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57865U - 一种同层排水汇水器及汇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层排水汇水器及汇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57865U
CN219157865U CN202223294324.XU CN202223294324U CN219157865U CN 219157865 U CN219157865 U CN 219157865U CN 202223294324 U CN202223294324 U CN 202223294324U CN 219157865 U CN219157865 U CN 2191578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atchment
drainage
floor
water accum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9432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进锋
张荣誉
王兴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R&T Plumb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R&T Plumb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R&T Plumb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R&T Plumb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9432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578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578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578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层排水汇水器及汇水系统,用于埋置在楼板中,包括汇集部分、横管部分和立管部分,横管部分设有水封腔,立管部分与建筑主立管相接通,汇集部分与横管部分相连接并且汇集部分的下水段伸入水封腔内的水封液位之下;横管部分的顶面设有积水排出口,积水排出口处设有向下延伸至水封腔内的水封液位之下的积水排出通道,积水排出通道内设有单向阀以控制楼板上的积水单向流入水封腔中。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同层排水汇水器上直接设置二次排水结构以用于排出楼板上的积水,二次排水结构与汇水器共用水封,并设有单向阀,以在实现二次排水功能的同时又避免了臭气、流水返溢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同层排水汇水器及汇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同层排水汇水器,及应用其的同层排水汇水系统。
背景技术
同层排水系统排水横支管布置在本层,避免了由于排水横支管侵占下层空间而造成的产权不清晰、噪音干扰、渗漏风险等一系列麻烦和隐患。而同层排水系统一般设置有集成水封的排水汇水器,从而可以使得用水器具布局灵活、排水噪音小、结构简单紧凑,采用排水汇水器成为了同层排水系统的一种主要方式。对于降楼板式卫生间而言,器具的排水管道设置在本层楼板下降形成的沉箱(即楼板下沉区域)内,为了避免因排水管道渗漏等原因导致楼板沉箱内或管道井内积水,通常需要设置积水排出装置;而对于不降楼板式卫生间而言,器具的排水管道设置在本层楼板之上,其虽然没有沉箱积水问题,仍然也存在管道井内积水的问题,同时地砖结合层也可能积水,也需要设置积水排出装置。
然而,现有技术中同层排水系统大多通过在楼板上单独设置二次排水地漏或在建筑排水主立管上对应楼板的位置处设置单向阀等方案排出楼板处的积水。前者单独设置的二次排水地漏增加成本与施工难度,后者则由于建筑排水主立管内的正负气压频繁交替变化容易造成单向阀失效,臭气返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同层排水系统的积水排出结构增加了较高的成本以及施工难度,或者是单向阀容易失效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同层排水汇水器,其更加节约成本,无需额外单独设置二次排水结构而不会增加施工难度,功能可靠。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同层排水汇水器,用于埋置在楼板中,包括汇集部分、横管部分和立管部分,所述横管部分设有水封腔,所述立管部分与建筑主立管相接通,所述汇集部分与横管部分相连接并且汇集部分的下水段伸入所述水封腔内的水封液位之下;所述横管部分的顶面设有积水排出口,所述积水排出口处设有向下延伸至所述水封腔内的水封液位之下的积水排出通道,所述积水排出通道内设有单向阀以控制所述楼板上的积水单向流入所述水封腔中。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包括密封球,所述积水排出通道内设有用于支撑该密封球的限位座,所述排水汇水器未排水时,所述密封球下落并支撑于所述限位座上,所述排水汇水器排水时,所述密封球上移并关闭所述积水排出口。
优选的,所述限位座为一两端开口的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积水排出通道内,所述套管的内径小于所述密封球的外径,所述密封球支撑于所述套管的顶端,所述套管的顶端开设有缺口,所述密封球支撑在所述套管的顶端时,所述积水排出口通过所述缺口与所述套管的内腔相连通,积水通过所述套管流至所述水封腔中。
优选的,所述密封球的密度小于水。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为一浮筒,所述浮筒具有底端敞口的浮腔,所述浮筒设于所述积水排出通道内,所述浮筒的顶壁与所述积水排出口开闭配合,所述浮筒的顶壁向上延伸一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外径小于所述积水排出口的内径,所述限位柱向上穿出所述积水排出口,所述浮筒下落时,所述浮筒的顶壁与所述积水排出口相分离,且所述限位柱的顶端与所述积水排出口的边缘相限位配合。
优选的,所述横管部分的顶壁设有开口,一压盖密封盖接所述开口,所述压盖上设有所述积水排出口,所述积水排出通道与所述压盖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积水排出通道、所述压盖、所述单向阀组装为一体式结构。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同层排水汇水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同层排水汇水器,所述横管部分的顶壁与楼板的顶面相平齐,或者,横管部分的顶壁低于楼板的顶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同层排水汇水器的横管部分的顶面设有积水排出口,积水排出口处设有向下延伸至水封腔内的水封液位之下的积水排出通道,积水排出通道内设有单向阀以控制楼板上的积水单向流入水封腔中,也即,本实用新型在同层排水汇水器上直接设置二次排水结构以用于排出楼板上的积水,二次排水结构与汇水器共用水封,并设有单向阀,以在实现二次排水功能的同时又避免了臭气、流水返溢的问题,结构简单、功能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同层排水汇水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同层排水汇水器的二次排水组件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同层排水汇水器在正常排水时的水流示意图(密封球处于浮起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同层排水汇水器在排出积水时的水流示意图(密封球处于下落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同层排水汇水器的二次排水组件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同层排水汇水器的二次排水组件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同层排水汇水器安装在下降的楼板上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同层排水汇水器安装在不下降的楼板上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楼板;
2-同层排水汇水器:10-汇集部分;11-下水段;20-横管部分;21-水封腔;22-积水排出通道;23-压盖;231-积水排出口;24-开口;30-立管部分;40-单向阀;41-密封球;42-限位座;421-缺口;43-浮筒;431-限位柱;
3-建筑主立管;
4-沉箱;
5-用水器具的管道;
A-水封液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4、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层排水汇水器2,其用于埋置在楼板1中,排水汇水器2包括汇集部分10、横管部分20和立管部分30,横管部分20设有水封腔21,立管部分30与建筑主立管3相接通。汇集部分10与横管部分20相连接并且汇集部分10的下水段11伸入水封腔21内的水封液位之下,本实施例的图3和图4中A点指示的位置即水封液位。横管部分20的顶面设有积水排出口231,积水排出口231处设有向下延伸至水封腔21内的水封液位之下的积水排出通道22,积水排出通道22内设有单向阀40以控制楼板1上的积水单向流入水封腔21中,也就是说,单向阀40能够阻止水封腔21中的水流沿积水排出通道22向上流出积水排出口231。
本实施例中,单向阀40包括密封球41,积水排出通道22内设有用于支撑该密封球41的限位座42,排水汇水器2未排水时,密封球41下落并支撑于限位座42上,从而使得密封球41打开积水排出口231,楼板1上的积水能够从积水排出口231流入水封腔21中进而排入建筑主立管3;排水汇水器2排水时,密封球41在水压作用下上移并关闭积水排出口231,从而实现在排水时阻止水封腔21中的水流沿积水排出通道22向上流出积水排出口231。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限位座42为一两端开口的套管,套管套设在积水排出通道22内,套管的内径小于密封球41的外径,密封球41支撑于套管的顶端。套管的顶端开设有缺口421,密封球41支撑在套管的顶端时,积水排出口231通过缺口421与套管的内腔相连通,积水通过套管流至水封腔21中。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密封球41的密度小于水,从而更有利于在排水时密封球41的浮起。当然,密封球41的上移还受到水封腔21内的水压向上的作用力,因此,密封球41也可以是密度等于或大于水,而仅在水压作用下被冲击上移以关闭积水排出口231。
本实施例中,横管部分20的顶壁设有开口24,一压盖23密封盖接开口24,压盖23上设有积水排出口231,积水排出通道22与压盖23一体成型,使得二次排水结构更简单。优选的,为了方便装配,积水排出通道22、压盖23、单向阀40组装为一体式结构的二次排水组件,图2为该一体式结构的二次排水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参见图5和图6,在另一实施例中,单向阀40也可以替换为:单向阀40为一浮筒43,浮筒43具有底端敞口的浮腔,浮筒43设于积水排出通道22内,浮筒43的顶壁与积水排出口231开闭配合。浮筒43的顶壁向上延伸一限位柱431,限位柱431的外径小于积水排出口231的内径,限位柱431向上穿出积水排出口231。浮筒43下落时,浮筒43的顶壁与积水排出口231相分离,且限位柱431的顶端与积水排出口231的边缘相限位配合,这样可以使得浮筒43在打开积水排出口231时不会脱出积水排出通道22。
此外,参见图7和图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同层排水汇水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的同层排水汇水器2,横管部分20的顶壁与楼板1的顶面相平齐,或者,横管部分20的顶壁低于楼板1的顶面。其中,图7所示的同层排水汇水系统的楼板是下降式楼板(也称之为下降板),其形成有沉箱4,用水器具的管道5均可设置在沉箱4内并与同层排水汇水器2的汇集部分10相接通,同层排水汇水器2设置在装饰墙后侧的管道井中,沉箱4和管道井的积水均可通过同层排水汇水器2的积水排出口231排出;图8所示的同层排水汇水系统的楼板是不下降的楼板(也称之为不降板),其用水器具的管道5设置在装饰墙后侧,同层排水汇水器2设置在装饰墙后侧的管道井中。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同层排水汇水器即可安装在不降板的楼板上,也可以安装在下降板的楼板上。
本实用新型在同层排水汇水器的横管部分的顶面设有积水排出口,积水排出口处设有向下延伸至水封腔内的水封液位之下的积水排出通道,积水排出通道内设有单向阀以控制楼板上的积水单向流入水封腔中,也即,本实用新型在同层排水汇水器上直接设置二次排水结构以用于排出楼板上的积水,二次排水结构与汇水器共用水封,并设有单向阀,以在实现二次排水功能的同时又避免了臭气、流水返溢的问题,结构简单、功能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同层排水汇水器,用于埋置在楼板中,包括汇集部分、横管部分和立管部分,所述横管部分设有水封腔,所述立管部分与建筑主立管相接通,所述汇集部分与横管部分相连接并且汇集部分的下水段伸入所述水封腔内的水封液位之下;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部分的顶面设有积水排出口,所述积水排出口处设有向下延伸至所述水封腔内的水封液位之下的积水排出通道,所述积水排出通道内设有单向阀以控制所述楼板上的积水单向流入所述水封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层排水汇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密封球,所述积水排出通道内设有用于支撑该密封球的限位座,所述排水汇水器未排水时,所述密封球下落并支撑于所述限位座上,所述排水汇水器排水时,所述密封球上移并关闭所述积水排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层排水汇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为一两端开口的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积水排出通道内,所述套管的内径小于所述密封球的外径,所述密封球支撑于所述套管的顶端,所述套管的顶端开设有缺口,所述密封球支撑在所述套管的顶端时,所述积水排出口通过所述缺口与所述套管的内腔相连通,积水通过所述套管流至所述水封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层排水汇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球的密度小于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层排水汇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为一浮筒,所述浮筒具有底端敞口的浮腔,所述浮筒设于所述积水排出通道内,所述浮筒的顶壁与所述积水排出口开闭配合,所述浮筒的顶壁向上延伸一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外径小于所述积水排出口的内径,所述限位柱向上穿出所述积水排出口,所述浮筒下落时,所述浮筒的顶壁与所述积水排出口相分离,且所述限位柱的顶端与所述积水排出口的边缘相限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层排水汇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部分的顶壁设有开口,一压盖密封盖接所述开口,所述压盖上设有所述积水排出口,所述积水排出通道与所述压盖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层排水汇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水排出通道、所述压盖、所述单向阀组装为一体式结构。
8.一种同层排水汇水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同层排水汇水器,所述横管部分的顶壁与楼板的顶面相平齐,或者,横管部分的顶壁低于楼板的顶面。
CN202223294324.XU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同层排水汇水器及汇水系统 Active CN2191578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4324.XU CN219157865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同层排水汇水器及汇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4324.XU CN219157865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同层排水汇水器及汇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57865U true CN219157865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21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94324.XU Active CN219157865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同层排水汇水器及汇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578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43726B (zh) 一种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同层排水地漏
KR101056557B1 (ko) 배수 트랩
CN102330453A (zh) 防返溢管道接入装置
CN219157865U (zh) 一种同层排水汇水器及汇水系统
JP7167401B2 (ja) 排水トラップ
CN112049198B (zh) 一种建筑微降板同层排水总成
CN211499089U (zh) 一种独立水压冲水系统及智能马桶
CN210737746U (zh) 一种干湿通用防臭地漏
CN210164032U (zh) 一种倒灌防止器
JP2011038295A (ja) 雨水排水構造
CN111827445A (zh) 同层排水预埋地漏
CN111155606A (zh) 一种带有主副止回阀的新型下水管道
CN206438553U (zh) 一种节水型冲厕水箱
CN216586910U (zh) 一种具有防返溢的排水组合装置
JP4277083B2 (ja) 排水装置
CN212294928U (zh) 一种马桶及其防回流机构
CN219315908U (zh) 一种智能坐便器防漏水溢洪结构
CN212835700U (zh) 一种防返流排水立管水封盒
CN213653635U (zh) 防反溢结构及排水立管装置
CN219175408U (zh) 一种用于便器的气水分离装置
CN209538315U (zh) 一种防回流的排水结构
CN217537237U (zh) 一种自带水封的虹吸式废水排水立管预埋件
CN220868390U (zh) 一种防臭排水地漏
CN218466682U (zh) 一种侧排水整体浴室防水盘及其安装结构
CN213143330U (zh) 同层排水预埋地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