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28849U - 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28849U
CN219128849U CN202222832459.0U CN202222832459U CN219128849U CN 219128849 U CN219128849 U CN 219128849U CN 202222832459 U CN202222832459 U CN 202222832459U CN 219128849 U CN219128849 U CN 219128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gas
solid
reaction
moving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3245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增辉
郭全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zh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u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u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u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3245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28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28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28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And Processes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框架;第一腔室,设置于所述反应器框架;反应单元群组,设置于所述反应器框架内,所述第一腔室的左侧和/或右侧;所述反应单元群组包括至少2个独立的反应单元;每个第二腔室具有独立的气流支管;其中,每个反应单元包括:分别设置于水平方向上外侧、内侧的第二腔室和气固反应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气固反应腔室之间,所述气固反应腔室和第一腔室之间,均通过烟气透过而反应物颗粒不透过的隔离结构相隔开。本实用新型在对其中一个反应单元进行物料更换和故障维修时,可以保持其他反应单元的连续工作。

Description

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环保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
背景技术
硫化物是工业废气的一项主要去除物质,因为硫化物对于大气污染影响非常大。在绝大部分的化工、冶金、焦炭等领域生产工艺中,前端均对硫化物进行在化学的再回收利用,但是现在环保要求在废气排放前需要进行再次的精脱硫,此时主要的硫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目前各行业和地区对于SOx排放要求控制在20~30mg/Nm3以下,颗粒物的排放要求。精脱硫工艺技术路线中,错流移动床干法脱硫工艺具有气体压降小、操作简单、适应条件范围广等特点,受到一些焦化和钢铁企业的青睐。环保排放要求控制废气排放的SOx同时,对于颗粒物也有要求,而且要求越来越严格。部分地区超低排放的对于颗粒物要求是5mgNm3以下。
上述错流移动床精脱硫工艺中,往往会很难稳定稳控制颗粒物在5mg/Nm3以内。这也是由其物料性质和工艺特点决定的。颗粒状的脱硫剂要有很好的吸附性,就需要将其表面做得粗糙一些,以增大其比表面积,从而增加脱硫效率。但是粗糙的表面,在运输,装卸过程中本身会因磨损产生粉尘,在更换物料的时候,床层重力向下移动时,部分粉尘就会被烟气带出来,进入烟囱排放,这时候排放废气中颗粒物会偶尔超标。甚至遇到某些强度较差的物料时候,颗粒物会处于长期的超标状态而难以控制。目前在移动床精脱硫工艺中,需要改进目前的脱硫反应器的结构,以满足该工艺在应用过程中保证颗粒物的排放达标。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传统的移动床气固反应器中,反应单元的连续设置不利于物料更换以及故障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期望至少部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中的其中之一。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框架;第一腔室,设置于反应器框架;反应单元群组,设置于反应器框架内,第一腔室的左侧和/或右侧;反应单元群组包括至少2个独立的反应单元;每个第二腔室具有独立的气流支管;其中,每个反应单元包括:分别设置于水平方向上外侧、内侧的第二腔室和气固反应腔室;第二腔室和气固反应腔室之间,气固反应腔室和第一腔室之间,均通过烟气透过而反应物颗粒不透过的隔离结构相隔开;其中,第一腔室为出气腔室和进气腔室的其中之一,第二腔室为出气腔室和进气腔室的其中另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述气流支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述流量控制阀为电动阀或气动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气流支管或反应单元中还设置有流量测试仪;流量控制阀为与流量测试仪连锁设置的自动流量控制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主管,连接于第一腔室;第二主管,其一端连接烟气源,另一端连接各个气流支管,第二主管和气流支管均设置于反应器框架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腔室为出气腔室,第一主管为出气管,第二腔室为进气腔室,第二主管为进气主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腔室为进气腔室,第一主管为进气管,第二腔室为出气腔室,第二主管为出气主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腔室设置于反应器框架的中部;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包括:左反应单元群组和右反应单元群组,分别设置于第一腔室的左右两侧,且两者均包括并排设置的n个反应单元,n≥2;在同一反应单元群组内,相邻反应单元之间由盲板相互隔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反应单元群组中,距离烟气源越远的第二主管和/或气流支管的管径越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气固反应腔室的顶部设置进料口,底部设置出料口;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还包括:星型卸料器,设置于气固反应腔室的下方,其入料口对准气固反应腔室的出料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反应器框架呈长方体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隔离结构为百叶窗或孔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反应器框架为钢结构框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反应物颗粒为颗粒状、圆柱条状或四叶草条状的除酸剂。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设置多个独立的,单独进气的反应单元,从而在对其中一个反应单元进行物料更换和故障维修时,可以保持其他反应单元的连续工作。并且,出气腔室、进气腔室和气固反应腔室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错开,避免了气路和烟气管路相互干涉,便利了气固反应腔室、进气腔室的故障维修。
(2)出气腔室设置于反应器框架中部,其左右分别布置反应单元群组,一方面左、右两反应单元群组共用同一个出气腔室,节约了体积;另一方面增强了整个移动床气固反应器的对称性,有利于制造、运输和维修。
而在某些实施例情况下,出气腔室和进气腔室互换,可以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
(3)气流支管设计采用底部下进气,可以避免侧进气直冲脱硫剂层,烟气自下向上均匀缓慢扩散,有利于气固充分反应。
(4)利用反应器框架底部的空间布局进气管路,阀门位置较低,方便操作和检修,整体布局紧凑美观。
(5)在每个反应单元对应的气流支管上设置流量控制阀,可以任意将任何一个或者几个反应单元关闭进气阀门,将该反应单元处于“离线或半离线状态”,在该状态下进行气固反应腔室内的脱硫反应物颗粒更换,因为没有风穿过,脱硫反应物剂层内所吸附的烟气粉尘和自身的粉尘能够顺利被脱硫剂夹带被排出设备,而不至于被带入出气管道,导致颗粒物超标。能够更加有效控制颗粒物出口指标。
此外,在实际生产中,上游烟气排放量实际是不稳定的,跟上游装置生产负荷有关,本实用新型在上游的生产负荷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流量控制阀选择性地关闭部分反应单元,从而节约运行成本。
(6)从一口进气改为多口可调节进气更加平均分配气体在反应器的均匀反应,能够提高脱硫剂的使用效率;可以通过流量测试仪与流量控制阀连锁设置来自动(手动)调节各腔室气量分配。此外,也可以通过对进气主管和/或气流支管的管径进行调整,来实现对进入各腔室烟气气量的分配,可以起到类似的效果,并且成本更低。
而在某些实施例情况下,出气腔室和进气腔室互换,可以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
(7)设置独立的多个反应单元,每个反应单元具有相应的气固反应腔室。反应物分腔室进入,分腔室反应,分腔室排出,能够更加有效提高利用率。可以降低消耗,节约环保成本。
(8)散装的脱硫剂在反应器内处于一个较为复杂的运动状态,经常发生“偏流现象”,偏流会使未使用充分的脱硫剂被排出反应器,已经失效的脱硫剂仍然留存在反应器内,时间长了会影响整个装置的脱硫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并行设置的多个气固反应腔室,减少了分腔室脱硫剂的左右流动,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和检测各个气固反应腔室脱硫剂的消耗状态,从而避免排料不均而产生偏流。
(9)气固反应腔室下方设置星型卸料器,能够均匀出料,防止阻塞下游设备,有利于提升整套系统的可靠性。
(10)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与传统设计相比只增加几个阀门和隔板,一次性增加投资不到整个反应器的10%,可以根据不同场地特点,使用要求点灵活使用。可以单独将进气室与物料腔分仓设计,可以将出气室与物料腔分仓设计,也可以将进出气室和物料腔都进行分腔室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自第一方位观察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自第二方位观察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独立的反应单元、进气腔室和气固反应腔室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错开,进气腔室底部进气、单独进气等方式,提供了一种便利物料更换和故障维修的移动床气固反应装置。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自第一方位观察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自第二方位观察的立体图。为了便于观察,在图1和图2中省略了反应器最外侧的围板以及气固反应腔室内的反应物颗粒。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包括:
反应器框架10,呈长方体形状;
出气腔室20,设置于反应器框架的中部;
左反应单元群组和右反应单元群,分别设置于反应器框架内,出气腔室的左右两侧,且两者均包括并排设置的四个反应单元。在同一反应单元群组内,相邻反应单元之间由盲板相互隔开。每个反应单元具有独立的气流支管;
其中,每个反应单元包括:分别设置于水平方向上外侧、内侧的进气腔室31和气固反应腔室32;进气腔室和气固反应腔室之间,气固反应腔室和出气腔室之间,均通过烟气透过而反应物颗粒不透过的隔离结构相隔开;
本实施例中,设置八个独立的,单独进气的反应单元,从而在对其中一个反应单元进行物料更换和故障维修时,可以保持其他反应单元的连续工作。并且,反应单元的进气腔室和气固反应腔室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错开,避免了气路和烟气管路相互干涉,便利了气固反应腔室、进气腔室的故障维修。
以下分别对本实施例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的各个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一、反应器框架
反应器框架与传统移动床气固反应器基本相似。矩形钢框架结构,其内部主要分进气腔室、气固反应腔室、出气腔室三个区域,本实用新型优化的结构是在现有的进气腔室和气固反应腔室进行单元隔离设计。
二、反应单元群组
本实施例例中,出气腔室设置于反应器框架中部,其左右两侧分别布置反应单元群组,一方面左、右两反应单元群组共用同一个出气腔室,节约了空间;另一方面增强了整个移动床气固反应器的对称性,有利于气流分布、设备制造、运输和维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理解,虽然本实施例中采用左、右两个对称的反应单元群组,但是,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变形方式:
1、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仅在出气腔室的一侧设置反应单元群组。
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左、右反应单元群组中反应单元的个数可以不同,这两方面均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
3、反应单元群组中反应单元的个数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1个或者1个以上均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出气腔室的左右两侧分别布置左反应单元群组和右反应单元群组,两者均只有一个反应单元。
三、反应单元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物料更换的移动床气固反应装置。为了达到该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设置多个独立的反应单元。在某个反应单元更换物料时,有其他反应单元来负担烟气处理任务。
据此,本实施例中,在考虑设置反应单元的数量时,在移动床气固反应器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的备用单元,即其中一个或多个单元关闭时,其余单元仍然能够充分满足设计的烟气处理能力。
四、气固反应腔室
请参照图1,反应单元包括:进气腔室31和气固反应腔室32。气固反应腔室的顶部设置进料口32a,底部设置出料口32b。
在实际生成前,气固反应腔室32内被充入反应物颗粒。而在生产进行过程中,固体颗粒根据工艺需要可以连续或间断地由上方的进料口32a输入,在出料口32b输出。其中,反应物颗粒为颗粒状、圆柱条状或四叶草条状的除酸剂。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设置独立的多个反应单元,每个反应单元具有相应的气固反应腔室。反应物分腔室进入,分腔室反应,分腔室排出,能够更加有效提高利用率。可以降低消耗,节约环保成本。
在传统的气固反应腔室中,散装的脱硫剂在反应器内处于一个较为复杂的运动状态,经常发生“偏流现象”,偏流会使未充分使用的脱硫剂被排出反应器,已经失效的脱硫剂仍然留存在反应器内。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并行设置的多个气固反应腔室,减少了分腔室脱硫剂的左右流动,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和检测各个气固反应腔室脱硫剂的消耗状态,从而避免排料不均而产生偏流。
本实施例中,在气固反应腔室的下方还设置有星型卸料器,其入料口对准所述气固反应腔室的出料口。采用星型卸料器,能够均匀出料,防止阻塞下游设备,有利于提升整套系统的可靠性。
五、隔离结构
本实施例中,进气腔室和气固反应腔室之间,所述气固反应腔室和出气腔室之间,均通过烟气透过而反应物颗粒不透过的隔离结构相隔开。该隔离结构由百叶窗或者孔板制作而成,能承装反应物颗粒,而不阻碍烟气穿过。而相邻反应单元之间则由盲板隔开,既围挡反应物颗粒流动也封住气体流动。
六、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
请参照图1,出气管21连接出气腔室20。而进气管路包括:进气主管51和与该进气主管连接的多根气流支管52。并且,每一个进气腔室对应一根气流支管。
通过如此设置,从一口进气改为多口可调节进气更加平均分配气体在反应器的均匀反应,能够提高脱硫剂的使用效率,还有利于提升设备整体空间利用效率。
此外,区别于传统的移动床气固反应器,本实施例中,气流支管设计采用底部下进气。如此设置,可以避免侧进气直冲脱硫剂层,烟气自下向上均匀缓慢扩散,有利于气固充分反应。进一步地,进气主管和气流支管均设置于所述反应器框架的下方,阀门位置较低,方便操作和检修,整体布局紧凑美观。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式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的需要设置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的位置和烟气流向,此处不再赘述。
七、流量控制阀
本实施例中,气流支管上设置有电动或气动的流量控制阀53。如此设置,在每个反应单元对应的气流支管上设置流量控制阀,可以任意将任何一个或者几个反应单元关闭进气阀门,将该反应单元处于“离线或半离线状态”,在该状态下进行气固反应腔室内地固体物料更换,因为没有风穿过,脱硫剂层内所吸附的烟气粉尘和自身的粉尘能够顺利被脱硫剂夹带被排出设备,而不至于被带入出气管道,导致颗粒物超标。能够更加有效控制颗粒物出口指标。
此外,在实际生产中,上游烟气排放量实际是不稳定的,跟上游装置生产负荷有关,本实用新型在上游的生产负荷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流量控制阀选择性地关闭部分反应单元,从而节约运行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气流支管或反应单元中还设置有流量测试仪。流量控制阀为与流量测试仪连锁设置的自动流量控制阀。通过如此设置,可以通过流量测试仪与流量控制阀连锁设置来自动调节各反应单元的气量分配,进而实现各个反应单元内烟气的均匀进入,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反应物颗粒的利用效率。
八、气流支管的管径管理
由于各个反应单元与烟气源的距离不同,必然会导致与烟气源距离近的反应单元进入的烟气较多,反应物颗粒的消耗速度也较快;而与烟气源距离远的反应单元进入的烟气较少,反应物颗粒的消耗速度较慢,这非常不利于对反应物颗粒更换频率的控制,更换慢了,则可能导致烟气含硫量超标,更换快了,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因此,最佳的方法是令各个反应单元进入的烟气量大体相同,从而反应物颗粒消耗速率相同。
为了实现如上目的,采用如上流量控制阀结合流量测试仪是一种方法,但该方法成本较高。在本实施例中,还提出了一种对气流支管管径管理的方法。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沿烟气向前流动的方向,进气主管53的管径逐渐变细,从而保证进入四个进气腔室的烟压基本相同。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实施例采用对进气主管管径进行控制的办法,但也可以对气流支管的管径进行控制,也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
以上为对本实施例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结构方面的说明,以下对其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①正常工作过程
烟气通过气流支管52分别进入进气腔各反应单元的进气腔室31,然后气体穿过对应的脱硫剂的气固反应腔室32,与其中的脱硫反应物颗粒进行气固反应后,在出气腔室20汇总后,从出气管21被送至烟囱排放。脱硫剂还是从气固反应腔室顶部的进料口32a加入,利用自身重力自上而下在气固反应腔室32内穿过,此过程不断地吸收废烟气中的SOx,和捕捉颗粒物,直至饱和后排出反应器。
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流量控制阀53对各反应单元的烟气处理量进行调整,尽量实现各个反应单元处理烟气量的相同,从而使反应物颗粒的消耗和更换速度相同,节约设备维护、物料消耗的成本。
②更换某个气固反应腔室脱硫剂
关闭相应一个或者几个反应单元下发流量控制阀,将该反应单元处于“离线或半离线状态”,在该状态下进行气固反应腔室内地固体物料更换,因为没有风穿过,脱硫剂层内所吸附的烟气粉尘和自身的粉尘能够顺利被脱硫剂夹带被排出设备,而不至于被带入出气管道,导致颗粒物超标。能够更加有效控制颗粒物出口指标。
同时,由于在设计之初即进行了烟气处理能力冗余设计,其他反应单元能够正常工作,从而整个的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依然工作在稳定状态,不会出现含硫量超标、颗粒物出口超标等情况。
③对某个反应单元进行维修
关闭相应一个或者几个反应单元下发流量控制阀,将该反应单元处于“离线或半离线状态”,在该状态下对相应反应单元进行维修。
同时,由于在设计之初即进行了烟气处理能力冗余设计,其他反应单元能够正常工作,从而整个的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依然工作在稳定状态,不会出现含硫量超标、颗粒物出口超标等情况。
至此,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介绍完毕。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本实施例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的结构与图1和图2所示类似,区别在于:烟气流动的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中,在反应器框架的中部设置进气腔室,连接进气管。该进气腔室的两侧分别设置左反应单元群组和右反应单元群组。每个反应单元群组包括:四个反应单元。进一步地,每个反应单元包括:内侧的气固反应腔室和外侧的出气腔室。对于每个出气腔室而言,其下部设置独立的气流支管。
本实施例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的工作过程是:烟气自进气管进入中部的进气腔室;而后分配到各个处于工作状态的反应单元;再经由气固反应腔室内的反应物颗粒净化除硫后,进入外侧的出气腔室,并经由出气腔室下方的气流支管汇总至出气主管并排出。关于本实施例中更换某个气固反应腔室脱硫剂,对某个反应单元进行维修等过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由第一实施例和本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可以多腔室进气,单腔室出气;也可以是单腔室进气,多腔室出气。其中,“多腔室”一般为偶数。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设计工况烟气量综合考虑经济成本来选择具体的实现方式。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实用新型有了清楚地认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与传统设计相比只增加几个阀门和隔板,一次性增加投资不到整个反应器的10%,可以根据不同场地特点,使用要求点灵活使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某些实现方式,如果其并非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内容,且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则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并未对其进行详细说明,此时可参照相关现有技术进行理解。进一步地,提供如上实施例的目的仅是使得本实用新型满足法律要求,而本实用新型可以用许多不同形式实现,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此处所阐述的实施例。此外,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的更改或替换。
还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贯穿附图,相同的元素由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在可能导致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造成混淆时,将省略常规结构或构造。并且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反映真实大小和比例,而仅示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另外,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
在上文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软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主”、“次”,以及阿拉伯数字、字母等,以修饰相应的元件,其本意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元件能做出清楚区分,并不意味着该元件有任何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元件与另一元件的顺序。再者,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实用新型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实用新型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需要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各个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器框架;
第一腔室,设置于所述反应器框架;
反应单元群组,设置于所述反应器框架内,所述第一腔室的左侧和/或右侧;所述反应单元群组包括至少2个独立的反应单元;每个第二腔室具有独立的气流支管;
其中,每个反应单元包括:分别设置于水平方向上外侧、内侧的第二腔室和气固反应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气固反应腔室之间,所述气固反应腔室和第一腔室之间,均通过烟气透过而反应物颗粒不透过的隔离结构相隔开;
其中,所述第一腔室为出气腔室和进气腔室的其中之一,所述第二腔室为所述出气腔室和进气腔室的其中另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支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阀为电动阀或气动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支管或反应单元中还设置有流量测试仪;
所述流量控制阀为与所述流量测试仪连锁设置的自动流量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主管,连接于所述第一腔室;
第二主管,其一端连接烟气源,另一端连接各个气流支管,所述第二主管和气流支管均设置于所述反应器框架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腔室为出气腔室,所述第一主管为出气管,所述第二腔室为进气腔室,所述第二主管为进气主管;或,
所述第一腔室为进气腔室,所述第一主管为进气管,所述第二腔室为出气腔室,所述第二主管为出气主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腔室设置于所述反应器框架的中部;
所述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包括:左反应单元群组和右反应单元群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左右两侧,且两者均包括并排设置的n个反应单元,n≥2;在同一反应单元群组内,相邻反应单元之间由盲板相互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反应单元群组中,距离烟气源越远的第二主管和/或气流支管的管径越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固反应腔室的顶部设置进料口,底部设置出料口;
所述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还包括:星型卸料器,设置于所述气固反应腔室的下方,其入料口对准所述气固反应腔室的出料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器框架呈长方体形状;
所述隔离结构为百叶窗或孔板;和/或
所述反应器框架为钢结构框架;和/或
所述反应物颗粒为颗粒状、圆柱条状或四叶草条状的除酸剂。
CN202222832459.0U 2022-10-26 2022-10-26 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 Active CN219128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32459.0U CN219128849U (zh) 2022-10-26 2022-10-26 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32459.0U CN219128849U (zh) 2022-10-26 2022-10-26 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28849U true CN219128849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59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32459.0U Active CN219128849U (zh) 2022-10-26 2022-10-26 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288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9329A (zh) 前置旋风预除尘scr烟气脱硝工艺
CN205796927U (zh) 逆流式一体化活性焦烟气净化装置
CN102824810A (zh) 一种吸附塔
CN219128849U (zh) 分腔室移动床气固反应器
CN102824809B (zh) 一种吸附塔
CN101259370A (zh) 多介质烟气净化反应塔
CN104707470B (zh) 活性焦/炭烟气脱硫及解吸集成系统
BR112020009144A2 (pt) torre de adsorção de carvão ativado, método de purificação de gás de combustão e sistema de dessulfurização e desnitrificação
CN108159872A (zh) 一种纯干法脱硫设备
CN204543984U (zh) 活性焦/炭烟气脱硫及解吸集成系统
CN210057849U (zh) 多级密相半干法脱硫反应器
CN217795500U (zh) 一种便于填料进出料的大型气体净化设备
CN207769553U (zh) 一种湿法烟气脱硫设备
CN212091673U (zh) 一种前置干法脱硫的cfb脱硫装置
CN212505103U (zh) 一种用于铝电解烟气净化的除尘器
CN212581552U (zh) 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CN111871177A (zh) 一种模块化的烟气脱硫脱硝的净化系统及采用其的净化方法
CN210473322U (zh) 一种五钠聚合炉尾气处理装置
WO2019228546A1 (zh) 工业烟气处理系统
CN208082213U (zh) 一种纯干法脱硫设备
CN111893516A (zh) 一种用于铝电解烟气净化的除尘器及使用方法
CN112062376A (zh) 一种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的组合式烟道蒸发系统及其方法
CN112812858A (zh) 一种新型高炉煤气干法立式脱硫塔
CN207745673U (zh) 一种使用散装吸收和/或吸附剂的烟气净化装置
CN201168547Y (zh) 多介质烟气净化反应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2

Address after: Room 301, Floor 3, Building 19, Yard 3, Gaolizha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9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uzh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41, 2nd Floor, 101, Building 5, Dongrun Fengjing, No. 28 Courtyard, Nanshiliju, Beijing, 100016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Yu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