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62675U - 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62675U
CN219162675U CN202223135498.1U CN202223135498U CN219162675U CN 219162675 U CN219162675 U CN 219162675U CN 202223135498 U CN202223135498 U CN 202223135498U CN 219162675 U CN219162675 U CN 219162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anel
touch device
touch
elastic rod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354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拓夏
林日展
李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ew Degre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w Degre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w Degre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w Degre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0997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54904U/zh
Priority to CN202223135498.1U priority patent/CN219162675U/zh
Priority to CN202321607945.0U priority patent/CN220154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62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626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具有一内腔的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控制单元,触控装置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机壳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触控装置的安装结构,触控装置包括触控面板和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压力传感机构包括弹性杆和设置在弹性杆上的压力传感器,弹性杆的一端与机壳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触控面板固定连接;安装结构具有供触控面板置入的安装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识别用户在触控面板上施加压力的大小和位置,提升触控装置的检测精度,实现多级压力触控和压力滑动触控,能够兼容多种操作方式,从而使其能够输入更为多样化的操作指令,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许多现有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手表、手柄等)中,配置有供用户输入操作指令的输入组件(如按键、摇杆等);按键输入组件在用户进行操作时,一般需要用户按压较大的力度才能按下按键并实现输入指令,连续按压按键进行指令输入的间隔时间较长,只能区分“抬起”和“按下”两种状态,存在使用寿命较短,且凸出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影响电子设备外形美观等缺点;摇杆输入组件的整体体积较大,且用户操作时动作幅度较大,不适用于体积较小的电子设备;由上述可知,现有电子设备配置的输入组件功能单一,且部分输入组件受限于操作场景,影响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电子设备上配置有压力触控输入组件,通过检测用户手指在触控面板上操作时,施加给触控面板的压力,引起内部电子元器件的微小电容变化,获取到手指的触控信息,从而实现输入操作指令,进而提升电子设备操作的便捷性。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压力触控输入组件的检测精度较低,无法精准获取到手指在触控面板上的操作信息,导致难以实现兼容多种操作方式,造成电子设备的压力触控输入组件的功能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子设备的压力触控输入组件的检测精度较低,难以兼容多种操作方式,造成其功能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触控装置,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具有一内腔的机壳和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控制单元,所述触控装置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触控装置的安装结构,所述触控装置包括触控面板和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所述压力传感机构包括弹性杆和设置在所述弹性杆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弹性杆的一端与所述机壳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触控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结构具有供所述触控面板置入的安装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与所述弹性杆固定连接的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至少两个形变感应电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形变感应电阻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形变感应电阻与另外两个所述形变感应电阻呈同向并排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的底部凸设形成有定位凸起,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贯穿设置有供所述定位凸起穿透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凸起穿过所述定位孔并与所述弹性杆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定位凸起上的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孔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震动机构,用于根据所述触控面板所受压力值的大小,传输震动反馈至所述触控面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震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机壳的内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线圈,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触控面板的底面的磁吸件;
或,所述震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机壳的内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磁吸件,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触控面板的底面的线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的底面向内凹陷形成有限位槽,用于安装所述线圈或所述磁吸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震动机构为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线性马达;
或,所述震动机构为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压电陶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触控装置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具有一内腔的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控制单元,触控装置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机壳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触控装置的安装结构,通过机壳上的安装结构将触控装置安装在电子设备,用户可通过操作触控装置,对设置在机壳的内腔中的控制单元输送操作指令。触控装置包括触控面板和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安装结构具有供触控面板置入的安装槽,将触控面板盖设在安装槽上,使电子设备的外形更为平整美观。压力传感机构包括弹性杆和设置在弹性杆上的压力传感器,弹性杆的一端与机壳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触控面板固定连接,当用户施加压力至触控面板进行操作时,与触控面板固定连接的弹性杆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压力传感器也随之发生形变,实现对控制单元输送操作指令;当用户施加至触控面板的压力发生变化时,弹性杆的形变程度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使压力传感器的形变也随之变化,使压力传感器输出信号大小发生变化,进而实现输送不同的操作指令至控制单元,即通过改变施加至触控面板压力的大小,实现输入不同的操作指令至控制单元;同时由于触控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当用户施加不同的压力作用在触控面板的相同位置时,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输出的信号量的绝对值不同,但其输出的信号量的比值相同,当用户施加的压力作用在触控面板的不同位置时,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输出的信号量比值不同,即可通过检测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输出的信号量比值,确定用户对触控面板的施力位置。触控装置通过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识别用户在触控面板上施加压力的大小和位置,提升触控装置的检测精度,实现多级压力触控和压力滑动触控,能够兼容多种操作方式,从而使其能够输入更为多样化的操作指令,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子设备的压力触控输入组件的检测精度较低,难以兼容多种操作方式,造成其功能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所述机壳上的上述的触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包括具有一内腔的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控制单元,以及设置在机壳上的上述的触控装置,触控装置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机壳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触控装置的安装结构,通过机壳上的安装结构将触控装置安装在电子设备,用户可通过操作触控装置,对设置在机壳的内腔中的控制单元输送操作指令。触控装置包括触控面板和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安装结构具有供触控面板置入的安装槽,将触控面板盖设在安装槽上,使电子设备的外形更为平整美观。压力传感机构包括弹性杆和设置在弹性杆上的压力传感器,弹性杆的一端与机壳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触控面板固定连接,当用户施加压力至触控面板进行操作时,与触控面板固定连接的弹性杆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压力传感器也随之发生形变,实现对控制单元输送操作指令;当用户施加至触控面板的压力发生变化时,弹性杆的形变程度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使压力传感器的形变也随之变化,使压力传感器输出信号大小发生变化,进而实现输送不同的操作指令至控制单元,即通过改变施加至触控面板压力的大小,实现输入不同的操作指令至控制单元;同时由于触控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当用户施加不同的压力作用在触控面板的相同位置时,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输出的信号量的绝对值不同,但其输出的信号量的比值相同,当用户施加的压力作用在触控面板的不同位置时,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输出的信号量比值不同,即可通过检测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输出的信号量比值,确定用户对触控面板的施力位置。电子设备通过触控装置的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识别用户在触控面板上施加压力的大小和位置,提升触控装置的检测精度,实现多级压力触控和压力滑动触控,能够兼容多种操作方式,从而使其能够输入更为多样化的操作指令,使电子设备使用更为便捷,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装置在固定力作用在触控面板不同位置时,两个压力传感机构的相对信号量与固定力的作用位置的关系的折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装置的压力传感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装置的压力传感机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压力传感器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触控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触控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触控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触控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触控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提供的触控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提供的触控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提供的触控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机壳;11、内腔;12、安装槽;2、触控面板;21、定位凸起;3、压力传感机构;31、弹性杆;32、压力传感器;321、电路板;322、形变感应电阻;4、震动机构;41、支撑架;42、线圈;43、磁吸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实施例一,触控装置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具有一内腔11的机壳1和设置在机壳1内的控制单元,触控装置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机壳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触控装置的安装结构,通过机壳1上的安装结构将触控装置安装在电子设备,用户可通过操作触控装置,对设置在机壳1的内腔11中的控制单元输送操作指令。触控装置包括触控面板2和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3,安装结构具有供触控面板2置入的安装槽12,将触控面板2盖设在安装槽12上,使电子设备的外形更为平整美观。压力传感机构3包括弹性杆31和设置在弹性杆31上的压力传感器32,弹性杆31的一端与机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触控面板2固定连接,当用户施加压力至触控面板2进行操作时,与触控面板2固定连接的弹性杆31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压力传感器32也随之发生形变,实现对控制单元输送操作指令;当用户施加至触控面板2的压力发生变化时,弹性杆31的形变程度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使压力传感器32的形变也随之变化,使压力传感器32输出信号大小发生变化,进而实现输送不同的操作指令至控制单元,即通过改变施加至触控面板2压力的大小,实现输入不同的操作指令至控制单元;同时由于触控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3,当用户施加不同的压力作用在触控面板2的相同位置时,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3输出的信号量的绝对值不同,但其输出的信号量的比值相同,当用户施加的压力作用在触控面板2的不同位置时,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3输出的信号量比值不同,即可通过检测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3输出的信号量比值,确定用户对触控面板2的施力位置。触控装置通过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3识别用户在触控面板2上施加压力的大小和位置,提升触控装置的检测精度,实现多级压力触控和压力滑动触控,能够兼容多种操作方式,从而使其能够输入更为多样化的操作指令,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在本实施例中,此处对触控面板2的具体结构和材质不作限定。可选地,触控面板2可选用金属材质或者塑料材质,便于批量生产。可选地,触控面板2的底部凸设形成有定位凸起21,安装槽12的槽底贯穿设置有供定位凸起21穿透的定位孔,通过将触控面板2底部的定位凸起21穿透安装槽12内的定位孔,使得作业人员能够快速将触控面板2安装至电子设备上的预设位置,精准地盖设在安装槽12的槽口,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定位凸起21穿过定位孔并置入机壳1的内腔11,与弹性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实现当用户施加压力至触控面板2进行操作时,与触控面板2的定位凸起21固定连接的弹性杆31在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从而使弹性杆31上的压力传感器32也随之发生形变,进而实现对控制单元输送操作指令。此处对触控面板2的定位凸起21和弹性杆31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定,可采用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等连接方式;可选地,定位凸起21和弹性杆31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螺纹连接、焊接或者胶粘连接等连接方式。
可选地,触控装置还包括套设在定位凸起21上的密封圈,用于密封定位凸起21与定位孔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能够防止灰尘、杂质或者水珠通过定位凸起21与定位孔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进入机壳1的内腔11,对设置在机壳1内的部件造成损坏,有利于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可选地,密封圈为套设在定位凸起21上的硅胶或者泡棉,利用其具有弹性的特性,使得触控面板2在受外力作用时,能够相对机壳1发生偏移,从而能够实现震动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机构3的弹性杆31的一端与触控面板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机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此处对弹性杆31和机壳1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定,可采用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等连接方式;可选地,弹性杆31和机壳1的内壁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螺纹连接、焊接或者胶粘连接等连接方式。此处对弹性杆31的具体结构和材质不作限定;可选地,弹性杆31可选用金属、塑料或者玻纤板等材质;优选地,弹性杆31选用钢材质制成,其厚度为0.1毫米至0.4毫米之间。
可选地,弹性杆31和压力传感器32之间采用胶粘连接,在弹性杆31和压力传感器32之间设置有胶粘层,将压力传感器32稳固地固定在弹性杆31上,使得弹性杆31能够将外力传递至压力传感器32,使压力传感器32发生形变并输出电信号,进而实现对控制单元输送操作指令;可选地,胶粘层可为环氧胶或丙烯酸胶等。
可选地,压力传感器32包括与弹性杆31固定连接的电路板321和设置在电路板321上的至少两个形变感应电阻322,电路板321上设置有用于电性连接至少两个形变感应电阻322的线路,通过电路板321将弹性杆31所受的外力传递至形变感应电阻322,使形变感应电阻322随之发生形变,从而使形变感应电阻322的阻值发生变化,进而实现输出电信号;当用户施加至触控面板2的压力发生变化时,弹性杆31的形变程度也随之发生变化,与弹性杆31固定连接的压力传感器32的形变随之变化,从而使形变感应电阻322的形变随之变化,进而改变压力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量的绝对值,由于在一定范围内各个部件的变化之间呈线性关系,因此压力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量与用户施加压力的大小呈线性关系,实现输送不同的电信号至控制单元,即通过改变施加至触控面板2压力的大小,实现输入不同的操作指令至控制单元,从而实现多级压力触控。此处对压力传感器32的电路板321材质不作限定;可选地,电路板321可采用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I塑胶(Polyimide,聚酰亚胺)、柔性电路板321或玻纤板等。此处对压力传感器32上的形变感应电阻322的数量、具体结构以及布设方式不作限定。可选地,形变感应电阻322的数量为两个或者四个;优选地,形变感应电阻322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形变感应电阻322与另外两个形变感应电阻322呈同向并排设置,从线路布设方式上,四个形变感应电阻322组合成惠斯通电桥,当弹性杆31所受的外力传递至压力传感器32并使其发生形变时,其中两个同向并排设置的形变感应电阻322的形变量大于另外两个同向并排设置的形变感应电阻322的形变量,通过四个形变感应电阻322组合成的惠斯通电桥,将会输出差分电压信号。可选地,压力传感器32上的形变感应电阻322可采用金属应变丝、高分子应变电阻或者硅基应变电阻等。
请进一步参阅图1至图2,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机壳1内的震动机构4,用于根据触控面板2所受压力值的大小,传输震动反馈至触控面板2,当用户施加一定的压力至触控面板2进行操作时,压力传感器32输出电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预设控制逻辑,通过处理电路输出执行指令至震动机构4,使得震动机构4作业产生震动,并将震动反馈至触控面板2被用户感知,实现用户在操作触控装置时,能够获取到触控装置提供的震动反馈,丰富交互操作的多样性,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
可选地,震动机构4包括与机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架41、设置在支撑架41上的线圈42,以及固定连接在触控面板2的底面的磁吸件43,当用户施加一定的压力至触控面板2进行操作时,压力传感器32输出电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预设控制逻辑,通过处理电路按需求输送一定的交变脉冲电流至线圈42,线圈42产生磁性方向交变的磁场,磁吸件43受到方向交变的磁力作用,由于触控面板2与磁吸件43固定连接,触控面板2与弹性杆31连接,弹性杆31具有弹性,所以在交变磁力的作用下触控面板2相对机壳1发生偏移震动,产生震动被用户感知,实现用户在操作触控装置时,能够获取到触控装置提供的震动反馈,丰富交互操作的多样性,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此处对支撑架41的材质、具体结构,以及连接方式不作限定;可选地,支撑架41可选用有磁导率材料或者没有磁导率材料;优选地,支撑架41选用相对磁导率大于50的材料制成,使得支撑架41能够增大线圈42的电磁力;可选地,支撑架41可选用硅钢或者SUS430不锈钢。可选地,支撑架4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绕设线圈42的安装凸起。可选地,支撑架41和机壳1的内壁之间可采用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等连接方式;可选地,支撑架41和机壳1的内壁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螺纹连接、焊接或者胶粘连接等连接方式。可选地,支撑架41的两端与机壳1的内壁的连接处和弹性杆31与机壳1的内壁的连接处可为同一位置或者不同位置。
可选地,震动机构4的线圈42和磁吸件43间隔设置,其间距大于磁吸件43受到方向交变的磁力作用产生震动时产生的位移。
可选地,触控面板2的底面向内凹陷形成有限位槽,用于安装磁吸件43,使得作业人员能够将磁吸件43快速精准地安装至预设位置,提高作业效率,同时有利于缩小触控装置的整体体积,减少所需占用机壳1内的安装空间。可选地,触控面板2的底面或者磁吸件43的底面与机壳1之间设置有间隙,使得触控面板2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发生轻微变形,同时能够在触控面板2所受外力过大时,防止触控面板2的变形量过大,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延长触控装置的使用寿命;可选地,触控面板2的底面或者磁吸件43的底面与机壳1之间的间距可为0.2毫米至5毫米之间;优选地,触控面板2的底面或者磁吸件43的底面与机壳1之间的间距为0.2毫米、0.5毫米、1毫米或者5毫米。
请参阅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实施例二,震动机构4包括与机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架41、设置在支撑架41上的磁吸件43,以及固定连接在触控面板2的底面的线圈42,当用户施加一定的压力至触控面板2进行操作时,压力传感器32输出电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预设控制逻辑,通过处理电路按需求输送一定的交变脉冲电流至线圈42,线圈42产生磁性方向交变的磁场,由于磁吸件43固定连接在支撑架41上,磁吸件43和线圈42之间存在方向交变的磁力,线圈42受到磁力作用,由于触控面板2与线圈42固定连接,触控面板2与弹性杆31连接,弹性杆31具有弹性,所以在交变磁力的作用下触控面板2相对机壳1发生偏移震动,产生震动被用户感知,实现用户在操作触控装置时,能够获取到触控装置提供的震动反馈,丰富交互操作的多样性,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可选地,触控面板2的底面向内凹陷形成有限位槽,用于安装线圈42,使得作业人员能够将线圈42快速精准地安装至预设位置,提高作业效率,同时有利于缩小触控装置的整体体积,减少所需占用机壳1内的安装空间。
请参阅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实施例三,触控装置包括触控面板2和压力传感机构3,压力传感机构3包括弹性杆31和设置在弹性杆31上的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32,弹性杆31的两个端部均与机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触控面板2的底部凸设形成有定位凸起21,电子设备的安装槽12的槽底贯穿设置有供定位凸起21穿透的定位孔,通过将触控面板2底部的定位凸起21穿透安装槽12内的定位孔,使得作业人员能够快速将触控面板2安装至电子设备上的预设位置,精准地盖设在安装槽12的槽口,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定位凸起21穿过定位孔并置入机壳1的内腔11,与弹性杆31固定连接,实现当用户施加压力至触控面板2进行操作时,施加在触控面板2的外力通过定位凸起21传递至弹性杆31,使弹性杆31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从而使弹性杆31上的压力传感器32也随之发生形变,进而实现对控制单元输送操作指令。
请参阅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实施例四,触控装置的震动机构4的支撑架4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压力传感机构3的弹性杆31的端部,触控面板2的定位凸起21和弹性杆31之间采用胶粘连接,并在定位凸起21和弹性杆31的连接处设置有硅胶或泡棉等可变形材质的材料连接,使得触控面板2在受外力作用时,能够通过定位凸起21和弹性杆31的连接处将外力传递至弹性杆31,从而使得弹性杆31能够将外力传递至压力传感器32,使压力传感器32发生形变并输出电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预设控制逻辑,通过处理电路按需求输送一定的交变脉冲电流至震动机构4的线圈42,线圈42产生磁性方向交变的磁场,吸引或排斥磁吸件43,磁吸件43受到方向交变的磁力作用,从而使触控面板2和支撑架41之间相互吸引和排斥,同时利用设置在定位凸起21和弹性杆31之间的硅胶或泡棉具有弹性的特性,使触控面板2能够相对机壳1发生偏移震动,实现被用户感知到震动效果。
请参阅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实施例五,触控装置的震动机构4包括支撑架41、设置在支撑架41上的线圈42,以及固定连接在机壳1的内壁上的磁吸件43,磁吸件43设置在线圈42的下方位置,支撑架4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压力传感机构3的弹性杆31的端部,触控面板2的定位凸起21、弹性杆31以及支撑架4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当用户施加一定的压力至触控面板2进行操作时,通过定位凸起21将外力传递至弹性杆31,弹性杆31将外力传递至压力传感器32,使压力传感器32发生形变并输出电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预设控制逻辑,通过处理电路按需求输送一定的交变脉冲电流至线圈42,线圈42产生磁性方向交变的磁场,由于磁吸件43固定连接在机壳1的内壁上,磁吸件43和线圈42之间存在方向交变的磁力,线圈42受到磁力作用,由于触控面板2与线圈42及支撑架41固定连接,触控面板2与弹性杆31连接,弹性杆31具有弹性,所以在交变磁力的作用下触控面板2相对机壳1发生偏移震动被用户感知,实现用户在操作触控装置时,能够获取到触控装置提供的震动反馈,丰富交互操作的多样性,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
请参阅图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实施例六,触控装置的震动机构4包括支撑架41、设置在支撑架41上的线圈42,以及固定连接在机壳1的内壁上的磁吸件43,磁吸件43设置在线圈42的上方位置;可选地,机壳1的内壁且位于线圈42的上方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定位槽,用于安装磁吸件43,使得作业人员能够将磁吸件43快速精准地安装至预设位置,提高作业效率,同时有利于缩小触控装置的整体体积,减少所需占用机壳1内的安装空间。支撑架4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压力传感机构3的弹性杆31的端部,触控面板2的定位凸起21、弹性杆31以及支撑架4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当用户施加一定的压力至触控面板2进行操作时,通过定位凸起21将外力传递至弹性杆31,弹性杆31将外力传递至压力传感器32,使压力传感器32发生形变并输出电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预设控制逻辑,通过处理电路按需求输送一定的交变脉冲电流至线圈42,线圈42产生磁性方向交变的磁场,由于磁吸件43固定连接在机壳1的内壁上,磁吸件43和线圈42之间存在方向交变的磁力,线圈42受到磁力作用,由于触控面板2与线圈42及支撑架41固定连接,触控面板2与弹性杆31连接,弹性杆31具有弹性,所以在交变磁力的作用下触控面板2相对机壳1发生偏移震动,被用户感知,实现用户在操作触控装置时,能够获取到触控装置提供的震动反馈,丰富交互操作的多样性,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
请参阅图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实施例七,触控装置的震动机构4为设置在机壳1内的线性马达,用于根据触控面板2所受压力值的大小,传输震动反馈至触控面板2;可选地,触控面板2的底面向内凹陷形成有用于安装震动机构4的固定槽,使得作业人员能够将震动机构4快速精准地安装至预设位置,提高作业效率,同时有利于缩小触控装置的整体体积,减少所需占用机壳1内的安装空间。当用户施加一定的压力至触控面板2进行操作时,压力传感器32输出电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预设控制逻辑,通过处理电路输出执行指令至震动机构4,使得震动机构4作业产生震动,并将震动反馈至触控面板2被用户感知,实现用户在操作触控装置时,能够获取到触控装置提供的震动反馈,丰富交互操作的多样性,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
请参阅图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实施例八,触控装置包括触控面板2和压力传感机构3,压力传感机构3包括弹性杆31和设置在弹性杆31上的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32,弹性杆31的两个端部均与机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触控面板2的底部凸设形成有定位凸起21,电子设备的安装槽12的槽底贯穿设置有供定位凸起21穿透的定位孔,通过将触控面板2底部的定位凸起21穿透安装槽12内的定位孔,使得作业人员能够快速将触控面板2安装至电子设备上的预设位置,精准地盖设在安装槽12的槽口,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定位凸起21穿过定位孔并置入机壳1的内腔11,与弹性杆31固定连接,实现当用户施加压力至触控面板2进行操作时,施加在触控面板2的外力通过定位凸起21传递至弹性杆31,使弹性杆31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从而使弹性杆31上的压力传感器32也随之发生形变,进而实现对控制单元输送操作指令。可选地,触控装置的震动机构4为设置在机壳1内的线性马达,用于根据触控面板2所受压力值的大小,传输震动反馈至触控面板2,将震动机构4固定连接在弹性杆31上,当用户施加一定的压力至触控面板2进行操作时,压力传感器32输出电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预设控制逻辑,通过处理电路输出执行指令至震动机构4,使得震动机构4作业产生震动,并将震动效果传递至触控面板2,被用户感知,实现用户在操作触控装置时,能够获取到触控装置提供的震动反馈,丰富交互操作的多样性,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
请参阅图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实施例九,触控装置包括触控面板2和压力传感机构3,压力传感机构3包括弹性杆31和设置在弹性杆31上的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32,弹性杆31的两个端部均与机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触控面板2的底部凸设形成有定位凸起21,电子设备的安装槽12的槽底贯穿设置有供定位凸起21穿透的定位孔,通过将触控面板2底部的定位凸起21穿透安装槽12内的定位孔,使得作业人员能够快速将触控面板2安装至电子设备上的预设位置,精准地盖设在安装槽12的槽口,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定位凸起21穿过定位孔并置入机壳1的内腔11,与弹性杆31固定连接,实现当用户施加压力至触控面板2进行操作时,施加在触控面板2的外力通过定位凸起21传递至弹性杆31,使弹性杆31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从而使弹性杆31上的压力传感器32也随之发生形变,进而实现对控制单元输送操作指令。可选地,触控装置的震动机构4为设置在机壳1内的压电陶瓷,将震动机构4设置在触控面板2和弹性杆31之间,并使震动机构4的相对两侧分别与触控面板2的底面和弹性杆31的表面相抵接,用于根据触控面板2所受压力值的大小,传输震动反馈至触控面板2。当用户施加一定的压力至触控面板2进行操作时,压力传感器32输出电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预设控制逻辑,通过处理电路输出执行指令至震动机构4,使得震动机构4作业产生震动,并将震动效果传递至与其相抵接的触控面板2,被用户感知,实现用户在操作触控装置时,能够获取到触控装置提供的震动反馈,丰富交互操作的多样性,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具有一内腔11的机壳1、设置在机壳1内的控制单元,以及设置在机壳1上的上述的触控装置,触控装置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机壳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触控装置的安装结构,通过机壳1上的安装结构将触控装置安装在电子设备,用户可通过操作触控装置,对设置在机壳1的内腔11中的控制单元输送操作指令。触控装置包括触控面板2和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3,安装结构具有供触控面板2置入的安装槽12,将触控面板2盖设在安装槽12上,使电子设备的外形更为平整美观。压力传感机构3包括弹性杆31和设置在弹性杆31上的压力传感器32,弹性杆31的一端与机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触控面板2固定连接,当用户施加压力至触控面板2进行操作时,与触控面板2固定连接的弹性杆31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压力传感器32也随之发生形变,实现对控制单元输送操作指令;当用户施加至触控面板2的压力发生变化时,弹性杆31的形变程度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使压力传感器32的形变也随之变化,使压力传感器32输出信号大小发生变化,进而实现输送不同的操作指令至控制单元,即通过改变施加至触控面板2压力的大小,实现输入不同的操作指令至控制单元;同时由于触控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3,当用户施加不同的压力作用在触控面板2的相同位置时,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3输出的信号量的绝对值不同,但其输出的信号量的比值相同,当用户施加的压力作用在触控面板2的不同位置时,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3输出的信号量比值不同,即可通过检测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3输出的信号量比值,确定用户对触控面板2的施力位置。电子设备通过触控装置的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3识别用户在触控面板2上施加压力的大小和位置,提升触控装置的检测精度,实现多级压力触控和压力滑动触控,能够兼容多种操作方式,从而使其能够输入更为多样化的操作指令,使电子设备使用更为便捷,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施例,凡在本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控装置,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具有一内腔的机壳和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控制单元,所述触控装置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触控装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装置包括触控面板和至少两个压力传感机构;所述压力传感机构包括弹性杆和设置在所述弹性杆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弹性杆的一端与所述机壳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触控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结构具有供所述触控面板置入的安装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与所述弹性杆固定连接的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至少两个形变感应电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感应电阻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形变感应电阻与另外两个所述形变感应电阻呈同向并排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的底部凸设形成有定位凸起,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贯穿设置有供所述定位凸起穿透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凸起穿过所述定位孔并与所述弹性杆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定位凸起上的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孔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震动机构,用于根据所述触控面板所受压力值的大小,传输震动反馈至所述触控面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机壳的内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线圈,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触控面板的底面的磁吸件;
或,所述震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机壳的内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磁吸件,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触控面板的底面的线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的底面向内凹陷形成有限位槽,用于安装所述线圈或所述磁吸件。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机构为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线性马达;
或,所述震动机构为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压电陶瓷。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所述机壳上的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装置。
CN202223135498.1U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9162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09976.XU CN220154904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触控装置及包含该触控装置的电子设备
CN202223135498.1U CN219162675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2321607945.0U CN220154903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触控装置及包含该触控装置的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35498.1U CN219162675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07945.0U Division CN220154903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触控装置及包含该触控装置的电子设备
CN202321609976.XU Division CN220154904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触控装置及包含该触控装置的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62675U true CN219162675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1426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35498.1U Active CN219162675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2321609976.XU Active CN220154904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触控装置及包含该触控装置的电子设备
CN202321607945.0U Active CN220154903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触控装置及包含该触控装置的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09976.XU Active CN220154904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触控装置及包含该触控装置的电子设备
CN202321607945.0U Active CN220154903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触控装置及包含该触控装置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21916267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54904U (zh) 2023-12-08
CN220154903U (zh) 2023-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78483B1 (ko) 휴대 단말기
US6937124B1 (en) Plane plate vibration device and switch employing the same
JP4305454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JP4478436B2 (ja) 入力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装置および入力装置の制御方法
US8547350B2 (en) Floating plane touch detection system
EP3165997B1 (en) Automotive input apparatus comprising a touch sensitive input device
EP1560013B1 (en) Pressure transmitter with Hall effect sensor
US20130201127A1 (en) Input device
US11796411B2 (en) Sensor with a flexible plate
CN212322231U (zh) 一种触控模组与一种电子设备
CN219162675U (zh) 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JP5102463B2 (ja) 流量センサ
CN217467634U (zh) 触控板、压力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4085769U (zh) 一种压力传感器组件及检测装置
US11573640B2 (en) Input device
CN114967949A (zh) 触控板、压力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4108486A1 (zh) 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0155629U (zh) 提供力感测和触觉输出的模块
CN214474934U (zh) 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2391154U (zh) 压力感应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8156597U (zh) 压力感应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20455817U (zh) 触控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6697221U (zh) 一种触控板以及电子设备
CN220188956U (zh) 触控板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9890635U (zh) 一种压力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