置或对多个热控设备进行冷却,能够做到一机多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冷却装置,用于汽轮机的多个热控设备的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
安装架,包括架体、第一引导杆和移动座,所述第一引导杆连接于所述架体且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移动座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引导杆,以及
冷却机构,连接于所述移动座且能够与所述移动座一起沿所述第一引导杆移动,用以对多个所述热控设备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杆构造为丝杠,所述丝杠可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架体,所述移动座设有供所述丝杠螺纹连接的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的一端连接有摇杆,所述摇杆用于带动所述丝杠以其自身轴线为中心周向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丝杠平行设置的第二引导杆,所述移动座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引导杆。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箱、冷却器、风机和管体;
所述冷却箱连接于所述移动座,所述冷却器设于所述冷却箱内部,用于对进入所述冷却箱的外部气体进行冷却降温;所述风机连接于所述冷却箱且能够将外部空气送入所述冷却箱内;所述管体连接于所述冷却箱的侧壁面,能够将所述冷却器冷却的气体输出,以对多个所述热控设备进行冷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至少包括软管段,用于调节所述管体的出风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冷却箱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管体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管体的出风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冷却箱的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壁,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与两个所述管体连接,用于同时调节两个所述管体的出风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伸缩件、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
所述伸缩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冷却箱的底部,所述第一杆件和所述第二杆件分别铰接于所述伸缩件远离所述冷却箱的一端,所述第一杆件和所述第二杆件远离所述伸缩件的一端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管体。
10.一种汽轮机,包括汽轮机本体、热控设备和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
CN202222928511.2U 2022-11-02 2022-11-02 汽轮机及其冷却装置 Active CN2191764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8511.2U CN219176408U (zh) 2022-11-02 2022-11-02 汽轮机及其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8511.2U CN219176408U (zh) 2022-11-02 2022-11-02 汽轮机及其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6408U true CN219176408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74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28511.2U Active CN219176408U (zh) 2022-11-02 2022-11-02 汽轮机及其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64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26736A (zh) * 2023-06-15 2023-07-14 山东旗开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端压板的热处理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26736A (zh) * 2023-06-15 2023-07-14 山东旗开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端压板的热处理设备
CN116426736B (zh) * 2023-06-15 2023-08-22 山东旗开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端压板的热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176408U (zh) 汽轮机及其冷却装置
US6164881A (en) Machine tool
CN208548920U (zh) 一种带有除尘功能的路由器装置
CN112589776B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手臂加工用固定旋转座
JP2009162758A (ja) 現場機械整備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2010158759A (ja) ワーク搬送装置
SE513329C2 (sv) Manipulator samt förfaranden vid framställning och igångsättning av en manipulator
JP2007247465A (ja) 冷却装置
CN114583879B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微型电机
CN115009519A (zh) 分布式光伏电站巡检无人机
CN218526620U (zh) 一种循环通风的plc控制柜
CN112882546A (zh) 一种恶意代码分析及防护用检索装置
CN108127691B (zh) 一种挖掘机器人用冷却装置
CN112909801A (zh) 一种机组循环风机变频器升级改造用便于移动的电控箱
CN116367518B (zh) 电力系统芯片保护装置
CN112596592A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CN214746738U (zh) 一种高炉红外热成像仪用冷却机构
CN112172512A (zh) 工程机械的散热系统和散热系统的调节方法
CN111532922A (zh) 一种电梯安全监管用监控设备安装座
GB2535941A (en) Aircraft turbomachine comprising a heat exchanger and a gearbox in a V configuration
CN214735875U (zh) 一种吹扫式高炉红外热成像仪
CN214960463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柜
CN219459576U (zh) 一种带有通风滤网的威图式ps柜
CN220773855U (zh) 一种可视化电站建设进度监控显示设备
CN216919475U (zh) 一种单晶炉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