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2364U - 一种结构紧凑微小型关节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构紧凑微小型关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32364U
CN219132364U CN202222982557.2U CN202222982557U CN219132364U CN 219132364 U CN219132364 U CN 219132364U CN 202222982557 U CN202222982557 U CN 202222982557U CN 219132364 U CN219132364 U CN 2191323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joint
wheel
steel wheel
comp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8255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赞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Xintuo Intelligent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intuo Intelligent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intuo Intelligent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intuo Intelligent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8255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323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32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323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紧凑微小型关节,涉及机械模组技术领域,该方案包括电机、减速器和轴承外圈,所述减速器包括波发生器、柔轮和钢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波发生器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波发生器的外圈卡设在柔轮的筒口端内侧,所述柔轮的筒口端外侧与钢轮的内侧相互啮合,所述轴承外圈滑设在钢轮的外侧面上,且轴承外圈与柔轮的筒底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不改变关节体积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大了关节的输出力矩,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之间的衔接配合精巧,整体结构体积小,成本低,输出力矩更大。

Description

一种结构紧凑微小型关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紧凑微小型关节。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器人关节普遍采用谐波减速器来实现减速(如图2所示,即为一种传统的机器人关节结构图),该机器人关节所采用的谐波减速器包括波发生器、柔轮和钢轮,将柔轮的筒底端与壳体、轴承的外圈同时固定连接,将轴承的内圈与钢轮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电机驱动波发生器转动时,在柔轮与钢轮的啮合作用下,使柔轮和钢轮二者发生相对转动,实现减速。
随着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机器人关节的体积以及工作力矩不断地进行着探索与研究,一般来说,关节的输出力矩越大,机器人的承载能力、运行精度则越好,上述的现有机器人关节在输出力矩上仍然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这种背景情况下,申请人致力于研究出一种结构紧凑微小型关节,实现在不改变关节体积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大关节的输出力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实现在不改变关节体积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大关节的输出力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结构紧凑微小型关节,包括电机、减速器和轴承外圈,
所述减速器包括波发生器、柔轮和钢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波发生器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波发生器的外圈卡设在柔轮的筒口端内侧,所述柔轮的筒口端外侧与钢轮的内侧相互啮合,
所述轴承外圈滑设在钢轮的外侧面上,且轴承外圈与柔轮的筒底端固定连接。
还包括壳体,所述电机位于壳体内,所述壳体与柔轮的筒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轴承外圈与钢轮之间滑设有滚柱。
还包括端盖和传动轴,所述端盖固定设置在钢轮的一端,所述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端盖的中心处。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内部中空,所述传动轴同时穿过电机的输出轴、波发生器,且传动轴与电机的输出轴、波发生器之间均设置有间隙。
还包括第一齿轮组和第一编码组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驱动第一齿轮组转动,所述第一编码组件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一编码器,所述第一齿轮组带动第一磁铁转动,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一编码器相互配合。
还包括第二齿轮组和第二编码组件,传动轴与第二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编码组件包括第二磁铁和第二编码器,所述第二齿轮组带动第二磁铁转动,所述第二磁铁与第二编码器相互配合。
还包括控制板,所述电机、第一编码器和第二编码器均与控制板信号连接。
所述第一编码组件和第二编码组件相互对称设置,且均位于传动轴的同一端。
所述传动轴的中心轴、减速器的中心轴、电机的输出轴的中心轴均共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巧妙革新,直接将轴承的内圈用钢轮替代,使钢轮既可以与柔轮配合工作,又能与轴承的外圈配合工作,与传统技术中,需要将轴承的内圈与钢轮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的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直接摒弃了传统轴承的内圈,从而从结构上来说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减少,且在整体关节外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在减少轴承内圈所留出的空间内,直接安装更大尺寸的钢轮和柔轮,与传统结构相比,钢轮的内径和柔轮的外径相应的做大之后,减速效果更慢,输出力矩更大,在实际生产中所达到的预期效果非常的显著,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不改变关节体积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大了关节的输出力矩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齿轮组、第一编码组件、第二齿轮组、第二编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为:
壳体11,端盖12,
电机2,电机的输出轴21,波发生器31,柔轮32,钢轮33,
轴承外圈4,传动轴5,
第一固定齿轮61,第一传动齿轮62,
第一磁铁71,第一编码器72,
第二固定齿轮81,第二传动齿轮82,
第二磁铁91,第二编码器92,
控制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结构紧凑微小型关节,包括壳体11、电机2、减速器、轴承外圈4、端盖12、传动轴5、第一齿轮组、第一编码组件、第二齿轮组、第二编码组件、控制板10。
电机2位于壳体11内,传动轴5的中心轴、减速器的中心轴、电机的输出轴21的中心轴均共线。
减速器为谐波减速器,其包括波发生器31、柔轮32和钢轮33,电机的输出轴21与波发生器31的内圈固定连接,柔轮32包括筒底端和筒口端,筒底端和筒口端一体成型,筒口端的质地软,可配合波发生器31发生形变,而筒底端质地较硬,用于装配连接。
波发生器31的外圈卡设在柔轮32的筒口端内侧,筒口端的外侧绕周开设有第一齿,钢轮33的内侧绕周开设有第二齿,第一齿的总数比第二齿少两个,柔轮32的筒口端外侧的第一齿与钢轮33的内侧的第二齿相互啮合。
电机2工作时,通过电机的输出轴21带动波发生器31的内圈转动,波发生器31的外圈带动柔轮32的筒口端产生弹性变形波,引起钢轮33与柔轮32的齿间相对错齿来传递动力以及相对转动。
轴承外圈4滑设在钢轮33的外侧面上,轴承外圈4与钢轮33之间滑设有滚柱,壳体11、轴承外圈4、柔轮32的筒底端三者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由于柔轮32的筒底端、轴承外圈4、壳体11三者固定在一起,所以实际工作中柔轮32并不会转动,而在波发生器31的作用下,钢轮33与柔轮32产生相对转动,故柔轮32不转,钢轮33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巧妙革新,直接将轴承的内圈用钢轮33替代,使钢轮33既可以与柔轮32配合工作,又能与轴承的外圈配合工作,与传统技术中,需要将轴承的内圈与钢轮33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的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直接摒弃了传统轴承的内圈,从而从结构上来说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减少,且在整体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在减少轴承内圈所留出的空间内,直接安装更大尺寸的钢轮33和柔轮32,与传统结构相比,钢轮33的内径和柔轮32的外径相应的做大之后,减速效果更慢,输出力矩更大,在实际生产中所达到的预期效果非常的显著。
端盖12固定设置在钢轮33的一端,传动轴5固定设置在端盖12的中心处,钢轮33转动时,带动端盖12转动,端盖12又带动传动轴5转动。
电机的输出轴21内部中空,传动轴5同时穿过电机的输出轴21、波发生器31,且传动轴5与电机的输出轴21、波发生器31之间均设置有间隙,从而使传动轴5在转动时,与电机的输出轴21、波发生器31均不发生干扰。
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一固定齿轮61和第一传动齿轮62,第一固定齿轮61固定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21上,电机的输出轴21驱动第一固定齿轮61转动,第一固定齿轮61与第一传动齿轮62相互啮合传动;第一编码组件包括第一磁铁71和第一编码器72,第一传动齿轮62带动第一磁铁71转动,第一磁铁71与第一编码器72相互配合,第一编码器72位于第一磁铁71的正下方,第一磁铁71在转动时,通过第一编码器72检测出第一磁铁71的转速值,从而得出电机2的输入转速数据。
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二固定齿轮81和第二传动齿轮82,第二固定齿轮81固定设置在传动轴5上,传动轴5与第二固定齿轮81传动连接,传动轴5带动第二固定齿轮81转动,第二固定齿轮81和第二传动齿轮82相互啮合传动;第二编码组件包括第二磁铁91和第二编码器92,第二传动齿轮82带动第二磁铁91转动,第二磁铁91与第二编码器92相互配合,第二编码器92位于第二磁铁91的正下方,第二磁铁91在转动时,通过第二编码器92检测出第二磁铁91的转速值,从而得出电机2的输出转速数据。
电机2、第一编码器72和第二编码器92均与控制板10信号连接,控制板10控制电机2的转速,第一编码器72将检测得出的电机2的输入转速数据传输至控制板10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第二编码器92将检测得出的电机2的输出转速数据传输至控制板10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第一编码组件和第二编码组件相互对称设置,且均位于传动轴5的同一端,这样的设计使第一编码组件和第二编码组件的距离足够远,避免相互干扰。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结构新颖、设计巧妙,结构之间的衔接配合精巧,从而使整体结构体积小,且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电机2工作时,电机的输出轴21驱动第一固定齿轮61转动,第一固定齿轮61带动第一传动齿轮62转动,第一传动齿轮62带动第一磁铁71转动,通过第一编码器72检测出第一磁铁71的转速值,从而得出电机2的输入转速数据;
电机的输出轴21带动波发生器31的内圈转动,波发生器31的外圈带动柔轮32的筒口端产生弹性变形波,引起钢轮33与柔轮32的齿间相对错齿来传递动力以及相对转动;柔轮32与轴承外圈4、壳体11固定在一起,并不转动,钢轮33与柔轮32产生相对转动时,只有钢轮33转动,钢轮33转动时,带动端盖12转动,端盖12又带动传动轴5转动,传动轴5带动第二固定齿轮81转动,第二固定齿轮81带动第二传动齿轮82转动,第二传动齿轮82带动第二磁铁91转动,通过第二编码器92检测出第二磁铁91的转速值,从而得出电机2的输出转速数据;
第一编码器72将检测得出的电机2的输入转速数据传输至控制板10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第二编码器92将检测得出的电机2的输出转速数据传输至控制板10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结构紧凑微小型关节,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减速器和轴承外圈,
所述减速器包括波发生器、柔轮和钢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波发生器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波发生器的外圈卡设在柔轮的筒口端内侧,所述柔轮的筒口端外侧与钢轮的内侧相互啮合,
所述轴承外圈滑设在钢轮的外侧面上,且轴承外圈与柔轮的筒底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微小型关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电机位于壳体内,所述壳体与柔轮的筒底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微小型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与钢轮之间滑设有滚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微小型关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盖和传动轴,所述端盖固定设置在钢轮的一端,所述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端盖的中心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微小型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内部中空,所述传动轴同时穿过电机的输出轴、波发生器,且传动轴与电机的输出轴、波发生器之间均设置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微小型关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齿轮组和第一编码组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驱动第一齿轮组转动,所述第一编码组件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一编码器,所述第一齿轮组带动第一磁铁转动,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一编码器相互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微小型关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齿轮组和第二编码组件,传动轴与第二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编码组件包括第二磁铁和第二编码器,所述第二齿轮组带动第二磁铁转动,所述第二磁铁与第二编码器相互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微小型关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板,所述电机、第一编码器和第二编码器均与控制板信号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微小型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码组件和第二编码组件相互对称设置,且均位于传动轴的同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4-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微小型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的中心轴、减速器的中心轴、电机的输出轴的中心轴均共线。
CN202222982557.2U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结构紧凑微小型关节 Active CN219132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2557.2U CN219132364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结构紧凑微小型关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2557.2U CN219132364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结构紧凑微小型关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32364U true CN219132364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601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82557.2U Active CN219132364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结构紧凑微小型关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323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85519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自调心谐波减速器
CN108638118A (zh) 一体化机器人关节驱动装置
CN109551513A (zh) 一种多功能高度集成模块化机器人关节
CN111791261A (zh) 一种协作机器人的关节模组
CN111005988A (zh) 一种具有力感知功能的谐波减速器
CN107053245A (zh) 一种旋转型变刚度柔性关节
CN219132364U (zh) 一种结构紧凑微小型关节
CN208409914U (zh) 一体化机器人关节驱动装置
CN109780163B (zh) 一种往复式圆柱正弦端面活齿减速器
CN207145542U (zh) 一种机器人用高精密谐波减速机
CN115592700A (zh) 一种结构紧凑微小型关节
CN212736065U (zh) 一种协作机器人的关节模组
CN206536503U (zh) 一种旋转型变刚度柔性关节
CN115750686A (zh) 一种高刚度大负载精密减速闭环传动装置
CN208634292U (zh) 一种行星减速机
CN210830369U (zh) 一种用于谐波齿轮传动的圆弧齿轮
CN207161664U (zh) 一种微分差动减速器
CN219045548U (zh) 一种高减速比的二级摆线针轮减速器
CN101642910B (zh) 滤波驱动装置与智能机器人集成系统
CN204533476U (zh) 一种多曲轴摆线减速机的动力输入防自转装置
CN212421349U (zh) 一种中空摆线减速机及电动关节
CN211059315U (zh) 一种rv型减速机
CN204533475U (zh) 一种单曲轴摆线减速机的防自转压紧装置
CN219588052U (zh) 一种小型输入输出同向谐波减速机
CN207261610U (zh) 一种机器人用双轴谐波减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