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27123U - 一种多功能骑跨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骑跨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27123U
CN219127123U CN202223410803.3U CN202223410803U CN219127123U CN 219127123 U CN219127123 U CN 219127123U CN 202223410803 U CN202223410803 U CN 202223410803U CN 219127123 U CN219127123 U CN 219127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r
seat
riding
plate
mai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108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27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271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骑跨椅,包括前椅结构、后背结构、坐板结构和折叠式底座,坐板结构的两侧分别与前椅结构和后背结构合页式连接,前椅结构和后背结构均可绕坐板结构展开至与坐板结构水平或靠拢至与坐板结构垂直;后背结构的两侧活动设有连接杆,前椅结构的两侧设有连接槽体,连接杆的自由端可转动并固定在连接槽体上;折叠式底座可拆卸式连接在坐板结构的下方,折叠式底座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支撑架支撑前椅结构,折叠式底座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支撑架支撑后背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供患者平躺和倚坐,提高患者使用骑跨椅的安全性,也降低了运输的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骑跨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骑跨椅。
背景技术
在临床治疗中,对于中风、截瘫或失去肌肉能力的患者来说,康复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需逐步增加坐的次数。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方便对患者全身的肌肉给予很好的锻炼,预防肌肉废用性萎缩,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精神。
椅子、轮椅是用以倚坐的一种用具,它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是,一般的椅子或轮椅对于中风、截瘫或失去肌肉能力的患者,不能起到辅助康复治疗的作用。在临床上,为了避免患者倚坐时萎缩,一般采用骑跨椅供这类患者康复使用,每次使用时,需要多位医护人员协同将患者抱至骑跨椅上,在移动过程中,直接将患者从病床上的卧位到骑跨椅上的坐位,动作幅度过大,这将导致影响患者安全;且现有临床上骑跨椅的结构形式单一,只能供患者倚坐,不能满足患者平躺的需求;此外,普通的骑跨椅中,各构件的连接处均为固定不可拆卸,这将导致在运输骑跨椅时十分不方便,增加了运输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骑跨椅,可供患者平躺和倚坐,提高患者使用骑跨椅的安全性,也降低了运输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骑跨椅,包括前椅结构、后背结构、坐板结构和折叠式底座,所述坐板结构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前椅结构和所述后背结构合页式连接,所述前椅结构和所述后背结构均可绕所述坐板结构展开至与所述坐板结构水平或靠拢至与所述坐板结构垂直;所述后背结构的两侧活动设有连接杆,所述前椅结构的两侧设有连接槽体,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可转动并固定在所述连接槽体上;所述折叠式底座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坐板结构的下方,所述折叠式底座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支撑架支撑所述前椅结构,所述折叠式底座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支撑架支撑所述后背结构。
优选地,所述折叠式底座包括设置在四角的地脚和设置在四边的铰接式交叉管,所述铰接式交叉管的底端均活动连接在所述地脚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支撑架和第二连接支撑架均包括活动支杆结构、第一主杆、第二主杆,所述第二主杆固定在所述前椅结构或所述后背结构的背面,所述第一主杆的底部连接在对应位置的所述地脚上;所述第二主杆上设有滑动槽,所述活动支杆结构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主杆上,另一端活动安装在所述滑动槽中。
优选地,所述后背结构的两侧设有用于放置所述连接杆的放置槽体。
优选地,所述后背结构包括背板和枕板,所述背板的顶部设有伸缩主杆,所述枕板的背部设有伸缩支杆,所述伸缩支杆活动穿设在所述伸缩主杆中,以使所述枕板可伸缩式安装在所述背板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前椅结构包括前板、便于患者手握的把手和用于推动骑跨椅的推手,所述把手竖直固定在所述前板的两侧,所述推手固定在所述把手上。
优选地,所述坐板结构的形状为前窄后宽。
优选地,所述折叠式底座包括万向脚轮,所述万向脚轮上活动设有轮子刹车卡扣。
优选地,所述折叠式底座在靠近所述前椅结构的两侧设有脚踏板,且所述脚踏板活动连接在所述地脚上。
优选地,所述前板的背部设有挂钩、标识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前椅结构和后背结构合页式连接在坐板结构的两侧,因此前椅结构和后背结构可分别绕坐板结构展开或靠拢,展开至与坐板结构水平时供患者平躺使用,靠拢时,再通过连接杆转动固定在连接槽体上,可使前椅结构和后背结构竖直设置以供患者倚坐,患者平躺或倚坐时,折叠式底座均通过第一连接支撑架支撑前椅结构,通过第二连接支撑架支撑后背结构,从而保证了患者的安全;移动患者时,可先将患者平移至展开的骑跨椅上,再慢慢调整前椅结构和后背结构,以慢慢将患者的体位调整为坐位,提高了患者使用骑跨椅的安全性;此外,前椅结构和后背结构与坐板结构的连接为可拆卸的,且折叠式底座为可折叠和可拆卸的,因此骑跨椅在运输过程中,可拆解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可单独运输,大大减小了运输尺寸,降低了运输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骑跨椅收拢为椅子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骑跨椅展开为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叠式底座折叠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骑跨椅展开为床时第一连接支撑架或第二连接支撑架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骑跨椅收拢为椅子时第一连接支撑架或第二连接支撑架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识:
1、前椅结构;11、连接槽体;12、前板;13、把手;14、推手;2、后背结构;21、连接杆;22、背板;221、伸缩主杆;231、伸缩支杆;23、枕板;24、放置槽体;3、坐板结构;4、折叠式底座;41、第一连接支撑架;42、第二连接支撑架;43、脚踏板;44、万向脚轮;441、轮子刹车卡扣;45、地脚;46、铰接式交叉管;471、第一主杆;472、第二主杆;473、活动支杆结构;474、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骑跨椅,包括前椅结构1、后背结构2、坐板结构3和折叠式底座4,坐板结构3的两侧分别与前椅结构1和后背结构2合页式连接,前椅结构1和后背结构2均可绕坐板结构3展开或靠拢;后背结构2的两侧活动设有连接杆21,前椅结构1的两侧设有连接槽体11,连接杆21的自由端可转动并固定在连接槽体11上;折叠式底座4可拆卸式连接在坐板结构3的下方,折叠式底座4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支撑架41支撑前椅结构1,折叠式底座4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支撑架42支撑后背结构2。
具体地,坐板结构3的两侧分别与前椅结构1和后背结构2合页式连接,一方面体现在前椅结构1和后背结构2均可绕坐板结构3两侧的连接轴转动,即前椅结构1和后背结构2均可绕坐板结构3展开至与坐板结构3水平或靠拢至与坐板结构3垂直;
其中,前椅结构1绕坐板结构3展开与坐板结构3水平,后背结构2绕坐板结构3展开与坐板结构3水平,此时,骑跨椅为水平状态,而由于折叠式底座4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支撑架41支撑前椅结构1,折叠式底座4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支撑架42支撑后背结构2,因此骑跨椅可作为床供患者平躺,从而使得骑跨椅在满足患者平躺需求的同时也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当需倚坐时,前椅结构1和后背结构2绕坐板结构3向中靠拢与坐板结构3垂直,再绕连接杆21与后背结构2两侧之间的连接轴转动连接杆21,以使连接杆21的自由端固定在连接槽体11上,此时,前椅结构1和后背结构2竖直设置,而由于折叠式底座4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支撑架41支撑前椅结构1,折叠式底座4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支撑架42支撑后背结构2,且在连接杆21的连接下,因此骑跨椅可作为椅子供患者倚坐,从而使得骑跨椅在满足患者倚坐需求的同时也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无论骑跨椅展开为床,还是靠拢为椅子,其折叠式底座4的一侧均可通过第一连接支撑架41支撑前椅结构1,折叠式底座4的另一侧均可通过第二连接支撑架42支撑后背结构2,因此可有效地增加骑跨椅的稳定性,也保证了患者使用时的安全;
而由于前椅结构1和后背结构2均可绕坐板结构3展开或靠拢,以供患者平躺或倚坐;因此在将患者移动至骑跨椅做康复治疗时,可先将骑跨椅调整为展开状态,并往病床上一靠,再利用床单将患者平移至呈展开状态的骑跨椅上,再慢慢调整前椅结构1和后背结构2,并将连接杆21的自由端转动固定在连接槽体11上,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将患者的体位调整为坐位,避免了将患者从卧位调整到坐位时因动作幅度过大而导致影响患者安全,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使用骑跨椅的安全性;
而另一方面,坐板结构3的两侧分别与前椅结构1和后背结构2合页式连接体现在前椅结构1、后背结构2与坐板结构的3连接为可拆卸的,且由于折叠式底座4可拆卸式连接在坐板结构3的下方,因此骑跨椅在运输过程中,可拆解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可单独运输,大大减小了运输尺寸,降低了运输难度,进一步地,折叠式底座4为可折叠,进一步减小了运输尺寸,进一步降低了运输难度;
此外,本实施例的骑跨椅的宽度符合大多数门的门宽,以使方便将患者推到外面晒太阳或推到洗手间洗澡等等;且骑跨椅展开的长度符合大多数人的平均身高,以满足不同身高患者平躺使用,提高了骑跨椅的实用性。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1的自由端为挂钩,通过连接杆21自由端的挂钩勾住连接槽体11中部的槽以实现连接杆21与连接槽体11固定连接,连接杆21自由端挂钩的端部设有活动限位块(在图中未画出),当要将连接杆21与连接槽体11连接时,先向下按压活动限位块,以使挂钩的端部可穿入连接槽体11中部的槽,当挂钩的端部穿入连接槽体11中部的槽时,活动限位块会自动弹出以限制挂钩的端部从连接槽体11的槽中脱离,当需断开连接杆21与连接槽体11连接时,先向下按压活动限位块,然后将挂钩的端部从连接槽体11的槽中脱离即可。
更进一步地,折叠式底座4包括设置在四角的地脚45和设置在四边的铰接式交叉管46,铰接式交叉管46的底端均活动连接在地脚45上;
具体地,折叠式底座4的可折叠结构体现在:铰接式交叉管46为两根管铰接交叉设置,因此两根管可绕中部铰接处转动以达到展开和收缩状态;铰接式交叉管46的底端均活动连接在地脚45上,因此铰接式交叉管46可绕地脚45转动,当运输骑跨椅时,可将两根管的两端往中部收拢,同时绕地脚45往上转动铰接式交叉管46,以使折叠式底座4整体向中部收拢以达到折叠的效果,更便于运输。
更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支撑架41和第二连接支撑架42均包括活动支杆结构473、第一主杆471、第二主杆472,第二主杆472固定在前椅结构1或后背结构2的背面,第一主杆471的底部连接在对应位置的地脚45上;第二主杆472上设有滑动槽474,活动支杆结构47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主杆471上,另一端活动安装在滑动槽474中。
具体地,以支撑后背结构2的第二连接支撑架42为例,第一主杆471和第二主杆472铰接连接,且第二主杆472固定在后背结构2的背面,第一主杆471的底部连接在对应位置的地脚45上,因此,当后背结构2绕坐板结构3转动时,第二主杆472绕第一主杆471转动,而由于活动支杆结构473的一端固定安转在第一主杆471上,另一端活动安装在滑动槽474中,且活动支杆结构473为铰接连接的两支杆,因此在第二主杆472绕第一主杆471转动的过程中,活动支杆结构473的一端即其中一支杆的自由端根据转动情况在滑动槽474中滑动;具体地,在后背结构2绕坐板结构3展开过程中,第二主杆472绕第一主杆471转动,如图4所示,当活动支杆结构473的另一端即其中一支杆的自由端滑至滑动槽474的端部,此时,骑跨椅刚好展开至与坐板结构3水平,且由于滑动槽474的端部的限制,后背结构2不会再往下转动,因此使得在各构件的配合下,第二连接支撑架42可在骑跨椅展开为床时支撑着后背结构2,提高了骑跨椅展开平躺使用时的稳定性;在后背结构2绕坐板结构3靠拢的过程中,第二主杆472绕第一主杆471转动,如图5所示,当活动支杆结构473的另一端即其中一支杆的自由端滑至滑动槽474的另一端端部,此时,骑跨椅收拢至与坐板结构3垂直,且由于滑动槽474的另一端端部的限制,后背结构2不会再往中转动,因此使得在各构件的配合下,第二连接支撑架42可在骑跨椅靠拢为椅子时支撑着后背结构2,提高了骑跨椅收拢倚坐使用时的稳定性。
支撑前椅结构1的第一连接支撑架41的结构设置和起到的作用与第二连接支撑架42是一致的;
更进一步地,后背结构2的两侧设有用于放置连接杆21的放置槽体24,当无需使用连接杆21固定在连接槽体11上时,可将连接杆21卡设在放置槽体24中,以防止连接杆21无固定而妨碍骑跨椅的使用。
更进一步地,为了满足高位截瘫患者的使用,后背结构2设置为包括背板22和枕板23,背板22的顶部设有伸缩主杆221,枕板23的背部设有伸缩支杆231,伸缩支杆231活动穿设在伸缩主杆221中,以使枕板23可伸缩式安装在背板22的顶部;因此可根据患者的需求,活动调整伸缩支杆231伸出伸缩主杆221的长度以调整枕板23与背板22的间距,提高了骑跨椅的实用性。
更进一步地,前椅结构1包括前板12、便于患者手握的把手13和用于推动骑跨椅的推手14,把手13竖直固定在前板12的两侧,患者倚坐时,可将患者的双手握住两侧的把手13,以便于将患者身体展开,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且可避免患者萎缩成一团而导致易从骑跨椅上摔倒,提高了患者使用时的安全性;推手14固定在把手13上,便于医护人员和家属手推骑跨椅。
更进一步地,坐板结构3的形状为前窄后宽,前窄后宽的设置符合人体自然体位,当患者倚坐在骑跨椅上时,患者的脚可自然地放置在前侧窄边处。
更进一步地,折叠式底座4包括万向脚轮44,万向脚轮44上活动设有轮子刹车卡扣441,轮子刹车卡扣441的设置可完全刹住骑跨椅,无论骑跨椅展开为床还是靠拢为椅子,轮子刹车卡扣441均可防止骑跨椅乱动给医护人员和家属带来不便,也可使得患者使用时安全性更高;本实用新型的轮子刹车卡扣441与现有技术中婴儿推车车轮刹车卡扣的结构一致,在此不展开说明。
更进一步地,折叠式底座4在靠近前椅结构1的两侧设有脚踏板43,且脚踏板43活动连接在地脚45上,在本实施例中,脚踏板43连接在地脚45的外侧,四脚往四周展开,稳定性更强,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当患者倚坐在骑跨椅上时,可将脚踏板43绕轴展开,以供患者的脚放置;当不倚坐时,可将脚踏板43绕轴收拢,以防止误伤他人,也减少了放置空间。
更进一步地,前板12的背部设有挂钩、标识牌(未在图中画出),挂钩可用于悬挂物件,标识牌可用于标识患者信息等,提高了骑跨椅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前椅结构1和后背结构2合页式连接在坐板结构3的两侧,因此前椅结构1和后背结构2可分别绕坐板结构3展开或靠拢,展开至与坐板结构3水平时供患者平躺使用,靠拢时,再通过连接杆21转动固定在连接槽体11上,可使前椅结构1和后背结构2竖直设置以供患者倚坐,患者平躺或倚坐时,折叠式底座4均通过第一连接支撑架41支撑前椅结构1,通过第二连接支撑架42支撑后背结构2,从而保证了患者的安全;移动患者时,可先将患者平移至展开的骑跨椅上,再慢慢调整前椅结构1和后背结构2,以慢慢将患者的体位调整为坐位,提高了患者使用骑跨椅的安全性;此外,前椅结构1和后背结构2与坐板结构3的连接为可拆卸的,且折叠式底座4为可折叠和可拆卸的,因此骑跨椅在运输过程中,可拆解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可单独运输,大大减小了运输尺寸,降低了运输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骑跨椅,其特征在于,
包括前椅结构(1)、后背结构(2)、坐板结构(3)和折叠式底座(4),所述坐板结构(3)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前椅结构(1)和所述后背结构(2)合页式连接,所述前椅结构(1)和所述后背结构(2)均可绕所述坐板结构(3)展开至与所述坐板结构(3)水平或靠拢至与所述坐板结构(3)垂直;所述后背结构(2)的两侧活动设有连接杆(21),所述前椅结构(1)的两侧设有连接槽体(11),所述连接杆(21)的自由端可转动并固定在所述连接槽体(11)上;所述折叠式底座(4)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坐板结构(3)的下方,所述折叠式底座(4)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支撑架(41)支撑所述前椅结构(1),所述折叠式底座(4)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支撑架(42)支撑所述后背结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骑跨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式底座(4)包括设置在四角的地脚(45)和设置在四边的铰接式交叉管(46),所述铰接式交叉管(46)的底端均活动连接在所述地脚(4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骑跨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支撑架(41)和第二连接支撑架(42)均包括活动支杆结构(473)、第一主杆(471)、第二主杆(472),所述第二主杆(472)固定在所述前椅结构(1)或所述后背结构(2)的背面,所述第一主杆(471)的底部连接在对应位置的所述地脚(45)上;所述第二主杆(472)上设有滑动槽(474),所述活动支杆结构(47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主杆(471)上,另一端活动安装在所述滑动槽(474)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骑跨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背结构(2)的两侧设有用于放置所述连接杆(21)的放置槽体(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骑跨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背结构(2)包括背板(22)和枕板(23),所述背板(22)的顶部设有伸缩主杆(221),所述枕板(23)的背部设有伸缩支杆(231),所述伸缩支杆(231)活动穿设在所述伸缩主杆(221)中,以使所述枕板(23)可伸缩式安装在所述背板(22)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骑跨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椅结构(1)包括前板(12)、便于患者手握的把手(13)和用于推动骑跨椅的推手(14),所述把手(13)竖直固定在所述前板(12)的两侧,所述推手(14)固定在所述把手(1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骑跨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坐板结构(3)的形状为前窄后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骑跨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式底座(4)包括万向脚轮(44),所述万向脚轮(44)上活动设有轮子刹车卡扣(44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骑跨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式底座(4)在靠近所述前椅结构(1)的两侧设有脚踏板(43),且所述脚踏板(43)活动连接在所述地脚(45)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骑跨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板(12)的背部设有挂钩、标识牌。
CN202223410803.3U 2022-07-07 2022-12-15 一种多功能骑跨椅 Active CN21912712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42196 2022-07-07
CN2022217421968 2022-07-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27123U true CN219127123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93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10803.3U Active CN219127123U (zh) 2022-07-07 2022-12-15 一种多功能骑跨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271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67548C1 (ru) Много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ое кресло-коляска
US5680661A (en) Hospital bed with user care apparatus
CN207950124U (zh) 一种模块化自助移位机
CN109984892A (zh) 多功能室内活动椅
CN209899848U (zh) 多功能护理床
CN215308034U (zh) 一种室内多功能坐立转移装置
CN208677781U (zh) 电动病床
CN219127123U (zh) 一种多功能骑跨椅
CN206577049U (zh) 全自动多功能康养轮椅床
CN214909364U (zh) 一种移位机的承载转动结构
CN102090960B (zh) 一种方便儿童病人大小便用医疗生活康复电动推车
CN210812166U (zh) 一种转移辅助装置
CN209392271U (zh) 一种多功能轮椅
CN102090957B (zh) 一种方便儿童病人大小便用医疗生活康复推车装置
CN112263404A (zh) 移位机
CN207755470U (zh) 一种座便车
CN215083263U (zh) 一种基于可移动输液架的便携凳
CN1147931A (zh) 可折叠多功能轮椅
CN111870442B (zh) 一种用于转移失能人群的可折叠轮椅
CN214806181U (zh) 一种护理床
CN215307586U (zh) 一种医疗用方便调节护理床
CN205286870U (zh) 一种新型助行椅
CN216222138U (zh) 一种医疗用多功能病人转移车
CN219480659U (zh) 一种多功能康复护理床
CN218280058U (zh) 一种带轮椅功能的助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