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48883U - 一种气管喉罩联合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管喉罩联合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48883U
CN219148883U CN202223150355.8U CN202223150355U CN219148883U CN 219148883 U CN219148883 U CN 219148883U CN 202223150355 U CN202223150355 U CN 202223150355U CN 219148883 U CN219148883 U CN 219148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ff
tracheal
laryngeal mask
pipe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503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洪
贾俊香
庄玫
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Xiamen Eugenics Service Center Xiamen University Affiliated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Xiamen Linqiaozhi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Xiamen Eugenics Service Center Xiamen University Affiliated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Xiamen Linqiaozhi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Xiamen Eugenics Service Center Xiamen University Affiliated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Xiamen Linqiaozhi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iame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Xiamen Eugenics Service Center Xiamen University Affiliated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Xiamen Linqiaozhi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31503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48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48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488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喉罩联合导管,其包括罩体和通气管,罩体包括套囊、前引导部及后连接部,套囊底面的前部和后部分别相对其中部呈倾斜设置,且套囊的后端两侧相对其中部呈收缩状,前引导部由套囊的前端向外延伸形成,前引导部的端部呈球面状,并与套囊前端平滑过渡,后连接部由套囊的后端向外延伸形成,并与套囊后端平滑过渡,通气管与后连接部相连。本实用新型中套囊底面的前部和后部分别相对其中部呈倾斜设置,这样利于套囊的插入和取出,同时,套囊的前端延伸形成有前引导部,可以降低套囊一次插入的难度,套囊的后端两侧相对其中部呈收缩状,可以降低套囊拔管时所受的阻力,进而降低了喉罩的操作难度和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气管喉罩联合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喉罩联合导管。
背景技术
为了保持危重病患者和全身麻醉患者的通气顺畅,必须建立呼吸通道,保障通气,传统的方式是使用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是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或支气管内,为呼吸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等提供条件,这种方式对呼吸道的损伤较严重,尤其面对困难气道处理时,气管插管往往难以实施。而喉罩是一种新型的通气方式,其无需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且具有放置成功率高、对人体的刺激小、操作方便等优点。
喉罩是一种在手术中使用的通气装置,通过喉罩可以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适用于麻醉或药物镇静的病人以及急救和复苏时需紧急进行人工通气支持的病人。喉罩主要由套囊、充气管、球囊等部分组成,操作时,套囊被插入病人的口腔,且经过病人的喉部入口而进入病人的气管中,套囊插入后,充气管通过球囊对套囊充气,使套囊对气管的内部通道形成密封,在形成密封之后,对气管管道的近端施加正压力以向病人的肺充气。
目前,现有喉罩的套囊大多为椭圆形状,如名称为一种注药型的喉罩申请号为201920789129.3的现有技术,其存在的不足在于,前端无导向结构,对于拔管困难的困难气道,套囊一次插入的难度较大,需要多次拔管再插管,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提高,且由于套囊后端结构的限制,其整体的厚度相差不大,不利于降低套囊拔管时所受的阻力,也可能提高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现有喉罩的充气管大多是未被收束的自由连接状态,其容易在套囊端发生缠绕,使得喉罩的操作更加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喉罩联合导管,其可以降低喉罩的操作难度,并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管喉罩联合导管,包括罩体和通气管,所述罩体包括套囊、前引导部及后连接部,所述套囊底面的前部和后部分别相对其中部呈倾斜设置,且所述套囊的后端两侧相对其中部呈收缩状,所述前引导部由所述套囊的前端向外延伸形成,所述前引导部的端部呈球面状,并与所述套囊前端平滑过渡,所述后连接部由所述套囊的后端向外延伸形成,并与所述套囊后端平滑过渡,所述通气管与后连接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前引导部包括前衔接段和引导头,所述前衔接段与套囊前端平滑过渡,所述前衔接段向前延伸形成半球状的所述引导头,所述后连接部包括后衔接段和连接段,所述后衔接段与套囊后端平滑过渡,所述后衔接段向后延伸形成所述连接段。
进一步地,还包括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套囊、另一端连接有充气囊,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收束结构,所述收束结构将充气管沿着所述通气管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的周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所述收束结构,所述收束结构的截面形状为凹槽状,所述通气管卡置于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包括导管和固定板,所述导管于远离所述套囊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设置有供绑带缠绕的连接口,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置有供所述通气管穿设的安装口。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和固定板为一体注塑成型而成。
进一步地,还包括气管插管,所述气管插管的前端插入所述导管中,所述气管插管的后端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中。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于所述导管的侧边设置有限位管,所述气管插管的后端设置有限位头,所述限位头卡置于所述限位管中,以限制所述气管插管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头的端部设置有卡止部,所述气管插管、限位头及卡止部为一体注塑成型而成,所述卡止部挤压变形后与所述限位管的内壁贴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套囊底面的前部和后部分别相对其中部呈倾斜设置,这样利于套囊的插入和取出,同时,套囊的前端延伸形成有呈球面状的前引导部,可以降低套囊一次插入的难度,套囊的后端两侧相对其中部呈收缩状,可以降低套囊拔管时所受的阻力,进而降低了喉罩的操作难度,并降低了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2、本实用新型在通气管上设置有凹槽状的收束结构,通过收束结构可以将充气管沿着通气管进行固定,避免充气管在套囊端发生缠绕,使得喉罩的操作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套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套囊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部分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通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气管插管的安装示意图(剖视状态);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罩体100、套囊110、套囊的前端111、套囊的后端112、前引导部120、前衔接段121、引导头122、后连接部130、后衔接段131、连接段132;
通气管200、导管210、收束结构211、固定板220、连接口221、安装口222、限位管230;
充气管300;
气管插管400、限位头410、卡止部411;
充气囊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者“设置于”或者“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配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喉罩联合导管,包括罩体100、通气管200、充气管300及气管插管400。
罩体100包括套囊110、前引导部120及后连接部130,套囊110底面的前部和后部分别相对其中部呈倾斜设置,且套囊的后端112两侧相对其中部呈收缩状,可以降低套囊110拔管时所受的阻力,前引导部120由套囊的前端111向外延伸形成,前引导部120的端部呈球面状,并与套囊110前端平滑过渡,后连接部130由套囊的后端112向外延伸形成,并与套囊110后端平滑过渡,通气管200与后连接部130相连。
前引导部120包括前衔接段121和引导头122,前衔接段121与套囊110前端平滑过渡,前衔接段121向前延伸形成半球状的引导头122,通过前引导部120可以使套囊110更容易插入,降低了套囊一次插入的难度。后连接部130包括后衔接段131和连接段132,后衔接段131与套囊110后端平滑过渡,后衔接段131向后延伸形成连接段132。
配合图1、图2、图4及图5所示,充气管300的一端连接套囊110、另一端连接有充气囊500,通气管200上设置有收束结构211,收束结构211将充气管300沿着通气管200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通气管200的周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收束结构211,收束结构211的截面形状为凹槽状,通气管200卡置于凹槽中,当然,收束结构211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只有能将通气管200沿着通气管200的周侧进行限制即可。通过收束结构211可以将充气管300沿着通气管进行固定,避免充气管300在套囊端发生缠绕,使得喉罩的操作更加便捷。
通气管200包括导管210和固定板220,导管210于远离套囊110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220,固定板220的两端设置有供绑带缠绕的连接口221,固定板220的中部设置有供通气管200穿设的安装口222。在本实施例中,导管210和固定板220为一体注塑成型而成。
配合图图4至图7所示,气管插管400的前端插入导管210中,气管插管400的后端设置于固定板220中。固定板220于导管210的侧边设置有限位管230,气管插管400的后端设置有限位头410,限位头410卡置于限位管230中,以限制气管插管400的移动,便于通过气管插管400的进一步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头410的端部设置有卡止部411(限位头410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缺口,形成容易挤压变形的卡止部),气管插管400、限位头410及卡止部411为一体注塑成型而成,卡止部411挤压变形后与限位管230的内壁贴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气管喉罩联合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和通气管,所述罩体包括套囊、前引导部及后连接部,所述套囊底面的前部和后部分别相对其中部呈倾斜设置,且所述套囊的后端两侧相对其中部呈收缩状,所述前引导部由所述套囊的前端向外延伸形成,所述前引导部的端部呈球面状,并与所述套囊前端平滑过渡,所述后连接部由所述套囊的后端向外延伸形成,并与所述套囊后端平滑过渡,所述通气管与后连接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喉罩联合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引导部包括前衔接段和引导头,所述前衔接段与套囊前端平滑过渡,所述前衔接段向前延伸形成半球状的所述引导头,所述后连接部包括后衔接段和连接段,所述后衔接段与套囊后端平滑过渡,所述后衔接段向后延伸形成所述连接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喉罩联合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套囊、另一端连接有充气囊,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收束结构,所述收束结构将充气管沿着所述通气管进行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管喉罩联合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的周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所述收束结构,所述收束结构的截面形状为凹槽状,所述通气管卡置于凹槽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管喉罩联合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包括导管和固定板,所述导管于远离所述套囊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设置有供绑带缠绕的连接口,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置有供所述通气管穿设的安装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管喉罩联合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和固定板为一体注塑成型而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管喉罩联合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管插管,所述气管插管的前端插入所述导管中,所述气管插管的后端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管喉罩联合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于所述导管的侧边设置有限位管,所述气管插管的后端设置有限位头,所述限位头卡置于所述限位管中,以限制所述气管插管的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气管喉罩联合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头的端部设置有卡止部,所述气管插管、限位头及卡止部为一体注塑成型而成,所述卡止部挤压变形后与所述限位管的内壁贴紧。
CN202223150355.8U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气管喉罩联合导管 Active CN219148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0355.8U CN219148883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气管喉罩联合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0355.8U CN219148883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气管喉罩联合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48883U true CN219148883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44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50355.8U Active CN219148883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气管喉罩联合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488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779992B2 (ja) 救急蘇生用食道内エアウェイ
WO2002092144A3 (en) Anatomical airway ventilation intubating and resuscitating device
CN219148883U (zh) 一种气管喉罩联合导管
CN211410571U (zh) 带薄膜的气管插管
CN215231273U (zh) 气管导管的交换引导套件及应用
CN216061593U (zh) 一种免充气喉罩
CN111867442A (zh) 具有出色通气能力的带有动态套囊的声门上气道装置
CN211383297U (zh) 一种多用途通气装置
CN203436651U (zh) 一种可实现食道封堵和气管插管导引的口咽通气道
CN211188656U (zh) 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气管导管
CN211301610U (zh) 一种光导经鼻超滑咽喉食管封堵通气导管
CN217938850U (zh) 一种膨肺用装置
CN219354947U (zh) 一种喉罩囊体
CN213374532U (zh) 一种改良的气管插管
CN219071678U (zh) 双摄像头导管
CN219375851U (zh) 一种给药装置
CN215024441U (zh) 一种婴幼儿支气管封堵式气管导管
CN218129505U (zh) 一种带有吸引功能的气管切开导管
CN216676636U (zh) 一种新型可喷药双气囊气管导管
CN219354948U (zh) 一种免充气喉罩
CN110732069A (zh) 可进行食道引流的气管插管
CN212395567U (zh) 一种配合气管导管经鼻插管的喉罩装置及辅助通气系统
CN219022809U (zh) 一种新型气管插管
CN220276077U (zh) 具有梨状窝内限位结构的声门罩
CN217489473U (zh) 一种可兼容经鼻高流量辅助通气的喉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