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5791U - 脚手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脚手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5791U
CN219175791U CN202223348503.7U CN202223348503U CN219175791U CN 219175791 U CN219175791 U CN 219175791U CN 202223348503 U CN202223348503 U CN 202223348503U CN 219175791 U CN219175791 U CN 219175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rods
plate
rod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4850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凡
孙建
毕亚东
王进彪
万雪峰
陈石
程喜喜
薛博天
王强
王成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4850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5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5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57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Movable Scaffol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手架结构,包括底板(1)、支撑杆(2)、锁紧组件、支撑脚垫(6)、加固组件、顶部防护组件和滚轮(22);支撑杆(2)通过锁紧组件锁紧装在底板(1)上,支撑杆(2)的下端贯穿底板(1)并与支撑脚垫(6)可调节式连接,若干根支撑杆(2)沿底板(1)的边缘处周向垂直设置;若干个滚轮(22)装在底板(1)的底面边缘处,且位于支撑脚垫(6)的旁侧;加固组件连接在若干根支撑杆(2)之间,顶部防护组件装在加固组件和若干根支撑杆(2)上,使顶部防护组件的支撑网板(14)铺设在若干根支撑杆(2)的顶部之间。本实用新型能解决现有技术中脚手架缺少顶部防护、滚轮制动效果差和稳固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脚手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脚手架结构。
背景技术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现有技术的脚手架种类较多,但普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现有技术的脚手架顶部缺少防护,而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常常由于高空坠物而发生安全事故,施工人员在脚手架上的施工安全隐患较大。
2、现有技术的脚手架大多为固定式结构,固定安装于地面上,无法移动,使用不灵活。而带有滚轮的脚手架采用脚踏板制动,脚手架体积大、质量重,脚踏板对滚轮的制动效果较差,使用危险系数高。
3、现有技术的脚手架的立杆与底板之间大多为钢丝绑扎或扣件连接,稳固效果较差。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脚手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脚手架缺少顶部防护、滚轮制动效果差和稳固效果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手架结构,能解决现有技术中脚手架缺少顶部防护、滚轮制动效果差和稳固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脚手架结构,包括底板、支撑杆、锁紧组件、支撑脚垫、加固组件、顶部防护组件和滚轮;支撑杆通过锁紧组件锁紧安装在底板上,支撑杆的下端贯穿底板并与支撑脚垫可调节式连接,若干根支撑杆沿底板的边缘处周向垂直设置;若干个滚轮分别间隔安装在底板的底面边缘处,且位于支撑脚垫的旁侧;加固组件连接在若干根支撑杆之间,顶部防护组件安装在加固组件和若干根支撑杆上,使顶部防护组件的支撑网板铺设在若干根支撑杆的顶部之间。
每组所述的锁紧组件均包括锁紧套和紧固套;锁紧套固定安装在底板的边缘处,使支撑杆能贯穿锁紧套和底板;紧固套套装在支撑杆上,紧固套嵌装在锁紧套内并通过紧固螺栓锁紧连接。
所述的加固组件包括第一稳固杆、支撑板和连接杆;一对第一稳固杆的中部交叉连接呈X形结构,一对第一稳固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两根支撑杆的顶部和底部;支撑板连接在若干根支撑杆的中部之间,连接杆连接在相邻两根支撑杆的顶部之间,顶部防护组件安装在支撑板上,并使支撑网板挂接在若干根连接杆上。
每根所述的支撑杆的中部固定套接有连接套,支撑板的边角处设有卡接件,卡接件的端部形成有卡接头,连接套内形成有与卡接头相匹配的卡接槽,使支撑板的边角处能通过卡接件与连接套卡接固定,支撑板水平架设在若干根支撑杆的中部之间,形成双层脚手架结构。
每根所述的支撑杆的顶部均嵌装有连接头,连接头的一端形成有套接孔,套接孔内设有防脱套,连接杆的端部匹配插接在套接孔内,防脱套匹配套装在连接杆上。
所述的顶部防护组件包括第二稳固杆、缓冲机构、支撑网板、连接机构和挂钩;若干根第二稳固杆的下端分别通过缓冲机构间隔设置在支撑板上,若干根第二稳固杆的上端与延伸至支撑杆的顶面齐平,支撑网板铺设在若干根第二稳固杆的上端;支撑网板的边缘处两侧边缘处分别设有挂钩,挂钩钩挂在连接杆上,并通过连接机构锁紧固定。
每组所述的缓冲机构均包括保护外壳和减震弹簧;保护外壳设置在第二稳固杆的底部并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上,减震弹簧安装在保护外壳内,减震弹簧的上端设有压板,压板通过压杆与支撑网板连接,压杆贯穿第二稳固杆。
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套圈;套圈套接在连接杆上,套圈位于挂钩的旁侧并通过紧固螺丝与挂钩锁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锁紧组件和加固组件,通过锁紧套和紧固套的锁紧连接能提高支撑杆在底板上的安装稳定性和垂直度,保证整个脚手架结构的强度,并通过加固组件在脚手架结构的四周和顶部形成加固,提高脚手架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顶部防护组件,能通过支撑网板防止高空坠物伤及脚手架上的施工人员,同时利用减震弹簧为支撑网板提供反向支撑和减震,保证支撑网板的防护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脚手架缺少顶部防护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支撑脚垫,利用螺纹的旋进和旋出安装和调节支撑脚垫,支撑脚垫落地且滚轮离地时能通过支撑脚垫稳定支撑整个脚手架结构,保证脚手架结构的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支撑脚垫离地且滚轮落地时能通过滚轮带动整个脚手架结构灵活移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滚轮制动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脚手架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脚手架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杆;3、锁紧套;4、紧固套;5、紧固螺栓;6、支撑脚垫;7、第一稳固杆;8、连接套;9、卡接件;10、支撑板;11、第二稳固杆;12、保护外壳;13、减震弹簧;131、压板;132、压杆;14、支撑网板;15、挂钩;16、连接杆;17、连接头;18、防脱套;19、长条螺栓;20、套圈;21、紧固螺丝;22、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脚手架结构,包括底板1、支撑杆2、锁紧组件、支撑脚垫6、加固组件、顶部防护组件和滚轮22;支撑杆2通过锁紧组件锁紧安装在底板1上,支撑杆2的下端贯穿底板1并与支撑脚垫6可调节式连接,若干根支撑杆2沿底板1的边缘处周向垂直设置;若干个滚轮22分别间隔安装在底板1的底面边缘处,且位于支撑脚垫6的旁侧;加固组件连接在若干根支撑杆2之间,顶部防护组件安装在加固组件和若干根支撑杆2上,使顶部防护组件的支撑网板14铺设在若干根支撑杆2的顶部之间。
支撑脚垫6安装在支撑杆2和底板1的底部,优选的,可在支撑杆2的底部预留螺栓孔,支撑脚垫6的顶部设置螺杆,将支撑脚垫6通过螺杆旋接在支撑杆2底部的螺栓孔内,利用螺纹旋进和旋出调节支撑脚垫6的高度,从而利用支撑脚垫6支撑整个脚手架结构,或利用滚轮22带动整个脚手架结构移动。
支撑杆2与底板1之间通过贯穿插接的方式连接,并通过锁紧组件锁紧加固,能保证支撑杆2垂直安装在底板1上。加固组件用于加固整个脚手架结构,顶部防护组件通过支撑网板14在脚手架结构的顶部形成防护,避免高空坠物伤及脚手架上的施工人员。
请参见附图1,每组所述的锁紧组件均包括锁紧套3和紧固套4;锁紧套3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边缘处,使支撑杆2能贯穿锁紧套3和底板1;紧固套4套装在支撑杆2上,紧固套4嵌装在锁紧套3内并通过紧固螺栓5锁紧连接。
优选的,锁紧套3的内径略大于紧固套4的外径,紧固套4可采用一体成型加工在支撑杆2上,或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在支撑杆2上。在底板1上预留略大于支撑杆2外径的通孔,将支撑杆2通过通孔贯穿底板1,紧固套4的外径大于通孔孔径,使紧固套4抵接在底板1上并嵌入在锁紧套3内,同时通过紧固螺栓5保证紧固套4与锁紧套3之间的可靠连接,从而保证了支撑杆2在底板1上的固定安装,也便于拆卸。
请参见附图1,所述的加固组件包括第一稳固杆7、支撑板10和连接杆16;一对第一稳固杆7的中部交叉连接呈X形结构,一对第一稳固杆7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两根支撑杆2的顶部和底部;支撑板10连接在若干根支撑杆2的中部之间,连接杆16连接在相邻两根支撑杆2的顶部之间,顶部防护组件安装在支撑板10上,并使支撑网板14挂接在若干根连接杆16上。
第一稳固杆7呈X形结构,结构强度高,能在相邻两根支撑杆2之间形成可靠的支撑,第一稳固杆7的两端和中部可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安装可靠性高,且便于拆卸。
支撑板10可将脚手架结构分成两层,便于不同高度处的施工作业,同时也可加固脚手架结构的中部。连接杆16连接在相邻两根支撑杆2的顶部之间,用于加固脚手架结构的顶部稳定性,提高支撑杆2的设置可靠性,也便于顶部防护组件和支撑网板14的可靠安装。
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每根所述的支撑杆2的中部固定套接有连接套8,支撑板10的边角处设有卡接件9,卡接件9的端部形成有卡接头(图中未示出),连接套8内形成有与卡接头相匹配的卡接槽,使支撑板10的边角处能通过卡接件9与连接套8卡接固定,支撑板10水平架设在若干根支撑杆2的中部之间,形成双层脚手架结构。
优选的,连接套8可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加工在支撑杆2上,或采用栓接、焊接等方式安装在支撑杆2的中部。卡接件9可采用角钢制成,卡接件9的一端可焊接在支撑板10的边角处,将卡接件9另一端的卡接头由上至下插入至连接套8的卡接槽内,从而将支撑板10通过四个卡接件9水平支设在支撑杆2的中部,拆装方便、快捷。卡接件9的数量可根据支撑杆2的数量和支撑板10的尺寸进行适应性调节。
请参见附图3和附图2,每根所述的支撑杆2的顶部均通过长条螺栓嵌装有连接头17,连接头17的一端形成有套接孔(图中未示出),套接孔内设有防脱套18,连接杆16的端部匹配插接在套接孔内,防脱套18匹配套装在连接杆16上。
优选的,连接头17可采用L形结构的圆管制成,连接头17的内径略大于连接杆16的外径,以保证连接杆16在连接头17内的插设,同时在连接头17的内部预留凹槽用于固定嵌装防脱套18,防脱套18可采用橡胶材质制成,防滑效果好,用于固定连接杆16,防止连接杆16从连接头17中脱出。
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述的顶部防护组件包括第二稳固杆11、缓冲机构、支撑网板14、连接机构和挂钩15;若干根第二稳固杆11的下端分别通过缓冲机构间隔设置在支撑板10上,若干根第二稳固杆11的上端与延伸至支撑杆2的顶面齐平,支撑网板14铺设在若干根第二稳固杆11的上端;支撑网板14的边缘处两侧边缘处分别设有挂钩15,挂钩15钩挂在连接杆16上,并通过连接机构锁紧固定。
第二稳固杆11和连接杆16可用于为支撑网板14提供稳定的支撑,用于缓冲第二稳固杆11和连接杆16受到的高空坠物冲击力。支撑网板14展开在若干根第二稳固杆11上并通过挂钩15并挂置在连接杆16上,拆装方便,便于更换,支撑网板14可采用尼龙等材质编织而成。当高空坠物冲击在支撑网板14上时,支撑网板14利用自身形变缓冲冲击力,同时将力传递至连接杆16、第二稳固杆11和支撑板10上,保证支撑网板14的防护效果。
请参见附图4,每组所述的缓冲机构均包括保护外壳12和减震弹簧13;保护外壳12设置在第二稳固杆11的底部并固定设置在支撑板10上,减震弹簧13安装在保护外壳12内,减震弹簧13的上端设有压板131,压板131通过压杆132与支撑网板14连接,压杆132贯穿第二稳固杆11。
当支撑网板14受到向下的冲击力而发生向下形变时,下压压板131并使减震弹簧13压缩,从而利用减震弹簧13的形变反作用力为支撑网板14提供支撑,保证支撑网板14的防护效果。
请参见附图2,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套圈20;套圈20套接在连接杆16上,套圈20位于挂钩15的旁侧并通过紧固螺丝21与挂钩15锁紧连接。
套圈20和挂钩15上预留螺丝孔,便于通过紧固螺丝21连接固定挂钩15和套圈20,保证了挂钩15与套圈20的连接可靠性,用于限制挂钩15绕连接杆16的转动,从而防止挂钩15从连接杆16上脱落。套圈20可一体成型加工在连接杆16上,也可通过栓接、焊接等方式固定在连接杆16上。
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4,本实用新型的搭设及其使用方法是:
将底板1通过滚轮22移动至脚手架的搭设位置;将支撑杆2贯穿底板1边角处预留的孔洞,紧固套4嵌入至锁紧套3内,并通过紧固螺栓5锁紧固定,将四根支撑杆2垂直固定在底板1上,也可根据实际支撑需求增加支撑杆2的数量。
将支撑脚垫6通过螺栓旋入至支撑杆2的底部,利用螺纹的旋入和旋出控制支撑脚垫6的底部高度,当支撑脚垫6的底面低于滚轮22的底面时,滚轮22离地,通过支撑脚垫6支撑脚手架,从而避免脚手架意外滑动,当支撑脚垫6的底面高于滚轮22的底面时,支撑脚垫6离地,通过滚轮22可带动脚手架移动至施工位置。
将两根第一稳固杆7通过螺栓交叉连接锁紧呈X形结构,并将两根第一稳固杆7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相邻两根支撑杆2的顶部和底部,所有相邻两根支撑杆2之间均设置呈X形结构的第一稳固杆7,起到周向防护和加固的作用。将支撑板10通过卡接件9连接在连接套8上,使支撑板10水平设置在支撑杆2的中部,从而将脚手架分隔成上下两层,便于不同高度处的施工作业,也能对脚手架的中部起到加固作用。
即将连接杆16的两端插入至连接头17内并贯穿防脱套18,通过防脱套18防止连接杆16脱出;在支撑杆2的顶部和连接头17的底部预留插接孔和螺栓孔,连接头17的底部插入在插接孔内,并通过长条螺栓19经螺栓孔固定在支撑杆2的顶部。所有相邻的支撑杆2的顶部均安装连接杆16,用于对脚手架的顶部起到加固作用。
将第二稳固杆11通过保护外壳12固定在支撑板10上,保护外壳12可通过螺栓与支撑板10固定连接,将第二稳固杆11的上端与支撑网板14连接,压杆132的上端顶撑在支撑网板11的底部,第二稳固杆11的数量可根据支撑网板14的尺寸和支撑需求调整,使支撑网板14通过挂钩15钩挂铺设在若干根连接杆16之间。支撑网板14的尺寸可根据实际的防护需求调整,使其能覆盖脚手架的使用区域。
在连接杆16上预先套装套圈20,每个挂钩15的两侧均有一个套圈20,将两个套圈20和一个挂钩15通过长条螺栓19经螺母锁紧连接。
若有高空坠物,坠物掉落至支撑网板14上,利用支撑网板14起到防护作用,支撑网板14受到高空坠物的冲击力时,支撑网板14向下弯曲变形使压杆132下移并压缩减震弹簧13,利用减震弹簧13的反作用力对支撑网板14起到支撑作用,起到进一步的防护作用,有效防止支撑网板14破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脚手架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底板(1)、支撑杆(2)、锁紧组件、支撑脚垫(6)、加固组件、顶部防护组件和滚轮(22);支撑杆(2)通过锁紧组件锁紧安装在底板(1)上,支撑杆(2)的下端贯穿底板(1)并与支撑脚垫(6)可调节式连接,若干根支撑杆(2)沿底板(1)的边缘处周向垂直设置;若干个滚轮(22)分别间隔安装在底板(1)的底面边缘处,且位于支撑脚垫(6)的旁侧;加固组件连接在若干根支撑杆(2)之间,顶部防护组件安装在加固组件和若干根支撑杆(2)上,使顶部防护组件的支撑网板(14)铺设在若干根支撑杆(2)的顶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结构,其特征是:每组所述的锁紧组件均包括锁紧套(3)和紧固套(4);锁紧套(3)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边缘处,使支撑杆(2)能贯穿锁紧套(3)和底板(1);紧固套(4)套装在支撑杆(2)上,紧固套(4)嵌装在锁紧套(3)内并通过紧固螺栓(5)锁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加固组件包括第一稳固杆(7)、支撑板(10)和连接杆(16);一对第一稳固杆(7)的中部交叉连接呈X形结构,一对第一稳固杆(7)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两根支撑杆(2)的顶部和底部;支撑板(10)连接在若干根支撑杆(2)的中部之间,连接杆(16)连接在相邻两根支撑杆(2)的顶部之间,顶部防护组件安装在支撑板(10)上,并使支撑网板(14)挂接在若干根连接杆(16)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手架结构,其特征是:每根所述的支撑杆(2)的中部固定套接有连接套(8),支撑板(10)的边角处设有卡接件(9),卡接件(9)的端部形成有卡接头,连接套(8)内形成有与卡接头相匹配的卡接槽,使支撑板(10)的边角处能通过卡接件(9)与连接套(8)卡接固定,支撑板(10)水平架设在若干根支撑杆(2)的中部之间,形成双层脚手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手架结构,其特征是:每根所述的支撑杆(2)的顶部均嵌装有连接头(17),连接头(17)的一端形成有套接孔,套接孔内设有防脱套(18),连接杆(16)的端部匹配插接在套接孔内,防脱套(18)匹配套装在连接杆(16)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手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顶部防护组件包括第二稳固杆(11)、缓冲机构、支撑网板(14)、连接机构和挂钩(15);若干根第二稳固杆(11)的下端分别通过缓冲机构间隔设置在支撑板(10)上,若干根第二稳固杆(11)的上端与延伸至支撑杆(2)的顶面齐平,支撑网板(14)铺设在若干根第二稳固杆(11)的上端;支撑网板(14)的边缘处两侧边缘处分别设有挂钩(15),挂钩(15)钩挂在连接杆(16)上,并通过连接机构锁紧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脚手架结构,其特征是:每组所述的缓冲机构均包括保护外壳(12)和减震弹簧(13);保护外壳(12)设置在第二稳固杆(11)的底部并固定设置在支撑板(10)上,减震弹簧(13)安装在保护外壳(12)内,减震弹簧(13)的上端设有压板(131),压板(131)通过压杆(132)与支撑网板(14)连接,压杆(132)贯穿第二稳固杆(1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脚手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套圈(20);套圈(20)套接在连接杆(16)上,套圈(20)位于挂钩(15)的旁侧并通过紧固螺丝(21)与挂钩(15)锁紧连接。
CN202223348503.7U 2022-12-13 2022-12-13 脚手架结构 Active CN219175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8503.7U CN219175791U (zh) 2022-12-13 2022-12-13 脚手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8503.7U CN219175791U (zh) 2022-12-13 2022-12-13 脚手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5791U true CN219175791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2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48503.7U Active CN219175791U (zh) 2022-12-13 2022-12-13 脚手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57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25125B2 (en) Anchor assembly
CN111424952B (zh) 一种爬架转角连接装置及爬架总成
CN100577965C (zh) 可拆卸平台
AU2019284413A1 (en) Individual scaffolding post
CN219175791U (zh) 脚手架结构
CN212773366U (zh) 一种门式脚手架
CN209837869U (zh) 一种建筑施工护栏
CN211992942U (zh) 一种建筑装修移动平台
CN214462703U (zh) 一种用于建筑钢筋绑扎作业平台
CN111173254B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建筑脚手架连墙件
CN209975981U (zh) 一种土木工程建设用可调节安装位置的脚手架
CN210195457U (zh) 一种土建施工用安全防护栏
CN211314069U (zh) 一种折叠登高梯
CN211549090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现场安全防护装置
CN21177563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撞吊篮
CN210685588U (zh) 一种建筑工地临时施工用隔离护栏
CN219298847U (zh) 一种施工防护架
CN207749848U (zh) 一种防坠落建筑施工支架
CN219528341U (zh) 施工平台
CN214658735U (zh) 一种多功能建筑脚手架连接机构
CN217782763U (zh) 一种全钢爬架用爬架网片
CN214498307U (zh) 建筑施工用支架
CN21042185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CN220814859U (zh) 一种具有组装功能的脚手架
CN212002142U (zh)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