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8150U - 一种钢砼承力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砼承力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38150U
CN219138150U CN202223420436.5U CN202223420436U CN219138150U CN 219138150 U CN219138150 U CN 219138150U CN 202223420436 U CN202223420436 U CN 202223420436U CN 219138150 U CN219138150 U CN 219138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
steel concrete
fixing
ribs
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204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兴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engye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Fengye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Fengye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Fengye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204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38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38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381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砼承力梁,包括梁体,所述梁体之间填充有混凝土层,所述梁体内四角处均布设有固定筋,所述固定筋外均匀排列有箍筋,所述固定筋两端均成型有直角形负筋,所述固定筋之间等距排列有通长筋,所述通长筋之间设置有斜拉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梁体两端重要受力点进行通长筋铺设加强和斜拉筋安装固定,使得钢砼承力梁整体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钢砼承力梁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钢砼承力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砼承力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砼承力梁。
背景技术
钢砼又称钢筋混凝土层,是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一种,传统钢砼结构设计中,钢砼强度直接影响承力梁框架节点抗剪承载力,对于承受一定载荷的框架节点,钢砼强度越高,则承力梁的界面尺寸越小,钢砼承力梁具有较好的承重功能。
现有钢砼承力梁主要采用常规的纵向和横向相互搭配的方法进行连接,这类方法虽然也是要可靠有效,但是整体强度较为一般,尤其受到不同角度的力时,容易发生形变破裂,从而降低了钢砼承力梁使用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稳固的钢砼承力梁。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钢砼承力梁,包括梁体,所述梁体之间填充有混凝土层,所述梁体内四角处均布设有固定筋,所述固定筋外均匀排列有箍筋,所述固定筋两端均成型有直角形负筋,所述固定筋之间等距排列有通长筋,所述通长筋之间设置有斜拉筋。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层填充在所述固定筋周围,所述箍筋与所述固定筋通过管箍的方式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混凝土层构成了钢砼承力梁的整体,增加整体牢固性,通过所述箍筋可将所述固定筋进行扎紧,实现整体框架的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直角形负筋成型于所述固定筋上,所述固定筋外表面自带有螺旋纹,所述固定筋与所述直角形负筋形成U型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述直角形负筋使得所述梁体周围能够进行整体成型,增加所述梁体两端的受力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直角形负筋成型于所述通长筋上,所述通长筋与所述直角形负筋形成L型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通长筋能够使得梁体两端具有更好的强度,同时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节省了钢材的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通长筋与所述混凝土层卡槽连接,所述斜拉筋与所述固定筋焊接,所述斜拉筋组成较为稳固的X型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斜拉筋能够形成三角形的受力点,使得所述梁体受力更加均匀,从而增加了所述梁体的强度。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钢砼承力梁主要采用常规的纵向和横向相互搭配的方法进行连接,这类方法虽然也是要可靠有效,但是整体强度较为一般,尤其受到不同角度的力时,容易发生形变破裂,从而降低了钢砼承力梁使用的安全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梁体两端重要受力点进行通长筋铺设加强,并将固定筋之间进行斜拉筋安装固定,使得钢砼承力梁整体的受力更加均匀,即使受到不同角度的力时,也不容易发生形变破裂,从而提高了钢砼承力梁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钢砼承力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钢砼承力梁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梁体;2、通长筋;3、斜拉筋;4、直角形负筋;5、混凝土层;6、箍筋;7、固定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钢砼承力梁,包括梁体1,梁体1之间填充有混凝土层5,梁体1内四角处均布设有固定筋7,固定筋7外均匀排列有箍筋6,固定筋7两端均成型有直角形负筋4,固定筋7之间等距排列有通长筋2,通长筋2之间设置有斜拉筋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层5构成了钢砼承力梁的整体,增加整体牢固性,通过箍筋6可将固定筋7进行扎紧,实现整体框架的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直角形负筋4使得梁体1周围能够进行整体成型,增加梁体1两端的受力强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长筋2能够使得梁体1两端具有更好的强度,同时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节省了钢材的使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拉筋3能够形成三角形的受力点,使得梁体1受力更加均匀,从而增加了梁体1的强度。
如图1-图2所示,混凝土层5填充在固定筋7周围,箍筋6与固定筋7通过管箍的方式相连,直角形负筋4成型于固定筋7上,固定筋7外表面自带有螺旋纹,固定筋7与直角形负筋4形成U型结构,直角形负筋4成型于通长筋2上,通长筋2与直角形负筋4形成L型结构,通长筋2与混凝土层5卡槽连接,斜拉筋3与固定筋7焊接,斜拉筋3组成较为稳固的X型结构。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使用箍筋6对固定筋7进行固定,实现雏形固定,接着进行斜拉筋3的焊接,将通长筋2固定在箍筋6上,然后再浇灌混凝土成型,主要针对梁体1两端重要受力点进行通长筋2铺设加强,并将固定筋7之间进行斜拉筋3安装固定,使得钢砼承力梁整体的受力更加均匀,即使受到不同角度的力时,也不容易发生形变破裂,进而提高了钢砼承力梁使用的安全性。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5)

1.一种钢砼承力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梁体(1),所述梁体(1)之间填充有混凝土层(5),所述梁体(1)内四角处均布设有固定筋(7),所述固定筋(7)外均匀排列有箍筋(6),所述固定筋(7)两端均成型有直角形负筋(4),所述固定筋(7)之间等距排列有通长筋(2),所述通长筋(2)之间设置有斜拉筋(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砼承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5)填充在所述固定筋(7)周围,所述箍筋(6)与所述固定筋(7)通过管箍的方式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砼承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形负筋(4)成型于所述固定筋(7)上,所述固定筋(7)外表面自带有螺旋纹,所述固定筋(7)与所述直角形负筋(4)形成U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砼承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形负筋(4)成型于所述通长筋(2)上,所述通长筋(2)与所述直角形负筋(4)形成L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砼承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长筋(2)与所述混凝土层(5)卡槽连接,所述斜拉筋(3)与所述固定筋(7)焊接,所述斜拉筋(3)组成较为稳固的X型结构。
CN202223420436.5U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钢砼承力梁 Active CN219138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0436.5U CN219138150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钢砼承力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0436.5U CN219138150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钢砼承力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38150U true CN219138150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95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20436.5U Active CN219138150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钢砼承力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381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84429A (zh) 内置并束螺旋箍筋型钢混凝土组合柱及制作方法
CN209670127U (zh) 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装配式结构
CN105696546A (zh) 一种低耗材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18541207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双皮筋钢筋支架结构
CN219138150U (zh) 一种钢砼承力梁
CN211872980U (zh) 一种混凝土方桩结构
CN109898423A (zh) 一种主塔下横梁预应力张拉方法及结构
CN115772848A (zh) 内置金属波纹管的单层配筋空心预制桥墩
CN211142771U (zh) 一种新型编织拱结构
CN210315969U (zh) 连接节点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CN211446552U (zh) 一种钢箱拱桥拱肋钢-混结合段结构
CN206667545U (zh) 一种内设增强筋的钢筋叠合楼板构件
CN208803562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
CN219825838U (zh) 一种型钢混凝土梁结构
CN211691731U (zh) 四杆布置正多边形截面耐张高强钢电力杆
CN206299039U (zh) 离心成型预应力方形混凝土空心柱
CN219569358U (zh) 一种主次梁交接处钢筋分布结构
CN220619784U (zh) 一种用于桥梁的预制桥板结构
CN213087220U (zh) 一种灌浆式建筑加固支撑柱
CN211228929U (zh) 装配式梁柱钢筋节点
CN220058561U (zh) 一种带桩端压浆管灌注桩钢筋笼结构
CN213234009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用骨架及混凝土预制构件
CN118013174B (zh) 配置高强钢筋的钢筋混凝土直锚构件锚固长度计算方法
CN215484186U (zh) 一种新型预制混凝土楼梯
CN212176303U (zh) 一种预应力自调节预制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