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45038U - 一种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及锂电池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及锂电池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45038U
CN219145038U CN202222689851.4U CN202222689851U CN219145038U CN 219145038 U CN219145038 U CN 219145038U CN 202222689851 U CN202222689851 U CN 202222689851U CN 219145038 U CN219145038 U CN 219145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battery
circuit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r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898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占想
周鹤
任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 Kah Kee Innovation Laboratory
Original Assignee
Tan Kah Kee Innovation Labora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 Kah Kee Innovation Laboratory filed Critical Tan Kah Kee Innovation Laboratory
Priority to CN2022226898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45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45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45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Protection Of Stat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及锂电池管理系统,所述保护电路包括控制器、电压采样模块、比较电路、检测控制模块、同步MOS管、功率控制模块。电压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锂电池的端电压并传输给控制器,使得锂电池的端电压与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的电压相匹配;比较电路用于比较锂电池的端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向检测控制模块发出导通信号;检测控制模块在接收到导通信号时驱动同步MOS管进而通过功率控制模块控制锂电池向功率输出端进行充放电。上述各电路模块的设计,能够有效防止因电池电流反灌而易造成的短路现象,同时避免因电流反灌造成的锂电充放电容量测量不准确,大大延长了锂电池使用寿命,具有成本低、适用性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及锂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及锂电池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是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可充电电池,具有循环利用、充电速度快等优点,通过不同的电池模组组合可作为手机电池、新能源动力电池等,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很多锂电池产品很少做硬件保护电路,通常是通过软件控制电池反接电压采样实现前端功率管的关断,从而保护锂电池的充放电接口电路。其存在如下缺点:一、软件控制响应较慢;二、缺少相应的保护电路可能会导致元器件、电路板直接烧坏。少数从硬件层面保护锂电池充放电接口电路的产品一般也仅做了简单的反接保护功能。例如公开号为CN21170156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充放电电路,包括充放电单元、控制芯片、模式选择单元、防反接保护单元、恒流恒压单元、单稳电路、锂电池组和电池均衡模块,通过上述的电路连接设置,起到防反接、均匀充放电、避免过充欠充等作用,从而延长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然而,由于该锂电池充放电电路的锂电功率通道与电池端之间不具有完善的使能控制或保护功能,缺少反接钳位保护,且充电功率电路与电池端电压不匹配,会造成锂电充放电容量测量不准确、电池反灌电流等问题,严重时还会造成短路而损坏电路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缺少完善的使能控制或保护功能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包括控制器、电压采样模块、比较电路、检测控制模块、同步MOS管、功率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控制模块电连接,以用于控制锂电池的充放电;
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以用于对所述锂电池的端电压进行采样并将采样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使得所述锂电池的端电压与所述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的电压相匹配;
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锂电池电连接,以用于比较所述锂电池的端电压与基准电压的大小,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以用于根据比较结果向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发出导通信号;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同步MOS管电连接,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导通信号时驱动所述同步MOS管;所述同步MOS管分别与所述功率控制模块、功率输出端电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锂电池向所述功率输出端进行充放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压采样模块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继电器采样电路、运放电路以及ADC模数转换电路;
所述继电器采样电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ADC模数转换电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以用于通过所述控制器使能驱动所述继电器采样电路对所述锂电池的端电压进行采样,并通过所述运放电路、所述ADC模数转换电路处理后将所述采样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包括过压保护电路、驱动电阻R40、供电电路、芯片IC1以及钳位电路。
所述芯片IC1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供电电路、所述钳位电路电连接,所述芯片IC1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阻R40电连接,所述钳位电路还与所述比较电路电连接;所述驱动电阻R40通过所述过压保护电路与所述同步MOS管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三极管Q4、二极管D10、电容C3、电阻R2;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集电极分别与所述同步MOS管耦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所述二极管D10与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耦接的同时,还与并联的所述电容C3、所述电阻R2耦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比较电路包括比较器IC2,所述比较器IC2的第一引脚通过并联的电阻R50、电容C44接地,同时还通过电阻R49与所述比较器IC2的第五引脚耦接,所述比较器IC2的第三引脚与所述锂电池耦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钳位电路包括电阻R52、二极管D13;所述电阻R52与所述二极管D13串联后,一端分别与所述比较器IC2的第四引脚、所述芯片IC1的第四引脚耦接,另一端接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功率控制模块包括功率继电器RELAY1以及控制电流放大电路,所述控制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继电器RELAY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功率继电器RELAY1分别与所述锂电池、所述同步MOS管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流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145、三极管Q5、电阻R147、三极管Q6、电阻R148;
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145与所述控制器耦接的同时,还通过所述电阻R147与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耦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耦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耦接,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148与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耦接,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所述功率继电器RELAY1耦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为MCU。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锂电池管理系统,采用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
基于上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通过电压采样模块、比较电路、检测控制模块以及同步MOS管的电路设计,使得锂电池的端电压在与整个回路的电压相匹配,从而有效防止因电池电流反灌而易造成的短路现象,同时避免因电流反灌造成的锂电充放电容量测量不准确,大大延长了锂电池使用寿命,具有成本低、适用性好等优点。
为了进一步保证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还在检测控制模块中设计有过压保护电路、钳位电路等,实现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过压保护、电池防反接等功能;同时还设计有功率继电器、继电器采样电路来控制应用,从而防止BMS保护板动作误触发而导致电池失压等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有益效果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下面描述中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若无特别指明,皆是图示中组件绘示的方向为基准。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的电路连接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另一实施例的电路连接框图;
图3为检测控制模块、比较电路、同步MOS管的具体电路图;
图4为功率控制模块的具体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设计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应被理解为具有与这些术语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和相关领域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来理解,除本实用新型中明确如此定义之外。
目前,现有的很多锂电产品均未做充电功率电路与电池端的电压匹配电路,然而,充电功率电路与电池端电压不匹配的情况下就直接接入电池,会造成测量不准或更严重的后果。具体为,设置锂电的功率输出电压为5 V时,后端锂电池的额定电压只有3.5 V,那么功率通道在电路加载上要经过一定的上升时间才能有电压输出。在这种情况下电路上若未设置同步控制管,在功率通道加载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反灌电流流过功率通道的现象,对于小功率锂电检测电路上的影响可能是电池充放电容量测试不准确,而对于大功率充放电检测电路上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即当后端连接的是大功率动力电池组时,在没有设置同步管、继电器控制的情况下,后端电池端会有放电电流至前端电路,造成电流反灌短路等情况发生。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至少包括控制器、电压采样模块、比较电路、检测控制模块、同步MOS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功率控制模块;
其中,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功率控制模块电连接,以用于控制锂电池的充放电;电压采样模块与控制器电连接,以用于对锂电池的端电压进行采样并将采样信号传输给控制器,使得锂电池的端电压与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的电压相匹配;比较电路的输入端与锂电池电连接,以用于比较锂电池的端电压与基准电压的大小,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以用于根据比较结果向检测控制模块发出导通信号。
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电连接,输出端与同步MOS管电连接,以用于在接收到导通信号时驱动同步MOS管;同步MOS管分别与功率控制模块、功率输出端电连接,以用于控制锂电池向功率输出端进行充放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通过上述各模块、电路的设计,能够实现充放电保护电路与电池端电压匹配控制,防止前端功率回路的电压在加载期间产生电池电流反灌,从而有效防止因电流反灌而造成的短路现象,同时避免因电流反灌造成的锂电充放电容量测量不准确,大大延长了锂电池使用寿命,具有成本低、适用性好等优点。
进一步地,传统的电压采样模块通常是在锂电池端连接用于采样电压的电阻进行采样,在带有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保护板的锂电池中,会存在因漏电流通过采样电压用电阻流向锂电池端而一旦被BMS保护板检测到就会断路导致电池无电压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在电压采样模块中加入了继电器的控制应用,不仅能够避免漏电流流向锂电池端,还能在电池BMS保护板由于某种动作误触发保护时,通过继电器断开负载来解除保护。即,防止BMS保护板动作误触发。
具体地,请参阅图2,电压采样模块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继电器采样电路、运放电路以及ADC模数转换电路;继电器采样电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ADC模数转换电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以用于通过控制器使能驱动继电器采样电路对锂电池的端电压进行采样,并通过运放电路、ADC模数转换电路的处理后将采样信号传输给控制器,即将采集的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传输给控制器。较佳地,继电器采样电路可包括采样继电器和继电器控制电流放大电路,其中继电器控制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电连接,输出端与采样继电器电连接,采样继电器与锂电池电连接。控制器发出驱动信号并经过继电器控制电流放大电路进行二级放大后,再对采样继电器使能以进行锂电池端电压的采样。
应当说明的是,继电器采样电路的具体电路设计可参考下述功率控制模块的电路设计即可,而运放电路与ADC模数转换电路为本领域常规的电路设计方式,在此不多做赘述。
请参阅图3,POW+、POW-为连接至锂电池的功率线,较佳地,同步MOS管包括相互串联的NMOS管Q2和NMOS管Q3,其中NMOS管Q2和NMOS管Q3带有体内二极管,该NMOS管可选择低导通电阻的MOS管,减小内阻造成的压降,提高输出电压精度,同时在大电流的情况下减少热损提高效率。NMOS管Q2和NMOS管Q3两端还分别并联有稳压二极管D8、稳压二极管D9,以用于提高驱动信号稳定性的同时,保护MOS管栅极避免过高驱动电压或尖峰电流时导致烧坏问题。此外,POW+、POW-功率线之间还并联有滤波电容C1、滤波电容C2,以实现滤波作用。较佳地,锂电池端还连接有电阻R1,电阻R1为锂电池充放电电流采样电阻,可选取低温漂、低ESR(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等效串联电阻)的电阻来提高采样精度。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检测控制模块包括过压保护电路、驱动电阻R40、供电电路、芯片IC1以及钳位电路;芯片IC1的输入端分别与供电电路、钳位电路电连接,芯片IC1的输出端与驱动电阻R40电连接,钳位电路还与比较电路电连接;驱动电阻R40通过过压保护电路与同步MOS管电连接。
具体地,请参阅图3,过压保护电路包括三极管Q4、二极管D10、电容C3、电阻R2;三极管Q4的发射极、集电极分别与同步MOS管耦接,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二极管D10与其发射极耦接的同时,还与并联的电容C3、电阻R2耦接。其工作原理为:当因错接电池导致输入过高电压时,三极管Q4导通,进而保护NMOS管Q3,NMOS管Q3无法导通就等于切断了整个充放电回路进而实现过压保护。
驱动电阻R40可选用精度高、温漂小的电阻,以改善驱动信号波形,减少振荡。较佳地,驱动电阻R40两端还并联有二极管D11,以实现快速关闭同步MOS管提供泄流通道。
芯片IC1的第二引脚与供电电路耦接,供电电路由电阻R42、电容C43、二极管D12构成的稳压直流电源,为检测控制模块供电。芯片IC1的第三引脚通过并联的电阻R46、滤波电容C41以及串联电阻R44与功率输出端耦接,从而实现功率输出端的过压保护,其中电阻R44、电阻R46的作用在于分压设置锂电池功率输出端的最大允许输出电压。例如额定电压为4.2 V的锂电池上,设置其最大允许输出电压为4.8 V。芯片IC1的第四引脚通过钳位电路与比较电路耦接,借由欠压关断以实现锂电池的反接保护。芯片IC1的第十引脚与驱动电阻R40耦接,以用于控制同步MOS管驱动。
比较电路包括比较器IC2,比较器IC2的第一引脚通过并联的电阻R50、电容C44接地,同时还通过电阻R49与比较器IC2的第五引脚耦接,比较器IC2的第三引脚与锂电池耦接。其中,电阻R49、电阻R50分压作为比较器IC2第二引脚的参考电压。
钳位电路包括电阻R52、二极管D13;电阻R52与二极管D13串联后,一端分别与比较器IC2的第四引脚、芯片IC1的第四引脚耦接,另一端接地。
其反接钳位保护的工作原理为:当锂电池反接时,比较器IC2的第四引脚通过钳位电路连接至芯片IC1的第四引脚以欠压关断同步MOS管实现反接钳位保护。在电路正常状态下,电阻R48、电阻R51构成分压电路,芯片IC1的第四引脚的电压在正常范围,驱动可正常输出。当电池反接时,比较器IC2的第四引脚被钳位为负0.7 V,从而关断芯片IC1驱动使能,进而关闭同步MOS管,使得锂电池端与功率输出端断开,实现电路保护。
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功率控制模块包括功率继电器RELAY1以及控制电流放大电路,控制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功率继电器RELAY1的输入端电连接,功率继电器RELAY1分别与锂电池、同步MOS管电连接。其工作原理为控制器发出驱动信号给控制电流放大电路,控制电流放大电路经过处理后传输给功率继电器RELAY1,由功率继电器RELAY1控制锂电池向同步MOS管、功率输出端充放电导通。
其中,图4中的DRV为功率继电器RELAY1初始驱动信号,由控制器发出。控制电流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145、三极管Q5、电阻R147、三极管Q6、电阻R148,电阻R145为三极管Q5的驱动电阻,电阻R147为电流泄放电阻。三极管Q6、电阻R148构成继电器驱动信号电流二级放大。初始驱动信号经过控制电流放大电路的处理后输出共射驱动信号给功率继电器RELAY1,其中共射驱动信号与初始驱动信号相位同相。通过上述构造控制电流放大电路的电流二极放大,能够保持放大后的控制信号与初始信号相位一致。
具体电路连接方式为: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电阻R145与控制器耦接的同时,还通过电阻R147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耦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耦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6的基极耦接,三极管Q6的基极通过电阻R148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耦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功率继电器RELAY1的第十二引脚耦接;功率继电器RELAY1的第八引脚和第九引脚各自与同步MOS管、锂电池电连接。较佳地,控制电流放大电路上还并联有稳压二极管D33,以实现继电器驱动控制信号端稳压控制,将控制信号限制在一定电压范围内。
通过上述对功率控制模块的设计应用,利用继电器控制功率电流输出,能够有效防止BMS保护板动作误触发,避免漏电流流通被BMS保护板检测到而造成无电压的问题。
优选地,控制器为MCU(Motor Control Unit,电机控制单元)。当然,根据实际工作需求,控制器也可采用ARM微控制器(Advanced RISC Machines)或其他单片机等,其具体的型号同样可根据实际工作需求选用,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锂电池管理系统,采用如上任一实施例的一种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及锂电池管理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一、实现锂电充放电保护电路中功率输出电压的过压保护、电池接错不同等级的过压保护。
二、实现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与电池端电压匹配控制,防止前端功率回路电压加载期间的电池电流反灌而造成短路等问题,同步管控制实现电池防反接钳位保护。
三、在锂电充放电功率回路前端欠压的情况实现硬件保护,防止误使能驱动同步管电池电流反灌。
四、构造继电器的控制电流放大电路,第二级共射输出,保持放大后的控制信号与初始信号相位一致。
五、在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中加入功率继电器及采样继电器控制应用,以防止BMS保护板动作误触发。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尽管现有技术中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例或技术方案可以仅在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改进,而不必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或者背景技术中列出的全部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一个权利要求中没有提到的内容不应当作为对于该权利要求的限制。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控制器、电压采样模块、比较电路、检测控制模块、同步MOS管、功率控制模块、继电器采样电路、运放电路、ADC模数转换电路、过压保护电路、供电电路、芯片IC1、钳位电路、比较器IC2、功率继电器RELAY1、控制电流放大电路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电压采样模块、比较电路、检测控制模块、同步MOS管、功率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控制模块电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锂电池的充放电;
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以用于对所述锂电池的端电压进行采样并将采样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使得所述锂电池的端电压与所述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的电压相匹配;
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锂电池电连接,以用于比较所述锂电池的端电压与基准电压的大小,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以用于根据比较结果向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发出导通信号;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同步MOS管电连接,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导通信号时驱动所述同步MOS管;所述同步MOS管分别与所述功率控制模块、功率输出端电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锂电池向所述功率输出端进行充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采样模块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继电器采样电路、运放电路以及ADC模数转换电路;
所述继电器采样电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ADC模数转换电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以用于通过所述控制器使能驱动所述继电器采样电路对所述锂电池的端电压进行采样,并通过所述运放电路、所述ADC模数转换电路处理后将所述采样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包括过压保护电路、驱动电阻(R40)、供电电路、芯片(IC1)以及钳位电路;
所述芯片(IC1)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供电电路、所述钳位电路电连接,所述芯片(IC1)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阻(R40)电连接,所述钳位电路还与所述比较电路电连接;所述驱动电阻(R40)通过所述过压保护电路与所述同步MOS管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三极管(Q4)、二极管(D10)、电容(C3)、电阻(R2);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集电极分别与所述同步MOS管耦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所述二极管(D10)与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耦接的同时,还与并联的所述电容(C3)、所述电阻(R2)耦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电路包括比较器(IC2),所述比较器(IC2)的第一引脚通过并联的电阻(R50)、电容(C44)接地,同时还通过电阻(R49)与所述比较器(IC2)的第五引脚耦接,所述比较器(IC2)的第三引脚与所述锂电池耦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位电路包括电阻(R52)、二极管(D13);所述电阻(R52)与所述二极管(D13)串联后,一端分别与所述比较器(IC2)的第四引脚、所述芯片(IC1)的第四引脚耦接,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控制模块包括功率继电器(RELAY1)以及控制电流放大电路,所述控制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继电器(RELAY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功率继电器(RELAY1)分别与所述锂电池、所述同步MOS管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流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145)、三极管(Q5)、电阻(R147)、三极管(Q6)、电阻(R148);
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145)与所述控制器耦接的同时,还通过所述电阻(R147)与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耦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耦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耦接,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148)与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耦接,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所述功率继电器(RELAY1)耦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MCU。
10.一种锂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
CN202222689851.4U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及锂电池管理系统 Active CN219145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89851.4U CN219145038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及锂电池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89851.4U CN219145038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及锂电池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45038U true CN219145038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96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89851.4U Active CN219145038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及锂电池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450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9762B (zh) 一种充电控制电路
CN102570558B (zh) 一种镍氢镍镉电池的智能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
US20220416549A1 (en) Active equalization circuit,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power source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04068399U (zh) 一种应用于磷酸铁锂电池与铅酸电池智能型充电器
WO2017020782A1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及电池充放电系统
CN213367449U (zh) 电池管理系统防打火电路及电池组
CN206211640U (zh) 法拉电容器充电及掉电检测装置
CN211629897U (zh) 一种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
CN214380064U (zh) 电池包保护电路、装置及电动设备
CN219145038U (zh) 一种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及锂电池管理系统
CN210958312U (zh) 一种电池并联开关控制装置
CN110034595B (zh) 一种备份电源管理装置及车载设备
CN108767948B (zh) 自动均衡保护板
CN110557058A (zh)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启动保护方法及电路
CN115951603A (zh) 一种mcu主控芯片电路板
CN210957837U (zh) 检测控制电路、电池包及电动工具
CN210123900U (zh) 充电器的输出电压调节电路
CN210957854U (zh) 电池储能系统的通讯保护电路及系统
CN110597127B (zh) 一种带有激活功能的电动车控制系统
CN209805458U (zh) 电芯充放电控制模块和电芯保护装置
CN209748236U (zh) 一种分立式电源充电电路
CN203522276U (zh) 一种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
CN201234152Y (zh) Gps测量仪用锂电池保护板
CN220190653U (zh) 电池用电设备及其电源电路
CN218183047U (zh) 升压充电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