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45991U - 一种电动机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机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45991U
CN219145991U CN202223151817.8U CN202223151817U CN219145991U CN 219145991 U CN219145991 U CN 219145991U CN 202223151817 U CN202223151817 U CN 202223151817U CN 219145991 U CN219145991 U CN 219145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controller main
heat dissipation
controll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518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继鹏
郑斌
周广静
王文峰
韩亚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henghu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henghu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henghu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henghu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518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45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45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459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机控制器,属于电动机控制器技术领域,以解决可能会出现散热不及时,导致控制器内部元器件受到损坏的现象,并且可能会出现震动幅度过大现象的问题;包括控制器主体;所述控制器主体两侧内部固定设置有网板,且网板数量设置为两组;控制器主体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控制器主体底部内侧固定设置有散热机构,且控制器主体外侧固定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控制器主体底部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且第一减震装置内侧设置有第二减震装置;通过设置有螺旋形散热管和散热扇,实现了增大水流与热气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增快空气流动速度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对控制器主体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机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机控制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电动车控制器是用来控制电动车电机的启动、运行、进退、速度、停止以及电动车的其它电子器件的核心控制器件,它就像是电动车的大脑,是电动车上重要的部件。
现有的控制器在使用时多半通过散热孔对其内部进行散热,从而可能会出现散热不及时,导致控制器内部元器件受到损坏的现象,并且现有的控制器多半采用螺栓固定于电动机顶部,从而可能会出现震动幅度过大的现象,降低了控制器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机控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可能会出现散热不及时,导致控制器内部元器件受到损坏的现象,并且可能会出现震动幅度过大现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机控制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电动机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体;所述控制器主体两侧内部固定设置有网板,且网板数量设置为两组;控制器主体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且盖板内部设置有散热扇,并且散热扇呈矩形阵列设置;所述控制器主体底部内侧固定设置有散热机构,且控制器主体外侧固定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控制器主体底部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且第一减震装置内侧设置有第二减震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架、进液管、出液管与散热管;散热架固定设置于控制器主体底部内侧,且散热架主体设置为环形结构;进液管固定设置于散热架内部;出液管固定设置于散热架内部;散热管固定设置于散热架内部,且散热管主体设置为螺旋形结构,并且散热管呈直线排列设置;散热管一端与进液管相通,且散热管另一端与出液管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往复丝杠、导向杆与同步轮;往复丝杠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控制器主体外侧;往复丝杠数量设置为两组,且一组往复丝杠顶端固定设置有电机装置,并且电机装置固定设置于控制器主体外侧;导向杆固定设置于控制器主体外侧,且导向杆数量设置为两组;同步轮固定设置于往复丝杠外侧,且同步轮数量设置为两组,并且同步轮两组之间设置有同步带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滑动架、衔接块与毛刷;滑动架滑动设置于往复丝杠与导向杆之间;衔接块固定设置于滑动架顶侧内部,且衔接块滑动设置于往复丝杠内部螺旋槽内侧;毛刷固定设置于滑动架内侧,且毛刷外侧与网板外侧相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减震装置包括:转动板A、连接板、转动板B、底板与减震器A;转动板A转动设置于控制器主体底部,且转动板A数量设置为四组,并且转动板A两组之间呈对称设置;连接板转动设置于转动板A底部,且连接板数量设置为两组;转动板B转动设置于连接板底部,且转动板B与转动板A之间呈对称设置;转动板B数量设置为四组,且转动板B两组之间呈对称设置;底板转动设置于四组转动板B底部之间;减震器A固定设置于两组连接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减震装置包括:横杆、横板与减震器B;横杆滑动设置于两组连接板之间,且横杆数量设置为两组;横板固定设置于两组横杆之间;减震器B固定设置于底板顶部,且减震器B伸缩端与横板之间设置为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螺旋形散热管和散热扇,实现了增大水流与热气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增快空气流动速度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对控制器主体的散热效果;有利于避免控制器内部元器件出现因温度过高导致损坏的现象。
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两组同步轮和同步带装置,实现了使两组往复丝杠同时转动的效果,达到了使两组往复丝杠通过两组衔接块带动两组滑动架以及毛刷往复滑动的目的,从而使得毛刷对网板外侧灰尘进行刮除;有利于避免出现因网板外侧堆积灰尘过多,导致散热效果降低的现象,有利于保证散热效果。
3、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连接板和横杆,实现了在控制器主体受到震动上下移动时,使转动板A和转动板B同时反方向转动的效果,达到了使两组连接板同时反方向移动,并带动横杆上下移动的目的,从而起到了通过减震器A和减震器B对控制器主体进行双重减震的作用,有利于避免控制器主体因震动幅度过大,导致内部元器件出现松动的现象,增强了控制器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的上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控制器主体;101、网板;102、盖板;103、散热扇;
2、散热机构;201、散热架;202、进液管;203、出液管;204、散热管;
3、防护装置;301、往复丝杠;302、导向杆;303、同步轮;304、滑动架;305、衔接块;306、毛刷;
4、第一减震装置;401、转动板A;402、连接板;403、转动板B;404、底板;405、减震器A;
5、第二减震装置;501、横杆;502、横板;503、减震器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机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体1;控制器主体1两侧内部固定设置有网板101,且网板101数量设置为两组;控制器主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102,且盖板102内部设置有散热扇103,并且散热扇103呈矩形阵列设置;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设置有螺旋形散热管204和散热扇103,实现了增大水流与热气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增快空气流动速度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对控制器主体1的散热效果;有利于避免控制器内部元器件出现因温度过高导致损坏的现象;控制器主体1底部内侧固定设置有散热机构2,且控制器主体1外侧固定设置有防护装置3;防护装置3包括:往复丝杠301、导向杆302与同步轮303;往复丝杠301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控制器主体1外侧;往复丝杠301数量设置为两组,且一组往复丝杠301顶端固定设置有电机装置,并且电机装置固定设置于控制器主体1外侧;导向杆302固定设置于控制器主体1外侧,且导向杆302数量设置为两组;同步轮303固定设置于往复丝杠301外侧,且同步轮303数量设置为两组,并且同步轮303两组之间设置有同步带装置;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设置有两组同步轮303和同步带装置,实现了使两组往复丝杠301同时转动的效果,达到了使两组往复丝杠301通过两组衔接块305带动两组滑动架304以及毛刷306往复滑动的目的,从而使得毛刷306对网板101外侧灰尘进行刮除;有利于避免出现因网板101外侧堆积灰尘过多,导致散热效果降低的现象,有利于保证散热效果;控制器主体1底部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4,且第一减震装置4内侧设置有第二减震装置5;第一减震装置4包括:转动板A401、连接板402、转动板B403、底板404与减震器A405;转动板A401转动设置于控制器主体1底部,且转动板A401数量设置为四组,并且转动板A401两组之间呈对称设置;连接板402转动设置于转动板A401底部,且连接板402数量设置为两组;转动板B403转动设置于连接板402底部,且转动板B403与转动板A401之间呈对称设置;转动板B403数量设置为四组,且转动板B403两组之间呈对称设置;底板404转动设置于四组转动板B403底部之间;减震器A405固定设置于两组连接板402之间;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设置有连接板402和横杆501,实现了在控制器主体1受到震动上下移动时,使转动板A401和转动板B403同时反方向转动的效果,达到了使两组连接板402同时反方向移动,并带动横杆501上下移动的目的,从而起到了通过减震器A405和减震器B503对控制器主体1进行双重减震的作用,有利于避免控制器主体1因震动幅度过大,导致内部元器件出现松动的现象。
其中,散热机构2包括:散热架201、进液管202、出液管203与散热管204;散热架201固定设置于控制器主体1底部内侧,且散热架201主体设置为环形结构;进液管202固定设置于散热架201内部;出液管203固定设置于散热架201内部;散热管204固定设置于散热架201内部,且散热管204主体设置为螺旋形结构,并且散热管204呈直线排列设置;散热管204一端与进液管202相通,且散热管204另一端与出液管203相通;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设置有螺旋形散热管204和散热扇103,实现了增大水流与热气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增快空气流动速度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对控制器主体1的散热效果;有利于避免控制器内部元器件出现因温度过高导致损坏的现象。
其中,防护装置3还包括:滑动架304、衔接块305与毛刷306;滑动架304滑动设置于往复丝杠301与导向杆302之间;衔接块305固定设置于滑动架304顶侧内部,且衔接块305滑动设置于往复丝杠301内部螺旋槽内侧;毛刷306固定设置于滑动架304内侧,且毛刷306外侧与网板101外侧相贴合;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设置有两组同步轮303和同步带装置,实现了使两组往复丝杠301同时转动的效果,达到了使两组往复丝杠301通过两组衔接块305带动两组滑动架304以及毛刷306往复滑动的目的,从而使得毛刷306对网板101外侧灰尘进行刮除;有利于避免出现因网板101外侧堆积灰尘过多,导致散热效果降低的现象,有利于保证散热效果。
其中,第二减震装置5包括:横杆501、横板502与减震器B503;横杆501滑动设置于两组连接板402之间,且横杆501数量设置为两组;横板502固定设置于两组横杆501之间;减震器B503固定设置于底板404顶部,且减震器B503伸缩端与横板502之间设置为固定连接;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设置有连接板402和横杆501,实现了在控制器主体1受到震动上下移动时,使转动板A401和转动板B403同时反方向转动的效果,达到了使两组连接板402同时反方向移动,并带动横杆501上下移动的目的,从而起到了通过减震器A405和减震器B503对控制器主体1进行双重减震的作用,有利于避免控制器主体1因震动幅度过大,导致内部元器件出现松动的现象。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通过底板404将控制器主体1安装于指定位置;启动散热扇103,散热扇103带动气流从网板101进入控制器主体1内部,将控制器主体1内部热量带出;将进液管202和出液管203接入水冷循环系统,冷液通过进液管202进入散热管204内,再通过出液管203流出,从而使得冷液将控制器主体1内部热量带出;实现了增大水流与热气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增快空气流动速度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对控制器主体1的散热效果;有利于避免控制器内部元器件出现因温度过高导致损坏的现象;启动电机装置带动一组往复丝杠301转动,其往复丝杠301通过两组同步轮303和同步带装置带动另一组往复丝杠301转动,从而使得两组往复丝杠301通过两组衔接块305和导向杆302带动两组滑动架304往复滑动,从而使得毛刷306将网板101外侧灰尘刮除;有利于避免出现因网板101外侧堆积灰尘过多,导致散热效果降低的现象,有利于保证散热效果;当控制器主体1受到震动上下移动时,使的转动板A401和转动板B403同时反方向转动的效果,使两组连接板402同时反方向移动,并带动横杆501上下移动的目的,使得两组连接板402对减震器A405进行挤压,使横板502对减震器B503进行挤压;从而起到了通过减震器A405和减震器B503对控制器主体1进行双重减震的作用,有利于避免控制器主体1因震动幅度过大,导致内部元器件出现松动的现象,增强了控制器的实用性。

Claims (6)

1.一种电动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主体(1);所述控制器主体(1)两侧内部固定设置有网板(101),且网板(101)数量设置为两组;控制器主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102),且盖板(102)内部设置有散热扇(103),并且散热扇(103)呈矩形阵列设置;所述控制器主体(1)底部内侧固定设置有散热机构(2),且控制器主体(1)外侧固定设置有防护装置(3);所述控制器主体(1)底部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4),且第一减震装置(4)内侧设置有第二减震装置(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2)包括:散热架(201)、进液管(202)、出液管(203)与散热管(204);散热架(201)固定设置于控制器主体(1)底部内侧,且散热架(201)主体设置为环形结构;进液管(202)固定设置于散热架(201)内部;出液管(203)固定设置于散热架(201)内部;散热管(204)固定设置于散热架(201)内部,且散热管(204)主体设置为螺旋形结构,并且散热管(204)呈直线排列设置;散热管(204)一端与进液管(202)相通,且散热管(204)另一端与出液管(203)相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3)包括:往复丝杠(301)、导向杆(302)与同步轮(303);往复丝杠(301)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控制器主体(1)外侧;往复丝杠(301)数量设置为两组,且一组往复丝杠(301)顶端固定设置有电机装置,并且电机装置固定设置于控制器主体(1)外侧;导向杆(302)固定设置于控制器主体(1)外侧,且导向杆(302)数量设置为两组;同步轮(303)固定设置于往复丝杠(301)外侧,且同步轮(303)数量设置为两组,并且同步轮(303)两组之间设置有同步带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动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3)还包括:滑动架(304)、衔接块(305)与毛刷(306);滑动架(304)滑动设置于往复丝杠(301)与导向杆(302)之间;衔接块(305)固定设置于滑动架(304)顶侧内部,且衔接块(305)滑动设置于往复丝杠(301)内部螺旋槽内侧;毛刷(306)固定设置于滑动架(304)内侧,且毛刷(306)外侧与网板(101)外侧相贴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装置(4)包括:转动板A(401)、连接板(402)、转动板B(403)、底板(404)与减震器A(405);转动板A(401)转动设置于控制器主体(1)底部,且转动板A(401)数量设置为四组,并且转动板A(401)两组之间呈对称设置;连接板(402)转动设置于转动板A(401)底部,且连接板(402)数量设置为两组;转动板B(403)转动设置于连接板(402)底部,且转动板B(403)与转动板A(401)之间呈对称设置;转动板B(403)数量设置为四组,且转动板B(403)两组之间呈对称设置;底板(404)转动设置于四组转动板B(403)底部之间;减震器A(405)固定设置于两组连接板(402)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电动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装置(5)包括:横杆(501)、横板(502)与减震器B(503);横杆(501)滑动设置于两组连接板(402)之间,且横杆(501)数量设置为两组;横板(502)固定设置于两组横杆(501)之间;减震器B(503)固定设置于底板(404)顶部,且减震器B(503)伸缩端与横板(502)之间设置为固定连接。
CN202223151817.8U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电动机控制器 Active CN219145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1817.8U CN219145991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电动机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1817.8U CN219145991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电动机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45991U true CN219145991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66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51817.8U Active CN219145991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电动机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45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61055A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结构
CN219145991U (zh) 一种电动机控制器
CN108979838A (zh) 一种方便清洗翅片的风力冷却器
CN109184901B (zh) 一种双缸风冷中型超静音柴油发电机组
CN216714527U (zh) 一体式节能高效汽车散热器
CN210745839U (zh) 一种用于矿山机车发电机组的变频器安装冷却结构
CN115732185A (zh) 一种强油循环水冷变压器
CN215092797U (zh) 一种建筑铝模板养护设备
CN205918495U (zh) 一种防尘的新型汽车散热器
CN210151164U (zh) 一种可移动的热处理淬火槽
CN109936296A (zh) 一种列车及变流器散热系统
CN209892312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卧式发动机
CN215186312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多功能电机冷却器
CN21604850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
CN208267960U (zh) 一种易散热柴油发电机组
CN220470071U (zh) 一种组装式柴油发电机
CN111706425A (zh) 一种减震发动机散热器
CN219236753U (zh) 电动卧式驱动轮
CN111785520B (zh) 一种适用于电力电容器的降噪装置
CN221010597U (zh) 一种具有液冷结构的高频机
CN209083397U (zh) 一种便于更换芯体的汽车散热器
CN213662275U (zh) 一种电子产品用改良型水冷散热器
CN220570398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空气冷却器
CN215638908U (zh) 具有内外降噪结构的冷却塔
CN219301042U (zh) 一种用于变压器降温的风冷蒸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