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7928U - 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37928U
CN219137928U CN202222563686.8U CN202222563686U CN219137928U CN 219137928 U CN219137928 U CN 219137928U CN 202222563686 U CN202222563686 U CN 202222563686U CN 219137928 U CN219137928 U CN 2191379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ludge
fixedly connected
storage tank
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6368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荣华
黄傲
任慧
唐训贞
赵宗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Fangzhe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Fangzhe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Fangzhe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Fangzhe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6368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379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379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379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侧两端分别设置有储存箱和升降架,底座靠近升降架的一端设置有套筒,套筒内部设置有淤泥导出件,储存箱一侧的上端安装有与其连通的抽泥泵,抽泥泵输入端通过连通管与套筒内上端连通,储存箱上侧固接有L型安装架,L型安装架上端安装有气缸,气缸伸缩杆滑动延伸至L型安装架内下端并固接有与储存箱开口适配的挤压板,储存箱内腔的中部安装有过滤板,储存箱通过过滤板将其上下端分隔为淤泥腔和污水腔;本实用新型实现对淤泥和污水的两次过滤,提高淤泥的固液分离效果,并节省储存箱储存空间,同时挤压板还可作为储存箱的盖体,防止在装置移动时,淤泥从储存箱的上端导出。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市政基础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地下管线、隧道、河道、轨道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处置等工程,又比如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管线,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
现有技术中,而下水管在长时间输送污水时会在管内堵塞淤泥,淤泥过多会影响下水管输送污水,为了清理这些淤泥,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清淤装置,公开号为CN216446157U的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中,使用时方便将市政工程下水管内的淤泥清理干净,该清淤装置使用时方便将淤泥与污水进行分离处理,但是淤泥与污水固液分离主要是靠滤板对污水的过滤,但是由于滤板上端缺少挤压结构,导致淤泥中的污水只是简单的通过重力的影响往下端移动,但是滤板上端的淤泥中还会存在较多的污水不能完全的分离,降低淤泥和污水的分离效果,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两端分别设置有储存箱和升降架,所述底座靠近升降架的一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通过升降架上下移动,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淤泥导出件,所述储存箱一侧的上端安装有与其连通的抽泥泵,所述抽泥泵输入端通过连通管与套筒内上端连通,所述储存箱上侧固接有L型安装架,所述L型安装架上端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伸缩杆滑动延伸至L型安装架内下端并固接有与储存箱开口适配的挤压板,所述储存箱内腔的中部安装有过滤板,所述储存箱通过过滤板将其上下端分隔为淤泥腔和污水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板下侧的端部对称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储存箱内壁固接,所述过滤板卡接在支撑架的上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架包括其内腔竖向设置的丝杆,所述升降架上端安装有与丝杆传动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丝杆的表面通过螺纹套设有移动套,所述移动套与套筒之间固接有连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淤泥导出件包括竖向设置在套筒中的转轴,所述转轴表面固接有螺旋叶,所述套筒上端安装有与转轴传动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转轴下侧固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下侧固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两侧对称安装有刮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刮件包括与连接套固接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腔滑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远离固定筒的一端固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与安装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所述调节杆的表面等距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筒靠近调节杆的一端表面设置有与固定孔适配的卡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架、套筒、淤泥导出件、抽泥泵和连通管的配合将淤泥及掺杂的污水导入到储存箱中,并通过过滤板对淤泥和污水进行初步的过滤,然后通过气缸和挤压板的使用,对淤泥挤压将其中掺杂的污水挤出并导入到污水腔中储存,节省淤泥腔空间,提高淤泥的固液分离效果,同时挤压板还可作为储存箱的盖体,防止在装置移动时,淤泥从储存箱的上端导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刮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储存箱;21、过滤板;22、支撑架;3、L型安装架;4、升降架;41、丝杆;5、套筒;51、转轴;52、螺旋叶;53、固定轴;54、连接套;6、连杆;61、移动套;7、连通管;8、抽泥泵;9、刮件;91、固定筒;92、调节杆;93、刮板;94、卡扣;95、固定孔;96、安装板;97、固定螺栓;10、气缸;11、挤压板;12、第一电机;13、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下侧下端安装有移动轮,底座1上侧两端分别设置有储存箱2和升降架4,底座1靠近升降架4的一端设置有套筒5,套筒5通过升降架4上下移动,套筒5内部设置有淤泥导出件,储存箱2一侧的上端安装有与其连通的抽泥泵8,抽泥泵8的输入端位于储存箱2上端一侧,抽泥泵8输入端通过连通管7与套筒5内上端连通,储存箱2上侧固接有L型安装架3,L型安装架3上端安装有气缸10,气缸10伸缩杆滑动延伸至L型安装架3内下端并固接有与储存箱2开口适配的挤压板11,储存箱2内腔的中部安装有过滤板21,储存箱2通过过滤板21将其上下端分隔为淤泥腔和污水腔,污水腔下端连接有导出管,过滤板21下侧的端部对称设置有支撑架22,支撑架22与储存箱2内壁固接,过滤板21卡接在支撑架22的上侧,该装置通过控制器控制其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在对下水道清淤时,通过底座1下端的移动轮将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首先通过升降架4带动套筒5往下水道中移动,并通过套筒5中的淤泥导出件往上端移动,然后控制抽泥泵8工作,抽泥泵8配合连通管7的使用将上端的淤泥及掺杂的污水导入到储存箱2中,淤泥首先落到过滤板21的表面,然后淤泥中的污水贯穿过滤板21掉落到过滤板21下端的污水腔中,淤泥被截留在过滤板21上端的淤泥腔中,当淤泥腔中的淤泥达到一定量时,控制气缸10工作,气缸10带动挤压板11往下端移动,对淤泥向下挤压,将淤泥中掺杂的污水挤出并导入到污水腔中储存,节省淤泥腔空间,提高淤泥的固液分离效果,同时当清淤完成后,挤压板11还可作为储存箱2的盖体覆盖在储存箱2的上端,防止在移动时,淤泥从储存箱2的上端导出。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升降架4内腔体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升降架4包括其内腔竖向设置的丝杆41,升降架4上端安装有与丝杆41传动连接的第一电机12,丝杆41的表面通过螺纹套设有移动套61,移动套61外表面与升降架4内腔结构适配,移动套61与套筒5之间固接有连杆6;
本实施方案中,当通过升降架4控制套筒5移动时,首先通过第一电机12带动丝杆41旋转,配合升降架4内腔结构和移动套61表面的结构对移动套61的转动起到限位的作用,进而促使移动套61沿丝杆41的表面竖向移动,并配合连杆6的使用实现套筒5竖向的移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淤泥导出件包括竖向设置在套筒5中的转轴51,转轴51表面固接有螺旋叶52,套筒5上端安装有与转轴51传动连接的第二电机13,转轴51下侧固接有固定轴53,固定轴53的下侧固接有连接套54,连接套54两侧对称安装有刮件9;
本实施方案中,在将淤泥导出时,首先控制第二电机13工作,第二电机13带动转轴51转动,转轴51带动其表面的螺旋叶52旋转,将下水道中的淤泥往上端输送,同时在转轴51转动时,带动其下端的固定轴53、连接套54和两侧的刮件9转动,刮件9可对下水道壁的淤泥进行刮除,提高清淤效果。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刮件9包括与连接套54固接的固定筒91,固定筒91内腔滑动连接有调节杆92,调节杆92远离固定筒91的一端固接有安装板96,安装板96的另一侧设置有刮板93,刮板93与安装板96通过固定螺栓97连接,调节杆92的表面等距设置有固定孔95,固定筒91靠近调节杆92的一端表面设置有与固定孔95适配的卡扣94;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卡扣94与固定孔95分离,解除调节杆92与固定筒91之间的限位,然后调节杆92沿固定筒91内腔移动调节刮件9长度,再通过卡扣94对相应位置的固定孔95进行卡接,便于根据下水道尺寸调节刮件9长度,同时调节杆92与刮板93之间通过固定螺栓97连接,便于刮板93与调节杆92之间的安装和拆卸,进而便于对刮板93的更换,提高刮件9的使用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侧两端分别设置有储存箱(2)和升降架(4),所述底座(1)靠近升降架(4)的一端设置有套筒(5),所述套筒(5)通过升降架(4)上下移动,所述套筒(5)内部设置有淤泥导出件,所述储存箱(2)一侧的上端安装有与其连通的抽泥泵(8),所述抽泥泵(8)输入端通过连通管(7)与套筒(5)内上端连通,所述储存箱(2)上侧固接有L型安装架(3),所述L型安装架(3)上端安装有气缸(10),所述气缸(10)伸缩杆滑动延伸至L型安装架(3)内下端并固接有与储存箱(2)开口适配的挤压板(11),所述储存箱(2)内腔的中部安装有过滤板(21),所述储存箱(2)通过过滤板(21)将其上下端分隔为淤泥腔和污水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21)下侧的端部对称设置有支撑架(22),所述支撑架(22)与储存箱(2)内壁固接,所述过滤板(21)卡接在支撑架(22)的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4)包括其内腔竖向设置的丝杆(41),所述升降架(4)上端安装有与丝杆(41)传动连接的第一电机(12),所述丝杆(41)的表面通过螺纹套设有移动套(61),所述移动套(61)与套筒(5)之间固接有连杆(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导出件包括竖向设置在套筒(5)中的转轴(51),所述转轴(51)表面固接有螺旋叶(52),所述套筒(5)上端安装有与转轴(51)传动连接的第二电机(13),所述转轴(51)下侧固接有固定轴(53),所述固定轴(53)的下侧固接有连接套(54),所述连接套(54)两侧对称安装有刮件(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件(9)包括与连接套(54)固接的固定筒(91),所述固定筒(91)内腔滑动连接有调节杆(92),所述调节杆(92)远离固定筒(91)的一端固接有安装板(96),所述安装板(96)的另一侧设置有刮板(93),所述刮板(93)与安装板(96)通过固定螺栓(97)连接,所述调节杆(92)的表面等距设置有固定孔(95),所述固定筒(91)靠近调节杆(92)的一端表面设置有与固定孔(95)适配的卡扣(94)。
CN202222563686.8U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 Active CN2191379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3686.8U CN219137928U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3686.8U CN219137928U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37928U true CN219137928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97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63686.8U Active CN219137928U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379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03904U (zh) 一种工业废水淤泥处理装置
CN113026913A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CN219137928U (zh) 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
CN109930534A (zh) 一种高效沥青混凝土道路表面积水处理设备
CN115246699A (zh) 一种河道治理清淤污泥一体化处理系统
CN114439067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渠淤泥清理装置
CN220928123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排水装置
CN215629261U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基坑修补装置
CN216664446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的下水道格栅板疏通装置
CN216948162U (zh) 一种可自动清理沉积室杂物的水利工程装置
CN216225832U (zh) 一种提高清洗效果的螺旋洗砂机
CN221001179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清淤装置
CN219547958U (zh) 一种路面排水结构
CN220696065U (zh) 一种污水上层漂浮垃圾自动收集设备
CN219364898U (zh) 一种污水排水管道清污装置
CN220816088U (zh) 一种排污潜水泵
CN219952204U (zh) 一种下水道清淤装置
CN217027259U (zh) 一种水利施工用高效清淤装置
CN220225518U (zh) 一种水利用淤泥清理装置
CN220486692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截污雨水口
CN219411152U (zh) 一种用于工业园区建筑污水安全引流装置
CN211113830U (zh) 一种市政建筑施工用地基淤泥清理装置
CN218437456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具备主动清淤功能的排水管道
CN217367314U (zh) 一种雨水处理用排污装置
CN216549864U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