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47803U - 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47803U
CN219147803U CN202222750148.XU CN202222750148U CN219147803U CN 219147803 U CN219147803 U CN 219147803U CN 202222750148 U CN202222750148 U CN 202222750148U CN 219147803 U CN219147803 U CN 219147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upport
outer tube
tube
vis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501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涛
李永亮
王峰
卢娜
张文勇
刘健
马凯
马力原
孙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Kezh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Kezh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Kezh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Kezh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501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47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47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478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穿刺针领域角度成像难以实现的问题,保证了摄像模组倾斜安装的稳定性,提高了安装精度,具体方案如下:包括摄像模组、支架、支撑管、外管以及成像主机,所述支架的一端为倾斜的支撑面,摄像模组倾斜固定设置在支架的支撑面上,支架的另一端插装在支撑管的端部并固定,支撑管插装在外管内,摄像模组通过线缆与成像主机连接,所述线缆从支撑管的内部穿过,所述外管与支撑管圆周锁定。

Description

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微型电子摄像头体积越来越小,其在医疗领域应用越来越广,被普遍用于满足外科手术操作时的可视需求,甚至逐渐替代部分传统光学内窥镜。
相较于传统光学内窥镜依靠光学光路设计实现角度成像,微型电子摄像头限于体积成本等限制,其镜头模组一般比较简单,本身不支持角度成像,要实现角度成像,需要借助于外部结构实现。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主要借助蛇骨+钢丝牵拉的方式,比如专利CN113974529A和CN104706308B所示,实现带曲率半径的角度成像,此技术比较成熟,缺点是需要比较大的操作空间,因此主要应用于软镜方向;
在穿刺针和硬镜方向因为空间限制,一直缺少应用,CN215899620U依然通过钢丝拉拽的方式,但是钢丝因其自身的弹性实际很难实现头端牢固固定,影响成像质量;CN206880717U提到了通过将摄像头倾斜安装实现目的,但是缺少具体实现方法,例如角度的倾斜固定、安装的定位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利用支架对摄像模组进行支撑,有效保证了摄像模组的倾斜角度以及安装稳固性,支架固定设置在支撑管上,方便了支架的安装,解决了现有穿刺针领域角度成像难以实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包括摄像模组、支架、支撑管、外管以及成像主机,所述支架的一端为倾斜的支撑面,摄像模组倾斜固定设置在支架的支撑面上,支架的另一端插装在支撑管的端部并固定,支撑管插装在外管内,摄像模组通过线缆与成像主机连接,所述线缆从支撑管的内部穿过,所述外管与支撑管圆周锁定。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摄像模组由镜头组、第一底座、感光元件以及光源组成,镜头组、感光元件插装在第一底座上并固定,镜头组与感光元件相对固定设置在第一底座的两侧,光源固定设置第一底座上并与镜头组并列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底座倾斜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感光元件、光源均通过线缆与成像主机连接,光源的倾斜角度与第一底座的倾斜角度相同。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支架上设有限位挡、过线槽以及第一凸起,所述限位挡固定设置在支撑面的外周,过线槽设置在支架的顶部,第一凸起相对设置在支架的侧部。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第一底座的外周固定设有两个与所述限位挡配合的限位筋。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支撑管的前端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一限位槽插装配合。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支撑管的后端固定设有第二底座,第二底座上固定设有第二凸起。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外管的后端固定设有第三底座,所述第三底座为中空结构,第三底座上设有与第二凸起配合的第二限位槽。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外管的前端缩口,外管前端的最尖端具有向内弯曲的弧度。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外管以及摄像模组的前端固定设有透明壳体。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利用支架对摄像模组进行支撑,有效保证了摄像模组的倾斜角度以及安装稳固性,支架固定设置在支撑管上,方便了支架的插装,支撑管与外管的圆周锁定,避免使用过程中支撑管与外管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保证了安装精度。
2)本实用新型光源的倾斜角度与第一底座的倾斜角度相同,使得照明视野更加符合使用需求。
3)本实用新型第一底座上的限位筋与支架上的限位挡配合使用,有效保证了摄像模组的安装精度,避免了角度的偏差。
4)本实用新型支架通过第一凸起与支撑管上的第一限位槽配合使用,主要用于支架安装过程中的定位工作,以限制支架的位置,避免支架出现轴向的转动,保证支架的安装精度,进而保证摄像模组的安装精度。
5)本实用新型支撑管上的第二底座通过第二凸起与外管上第三底座上的第二限位槽配合,一方面可保证支撑管在安装过程中的定位,另一方面可有效保证支撑管与外管的圆周锁定,避免使用过程中支撑管与外管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6)本实用新型外管前端的最尖端具有向内弯曲的弧度,有效避免了对组织的刺伤。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A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支撑管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结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使用;
其中,1、摄像模组;11、镜头组;12、第一底座;121、限位筋;13、感光元件;14、光源;
2、支架;21、支撑面;22、限位挡;23、过线槽;24、第一凸起;
3、支撑管;31、第二底座;32、第二凸起;33、第一限位槽;
4、外管;41、第三底座;42、第二限位槽;
5、成像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穿刺针和硬镜方向受空间限制的影响,一直缺少镜头模组倾斜成像应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5所示,提出了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包括,摄像模组1、支架2、支撑管3、外管4以及成像主机5,支架2一端为倾斜的支撑面21,摄像模组1倾斜固定设置在支架2的支撑面21上,使得摄像模组1的光学主轴与支撑管3、外管4的轴向呈设定的倾斜角度,支架2的另一端插装在支撑管3的端部并粘接固定,支撑管3插装在外管4内,摄像模组1通过线缆与成像主机5连接,线缆从支撑管3的内部穿过。
可以理解的是,摄像模组1的倾斜角度需根据实际设计要求进行确定,具体的这里不做过多的限制。
其中,成像主机5可以放置在手术台或是手术小车上,由电源、主板、以及控制器、显示器等组成,具有成像功能,用于将摄像模组1采集的信号转化成图像,具体的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过多的限制。
如图2所示,摄像模组1由镜头组11、第一底座12、感光元件13以及若干光源14组成,镜头组11插装在第一底座12上并粘接固定或螺纹固定,感光元件13同样插装在第一底座12上并粘接固定,镜头组11与感光元件13相对设置在第一底座12的两侧,光源14为LED光源,光源14固定设置第一底座12上,第一底座12倾斜设置在支架2上,感光元件13、光源14均通过线缆与成像主机5连接。
其中,光源14与镜头组11并列设置,此时光源14可充分利用剩下的空间,无需增大外管4的内径,大大节省了空间,光源14同样为倾斜设置,光源14的倾斜角度与第一底座12的倾斜角度相同,使得照明视野更加符合使用需求。
具体的,传统镜头组竖向设置,光源14围绕传统镜头组的周侧设置,这会增大外管4的尺寸,因此,本实施例中,镜头组11倾斜设置,光源14全部位于镜头组11靠近外管4前端的最尖端的一侧,能够有效利用外管4的内部空间,避免增大外管4的尺寸。
如图4所示,支架2上设有支撑面21、限位挡22、过线槽23以及第一凸起24,其中,支撑面21倾斜设置,限位挡22固定设置在支撑面21的外周,摄像模组1的第一底座12的侧部固定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筋121,当第一底座12安装在支架2上时,限位筋121位于限位挡22的下方并与限位挡22接触,可通过限位挡22与限位筋121的配合保证摄像模组1的安装精度,避免了角度的偏差。
过线槽23设置在支架2的顶部,主要用于线缆的通过,感光元件13、光源14的线缆可通过过线槽23伸入到支撑管3内,进而使得线缆穿过支撑管3与成像主机5连接。
支架2的侧部固定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凸起24,主要用于支架2安装过程中的定位工作,以保证支架2的安装精度,进而保证摄像模组1的安装精度。
具体的,支撑管3用于安装支架2的一端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槽33,第一限位槽33的尺寸与第一凸起24的尺寸相同,当支架2插装到支撑管3的端部时,第一凸起24会插入第一限位槽33内,以限制支架2的位置,避免支架2出现轴向的转动,以保证安装精度。
支架2与支撑管3的配合使用,在保证倾斜角度精确控制的同时,保证了摄像模组1的安装牢固性,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
支撑管3与外管4圆周锁定,具体的,支撑管3的尾端(即支撑管3远离摄像模组1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底座31,第二底座31上固定设有第二凸起32;
外管4的尾端(即外管4远离摄像模组1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三底座41,第三底座41为中空结构,第三底座41上设有第二限位槽42,当第二底座31插装到第三底座41内时,第二底座31上的第二凸起32会与第二限位槽42相互嵌合,一方面可保证支撑管3在安装过程中的定位,另一方面可有效保证支撑管3与外管4的圆周锁定,避免使用过程中支撑管3与外管4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凸起32也可以固定设置在第三底座41上,此时,第二限位槽42设置在第二底座31上,具体的设置方式可根据实际设计要求进行确定,这里不做过多的限制。
外管4的前端(即外管4靠近摄像模组1的一端)以及摄像模组1的前方(包括光源14)固定设有透明壳体,以起到防水的作用,本实施例为在外管4、摄像模组1的前端使用透明胶体填充。
外管4的前端缩口,外管4的前端具有与摄像模组1相同的倾斜角度,外管4前端的最尖端圆钝化,使得外管4的最尖端具有向内弯曲的弧度,以避免对组织的刺伤。
由于支撑管3是从外管4设有第三底座41的一端插入,有效避免了外管4前端缩口导致的摄像模组1安装不便的问题,圆周锁定的方式可保证显示方向的控制精度,方便了医生的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模组、支架、支撑管、外管以及成像主机,所述支架的一端为倾斜的支撑面,摄像模组倾斜固定设置在支架的支撑面上,支架的另一端插装在支撑管的端部并固定,支撑管插装在外管内,摄像模组通过线缆与成像主机连接,所述线缆从支撑管的内部穿过,所述外管与支撑管圆周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由镜头组、第一底座、感光元件以及若干光源组成,镜头组、感光元件插装在第一底座上并固定,镜头组与感光元件相对固定设置在第一底座的两侧,光源固定设置第一底座上并与镜头组并列设置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倾斜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感光元件、光源均通过线缆与成像主机连接,光源的倾斜角度与第一底座的倾斜角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限位挡、过线槽以及第一凸起,所述限位挡固定设置在支撑面的外周,过线槽设置在支架的顶部,第一凸起相对设置在支架的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底座的外周固定设有两个与所述限位挡配合的限位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的前端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一限位槽插装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的后端固定设有第二底座,第二底座上固定设有第二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后端固定设有第三底座,所述第三底座为中空结构,第三底座上设有与第二凸起配合的第二限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前端缩口,外管前端的最尖端具有向内弯曲的弧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以及摄像模组的前端固定设有透明壳体。
CN202222750148.XU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 Active CN219147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50148.XU CN219147803U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50148.XU CN219147803U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47803U true CN219147803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20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50148.XU Active CN219147803U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478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72525B2 (en) Cannula with proximally mounted camera
JP2008237790A (ja) 内視鏡
CN111685717B (zh) 一种内窥镜前端组件及内窥镜
CN219147803U (zh) 一种角度倾斜的可视穿刺装置
CN102038481B (zh) 医用检测装置
CN211484474U (zh) 一种医用内窥镜摄像头旋转结构
CN102755686A (zh) S形可视硬质插管芯
CN209122166U (zh) 一种具有成像和照明先端的电子内窥镜
CN217365791U (zh) 双摄像内窥镜的摄像模块以及双摄像内窥镜
CN201453243U (zh) 一种内窥镜连接装置
CN220025001U (zh) 一种内窥镜通用端头及内窥镜
CN207180670U (zh) 一种可调焦的激光标线器
CN103735300A (zh) 一种人流手术用可视装置
CN203724191U (zh) 一种人流手术用可视装置
CN217186078U (zh) 一种腹腔内窥镜
CN213753258U (zh) 一种电子内窥镜的防水接头结构
CN214073219U (zh) 一种内窥镜插入管的定位安装结构及内窥镜
CN212066666U (zh) 一种医用内窥镜
CN213993516U (zh) 一种临床麻醉专用咽喉镜
CN116407073A (zh) 双摄像内窥镜的摄像模块以及双摄像内窥镜
CN217213322U (zh) 一种内窥镜检验辅助装置
CN217244712U (zh) 一种自带全视野显像的trocar装置
CN211022568U (zh) 一种多尺寸一次性无菌喉镜叶片
CN217938184U (zh) 内窥镜
CN217285750U (zh) 应用于荧光摄像系统的主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