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40960U - 一种加湿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湿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40960U
CN219140960U CN202221195460.0U CN202221195460U CN219140960U CN 219140960 U CN219140960 U CN 219140960U CN 202221195460 U CN202221195460 U CN 202221195460U CN 219140960 U CN219140960 U CN 219140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an
humidifying
wet curtain
curtain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954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加华
王永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gic Cube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gic Cube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gic Cube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gic Cube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954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40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40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409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4Free-coo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湿风扇,包括风扇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风扇本体内的储水箱、输水装置和湿帘盒,所述储水箱和所述湿帘盒分别与所述输水装置连接,此外,还包括导温装置,所述导温装置包括导温部和制冷元件,所述制冷元件与所述导温部热传导连接,所述湿帘盒和所述导温部均位于所述风扇本体的风道内。其中,输水装置用于抽取储水箱内的水输送到湿帘盒以保持湿帘盒的湿润状态,制冷元件用于产生冷量并传递给导温部。通过湿帘盒对经过的空气进行加湿,并通过导温装置对经过的空气进行均匀的降温,从而让加湿风扇吹出降温效果均匀的湿冷风,提升用户体验。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温效果均匀的加湿风扇。

Description

一种加湿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湿风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加湿风扇一般都是利用水帘和加湿棉进行双重降温制冷,主要加湿结构包括水箱、水泵、水帘和加湿棉。水泵抽取水箱内的水将水帘和加湿棉浇湿或浸湿,使得空气流通过湿润的水帘和加湿棉后被加湿和降温。
然而,在重力的作用下,加湿结构下端的湿冷程度会高于上端的湿冷程度,从而导致从出风口吹的风温度不均,主要表现为出风口下端吹出的风相比于出风口上端吹出的风更加湿冷。
此外,单纯利用水来降温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如果要对空气进一步制冷降温,用户需要先用冰箱等设备对水降温,再将降温后的冷水加入到加湿风扇的水箱中才能实现更好降温效果。显然这样的操作过于繁琐,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降温效果均匀的加湿风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加湿风扇,包括风扇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风扇本体内的储水箱、输水装置和湿帘盒,所述储水箱和所述湿帘盒分别与所述输水装置连接,此外,还包括导温装置,所述导温装置包括导温部和制冷元件,所述制冷元件与所述导温部热传导连接,所述湿帘盒和所述导温部均位于所述风扇本体的风道内。
优选地,还包括加湿透风件和集水盒,所述集水盒与所述输水装置连接,所述加湿透风件安装于所述导温部上且与所述导温部热传导连接,且所述加湿透风件部分浸没于所述集水盒内。
优选地,所述制冷元件和所述集水盒分别位于所述导温部的相对两端,所述集水盒内设置有水位控制孔,所述水位控制孔与所述储水箱连通。
优选地,所述导温部上设置有多条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呈长条状并沿竖直方向设置,每一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一所述加湿透风件。
优选地,所述加湿风扇还包括与所述输水装置连接的制冷水箱,所述制冷水箱内设置有制冷单元。
优选地,所述风扇本体包括位于所述湿帘盒上方的顶盖以及位于所述湿帘盒下方的接水盘,所述顶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湿帘盒连通的浇水腔,所述浇水腔与所述输水装置连通,所述接水盘的泄水端与所述储水箱连通。
优选地,所述输水装置包括水泵、第一水管、第二水管、第三水管和第四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储水箱和所述水泵的进水端,所述第二水管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和所述制冷水箱,所述第三水管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制冷水箱和所述集水盒,所述第四水管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制冷水箱和所述浇水腔。
优选地,所述风扇本体包括扇轮,所述湿帘盒内设置有加湿滤网,所述湿帘盒和所述导温装置分别位于所述扇轮轴向上的相对两端。
优选地,所述风扇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湿帘盒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扇轮之间,所述导温部位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扇轮之间。
优选地,所述导温装置还包括散热鳍片和散热风机,所述制冷元件的一侧与所述导温部热传导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散热鳍片热传导连接,所述散热风机位于所述散热鳍片背离所述制冷元件的一端。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加湿风扇包括风扇本体以及设置于风扇本体内的储水箱、输水装置、湿帘盒和导温装置,导温装置包括导温部和制冷元件,输水装置用于抽取储水箱内的水输送到湿帘盒以保持湿帘盒的湿润状态,制冷元件用于产生冷量并传递给导温部。通过湿帘盒对经过的空气进行加湿,并通过导温装置对经过的空气进行均匀的降温,从而让加湿风扇吹出降温效果均匀的湿冷风,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加湿风扇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加湿风扇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加湿风扇的剖面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加湿风扇的另一视角剖面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加湿风扇去除壳体后的立体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加湿风扇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加湿风扇的整机爆炸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加湿风扇的局部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风扇本体、101-进风口、102-出风口、103-风道、110-集水盒、111-水位控制孔、120-扇轮、130-湿帘盒、131-加湿滤网、132-滤网盖、150-顶盖、151-浇水腔、160-壳体、161-前壳、162-后壳、163-风道支架、170-接水盘、180-电路板;
200-储水箱、300-输水装置、310-水泵、320-第一水管、330-第二水管、340-第三水管、350-第四水管、400-导温装置、410-导温部、411-安装槽、420-加湿透风件、430-制冷元件、431-限位垫片、440-散热鳍片、450-散热风机、500-制冷水箱、510-制冷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的表述,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应当理解的是,“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另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竖直的”、“水平的”、“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结合参照附图1至附图8,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湿风扇,可对空气进行加湿和降温。加湿风扇包括风扇本体100以及设置于风扇本体100内的湿帘盒130、储水箱200、输水装置300和导温装置400,储水箱200用于储存整机所需的加湿水。输水装置300能够抽取储水箱200内的水输送到湿帘盒130,保持湿帘盒130的湿润。导温装置400包括导温部410和制冷元件430,制冷元件430与导温部410热传导连接,制冷元件430能够产生冷量并传递给导温部410,使导温部410上各处处于均匀的低温状态。湿帘盒130和导温部410均位于风扇本体100的风道103内,从而进入风扇本体100的风道103的空气经湿帘盒130加湿,并经导温部410被均匀降温后吹出。
其中,制冷元件430可以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导温部410可采用导温金属材质构成,如铝板或铜板。制冷元件430与导温部410热传导连接从而将产生的冷量传递至导温部410上,并通过导温部410传递到流经的空气,从而对空气进行均匀地降温。此外,半导体制冷的效果相比于水冷制冷的效果更加显著,能够吹出更加湿冷的风,满足用户处于炎热状态下的需求。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加湿风扇包括风扇本体100以及设置于风扇本体内的储水箱200、输水装置300、湿帘盒130和导温装置400,导温装置400包括导温部410和制冷元件430,输水装置300用于抽取储水箱200内的水输送到湿帘盒130以保持湿帘盒130的湿润状态,制冷元件430用于产生冷量并传递给导温部410。通过湿帘盒130对经过的空气进行加湿,并通过导温装置400对经过的空气进行均匀的降温,从而让加湿风扇吹出降温效果均匀的湿冷风,提升用户体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加湿透风件420和集水盒110,集水盒110与输水装置300连接,加湿透风件420安装于导温部410上且与所述导温部410热传导连接,且加湿透风件420部分浸没于集水盒110内。其中,加湿透风件420可以为加湿棉等吸水透风性材质,风扇本体100内设置有集水盒110,输水装置300抽取储水箱200内的水输送到集水盒110内,保持集水盒110内的水量,加湿透风件420部分浸没于集水盒110内从而保持湿润状态,对经过的空气进一步地加湿处理。同时,导温部410上的冷量也会传递到加湿透风件420上,使得加湿透风件420能够对经过的空气同时进行加湿和降温,让加湿风扇吹出更湿冷的空气。进一步地,导温部410上形成有安装槽411,加湿透风件420与安装槽411配合。由于加湿透风件420被装夹于导温部410上的安装槽411内,导温部410上的冷量可均匀地传递至加湿透风件420上。
进一步地,制冷元件430和集水盒110分别位于导温部410的相对两端,集水盒110上设置有水位控制孔111,水位控制孔111与储水箱200连通。在附图所示实施例中,集水盒110位于导温部410的底部,导温部410底部的加湿透风件420浸没于集水盒110内,制冷元件430则设置于导温部410的顶部。虽然在重力的作用下,加湿透风件420下端的湿度高于上端的湿度,但由于制冷元件430靠近加湿透风件420的上端,也能使加湿透风件420的各个部位的降温效果趋于均匀。其中,水位控制孔111距离集水盒110的底部一定距离,当集水盒110内的水量高于水位控制孔111时,多出的水量通过水位控制孔111排回至储水箱200,既保证了集水盒110内的水量稳定,也实现了水路的循环更新。进一步地,安装槽411呈长条状并沿竖直方向设置,导温部410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多条安装槽411,每一安装槽411内安装有一加湿透风件420。加湿透风件420可以同样呈长条状,嵌于安装槽411内,与安装槽411的壁面贴合以便进行热传导。加湿透风件420具有吸水性,通过一端吸水维持整体的湿度,从而对空气进行降温和加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加湿风扇还可以包括制冷水箱500,制冷水箱500内可以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等制冷单元510,输水装置300还与制冷水箱500相连接。输水装置300使储水箱200内的水先进入制冷水箱500,制冷水箱500通过制冷单元510对进入的水进行预先降温,降温后的水再被送至集水盒110内,从而进一步提升降温的效果。
进一步地,风扇本体100包括扇轮120,湿帘盒130内设置有加湿滤网131以及限位加湿滤网131的滤网盖132,湿帘盒130的顶部与输水装置300相连通,湿帘盒130和导温装置400分别位于扇轮120轴向上的相对两端。本实施方式中,输水装置300还向湿帘盒130供水,将湿帘盒130内的加湿滤网131浇湿,进入风扇本体100的空气流先通过湿帘盒130,被湿帘盒130加湿和一定程度降温。由于湿帘盒130和导温装置400分别位于扇轮120轴向上的相对两端,空气流依次经湿帘盒130、扇轮120和导温装置400送出,被多重加湿降温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风扇本体100还包括位于湿帘盒130上方的顶盖150以及位于湿帘盒130下方的接水盘170,顶盖150上设置有与湿帘盒130连通的浇水腔151,浇水腔151与输水装置300连通,接水盘170的泄水端与储水箱200连通。输水装置300先供水至浇水腔151内,通过浇水腔151向湿帘盒130浇水,水流经湿帘盒130后落入接水盘170中,再从接水盘170的泄水端排回储水箱200内,实现水路的循环。在附图所示实施例中,输水装置300包括水泵310、第一水管320、第二水管330、第三水管340和第四水管350,第一水管320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储水箱200和水泵310的进水端,第二水管330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水泵310的出水端和制冷水箱500,第三水管340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制冷水箱500和集水盒110,第四水管350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制冷水箱500和浇水腔151。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水泵310先将储水箱200内的水通过第一水管320和第二水管330抽入制冷水箱500进行降温处理,制冷水箱500内的冷水在压力的作用下经第三水管340送入集水盒110,保证导温装置400的湿润状态,同时还经第四水管350送入浇水腔151,保证湿帘盒130的湿润状态,最终水流排回至储水箱200内,实现循环。
优选地,风扇本体100包括壳体160,壳体16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湿帘盒130位于进风口101和扇轮120之间,导温部410位于出风口102和扇轮120之间。空气从进风口101进入风道后,依次经湿帘盒130、扇轮120和导温部410,最后从出风口102吹出湿冷的气流。在附图所示实施例中,壳体160包括前壳161、与前壳161连接的后壳162以及位于前壳161和后壳162之间的风道支架163,出风口102设置于前壳161上,进风口101设置于后壳162上,扇轮120安装于风道支架163内。电路板180安装于顶盖150的下方,电路板180分别与输水装置300和导温装置400电连接。
可选地,导温装置400还包括散热鳍片440和散热风机450,制冷元件430通过限位垫片431安装于导温部410上。制冷元件430的一侧与导温部410热传导连接,另一侧与散热鳍片440热传导连接,散热风机450位于散热鳍片440背离制冷元件430的一端。制冷元件430与导温部410相接触的一侧产生冷量,制冷元件430的另一侧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鳍片440和散热风机450散发出去。散热风扇450位于散热鳍片440背离制冷元件430的一端以帮助散热鳍片440散热。优选地,导温部410为栅栏状的铝结构板,铝结构板质量轻且具有较好的均温导热性能,导温部410呈栅栏状从而形成多个便于安装加湿透风件420的安装槽411。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以准。

Claims (10)

1.一种加湿风扇,包括风扇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风扇本体内的储水箱、输水装置和湿帘盒,所述储水箱和所述湿帘盒分别与所述输水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温装置,所述导温装置包括导温部和制冷元件,所述制冷元件与所述导温部热传导连接,所述湿帘盒和所述导温部均位于所述风扇本体的风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湿透风件和集水盒,所述集水盒与所述输水装置连接,所述加湿透风件与所述导温装置热传导连接,且所述加湿透风件部分浸没于所述集水盒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元件和所述集水盒分别位于所述导温部的相对两端,所述集水盒内设置有水位控制孔,所述水位控制孔与所述储水箱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温部上设置有多条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呈长条状并沿竖直方向设置,每一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一所述加湿透风件。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湿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风扇还包括与所述输水装置连接的制冷水箱,所述制冷水箱内设置有制冷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本体包括位于所述湿帘盒上方的顶盖以及位于所述湿帘盒下方的接水盘,所述顶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湿帘盒连通的浇水腔,所述浇水腔与所述输水装置连通,所述接水盘的泄水端与所述储水箱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装置包括水泵、第一水管、第二水管、第三水管和第四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储水箱和所述水泵的进水端,所述第二水管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和所述制冷水箱,所述第三水管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制冷水箱和所述集水盒,所述第四水管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制冷水箱和所述浇水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湿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本体包括扇轮,所述湿帘盒内设置有加湿滤网,所述湿帘盒和所述导温装置分别位于所述扇轮轴向上的相对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湿帘盒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扇轮之间,所述导温部位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扇轮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湿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温装置还包括散热鳍片和散热风机,所述制冷元件的一侧与所述导温部热传导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散热鳍片热传导连接,所述散热风机位于所述散热鳍片背离所述制冷元件的一端。
CN202221195460.0U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加湿风扇 Active CN219140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5460.0U CN219140960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加湿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5460.0U CN219140960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加湿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40960U true CN219140960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67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95460.0U Active CN219140960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加湿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409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17256B (zh) 半导体制冷设备
US20200363082A1 (en) Portable air cooler
CN219140960U (zh) 一种加湿风扇
CN208765357U (zh) 加湿模组及制冷设备
CN209944646U (zh) 空调器
CN209893735U (zh) 排水口设置有过滤板的冰箱
CN208687868U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致冷片的随身携带型空调
CN216620060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08382615U (zh) 除湿模组及制冷设备
CN215062571U (zh) 冷风扇
CN110857800A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致冷片的随身携带型空调
CN208765347U (zh) 控湿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09944647U (zh) 空调器
CN109140744B (zh) 接水盘及空调机组
CN206835521U (zh) 一种电子设备放置柜
CN218328485U (zh) 加湿器的机座和加湿器
CN111981601A (zh) 空调器
CN218001697U (zh) 一种能够吹出冰冷雾气的加湿风扇
CN116481101A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多功能半导体制冷装置
CN216744686U (zh) Tec风扇
CN214148181U (zh) 一种制冷中央空调水循环散热装置
CN220876616U (zh) 一种储米柜
CN216203971U (zh) 一种具有双湿帘组件的水冷塔扇
CN217540928U (zh) 半导体除湿装置及具有其的恒湿设备
CN220707515U (zh) 管道式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