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45344U - 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45344U CN219145344U CN202320008843.0U CN202320008843U CN219145344U CN 219145344 U CN219145344 U CN 219145344U CN 202320008843 U CN202320008843 U CN 202320008843U CN 219145344 U CN219145344 U CN 2191453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ring
- wire
- contact surface
- wires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881 depres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373 ind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81 Cu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348 incor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50 screen-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包括载台、多根导线和两个下压机构。载台具有接触面,接触面用于与承载于其上的无主栅电池片的背面电接触。多根导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一导线构造为沿第一方向延伸,多根导线用于与多根细栅线电接触。两个下压机构分别设置于载台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每一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下压机构,两个下压机构用于提供使导线作用于细栅线上的下压力。其中,无主栅电池片朝向载台的正投影落入接触面内。沿第一方向,接触面的两侧边缘与无主栅电池片对应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值H。上述测试装置在保证电池片完好且测试电路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提高了导线和细栅线的接触可靠性,从而减小了测试误差,提高了测试准确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电池片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相对于多主栅电池片,无主栅电池片通过取消正面的主栅,减少了遮挡和电阻损失,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片电性能。由于取消了主栅,无主栅电池片与多主栅电池片在I-V测试时所采用的方式和装置也不同。
相关技术中,将正面间隔设有多根细栅线的无主栅电池片设置于载台和多根导线之间,载台与无主栅电池片的背面电接触,多根导线与多根细栅线电接触形成交叉的网格结构,从而对无主栅电池片进行I-V测试。然而,目前的测试装置中导线与细栅线容易接触不良,导致测试误差大,测试准确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测试装置,以减小测试误差、提高测试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装置,用于无主栅电池片,所述无主栅电池片的正面沿第一方向间隔设有多根细栅线,每一所述细栅线构造为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彼此垂直;
所述测试装置包括:
载台,具有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用于与承载于其上的所述无主栅电池片的背面电接触;
多根导线,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一所述导线构造为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多根所述导线用于与多根所述细栅线电接触;以及
两个下压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载台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每一所述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下压机构,两个所述下压机构用于提供使所述导线作用于所述细栅线上的下压力;
其中,所述无主栅电池片朝向所述载台的正投影落入所述接触面内;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接触面的两侧边缘与所述无主栅电池片对应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值H。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压机构包括下压条和多个弹性定位件;
多个所述弹性定位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下压条上,每一所述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两个所述弹性定位件上;
其中,所述弹性定位件配置为用于提供能够使所述导线压紧于所述细栅线上的弹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定位件包括:
第一壳体,固定于所述下压条上;
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及
两个第一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之间;
所述导线穿设所述第一壳体且与所述第一弹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簧为压缩弹簧;
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一弹簧的中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定位件包括:
第二壳体,固定于所述下压条上;
两个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及
第二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之间;
所述导线穿设所述第二壳体且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簧为压缩弹簧;
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中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值H满足以下条件:
1毫米≤H≤3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线的硬度大于所述细栅线的硬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线用于与所述细栅线接触的一侧表面构造为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台包括接触板和底板;
所述接触面形成于所述接触板的一侧;
所述接触板背离所述接触面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底板。
上述测试装置通过载台的接触面与无主栅电池片的背面电接触,通过多根导线与无主栅电池片正面的多根细栅线电接触形成交叉的网格结构,从而实现测试电路的导通。在此基础上,该测试装置通过两个下压机构使导线能够对细栅线施加适当的压力,导线和细栅线在压力的作用下实现紧密接触。由于无主栅电池片朝向载台的正投影落入接触面内,接触面能够对无主栅电池片进行稳定支撑,避免无主栅电池片受压时边缘碎裂。同时,由于接触面的两侧边缘与无主栅电池片对应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值H,导线不易与接触面超出无主栅电池片的部分接触造成测试短路。上述测试装置在保证电池片完好且测试电路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提高了导线和细栅线的接触可靠性,从而减小了测试误差,提高了测试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一实施例中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载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导线与下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弹性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弹性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无主栅电池片;
100、测试装置;110、载台;120、导线;130、下压条;
200、测试装置;210、载台;210a、接触面;211、接触板;212、底板;220、导线;230、下压机构;231、下压条;232、弹性定位件;2321、第一壳体;2322、第一弹簧;2323、第一固定件;2324、第二壳体;2325、第二弹簧;2326、第二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一实施例中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无主栅电池片10的正面设有沿第一方向a间隔设有多根细栅线(图未示),每一细栅线构造为沿第二方向b延伸。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彼此垂直。测试装置100包括载台110、多根导线120和两个下压条130。载台110用于与承载于其上的无主栅电池片10的背面电接触。多根导线120沿第二方向b间隔设置且每一导线120构造为沿第一方向a延伸。多根导线120用于与多根细栅线电接触以形成交叉的网格结构。两个下压条130分别设置于载台210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每一导线12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下压条130,两个下压条130用于提供使导线120作用于细栅线上的下压力。
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发现,该测试装置100中,载台110在第一方向a上的尺寸L2小于无主栅电池片10在第一方向a上的尺寸L1,无主栅电池片10承载于载台110时其两侧均超出载台110的边缘,目的是避免导线120和载台110接触造成测试短路。与此同时,为了避免无主栅电池片10的边缘在导线120下压过程中碎裂,两个下压条130只能使导线120和细栅线以非常小的压力接触,这样的接触容易造成接触不良的现象,导致测试误差大。实际测试过程中,该测试装置100的动态重复性测试和静态重复性测试均不合格,测试准确性低。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装置,以减小测试误差、提高测试准确性。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装置200,用于无主栅电池片10。无主栅电池片10的正面设有沿第一方向a间隔设有多根细栅线,每一细栅线构造为沿第二方向b延伸。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彼此垂直。该测试装置200包括载台210、多根导线220和两个下压机构230。载台210具有接触面210a,接触面210a用于与承载于其上的无主栅电池片10的背面电接触。多根导线220沿第二方向b间隔设置且每一导线220构造为沿第一方向a延伸。多根导线220用于与多根细栅线电接触。两个下压条230分别设置于载台210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每一导线22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下压机构230,两个下压机构230用于提供使导线220作用于细栅线上的下压力。
其中,无主栅电池片10朝向载台210的正投影落入接触面210a内。沿第一方向a,接触面210a的两侧边缘与无主栅电池片10对应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值H。
上述测试装置200,通过载台210的接触面210a与无主栅电池片10的背面电接触,通过多根导线220与无主栅电池片10正面的多根细栅线电接触形成交叉的网格结构,从而实现测试电路的导通。在此基础上,该测试装置200通过两个下压机构230使导线220能够对细栅线施加适当的压力,导线220和细栅线在压力的作用下紧密接触。实际测试过程中,该测试装置200在静态重复性测试中所测出的电池片效率极差小于0.03%,在动态重复性测试中所测出的电池片效率极差小于0.05%,均达到了测试要求。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无主栅电池片10朝向载台210的正投影落入接触面210a内,接触面210a能够对无主栅电池片10进行稳定支撑,避免无主栅电池片10受压时边缘碎裂。同时,由于接触面210a的两侧边缘与无主栅电池片10对应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值H,导线220不易与接触面210a超出无主栅电池片10的部分接触造成测试短路。由此,上述测试装置200在保证电池片完好且测试电路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提高了导线220和细栅线的接触可靠性,从而减小了测试误差,提高了测试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后续的工艺中,为实现多个无主栅电池片10之间的互联,需要在细栅线上设置多根垂直于细栅线的焊带形成交叉的网格结构,而本申请所提供测试装置200中的多根导线220则是在测试阶段替代焊带,从而模拟测试出设置了焊带后无主栅电池片10的电性能。因此,导线220的相关参数需要参考该无主栅电池片10后续所要设置的焊带进行设置。示例地,导线220的数量等于焊带的数量,相邻导线220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焊带之间的距离。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载台的结构示意图。
可以理解,上述预设值H的设置需考虑无主栅电池片10在第一方向a上的尺寸L1、下压机构230所施加下压力的大小以及导线220的结构等因素,使得下压机构230在提供能够使导线220和细栅线紧密接触的下压力的同时,导线220不会因为下压力所导致的形变与接触面210a超出无主栅电池片10的部分接触造成测试短路。示例地,1毫米≤H≤3毫米。
参见图1和图3,具体到一些实施例中,无主栅电池片10在第一方向a上的尺寸L1为156毫米,接触面210a在第一方向a上的尺寸L3为158毫米。沿第一方向a,接触面210a的两侧边缘与无主栅电池片10对应的边缘之间的距离d1和d2均为1毫米。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导线与下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压机构230包括下压条231和多个弹性定位件232。多个弹性定位件232沿第二方向b间隔设置于下压条231上,每一导线22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两个弹性定位件232上。其中,弹性定位件232配置为用于提供能够使导线220压紧于细栅线上的弹力。具体地,两个下压条231在整体下压的过程中,当导线220接触到细栅线时,连接于该导线220两端的两个弹性定位件232受力形变,从而调节导线220的端部与下压条231之间的距离。
相关技术中,无主栅电池片10的细栅线是经过丝网印刷以及高温固化形成的,这样所形成的细栅线存在高低不一致的问题,差异在5μm左右。一方面,弹性定位件232提供了使导线220持续作用于细栅线上的弹力。另一方面,弹性定位件232受力形变的特性使不同导线220能够根据其与细栅线的接触情况调整位姿。如此,确保了每一导线220均能够与多根细栅线充分且紧密接触,进一步减小了测试误差,提高了测试准确性。此外,由于不同导线220能够根据其与细栅线的接触情况调整位姿,避免了导线220与细栅线之间的接触压力过大产生压痕,也有助于减小测试误差。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弹性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到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弹性定位件232包括第一壳体2321、第一弹簧2322和两个第一固定件2323。第一壳体2321固定于下压条231上。第一弹簧2322和两个第一固定件2323位于第一壳体2321内。其中一个第一固定件2323设置于第一弹簧2322和第一壳体2321的顶部之间,另一个第一固定件2323设置于第一弹簧2322和第一壳体2321的底部之间。导线220穿设第一壳体2321且与第一弹簧2322连接。第一壳体2321能够对第一弹簧2322进行保护和限位,便于弹性定位件232在下压条231上的安装。出于实用性的考虑,第一壳体2321和第一弹簧2322通常采用金属材质,具有导电性。为避免导线220与第一壳体2321产生短路,在第一弹簧2322和第一壳体2321之间设置绝缘材质的第一固定件2323,从而使得导线220与第一壳体2321彼此绝缘。示例地,第一弹簧2322为压缩弹簧。导线220与第一弹簧2322的中部连接。
图6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弹性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到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弹性定位件232包括第二壳体2324、两个第二弹簧2325和一个第二固定件2326。第二壳体2324固定于下压条231上。两个第二弹簧2325和一个第二固定件2326位于第二壳体2324内。其中一个第二弹簧2325设置于第二固定件2326和第二壳体2324的顶部之间,另一个第二弹簧2325设置于第二固定件2326和第二壳体2324的底部之间。导线220穿设第二壳体2324且与第二固定件2326连接。第二壳体2324能够对第二弹簧2325进行保护和限位,便于弹性定位件232在下压条231上的安装。出于实用性的考虑,第二壳体2324和第二弹簧2325通常采用金属材质,具有导电性。为避免导线220与第二壳体2324产生短路,在两个第二弹簧2325之间设置绝缘材质的第二固定件2326,从而使得导线220与第二弹簧2325、第二壳体2324彼此绝缘。示例地,第二弹簧2325为压缩弹簧。导线220与第二固定件2326的中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线220的硬度大于细栅线的硬度。如此,导线220与细栅线彼此接触并挤压时,硬度较小的细栅线不易在导线220上形成压痕,有助于减小测试误差,提高测试准确性。可选地,导线220可采用铜合金材质,由于掺入了合金元素,铜合金比纯铜的硬度更大,不易形成压痕。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线220用于与细栅线接触的一侧表面构造为平面。示例地,导线220的横截面为矩形。如此,相较于横截面为圆形的导线,该导线220能够将线接触转变为面接触,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提高接触稳定性,从而减少测试波动,提高测试准确性。
继续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载台210包括接触板211和底板212。接触面210a形成于接触板211的一侧,接触板211背离接触面210a的另一侧连接底板212。接触板211的结构根据无主栅电池片10进行设置,确保电池片完好且测试电路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导线220和细栅线能够紧密接触。底板212的结构可根据测试环境进行设置,便于载台210的稳定放置。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装置200包括载台210、多根导线220和两个下压机构230。该测试装置200通过两个下压机构230使导线220能够对细栅线施加适当的压力,导线220和细栅线在压力的作用下紧密接触。由于无主栅电池片10朝向载台210正投影落入接触面210a内,接触面210a能够对无主栅电池片10进行稳定支撑,避免无主栅电池片10受压时边缘碎裂。同时,由于接触面210a的两侧边缘与无主栅电池片10对应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值H,导线220不易与接触面210a超出无主栅电池片10的部分接触造成测试短路。上述测试装置200在保证电池片完好且测试电路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提高了导线220和细栅线的接触可靠性,从而减小了测试误差,提高了测试准确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测试装置(200),用于无主栅电池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主栅电池片(10)的正面沿第一方向间隔设有多根细栅线,每一所述细栅线构造为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彼此垂直;
所述测试装置(200)包括:
载台(210),具有接触面(210a);所述接触面(210a)用于与承载于其上的所述无主栅电池片(10)的背面电接触;
多根导线(220),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一所述导线(220)构造为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多根所述导线(220)用于与多根所述细栅线电接触;以及
两个下压机构(230),分别设置于所述载台(210)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每一所述导线(22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下压机构(230),两个所述下压机构(230)用于提供使所述导线(220)作用于所述细栅线上的下压力;
其中,所述无主栅电池片(10)朝向所述载台(210)的正投影落入所述接触面(210a)内;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接触面(210a)的两侧边缘与所述无主栅电池片(10)对应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值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机构(230)包括下压条(231)和多个弹性定位件(232);
多个所述弹性定位件(232)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下压条(231)上,每一所述导线(22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两个所述弹性定位件(232)上;
其中,所述弹性定位件(232)配置为用于提供能够使所述导线(220)压紧于所述细栅线上的弹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定位件(232)包括:
第一壳体(2321),固定于所述下压条(231)上;
第一弹簧(2322),位于所述第一壳体(2321)内;及
两个第一固定件(2323),位于所述第一壳体(2321)内,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件(2323)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2322)和所述第一壳体(2321)的顶部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一固定件(2323)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2322)和所述第一壳体(2321)的底部之间;
所述导线(220)穿设所述第一壳体(2321)且与所述第一弹簧(232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2322)为压缩弹簧;
所述导线(220)与所述第一弹簧(2322)的中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定位件(232)包括:
第二壳体(2324),固定于所述下压条(231)上;
两个第二弹簧(2325),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324)内;及
第二固定件(2326),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324)内,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弹簧(2325)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2326)和所述第二壳体(2324)的顶部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二弹簧(2325)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2326)和所述第二壳体(2324)的底部之间;
所述导线(220)穿设所述第二壳体(2324)且与所述第二固定件(232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2325)为压缩弹簧;
所述导线(220)与所述第二固定件(2326)的中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测试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值H满足以下条件:
1毫米≤H≤3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测试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220)的硬度大于所述细栅线的硬度。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测试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220)用于与所述细栅线接触的一侧表面构造为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测试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台(210)包括接触板(211)和底板(212);
所述接触面(210a)形成于所述接触板(211)的一侧;
所述接触板(211)背离所述接触面(210a)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底板(21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08843.0U CN219145344U (zh) | 2023-01-04 | 2023-01-04 | 测试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08843.0U CN219145344U (zh) | 2023-01-04 | 2023-01-04 | 测试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45344U true CN219145344U (zh) | 2023-06-06 |
Family
ID=86564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008843.0U Active CN219145344U (zh) | 2023-01-04 | 2023-01-04 | 测试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45344U (zh) |
-
2023
- 2023-01-04 CN CN202320008843.0U patent/CN21914534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782614B2 (en) | Contact pin assembly, contact pin assembly manufacturing method, contact pin assembling structure, contact pin assembling structur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ocket for electrical parts | |
CN114204147B (zh) | 电池模组 | |
US6776624B2 (en) | Socket for electrical parts | |
US7112388B2 (en) | Battery provided with terminals | |
US3812311A (en) | Miniature type switch probe for testing integrated circuit assemblies or the like | |
US20190041428A1 (en) | Test probe and test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TWM393874U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ssembly thereof | |
US20190259693A1 (en) | Semiconductor Device Sub-Assembly | |
CN105807213A (zh) | 一种用于扁平引脚芯片的测试装置 | |
CN113259510B (zh) | 电子设备、接地弹片和测试座组件 | |
JP2005302729A (ja) | 接触ばね板及び接触ばね板を有する電気化学的電池 | |
CN111579833B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
KR102446242B1 (ko) | 플렉시블 단말부 보호구조를 갖는 전자모듈 검사용 테스트 소켓 | |
CN219145344U (zh) | 测试装置 | |
CN111579830A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
CN111579837B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
KR101280573B1 (ko) | 원통형 전지셀 측정장치 | |
US6326688B1 (en) | Socket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 |
CN215641357U (zh) | 一种夹具及具有该夹具的电池测试机 | |
CN212364376U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
CN216310074U (zh) | 芯片插座 | |
CN212364375U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
CN212514714U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
CN217846419U (zh) | 测试针组及测试针座 | |
CN111579832A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