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66802U - 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66802U
CN219166802U CN202223506415.5U CN202223506415U CN219166802U CN 219166802 U CN219166802 U CN 219166802U CN 202223506415 U CN202223506415 U CN 202223506415U CN 219166802 U CN219166802 U CN 219166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ll
fixedly connected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traction device
sarcopen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064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丽萍
刘贻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ongsheng Hospital Guangzhou Geriatric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5064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66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66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66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涉及牵引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连接有绑定机构,所述绑定机构连接有穿戴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机构与绑定机构和穿戴机构的相互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者在需要牵引康复时的便利性与实用性,通过设置的绑定机构从而为使用者在使用时,为使用者提供更加舒适的绑定效果,并通过设置绑定机构与支撑机构之间可拆卸的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便于使用者在使用时的实用性,并通过设置的可调节的穿戴机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根据不同使用者在使用时的便利性与适配性。

Description

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牵引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外部的装置为肌少症患者进行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促进其康复的专业医疗设施。
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部分牵引装置以固定的绑定效应,从而在不同体型的使用者在使用时,可能会为使用者带来并不舒适的使用感,并且在使用者使用时,常常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看护,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因使用者的个人因素,可能会导致使用者摔倒从而产生严重的后果。且现有的部分牵引装置,大多以固定的绑定从而对使用者进行绑定,而使用者在使用时,常常可能会因身体部位与装置之间产生摩擦,从而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感到一定的不适性,且因装置为肌少症患者进行使用,在肌少症患者无法有效作用整体肌肉从而产生有效的控制力时,现有的部分牵引装置可能会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因个人因素从而无法有效地使用牵引装置,从而对使用造成一定的不便于与不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连接有绑定机构,所述绑定机构连接有穿戴机构,所述穿戴机构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内部一侧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槽体,所述外壳贯穿连接有旋杆,所述旋杆一端卡合连接有弹簧装置,所述旋杆中部处贯穿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旋杆贯穿连接有控制块,所述控制块嵌合连接有控制齿轮,所述控制齿轮一侧卡齿处嵌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上侧卡齿处啮合连接有第一移动履块,所述从动齿轮下侧卡齿处啮合连接有第二移动履块,所述第二移动履块卡合连接有第二控制槽,所述第二控制槽相对处上方一侧设有第一控制槽,所述第一控制槽远离外壳处设有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相对处设有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上方面一侧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第一支撑体上方面外侧处固定连接有腋窝槽,所述第一支撑体内部周侧处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第一支撑体连接处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所述第一支撑体下方一侧处固定连接有绑定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绑定机构设有受力杆。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受力杆卡合连接有中空压管。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中空压管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中空压管底部固定连接有衔接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衔接块内侧处固定连接有腰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腰带两侧处贯穿连接有扣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于扣带下方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机构两侧处设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机构与绑定机构和穿戴机构的相互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者在需要牵引康复时的便利性与实用性,通过设置的绑定机构从而为使用者在使用时,为使用者提供更加舒适的绑定效果,并通过设置绑定机构与支撑机构之间可拆卸的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便于使用者在使用时的实用性,并通过设置的可调节的穿戴机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根据不同使用者在使用时的便利性与适配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的整体机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的穿戴机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的穿戴机构中调节机构外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的穿戴机构中调节机构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的立体机构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的绑定机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支撑机构;11、把手;
2、绑定机构;21、腰带;22、扣带;23、中空压管;24、受力杆;25、减震弹簧;26、衔接块;
3、穿戴机构;31、第一支撑体;32、第二支撑体;33、腋窝槽;34、固定带;35、垫块;36、伸缩装置;37、外壳;38、旋杆;39、第一移动履块;310、第二移动履块;311、第一控制槽;312、第二控制槽;313、从动齿轮;314、限位块;315、限位槽体;316、控制块;317、控制齿轮;318、弹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支撑机构1连接有绑定机构2,通过设置的支撑机构1从而为绑定机构2在使用时提供绑定的效果;绑定机构2连接有穿戴机构3,通过设置的穿戴机构3从而在绑定机构2绑定时提供穿戴的效果。穿戴机构3设有外壳37,外壳37内部一侧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槽体315,外壳37贯穿连接有旋杆38,旋杆38一端卡合连接有弹簧装置318,弹簧装置318为旋杆38提供弹出的作用力,旋杆38中部处贯穿连接有限位块314,限位块314可卡合进限位槽体315中,且旋杆38需控制限位块314卡入限位槽体315一侧的可旋转处方可旋转,旋杆38贯穿连接有控制块316,控制块316嵌合连接有控制齿轮317,当旋杆38进行旋转时,将带动控制块316进行旋转,从而使控制齿轮317进行旋转,控制齿轮317一侧卡齿处嵌合连接有从动齿轮313,当控制齿轮317进行旋转时,将带动从动齿轮313进行旋转,从动齿轮313上侧卡齿处啮合连接有第一移动履块39,从动齿轮313下侧卡齿处啮合连接有第二移动履块310,第二移动履块310卡合连接有第二控制槽312;第二控制槽312相对处上方一侧设有第一控制槽311,且第一控制槽311同开槽连接有第一移动履块39,当从动齿轮313进行旋转时,将控制第一移动履块39与第二移动履块310进行相对位置的移动。第一控制槽311远离外壳37处设有第二支撑体32,第二支撑体32相对处设有第一支撑体31,且第一移动履块39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体31,而第二移动履块310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体32,当第一移动履块39与第二移动履块310进行相对位置的移动时;将控制第一支撑体31与第二支撑体32进行同步的相对移动。第一支撑体31上方面一侧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带34,第二支撑体32上方面一侧处同固定连接有固定带34;第一支撑体31上方面外侧处固定连接有腋窝槽33,第二支撑体32上方面外侧处同固定连接有腋窝槽33;第一支撑体31内部周侧处固定连接有垫块35,第二支撑体32内部周侧处同固定连接有垫块35。第一支撑体31连接处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36,而第一支撑体31与第二支撑体32通过伸缩装置36进行连接,第一支撑体31下方一侧处固定连接有绑定机构2。
实施例2
如图1-图6所示,绑定机构2设有受力杆24,且受力杆24设有两处固定于第一支撑体31与第二支撑体32下方面一侧处,通过设置的受力杆24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绑定机构2与穿戴机构3之间的稳定性,并提高了穿戴时一体化的程度,更加契合于穿戴者。受力杆24卡合连接有中空压管23,通过设置的中空压管23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受力杆24在绑定机构2上的稳定性。中空压管23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25,通过设置的减震弹簧25与受力杆24和中空压管23的相互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穿戴者在使用时,通过减震弹簧25提供的减震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装置对人体的摩擦力,并减少人体因重力与装置直接接触的不适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于不同体型的使用者的适配性。中空压管23底部固定连接有衔接块26,通过设置的衔接块26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绑定机构2的稳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者的安全性。衔接块26内侧处固定连接有腰带21,通过设置的腰带21,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性,并因与其他结构的相互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者的安全性。腰带两21侧处贯穿连接有扣带22,扣带22具有自行收缩的效果,通过对于不同体型的使用者在使用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者的适配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衔接块26底面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1,通过设置的支撑机构1与衔接块26的相互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者在使用支撑机构1时与绑定机构2相互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者的便利性,并且衔接块26与支撑机构1为螺栓固定,从而可进行拆装。支撑机构1两侧处设有把手11,通过设置的把手11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者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与便利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者的安全性。
工作原理:
如图1-图6所示,通过设置的支撑机构1与绑定机构2和穿戴机构3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为使用者提供更加好的使用体验。通过穿入设于第一支撑体31与第二支撑体32上设立的固定带34,并将腋窝放置于腋窝槽33时,此时上身被垫块35所支撑,此时通过对旋杆38施加压力并压入弹簧装置318中,并将限位块314推入限位槽体315中可旋转的位置,此时旋转旋杆38带动控制块316,并通过控制块316带动控制齿轮317进行旋转,而控制齿轮317旋转时,将带动从动齿轮313进行旋转,当从动齿轮313进行旋转时,将带动与第一控制槽311与第二控制槽312嵌合连接的第一移动履块39与第二移动履块310,此时第一移动履块39与第二移动履块310将以相对的位置进行移动,当第一移动履块39与第二移动履块310进行相对移动时,将带动第一支撑体31与第二支撑体32进行相对移动,此时伸缩装置36将进行移动,当移动至合适位置时,此时停止旋转旋杆38,弹簧装置318将携带着限位块314的旋杆38卡入限位槽体315中,从而进行固定,当需要解锁时,此时以相同操作,并以反方向旋转旋杆38从而进行解锁。当旋转至合适位置时,此时将腰带21上的扣带22进行扣紧,并将支撑机构1与衔接块26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从而完成三者的连接,当行走时,握紧支撑机构1两侧的把手11,此时所传递的作用力,将通过受力杆24压缩设置于中空压管23中的减震弹簧25进行缓冲,从而完成牵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1),所述支撑机构(1)连接有绑定机构(2),所述绑定机构(2)连接有穿戴机构(3),所述穿戴机构(3)设有外壳(37),所述外壳(37)内部一侧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槽体(315),所述外壳(37)贯穿连接有旋杆(38),所述旋杆(38)一端卡合连接有弹簧装置(318),所述旋杆(38)中部处贯穿连接有限位块(314),所述旋杆(38)贯穿连接有控制块(316),所述控制块(316)嵌合连接有控制齿轮(317),所述控制齿轮(317)一侧卡齿处嵌合连接有从动齿轮(313),所述从动齿轮(313)上侧卡齿处啮合连接有第一移动履块(39),所述从动齿轮(313)下侧卡齿处啮合连接有第二移动履块(310),所述第二移动履块(310)卡合连接有第二控制槽(312),所述第二控制槽(312)相对处上方一侧设有第一控制槽(311),所述第一控制槽(311)远离外壳(37)处设有第二支撑体(32),所述第二支撑体(32)相对处设有第一支撑体(31),所述第一支撑体(31)上方面一侧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带(34),所述第一支撑体(31)上方面外侧处固定连接有腋窝槽(33),所述第一支撑体(31)内部周侧处固定连接有垫块(35),所述第一支撑体(31)连接处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36),所述第一支撑体(31)下方一侧处固定连接有绑定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机构(2)设有受力杆(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杆(24)卡合连接有中空压管(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压管(23)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压管(23)底部固定连接有衔接块(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块(26)内侧处固定连接有腰带(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21)两侧处贯穿连接有扣带(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设置于扣带(22)下方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两侧处设有把手(11)。
CN202223506415.5U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 Active CN219166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6415.5U CN219166802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6415.5U CN219166802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66802U true CN219166802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8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06415.5U Active CN219166802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668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16674C (en) External structural brace apparatus
US20100000546A1 (en) Safe jacket for senior and patient who need remedial exercise and exercis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11813223B2 (en) External structural brace apparatus
US20150018737A1 (en) External Structural Brace Apparatus
CN219166802U (zh) 一种肌少症患者康复运动防摔倒牵引装置
CN210302222U (zh) 一种膝关节锻炼器材
CN209751335U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护理约束装置
KR101666206B1 (ko) 어깨관절 외전보조기
CN212630995U (zh) 立式康复治疗装置
CN213822380U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
CN211271493U (zh) 一种可穿戴式行走保护矫正装置
CN115501081A (zh) 一种调节锁紧机构、膝关节康复运动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
CN112057222A (zh) 立式康复治疗装置
CN214180910U (zh) 一种下肢功能位简易护理垫
CN207125825U (zh) 一种康复护理的支架
CN216365829U (zh) 一种踝泵运动装置
CN214049624U (zh) 一种穿戴式步行器
CN214434702U (zh) 一种肩轴手术术后固定支具
CN220938777U (zh) 一种康复理疗带
CN214858922U (zh) 一种单腿助行器
CN213555212U (zh) 一种放疗后上肢护理锻炼装置
CN211325966U (zh) 一种能够快速安装的头颈联合固定器
CN215651830U (zh) 一种脊柱护理辅助矫正装置
CN213666672U (zh) 立式腰部按摩装置
CN220877017U (zh) 一种腰椎支撑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3

Address after: No. 3016 Chuangye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70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Dongsheng hospital (Guangzhou geriatric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Address before: No. 3016 Chuangye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Patentee before: Liu L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