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6324U - 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6324U
CN219176324U CN202223598762.5U CN202223598762U CN219176324U CN 219176324 U CN219176324 U CN 219176324U CN 202223598762 U CN202223598762 U CN 202223598762U CN 219176324 U CN219176324 U CN 219176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ll
ring
fixed pipe
receiving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9876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旭青
贺占勇
郑毅斌
陈德莹
杨宏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unjian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unjia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unjian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unjia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9876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63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6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63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管接收井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顶部安装有支撑管,固定管的内壁顶部开设有卡槽,卡槽内安装有限位圈,限位圈的顶端安装在支撑管的底部,固定管的内部顶端安装有加固圈,加固圈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固定管和支撑管的内壁抵接,加固圈的外壁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上安装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密封圈能对固定管和支撑管的内壁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止外部泥土内的水通过固定管和支撑管的连接处缝隙向固定管的内部进行渗漏。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管接收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
背景技术
在水利市政工程中,顶管法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法。盾构机接收井是顶管前端开挖隧道用的盾构机的接收装置,一般布置于干地。接收井常用的形式有沉井、地下连续墙、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等,通常均为混凝土结构。若能在取水口的河道或水库中设置接收井,则与取水口相连的首段输水管道也可采用顶管法施工,可大大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申请号为202021992014.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顶管接收井洞口结构,包括连接孔,地面向下设有与连接孔连通设置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槽底为搭接部,所述连接孔内设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与地质层通过混凝土连接,所述固定筒的上表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与搭接部之间通过混凝土连接,所述垫板上侧连接有锁口梁;上述的顶管接收井在使用时其内壁的密封性能较差,当泥土中的水分较高时,泥土中的水会渗漏至接收井内部,在使用时会对接收井的安全性能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顶部安装有支撑管,固定管的内壁顶部开设有卡槽,卡槽内安装有限位圈,限位圈的顶端安装在支撑管的底部,固定管的内部顶端安装有加固圈,加固圈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固定管和支撑管的内壁抵接,加固圈的外壁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上安装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的外壁中端与限位圈的内壁抵接,密封圈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支撑管和固定管的内壁抵接,固定管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位于加固圈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支撑管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圈,固定圈的顶部靠近边缘的位置安装有防护圈,固定圈的顶部安装有环形的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的底端内壁上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板,固定管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框,安装框的内壁上安装有防护网。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底部与支撑板的顶部抵接,防护网位于固定孔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和支撑管的两侧内壁上均安装有若干个安装架,加固圈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与安装架相匹配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和支撑管内壁上靠近密封圈的安装架均位于凹槽内,且安装架靠近密封圈的一端与凹槽的内壁抵接。
优选的,防滑垫位于防护圈的内部,且防滑垫的外壁与防护圈的内壁抵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加固圈能对固定管和支撑管的内壁连接位置进行防护,位于支撑管底端的限位圈插入位于固定管顶端的卡槽的内部,加固圈外壁的密封圈在使用时与限位圈的内壁抵接,在使用时密封圈能对固定管和支撑管的内壁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止外部泥土内的水通过固定管和支撑管的连接处缝隙向固定管的内部进行渗漏,同时加固圈也能对限位圈起到较好的保护,固定管和加固圈相互配合,能对限位圈起到较好的位置固定。
2、本实用新型中位于固定管和支撑管内壁上的安装架相互配合,通过加固圈两端的凹槽对加固圈进行夹持和位置限定,使加固圈在使用时更加稳定,不会出现掉落的情况,且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通过若干个安装架进行下井或通过安装架对下井用的梯子进行固定。且在还是勇士加固圈两端凹槽内均安装有安装架,在使用时能防止加固圈出现松动或位置转动的情况,使加固圈在使用时稳定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的固定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的支撑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的固定管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的加固圈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管;2、支撑管;3、固定圈;4、防护圈;5、固定孔;6、卡槽;7、安装架;8、安装框;9、防护网;10、限位圈;11、防滑垫;12、支撑板;13、加固圈;14、凹槽;15、安装槽;1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包括固定管1,固定管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管2,固定管1的内壁顶部开设有卡槽6,卡槽6内安装有限位圈10,限位圈10的顶端安装在支撑管2的底部,固定管1的内部顶端安装有加固圈13,加固圈1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固定管1和支撑管2的内壁抵接,加固圈13的外壁上开设有安装槽15,安装槽15的内壁上安装有密封圈1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密封圈16的外壁中端与限位圈10的内壁抵接,密封圈16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支撑管2和固定管1的内壁抵接,固定管1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孔5,固定孔5位于加固圈13的下方,密封圈16在使用时能对限位圈10与固定管1的连接处进行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支撑管2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圈3,固定圈3的顶部靠近边缘的位置安装有防护圈4,固定圈3的顶部安装有环形的防滑垫11,防滑垫11位于防护圈4的内部,且防滑垫11的外壁与防护圈4的内壁抵接,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站在固定圈3的顶部,而防滑垫11能对工作人员起到较好的防滑效果,使工作人员站在固定圈3顶部时更加安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固定管1的底端内壁上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板12,固定管1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框8,安装框8的内壁上安装有防护网9,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随时对安装框8和防护网9进行拆卸,使用时更加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安装框8的底部与支撑板12的顶部抵接,防护网9位于固定孔5的下方,在使用时若干个支撑板12可对安装框8和防护网9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使安装框8和防护网9在使用时稳定性能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固定管1和支撑管2的两侧内壁上均安装有若干个安装架7,加固圈13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与安装架7相匹配的凹槽14,在使用时加固圈13能对固定管1和支撑管2的连接处起到较好的防滑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固定管1和支撑管2内壁上靠近密封圈16的安装架7均位于凹槽14内,且安装架7靠近密封圈16的一端与凹槽14的内壁抵接,在使用时安装架7能通过凹槽14对加固圈13起到较好的位置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把固定管1放置在提前挖好的土坑内部,当对固定管1的位置安装完毕后,工作人员便可把加固圈13安装在固定管1的内部。在使用时加固圈13的底端位于固定管1的内部,且固定管1内壁顶端的两个安装架7分别位于加固圈13底部两端的两个凹槽14内,在使用时安装架7能通过凹槽14对加固圈13起到较好的位置限定和支撑,防止在使用时加固圈13出现转动的情况,且在使用时加固圈13的外壁底端与固定管1的内壁抵接,使加固圈13在使用时稳定性能更好。
当工作人员对加固圈13安装完毕后,工作人员便可把支撑管2安装在固定管1的顶端,在对支撑管2进行安装时,位于支撑管2底端的限位圈10插入位于固定管1顶端的卡槽6的内部,且限位圈10的外壁与卡槽6的内壁抵接,且支撑管2的底端与固定管1的顶部抵接,在使用时固定管1可通过限位圈10对支撑管2起到较好的位置固定和支撑作用,使支撑管2在使用时稳定性能更好。在工作人员对支撑管2进行安装时,加固圈13的顶端位于支撑管2的内部底端,加固圈13的顶端外壁与支撑管2的内壁抵接,而限位圈10位于加固圈13的外壁中端,在使用时加固圈13能对固定管1和支撑管2的内壁连接位置进行防护,而加固圈13外壁的密封圈16在使用时与限位圈10的内壁抵接,在使用时密封圈16能对固定管1和支撑管2的内壁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止外部泥土内的水通过固定管1和支撑管2的连接处缝隙向固定管1的内部进行渗漏。
在使用时位于支撑管2内壁底端的两个安装架7分别位于加固圈13顶端两侧的凹槽14内,在使用时位于固定管1和支撑管2内壁上的安装架7相互配合,通过加固圈13两端的凹槽14对加固圈13进行夹持和位置限定,使加固圈13在使用时更加稳定,不会出现掉落的情况,且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通过若干个安装架7进行下井或通过安装架7对下井用的梯子进行固定。在使用时位于固定管1内部的工作人员可站在防护网9上进行工作,而位于固定管1内壁上的若干个支撑板12可对安装框8和防护网9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使防护网9在使用时更加稳定,且位于固定管1内部的积水位于防护网9的下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包括固定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管(2),固定管(1)的内壁顶部开设有卡槽(6),卡槽(6)内安装有限位圈(10),限位圈(10)的顶端安装在支撑管(2)的底部,固定管(1)的内部顶端安装有加固圈(13),加固圈(1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固定管(1)和支撑管(2)的内壁抵接,加固圈(13)的外壁上开设有安装槽(15),安装槽(15)的内壁上安装有密封圈(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6)的外壁中端与限位圈(10)的内壁抵接,密封圈(16)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支撑管(2)和固定管(1)的内壁抵接,固定管(1)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孔(5),固定孔(5)位于加固圈(13)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2)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圈(3),固定圈(3)的顶部靠近边缘的位置安装有防护圈(4),固定圈(3)的顶部安装有环形的防滑垫(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的底端内壁上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板(12),固定管(1)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框(8),安装框(8)的内壁上安装有防护网(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8)的底部与支撑板(12)的顶部抵接,防护网(9)位于固定孔(5)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和支撑管(2)的两侧内壁上均安装有若干个安装架(7),加固圈(13)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与安装架(7)相匹配的凹槽(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和支撑管(2)内壁上靠近密封圈(16)的安装架(7)均位于凹槽(14)内,且安装架(7)靠近密封圈(16)的一端与凹槽(14)的内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11)位于防护圈(4)的内部,且防滑垫(11)的外壁与防护圈(4)的内壁抵接。
CN202223598762.5U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 Active CN219176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8762.5U CN219176324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8762.5U CN219176324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6324U true CN219176324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8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98762.5U Active CN219176324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63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12538U (zh) 一种新型深基坑支护结构
CN205776249U (zh) 一种组合型内支撑结构
CN105155569A (zh) 一种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WO2020145483A1 (ko) 구조물 시공방법
CN106089243B (zh) 一种基于钢管混凝土连接的管幕支护结构
CN110821503A (zh) 一种超深盾构区间风井先隧后主体施工方法
CN113174988A (zh) 双壁混凝土沉井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9176324U (zh) 一种建筑用顶管接收井
CN108798508B (zh) 桩孔的开挖方法
CN109578035A (zh) 钢管排水锁脚桩及施工方法
CN209837036U (zh)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支护结构
CN112647513A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8978709B (zh) 一种空间受限环境下城市综合管廊分支施工方法
CN113062756B (zh) 隧道零开挖进洞的半装配式独立套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5573388A (zh) 一种倒挂井修补水管施工结构及方法
CN209083291U (zh) 一种用于大跨度浅埋暗挖隧道的支护装置
CN208604616U (zh) 一种水泥土套管复合桩
CN115324092A (zh) 一种市政用污水沉井结构
CN113982654A (zh) 内压式水土压力控制钢套筒及施工方法
CN112177634A (zh) 隧道初期支护加固的处理方法
CN217679191U (zh) 一种基坑土建施工防潮水设施
CN110965487A (zh) 一种下穿通道大流量倒吸虹污水管及包封处理施工方法
CN217267511U (zh) 用于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的基坑止水支护装置
CN219119315U (zh) 一种隧道初支渗水引排装置
CN214272058U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