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45036U - 一种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45036U
CN219145036U CN202221665468.9U CN202221665468U CN219145036U CN 219145036 U CN219145036 U CN 219145036U CN 202221665468 U CN202221665468 U CN 202221665468U CN 219145036 U CN219145036 U CN 219145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remote controller
charging
sideslip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6546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波
孙伟
张方金
宋虎灵
彭勇
蒋如意
李华亮
李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ovision Shangh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ovision Shangh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ovision Shangh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ovision Shangh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6546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45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45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450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包括遥控器本体和充电底座;其中,遥控器本体背面设置有突出的充电电触点;充电底座包括两个侧滑组件和供电电触点,供电电触点位于两个侧滑组件下方,并且两个侧滑组件遮蔽供电电触点;遥控器本体在充电状态下,充电电触点和供电电触点对接。利用本实用新型,在遥控器本体固定放置时即可充电,磁吸自动对位,高效便捷,拿开遥控器本体后充电底座无充电口外露,实现防水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CT(Computed Tomography)是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简称。它利用精确准直的X射线等,与灵敏度极高的CT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进行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医疗、安检等诸多领域。为了给用户提供便利,现有的CT设备大多采用CT无线遥控器进行控制,因此产生了普遍的充电需求。
在专利号为ZL 202021449136.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遥控器充电插座结构,包括:安装座,在安装座内滑动式装配有旋转座,在旋转座内设置有置物台,在置物台上开设有多个供遥控器放置的充电槽,充电槽倾斜设置,在充电槽的底部设置有充电插头,在置物台的每一充电槽处设置有用于夹持固定遥控器的夹持装置。
但是,现有的充电装置普遍存在以下缺陷:1.充电座需水平固定遥控器才能放置稳;2.充电口容易偏位导致充不上;3.遥控器拿取下来后,充电底座有充电口外露,不能防水和静电,不够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包括遥控器本体和充电底座;
其中,遥控器本体背面设置有突出的充电电触点;
充电底座包括两个侧滑组件和供电电触点,供电电触点位于两个侧滑组件下方,并且两个侧滑组件遮蔽供电电触点;
遥控器本体在充电状态下,充电电触点和供电电触点对接。
其中较优地,充电底座还包括底座上盖、底座下盖及多个复位部,底座上盖和底座下盖相对固定连接,两者边缘轮廓相匹配;
供电电触点设置于底座上盖和底座下盖之内;
两个侧滑组件以供电电触点的连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
复位部设置在侧滑组件和底座下盖之间,用于对侧滑组件进行复位。
其中较优地,底座上盖包括上盖体、通槽及两个侧开口,
盖体的长轴上开设有通槽;
在上盖体的长轴方向延伸的两个侧边上,开设有两个侧开口,并且两个侧开口位于通槽的两侧,三者的中心点连线与长轴垂直。
其中较优地,供电电触点设置于设置在通槽的下方。
其中较优地,底座上盖还包括定位壁,定位壁设置在盖体的弧形边缘上,并且向正面方向突出。
其中较优地,底座下盖包括下盖体和两个侧板,
下盖体大体呈跑道形,由两个平行的直线侧边与连接该两个直线侧边的两个弧形侧边形成;
两个侧板固定在下盖体的两个直线侧边之内。
其中较优地,侧板与侧开口对齐,并且从侧板的直线侧边分别向上延伸,并且低于上盖体。
其中较优地,侧滑组件包括挤压部、遮挡部、连接部以及支撑部,
挤压部和遮挡部分别连接在连接部的两侧,并且挤压部和与连接部形成第一预设角,遮挡部与连接部形成第二预设角;
挤压部从侧开口伸出;遮挡部从通槽伸出;
支撑部固定连接在连接部的下方。
其中较优地,所述支撑部上还设置定位柱,复位部的一端套接在定位柱上,用于保持侧滑组件与底座下盖之间的距离。
其中较优地,遥控器本体内设置有第一磁铁,充电底座内设置有第二磁铁,并且在充电状态下,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位置对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当遥控器本体放置于充电底座上时,挤压部受遥控器本体施加的力,逐渐向充电底座外侧移动,同时带动遮挡部也向充电器底座的外侧方向移动,露出的供电电触点对接,即可充电。并且在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位置对齐设置,使得放置遥控器本体时磁吸自动对位,高效便捷。当遥控器本体从充电底座上移除时,侧滑组件受复位部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遮挡部将供电电触点遮蔽,使得充电口无外露,实现防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的充电状态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遥控器本体的部件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底座省略一个侧滑组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底座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底座的部件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底座的沿长轴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滑组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包括遥控器本体100和充电底座200。其中,遥控器本体100充电时放置于充电底座200上,遥控器本体100的背面紧贴于充电底座200的正面,遥控器本体100的背面边缘轮廓与充电底座200的正面的轮廓匹配。为了更好地说明,遥控器本体100中,设置有操作按键的一面称为正面,反之为背面;充电底座200中,在充电状态下与遥控器本体100接触的一面称为正面,反之为背面。
参见图2,遥控器本体100包括遥控器上盖103、遥控器下盖104及充电电触点101。遥控器上盖103和遥控器下盖104相对固定连接,其边缘轮廓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遥控器上盖103和遥控器下盖104均呈跑道形形状。遥控器上盖103上设置有操作按键1031,用于遥控CT设备。遥控器下盖104的背面设置有突出的充电电触点101,通过该充电电触点101向遥控器本体100内充电。充电电触点101可以为圆柱形铜柱。遥控器本体100还包括第一磁铁102,第一磁铁102位于遥控器上盖103和遥控器下盖104之间。第一磁铁102可以设置有两块,以遥控器本体100的短轴为中心线对称设置。
参见图3至图7,充电底座200包括底座上盖213、底座下盖214、两个侧滑组件203、多个复位部208及供电电触点209。底座上盖213和底座下盖214相对固定连接,其边缘轮廓相匹配。两个侧滑组件203以供电电触点209连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复位部208设置在侧滑组件203和底座下盖214之间,用于对侧滑组件203进行复位。供电电触点209设置于底座上盖213和底座下盖214之内,并且设置在通槽202(参照图5)的下方。
底座上盖213包括上盖体2131、通槽202及两个侧开口201。盖体2131的长轴上开设有通槽202。在上盖体213的长轴方向延伸的两个侧边上,开设有两个侧开口201,并且该两个侧开口201位于通槽202的两侧,三者的中心点连线与长轴垂直。底座上盖213还包括定位壁212。定位壁212设置在盖体2131的弧形边缘上,并且向正面方向突出,当遥控器本体100放置于充电底座200上时起到定位和承托的作用,既能精确定位遥控器本体100的位置,又能防止遥控器本体100从充电底座200上掉落。
底座下盖214包括下盖体2141和两个侧板2142。下盖体2141大体呈跑道形,由两个平行的直线侧边与连接该两个直线侧边的两个弧形侧边形成。两个侧板2142固定在下盖体2141的两个直线侧边之内。侧板2142与侧开口201对齐,并且从侧板2142的直线侧边分别向上延伸,并且低于上盖体213。侧滑组件203包括挤压部204、遮挡部205、连接部206以及支撑部207。挤压部204和遮挡部205分别连接在连接部206的两侧,并且挤压部204和与连接部206形成第一预设角,遮挡部205与连接部206形成第二预设角,该第一预设角和第二预设角优选为95-125度。挤压部204从侧开口201伸出,遮挡部205从通槽202伸出。也就是说两个侧滑组件203的两个挤压部204分别从两个侧开口201伸出,两个遮挡部205都从一个通槽202伸出。支撑部207固定连接在连接部206下方,并且支撑挤压部204、遮挡部205及连接部206。支撑部207与侧板2142之间通过复位部208连接。在支撑部207上还可以设置定位柱211,复位部208的一端套接在定位柱211上,用于保持侧滑组件203与底座下盖214之间的距离。复位部208可以为弹簧、皮筋等。由于遮挡部205在通槽202内,向底座上盖213短轴两侧移动,以此实现开合,因此设通槽202的短轴方向的长度为L,则遮挡部205的可移动距离小于等于0.5L。侧滑组件203还包括密封垫(图中未示出),该密封垫设置在两个遮挡部205相对的一侧。用于提高两个遮挡部205的密封性。供电电触点209设置在上述通槽202的正下方,并且与充电电触点101的位置对齐。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供电电触点209为pogopin连接器。
充电底座200还包括第二磁铁210,第二磁铁210位于底座上盖213和底座下盖214之间。第二磁铁210可以设置有两块,以充电底座200的短轴为中心线对称设置。并且在充电状态下,第二磁铁210的位置应与第一磁铁102对齐设置。
当遥控器本体100未放置于充电底座200上时,充电底座200的两个侧滑组件203位于初始位置。即两个侧滑组件203的两个遮挡部205在通槽202内紧密贴合,挡住位于下方的供电电触点209,使供电电触点209不暴露。
当遥控器本体100放置于充电底座200上时,侧滑组件203的挤压部204受遥控器本体100施加的压力。该压力可分解为垂直向下的力和指向充电底座200外侧的力。由于挤压部204受该指向充电底座200外侧的力,逐渐向充电底座200外侧移动,同时带动遮挡部205也向充电器底座200的外侧方向移动。另一个侧滑组件203也以相同的原理向充电底座200外侧移动。两个遮挡部205逐渐背向移动,露出下方的供电电触点209。遥控器本体100充电电触点101与露出的供电电触点209对接,开始充电。
当遥控器本体100从充电底座200上移除时,侧滑组件203受复位部208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遮挡部205将供电电触点209遮蔽,通槽202被遮挡部205全部密封,遮挡部205与底座上盖213在充电底座200上表面形成一个密封的平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当遥控器本体100放置于充电底座200上时,挤压部204受遥控器本体100施加的力,逐渐向充电底座200外侧移动,同时带动遮挡部205也向充电器底座200的外侧方向移动,露出的供电电触点209对接,即可充电。并且在第一磁铁102与第二磁铁210的位置对齐设置,使得放置遥控器本体100时磁吸自动对位,高效便捷。当遥控器本体100从充电底座200上移除时,侧滑组件203受复位部208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遮挡部205将供电电触点209遮蔽,使得充电口无外露,实现防水安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将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侵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laims (10)

1.一种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包括遥控器本体和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遥控器本体背面设置有突出的充电电触点;
所述充电底座包括两个侧滑组件和供电电触点,所述供电电触点位于所述两个侧滑组件下方,并且所述两个侧滑组件遮蔽所述供电电触点;
所述遥控器本体在充电状态下,所述充电电触点和所述供电电触点对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还包括底座上盖、底座下盖及多个复位部,
所述底座上盖和所述底座下盖相对固定连接,两者边缘轮廓相匹配;
所述供电电触点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盖和所述底座下盖之内;
所述两个侧滑组件以所述供电电触点的连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
所述复位部设置在所述侧滑组件和所述底座下盖之间,用于对所述侧滑组件进行复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盖包括上盖体、通槽及两个侧开口,
所述盖体的长轴上开设有所述通槽;
在所述上盖体的长轴方向延伸的两个侧边上,开设有两个所述侧开口,并且两个所述侧开口位于所述通槽的两侧,且三者的中心点连线与长轴垂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电触点设置于设置在所述通槽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上盖还包括定位壁,所述定位壁设置在所述上盖体的弧形边缘上,并且向正面方向突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下盖包括下盖体和两个侧板,
所述下盖体呈跑道形,由两个平行的直线侧边与连接该两个直线侧边的两个弧形侧边形成;
所述两个侧板固定在所述下盖体的两个直线侧边之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与所述侧开口对齐,并且从所述侧板的直线侧边分别向上延伸,并且低于所述上盖体。
8.如权利要求6或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滑组件包括挤压部、遮挡部、连接部以及支撑部,
所述挤压部和所述遮挡部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并且所述挤压部和与所述连接部形成第一预设角,所述遮挡部与所述连接部形成第二预设角;
所述挤压部从所述侧开口伸出;
所述遮挡部从所述通槽伸出;
所述支撑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下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上还设置定位柱,所述复位部的一端套接在所述定位柱上,用于保持所述侧滑组件与所述底座下盖之间的距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遥控器本体内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充电底座内设置有第二磁铁,并且在充电状态下,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位置对齐。
CN202221665468.9U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 Active CN219145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5468.9U CN219145036U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5468.9U CN219145036U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45036U true CN219145036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96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65468.9U Active CN219145036U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450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530033B2 (zh)
CA2012399A1 (en) A safety device for shielding off the receptacles of an electric current tap
CN219145036U (zh) 一种ct无线遥控器充电组件
CN212324511U (zh) 一种通信用信号干扰装置
CN105305137A (zh) 插座
CN113903615A (zh) 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集成控制面板
US769084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uidance system positioner
CN105680244B (zh) 插头结构及充电转换器
CN102280756B (zh) 旋转式电连接装置及插头、插座、插线板
CN213933067U (zh) 一种防蓝光镜片检测用固定装置
CN204190017U (zh) 隐形磁力插头装置和磁力插座装置
CN112006664A (zh) 一种探测器锁止装置及医学成像设备
CN208873128U (zh) 一种多功能鼠标垫
CN205759158U (zh) 带有安全防护底座的手持式激光医疗设备
CN113520474B (zh) 一种无痛皮试设备
CN216773609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供电插座防护组件
CN105641813B (zh) 带有安全防护底座的手持式激光医疗设备
US8288987B2 (en) Device for recharging a battery of a portable ionizing-radiation sensor
CN211180032U (zh) 一种测试装置
CN213667595U (zh) 一种用于放疗设备的病人防撞保护装置
CN208157708U (zh) 一种儿童安全墙面插座
CN212438590U (zh) 一种探测器锁止装置及医学成像设备
CN219788406U (zh) 移动机器人和滑盖装置
CN218976075U (zh) 一种高压眉头改进装置
CN217156742U (zh) 继电器测定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