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26998U - 退烧仪 - Google Patents

退烧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26998U
CN219126998U CN202222757614.7U CN202222757614U CN219126998U CN 219126998 U CN219126998 U CN 219126998U CN 202222757614 U CN202222757614 U CN 202222757614U CN 219126998 U CN219126998 U CN 219126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casing
antipyretic
cas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576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如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upa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upa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upa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upa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576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26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26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269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退烧仪,该退烧仪用于贴在使用者的额头上进行退热,包括:第一壳体,可沿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被弯折,第一壳体的厚度方向的一面与使用者的额头贴合;第二壳体,可沿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被弯折,第二壳体的边缘与第一壳体的边缘贴合并与第一壳体一起形成容纳空间;轨道,容置在容纳空间内,设置在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上并沿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随着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沿长度方向被弯折而一起被弯折;至少两个半导体制冷件,分别间隔地安装在轨道上,并沿轨道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半导体制冷件的制冷面与第一壳体相对。本实用新型的退烧仪,能够更加舒适地贴合使用者。

Description

退烧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退烧仪。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发烧是较为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幼儿群体,容易出现发烧的疾病。在出现发烧症状后,处于对幼儿身体的保护,人们常用退烧贴进行物理降温。现有的退烧贴主要使用由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丙三醇、薄荷油等制成的水凝胶。在使用过程中水凝胶的水分汽化,从而将体内的热量蒸发,达到物理退烧的效果。
但是,退烧贴通常是一次性的产品,而且使用时间较短(一般仅两三个小时)。在此情况下,需要陪护人员时刻守护着幼儿,并不断更换用完的退烧贴,对陪护人员而言,容易身心疲惫。
为此,有提出了基于半导体制冷件的退烧仪。基于半导体制冷件的退烧仪虽然能够通过接通电源,从而保持持续工作的状态,但是由于使用者的头部尺寸差异很大,而现有的退烧仪整体的尺寸单一并且整体刚性较高,这导致部分使用者带上去后感觉不适,特别是对于幼儿群体来说,由于佩戴的不适感,可能导致其排斥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退烧仪,能够更加舒适地贴合使用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退烧仪,用于贴在使用者的额头上进行退热,包括:第一壳体,可沿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被弯折,所述第一壳体的厚度方向的一面与使用者的额头贴合;第二壳体,可沿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被弯折,所述第二壳体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贴合并与所述第一壳体一起形成容纳空间;轨道,容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或者所述第二壳体上并沿所述第一壳体或者所述第二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随着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沿长度方向被弯折而一起被弯折;至少两个半导体制冷件,分别间隔地安装在所述轨道上,并沿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可移动,所述半导体制冷件的制冷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退烧仪,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够更加舒适地贴合使用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包括两条,其中一条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或者所述第二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另一条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或者所述第二壳体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轨道的材料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材料的硬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的材料为硅胶或者无纺布;所述轨道的材料为可弯折的塑料或者可弯折的金属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半导体制冷件安装在安装支架上,并通过所述安装支架可滑动地安装到所述轨道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制冷件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退烧仪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的上侧,设置有充电接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位于所述半导体制冷件的上方;所述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控制板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板上还设置有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与所述第一壳体接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使用者的温度的体温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退烧仪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前视方向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退烧仪的后视方向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退烧仪的前视方向的爆炸图。
图4是图1的退烧仪的后视方向的爆炸图。
图5是图1中的A-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方式的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方式的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第二壳体102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具体含义。
图1至图2是退烧仪的立体图,图3至图4是退烧仪的爆炸图,图5是图1中的A-A处的剖视图。此外,在图3、图4中,省略松紧带115。在图5中,为了便于示意,仅显示了要部,此外,对部分部件不加剖面线。
参照图1至图5,并主要参照图3、图4以及图5,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退烧仪,用于贴在使用者的额头上进行退热。该退烧仪包括: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轨道103以及至少两个半导体制冷件104。其中,第一壳体101可沿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被弯折。第一壳体101的厚度方向的一面(外侧面)与使用者的额头贴合。第二壳体102可沿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被弯折。第二壳体102的边缘与第一壳体101的边缘贴合并与第一壳体101一起形成容纳空间105。轨道103容置在容纳空间105内。轨道103设置在第一壳体101或者第二壳体102上并沿第一壳体101或者第二壳体102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轨道103随着第一壳体101以及第二壳体102沿长度方向被弯折而一起被弯折。各半导体制冷件104分别间隔地安装在轨道103上,并沿轨道103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并且,半导体制冷件104的制冷面与第一壳体101相对。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退烧仪,能够更加舒适地贴合使用者。具体来说,通过选择可沿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弯折的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能够实现使作为退烧仪的主体的第一壳体101根据使用者的额头的形状等进行调节。此外,由于半导体制冷件104包括至少两个,且通过轨道103能够沿退烧仪的长度方向可调节,因此,能够根据第一壳体101的弯折程度,调整半导体制冷件104的制冷位置,以使半导体制冷件104的位置与使用者的额头的形状更加匹配。由此,本实施方式的退烧仪,能够更加舒适地贴合使用者。
另外,在人体的额头中,在鼻梁的上方、以及双眼的上方均分布着血管。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可沿退烧仪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半导体制冷件104,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额头的形状,将半导体制冷件104适当地移动到靠近其血管的位置。由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对使用者进行退热。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101以及第二壳体102的平面形状例如可以大致呈长圆状。在退烧仪贴合使用者的额头的情况下,第一壳体101以及第二壳体102的长边沿额头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壳体101以及第二壳体102的长边沿额头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壳体101以及第二壳体102的材料可以为硅胶或者无纺布,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适合人体使用的,能够容易地弯折的其他材料,也可以使用。
继续参照图3至图5,在选择硅胶的情况下,第一壳体101的中部可以形成容置槽106,容置槽106沿第一壳体101的长度方向延伸。容置槽106的形状大致呈长方形状,容置槽106的宽度小于第一壳体101的宽度且大于半导体制冷件104的沿容置槽106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半导体制冷件104容置在容置槽106中,并在容置槽106中移动。通过在第一壳体101中形成容置槽106,不仅能够可靠地收纳半导体制冷件104,而且,能够使半导体制冷件104更加贴近第一壳体101的底面(即第一壳体101的与使用者的额头贴合的一面),由此能够提高半导体制冷件104的制冷效率。
用于支撑半导体制冷件104的轨道103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01上。为了能够可靠地引导半导体制冷件104,轨道103可以包括两条,其中一条设置在第一壳体10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另一条设置在第一壳体10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此外,为了使轨道103能够可靠且更加顺畅地对半导体制冷件104进行引导,轨道103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第一壳体101的材料的硬度。具体来说,例如,在第一壳体101选择硅胶的情况下,轨道103的材料为可弯折的塑料或者可弯折的金属丝。作为可弯折的塑料材料,可列举例如:PET(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PE(聚乙烯塑料)、PP(聚丙烯塑料)等。作为可弯折的金属丝,可列举例如:钢、铁、铜以及铝等材质的金属丝。此外,轨道103的横截面的形状并不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T字状、工字状、倒梯形状、矩形状以及圆形状等。通过选择这些硬度比硅胶硬、但是能够容易地进行弯折的塑料或者金属丝材料,能够对容置在第一壳体101的容置槽106中的半导体制冷件104的移动进行有效的引导。此外,轨道103也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额头的形状容易地进行自适应调节,并且,在弯折后,能够使第一壳体101保持在弯折的状态。由此,本实施方式的退烧仪,能够更加舒适地贴合使用者。
轨道103可以通过粘接(参照图5)、卡接、嵌件成型、注塑成型以及缝合等的方式被固定在第一壳体101。例如,在第一壳体101的材料选择硅胶、轨道103的材料选择可弯折的塑料的情况下,轨道103可以呈T字状、工字状、倒梯形状等,并通过胶水、胶带等的粘接件(未图示),粘接到第一壳体101上。此外,也可以在第一壳体10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卡扣(未图示),并卡住轨道10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在第一壳体101的材料选择硅胶、轨道103的材料选择可弯折的金属丝的情况下,轨道103可以呈矩形状以及圆形状等。作为固定方式,除了粘接、卡接的固定方式之外,也可以通过例如嵌件成型的方式被固定在第一壳体101上。另外,在第一壳体101的材料选择无纺布的情况下,除了粘接之外,轨道103也可以通过缝合的方式被固定在第一壳体101上。
进一步地,轨道103既可以直接被固定在第一壳体101上,也可以通过例如支撑座(未图示)等而被固定在第一壳体101上。支撑座既可以是不同于第一壳体101的部件,也可以是在对第一壳体101成型时所形成的、从第一壳体101的表面突起的支撑座。另外,轨道103可以仅包括一组,换言之,所有的半导体制冷件104均可移动地安装在同一组轨道103上。轨道103也可以包括多组,换言之,一组轨道103对应一个半导体制冷件104。
半导体制冷件104可以通过安装支架107安装到轨道103上。具体来说,半导体制冷件104是利用半导体的热电效应取冷量的元器件。通电时,作为一个接点的半导体制冷件104的一面温度降低,作为另一个接点的半导体制冷件104的另一面温度升高。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半导体制冷件104以温度降低的一面与第一壳体101相对的方式,通过安装支架107安装到轨道103上。此外,为了对半导体制冷件104的另一面进行散热,半导体的另一面的设置有例如风扇等的散热器108。散热器108和半导体制冷件104之间,可以设置有例如导热硅等的导热层109。散热器108和半导体制冷件104一起被安装在安装支架107上。此外,安装支架107的底部设置有与轨道103的横截面形状匹配的滑动部110,安装支架107通过滑动部110安装到轨道103上。由此,半导体制冷件104以及散热器108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到安装支架107上,并通过安装支架107可滑动地安装到轨道103上。由此,能够提高半导体制冷件104在轨道103上滑动的顺畅程度。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半导体制冷件104以及与其对应的散热器108,安装在一个独立的安装支架107上。换言之,安装支架107的数量与半导体制冷件104的数量对应。
此外,上面虽然说明了退烧仪具有两个半导体制冷件104的例子,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半导体制冷件104也可以包括三个以上。在半导体制冷件104具有三个以上的情况下,其中一个半导体制冷件104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01以及第二壳体10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
此外,上面虽然说明了将轨道103设置在第一壳体101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轨道103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10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在此情况下,可以将安装支架107的滑动部110设置在于第一壳体101相对的一侧。或者,也可以是其中一条轨道103设置在第一壳体10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另一条轨道103则设置在第二壳体102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
此外,上面虽然说明了在选择硅胶的情况下,第一壳体101的中部形成容置槽106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在选择无纺布作为第一壳体101的情况下,第一壳体101也可以呈片材状,而不设置容置槽106。或者,也可以在无纺布的表面粘接例如硅胶层,从而形成容置槽106等。
继续参照图5,在轨道103设置在第一壳体101的情况下,半导体制冷件104与第一壳体101的内侧表面之间,可能会存在间隙。为此,为了提高半导体制冷件104的制冷效率,本实施方式的退烧仪还可以包括导热件111,导热件111设置在半导体制冷件104和第一壳体101之间。导热件111可以横跨半导体制冷件104所能够移动的整个区域而设置。由此,能够提高导热件111所能够覆盖的范围。导热件111例如可以是导热硅或者导热铜片,并且,作为导热硅或者导热铜片,既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同时设置。例如,半导体制冷件104和第一壳体101之间,既可以仅设置导热硅或者导热铜片,也可以同时设置导热硅和导热铜片。在同时设置导热硅和导热铜片的情况下,导热硅可以位于半导体制冷件104的一侧,而导热铜片则贴合第一壳体101。由此,不仅能够提高半导体制冷件104的制冷效率,而且能够使导热更加均匀。
另外,在选择无纺布作为第一壳体101的情况下,除了导热件111之外,半导体制冷件104和第一壳体101之间还可以设置例如水凝胶等,水凝胶设置在第一壳体101的一侧,由此,能够提高第一壳体101的舒适性。
继续参照图3、图4,如上所述,第二壳体102的边缘与第一壳体101的边缘贴合并与第一壳体101一起形成容纳空间105。具体来说,第二壳体102从第一壳体101的厚度方向的另一面,环绕第一壳体101的周向的边缘而与第一壳体101贴合,并与第一壳体101一起形成容纳空间105。第二壳体102可以通过例如粘接、卡接、缝合以及拉链连接等的方式被固定在第一壳体101。在第一壳体101以及第二壳体102的材料为硅胶的情况下,可以分别环绕第一壳体101以及第二壳体102的周向的边缘,通过例如与轨道103一样的可弯折的塑料材料设置多个卡扣(未图示),由此能够将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相互卡接。或者,在第一壳体101以及第二壳体102的材料为硅胶的情况下,可以分别环绕第一壳体101以及第二壳体102的周向的边缘,涂布胶水,从而进行粘接。或者,在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为无纺布材料的情况下,则可以直接将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进行相互缝合从而一起固定。或者,在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为无纺布材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拉链将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一起固定。
第二壳体102上可以形成有散热孔112,散热孔112例如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10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并根据散热器108可移动的区域具体确定即可。此外,第二壳体102上还可以形成按钮槽113,按钮槽113用于安装控制按钮114(后述)。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退烧仪还可以包括松紧带115,松紧带115的一端连接到第一壳体101或者第二壳体10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松紧带115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壳体101或者第二壳体10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
用于控制半导体制冷件104的控制板116可以容纳在容纳空间105内。具体来说,只要便于退烧仪整体的弯折以及半导体制冷件104的调整,控制板116的形状、位置均不特别限定。例如,控制板116可以安装到第一壳体101以及第二壳体10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的上侧,并位于半导体制冷件104的上方。
控制板116上设置有充电接口117,充电接口117设置在退烧仪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的上侧。具体来说,例如,在第一壳体101和/或第二壳体10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的上侧,开设有连通孔118。设置在控制板116的充电接口117经由连通孔118显露出去。由此,能够进行充电。通过将充电接口117设置在退烧仪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的上侧,能够从使用者的头顶侧接入电源,方便在使用者平躺的状态下接入电源。作为充电接口117的类型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lightning、type-c、micro-usb接口等。
此外,为了容易地对半导体制冷件104的温度进行控制,控制板116上还设置有温度检测器(未图示),温度检测器与第一壳体101接触。温度检测器可以直接与第一壳体101接触,此外,温度检测器也可以与导热件111等接触。通过设置温度检测器,能够实时检测退烧仪的温度,防止温度过低导致使用者被低温烫伤等。
另外,控制板116上还可以设置有例如体温计(未图示),体温计用于检测使用者的温度。体温计例如可以使用红外线等的体温计。通过设置体温计,能够实现在使用者退烧的情况下,关闭退烧仪。
另外,控制板116可以设置有控制按钮114,控制按钮114嵌设在第二壳体102的按钮槽113上。控制按钮114的类型并不特别限定,可以是例如触摸屏、机械按钮等。控制按钮114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可以设置温度调节按钮、定时按钮、电源开关按钮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施方式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退烧仪,用于贴在使用者的额头上进行退热,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可沿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被弯折,所述第一壳体的厚度方向的一面与使用者的额头贴合;
第二壳体,可沿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被弯折,所述第二壳体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贴合并与所述第一壳体一起形成容纳空间;
轨道,容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或者所述第二壳体上并沿所述第一壳体或者所述第二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随着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沿长度方向被弯折而一起被弯折;
至少两个半导体制冷件,分别间隔地安装在所述轨道上,并沿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可移动,所述半导体制冷件的制冷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两条,其中一条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或者所述第二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另一条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或者所述第二壳体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轨道的材料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材料的硬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退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材料为硅胶或者无纺布;
所述轨道的材料为可弯折的塑料或者可弯折的金属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退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件安装在安装支架上,并通过所述安装支架可滑动地安装到所述轨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退烧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制冷件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烧仪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的上侧,设置有充电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退烧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位于所述半导体制冷件的上方;
所述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控制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退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上还设置有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与所述第一壳体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退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使用者的温度的体温计。
CN202222757614.7U 2022-10-19 2022-10-19 退烧仪 Active CN219126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57614.7U CN219126998U (zh) 2022-10-19 2022-10-19 退烧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57614.7U CN219126998U (zh) 2022-10-19 2022-10-19 退烧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26998U true CN219126998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92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57614.7U Active CN219126998U (zh) 2022-10-19 2022-10-19 退烧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269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52634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removing heat from subcutaneous lipid-rich cells
JP2022043031A (ja) 冷却ストリップを備えた個人保護システム
EP3031418B1 (en) Device for curing obesity using cooling
US7022093B2 (en) Self-contained heating and cooling orthopaedic brace
AU2014203094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removing heat from subcutaneous lipid-rich cells
US20040059400A1 (en) Electric fever relief device
JP2019511349A (ja) 眼用熱湿布
CN103068346A (zh) 用于对人或哺乳动物的身体部分进行治疗性冷却和加温的装置
CN219126998U (zh) 退烧仪
CN208942537U (zh) 一种用于消除肌肉疲劳的冷敷装置及理疗系统
CN208339656U (zh) 一种颈部保健装置
JP2004000375A (ja) 顔面用保冷保温具
CN214632565U (zh) 一种佩戴于人体穴位的调温装置
CN210044249U (zh) 一种贴合式冰袋
CN219538652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退烧仪
JPH1033583A (ja) 目の疲労軽減及び除去装置
US20220287873A1 (en) Body temperature regulation
CN211067232U (zh) 脸部固定装置
KR101375134B1 (ko) 찜질용 안대장치
TW202231256A (zh) 可撓性冷熱敷帶
JP2005118139A (ja) 身体冷却装置
TWM656003U (zh) 柔性退熱裝置
JP2002065321A (ja) 腕時計用保温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