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8666U - 门锁的交叉锁舌锁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门锁的交叉锁舌锁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38666U
CN219138666U CN202223362219.5U CN202223362219U CN219138666U CN 219138666 U CN219138666 U CN 219138666U CN 202223362219 U CN202223362219 U CN 202223362219U CN 219138666 U CN219138666 U CN 219138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gue
cross
lock
push
lock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622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期发
吴劲勇
杨顺天
张玉龙
邓邦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e-Tech Security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e-Tech Security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e-Tech Security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e-Tech Security Systems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6221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386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38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386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的交叉锁舌锁定结构,包括电机、齿轮组、齿条组件、锁体、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复位弹簧、交叉锁舌、交叉锁舌复位弹簧、拨杆、推杆、阻挡滑片、阻挡滑片复位弹簧、推开板和撞舌,所述交叉锁舌以活动方式设置在锁体内,所述交叉锁舌复位弹簧和交叉锁舌连接,所述交叉锁舌动作伸出或缩入锁体内,交叉锁舌复位弹簧构成交叉锁舌的复位机构;所述阻挡滑片接触拨杆时,阻挡滑片锁定拨杆的旋转状态,进而锁定滚轮组件的旋转状态,令滚轮组件始终抵触交叉锁舌,从而维持交叉锁舌的锁定状态,大大提高门锁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门锁的交叉锁舌锁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门锁。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全自动门锁,用户解锁后,电机启动,电机通过减速齿轮组,带动锁体内的零件运动,令方锁舌自动伸出锁体外,实现自动上锁或者令方锁舌自动缩入锁体内,实现自动解锁。
上述全自动门锁,仅方锁舌具备上锁功能,交叉锁舌不具备上锁功能,导致现有的全自动门锁安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叉锁舌具备上锁功能和解锁功能的门锁的交叉锁舌锁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门锁的交叉锁舌锁定结构,包括电机、齿轮组、齿条组件、锁体、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复位弹簧、交叉锁舌、交叉锁舌复位弹簧、拨杆、推杆、阻挡滑片、阻挡滑片复位弹簧、推开板和撞舌,所述交叉锁舌以活动方式设置在锁体内,所述交叉锁舌复位弹簧和交叉锁舌连接,所述交叉锁舌动作伸出或缩入锁体内,交叉锁舌复位弹簧构成交叉锁舌的复位机构;
所述滚轮组件以活动方式设置在锁体内靠近交叉锁舌,所述滚轮组件复位弹簧和滚轮组件连接,滚轮组件复位弹簧构成滚轮组件的复位机构;
所述齿条组件以活动方式设置在锁体内,所述推杆设置在齿条组件上,所述阻挡滑片以滑动方式设置推杆上,所述阻挡滑片复位弹簧一端连接推杆,阻挡滑片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阻挡滑片,阻挡滑片复位弹簧构成阻挡滑片的复位机构;
所述拨杆以活动方式设置在锁体内并位于推杆和滚轮组件之间,所述拨杆复位弹簧一端连接锁体,拨杆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拨杆,拨杆复位弹簧构成拨杆的复位机构,所述拨杆上端抵靠在滚轮组件上,拨杆下端抵靠在阻挡滑片上;
所述齿轮组的输入端连接电机的输出部,所述齿轮组的输出端连接齿条组件;
所述推开板设置在锁体内,所述推开板一端连接交叉锁舌,推开板另一端朝向阻挡滑片,所述交叉锁舌受压缩入锁体内推动推开板,推开板移动用于推开阻挡滑片。
所述撞舌以活动方式设置在锁体内,所述撞舌复位弹簧一端连接锁体,撞舌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撞舌,撞舌复位弹簧构成撞舌的复位机构,所述撞舌动作伸出或缩入锁体内触发电机启停;
交叉锁舌自动上锁:
关门时,撞舌受压缩入锁体触发电机启动,电机通过齿轮组带动齿条组件往后移动;
同时,交叉锁舌受压缩入锁体内推动滚轮组件反转,然后交叉锁舌在交叉锁舌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重新伸出锁体外;
由于交叉锁舌直线运动带动推开板下移推动阻挡滑片移动,导致阻挡滑片和拨杆分离,从而解除拨杆的动作锁定,拨杆复位弹簧复位带动拨杆反转解除滚轮组件的动作锁定,滚轮组件复位弹簧复位带动滚轮组件正转,令滚轮组件和交叉锁舌相互抵触,从而锁定交叉锁舌的上锁状态;
交叉锁舌自动解锁:
开门时,电机启动,电机通过齿轮组带动齿条组件往前移动,齿条组件带动推杆往前移动,令推杆的阻挡滑片推动拨杆正转,拨杆带动滚轮组件反转,令滚轮组件远离交叉锁舌,此时交叉锁舌处于自由状态。
用户关门后,锁体自动执行上锁程序,实现关门自动上锁,当用户解锁成功后,锁体自动执行解锁程序,实现自动解锁,十分方便用户使用,由于交叉锁舌具备上锁功能,因此锁门时候,交叉锁舌和方锁舌同时锁定,大大提高门锁的安全性。
由于交叉锁舌具备上锁功能,而且门锁内置的拨杆和滚轮组件动作,造成用户关门后,交叉锁舌处于上锁状态,若电机、齿轮组故障时,用户关门,门锁依靠交叉锁舌进行锁定,始终保持锁门状态,大大提高安全性。
所述阻挡滑片接触拨杆时,阻挡滑片锁定拨杆的旋转状态,进而锁定滚轮组件的旋转状态,令滚轮组件始终抵触交叉锁舌,从而维持交叉锁舌的锁定状态,大大提高门锁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进一步地,还包括方锁舌和拨片,所述方锁舌以活动方式设置在锁体内,所述拨片一端连接齿条组件,拨片另一端连接方锁舌,所述齿条组件向前移动时带动拨片反转,拨片带动方锁舌缩入锁体内,所述齿条组件向后移动时带动拨片正转,拨片带动方锁舌伸出锁体外。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支架和滚轮,所述支架以转动方式设置在锁体上,所述滚轮以转动方式设置在支架上,滚轮靠近交叉锁舌,所述滚轮组件复位弹簧和支架连接。所述滚轮组件推动交叉锁舌伸出过程中,由于滚珠组件利用滚轮接触交叉锁舌,减少滚轮组件的阻力,令滚轮组件旋转更畅顺。
进一步地,还包括推板和撞舌到位监测微动开关,所述撞舌到位监测微动开关设置在锁体内,撞舌到位监测微动开关和电机电连接,所述推板以活动方式设置在锁体内,推板对应撞舌到位监测微动开关位置设置有推动部,而且推板开有槽口,所述撞舌设置有推块,所述推块进入槽口内,撞舌缩入锁体内,推块带动推板往后移动,令推动部远离撞舌到位监测微动开关,撞舌到位监测微动开关启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用户关门后,锁体自动执行上锁程序,实现关门自动上锁,当用户解锁成功后,锁体自动执行解锁程序,实现自动解锁,十分方便用户使用,由于交叉锁舌具备上锁功能,因此锁门时候,交叉锁舌和方锁舌同时锁定,大大提高门锁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由于交叉锁舌具备上锁功能,而且门锁内置的拨杆和滚轮组件动作,造成用户关门后,交叉锁舌处于上锁状态,若电机、齿轮组故障时,用户关门,门锁依靠交叉锁舌进行锁定,始终保持锁门状态,大大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阻挡滑片接触拨杆时,阻挡滑片锁定拨杆的旋转状态,进而锁定滚轮组件的旋转状态,令滚轮组件始终抵触交叉锁舌,从而维持交叉锁舌的锁定状态,大大提高门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全自动门锁的示意图(开门状态)。
图2为全自动门锁的主视图(开门状态,除部分外壳)。
图3为全自动门锁的剖视图(开门状态)。
图4为全自动门锁的主视图(开门状态,除外壳和部分零件)。
图5为全自动门锁的后视图(开门状态,除外壳和部分零件)。
图6为全自动门锁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开门状态,除外壳)。
图7为全自动门锁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开门状态,除外壳)。
图8为全自动门锁的示意图(关门状态)。
图9为全自动门锁的主视图(关门状态,除部分外壳)。
图10为全自动门锁的剖视图(关门状态)。
图11为全自动门锁的主视图(关门状态,除外壳和部分零件)。
图12为全自动门锁的后视图(关门状态,除外壳和部分零件)。
图13为全自动门锁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关门状态,除外壳)。
图14为全自动门锁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关门状态,除外壳)。
图15为全自动门锁的主视图(开门状态,除部分外壳,机械解锁)。
图16为全自动门锁的剖视图(开门状态,除部分外壳,机械解锁)。
图17为全自动门锁的主视图(关门状态,除部分外壳,机械解锁)。
图18为全自动门锁的剖视图(关门状态,除部分外壳,机械解锁)。
图19为全自动门锁的齿条组件的示意图(活动齿条远离固定齿条)。
图20为全自动门锁的齿条组件的主视图(活动齿条远离固定齿条)。
图21为全自动门锁的齿条组件的示意图(活动齿条靠近固定齿条)。
图22为全自动门锁的齿条组件的主视图(活动齿条靠近固定齿条离)。
图23为全自动门锁的齿条组件的分解图。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结合图1到图23所示,一种全自动门锁,包括锁体1,锁体1内置有电机11、齿轮组2、齿条组件3、交叉锁舌12、撞舌13、方锁舌14、滚轮组件4、推杆5、拨杆6、拨片7、交叉锁舌复位弹簧121、撞舌复位弹簧131、拨杆复位弹簧61和滚轮组件复位弹簧43;
所述交叉锁舌12以活动方式设置在锁体1内,所述交叉锁舌复位弹簧121一端连接锁体1,交叉锁舌复位弹簧121另一端连接交叉锁舌12,所述交叉锁舌12动作伸出或缩入锁体1内,交叉锁舌复位弹簧121构成交叉锁舌12的复位机构;
所述撞舌13以活动方式设置在锁体1内,所述撞舌复位弹簧131一端连接锁体1,撞舌复位弹簧131另一端连接撞舌13,撞舌复位弹簧131构成撞舌13的复位机构,所述撞舌13动作伸出或缩入锁体1内触发电机11启停;
所述方锁舌14以活动方式设置在锁体1内,方锁舌14动作伸出或缩入锁体1内;
所述滚轮组件4以活动方式设置在锁体1内靠近交叉锁舌12,所述滚轮组件复位弹簧43一端连接锁体1,滚轮组件复位弹簧43另一端连接滚轮组件4,滚轮组件复位弹簧43构成滚轮组件4的复位机构;
所述拨片7以活动方式设置在锁体1内,所述拨片7一端接触方锁舌14,拨片7另一端和齿条组件3啮合;
所述齿轮组2的输入端连接电机11的输出部,所述齿轮组2的输出端连接齿条组件3,所述推杆5设置在齿条组件3上,所述拨杆6位于推杆5和滚轮组件4之间,拨杆6上端抵靠在滚轮组件4上,拨杆6下端抵靠在推杆5上,所述拨杆复位弹簧61一端连接锁体1,拨杆复位弹簧61另一端连接拨杆6,拨杆复位弹簧61构成拨杆6的复位机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阻挡滑片8和阻挡滑片复位弹簧81,所述阻挡滑片8以滑动方式设置推杆5上,所述阻挡滑片复位弹簧81一端连接推杆5,阻挡滑片复位弹簧81另一端连接阻挡滑片8,阻挡滑片复位弹簧81构成阻挡滑片8的复位机构,所述拨杆6抵靠或远离阻挡滑片8时,阻挡滑片8锁定或接触拨杆6旋转状态。
进一步地,还包括推开板15,所述推开板15设置在锁体1内,所述推开板15一端连接交叉锁舌12,推开板15另一端朝向阻挡滑片8,所述交叉锁舌12直线运动推开板15移动用于推开阻挡滑片8。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组件4包括支架41和滚轮42,所述支架41以转动方式设置在锁体1上,所述滚轮42以转动方式设置在支架41上,滚轮42靠近交叉锁舌12,所述滚轮组件复位弹簧43和支架41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推行板16以活动方式设置在锁体1上,所述锁胆9设置在锁体1内,锁胆9的转动部91靠近拨片7,所述推行板16一端抵靠在锁胆9的转动部91上,推行板16另一端抵靠在齿条组件3上,利用钥匙带动锁胆9的转动部91旋转时,转动部91首先带动推行板16移动,推行板16推动齿条组件3移动,令齿条组件3和齿轮组2分离,当齿条组件3和齿轮组2完全分离后,接着利用钥匙带动锁胆9的转动部91继续旋转,转动部91带动拨片7旋转,拨片7带动方锁舌14伸出或缩入锁体1内。
进一步地,所述齿条组件3包括固定板31、活动齿条32、活动齿条复位弹簧321和销钉33,所述活动齿条32开有横向滑槽322,所述活动齿条32以活动方式设置在固定板31底部,所述销钉33穿过横向滑槽322锁紧在固定板31上,滑槽限制销钉33的滑行方向以及滑行距离,从而限制活动齿条32的滑行方向以及滑行距离,所述活动齿条复位弹簧321一端连接活动齿条32,活动齿条复位弹簧321另一端连接固定板31,活动齿条复位弹簧321构成活动齿条32的复位机构;
所述固定板31下延有固定齿条34,固定齿条34和活动齿条32相对而立,所述活动齿条32的齿牙朝向固定板31的中心位置,所述固定齿条34的齿牙朝向固定板31外;
所述固定板31位于活动齿条32上方开有缺口311,所述活动齿条32朝向缺口311方向延伸出突出板323。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组2包括第一减速齿轮21、第二减速齿轮22和第三减速齿轮23,所述第二减速齿轮22包括第二上齿牙环221和第二下齿牙环222,第二上齿牙环221直径小于第二下齿牙环222,所述第三减速齿轮23包括第三上齿牙环231和第三下齿牙环232,所述第三上齿牙环231直径小于第三下齿牙环232,所述电机11和第一减速齿轮21啮合,所述第一减速齿轮21和第二下齿牙环222啮合,所述第二上齿牙环221和第三下齿牙环232啮合,所述第三上齿牙环231和活动齿条32啮合,所述固定齿条34和拨片7啮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锁胆9和推行板16,所述推行板16以活动方式设置在锁体1上,所述锁胆9设置在锁体1内,锁胆9的转动部91靠近拨片7,所述推行板16一端抵靠在锁胆9的转动部91上,推行板16另一端抵靠在突出板323上,所述锁胆9的转动部91旋转时,转动部91带动推行板16移动,推行板16推动突出板323移动,从而带动活动齿条32移动,令活动齿条32和第三上齿牙环231啮合或分离,当活动齿条32和第三上齿牙环231分离时,锁胆9的转动部91继续旋转,转动部91带动拨片7旋转,拨片7带动方锁舌14伸出或缩入锁体1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监测方锁舌14伸出锁体1外是否到位的方锁舌伸出到位微动开关200、用于监测方锁舌14缩入锁体1内是否到位的方锁舌收缩到位微动开关100、用于监测交叉锁舌12是否锁紧的交叉锁舌锁紧监测微动开关300、用于监测撞舌13缩入锁体1内是否到位的撞舌到位监测微动开关400和控制系统,所述方锁舌伸出到位微动开关200、方锁舌收缩到位微动开关100、交叉锁舌锁紧监测微动开关300和撞舌到位监测微动开关400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推板10,所述方锁舌14设置有连接部141,所述连接部141靠近方锁舌14位置设置有第一触发部142,所述方锁舌伸出到位微动开关200设置在锁体1内靠近方锁舌14,所述方锁舌14伸出锁体1外到位时,第一触发部142触碰方锁舌伸出到位微动开关200,方锁舌伸出到位微动开关200发出伸出到位信号至控制系统;
所述拨片7末端设置有第二触发部71,所述方锁舌收缩到位微动开关100设置在锁体1内靠近拨片7,所述方锁舌14缩入锁体1内到位时,第二触发部71触碰方锁舌收缩到位微动开关100,方锁舌收缩到位微动开关100发出收缩到位信号至控制系统。
所述滚轮组件4设置有第三触发部44,所述交叉锁舌锁紧监测微动开关300设置在锁体1内靠近滚轮组件4,所述滚轮组件4和交叉锁舌12相互抵触时,第三触发部44触碰交叉锁舌锁紧监测微动开关300,交叉锁舌锁紧监测微动开关300发出交叉锁舌12锁定信号到控制系统;
所述撞舌到位监测微动开关400设置在锁体1内,撞舌到位监测微动开关400和电机11电连接,所述推板10以活动方式设置在锁体1内,推板10对应撞舌到位监测微动开关400位置设置有推动部101,而且推板10开有槽口102,所述撞舌13设置有推块132,所述推块132进入槽口102内,撞舌13缩入锁体1内,推块132带动推板10往后移动,令推动部101远离撞舌到位监测微动开关400,撞舌到位监测微动开关400启动电机11。
自动上锁(电机11驱动):
关门时,撞舌13受压缩入锁体1内,撞舌13带动推板10后移,令推动部101远离撞舌到位监测微动开关400,撞舌到位监测微动开关400启动电机11,电机11通过第一减速齿轮21、第二减速齿轮22和第三减速齿轮23带动齿条组件3向后移动,齿条组件3带动拨片7正转,拨片7带动方锁舌14伸出锁体1外并锁定方锁舌14的状态;
同时,交叉锁舌12受压缩入锁体1内推动滚轮组件4反转,然后交叉锁舌12在交叉锁舌复位弹簧121的弹力作用下重新伸出锁体1外;
由于交叉锁舌12直线运动带动推开板15下移推动阻挡滑片8移动,导致阻挡滑片8和拨杆6分离,从而解除拨杆6的动作锁定,拨杆复位弹簧61复位带动拨杆6反转解除滚轮组件4的动作锁定,滚轮组件复位弹簧43复位带动滚轮组件4正转,令滚轮组件4和交叉锁舌12相互抵触,从而锁定交叉锁舌12的状态,令交叉锁舌12也具备上锁功能。
自动解锁(电机11驱动):
用户解锁成功后,电机11启动,电机11通过第一减速齿轮21、第二减速齿轮22和第三减速齿轮23带动齿条组件3往前移动,一方面齿条组件3带动拨片7反转,拨片7带动方锁舌14缩入锁体1内并锁定方锁舌14的状态;
另一方面,齿条组件3带动推杆5往前移动,令推杆5的阻挡滑片8推动拨杆6正转,拨杆6带动滚轮组件4反转,令滚轮组件4远离交叉锁舌12,此时交叉锁舌12处于自由状态。
机械上锁(钥匙控制):
利用钥匙带动锁胆9的转动部91旋转时,转动部91带动推行板16移动,推行板16推动突出板323从而带动活动齿条32移动,令活动齿条32和第三下齿牙环232分离,实现齿条组件3和齿轮组2分离,
接着利用钥匙带动锁胆9的转动部91继续旋转,转动部91带动拨片7正转,拨片7带动方锁舌14伸出锁体1外完成上锁并同时带动齿条组件3向后移动。
同时,交叉锁舌12受压缩入锁体1内推动滚轮组件4反转,然后交叉锁舌12在交叉锁舌复位弹簧121的弹力作用下重新伸出锁体1外;
由于交叉锁舌12直线运动带动推开板15下移推动阻挡滑片8移动,导致阻挡滑片8和拨杆6分离,从而解除拨杆6的动作锁定,拨杆复位弹簧61复位带动拨杆6反转解除滚轮组件4的动作锁定,滚轮组件复位弹簧43复位带动滚轮组件4正转,令滚轮组件4和交叉锁舌12相互抵触,从而锁定交叉锁舌12的状态,令交叉锁舌12也具备上锁功能。
机械解锁(钥匙控制):
利用钥匙带动锁胆9的转动部91旋转时,转动部91带动推行板16移动,推行板16推动突出板323从而带动活动齿条32移动,令活动齿条32和第三下齿牙环232分离,实现齿条组件3和齿轮组2分离,
接着利用钥匙带动锁胆9的转动部91继续旋转,转动部91带动拨片7反转,拨片7带动方锁舌14缩入锁体1内,完成解锁并同时带动齿条组件3向前移动。
一方面齿条组件3带动拨片7反转,拨片7带动方锁舌14缩入锁体1内并锁定方锁舌14的状态;
另一方面,齿条组件3带动推杆5往前移动,令推杆5的阻挡滑片8推动拨杆6正转,拨杆6带动滚轮组件4反转,令滚轮组件4远离交叉锁舌12,此时交叉锁舌12处于自由状态。
门锁状态监测:
所述撞舌13缩入锁体1是否到位、交叉锁舌12伸出锁体1是否到位、交叉锁舌12缩入锁体1是否到位、方锁舌14伸出锁体1是否到位和方锁舌14缩入锁体1是否到位均触发对应的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将相关数据输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撞舌13状态、方锁舌14状态和交叉锁舌12状态发出对应的提示音(例如提醒用户已经关门、已经开门和未完全关好门)给用户,从而提醒用户,而且控制系统也可以依据数据统计门锁的上锁和解锁次数,用户可以获知该数据,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

Claims (4)

1.一种门锁的交叉锁舌锁定结构,包括电机、齿轮组、齿条组件、锁体、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复位弹簧、交叉锁舌、交叉锁舌复位弹簧、拨杆、推杆、阻挡滑片、阻挡滑片复位弹簧、推开板和撞舌,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叉锁舌以活动方式设置在锁体内,所述交叉锁舌复位弹簧和交叉锁舌连接,所述交叉锁舌动作伸出或缩入锁体内,交叉锁舌复位弹簧构成交叉锁舌的复位机构;
所述滚轮组件以活动方式设置在锁体内靠近交叉锁舌,所述滚轮组件复位弹簧和滚轮组件连接,滚轮组件复位弹簧构成滚轮组件的复位机构;
所述齿条组件以活动方式设置在锁体内,所述推杆设置在齿条组件上,所述阻挡滑片以滑动方式设置推杆上,所述阻挡滑片复位弹簧一端连接推杆,阻挡滑片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阻挡滑片,阻挡滑片复位弹簧构成阻挡滑片的复位机构;
所述拨杆以活动方式设置在锁体内并位于推杆和滚轮组件之间,所述拨杆复位弹簧一端连接锁体,拨杆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拨杆,拨杆复位弹簧构成拨杆的复位机构,所述拨杆上端抵靠在滚轮组件上,拨杆下端抵靠在阻挡滑片上;
所述齿轮组的输入端连接电机的输出部,所述齿轮组的输出端连接齿条组件;
所述推开板设置在锁体内,所述推开板一端连接交叉锁舌,推开板另一端朝向阻挡滑片,所述交叉锁舌受压缩入锁体内推动推开板,推开板移动用于推开阻挡滑片;
所述撞舌以活动方式设置在锁体内,所述撞舌复位弹簧一端连接锁体,撞舌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撞舌,撞舌复位弹簧构成撞舌的复位机构,所述撞舌动作伸出或缩入锁体内触发电机启停;
交叉锁舌自动上锁:
关门时,撞舌受压缩入锁体触发电机启动,电机通过齿轮组带动齿条组件往后移动;
同时,交叉锁舌受压缩入锁体内推动滚轮组件反转,然后交叉锁舌在交叉锁舌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重新伸出锁体外;
由于交叉锁舌直线运动带动推开板下移推动阻挡滑片移动,导致阻挡滑片和拨杆分离,从而解除拨杆的动作锁定,拨杆复位弹簧复位带动拨杆反转解除滚轮组件的动作锁定,滚轮组件复位弹簧复位带动滚轮组件正转,令滚轮组件和交叉锁舌相互抵触,从而锁定交叉锁舌的上锁状态;
交叉锁舌自动解锁:
开门时,电机启动,电机通过齿轮组带动齿条组件往前移动,齿条组件带动推杆往前移动,令推杆的阻挡滑片推动拨杆正转,拨杆带动滚轮组件反转,令滚轮组件远离交叉锁舌,此时交叉锁舌处于自由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门锁的交叉锁舌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方锁舌和拨片,所述方锁舌以活动方式设置在锁体内,所述拨片一端连接齿条组件,拨片另一端连接方锁舌,所述齿条组件向前移动时带动拨片反转,拨片带动方锁舌缩入锁体内,所述齿条组件向后移动时带动拨片正转,拨片带动方锁舌伸出锁体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门锁的交叉锁舌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支架和滚轮,所述支架以转动方式设置在锁体上,所述滚轮以转动方式设置在支架上,滚轮靠近交叉锁舌,所述滚轮组件复位弹簧和支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门锁的交叉锁舌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板和撞舌到位监测微动开关,所述撞舌到位监测微动开关设置在锁体内,撞舌到位监测微动开关和电机电连接,所述推板以活动方式设置在锁体内,推板对应撞舌到位监测微动开关位置设置有推动部,而且推板开有槽口,所述撞舌设置有推块,所述推块进入槽口内,撞舌缩入锁体内,推块带动推板往后移动,令推动部远离撞舌到位监测微动开关,撞舌到位监测微动开关启动电机。
CN202223362219.5U 2022-12-13 2022-12-13 门锁的交叉锁舌锁定结构 Active CN2191386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2219.5U CN219138666U (zh) 2022-12-13 2022-12-13 门锁的交叉锁舌锁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2219.5U CN219138666U (zh) 2022-12-13 2022-12-13 门锁的交叉锁舌锁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38666U true CN219138666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96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62219.5U Active CN219138666U (zh) 2022-12-13 2022-12-13 门锁的交叉锁舌锁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386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56471B (zh) 一种高强度安全智能锁芯
CN107558830B (zh) 电吸锁
CN108252572B (zh) 插芯锁
CN212478850U (zh) 全自动锁
CN212336961U (zh) 锁舌的锁定与解锁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全自动锁
CN108678553B (zh) 一种安全防盗型锁芯
CN110541625B (zh) 一种全自动防盗锁具
CN108252588B (zh) 插芯锁
CN110965859A (zh) 全自动电子门锁
JPH07122365B2 (ja) 自動車のフードロック又はドアロック
CN113175279B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门锁
CN219138666U (zh) 门锁的交叉锁舌锁定结构
CN112252863A (zh) 车辆尾门电吸锁
CN218991209U (zh) 全自动门锁
CN218991192U (zh) 门锁的齿条组件
CN210858329U (zh) 电吸锁
CN218991208U (zh) 带监控功能的全自动门锁
CN111425070A (zh) 带触发式上锁锁止功能的防盗门锁
CN110005270B (zh) 自弹锁闭电动锁体
CN114427325B (zh) 全自动重型电子门锁
CN113969699B (zh) 一种全自动锁体的执行机构
CN110593647B (zh) 一种翻斗舌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全自动锁体系统
CN109555377B (zh) 一种自动锁体
CN115898158A (zh) 全自动门锁
CN114150944A (zh) 汽车口盖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