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2359U - 安全带带扣和具有其的座椅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带带扣和具有其的座椅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2359U
CN219172359U CN202222549729.7U CN202222549729U CN219172359U CN 219172359 U CN219172359 U CN 219172359U CN 202222549729 U CN202222549729 U CN 202222549729U CN 219172359 U CN219172359 U CN 219172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belt buckle
light guide
seat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497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茂仙
龚宇飞
刘昌白
李鑫
俞海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497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2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2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2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带带扣和具有其的座椅及车辆,安全带带扣包括:壳体,壳体具有透光区,壳体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壳体内,第一光源位于第二光源的朝向第一侧壁的一侧,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光源与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且大于第二光源与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导光件,导光件设于壳体内,其中,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发射的光经导光件传导后从透光区透出壳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带扣,可以使导光件在透光区透出的光亮更加均匀,照亮效果更理想和美观。

Description

安全带带扣和具有其的座椅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带带扣和具有其的座椅及车辆。
背景技术
安全带装置作为车辆被动约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依靠锁舌舌片和带扣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将乘员固定在座椅内部,通过按压带扣上的解锁装置释放锁舌舌片,可以将乘员从座椅中解脱出来。然而,在夜间或者照明不良的情况下,乘员很难准确找到带扣的位置。现有技术中在带扣中加装LED灯和导光元件对带扣进行简单的照明,但导光元件中射出的光线分布不够均匀,从而仅能起到基本的照亮效果,整体照明不够理想和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带带扣,所述安全带带扣发出的光线均匀,照明效果美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安全带带扣的座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座椅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安全带带扣,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透光区,所述壳体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光源位于所述第二光源的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二光源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且大于所述第二光源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导光件,所述导光件设于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发射的光经所述导光件传导后从所述透光区透出所述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带扣,通过设置透光区,以及在导光件的两个间隔的不同部位分别设置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使导光件在透光区透出的光亮更加均匀,照亮效果更理想和美观。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安全带带扣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全带带扣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设于所述控制板上且位于所述控制板的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光件的背离所述透光区的一侧表面设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导光件的一端朝向另一端的方向上依次排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形成为圆弧形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光件的背离所述透光区的一侧形成有凹槽,多个所述凸起形成于所述凹槽的底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区包括多个,多个所述透光区在所述壳体上间隔布置,所述导光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导光件与多个所述透光区一一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透光区包括第一透光区和第二透光区,多个所述导光件包括第一导光件和第二导光件,其中,所述壳体内具有锁舌通道,所述第一透光区沿所述锁舌通道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导光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区的内侧;所述安全带带扣还包括按钮,所述第二透光区沿所述按钮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二导光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透光区的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锁舌通道和所述按钮在所述壳体上并排布置,所述第一透光区沿所述锁舌通道的远离所述按钮的一侧边沿延伸,所述第二透光区沿所述按钮的远离所述锁舌通道的一侧边沿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主壳和端盖,所述主壳在第二方向上的一端敞开,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端盖封盖在所述主壳的敞开侧,所述透光区形成于所述端盖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壳与所述端盖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壳包括在第三方向上对接的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半壳与所述第二半壳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座椅,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安全带带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座椅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安全带带扣,通过设置透光区,以及在导光件的两个间隔的不同部位分别设置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使导光件在透光区透出的光亮更加均匀,照亮效果更理想和美观。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座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第二方面的座椅,设置透光区,以及在导光件的两个间隔的不同部位分别设置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使导光件在透光区透出的光亮更加均匀,照亮效果更理想和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带带扣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光件、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控制板与接电线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端盖和第二半壳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端盖和第一半壳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安全带带扣;
11、壳体;111、端盖;1111、第一透光区;1112、第二透光区;112、主壳;1121、第一半壳;1122、第二半壳;101、锁舌通道;
12、第一光源;13、第二光源;14、第一导光件;141、第一凹槽;142、第一凸起;15、第二导光件;151、第二凹槽;152、第二凸起;16、控制板;17、按钮;18、接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安全带带扣10。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带带扣10包括壳体11、第一光源12、第二光源13和导光件(例如下文中所述的第一导光件14和第二导光件15)。
具体地,壳体11具有透光区(例如下文中所述的第一透光区1111和第二透光区1112),壳体11具有在第一方向(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光源12和第二光源13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壳体11内,第一光源12位于第二光源13的朝向第一侧壁的一侧,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光源12与第二光源13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光源12与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且大于第二光源13与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导光件设于壳体内,其中,第一光源12和第二光源13发射的光经导光件传导后从透光区透出壳体。
根据本实施例的安全带带扣10,在导光件的两个间隔的不同部位分别设置有第一光源12和第二光源13,在第一光源12和第二光源13发光时,光线从导光件的两个间隔的不同部位对称射入,并在导光体中间汇聚,这样第一光源12的光线朝第一侧壁传播距离较近,朝第二光源13传播距离较远,而第二光源13的光线朝第二侧壁传播距离较近,朝第一光源12传播距离较远,因此互相弥补了第一光源12和第二光源13发出的光线在导光件中传播较远后光线强度变弱亮度逐渐变小的情况,很好地增加了导光件内光线的亮度和均匀性,从而使导光件在透光区透出的光更均匀明亮,整体照明更理想和美观。
由此,通过设置透光区,以及在导光件的两个间隔的不同部位分别设置第一光源12和第二光源13,使导光件在透光区透出的光亮更加均匀,照亮效果更理想和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光源12和第二光源13可以为LED灯。LED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光线输出稳定。例如第一光源12可以使用暖白色LED灯,第二光源13可以使用蓝色LED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安全带扣还可以包括:控制板16,控制板16设于壳体11内,第一光源12和第二光源13设于控制板16上且位于控制板16的两端。这样控制板16对第一光源12和第二光源13起到固定的作用,同时控制第一光源12和第二光源13的打开和关闭,结构简单,用料少。例如第一光源12和第二光源13耦合在控制板16第一方向上的两侧。
进一步地,控制板16连接有接电线18,用于将第一光源12和第二光源13连接到外部电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透光区可以包括多个,多个透光区在壳体11上间隔布置,导光件包括多个,多个导光件与多个透光区一一对应。由此增大导光件的透光区域,进一步提高照明效果。例如透光区可以设有两个、三个、四个及以上数量,导光件可以设有两个、三个、四个及以上数量,且透光区和导光件一一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多个透光区包括第一透光区1111和第二透光区1112,多个导光件包括第一导光件14和第二导光件15。由此增大导光件的透光区域,进一步提高照明效果。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第一导光件14的两个间隔的不同部位分别设置有第一光源12和第二光源13,在第一光源12和第二光源13发光时,光线从第一导光件14的两个间隔的不同部位对称射入,并在导光体中间汇聚,这样互相弥补了第一光源12和第二光源13发出的光线在第一导光件14中传播较远后光线强度变弱亮度逐渐变小的情况,很好地增加了第一导光件14内光线的亮度和均匀性,从而使第一导光件14发出的光更均匀明亮,整体照明更理想和美观。在第二导光件15的两个间隔的不同部位分别设置有第一光源12和第二光源13,在第一光源12和第二光源13发光时,光线从第二导光件15的两个间隔的不同部位对称射入,并在导光体中间汇聚,这样互相弥补了第一光源12和第二光源13发出的光线在第二导光件15中传播较远后光线强度变弱亮度逐渐变小的情况,很好地增加了第二导光件15内光线的亮度和均匀性,从而使第二导光件15发出的光更均匀明亮,整体照明更理想和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导光件的背离透光区的一侧表面可设有多个凸起,多个凸起沿导光件的一端朝向另一端的方向上依次排布。这样有助于引导光线在导光件内的反射方向,使导光件内的光线更加均匀。例如可以设有连续的锯齿状凸起,也可以设有多个圆弧形凸起,凸起沿导光件的一端朝向另一端的方向依次排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凸起可以形成为圆弧形凸起。圆弧形的凸起更容易使光线以各种角度分散出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导光件中光线的均匀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导光件的背离透光区的一侧表面可形成有凹槽,凹槽从导光件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多个凸起形成于凹槽的底壁。这样通过在导光件的外表面向内加工形成凸起而不需要处理更多的区域,减少了导光件的损耗,节约成本。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导光件14背离第一透光区1111的一侧表面可以设有第一凹槽141,第一凹槽141沿第一导光件14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凹槽141的底壁可以形成有多个第一凸起142,多个第一凸起142在第一凹槽141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在第一导光件14一侧设置多个第一凸起142,有助于引导光线在第一导光件14内的反射方向,使第一导光件14内的光线更加均匀。例如可以在第一导光件14背离第一透光区1111的一侧表面设置第一凹槽141,第一凹槽141内设有连续的锯齿状凸起,也可以为圆弧形凸起。
进一步地,在第一凹槽141的延伸方向上,第一凸起142可以为圆弧形凸起。圆弧形的第一凸起142更容易使光线以各种角度分散出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第一导光件14中光线的均匀性。例如第一凹槽141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142,多个第一凸起142沿第一凹槽141的延伸方向依次相连且为圆弧形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导光件15背离第二透光区1112的一侧表面可以设有第二凹槽151,第二凹槽151沿第二导光件15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凹槽151的底壁可以形成有多个第二凸起152,多个第二凸起152在第二凹槽151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在第二导光件15二侧设置多个凸起,有助于引导光线在第二导光件15内的反射方向,使第二导光件15内的光线更加均匀。例如可以在第二导光件15背离第二透光区1112的二侧表面设置第二凹槽151,第二凹槽151内设有连续的锯齿状凸起,也可以为圆弧形凸起。
进一步地,在第二凹槽151的延伸方向上,第二凸起152可以为圆弧形凸起。圆弧形的第二凸起152更容易使光线以各种角度分散出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第二导光件15中光线的均匀性。例如第二凹槽151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152,多个第二凸起152沿第二凹槽151的延伸方向依次相连且为圆弧形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11内可以具有锁舌通道101,第一透光区1111沿锁舌通道101的周向延伸,第一导光件14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透光区1111的内侧。锁舌通道101用于插入锁舌实现安全带的锁定,第一透光区1111沿这个入口周向延伸,便于在夜间或者昏暗条件下从第一透光区1111发出的光对锁舌通道101的入口照明,且可以对锁舌插入起到指引作用,方便乘员准确地将锁舌插入。例如第一透光区1111可以在入口下侧边沿形成为长条形区域,也可以沿入口的周向延伸呈U型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安全带带扣10还可以包括按钮17,第二透光区1112沿按钮17的周向延伸,第二导光件15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透光区1112的内侧。按钮17用于解锁插入锁舌通道101的锁舌,使安全带解开,第二透光区1112沿开口的周向延伸,便于在夜间或者昏暗条件下从第二透光区1112发出的光对按钮17照明,且对按钮17起到指引作用,方便乘员准确地找到按钮17解锁带扣。例如第二透光区1112可以在开口的周向延伸为倒置的U型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锁舌通道101和按钮17在壳体11上可以并排布置,第一透光区1111沿锁舌通道101的远离按钮17的一侧边沿延伸,第二透光区1112沿按钮17的远离锁舌通道101的一侧边沿延伸。这样使第一透光区1111和第二透光区111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便于乘员对第一透光区1111和第二透光区1112分辨,从而使从第一透光区1111和第二透光区1112发出的光起到很好的指引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壳体11包括主壳112和端盖111,主壳112在第二方向(例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上的一端敞开,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端盖111封盖在主壳112的敞开侧,透光区形成于端盖111上。这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进一步地,端盖111由两种材料通过二次成型或者双色注塑的方式制作而成,基体材料为常用塑胶,一般为黑色以达到吸收光线的作用,而第一透光区1111和第二透光区1112则可以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质的聚碳酸酯(PC),以使内部第一导光件14和第二导光件15传输的光线透过并显示出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主壳112与端盖111可拆卸连接。由此便于带扣的组装,且主壳112与端盖111可分别更换使用,降低维修更换成本。例如可以在端盖111上设置四个凸出的卡扣,在主壳112中设置对应的扣位,且扣位带有一定斜度的导向斜面,以便于端盖111与主壳112顺利扣合。
进一步地,在端盖111靠近主壳112敞开侧的一侧,设置有凹槽,第一导光件14和第二导光件15安装固定在凹槽内,且第一导光件14的部分位于第一透光区1111后面,第二导光件15的部分位于第二透光区1112后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主壳112包括在第三方向(例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上对接的第一半壳1121和第二半壳1122,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半壳1121与第二半壳1122可拆卸连接。这样便于主壳112的组装,可对第一半壳1121和第二半壳1122分别更换使用,降低维修更换成本。例如可以在第一半壳1121和第二半壳1122上设置两个引导柱和四对卡扣。进一步地,在第二半壳1122第二方向上的前端部分可以设置凹槽,控制板16固定在该凹槽内。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座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安全带带扣1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通过设置透光区,以及在导光件的两个间隔的不同部位分别设置第一光源12和第二光源13,使导光件在透光区透出的光亮更加均匀,照亮效果更理想和美观。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座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透光区,以及在导光件的两个间隔的不同部位分别设置第一光源12和第二光源13,使导光件在透光区透出的光亮更加均匀,照亮效果更理想和美观。
下面将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车辆的座椅。
如图1-图4所示,座椅包括座椅主体和设于座椅主体上的安全带带扣10,安全带带扣10用于与设于车身或座椅主体上的安全带的锁舌进行锁止配合,用于保证乘客的安全。
其中,安全带带扣10包括壳体11、第一光源12、第二光源13、导光件、控制板16和按钮17以及接电线18。壳体11包括主壳112和端盖111,主壳112在第三方向上分为第一半壳1121和第二半壳1122,第一半壳1121和第二半壳1122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四对卡扣及两个引导柱卡接,同时第一半壳1121与第二半壳1122卡接形成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敞开的主壳112,且设有四个扣位,端盖111设有与扣位对应的四个凸出的卡扣,从而使端盖111卡接封盖在主壳112的敞开侧。
端盖111上设置有透光区,透光区分为第一透光区1111和第二透光区1112,且端盖111中部设有开口,按钮17设置在端盖111开口的上侧部位,下侧形成锁舌通道101,第一透光区1111呈长条状,大致位于锁舌通道101下边缘位置,第二透光区1112呈倒扣的U型区域,在端口边缘大致包围按钮17的三条边。在端盖111靠近主壳112敞开侧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导光件安装固定在凹槽内,且导光件设有第一导光件14和第二导光件15,第一导光件14的部分位于第一透光区1111后面,第二导光件15的部分位于第二透光区1112后面。
第一光源12和第二光源13固定在控制板16的两侧上,控制固定在主壳112的第二半壳1122第二方向的前侧位置,使第一光源12贴合到第一导光件14和第二导光件15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第二光源13贴合到第一导光件14和第二导光件15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端。第一导光件14背离第一透光区1111的一侧表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连续的圆弧形凸起,第二导光件15背离第二透光区1112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二凹槽151,凹槽内设置连续的圆弧形凸起。
在夜间或者昏暗环境下,乘员需要解除安全带带扣10或者锁定安全带带扣10时,第一光源12和第二光源13发光,同时向第一导光件14和第二导光件15的两端提供光源,光线在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内反射、漫射、折射等最终发出均匀而明亮的光,光线从第一透光区1111和第二透光区1112发射出来,分别对按钮17位置和锁舌通道101进行照明,指引乘员解锁带扣或者插入锁舌。
由此,从第一透光区1111和第二透光区1112发出的光亮更加均匀,照亮效果更理想和美观,同时也可以对乘员使用安全带扣时在安全带带扣10处起到很好的指引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安全带带扣,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透光区,所述壳体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光源位于所述第二光源的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二光源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且大于所述第二光源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
导光件,所述导光件设于所述壳体内,
其中,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发射的光经所述导光件传导后从所述透光区透出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带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设于所述控制板上且位于所述控制板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的背离所述透光区的一侧表面设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导光件的一端朝向另一端的方向上依次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形成为圆弧形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的背离所述透光区的一侧形成有凹槽,多个所述凸起形成于所述凹槽的底壁。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包括多个,多个所述透光区在所述壳体上间隔布置,所述导光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导光件与多个所述透光区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带带扣,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透光区包括第一透光区和第二透光区,多个所述导光件包括第一导光件和第二导光件,
其中,所述壳体内具有锁舌通道,所述第一透光区沿所述锁舌通道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导光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区的内侧;
所述安全带带扣还包括按钮,所述第二透光区沿所述按钮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二导光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透光区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带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通道和所述按钮在所述壳体上并排布置,所述第一透光区沿所述锁舌通道的远离所述按钮的一侧边沿延伸,所述第二透光区沿所述按钮的远离所述锁舌通道的一侧边沿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壳和端盖,所述主壳在第二方向上的一端敞开,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端盖封盖在所述主壳的敞开侧,所述透光区形成于所述端盖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带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与所述端盖可拆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带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包括在第三方向上对接的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半壳与所述第二半壳可拆卸连接。
12.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带扣。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椅。
CN202222549729.7U 2022-09-26 2022-09-26 安全带带扣和具有其的座椅及车辆 Active CN219172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49729.7U CN219172359U (zh) 2022-09-26 2022-09-26 安全带带扣和具有其的座椅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49729.7U CN219172359U (zh) 2022-09-26 2022-09-26 安全带带扣和具有其的座椅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2359U true CN219172359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76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49729.7U Active CN219172359U (zh) 2022-09-26 2022-09-26 安全带带扣和具有其的座椅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23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26149B2 (ja) 自動車用の充電フラップ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または給油フラップモジュール
US7213952B2 (en) Interior illuminator for automobile
US9016914B2 (en) Light source unit assembly
JP4419990B2 (ja) 車両室内用照明装置
US8926150B2 (en) Lighting device for vehicle
US10722002B2 (en) Illuminated belt buckle for a seat belt device of a motor vehicle
JP5802103B2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
JP7256419B2 (ja) 車両用内装材
US5176439A (en) Illuminated seat belt buckle
CN108692225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内部照明模块
JP5450036B2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
JP4700081B2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
CN219172359U (zh) 安全带带扣和具有其的座椅及车辆
US10413021B2 (en) Illuminated seat belt buckle
US7461959B2 (en) Cigarette lighter
JP6862119B2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
CN209655207U (zh) 发光装置和车辆
JP5450035B2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
CN109793318B (zh) 用于安全带的发光锁扣
CN114901994A (zh) Led照明装置
CN219115334U (zh) 氛围灯装置及具有该氛围灯装置的汽车
CN216431581U (zh) 车灯结构及车辆
CN219063220U (zh) 一种厚壁光导氛围灯的导光结构
US20220281331A1 (en) Locking Device for Illuminating The Plug Contour of a Charging Socket of an Electric Vehicle
US20220185175A1 (en) Illumination module for illuminating a region of a vehicle compon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